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与小学美术微课教学的耦合研究——以徐州香包为中心

2022-10-07

当今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微课”作为这个时代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界的新兴产物,在未来的教育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以”微课”这一新兴教学资源为媒介,开展对徐州地区香包文化的教学研究,既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小学生对自己文化的归属感。

一、名词界定

1、徐州香包

香包,又称“香囊”,“香缨”。徐州香包从造型上看,以新、奇、美、真为特色,形状敦实淳朴,色彩对比强烈,立体造型栩栩如生。从内容上看,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徐州香包的题材也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更适应当代人民需求的麒麟送子、两汉文化等题材的作品。

2、“微课”

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材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二、“耦合”的可行性分析

1、徐州香包文化资源丰富,便于开发利用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在汉代时就出现了徐州香包工艺。在徐州还有一批专门制作香包的传承人或艺人,比较著名的有井秋红、王振侠、冯瑞珍等。她们的作品都曾在国家、省、市级的比赛中获过奖。大量的香包文化资源意味着可供研究和实践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为徐州香包文化和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便利。

2、香包制作材料易于获取,便于教学应用

制作香包时用到的一些媒材都是易于获取且成本较低的,这就有利于美术教学中课程的实施。比如在准备制作材料时只需要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等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工具上也只需要见到、针、缝衣线等简单的、易于小学生操作的工具。

3、“微课”在学校教学逐渐普及,使“耦合”成为可能

目前,国内对“微课”的理论研究日益增加,学校中对于“微课”的实践、推广以及应用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国内的不少机构都建立了“微课”学习平台。在徐州的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也开始尝试使用“微课”这一新兴的教学手段,这就为课程的“耦合”提供了条件,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三、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与小学美术微课教学的耦合机制

1、学校重视、专家引领,建立“微课”教学师资队伍

“微课”教学对于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也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开放的思维观念。因此学校要重视“微课”的应用和发展,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组织教师参加与”微课“相关的讲座交流会和”微课“视频制作方面的培训,使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使“微课”真正成为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的一种教学新范式。

2、课程渗透与“田野调查”、艺术实践课程相结合机制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教学不同于以往美术课堂上单纯的对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它要求学生要走进民间工艺美术,深入理解民间工艺的起源、发展、特点、制作工艺等。我们在开展徐州香包工艺的教学时,要综合采用“田野调查法”或开展艺术实践课程,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有机会完整而深入地认知民间美术的真实状况及其文化价值。

四、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与小学美术微课教学的耦合模式

1、知识模块的确定

在进行“耦合”时,由于每个地区的民间美术资源具有区域性特征,师资与教学设配条件的配置也不同,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选取合适的知识模块,选择那种既有地方代表性又易于在小学美术微课教学中开发和实施的资源。在本研究中以徐州香包为中心,就很符合知识模块选取的标准。

2、知识图谱的建构

在进行民间美术工艺与小学美术微课教学的课程实施时,要对所选取的知识模块进行“切割”,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独立,又要考虑到各知识点的联系。以“微视频”为基础构建徐州香包教学的知识图谱,是本土化“系统设计下碎片化学习”的落实。

3、“微视频”的制作

“耦合”中,微视频的制作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PPT课件的制作、讲稿的设计与校对、录屏、后期剪辑以及相关作业拓展包的生成等。并且在制作微视频时还要把握一些制作原则,关于背景、文字、图片的选择,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4、“微课”的实施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与小学美术微课教学的耦合研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课程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占主导地位,学生占主体地位,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微课”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5、课后评估

“微课”的评估可以使用“微课”资源拓展包,其内容包括:“微课”前测题、“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学习任务单、“微课”后测题等。其目的在于更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查缺补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五、结论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多元文化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在把握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综合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基于“微课”这一新兴教学手段,开展对徐州地区香包文化的教学研究,即通过探讨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与小学美术微课教学的意义与教学模式,达到美术课程资源良性开发和推动学校美术教育发展和革新的目的。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小学美术,微课,耦合,徐州香包

参考文献

[1] 蔡跃主编,《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流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P1-P2

[2] 乔晓光主编,《中国民间美术》,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8,P147

上一篇: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的女性NGO参与下一篇:建筑工程监理要点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