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09-23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迫切要求。学校教育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和对策,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学术氛围,使形成教师和学生双方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针对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 用情感感染学生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是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独立意识、合作意识、主动向困难挑战精神、抗拒诱惑力的能力、善择良友、适应能力等。教师必须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心理状态,在师生间架起信任的桥梁。这也是主动学习的基础。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情感效应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适时唤起学生的情感机制,师生情感产生共鸣,教与学的热情得以高涨,师生的语言知识、技能、情感产生碰撞。

2 通过营造气氛,引发创造潜能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正视其差异,从而培养其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在课堂里,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使之能在平等和轻松的气氛中充分表现自己,形成教与学的相长。如果一个学校有着宽松、和谐、允许风险和失败的“和而不同”的校园氛围,那么她将会孕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

3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目标的选择定位上,应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才能为大学生科技及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还需开设创造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如设立学生学术基金项目和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等,并选派教师指导。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首先要不断拓宽培养工作的渠道和载体,积极营造创新的的氛围,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阶段,青年学生成长具有相当的自觉性,教育者在考虑培养目标时,不能单纯把受教育者简单地视为“教育对象”,而应当把受教育者当作发展主体。教育工作应该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体制向复杂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多层次教学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这有利于在整体环境熏陶下,让个性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学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

4 改革实验教学

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当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

那么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实验操作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弄清问题的本质,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把常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摘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迫切要求。学校教育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和对策,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学术氛围,使形成教师和学生双方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上一篇:论英语面试作为口语测试方法的利弊下一篇:德育渗透训练过程评价助推大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