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学教学改革为社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实践

2022-09-10

对于医学模式来说, 自古以来在教育和实践的相应基础上就一直保持着一个较为传统的模式, 但是在时代改革、科学技术上创新的有效影响下, 为了能够适应医学模式的有效转变, 实现社会中“人人都能够享受到卫生保健”的这样一个全球化目标, 就需要建设和培养一支能够满足社会卫生服务的, 具有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实用型医学人才。但是培养这样的人才往往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改革模式上进行转变, 强化综合性措施在社区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一、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基本内涵解析

所谓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指的就是一类不仅仅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实践技能, 而且还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医学人才。针对理论知识来说, 这是每一个从医的工作者最应该具有的基本条件, 而实践技能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医疗能力, 对于医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就是针对职业素质来说, 这是最容易有也最容易丢失的一种能力,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 医者能够保持着“治病救人”的初心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1]。尤其是在社区医疗服务的工作过程中, 有很大一部分偏远的农村医疗条件极其匮乏, 但是生活质量不高和人们对饮食卫生等情况的不重视, 就使得很多的人容易患上疾病, 而且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 整体的发病率直线上升, 这就需要相关的社区医疗服务水平能够提升上去。因此, 在进行社区实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要增强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 不仅仅将教学的过程局限在教学大纲的粗略要求中, 而是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努力, 在现有基础知识和经验的目标上继续坚持不断的发明、创新和发现, 从而培养出大量能够进入社区医疗服务中工作的实用型医学人才[2]。另外一个方面, 为了适应“生物——心理——社会”这一医学模式的有效转变, 就要在实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对其创造能力的提升。现代医学在疾病的治疗和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理清楚其本身的复杂关系, 清晰研究出相应的病因, 这样才能够掌握整个发病机制的产生、危害效果, 从而促进医疗人员能够“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时时刻刻能够遵循医学的原则, 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外界环境因素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进行掌握和研究, 培养出能够积极服务于社区医疗的实用型人才, 也是对生命科学、保健科学和医学社会人文科学这三个互相联系的学科群促进融合的一种措施, 也能够做出准确清晰的判断, 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 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几率。

二、社区医疗市场的发展潜力

就目前我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来说, 其普遍率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而且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程度也在稳步增大。但是现阶段的社区医疗服务水平还不够完善, 一方面, 从事医疗行业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只能对于一些简单的疾病进行治疗, 稍微复杂一些的病情就束手无策。另外一方面, 是医疗服务人才的缺失, 在老一批社区医生逐步退出的同时, 并没有及时的、相应的新生代优秀医疗人才注入, 使得社区医疗服务的工作存在较大的断层现象。尤其是先生代的优秀医学毕业人才, 往往都只想进入到较大的医疗机构中进行工作, 认为这样不仅仅能够得到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且还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因此, 对于社区医疗服务这种基层的医疗单位并没有重视起来, 也不愿意积极投身进去进行奋斗[3]。而且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长久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提升, 整个国家层面上的卫生条件相对落后, 尤其是在中小型的城镇医疗服务中, 对于全科医学人才的严重匮乏, 就不能够及时满足城镇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需求。而且根据相应的调查显示, 人们趋于“就近原则”的前提, 在患病之后更愿意选择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其就医的便利性。只有在病情较重的时候才会选择大型的医疗机构。总而言之, 可以发现社区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是具有很大的潜力和机遇的。

三、社区医疗教育现状的分析

从社区医疗的教育现状入手能够发现, 目前我国开设全科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少之又少, 大多数的学校都秉承着“术业有专攻”的发展目标, 各自有各自的侧重点。而且对于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学习压力过大, 要学习的知识太多, 近几年的招生和发展也不是很乐观, 这就严重影响了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而且在基本的课程设置过程中, 也只是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提升, 对于职业素养的提升是没有任何重视, 严重忽略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这样的教育现状就使得最终毕业的教育人才在进入到实际的社会工作过程中, 缺乏一定的人文教育, 使其在和患者进行交流的时候缺乏基本的技巧和尝试, 如果出现纰漏还会严重影响到医生和患者的基本关系。

四、深化医学教学改革为社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具体实践

(一)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及时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对现阶段的社区医疗服务培养教育过程来说, 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将有利于对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 在教育的过程中, 要尤其注重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定期开展医学活动的讲座和会议, 促进从事医学的老师和社会工作者能够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 将教育和实践过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能够及时更新老师的知识理论系统。一旦老师的教学思想得到巩固和提升, 这对其来说就能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适宜的教学途径来培养出具有较强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学生, 对于培养社区医疗服务中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建立社区医疗服务实习基地

只有建立社区医疗服务实习基地, 就能够促进学生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了解和认识, 为其在毕业之后进入相应对工作岗位提供一个契机和潜力。由于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学生较少, 对于从事医疗学习的学生来说, 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都需要大量的实习实践, 这时候建立完善的社区医疗服务实习基地, 促进学生选择, 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配备相应的基地带教医生。只有在专业的教育和知道下, 学生才能够正确对待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且有效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来进行治病的治疗, 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社区医疗服务中相应问题的解决, 也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一种主要优化措施[4]。

(三) 加强学生的社区医疗服务教育观念[5]

自从我国各个高等医学院实行医学改革的进程开始, 就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社区医疗服务观念的渗透。在新生入学的宣讲会上, 在毕业生的毕业会议上, 都可以为其介绍社区医疗服务在整个医学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增加同学们对其的重视性。另外, 学校还可以专门增加社区医疗服务的课程, 间接性的强制学生接触社区医疗服务, 并将其纳入到考试的范围内, 也是对其学习效果的一种把握。另外, 不定期开展学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联系, 也能够培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我国的医学教育来说, 在时代浪潮和改革创新推进的有效影响下, 整体的教育模式已经出现了相应的大范围变化, 尤其是对于社区卫生服务这样的基础型医疗服务机构来说, 由于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工作过程中也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繁文缛节, 促使其发展。为了能够培养出大量的社区医疗服务的实用型人才, 就要求各个教育高校能够抓住机会,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医疗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推进, 使得社区医疗服务逐渐完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效益的和科学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 使得我国社会中各个方面的基础建设都保持着一个不断进步的趋势, 稳步向上。对于医学这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来说, 对相应工作人员的教育应当注重将新的教育理念及时融入进去, 在改革创新的潮流影响下对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大量的复合型师资力量, 整合了临床医学与理论医学的课程内容, 并且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构建出了完善的医疗系统。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实用型医学人才,急救医学,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1] 盛文杰, 许帅, 李品玉, 张霞, 王敏, 陈雪.基于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病理学教学改革[J].现代医药卫生, 2017, 33 (08) :1254-1256.

[2] 高志祥, 刘铮然.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0) :52+58.

[3] 王庸晋, 魏武, 宋晓亮, 张栋, 王金胜.以急救医学为平台开启系统化教学改革培养多层次实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01) :1-2.

[4] 王家骥, 刘义海, 吕嘉春, 宾晓农, 蒋义国.深化医学教学改革为社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 (02) :93-95.

[5] 王余俊.改革内科教学方法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2 (04) :235-236.

[6] 彭厚诚.实验教学在培养“实用型”中等医学人才中作用与改革的初步设想[J].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6 (02) :34-35.

上一篇:利用矿渣、硅灰制备低碱胶凝材料下一篇:浅析时尚影像中的女性主义自我表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