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融入生态旅游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11-16

当今, 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千年大计”, 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刻论述。生态旅游课程属于文化素质教育范畴, 高校加强生态旅游课程建设,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生态人文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培育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生代力量。

一、问题探讨

(一) “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发展的不均衡

Ercan Sirakaya (1999) 通过对美国282个生态旅游经营者的调查, 从欣赏并对当地自然景观负有责任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定义[1]。吴楚才等 (2009) 经过比较、筛选选取了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美国等国家的旅游机构总结的生态旅游概念, 发现这些内容总体以“自然生态”为核心, 忽视了“人文生态”相关内容的探讨[2]。以上这些问题, 成为高校生态旅游专业教学“重自然生态、轻人文生态”现象的根源所在。

(二) 生态旅游专业融入人文生态教学模式的提出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通过, 2006年3月生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遗”定义为人类发展中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因为这样的文化形式使民族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其所蕴含的“中国精神”是我们国家民族定位自身的基础。非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 是高等院校《生态旅游》专业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二、教学探索

课程实践地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融合的省份, 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刺绣、歌舞、医药、民间技艺等多姿多彩的非遗类型。本文结合所在地实际, 运用生态学的系统平衡思维, 围绕探索原生态文化传承与生态旅游协调发展这一目标, 开展以“非遗挖掘”为主题, 结合生态旅游专业教学, 指导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非遗调查和研究。

课程设置遵循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将教学分为以下四部分: (1) 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制定, 增加生态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一目标。 (2) 教学内容分为课堂和课外两个模块。课堂模块增加非遗相关理论和调查研究方法的讲授。课外模块基于“教学与项目相结合”的模式, 以“原生态非遗挖掘”项目为载体, 实现两个模块之间的衔接。 (3) 教学内容实施注重理论和实践互动。结合“原生态非遗挖掘”, 提出了非遗传承现状、存在问题、与生态旅游发展融合等问题。 (4) 教学考核注重综合评价。新增了调研实践考核环节, 包含调研方案、调研原始记录、成果交流等内容, 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 着重考查学生通过实践调研后对理论的运用与思考。

三、效果与启示

经过此轮的教学实践, 通过教学过程的观察、学生的课堂汇报、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并结合课下交流访谈等结果, 得出以下教学启示:

(一) 巩固了理论教学成果, 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此次调研结果共涉及民族民间表演艺术、民族民间服饰、民族民间节庆、民族民间手工艺、民族民间习俗等5大类非遗类型共53项。每项调研成果结合调研对象特点, 将生态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原则、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等理论以及香格里拉、里山生态旅游发展的经典案例融入调研对象的发展实际, 提出了建设“非遗活态博物馆”、“社区共建非遗文化传承地”、“保持原生态非遗文化的本真”等保护性传承的产业发展建议, 探索性的将课程理论与非遗调研实践相结合, 这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的过程, 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模式。

(二) 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

在本项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 所有的53项调研成果, 每一项皆有调研方案、实地调研纪录和影像资料, 并形成研究报告和PPT汇报。从调研计划的制定与修改、调研方案的策划与调整、实地调研的开展、调研结果的统计与总结、调研报告的撰写, 到形成研究报告和PPT汇报的过程, 是一个贯穿着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过程。故而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同时, 更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了解,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项目实施之前曾针对“你所知的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特点”进行讨论调研, 发现大多数青年一代的大学生, 发现只有约15%的同学能够较为清晰的阐述其所在民族或者生活地区的传统文化类型以及其发展现状。此次调研的项目涵盖贵州世居的19个民族和贵州9个市州的行政区域。调研包含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评价、发展存在的问题等的探讨以及针对性对策建议, 除此之外, 要求进行访谈和调研过程的影像资料拍摄。经过调研实践, 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虚无感逐渐消失, 更多的是从“不知”到“知之”的敬畏和油然而生的民族自信。

四、结语和展望

在生态旅游专业教学中融入的非遗调研工作是专业教学工作的一次改革探索, 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 通过考查学生将课堂理论运用于具体实践能力的同时, 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其所在民族、所在地区的民族遗产, 旨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求实、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进一步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会持续将此项内容延续, 在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教学之路和取得学生最佳学习效果的探索中不断前进。

摘要:生态旅游是旅游业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运用生态学的系统平衡思维,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这一内容主题, 运用课堂讲解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指导相关课程学生对16个民族, 5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探索符合中国内实际的《生态旅游》教学模式, 并将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时代旋律融入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生态旅游教学,人文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李华.近十年来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状况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 2009, 18 (2) :112-120.

[2] 吴楚材, 吴章文, 郑群明.生态旅游定义辨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5) :1-6.

上一篇:探究淮安市里运河文化旅游营销创新模式下一篇:迟发性脾破裂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