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建工类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改革为例

2022-10-02

一、课改背景

(一)理论研究现状

以BIM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高职建筑类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呈现方式和教学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在当前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改革存在很大的研究意义。目前职教课程改革理论以三种导向为主,一是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此类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二是,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源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性。但该模式推行需要具备许多条件。三是,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多元整合型职教课程改革,这种模式既重视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重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生存发展的需求,且具有适应弹性选课的课程结构、开发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条件。这三种课改模式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课改研究的逻辑起点不是立足于学习者的身份。再完美的课改方案如缺乏对学习者的有效关注和参与,课改成效自然大打折扣。

(二)现有高职建筑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BIM主导的信息化技术在课程内容中没有得到更新;(2)课程内容显现形式单一,信息化程度低,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要求;(3)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获取的便捷性缺乏;(4)信息化课程资源与常规教学过程联系不紧密,使用率很低;(5)现有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成效低。

二、课改思路

以学习者的身份为出发点,设计课改方案。通过课程体系重构与内容重置、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三个维度的实践与研究,实现“人人能学”、“人人想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人人乐学”的课改目标。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改为例,为同类专业课改提供新思路和可行性建议,体现课改的普适性。将课改成果为省内其他同类院校、特别是资源不足院校同类专业、合作企业所共享,做到优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跨学校、跨地区、在任意时间无界化共享,体现课改的实用性。

三、课改方案实践与研究

(一)信息技术时代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内容重置

1. 情境化体验式课程开发

立足于学生多元职业能力需求,以学习者的身份启动体验式学习模式,进行情境化、信息化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重置,完成课程结构设计。

2. 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例,虚实一体重构课程体系,重置课程内容

以某真实工程项目为贯穿项目,由“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入门”、“招标实务与纠纷处理”,、投标实务和合同签署“合同监控和价款调整”、“合同纠纷处理与索赔管理”5个学习情境13个工作任务组成。按照认知规律,13个工作任务按工作流程,从常规到复杂,包含了本课程的核心能力和拓展性能力,培养学第一个情境初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学习相关基础知识,为建立职业情景做准备,第二个学习情境开始理实一体的实务学习。5个学习情境结束后安排了一周的项目实训。5个工作情景所设置的13个任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根据教学需要,对真实项目进行了加工和虚拟。根据真实项目的进展,每个工作任务完全与实务接轨。设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全程虚拟实战区,用三维动画较真实地展示了工程项目从招标—投标-中标—合同签订—合同实施全过程,并按工作流程设置了工作任务,并将该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渗透到各项任务中。学生可以某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身份登陆,以闯关的形式完成项目实施中设置的各项任务。前一任务的完成是进入下一页面的前提条件,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体验工作场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磨练坚韧不拔的意志,在线自我评价,体验职场成功带来的快乐。我们在设置每项任务的同时,设置求助站链接相关知识点和实施建议,帮助学生继续任务的完成。

(二)信息技术时代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资源建设

1.“1+N”SPOC课程建设模式

“1”代表校内SPOC课程,“N”代表了同类院校、行业协会和合作企业。保证了学习的实用性、学习资源的共享性和学习时空的便捷性。

2. 零存整取式学习银行

按重组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分任务梳理知识点,在超星在线开放平台碎片化建设学习资源。通过建设行走的学习银行,学生零存整取,获取学习财富。学习银行资源分为视频类资源和非视频资源。视频类资源承载了课程的主干信息,主要为功能为课程内容传播,为了防止学生拖拉视频,应在视频播放过程增加参与性测试环节,以加强学习的有效性。非视频资源的主要功能为辅助、答疑和激励,主要包含课程标准、PPT、阅读资料、动画、活动规则、学习银行计息标准等类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条件,自主通过体验式学习在学习银行赚取经验值,增加存款额度。由此提高了课程资源使用的便捷性和使用率,实现了学习者“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3. 激励式活动库设计

在超星学习通上开设头脑风暴、答疑讨论、问卷调查、在线投票、在线课堂、小组任务、在线测试、竞技空间、福利派送、学习银行存款查阅与调取等活动,教学互动、生生互动、及时反馈、提高了资源建设成效。学生活动所得经验值存入学习银行,激发了“人人想学”。

4. 开放式分类资源配置

根据学情分类设置学习资源套餐,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不同的企业员工自由选择,教师通过超星平台分类发放任务,充分考量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实践了分类教学,实现了“人人能学”。

(三)信息技术时代高职建筑类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1. 建立教师的三重角色

一是,促学者(任务发布、活动发起);二是督学者(实施监督、过程考核、成果评价);三是导学者(任务分析、问题答疑、激励机制)。

2. 树立学生的四重角色

一是,学习资源的选择者;二是学习活动的体验者;三是,学习成果的分享者;四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

3. 以专业社团为载体,五步探索三元混合式教学模式

专业社团主要从5个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专业社团承接了专业课程第二课堂的发起工作,各成员考核得分纳入该课程实践得分。二是,从社团组建、组织架构、人员配置、业务开展、经费预算到部门与成员绩效考核由专业社团自主管理。三是,社团活动的内容、进度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进程同步,社团小组自主在课程线上平台开设学习天地。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行业动态、专业讲座、学习交流、专业课程资源建设、赛事开展、公益服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的实习实训和社会服务项目承接。四是,学生以四重身份实现平台资源的在线学习、成果分享、线上咨询服务三大功能。提高了社团活动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度、与职业工作情境的契合度,激发学生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五是,让专业社团成为专业实践的有效载体,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培养专业素养,通过任务承接、绩效考核,增强了专业认可度,全面提升双创能力。

探索三元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结合:第一,线上教学与线下翻转课堂的结合。该环节的实施要点又有三,一是翻转的条件,二是课程进度的控制,三是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第二,各级竞赛与课程内容的结合,实现各级赛事的普适性,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达到,人人参与,以赛促学。第三,时空翻转,多时段、多地点混合式开课。主要通过“1+N”在线直播,实现不同地点同时开课或一个时段多种内容同时开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实现“人人乐学”。

四、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例的课改成效分析

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例,通过在课改,76%以上的学生认为增加了课程资源查阅的便捷性;72%的学生认为上的学生认为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81%的学生认为上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82.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率;92%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78%的学生认为能培养利用手机学习的习惯;75.2%的学生认为能有效记录学习过程,有助于激励自我管理学习状况;84.3%的学生认为便于考前复习;79.2%的学生认为云班课APP有助于减少上课玩手机的现象;92%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成效。本次课改亮点有六:一是,情境化体验式课程开发,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二是,“1+N”SPOC课程建设模式,保证了学习的实用性、学习资源的共享性和学习的便捷性;三是,零存整取式学习银行,实现了“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四是,激励式活动库设计,激发了“人人想学”;五是,开放式分类资源配置,充分考量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实践了分类教学,实现了“人人能学”;六是,以专业社团为载体的三元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人人乐学”。

摘要: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以学习者的身份为出发点,以“需要学什么--在哪学--如何学--学到什么”为课程改革主线,从课程体系重构与内容重置、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三个维度来完成课改的实践与研究。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改为例,实践与研究“以学生为中心,“1+N+混合式教学””的课改模式,以满足后示范时期,顺应信息化技术发展需求。

关键词:课程体系重构与内容重置,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2] 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3] 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5(8).

[4] 克伯屈著.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 陈俟伶.以专业社团为载体对软件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6).

[6] 宗瑛.高职院校以专业社团为载体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7(12).

上一篇:针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策略下一篇:钼靶X线与高频彩超对乳腺癌筛查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