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学人才培养

2022-07-10

第一篇:农村医学人才培养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定稿)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

学制:七年(限招英语)

二、中医临床班

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方法、技能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系统而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

(2)熟练掌握全面的中医临床诊治和必要的西医诊疗技能,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有处理急、危、重病症的能力;

(3)毕业时达到中医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4)具备基本的中医临床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培养特点:该班采用4+3培养模式,即通过四年基础课程学习和三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

学制:七年(限招英语)

一、理科基地班

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方法、技能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研究技能,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系统而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

(2)掌握中医临床各科主要病症辨证论治和技能,处理急、危、重症的基本知识; (3)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和诊疗技能;

(4)能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和查阅专业外文资料;

(5)具有较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含传染病)、西医外科学、医学统计学、实验中医学基础、科研思路与方法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

学制:七年(限招英语)

四、中西医结合B班

培养目标: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与技能和一定西医学知识,掌握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研究技能,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系统而深厚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

(2)掌握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主要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技能,处理急、难、重症的基本知识;

(3)具有必需的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及诊疗技能; (4)能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和查阅专业外文资料;

(5)具有较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伤寒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急诊学、针灸学、诊断学基础、医学免疫学、西医外科学、中医眼科学、皮科学、组织胚胎学等。 该专业实行与中日友好医院联合培养。即学生入学后前三年在学校进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然后在中日友好医院进行临床课程的学习,强化中西医临床知识和技能,最后进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 学制:七年(限招英语)

三、中西医结合A班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运用系统的中西医临床知识和技能,从事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工作的高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系统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于临床,有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

(2)具备综合运用中西医理论和方法,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处理急、危、重病症;

(3)毕业时达到中西医结合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4)具备基本的中西医临床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伤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急诊学等。

该班采用4+3培养模式,即通过四年基础与中西医课程学习和三年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中西医结合高年住院医师水平,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制药工程(生物制药)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具有熟练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及中医药知识,从事中药与生物制药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培养要求:

(1) 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熟悉中医药基本思想;

(2) 熟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等基础理论,基本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

(3) 掌握制药技术与制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常用生物制剂生产工艺和设备;

(4) 初步具备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5) 具备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科技研究发展动态的能力以及能进行创造思维、有自我发展潜力和从事中药、生物制药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分析、物理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制药、发酵工程、中医药学概论、中药药剂学、生物药物分析、制药工程原理、制药工程制图学、制药设备、工业微生物学、生物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工艺学(方向课)、生物统计学(方向课)、中药化学、免疫学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其应届毕业生将有50%左右比例直接进入相应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针灸推拿对外交流班 学制:七年(限招英语) 培养目标:

培养能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针灸推拿临床技能,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必要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社会学相关知识,扎实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基础,能在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中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的高级中医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针灸推拿专业传统理论有较深理解;

(2)掌握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高水平的针灸推拿技能,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必要的生命学科相关知识和医学社会学常识;达到教育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标准》的要求,能独立处理临床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3)掌握公共英语和中医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直接从事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熟悉中医针灸推拿学科的临床研究方法,具备从事临床科研的基本能力;

(5)熟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6)能顺利阅读中医学经典著作。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医诊断学(双语)、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双语)、刺法灸法学(双语)、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针灸医籍选、按摩推拿学、中医气功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等。

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穴位局解)、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外科学概论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针灸推拿学

学制:五年(本专业以理科生为主,兼招少部分文科考生。部分学生可在后期分划为针刀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能运用中医药基础理论、针灸推拿气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西医学知识和专业外语能力,能在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中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的中医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中医药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

(2)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了解针灸推拿学术发展动态,具有从事针灸推拿科研的初步能力;

(3)掌握一定的西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掌握一定的专业外语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交流能力; (5)能够顺利阅读古典医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针灸医籍选、按摩推拿学、中医气功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等。分划出的针刀方向加设针刀医学基础、针刀医学临床。

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穴位局解)、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外科学概论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中医学七年制(针灸推拿康复方向) 学制:七年制(限招英语) 培养目标:

培养能运用中医针灸推拿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现代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必要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社会学相关知识,在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中从事现代康复、中医、针灸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扎实的中医针灸推拿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2)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诊疗方法,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 (3)掌握中医临床思维方法,较熟练地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和现代康复技能,达到教育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标准》的要求,能独立处理临床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4)掌握中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临床研究方法,具备独立从事临床科研的基本能力。

(5)熟悉中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的学术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穴位局解)、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按摩推拿学、中医气功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外科学概论、中医儿科学、实验针灸学、神经内科学、医学免疫学、康复医学概论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针灸推拿学

学制:五年(本专业以理科生为主,兼招少部分文科考生) 培养目标:

培养能运用中医药基础理论、针灸推拿气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西医学知识和专业外语能力,能在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中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的中医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 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中医药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

2. 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了解针灸推拿学术发展动态,具有从事针灸推拿科研的初步能力。 3. 掌握一定的西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掌握一定的专业外语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交流能力。 5. 能够顺利阅读古典医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穴位局解)、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针灸医籍选、按摩推拿学、中医气功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外科学概论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公共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学制:四年(限招英语)(本专业以理科生为主,兼招少部分文科考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运用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卫生事业单位及相关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 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卫生行业的基本经济规律;

(3) 掌握一定的医学与法律知识,熟悉国家卫生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4) 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技术与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基本的管理、人际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经济学、概率论基础、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医院会计与财务管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管理文秘、中医学基础概论、现代医学基础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法学、社会医学、流行病学、行政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计算机网络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医药企业)

学制:四年制(限招英语)(本专业以理科生为主,兼招少部分文科考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运用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医药方面的知识,在医药企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现代管理的基本技能;

(2) 掌握医药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药品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 掌握一定的中医药相关知识;

(4) 熟悉药事管理基本理论和我国医药企业管理的基本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惯例;

(5) 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了解工商管理学科理论的前沿知识和药事实践的发展动态;

(6) 有较强的合作精神与人际沟通及分析和解决药学事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统计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营销与实务、管理信息系统、概率论基础、运筹学、管理文秘、经济学、财务管理、药事管理学、药品质量管理、战略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经济法通论、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学、电子商务、中医药学概论、药理与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基础化学与分析检测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护理学

学制:四年(限招女生)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与技能,并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方法,富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具有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发展潜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培养要求:

(1)具备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掌握必要的中西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中西医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护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基本原则、操作技术,初步掌握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4)能够参与社区健康服务,具有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尊重和理解护理对象,具有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6)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

(7)熟悉护理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8)了解护理学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持续自我发展的能力。

主要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中医学基础、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护理学(涉外方向)

学制:四年(限招英语,文理考生兼收,限招女生)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与技能,并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方法,富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并具有国际化护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熟练掌握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2)能够参与社区健康服务,具有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3)具有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了解护理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5)了解护理学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持续自我发展的能力;

(6)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

(7)熟练掌握专业英语,在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8)了解国际护理理念,具备成为国际化护理人才的潜力。

主要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中医学基础、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专业英语基础、国际护理概论(英语授课)、护理实践(英语授课)、伦理与健康(英语授课)、《心理学概述》(英语授课)、《西方文化》(英语授课)等。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护理学专业(涉外方向)只在北京地区招生,上课地点在本校东校区。 ◆英语(医学)

学制:五年(限招英语,本专业文理考生兼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广博的人文知识背景,富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医药科技教育、信息咨询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 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听、说、 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 (2) 掌握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历史与现状等相关知识,具有较丰富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3) 具有一定水平的第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 (4) 掌握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 具有较强的医学英语翻译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

英语语音、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英语写作、翻译、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英语高级视听说、语言学概论、第二外语、医学英语词汇、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医学英语文献阅读、中医术语翻译、西方社会医疗保健体系、中医学基础概论、现代医学基础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等。

该专业聘请外籍专家讲授英语语音、口语、写作和英美文化等课程,指导学生的课外英语活动,并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和论文答辩,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学生在修完本科阶段的课程后,若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可赴英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第二篇:*****医院中青年医学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加快我院系统高层次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的科学发展局面,有利于增强我院卫生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着力建设一支具有扎实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医、教、研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医学科技领军人才的后备力量,建立起适应我院医疗事业发展和重点专业建设要求、符合医学科技发展需要的青年人才管理、运行机制和良好环境,为我院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 培养目标

通过选拔中青年医学人才并经五年的重点培养,使培养对象成为我院医德高尚、医疗技术水平高、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医学、科研力量和学科带头人,从而合理完善我院“老、中、青”的人才梯队。

三、 人才选拔

(一) 选拔条件。

1.优良的思想品德。热爱本专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正派,求真务实,愿为医学事业献身,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有埋头

苦干的求实作风,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心理素质。

2.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医学实践能力。掌握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对学科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处理较复杂的疑难问题,在本专业中有一定影响,能够提出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设想,有较好的科研、教学、临床、组织管理能力。近五年内无重大医疗事故、工作差错,无不良医疗行为,无考核不合格。

3.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有探索医学科学求知的热情和执著追求精神,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能够看懂一般专业外文资料。

4.身体健康,原则上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

(二) 选拔程序

1. 个人申请

2. 部门推荐

3. 医院审批

四、 培养原则

(一)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培养中青年后备人才时,要坚持技术和品德两方面培养并举,培养出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医学人才。

(二) 坚持高标准、严格培养。从选拔或考核抓起,提出高标准及起点,做到“宁缺毋滥”,严把考核关。建设一支能在医疗、科研等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中青年医学人才队伍。

(三) 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我院将从工作条件、人事环境、生活条件、职称晋级等方面下功夫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进优秀人才。

同时大力发展自身后备人才的培养,达到既补血又造血的目的,使医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人才施展才华的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学科发展的问题。

(四) 坚持医、教、研并重。在实施工作中不能以医疗技术水平、科研业绩或教学水平其中之一作为单一培养指标,而是要坚持医、教、研并举。将中青年医师培养成三方面都突出的医院后备人才,促进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三个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 培养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培养对象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培养对象的业务水平。积极拓宽渠道,采用多种形式为他们的培训进修、合作研究和科技攻关创造条件和机会。优先推荐他们到各级学术团体任职,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竞争,给与充分的科研自主权,帮助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出国进修、出版专著,让他们经受锻炼,不断增长知识才干。另外,通过聘请有名的国内外专家教授来医院进行学术讲座、专业培训或指导的方法提高中青年医师素质。

(三)建立导师制。培养对象须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学术导师,提高培养起点。导师必须保证在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工作一定时间,并与培养对象单位鉴定合同,保证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四)鼓励“老带新”培养方法。定期组织院内老专家与中青年

医师相互学习的交流会,用老专家的经验帮助中青年医师提高自身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

(五)激励人才、奖惩分明。通过物质、情感等有效地调动中青年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中青年医师创造出成绩。在加大人才培养的同时,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和条件留人”,留住医院人才。

六、 管理办法

(一)、制定中青年医学后备人才培养制度和规章,统一组织中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二)、与培养对象签定培养合同 。

(三)、负责批准或撤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对未能如期完成合同计划的培养对象,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视整改情况,决定是否撤消培养资助计划;

(四)、组织评估考核。对培养对象实行目标考核与动态管理,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终期综合评估,建立考评档案;

(五)、根据考评结果,在原核定经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下一经费额度;

(六)、组织培养对象通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活动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七)、组织培养对象进行省内、国内的合作与培训,扩大建立科研合作与业务培训渠道,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八)、根据考评结果,对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的单

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篇: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长沙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培 养 方 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中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始终以防病治病、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己任。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和社区群众健康利益,较好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3.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病人、家属、同事等沟通与合作。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具有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

6.主动获取各专业信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7.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一般专业外语书刊。

(二)专业知识要求

1.具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

2.熟悉西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3.熟悉中医养生、康复的理论和方法。

4.具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能顺利地阅读中医古籍。

5.了解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三) 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能熟练运用望、闻、问、切等基本技能诊断疾病的能力,具有全面、系统、正确采集病史和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2.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

3.具有较好的中医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具有对危急重症的一般处理能力。

5.较熟练运用西医的诊疗技术处理一般疾病。

第四篇:医学类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王元元张涛 潘克俭

(成都医学院生物医学系,成都,610083)

[摘要]:为适应现代医学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医学类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在实践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努力培养具有良好创造力的实用性医学生物技术人才。

[关键词]: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医学;实践;科学素养

2 l 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随着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现代生物技术中各种实验手段正在成为医学基础研究领域必备工具[1]。

成都医学院的生物技术专业隶属生物医学系,定位是具有医药背景的生物技术专业。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依托医学院校生命科学和医药相关学科优势,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从专业建立开始,学校就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一、生物技术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

目前,我国生物高等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存在着实习环节薄弱的问题,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和实际的机会较少,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很难获得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工作经历和竞争力[2]。笔者通过大量调研也发现,目前一方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普遍感到择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也难以招收到适用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其中主要原因是生物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需求市场有脱节。一般说来,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花费大量精力学到的,往往只是一些书本上的知识条目,缺乏将这些知识与实际工作迅速结合的能力。

生物技术领域是实践性强、知识更新速度快的复合型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医学生物技术,更是高、新技术的集中应用,知识更新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这就要求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自我提高,适应行业的高速发展。因而,强调生物

作者简介:王元元,四川成都人(1978-),硕士,

讲师,从事应用微生物学教学、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成都医学院教改项目(JG2009013) 通讯作者:张涛

E-mail:ztbill@Yahoo.com.cn

技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显得非常迫切。

二、关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1.面向产业培养培养人才是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人才培养是高校服务与社会的重要途径,只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才能生存与发展[3]。通过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吸收产业意见,校企结合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前瞻性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才能培养具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适应医药产业需求生物技术实用性人才。

2.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生物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熟 练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养。必须以加强实践教学为重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本科教学全过程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实用型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

在实践教学中,要围绕围绕培养有医药特色的实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实践教学方案。

三、强调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根据学校及专业具体情况,结合四川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机遇,依托学院的医药主体学科,成都医学院把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医学基础、掌握生物知识和实验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1.围绕办学目标建设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背景和科学素养培养。

成都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为主干,凸显医药学科基础和特色,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医药相关课程三部分。公共基

础课培养学生思想和人文素质,生物科学和技术主干课程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遗传学等现代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为核心;医药相关课程引入本专业与生物医药产业紧密相关、以及生物医药应用发展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开设免疫学及其技术、药理学、巧、实验所需基础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在以后的实验中,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几年的实践,该专业已经累积了三十多项适合该专业学生的开放和探索性实验,教学效果好。

机能学、抗体工程、生物制药、临床检验基础等学科。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学校积极与生物技术公司、医院科研机构和生物制剂公司等企业交流探讨,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吸收医药生物产业的意见,特别是医药相关课程的设置。例如:针对第三方检验产业的兴起,该专业开设了医学检验基础、临床医学检验等课程。而在选修课设置上,则开设了科研方法基础、科学名家风采、科研仪器实用技术、现代科学史等一系列科学素养课程,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氛围的熏陶。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为后期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以技能培养为重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环节[4]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是以实验课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将实验教学内容单独成课来促进的。该专业生物科学和技术主干课程的实验全部单独成课,设立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和遗传学实验技术等专门的实验技术课程。通过这一系列实验技术课程的开设,该专业讲习比基本达到1:1,学生实验技能得到极大提高。

在此基础上,优化实验内容和技术,建立实验模块,在模块中将相互关联的实验组合,形成综合性实验项目。例如,分子生物学实验与细胞生物学实验整合后,开设了细胞周期测定综合实验。内容涉及细胞培养、细胞周期测定、细胞DNA提取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扩增与鉴定。同时,开设学生开放式实验,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性、探索性课题式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在开放和探索性实验中,从查参考文献、确定实验方案、实验试剂的配置到最后实验具体操作、实验论文的撰写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在其中只是起指导和考核作用。老师举办一定的技能培训,一般包括:如何查阅参考文献、学术讨论交流技

目前我校的“三个层面、一个提高”的3+1动态实验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成型,在人 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三个层面:实验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技能实验项目、学科综合型实验项目以及创新型应用技能培训实验项目。基础技能实验项目以针对生化、微生物、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培训与教学;学科综合型实验项目以学科为模块,设置综合性大实验,使学生掌握学科连贯性实验思维及方法,掌握初步的实验设计思路;创新型应用技能培训实验项目着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相关生物技术企业及单位应用技能的培训与掌握,利用学校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平台,使部分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等创新性实验技能及方法。一个提高: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吸收部分学生独立完成其中子课题,拓展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对于部分实践能力强,勇于钻研的学生,老师的科研项目把他们吸收进来,组成课题小组,参与科研,提高科学研究技能和素养,培养成为产业所需的研发型人才。

3.校企结合,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教学基地,强化专业实践。

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训基地是达到培养目标的基础。该专业建立了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实验室建设打破学科界限,初步建成了基因工程、免疫与细胞工程、酶与蛋白质工程、微生物与发酵工程4个实验平台。拥有比较全面的生物产业上游、下游应用技术相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师资教学力量的技术体系。使学生能够获得从基本的操作到与生物产品研发、生产的能力的训练,能够从学校的实验室直接走上企业和科研单位工作岗位。

学校充分利用校外优良的实践教学资源,紧密与产业接轨,将实训实习基地延伸到企业、科研院所,同时促进企业通过联合培养和技术开发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中来。这样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也加强自身的应用技术研发实力,进行生物技术产业化相关的课题研究。目前与成都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具有较高的研发水平企业包括成都地奥集团、宜宾五粮液集团、四川新成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迈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四川大学等,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提供了保障。

通过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持续努力,成都医学院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王亮等多位同学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何涛同学的实验设计获首届全国基础医学实验大赛优秀奖;毕业实习单位对我校生物技术专学生反应良好,欢迎毕业生到单位就业;06级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占全校优秀毕业论文的三分之一;一次性就业率达100%,基本都在大城市从事生物技术专业工作;考研重点大学上线率30%。

经过4年的实践,在医学类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赢得了产业的肯定,提高了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斌.面对即将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的思考一生物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我国应对策略的探讨[ J ].生物工程进展,20 01,2 1(3):8-11.

2袁力,焦红霞.产学研结合教育的理论问题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高等教育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2)27-30

3濮德璋,刘占祥,谢若志.产学研结合

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3)190-19

4赵永娜,李玛琳,黎华丽.构建药学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1):19-21.

Exploring the Mode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pattern of

professional of medical bio-technology

WangyuanyuanZhangtaoPankejian

(School of biomedical science,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engdu, 610083)

第五篇: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学科研和教学,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 研究方向

1、 分子影像诊断与研究

2、 脑肿瘤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3、 脑血管MRA与CTA的研究

4、 高分辨CT在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上的研究

5、 脑、心脏、肾灌注成像研究

6、 血管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7、 三维成像研究

8、 血管病和介入超声研究

9、 电子束CT在心血管病的应用研究

三、 招生对象

已获医学(医学影像专业)学士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 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五 . 课程设置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公共英语

(4学分) B类:

分子生物学

(4学分)

生化分析

(4学分)

神经解剖学

(4学分)

1

C类:

医学影像学

(4学分) 影像解剖学

(2学分) 影像技术与基础

(2学分) D类:

医学统计学

(4学分) 医用微机

(2学分) 医学文献检索

(2学分) 医学免疫学

(3学分) 细胞免疫学

(2学分) 肿瘤学

(2学分) 医学电子学

(2学分) 肿瘤生物学

(2学分) 六 ,培养方式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位课程,由医学院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医学影像诊断与技术的培养与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

第三阶段:进行专业定向培养,包括各研究方向特定的实验技能,科研设计,影像设备使用,专业知识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业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教研室和院、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和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七. 考核方式

1、 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 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 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2

八.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应力求与省部级基金顶目或当前有较大影响(研究热点)的研究方向接轨,确保研究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论文题目初选后由系组织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位论文计划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 九. 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应在答辩前请2位(至少1位为外单位)专家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主共三人组成,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至少有二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临床能力和学位论文进行考核和答辩。同时还应对其学位论文能否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水平,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可在毕业后一年内补交。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十. 质量监测

对在校研究生全面实行中期考核,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不定期追踪调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其能否满足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改进培养方法,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你对反腐败的看法下一篇:年度课题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