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发展研究

2023-02-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此《公约》颁布后, 得到了中国政府的积极响应。2004年8月28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大幕由此开启。作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 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和文化空间”1,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活态性, 它“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 被不断地再创造, 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2。如何顺应社会文化的时代变迁, 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特别是都市场域, 让非遗的传承主体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从而充分发挥非遗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巩固本土文化主体性, 加强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 已成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此议题, 不仅要依靠家族传承、行业传承等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 更须依托以学校校园、培训机构等现代教育文化空间为载体而展开的社会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日益兴盛地开展起来。

与此同时, 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也是近年来为政界、学界所热议的焦点。而如何将作为传统文化民间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与高等院校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目标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绾合, 形成文教之间相与促进的良性互动, 则是回应以上焦点命题的一项关键所在。无论从社会实践抑或学术研究的角度考量, 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的双重实现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主体功能中颇值探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即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理念, 以当代都市空间为基本语境, 研判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融合发展的意义、现状、问题、实现途径及注意事项, 从而帮助大学生修身立德, 为新时代全球化及国际大都市视阈中高校德育与文化传承工作皆获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提供依凭和参考。

一、非遗校园传承与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研究述略

在积极鼓励包括学校在内的社会主体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推进非遗保护走向公共生活实践的当下, 特别是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持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这一新时代主旋律的号召下, 非遗校园传承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关系问题近年来已逐步走进学者视阈。海内外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三类: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高校德育工作的总体关系研究

此类成果相对比较丰富, 主要包括李智勇 (2010年) 、尹霞 (2010年) 、计卫舸 (2011年) 、刘颖颖 (2011年) 、孙克 (2011年) 、王恩妍 (2014年) 、李翠 (2014年) 、王水维 (2015年) 、许苏明 (2015年) 等所撰论文。以上成果大致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的德育价值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途径而进行或深或浅、各有侧重的阐析, 方向把握较为允当, 某些观点和结论有重要借鉴意义, 但也暴露不少问题。首先, 大部分成果并未对非遗传承、高校德育及两者融合程度的现状进行调研、实证, 导致研究欠缺问题意识、针对性、有效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少数从事调研者亦需更为深谨。例如:李智勇 (2010年) 、王恩妍 (2014年) 、李翠 (2014年) 所撰论文中的现状调查即缺乏典型案例和足够数据的有力支撑;刘颖颖 (2011年) 、许瑜 (2014年) 所撰论文虽调研较为深入, 但仅以某所大学或某地高校为例, 立论却指向我国高校的总体情况。其次, 绝大部分成果局限于单向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的德育价值, 仅许瑜 (2014年) 等的个别论文指出了道德教化与文化传承这一双向价值所在。再次, 多数成果在探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途径时, 存在论述不全面、界限不分明、划分标准不适宜等尚待改进之处, 如计卫舸 (2011年) 、刘颖颖 (2011年) 所撰论文缺漏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非遗资源的引入这一重要议题, 李翠 (2014年) 等的论文亦忽略了课堂教学这一重要取径。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高校德育工作某方面内容的关系研究

其中, 李蓉 (2010年) 、司慧颖 (2013年) 等主要侧重于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一专题;马雁 (2008年) 、贾燕 (2009年) 、齐晓东 (2009年) 、肖云川 (2009年) 、史琳 (2009年) 、林佳瑜 (2010年) 、陈如好 (2010年) 、计卫舸 (2012年) 、刘娟 (2012年) 、钱逍 (2012年) 等, 致力于论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张婉婉 (2013年) 等则专门探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抓手和载体的大学生责任教育。此类局部性研究虽则便于深细, 却难以反映总体机制, 表明整体趋向。

(三) 某地域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与所在地相关高校德育工作的关系研究

此类成果或以民族地区为社会文化语境而展开, 如丁永华 (2014年) 、熊云 (2012年) 等所撰论文;或以区域性特色非遗为抓手, 代表学者如胡芬芬 (2013年) 、刘倩 (2014年) 等;或以某类型高校及地方非遗为中心, 如陆冠臣 (2012年) 等所论, 其总体学术特征在于切入点不大, 并将特性聚焦与凸显视为己任, 然而对选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尚交代、表述不够。

综上, 迄至目前, 已有不少相关学术成果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在关联作过总体性或某一方面的考察, 但也不免上述诸种疏失, 且普遍缺少理论观照与理论建构的自觉, 难以对相应领域内的教育改革、教育实践形成有效指导。特别要指出的是, 尚未有学者以作为我国当代都市文化表征的上海为立论对象, 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沪上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性作过专门性探究, 甚至于研究广义上的上海地域文化 (海派文化) 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关系者亦寥寥, 仅见诸王海建 (2011年) 、李柯 (2015年) 等有限的成果。从这一向度看, 相关后续研究仍是一项存在较大空间, 可紧贴实践诉求, 持续纵深拓进的学术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融合发展的意义与现状

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发展”这一专题展开研究, 就是在充分吸纳上述学术成果、规避既有缺失的基础上, 立足于非遗活态传承的时代使命, 同时有机联系上海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现实局面, 从道德教化和文化传承相辅相成的角度, 针对当代都市语境中“非遗进校园”的功能实现这一文化、教育领域内的代表性、典型性问题作深入论证、细致阐发, 探求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和高校德育工作推进获取双赢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 为进一步认识、探讨、调整、完善我国高校德育和非遗保护的深刻关联奠定研究基础并提供决策参考。其中, 必要性的探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融合发展究竟有何意义;其次是明确两者融合发展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论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提升, 还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 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从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的角度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保障。从这一高度上观照,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融合发展对于道德教化和文化传承具有双重意义:

其一,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巨大, 门类丰富, 登记在册的非遗资源总量有近87万项, 可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别。这些非遗资源是活态文化的精华, 集中反映出中国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生产、生活智慧, 其中蕴含着大量可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用的文化例证。而目前高校德育所缺乏的正是源于生活, 可感可触, 可供支撑, 新颖典型, 说服感染力强的鲜活素材, 在当代上海都市的现实语境中, 这一问题则显得尤为突出。全球化的浪潮裹挟着各式各样的价值观念在这一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定场域中激荡、回旋, 这一方面表现出都市文化的包容与张力, 为在沪大学生打开了广阔的思想视野, 另一方面也因价值观念的鱼目混珠为青年学子主流价值观的树立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当价值形态驳杂难辨时, 正本清源的工作便更显其重要性, 上海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正是迫切需要传承至今的本土活态文化及其内在精神的参与和滋养。因此,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沪上本土非遗资源的生动演绎和具象传播, 可从唤醒民族文化自觉、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角度丰富上海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内容, 促进德育的“知识化”教育向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诸方面相结合的“体验感悟式”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不断提升在沪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 从而为上海高校德育工作在当代都市语境中实现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改进、创新、转型、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其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是以学校为场域的社会传承方式。由于学校与其所在地域具有天然的联结, 形成一定的亲缘性和同构性, 因此本土非遗资源的校园传承往往成为这一传承方式的主流, 或者说, 非遗进校园主要指的是本土非遗资源依托当地学校的在地性传承。而学校又是一个综合体, 有着众多维度且互有叠合的文化空间, 因此校园传承只是宽泛的说法, 具体而言, 则包括非遗进课程、进课堂、进教材、进课题、进图书馆、进实验室、进办公区、金操场、进公共广场、进学生社团、进教师社群等多个空间上的面向。其中, 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教育, 覆盖面、影响面不可谓不广, 其课堂、课程、教材、课题等系列要素皆能塑造成特定的非遗传承空间。由此可见, 上海各大高校长期以来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提供可靠载体, 有助于进一步完善, 并不断更新非遗在当代都市语境中的活态传承机制, 积极发挥沪上高校在本土非遗项目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普及、发展海派文化提供重要的思想场域, 为民俗文化、海派文化研究在实践、应用层面的拓展提供现实问题、有效语境和持续动力。

然而, 与上述意义的重要性不完全匹配的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融合发展的程度尚有待提升。近年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上海本土非遗以沪上高校为载体的传承呈现出日愈兴盛的势头。在上海, 非遗进高校系列活动可按主导者的不同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是由政府主导的活动。其中, 国家层面的活动主要是2015年由文化部、教育部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目前, 上海共有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8所院校入选研培计划, 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截至2017年10月, 上海院校共承接研培任务32期, 其中培训13期、研修17期、研习2期, 累计培训学员千余名, 生源覆盖全国各地, 培训项目涵盖竹艺、版画、建筑彩绘、竹刻、锡雕、玉石雕刻、金属锻制、掐丝唐卡、藏香制作、木雕、青瓷烧制、琉璃烧制、印泥制作、织绣创新、皮影戏、木偶戏等各门类。这些传承人学员来到沪上高校“强基础, 增学养, 拓眼界”的同时, 也将其所持有的非遗项目带进了大学校园。通过与高校师生们的交流探讨、合作创新, 相关非遗项目在高校场域中获得了更多的传习的可能性。传承人学员研培成果在校园内的展览、展示, 更是成为了非遗进校园的一大亮点, 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此外, 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发起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也关涉到许多非遗项目的高校传承。这项活动早在1993年由上海率先启动, 持续展开至今, 使得越来越多的在沪高校师生有了近距离欣赏、接触包括京剧、昆剧等非遗项目在内的各种高雅艺术的机会, 成为文教结合的典范。

由上海地方政府主导的非遗进高校活动也属于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 上海市制定了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 2016年又启动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 非遗进高校一直是计划的重点之一。在这一具有“顶层设计”意义的政策框架中, “高雅艺术进校园”、“相约经典”大学生公益票等跟非遗进高校相关的系列活动开展得更加如火如荼, 文教联手创设的大师工作室、学科“人才特区”等平台也为非遗传承人进大学参与教学科研保障了机制。

第二类是由大学自身主导的活动。许多在沪高校往往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 通过宣传部门、博物馆、图书馆、院系等单位主体自主推动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校园空间进行传承。例如, 华东师范大学每年度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就不乏与非遗进校园相关的选题, 该校博物馆的非遗专题展览、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每年组织的明清、端午、中秋、重阳四大传统节日进校园活动都属于上海高校非遗校园传承中的传统品牌。

第三类是由其他社会主体主导的活动, 包括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 多以与政府或学校合作的方式介入到上海高校的非遗校园传承之中。它们有的本身就是某项非遗的保护单位或传承主体, 有的则是出于公益慈善或商业推广的目的。

尽管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文教结合计划等政策的带动下, 上海高校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愈发勃兴, 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程度却并不高。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包括四门必修课和形势政策课) 中, 师资力量的既有知识结构、相关教材的定位与导向等均决定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中心内容的教学场景较为缺失。可喜的是, 近来,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积极探索在沪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 成立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协作组, 提出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理念, 主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 实现全课程、全方位育人, 并积极开展试点, 支持高校推出“中国系列”品牌课程, 通过各学科领域骨干教师集体备课、联袂授课、共同教研等形式, 围绕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相关的某一主旨进行不同专题的知识传授, 以期引领价值取向, 建构家国认同。这一将道理融入故事, 用故事讲清道理, 以道理赢得认同的教学模式, 大大增强了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使原本理胜于辞、讲述枯燥的思政课反转成为深受大学生青睐的“热门课”, 如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系列思政公共课、上海交通大学“读懂中国”系列思政公共课、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智慧”系列思政公共课、上海建桥学院的“奉献中国”系列思政公共课等, 皆是如此。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文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与非遗保护密切关联的专业教师也参与进来, 其中一些教师开始自觉将非遗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知名民俗学家、神话学家田兆元教授即领衔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师资, 主授该校“中国智慧”课“民俗与礼仪的智慧”篇, 以传统节庆、传统手工艺、神话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创新为切入口, 讲述中国智慧, 构建中国话语,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思政公共课“非遗传习所”则结合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直接将传承人请入了大学课堂。然而, 像上述这样的案例毕竟是少数, 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思政课的融合程度还是不够的。

在高校思政课以外的其他相关课程中, 非遗校园传承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程度就更低了。以海派剪纸为例, 在上海高校当前的课程配置中, 公共艺术课程资源并不富足, 与民间剪纸、海派剪纸相关的课程则更为少见。根据移动网络随机问卷调查所获的315份有效答卷, 年龄不超过40周岁, 正在或曾在沪上高校就读的315名受访者中, 认为海派剪纸在上海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上有所体现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14.29%, 认为上海高校有专设的海派剪纸公共艺术课程的人数则更少, 仅占总人数的7.94%。数量如此有限的海派剪纸公共艺术课程中更是极少有自觉将德育作为课程教学目标导向予以确认者。与此同时, 海派剪纸通过展览、体验等高校第二课堂形式介入思想道德教育也只是个别现象。2017年11月, 华东师范大学举办“先贤·景观——师大文脉的民俗再现”海派剪纸艺术展, 延请传承人以校园景观和学校前辈先贤为题材创作剪纸作品, 以传统非遗的形式传承校园文脉, 建构文化认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在沪上高校尚属创举。

三、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工作融合发展的实现途径及注意事项

上文从意义和现状两个维度探究了上海高校文化遗产传承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 为充分实现两者融合发展的意义, 有效改善两者融合发展程度不高的现状, 构建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相互促进的共同体, 从可能性、可行性的层面深入论证新时代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工作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及注意事项的工作可谓势在必行。根据上文关于现状问题的分析, 应立足上海高校文教结合谱系建构、修复的角度, 有针对性地从课外活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环境氛围等方面着手, 全面制订路径实现的设计方案。

首先, 相关课外活动的开展及其体系的构建是实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教育最重要且应普遍采取的路径。在高校以思想政治、专业能力、综合素养为主要导向的课程体系相对稳定的格局下, 非遗进校园较为便捷的路径就是依托课外活动, 这也是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工作实现进一步融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主要包括:参与非遗传习或传习基地建设;开设学术讲座;开展社会调研、科研实践;举办、参加或参观校内外展演、展览;举行、参加或观摩校内外竞赛;开发、设计非遗衍生品或相关文创产品;建立或发展学生团体;开办其他形式的相关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

文化部、教育部发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非遗传承人群导入高校进行传承能力的培训, 使其成为受训者和受益者, 作为传承主体的他们实际上也具有反哺功能, 是非遗进校园的重要施动力量。如何借由研培计划的施行, 从德育的目标要求出发, 充分调动传承人群参与高校课外活动, 实现非遗校园传承的主观能动性, 已成为现阶段上海8所研培院校所应着重考量的问题之一。作为以培养人师为主要任务之一的国内一流师范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依托学术传统悠久、学科实力雄厚的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承担研培计划, 在引导传承人群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作出了一定的示范。

第一, 对于选择什么样的传承人学员参与课外育人, 该校在探索中逐步确立了道德标准一票否决制, 规定只有德艺双馨者才能获得直面大学生的准入资格。

第二, 该校将研培计划成果展览展示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组织学生参与策展, 面向学生传播非遗, 通过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致敬文化传统, 建构文化认同。

第三, 不仅借助静态的非遗成果展开展德育工作, 还围绕展览举办一系列非遗进校园活动, 如邀请传承人举行知识讲座、参与学术研讨、参加技艺体验活动等, 在传承主体与广大师生的频繁互动中让优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成为化育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源泉。第四, 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联系传承人学员进行口述史访谈, 探析相关非遗项目对于传承主体生命的意义, 采录整理相关口述资料, 一方面有资于学术研究和政府决策, 另一方面则是借传承人的励志故事、传习经历感染青年学生群体, 唤起他们对于本土文化的尊重、理解和爱护。第五, 将研培计划与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广局组织实施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密切关联起来, 指导传承人群从事相关题材的系列创作, 既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创新, 又让传承主体、策展观展师生共同激发出强烈的“龙的传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其次, 相关课程体系的设计、建设也是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工作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在学校教育中, 课程实施是人才培养体系中决定教育、教学水平高下的重要环链, 教学育人工作主要依托微观层面的课程及其所构筑的体系架构而得以展开, 对此, 高等院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为中心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亦不例外。从理论的可行性和现实的可操纵性上来看, 这一课程体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设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基本内容, 以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为双重目标的选修或必修类公共课程。这类独立课程是构建相关课程体系的重中之重, 应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和进阶性, 可通过循序渐进地讲述非遗的定义、分类、内容、特点等, 揭示我国非遗保护对于文化传承、道德教化的重要价值, 以意蕴丰厚的文化事象及其背后的故事感发人、影响人、启迪人、塑造人。例如, 一方面, 通过领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古传承至今取得的光辉成就, 可以加深对传统及其与现代关系的认知, 提高国家与国民的文化自信, 激发进一步的创造精神, 同时也维护、发展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另一方面, 通过体认非遗传承人所具有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特质, 亦可为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塑造提供智慧和养分。

第二, 在思政类课程中, 从思想资源、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的角度摄入鲜活、生动的非遗事象。这里的思政类课程主要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具有较强德育功能的综合素养类课程 (如“中国系列”思政公共课) ,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可以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课堂讲授提供亲和力和针对性。例如, 引导当代大学生尊师重教是思政课程当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 教师讲授此议题时, 可援引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创世神话”为例。创世神话对于具有开创精神的造物者充满了景仰之意, 制作网罟的伏羲、创造衣冠、舟车的黄帝、发明耒耜、医药的炎帝, 都是神话崇拜的对象。而许多属于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及其所在行业也都有各自崇敬的行业神, 如木工以鲁班为神, 纺织业及裁缝业祀嫘祖、机神伯余、云机娘、黄道婆, 玉器业祀丘处机, 线香业祀九天玄女, 等等。这实际上反映出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师者、开创者充满了敬重, 是尊师重教观念在民间长期深入人心的集中表现。显然, 由于非遗事象的摄入, 原来难避说教之嫌的课堂教学变得有血有肉了, 既具有思辨性, 亦不乏人文性和趣味性。与此同时, 综合素养类课程的协同作用也十分重要, 期待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框架下, 沪上高校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系列”公共课融入非遗相关专题, 将道德教化与文化传承这两项教学目标统一在课程之中。

第三, 在民俗、民间文化类课程中设置或强化以非遗校园传承为中心的德育专题。狭义的“民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之一, 广义的“民俗”则可以将很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涵括进去。因此, 非遗校园传承是民俗、民间文化类课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不仅如此, 还要通过讲述、实践非遗校园传承, 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将以非遗校园传承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专题纳入民俗、民间文化类课程, 实现专业知识传授、综合素养培育与主流价值引领的三位一体。

第四, 在其他相关文化类课程中, 隐性嵌入以非遗校园传承为中心的德育内容, 强调每一位教师都有立德树人的使命, 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例如, 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艺术、中国史等类别的课程中, 都可以考虑将其中所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教学内容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交融起来, 促使德育的“知识化”教育从根本上转变为文化意味浓厚的“体验感悟式”教育,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修养。

再者, 加强相关师资队伍组建, 也是进一步实现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工作融合发展的重要步骤, 可为其提供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以非遗校园传承为中心的德育涉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诸方面, 相关课程及教学活动具有交叉综合的学科性质和实践理论并重的专业要求, 因此亟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识见广博、经验丰富, 专门技能、教学能力、学术水平皆可而各有侧重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在此情况下, 沪上高校应从各自的实际条件出发, 要围绕教育教学目标, 有计划地将校外非遗专家、传承人请进校园、请入课堂, 向他们传递文教结合的理念, 同时也要鼓励校内思政类教师积极认识非遗、传习非遗, 还要提升校内非遗相关专业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努力实现非遗传承实践、理论研究与思想道德教育三类教学团队的交叉培养和校内外师资的互补交融。

此外, 还应从环境烘托、舆论营造等路径出发, 不断促进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发展。一方面, 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上海本土非遗相关元素与高校思想政治标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表述有机结合, 构建校园景观符号, 参与校园环境建设, 以此作为上海高校文教结合的必要呼应。另一方面, 可将非遗保护特别是上海本土非遗叙事融入校园媒体的文化宣传、内容生产, 有意识地阐发其德育价值, 以此作为上海高校文教结合的必要协动。

在践行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工作融合发展的实现途径, 深入推进上海高校文教结合的过程中, 还须注意如下事项:其一, 将以非遗校园传承为中心的德育工作跟党和国家及上海市的有关方针、政策、战略、法规、精神、计划、意见, 特别是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有机结合。其二, 充分利用民俗文化的时空特性, 以传统节庆为重要抓手, 以本埠资源为主要凭借, 以分类机制 (包括高校分类、非遗分类) 为关键依据, 促使以非遗校园传承为中心的德育工作有效落地。其三, 将以非遗校园传承为中心的德育工作跟上海高校的专业建设、产学合作有机结合。其四, 将以非遗校园传承为中心的德育工作跟上海高校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有机结合。

总之, 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的融合发展事关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使命实现以及政治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教育教学理念、方式的转变, 在梳理相关学术史的基础上研判其意义, 揭示其现状与问题, 进而有针对性地从课外活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环境氛围等方面探究其实现途径及注意事项, 以期形成相对完善而具有张力的上海高校文教结合谱系, 是新时代全球化及国际大都市视阈中推进、深化高校德育实践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必要基础。

【相关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 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 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 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 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 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 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凡属文物的,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摘要:在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和都市场域, 全力促进高校文教结合的新时代背景下, 学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关联性关注不够, 非遗校园传承与沪上高校德育融合发展的现实状况跟两者对于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亦不相匹配, 针对相关现状及问题, 从课外活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环境氛围等方面探究非遗校园传承与上海高校德育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实现途径及注意事项, 以期建构、修复上海高校文教结合谱系的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上海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发展

注释

11.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国办发[2005]18号.

22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件汇编》, 外文出版社, 2012, 9.

上一篇:羊毛衫后整理工艺的探讨下一篇:浅析新生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