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审美相关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初中美术审美相关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美术审美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是现代人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的主要方式。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对初中生进行美术欣赏教育可以帮助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而这离不开美术课堂上的教师引导。鉴于此,本文对初中美术课堂的审美引导策略进行了探讨。

第一篇:初中美术审美相关论文

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中圖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人们的审美观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发生改变,然而在审美的启蒙期,初中的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美化孩子心灵方面,地位举足轻重,所以,对于初中美术的审美教育教学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如何培养及加强孩子审美教育的问题上,就初中美术教育这一平台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学 审美教育

美术教育教授的不仅是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美的精神。初中美术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审美素养。在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基础上,不断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教授关于美术方面的只是技能。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教学模式,结合专业的美术欣赏知识,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审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

所谓审美教育,即在对美的欣赏、感受以及创新等方面,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引导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对于学生自身来说,不仅可以正确地认识身边以及社会中各种分繁多杂的人和事,也能美化心灵,提高自身的修养,对于社会来说,对于营造融洽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及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总的来说,初中的审美教育是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塑造学生完整的个性,提高审美素养和意识,拥有健康健全的审美观。所以说,在初中审美教育这一方面,教育方式和教育导师起着重要作用,本着加强学生的审美培养这一原则,教师应该掌握适当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出色地完成初中审美教育的目标。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可以利用一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一定的震撼,深刻的印象也会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心理氛围,生动形象的情景带动学生的情绪,教学效果远远比传统式的教书授课形式好。这一过程中牢牢抓住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征,以别致的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共鸣,方能达到一种好的教学结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孩子们束缚在井底一般的一成不变的空间里,四周雪白的墙壁扼杀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想象空间,这种模式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培养无疑是不利的,所以说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意识上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2.注重培养学生美感

美术总是以一种具体的形式来展示艺术的美和造诣,但是审美却是一种较为抽象的东西,它在于学生自身的领悟和感受,所以,在从具体走向抽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美术的展现形式是具体的轮廓、色彩、位置、形态等,诸如奔腾的骏马、落日的余晖,给予孩子们视觉上的享受和冲击,然而重点是学生对于美感的认识和感受,所以教室应该加强引导,注重对学生美感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

3.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形式

良好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拥有较好的学习状态,以更充沛的精力来感受和学习初中的美术课程。轻松融洽的气氛配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到所了解的事物。注重孩子们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艺术教育的方式可以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空间,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诸如课堂讨论,使得一种教育教学变成了一种智力和能力提高的活动,效果无疑是显著的,所以说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也是关键。

4.作品欣赏

对于美有独特的感受和领悟之后,便是审美观的形成,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正是关键性教学目标。欣赏不仅是通过眼睛去观看,更是要唤起感情的呼应,在情感的带领下去欣赏美。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每一笔都表达了深刻的含义,学生要多接触这些作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去参观一些博物馆和重要的美术展览等。当然,这一过程中,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关键环节,因为情感的培养和升华离不开具体的活动,对于艺术的领悟又离不开情感的培养,所以说尽可能地欣赏美术作品是很有必要的。

三、搜集审美素材,做好审美服务

1.培养形式美感

前文也有所涉及,美术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来传达艺术的魅力,初中的美术教学首先接触到的肯定是具体的表现形式,诸如线条、图案以及色彩等。所以说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是结合这些具体的表达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这些具体的形式主要分为线条、色彩以及图案三种。首先提到的要数线条,因为世间万物都以一定的形式状态存在,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轮廓表现出来,线条囊括了了种种形状,不同的粗细、疏密以及干湿程度的搭配组合构成了纷繁复杂的世界,也抽象出了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所以教师教授学生通过掌握线条这一形式来感受美,是一种独特的方式。其次是颜色。当然,色彩冲击着人们的视野,色彩的搭配表现出事物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学会如何通过色彩来表现艺术,通过色彩来感受艺术,是一门必修的功课。最后是图案,每一个图案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和组织搭配,良好的组织形式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反衬对比的手法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总之,熟练感悟和掌握这些法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重大作用。

2.把握情感之美

美术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活动形式,客观地存在于我们所接触到的空间里,但是对于美术的认识和感受却是一种独立的精神活动,好的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精神上的震撼和共鸣,激发人们的情感,可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情感是教育是一种深刻的教育方式,可以借助很多方式来传达,诸如参观展览、临摹写生等,不同的视角和主题也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学会把握情感的微妙变化和在欣赏作品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

初中是一个身体和心理共同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孩子的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健全其审美观,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其审美素质以及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所以要牢牢把握初中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这一关,为祖国的未来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桂木.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5).

[2]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06).

作者:陈天军

第二篇:浅析初中美术课堂审美引导策略

摘 要:美术审美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是现代人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的主要方式。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对初中生进行美术欣赏教育可以帮助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而这离不开美术课堂上的教师引导。鉴于此,本文对初中美术课堂的审美引导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美术 审美 美术欣赏

初中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美术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初中阶段,中学生正处于审美意识的形成时期,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大量的美术作品,对美术作品中蕴含的艺术美感有探究的愿望,有明显的审美追求。然而,纵观目前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满堂灌的讲授方法压缩了学生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时间,学生被动的根据教师的讲授来进行作品奖赏,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长期以来,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得不到培养,美术课堂的效果大打折扣。

1 初中美术课堂审美引导策略

1.1 创造和谐愉快的美术课堂环境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特定的情境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心理,使人从中受到感染。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使他们学得有趣味,在“玩”中陶冶审美情趣。可以说,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现代美术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比较简单和幼稚,教师不要立即打断,而是要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只有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1.2 增强学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动手少,学生的兴趣在下降。事实上,初中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用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增强审美能力。例如在讲授《从生活中汲取设计灵感》这节课前,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到课堂上,上课前教师先让学生从色彩、设计、造型等方面入手,说出自己最喜欢这件日用品的理由。然后开始导入新课,师生一起欣赏课本上案例。最后老师进行总结,生活处处都是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日用品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艺术品,不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给予我们美的感受和体验,并留下作业,让学生留意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下次课时,有学生主动说:“我周末和妈妈一起买了一盏台灯,摆在书房里,特别漂亮。灯外壳是乳白色的,可以全方位的调整光照位置,配上红色的灯罩,并点缀上一些水晶。外形设计简单大方,搭配十分完美,尤其在晚上,打开台灯就像夜空中绽放的烟火,太美了。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言,列举自己生活中的美。通过这样的美术体验,让学生增长了美术知识,又提高了美术审美能力。

1.3 加强情感交流,培养审美情感

艺术离不开情感,美术审美与人的情感关系密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情感流动和宣泄的过程。很难想象,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如果没有情感的倾注,是不可能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的。例如中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都渗透了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通过领略这些艺术作品的美,让学生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态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领会东方文化的骄傲。如果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体会到了某种情感,那么就会对美术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重视学生的反馈。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参与,就失去了美术鉴赏的本质意义。通过这样的美术欣赏课,不仅培养了学生们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爱好,还激发了他们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内在情感。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虾》,学生最初看时,都说画得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但如果和真是相比,就可以看出,虾的头、须和足等细部都曾经过画家的提炼和取舍。画家是根据自己的长期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不离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学生对是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诱导、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总之,美术教师要授课过程中,要将大量具有丰富情感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感受自然、人生、世界的美。

1.4 丰富教学手段、营造审美情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给美术审美提供了有效载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欣赏资料,一些3D动画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情境,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目的,这些都是传统课堂讲授所不能完成的。例如,我们在欣赏“卢浮宫”建筑艺术时,如果只采用静态图片来欣赏建筑物的构造,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如果可以作动态演示,使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角度,学生的兴趣就会一下子提高。还有一种演示方式是,用录象形式设置一条观赏路线,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让学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访问巴黎卢浮宫的网站,通过计算机演示三维模拟呈像和及更为丰富的古代建筑形象和典故知识,将学生的全部感官都调动起来,大大激发学生了解欣赏古建筑的兴趣。

2 结语

总之,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新课改中也明确要求,在中学阶段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然而,美术审美是个人主观上的情感活动,不能依赖说教和灌输来进行。作为初中美术教师,要遵从审美的规律,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体验、思考中得到审美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望衡.试论环境美的性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 卢秀妥,陈俊,刘勇.教与学心理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美术课程标准》[M]·编写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14.

作者:杨新华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初中时期正是青少年审美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初中的美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重要。随着美术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家长对于学生课外兴趣的重视,初中美术教育事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但美术课程仍旧处于一种不被重视的状态,审美意识对于青少年对事物美好的认知以及正确三观的树立十分重要,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品散发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离不开初中美术教师的循循善诱和耐心引导。

【关键词】初中美术   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

引言:所谓审美能力,就是指学生对于人、事、物美的欣赏能力,良好的审美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想要在授课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帮助学生认知艺术作品创作所使用的绘画方法和绘画背景,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绪和内在品质,拓展其艺术视野,本文在对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策略进行相关探讨。

一、培养审美的重要性

1.审美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正确三观的需求逐渐提高,学校对于初中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的“美”不单单是指绘画能力的好坏,更是指对事物的鉴赏水平和判别能力、一种积极正确的观念,在艺术层面,学生的审美是对艺术现象的鉴赏和艺术技能的运用,但审美观念不仅只存在于艺术层面,在生活层面上,还是指穿着的风格是否正常,对于事物的规划是否整洁等等,要让学生意识美、理解美、欣赏美,从而提升学生精神层面的内在品质,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精神层面上的建设。

2.审美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在教授學生鉴赏艺术作品以及学生自己绘画的过程,都会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美术课堂上学习到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例如,数学中的立体几何学,学生可以更加敏感地捕捉图形的细节,能够更加容易地将平面图立体化,也能更加容易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1.通过艺术作品鉴赏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能够有更加广阔的艺术视野,紧紧跟随新兴审美潮流,要拓宽自己的思维,将提高学生审美的教学目标贯穿于自己的教学课堂中,不要只局限于传统的机械式授课方式,重新定位美术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开设艺术作品鉴赏课引起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形态美和意识美的理解。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良好的审美和意识形态对于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很多学生存在叛逆心理便会通过一些特立独行的审美意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化,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与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真正魅力,正确引导学生对于独特风格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立不同的主题,通过对于艺术品的鉴赏和分析,让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构图技巧和绘画知识的同时,去感受每个不同作品体现出来独特风格和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情感,增加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感受自然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感受生活中花草树木、虫鱼飞鸟、市井喧闹等这就是源于周围事物不加修饰自然之美,这些不加人为修饰体现出的美好,这种原始的淳朴也是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所追求的美好,感受大自然形成的艺术,感受小街小巷生活的宁静,追寻创作的灵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一些学生不能够亲自感受的自然之美,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分析自然之美,教授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提高学生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以及对于美的认识。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在假期去参观自然生态园、动物园等地方,拍摄下来自己认为美好的景象,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活学活用分析自己认为美的点,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分享了解到学生对于审美意识方面的不足,也可以对其加以鼓励和纠正,并结合实际情况变更自己的教学方案。

3.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学生自身素养的一种体现,教师所关注的审美问题不能只局限于绘画作品上,对于形象、事物规划以及精神品质等方面教师也应该多加关注。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赏影视作品,在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观察电影中建筑设计、场景的构建、色彩的运用、主人公的穿搭以及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加以赏析,如《穿普拉达的女王》教师可以通过对于时尚元素的赏析以及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加强学生审美意识;《布达佩斯大饭店》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其中场景的构图和配色进行赏析,提高学生对于配色的审美以及敏感度,不仅有助于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也能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教师也可以提倡让学生多参观一些博物馆、艺术馆等,馆中的藏品通常都是极具艺术特色和美感的作品,让学生多多感受艺术的熏陶,综合作者隐藏在作品中思想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美好品质,全方面欣赏艺术品,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审美并不只是局限于视觉上,还有精神上的,对于美的认识不能只流于表面,内在的深层次的美感也非常重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不能过于极端。

结语: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的审美很容极端化,由于没有良好的引导很容易审美意识特异化,而初中美术课堂中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一个非常关键的途径,美术教师要明白审美能力对于学生良好审美的培养和审美意识的建立的重要性,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结合自身教学情况采用更为有效率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追求,以绘画技术和视觉欣赏为基础,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常波.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130.

[2]卢丽.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67-68.

作者:孔莹

上一篇:视觉传达设计的论文下一篇:声乐教学法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