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论文

2022-04-2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绝大多数高校培养的方向由原来的研究型、知识型向应用型、能力型转变[1]。随着目前工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机电系统正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地方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不再是单一纯机械类人才,需要的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2]。但对于目前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而言,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论文 篇1:

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创新了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工程实践训练,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有效发挥课外实践活动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及深度融合,使学生在校时获得工程师必要的基本训练。经过几年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良好效果,使学生的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机械专业;实践教学;

工程应用型人才教育注重培养一线工程师,那么人才培养既要注重给未来工程师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工程实践训练。工程实践训练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来实施,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1],缺少必要的工程实践训练,学校与企业结合不深入,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及教学水平不适应工程教育需要,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等。为了使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满足工业企业需求和未来工程师素质要求,以佳木斯大学多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基础,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为背景,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質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

实践教学对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要充分彰显“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要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确立了“重基础、强应用、有专长”的人才培养思路。

1.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2],使学生得到系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训练,整体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2.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将实验、实训、实习、设计、竞赛等实践教学内容及环节有机地贯穿起来,建立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

3.充分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立管理制度,激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和各种竞赛等,加强课内外实践的结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

4.培养人才必须面向工程实际。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实际环境和实践教学资源,让学生“真刀真枪”进行工程训练[3],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获得工程师的训练。

5.加强严谨工作作风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还要具备求真务实精神和一定的工程伦理意识。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立足于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做中学”为理念,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建立逐层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了实践教学内容。

1.实施小学期制。为了有效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佳木斯大学从2014年开始,在春季学期之后设置了4周的夏季小学期。将实践性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地安排在小学期,这是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通过大二小学期专业基础类实践的集中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了解行业,树立专业信心,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大三小学期集中安排专业性强的实践教学,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专业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培养专业技能。小学期的有效实施,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衔接和相互融合。

2.实施全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对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进行了全面改革,实行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也就是学生在完成必做的实验项目以后,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可自主设计实验项目;通过与实验室工作人员预约,自主安排实验时间;可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在实验室教师的监督下,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自主进行实验操作。这种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要我做实验”过渡到了“我要做实验”,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4]。

3.改革生产实习模式。由于受企业环境及条件限

制,传统的生产实习方式常采用集中参观,这种方式存在实习地点及人员过于集中,生产现场实习时间短,实习内容不够深入,实习过程“走马观花”等问题[5]。目前改变过去单一参观式的实习方式,实行4 周企业定点实习。结合装备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工程,实行多岗轮训,依次完成产品设计、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装配与调试、质量管理等技术岗位的训练。学生经历了在企业的定岗实习后,会显著提高自身的工程意识和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拓宽专业视野。同时,学生受到生产全过程各项技术技能的整体锻炼,也丰富了生产实习内涵。

4.设置机床拆装与测绘实习。在大学本科全部理论课教学结束之后,开设了机床拆装和测绘实习。学生通过对机床主轴箱部件拆装、测绘与检修,掌握机械总成及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了解典型机构的作用原理、结构功能及其在产品中的作用。

5.增设科技创新与科研训练实习。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方法实践,通过运用TRIZ理论及创新方法,打破思维惯性,得到再发明的训练,启迪学生工程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及其创造力,对未来工作实现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了解科研方法,学会检索文献、撰写学术论文和专利等。科技创新与科研训练实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开设大型综合实践周。由于机械产品开发往往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交融,为此佳木斯大学开设了大型综合实践周,让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完成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分析和测试等实际工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机械工程学院围绕设计、制造、测控三个模块分别开设了综合实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综合运用相应模块的知识体系。设计模块的综合实践项目拟定为硬币分拣系统设计,以自行开发的硬币分拣系统为对象,进行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零部件设计,实现设计分析一体化训练。制造模块的综合实践项目为典型零件的数字化制造,由学生进行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及制造,实现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综合训练。测控模块的综合实践项目为快速成型制造,学生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并进行相应处理,操作数控快速成型机等,使学生受到快速测控技术及方法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综合训练。

在此基础上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还开发了一个大型综合实践项目,此项目综合运用了各个模块的知识。提供的选题有“冲压模具”、 “液压泵”、 “机床夹具”等产品,要求学生完成产品设计、分析计算、方案优化、编制工艺、加工操作、产品装配及检验测试等全过程。学生得到了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强化了现代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综合应用。

7.紧密依托行业,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将学生在校内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企业工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邀请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参与培养过程,真正落实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使企业的实际需求成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要求学生参与企业的一个产品设计项目或一个技术改造项目的全过程,发表对企业生产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工程论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校企合作、联合教学,使学生获得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三、结论

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通过合理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实施实践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创新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源于企业的工程项目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产学合作为依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

参考文献:

[1]曾永卫,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2]魏克湘,刘迎春,董丽君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3]曾永卫,蔡毅.工程应用型本科产学研合作的分析和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Z2).

[4]刘德仿,王旭华,阳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5]喻俊馨.关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2).

作者:王新荣 张霞 丁海娟

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论文 篇2:

民办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绝大多数高校培养的方向由原来的研究型、知识型向应用型、能力型转变[1]。随着目前工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机电系统正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地方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不再是单一纯机械类人才,需要的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2]。但对于目前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而言,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民办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出现的问题分析

1)专业定位方面

目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定位是培养能在机电行业或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机电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运行管理、质量控制、生产线安装调试工作的应用型人才[3]。该专业定位受众面广,但正是由于专业定位面宽,导致就业不够精准,故容易出现培养过程中,一些课程目标不够明确,知识的体系搭建不够清晰。

2)师资方面

以我校目前情况来看,我校引进的教师多数是硕士毕业生,这部分教师从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以来,到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民办学校任教,工程实践水平都存在不足的现象,其专业知识水平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理论教学的要求,但过于刻板,不能有效截取更为适合应用型教学体系的知识点,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开发和创新实践能力;引进的另外一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由于年龄原因,对技术更新的认知不够充分,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工程应用型專业,跨学科较多,发展较快,最终导致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也无法满足学生工程实践的需求。此外,民办高校由于办学经费有限,不够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建设与培养,导致实验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同时,一些工程实践较为丰富的技术人员,但职称学历水平一般,得不到民办院校的青睐,导致无法在民办院校任职。

3)实验实践教学基地方面

目前学校有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基地,但实验实训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一些实验实践设备维护不及时,出现了设备老化,一些学生在上实践课程的过程当中,由于设备出现了问题,无法按要求完成课程任务。同时,实验室开放机制不够完善,学生没有足够的引导,不能够自己主动走进实验实践基地,根据一些工程实践问题去做相应的活动,导致工程实践能力的欠缺。

4)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的教学方法还较为传统,主体采用教师讲授,亲自操作,然后安排学生操作的模式,学生被动的根据讲授的内容,模仿教师实验工序进行实践操作,整个过程学生实际思考的内容不足,学生不能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导致对专业的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从而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考核过于单一,对学生整个实验过程的考核量化细节不足,不能更为综合的评价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以实验报告作为唯一的教学评价体系。本身高等教育过程中,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但实际的教学方法缺乏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

二、民办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分析

通过不断的向其他院校学习优秀的实践教学经验,与不断开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建设,学院逐渐探索出适合学校自身发展定位的实践教学发展道路。具体方案如下:

1)明确课程目标

通过调研企业,明确企业用人需求,具体到企业更看重学生哪些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将培养方案和企业需求对接,例如学校针对目前企业3D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开设三维设计开发等相关课程,课程目标明确,与企业相符合,受到企业的欢迎,学生就业质量高,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2)建立灵活人才引进培养体系

基于学校师资水平弱,师资不均衡,师资不能有效匹配专业等问题,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师人才引进体系,与企业紧密合作,从企业选择实践能力强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在引进实践老师的过程当中,拓宽学历要求,以实践能力作为最基本的考核;同时,本校年轻教师,可适应行业的发展,在企业中兼职,担任一定的工程任务,引导教师跨学科发展,不只从事自己毕业的专业。

3)建立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

本身民办高校受限于办学条件等问题,故应该在限的条件内,建立更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例如我校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建立特色3D产业实践教学基地,成为了学校办学的一张名片,特色鲜明,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理论性过强的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可适当削弱,增大实际工程实践教学建设力度。

4)形成成熟合理的教学理念

针对原先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是重复性的模仿实验操作,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最终的工程实践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将一些企业的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更能够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规划。

三、结束语

本文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例,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我校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从目前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实践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明佳.“新工科”理念下机械电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风,2018(35):86.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835068.

[2]赫东锋.中加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以渥太华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9(03):36-41.

[3]谢江怀.应用型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内燃机与配件,2019(17):260-261.DOI:10.19475/j.cnki.issn1674-957x.2019.17.137.

[4]赫亮.SSR模式结合现代教育设备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3):21-23.DOI:10.13492/j.cnki.cmee.2014.23.008.

作者简介:

郭志庭,男(1989-),讲师,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智能制造与车辆工程学院。研究领域:机械电子工程、控制工程。

王娟、女(1989-),讲师,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智能制造与车辆工程学院。研究领域:电气工程。

王静雯、女(1990-),讲师,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智能制造与车辆工程学院。研究领域:机械工程。

本论文为四川省民办教学协会2020年科研课题成果,项目编号:MBXH20YB369。

同时为四川工业科技学院2020年校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cgkjg-202002。

作者:郭志庭?王娟?王静雯

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论文 篇3: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摘 要] 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该文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即校企合作平台、校内实验室平台、学科竞赛平台和科研项目平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现实路径。

[关键词] 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学研究课题“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经管类专业为例”。

[作者简介] 张秋玲(1993—),女,山西吉县人,硕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物流工程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高 艳(1975—),女,黑龙江大庆人,博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刘新红(1982—),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产业链优化研究;刘永悦(1979—),男,黑龙江延寿人,博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是,目前产学研合作中,经常出现高校热、企业冷的局面;从高校层面,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建设仍处于“喊口号”的阶段;师资队伍的建设达不到要求,师资水平有待提升[1];学生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滞后,依旧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对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核不完善等。因此,如何建立产学研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保障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成为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原则

1.产学研多方参与共同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企业实践的能力。因此,企业与高校共同设计实践教学方案,能够做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根据行业所需人才应该具备的技能,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

2.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相融合。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专业建设,推动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和足够多实习实践机会,解决单个企业容量不足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矛盾[2]。

3.校企资源双向嵌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建立长效机制,校企资源双向嵌入,形成人才培养共同体,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改变高校热、企业冷的局面[3]。为教学提供师资、实习岗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1.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从本质上说,就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产业发展,符合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依托企业的真实运营情景,将学生送到企业,将企业技术人員引入高校课堂,共同培养人才,促进人才交流。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表现为:(1)由行业协会作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的牵头人,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高校师生从企业实际问题出发,开展课题研究[4],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实现学有所用;(2)企业管理专家与高校教师之间进行讲座、座谈等交流活动,教师可以熟悉行业发展新动态,同时教师可以给企业员工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取长补短,互利共赢;(3)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进设计、修正教学内容、编写实践实训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共同探索适应行业发展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2.学科竞赛平台。教育部针对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科竞赛基于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案例背景进行方案设计,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保证学科竞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得到良好的效果,学校层面和企业层面需要对学科竞赛有足够的重视,促进竞赛项目的顺利进行,将此作为培养学生实操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比赛过程中,高教教师作为第一指导教师,企业管理人员作为第二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应用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成为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3.校内实验室平台。实验室建设能够为学生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实操环境,但是目前多数高校的实验设备,主要是由实验设备提供商和软件开发商主导,与企业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完成校内实验课程后,不能达到企业的实际要求。因此,需要对校内实验室平台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投入,特别是在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可以采取校企共同建设实验室平台的模式。企业提供软件产品和空闲设备帮助学校完善实验室建设,高校提供场地和师资力量,双方共享平台资源,一方面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将实践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企业运营中,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起到“双赢”的效果。

4.科研工作平台。企业可以就产品研发、工程技术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向高校寻求项目合作,共同立项进行科学研究。高校教师可以将已有的专利技术与企业合作,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产生更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各种科研项目工作,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学以致用的机会。学生参与老师的纵向课题可以深化理论学习和创新,横向课题可以了解社会需求,深刻认识理论知识的应用。这种合作形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强,因为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更多的主动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自主实践创新活动。

三、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保障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对提高应用创新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课程实训、充分利用实验室提资源、鼓励学生参加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教师科研团队。鼓励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提升应用能力。

2.完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工作津贴,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奖励,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将学生的实践教学成果纳入评奖评优制度,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与鼓励。

3.充分利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保障实践教学资源投入。校内实验室是推进实践教学的基础,一方面,高校需要提供良好的实验室软硬件设备,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校企共建实验室的方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减少高校资金压力。

4.高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构建“资源共享、合作办学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相互结合,加强联系,共同管理,高校教师与企业员工共同参加。在此過程中,双方之间可以共同解决企业在运营中的难题,学校为企业提供实习生,提供企业实际运作中需要的人员,建立稳定的学生实习的平台,解决专业规模大,实习岗位不足的困难,确保学生可以百分之百的可以有进企业实习的机会;在高校教学中,企业的全面参与,可以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能为教学提供一部分的师资力量,还可以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

四、结语

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改进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亟需培养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最终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与创新相结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在专业建设方面,注重“应用型、服务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促进资源整合、人才交流,实现传统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

参考文献

[1]张文强.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18,26(04):117-120.

[2]杨志.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困境及发展建议——基于对九十五所高校的调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06):75-82.

[3]时连君,魏绍亮.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应用基础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05):21-23+27.

[4]付志荣.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7,(11):41-44.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s for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ZHANG Qiu-ling,LIU Yong-yue,GAO Yan,LIU Xin-h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 163319,China)

Key words: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applied talent;practical teaching

作者:张秋玲 刘永悦 高艳 刘新红

上一篇: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决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