镇江市南山隐山谷文化街区植物景观设计

2022-09-10

1 前期分析

镇江市南山位于主城南部, 距城区仅2.5 km。层峦叠障, 风光迤逦, 又有庭、阁、寺、冢、数10处历史遗迹, 人文荟萃, 素有“城市山林”之称, 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

隐山谷文化街区 (以下简称“街区”) 位于南山北部, 属南山北部景区改造项目一部分。依据交通流线设计:游客可从城市山林广场进入, 经开放山水区, 过街区, 可到达珍珠湖, 以及南山风景区核心——招隐寺。

街区全长约360 m, 整体格局为“两山夹 (水) 街”。两侧山麓高程约35~40 m, 其上存有杂木林, 主要树种有麻栎、青岗栎、楸树和槐等乡土树种, 群落较为稳定, 但缺少色叶树, 林相单一, 观赏性较差;谷地高程约20~22 m, 原为住宅地块, 后经拆迁平整做为街区用地, 规划有书画院、诗词馆等仿古建筑。

2 规划理念

各分区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到空间开合变化, 并升华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1]。

根据上位规划, 城市山林广场需营造开放热烈的迎宾气氛, 因而设计以槭树、杜鹃等红叶红花植物烘托;在开放山水区, 则以合欢、石竹等粉花植物等为主, 构建疏朗开阔的疏林草坪空间;进入街区, 空间氛围转向“涧水横斜石路深, 水源穷处有丛林”感觉。珍珠湖区位于风景区核心, 空间气氛又转为疏朗清静, 以木绣球、珍珠梅等白花植物为主打。

为达到街区所追求的整体氛围, 植物以“紫色”为主色调, 因“紫色”具有高贵典雅, 神秘静谧的含义, 与空间特质相契合。

时间层面上:选用2月初开花的宝华玉兰、紫玉兰;3月中旬开花的紫花泡桐、5月开花的紫丁香、紫荆、以及6月持续开花至秋的银薇, 以上几种植物不仅仅开花时间, 次第相接, 且花色由红紫色、紫色、淡紫色、紫白色层层淡出, 统一而富于变化, 这样的配置有利于展示街区持续整体的品牌印象, 必将给游客留下深刻的记忆。同时, 为了避免紫色过多使游客视觉疲劳, 设计在水边和林下搭配迎春、黄菖蒲、雪滴花、八仙花、花叶玉簪等黄花、花叶地被搭配, 丰富景观的层次性[2]。

在空间层面上, 隐山谷两侧山麓补植朴树、毛竹等高大乔木, 以强化内向线性的的空间格局;岸边以水杉夹岸, 显岸线深远;岛屿上栽植三角枫、蚊母、日本红枫等枝叶细密的小乔, 以凸显古雅精致。

3 规划设计

3.1 山麓

通过增加乌桕、枫香、枫杨等乡土色叶树改善林分, 丰富林冠线;并适当清理下木, 增加白车轴草、小叶扶芳藤等地被植物, 以形成干净野趣的山林景观。在园路交叉处, 休息点旁, 补充杜鹃、麻叶绣球、胡颓子和绣线菊等观赏性强的花灌木。

3.2 溪流

通过使用桃花 (绛桃、撒金碧桃、白碧桃) 营造“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气氛。并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白碧桃数量, 素雅的花朵引领游客的身心由热烈转向平静, 自然的过渡到珍珠湖景区。

3.3 书画苑

建筑周边植物配置从立意出发, 以呼应文化主题。书画苑前丛植女贞 (坚忍) 数棵, 指学习刻苦, 坚忍不拔;庭前点植紫玉兰 (报恩) , 寓指学而有成, 不忘根本;后庭植香椿 (长寿) , 是对书画家的创作生命的美好祝愿。并吸纳古典园林中梅影当窗, 菊英于野, 绕竹于墙经典配置方式, 进一步完善植物配置格局。

3.4 诗词馆

诗词与植物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 其将植物描写的五彩纷呈。诗情与植物达到了圆融统一。诗词馆周边植物设计也试图在立地条件许可的前提下, 将古籍中的植物生动的重现, 配合传统的展出形式, 立体的展示诗词文化, 如前庭点植了木瓜 (琼琚) 做为点景树;内庭角隅处以木槿 (舜华) , 芍药 (勺药) 为主, 配置小景, 片植了车前草 (又称芣苡) 、萱草 (谖草) 、艾蒿 (艾) 、虎杖、枸杞[3]等,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被景观。

3.5 草坪剧场

街区南端, 古时曾有土塘一座, 涌泉不绝, 名为珍珠泉。苏轼在《游鹤林招隐寺》赞颂道:“岩头匹练兼天净, 泉底真珠溅客忙。”泉眼现已疏浚扩宽为珍珠湖, 设水坝沟通珍珠湖和隐溪, 并因水坝背水坡倾角合适, 宜于休息, 设计有露天草坪剧场, 植物配置以木绣球和珍珠梅为主, 一方面可以满足水利要求;另一方面开花的珍珠梅也类似于清洌珍珠泉水, 美丽异常。

4 结语

在选择山地文化街区的植物配置时, 首先, 要考虑到不同植物的立地条件, 适地适树, 尽量使用乡土植物, 与山林和谐统一;其次, 重点考虑各分区的联系与差异, 理清视线关系, 强化山谷的深远内聚空间特征;最后, 深刻理解植物寓意与搭配含义, 赋予植物人格化的形象, 通过植物立体展示文化街区的魅力。

摘要:以江苏省镇江市南山隐山谷文化街区为研究案例, 分析了项目所在地区位、地理、植被、人文现状, 并进行评价, 并结合上位规划理念进行林相改造, 确立本区植物设计主题。在详细设计中, 利用植物搭配表达寓意, 进一步凸显该区的文化气氛。

关键词:山地公园,文化街区,植物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11.

[3] Chivers S..植物景观色彩设计[M].董丽, 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52-53.

[3] 潘富俊.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 诗经植物图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3:5.

上一篇:浅析小微企业风险问题与对策下一篇: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