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外语教学包括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两个部分都需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实践。在阿拉伯语教学的过程中,文化教学都没有得到师生足够的重视,造成一些外语水平不低的学生在实际的交流交际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甚至引起不小误会。外语教学活动对于文化导入的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第一篇: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

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塑造的对策研究

城市的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特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的提升,是城市保持恒久的内在凝聚力和彰显城市特色的基础。准确定位城市发展方向,积极发展城市文化品牌,已经成为我国众多城市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推进的今天,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的一张无形且重要的名片,文化品牌带来的明星城市效应以及随之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城市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显得愈发重要。阿拉善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的盟市,在自然资源上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盟市,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打造具有突出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已成为阿拉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上的优势

1.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在地域上的优势

阿拉善有着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是内蒙古自治区具备沙漠特色的地域,金色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雄浑奇特的大漠风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现代的航天科技,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使阿拉善盟被誉为“中国秘境”。这些正是阿拉善盟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也使阿拉善拥有独特的沙漠文化特质,从根本上区别于内蒙古自治区内其他城市所具有的草原文化。

2.胡杨文化在塑造阿拉善文化品牌形象上的优势

胡杨,沙漠中的顽强生命象征,带给人以对生命的叹服与礼赞。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这是人们对胡杨的认知,也是胡杨以一种顽强的生命形态,直面恶劣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以胡杨精神为切入点打造独特的文化个性,具有唯一性。身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交汇之地的阿拉善盟,始终发扬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与恶劣的沙漠环境顽强地斗争,克服了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就是“胡杨精神”。“胡杨精神”最好的诠释了阿拉善人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进一步提高“胡杨精神”是形成阿拉善盟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源泉,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美誉度有着十分积极意义,并使之成为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建设中的一个强有力且具有唯一性的优势特性,有助于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定位和塑造。。

3.阿拉善在塑造及发展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愿景上的优势

目前,阿拉善已经意识到了城市的品牌效应,开展了大量塑造城市品牌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这为阿拉善进一步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盟委盟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提出在未来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方面,不仅要依托胡杨、沙漠、航天城等特色资源,在文化品牌塑造中要围绕“秘境阿拉善”,着重突出胡杨精神和塑造建立在沙漠上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而且还须着眼于城市未来的发展态势。赋予阿拉善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内涵,使其与内蒙古自治区内其他城市形成鲜明的差异化市场诉求策略,有助于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定位的确立,避免千城一面,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利于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塑造。

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对策

阿拉善三大沙漠贯穿全境,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具有着鲜明的沙漠地域特色。以胡杨精神所代表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阿拉善鲜明的精神文化特质。围绕“中国秘境”着重突出胡杨精神和塑造建立在沙漠上的城市这一特征。将阿拉善长远发展的愿景目标与地域特征、精神文化三者有效结合,正是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础。通过全面的调研分析、总结,制定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的策略,凝练出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定位。同时,基于定位策略,完成城市核心文化价值、城市文化品牌理念的制定与完善,以及城市文化品牌的视觉形象的设计工作。

1.寻找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定位的核心价值

阿拉善无论从地势资源上还是从精神文化上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一面,这也就为文化品牌形象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认真的调研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以胡杨精神打造独特的文化个性,是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建设的文化基础;而一座建立在沙漠上的城市体现了地域的特征,更是城市发展的宏大愿景。这些都是阿拉善独一无二的特征,是文化品牌定位的基础。经过上述分析,得出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定位:打造以胡杨精神为文化内涵,体现大漠特色的中国秘境阿拉善。为了更加易于传播和记忆,我们又将城市品牌的核心文化定位进一步提炼成为城市Slogan:登大漠之巅,品壮美胡杨。

2.确定城市文化品牌的视觉DNA

通过对一系列具有代表阿拉善特性的视觉元素分析,并将适合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融入其中,从中筛选整理出城市文化品牌的视觉DNA。从地域特征上,我们寻找到了以下地域环境文化的DNA——阿拉善大漠风光、月亮湖、壮美胡杨。从时代特征上,我们发掘出以下精神动力文化的DNA——艰苦奋斗、力争上游的城市精神。

3.塑造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视觉设计方案

城市品牌核心文化的视觉表现,是在确立好城市品牌的核心文化定位后,运用艺术的手法将其提炼与加工成为视觉元素符号,再利用这些视觉元素符号去承载体现城市定位与精神的特质。这需要找出适合的视觉符号进行编排组合,利用艺术的创作手段与表现方式进行处理,并最终向受众展现统一的城市形象。

(1)设计城市文化品牌视觉形象标志。

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标志,以城市Slogan“登大漠之巅,品壮美胡杨”为设计理念。从整体上来看,标志设计力求将一种坚韧挺拔、不屈不挠的视觉感受传递给观者。标志用胡杨、沙漠为主体设计元素,传达出阿拉善人民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为阿拉善城市形象注入鲜活的灵魂。同时,外轮廓用月亮湖和朝阳巧妙结合的造型来表达城市生命的源泉,亦象征着阿拉善城市力争上游、奋勇前进的发展愿景。这一标志不仅在视觉上清晰传达出城市Slogan“登大漠之巅,品壮美胡杨”,更在寓意上传达出了阿拉善人民的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2)设计城市文化品牌视觉形象辅助图形。

为了丰富标志对城市形象的视觉表现,进一步加强形象的视觉个性,并充分地展现“登大漠之巅,品壮美胡杨”这一独特的文化品牌特性。因此,对标志进行更深一步的视觉辅助图形延展设计,基于阿拉善地域环境文化的DNA特征,所以将辅助图形设定为浩瀚连绵的沙漠。使用沙漠作为辅助图形,同时也是展现阿拉善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这座建立在沙漠上的城市蓬勃发展的明天,也是对城市奋进的发展理念和独特的品牌文化内涵的最好诠释。

4.制定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的推广与管理策略

阿拉善城市文化品牌的确立、发展,到最终形成稳定且深入人心

的城市品牌文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需要制定一个长久的发展规划。要建设城市文化品牌,传播城市文化,关键需要盟委盟政府来组织、来掌舵。将 “打造以胡杨精神为文化,体现大漠特色的中国秘境阿拉善”作为阿拉善的核心价值定位,更需要长期对这一城市文化品牌的设计与执行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把阿拉善文化品牌真正的做大做强。在现代资讯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推广也应当注意符合时代传播的特点与宣传方式,例如在媒体选择与组合方面,避免大而全的媒体投入,而应该注重对目标受众的细分与新媒体选择,有针对性的进行整合传播。同时以高瞻远瞩的魄力去传播文化品牌。以城市政府为主体,组织城市居民、企业、事业和各种社会团体,共同构建一个自上而下的、有机的传播城市文化品牌的统一体。一方面充分发挥城市主流媒体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传播工具进行对内传播。对市民关注的城市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及时性的传递,促进市民进一步了解城市品牌作用,自觉维护城市形象,主动投入到品牌建设中。另一方面,外部受众对城市形象的感知,主要受到对城市环境的短暂体验、城市对外宣传,以及与其它城市比较等方面的共同影响。他们对城市“主体”因素的体验和感知结果,将形成其内心的城市品牌形象。因此,城市品牌的对外传播目标,就是利用包括活动公关、会展、广告、电视电影宣传等方式来推销城市品牌形象,促使外部受众(投资者、求职者、旅游者和考察者)对城市形成从感知到认同的转化,累积和强化城市品牌拉力,提升原有的品牌体验,进而达到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塑造的目标。

结语

良好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对于城市未来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增强城市文化底蕴与内涵,进一步提升城市实力与民众向心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要求面前,阿拉善想要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占得先机,就要在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和管理上做到未雨绸缪。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战略性规划构架,加强城市文化活动、文化设施的品牌效应及其辐射作用,努力放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力,进而将阿拉善盟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推广出去,为阿拉善的经济发展和人文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为2012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提升内蒙古城市文化品牌的对策研究”(2012C112)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少博,男,汉族,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品牌形象设计。

作者:李少博?王颖

第二篇:论阿拉伯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摘要】外语教学包括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两个部分都需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实践。在阿拉伯语教学的过程中,文化教学都没有得到师生足够的重视,造成一些外语水平不低的学生在实际的交流交际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甚至引起不小误会。外语教学活动对于文化导入的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本文拟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导入的意义、文化导入的内容、以及文化导入的方法这几个方面对阿拉伯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现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阿拉伯语 外语教学 文化导入 文化习得 交际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任何目的都离不开进行有效交际。要实现有效交际,仅仅掌握目的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以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入了解交际对象所属的文化系统及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才能做出合适的交际行为。由此,外语教学的任务不应该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应该包括合适的文化教学。

阿拉伯语,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难学的外语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都主要集中在传授语言知识方面,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相关的文化教学,从而出现部分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表现突出,却缺乏进行有效沟通交际的能力。究其原因,大多归结于缺乏对阿拉伯文化的深入了解。

由此,笔者拟通过结合目前阿拉伯语教学的实际,并借鉴其他外语语种教学中的优秀理论及研究成果,试着对阿拉伯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点探索。

一、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定义现在学术界有很多,但是总结这些不同的定义可以得出其共通的部分,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文化的解释: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上讲,文化是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等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的总和。而语言的定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语言的解释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苏丹非洲国际大学阿拉伯语语言学院院长欧麦尔·素迪格教授在其专著中关于语言的特性时也说到:“语言是一种人类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使我们在教授语言的时候不该局限于教授语言结构规则本身,而且也应教授学生语言的社会使用规则,因为语言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

通过研究文化和语言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语言与文化之间有部分与整体的包含关系,也有形式与内容的制约关系。因为语言是人类思考和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切的文化知识都需要依靠语言来记载和流传,它是承载和反应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所以我们可以说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文化的载体,是反应文化的一面镜子。

2.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的关系。千百年来,阿拉伯语记录着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体现着阿拉伯民族的特点,见证阿拉伯民族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阿拉伯语自身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一千多年前伊斯兰教出现以前的蒙昧时期,阿拉伯语(古莱希语)就被人们用来进行記录、演说、赋诗、会谈等活动;至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阿拉伯语成为了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和《圣训》的语言,变成了伊斯兰教的语言,这大大促进了阿拉伯语的传播和发展,提高了阿拉伯语的地位。在后来长达数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无论阿拉伯地区的社会、政治格局如何改变,阿拉伯语虽受到过一些影响和干扰却始终保持着其活力与不可替代社会地位,纵使在西方殖民时期阿拉伯语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低潮期,阿拉伯语也未停止其向前发展的步伐。从而在今日发展成为全世界二十几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和全世界十几亿穆斯林的宗教语言,并与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一起成为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阿拉伯语的发展和传播促进着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反之,阿拉伯文化的发展进步也同样丰富和促进着阿拉伯语。它记录着阿拉伯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和成就;保证着阿拉伯民族在宗教、历史、哲学、文学、历史等领域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促进着阿拉伯文化的延续、发展和传播。同时,阿拉伯文化方方面面的发展也对阿拉伯语的词汇、句法、语法等因素的产生衍变、使用规则及语境含义有着明显的影响。很多的阿拉伯语词语、语句及表达方式都体现着阿拉伯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情感、风土民情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此,笔者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论述。

二、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外语的学生,如果不具备说该语言群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是很难与该群体中的人进行顺利、有效的语言沟通的。因此,在目前国内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外语教学活动中,导入与所教授语言相应的有关文化内容是必需的。

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其对语言的一些词汇、表达方式等语言因素的记忆和灵活使用,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今后在某一特定文化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打基础。

在《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中也规定阿语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指出培养学生具备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交际能力是一种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办事和应变等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大纲中还制订了《功能意念表》,列举了社交、表达方式、交流信息等15大项82分项功能和意念,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让学生了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文化,使他们能用得体的阿拉伯语进行交际。为了完成培养学生综合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结合目前国内阿拉伯语教学的重语言轻文化的实际情况,阿拉伯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

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然而究竟应该导入哪些文化内容,这对于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从事教学研究的学者们对于这一问题大致都有自己较为成熟的观点和理论。例如赵贤洲老师从语言教学的层次性和轻重缓急考虑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束定芳老师则偏向于将文化导入内容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陈光磊老师将文化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同时,上述这几种分类方式在详细内容的划分上也是互相交叉,互相联系,互相区别又互相补充的。如此,笔者仅从阿拉伯语教学的特点和中阿文化差异等相关方面出发,暂且主要借用陈光磊老师的文化划分理论兼结合其他学者的划分项目来对阿拉伯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内容进行一些论述。

1.语构文化。语构文化是指与语言结构相关的文化,指语言中词、词组、句子以及语段乃至篇章的构造所表现的文化特点。阿拉伯语的语言结构与中文的语言结构相差甚大,例如阿拉伯语以长句著称,有时一段数行的文字其实只是一个句子;而中文文字具有短小精悍,简单明了的特点。再如中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没有主语的句子,句子的含义仍然清晰明了;而阿语句子却必须保证其结构完整,语法正确,阿语动词在形式上一定得有主语,否则句子是不合理的。阿语中的形容词位于被形容词的后面;而中文中形容词一般位于被形容词的前面。汉语是意合的语言,注意意义上的链接;阿语是形合的语言,讲究词语之间的形式结合。

例:就算有你帮忙,打扫二十来间屋子,侍候二十多人的伙食,还要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

中文原文中的打扫,侍候,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等动词字面上皆没有主语,但是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原文的意思,而在阿语表达中,则有必要补出这些动词的主语才能顺利的表达出中文的意思。

再如:

我以我同事的名义,感谢您在刚刚担任这个友好国家的外交部長这一崇高职务后便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就在几天前,中国顺利、成功地完成了领导层更新,这无疑将会使中国得以实现其发展和现代化的宏伟计划,加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这将加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初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势下,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的地位与作用。

上述例文中,阿语通过使用状语、定于从句及介词短语等语法成分,使得整段话实际上就是一个结构十分严谨紧凑的长句子。而在翻译成中文之时,将句子合理地划分为数个短分句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由以上例句也可以看出阿语的形容词在被形容词之后,而中文的形容词位于被形容词之前的特点。

两种语言之间这种语言结构上明显的差异,并非语言形式差异而已,而是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重内涵,轻形式,重领悟、达意,而轻外在形式规整,所以中文句子间较少关联词语连接,主要靠语义联系。而阿拉伯人则比较重视外在逻辑推理和结构严密,因而阿语句子如同树干发枝散叶般,层层相连,环环相扣。

掌握两种语言间的这些差异,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转变观念态度,在遣词造句上避免以自己母语的特点和用法去生搬硬套,同时也有助于在两种语言间进行翻译、交际时,恰当、得体地处理两种语言模式。

2.语义文化。语义文化,即语言的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阿语教学中应注意的语义文化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特有的概念在词汇及语义上的呈现。如阿语中的??????(吉哈德)一词,本意是奋斗、斗争、努力等意思,而该词出现在报刊、文献、资料里面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人们翻译为“圣战”,或者音译为“吉哈德”。而吉哈德一词属于伊斯兰教或穆斯林世界常用的宗教术语,在宗教经典《古兰经》中出现过多次,并被逊尼派认为是伊斯兰教五功之外的第六功。而随着如今世界恐怖活动的增多,有的甚至是打着吉哈德的旗号,所以现今有些不了解伊斯兰教或伊斯兰文化的人们通常会对此词产生误解,并把它与恐怖主义相关联。

再如:"???????"? "??????"? "?????"? "??????"? "?????"这几个词语,都是伊斯兰教所特有的词汇,它们分别指的是伊斯兰教的“念,礼,斋,课,朝”五大功修。

所以,教师在讲解这种阿语文化中特有的词的时候,应结合其文化背景含义将词语准确地教授给学生。

2)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如:阿语中???????(羚羊)这个词,在表示动物时,中文和阿语在含义上对等的,可以互译的。但是羚羊这个单词在阿语常用来比喻青年男女漂亮、美丽、可爱,或用来赞美恋人;而在中文里羚羊却没有这层含义。因为羚羊是阿拉伯人常见的一种动物,它体态轻盈、动作灵敏、活泼矫捷,声音动听,而且身体曲线优美,两只大眼睛水汪汪的,所以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阿拉伯人就会把自己的恋人比喻成这种可爱的动物。而如果学生不了解羚羊背后的含义,当阿拉伯人对他说他像羚羊的时候,他可能就没法知道对方是在赞美他而做出合适的反应。

这方面的实例还有很多,举不胜举,需要我们去挖掘与了解,而如果学生们不了解这层文化理解上的差别,在与阿拉伯人交流沟通时按照中国人的眼光和思维来说话、沟通,就会造成比较尴尬的局面。

3)词语在文化涵义上的不等值性。例如中文的周末与阿拉伯语的"????? ???????",这一组词在时间段上是有差别的。如今中国人眼中的周末主要是指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而阿拉伯人的周末是指星期五和星期六两天。又如中文的早上好,与阿语的???? ?????,两组词中表示早上的两个词的时限也不相等。中文里的早上一般只限于一早,而阿语里的????这个词却可以指整个上午,所以只要未过中午十二点都可以说???? ?????。类似这样的词语文化含义不等值的情况在中阿两种语言当中数目不少,教学时都应该特别注意阐释其差异。

4)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汇及语义上的显示。例如中文和阿语中的一些亲属称谓名词,中文中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按年龄大小来划分,而阿语中??即可以是哥哥,也可以是弟弟,???即可以是姐姐,也可以是妹妹;汉语中叔、伯、舅、姑、婶、姨等称谓明确清楚,一般不得混淆;而阿语中父亲的兄弟都称为??,而姐妹及兄弟媳妇等都称为???,母亲那边的兄弟姐妹,男性就称之为???,女性就称之为????。这也反映了中阿两个民族在宗族观念和族谱文化方面的差异。

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用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俗语、谚语、格言等以及一些习用语句。这些语句或短语,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也许字面意思能懂,但是其表达的内涵意义却可能无法理解,例如阿语中的"???? ??????"它除了是一个人名“哈提姆﹒塔依”之外,還表示慷慨大方,为朋友、他人不惜倾家荡产的意思。而"????"这个人名也有比喻人自私、贪婪的含义。又如"??? ????"和"??? ???? ????"的字面意思分别是“阿尤布的耐力”和“带回了侯奈尼的一双鞋”,但实际上其内涵意义分别是“用来形容很大程度的忍耐、耐受”和“表示空手而归、一无所获”的意思。其中前者的典故源于伊斯兰教的先知阿尤布,他在倾家荡产、儿女夭亡、疾病缠身长期不愈的情况下,不但坚持、忍耐、在极度痛苦中对真主安拉坚信不疑,而且从不抱怨,反而满意于真主的安排,后来人们皆以他那种极大的忍耐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为榜样。后者则出自于一个阿拉伯的故事:一个贝杜因人(游牧人)来到鞋匠侯奈尼的店铺里买鞋,讨价还价了很久最终也没买,鞋匠觉得很生气于是想到了一个法子嘲弄他一下,于是放了一只鞋在那个游牧人回部落的路上,然后又在后面不远处放了另一只鞋。当游牧人骑着满载货物的骆驼经过第一只鞋的时候,捡起鞋感叹只有一只鞋也没用处,于是便扔掉了鞋继续行进,过一会儿又看到了另一只鞋,于是跳下骆驼捡起鞋并往回跑去捡刚才丢掉的那只鞋好凑成一对儿。此时,在不远处观望这一切的侯奈尼便赶紧过来骑着骆驼走了,等到那个游牧人回来时发现骆驼已经没了,于是只好步行回到部落,人们发现他什么也没有而只带回了侯奈尼的一双鞋。于是后来这句话便用来表达一无所获,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含义。所以如若我们在教授这些充满文化含义的词语或表达之时,适当地引入相关的典故和文化背景,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所学知识。

3.语用文化。与语用相关的文化,是指语言使用的文化规约,即把语言同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联系起来所应当遵守的规则。语言使用起来是灵活多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语言恰当地使用,也可能会因为说话者的表情、声调、手势、和语气而产生不同的意思和效用,因此难以一一列出讨论。但从阿拉伯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就一些常见的语用方面的文化现象做一些论述如下:

1)问候语。见过阿拉伯人的人都会发现阿拉伯人见面时非常热情,而且会很有礼貌、很关切地问候对方及其家人等各方面的情况是否安好。而且他们的问候会主要围绕对方的健康、学业、工作、家人等方面进行。例如遇见学生会问:“??? ??????? ??? ???????”;如遇见朋友会问:“??? ??????? ?? ??? ????? ??? ??????”等等。在回答对方时阿拉伯人也会附加一些宗教性的语言,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附加一些感谢真主,真主保佑一类的话语。例如:在问道"??? ?????" (情况如何?/你好吗?)时,对方往往会回答"????? ???? ????." (感谢真主,我很好)。再如:阿语中最常用的问候语“???? ?????”

(你好),其原意应该是“你来到了亲人们中间,来到了平安的平原,我的家就是你的栖身之所,我的饭菜就是你充饥之食,因为阿拉伯人多居沙漠,沙漠中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在沙漠中遇见一个人或人家,就会觉得像亲友一样,更有安全平安的感觉。”

2)称呼用语。阿拉伯人最常用的称呼是人们自己的名字;其次也可以用一些通用的称呼语,例如兄弟“??”(天下穆斯林皆兄弟),朋友“????”,先生“???”,女士“????”,先生“?????”等;或者称呼对方的职业,如?????“教授”,?????“医生”,?????“工程师”等;也可以用对方的职务或头衔来作称呼语,而且习惯在职务和头衔的前面加一个特定的敬称或尊称,例如国王“???”前面要加?????(陛下),总统或主席“????”前要加?????(阁下),亲王、王子“????”前面要加???(殿下)等;称呼用语不但能表达说话双方的社会关系,表达一定的敬意,还能反应一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交习俗。在不同的语境和语调中,称呼语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使用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文化因素,特别是那些与自身文化不同的文化特点,以期达到有效的交际。

3)祝愿用语。阿拉伯人在大多数情况下表达祝愿离不开真主安拉。例如祝病人康复会说:“???? ?????!”(愿真主使你康复);祝对方获得成功地时候会说:“???? ??????!”(愿真主佑你成功);又如阿拉伯人在提到先知穆罕默德时都会说“???? ???? ???? ?????!”(愿真主赐福于他,并使他平安);提到已逝之人的时候会说“???? ????”(愿真主怜悯他)。在阿拉伯人的心目中,真主安拉是万能的、无所不知的、是主宰一切的,所以在表达祝愿时,常常会借用真主的怜悯、佑助、喜悦、满意、宽容等特点来表达祝愿。这些祝愿语代表着阿拉伯人内心对世事的感悟,对美好的向往,对他人的关怀,对真主的敬畏;体现着阿拉伯世界独特的文化背景与人文特点。

4)委婉用语。在中文和阿拉伯文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出于避讳或礼貌等原因,在某些场合不直接陈述某个事物,而是采用其他词语或说法等来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例如两个民族对于“死”的说法都习惯用委婉语来表达。在中文里,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用“死”这个字眼,而会用其他如“逝世、归西、辞世、上天堂、香消玉殒(对年轻漂亮女性)、驾崩(对帝王)、夭折(对未成年小孩)、圆寂(对出家人)”等词语来委婉表达死这个事实;同样,在阿语里面对此也有多种委婉表达,例如:????? (逝世),??????(牺牲),????? ??? ?????? ?????(到了另一个世界),????? ??? ???? ????(归真),??? ????? ?? ???????(在事故中丧命),???? ??????(辞世),??? ??? ?????? (了却生命)等等。

这些委婉语在中文和阿拉伯语乃至世界任一语言当中都大量存在,这反映了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在特定的场合,说恰当的语言,做出适当的行为,避免唐突冒昧和不礼貌的情况发生。而当我们不了解对方的生活习俗以及禁忌避讳等社会文化内容的时候,就不免在交际中发生唐突不愉快的情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对适当引入有关委婉语使用等方面社会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以恰当的方式和恰当的言语进行交际行为。

除了以上列出的用语情境之外,中文和阿拉伯语之间还存在一些其他在语用方面的差异,例如语言使用的性别差异、祈使命令的使用、起誓句的用法、身势语内涵的异同等,在这里我就一一赘述,但也值得我们去探究和了解。

四、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要方式

讨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内容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导入的问题。其方式因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及学生情况合理规划安排,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其他语种的学者们对于文化导入的方式也进行过一些研究,得出过一些原则及方法,但有些过于理论化不利于实施,有些适合其他语种的教学却未必适合阿拉伯语教学,因此笔者将联系阿拉伯语目前教学情况从可行性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注意文化内容的实用性。建议导入一些与语言内容、交流联系相关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使语言与文化相互促进、相互感染、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良性循环;避免灌输一些空洞乏味的抽象概念和长篇理论,致使学生因难以理解而对该文化产生冷漠、厌恶情绪,从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2.文化教学也应该结合语言教学,由浅入深,从简到难。应切实结合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行适当的文化传授,不应忽视学生的接受水平而笼统地导入文化因素。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才学完语音和字母,就给他们讲解伊斯兰教教法的流派分析,这对于学生没有铺垫,没有预先了解,无疑跟听天书一般。

3.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虽必要,但也不应与语言教学完全分离。文化课上学文化,语言课上学语言,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把语言现象与文化知识联系起来,无法起到培养语言综合交际能力的作用。特别是阿拉伯语很多词汇本身就体现或代表着一种文化特点,与其让学生对阿语的词汇、句型进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还不如告诉学生这个词为什么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句型为什么这么表达,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加深印象,也有利于学生对于词汇、句型的正确、灵活使用。

4.注重文化异同,进行比较教学。通过对两种语言现象文化内涵的比较,更能够加深学生的正确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敏感性,有助于其根据特定的场景和语境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恰当的切换,避免错误套用母语文化。

5.结合网络及多媒体,适当采用场景模拟教学。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让学生对某些文化现象有一个直接的感官接触,并辅以场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该方面的交际实践。当然这是在现实场景无法实现的前提下才进行课堂内模拟。因为目前国内学习阿拉伯语很多情况下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去现实社会中实践锻炼,由此,我们只能在课堂的有限形式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实践、去锻炼、去提升。

五、结语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各个语种的教师、学者都在试图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角度来深入研究此问题,并加以实践,取得了不少优秀的成果。笔者也试图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为阿拉伯语教学里的文化导入进行一点肤浅的探索,以期引起阿拉伯语教学界的各位前辈及同事对该课题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笔者水平的限制,文中不免会出现一些不当之处,还望指正。

参考文献:

[1]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2]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

[3]赵贤洲.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 (1).

[4]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5]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2.

[6]高媛媛.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习得[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5.

[7]王建平.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8]徐春英.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9]罗林.阿拉伯语方位词教学的文化导入[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

[10]顾坚.阿语阅读课教学的文化导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5.

[11]王爽.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长春大学学报,2006. 6.

[12]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研订组.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

[13]马景春.实用阿汉互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9.

[14]薛慶国.阿拉伯语汉语互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9.

作者简介:隆娅玲(1985-),女,重庆沙坪坝人,任职于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阿拉伯国家文化。

作者:隆娅玲

第三篇:阿拉伯电视节见闻感录

突尼斯地处非洲最北端,位于地中海沿岸。这里有闻名遐迩的迦太基世界文化遗产,风情独特的蓝白小镇,盛产油橄榄、椰枣、精美的地毯与马赛克,被称作“欧洲的后花园”。其实,这里并非平静安宁之地,5年前,著名的“阿拉伯之春”运动,首先就在此爆发,并波及西亚北非多国。这里也是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 (以下简称“阿广联”) 总部的所在地,一年一度的阿拉伯电视节盛会,就在这个遥远的国度举行。

2016年5月1日,我率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央视阿语频道组成的代表团,从北京出发,途经卡塔尔多哈转机,经过近15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抵达突尼斯首都。出关后,我们一行驱车前往距离突尼斯城一个小时车程的滨海城市哈马迈特。2016年5月2日-5日,阿拉伯电视节在此举行。哈马迈特阳光明媚,海水碧蓝,景色迷人。初次踏上滨海小城,大街上却冷冷清清,行人寥寥,远道而来的中国游客更是少见。据使馆工作人员介绍,突尼斯自“茉莉花颜色革命”以来,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特别是去年至今,恐怖袭击案件不断发生,加上邻近的利比亚,战火连绵,危机四伏,给突尼斯的旅游业以沉重的打击。目前,突尼斯的华人不到100人,当地甚至没有一家中餐馆。哈马迈特尽管宾馆酒店林立,但里面常常空无一人。一路走来,从我们入住的宾馆,到邻近的超市商场,以及电视节展会的入口处,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严密的安保措施与警戒状态,不免令人担心与疑虑。然而,为期4天的阿拉伯电视节并未因此受到多大影响,各项活动如期进行,直至落幕,一切正常。“百闻不如一见”,第一次亲身体验与感受阿拉伯电视节,时间虽短,但印象深刻,感触良多。

节展概观与印象

阿拉伯电视节由阿广联主办,是阿拉伯电视广播界最高级别的专业盛会,每年一届,今年是第十七届。来自北非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非洲西部的毛里塔尼亚和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伊朗、黎巴嫩、约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共计21个国家以及欧洲地区、亚洲地区的媒体、节目制作和发行公司共200余家参展商,参展人数超过2000人。

该电视节的主旨是:通过各种创新力量间的竞争,以及阿拉伯与世界广播电视发展的对比,为阿拉伯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一次良好的机遇。今年阿拉伯电视节的主题是闪耀、优越、光大。与往届相比,增加了一些灵活机制,如举办先进的广播电视技术设备展、更大限度地对新闻类和专题类节目开放参评、更多地邀请阿拉伯明星和在阿拉伯世界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参加电视节等。

5月2日晚,2016年第十七届阿拉伯电视节在哈马迈特市展会酒店会议厅拉开帷幕。尽管开幕式比预定时间推后了一个小时,但在场的阿拉伯各界人士似乎对此习以为常,不慌不忙地耐心等候。开幕式上,阿广联秘书长苏莱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期待本届电视节“更上一层楼”。随后是盛大、热烈的开幕式文艺晚会, 前来捧场的阿拉伯国家明星荟萃,济济一堂,整场晚会气氛轻松、活跃,以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浓郁的阿拉伯风情给来宾留下了美好印象,突尼斯国家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

5月3日上午,电视节展会正式开幕。走进大厅, 人声鼎沸,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展台与大幅电视海报令人目不暇接。展台上摆放着五颜六色、印制精美的节目宣传手册、画册以及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光盘、纪念品等,各种平板电视播放的片头、片花制作新颖独特,引人入胜。戴着头巾,身穿长袍的阿拉伯多国参展商、购片商纷至沓来,成为展会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央电视台阿语频道、宁夏广播电视台三方组成中国联合展台,带来众多精心译制成阿拉伯语的电视剧、电影、纪录片、动画片、综艺等中国影视精品节目,首次亮相阿拉伯电视节,引起广泛关注。联合展台设置在最大的展厅,临近主入口,装修风格统一,以白底红色的中国结图案搭配,突出中国特色,一开展就吸引了众多国际媒体和参展商的目光。联合展台人头攒动,与会者纷纷驻足。突尼斯国家通信部部长、阿广联秘书长、中国驻突尼斯大使和文化参赞等先后来此参观。突尼斯通信部长法赫里在展台前还专门问我时下中国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的播放与阿拉伯语译制情况。

电视节上,我们观赏、领略了阿拉伯多国带来的丰富节目,并与阿拉伯媒体一些同行广泛交流,一个深刻印象是阿拉伯国家高度重视媒体传播的价值观及其影响,对引进的外来文化与异国节目严格把关与限制。比如,突尼斯国家电视台台长尤尼斯在座谈时明确表示,中国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熊猫和小鼹鼠》等,因富有教育意义、传播儿童正确价值观,受到阿拉伯地区的广泛欢迎。但对那些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传播西方价值观的节目则高度警惕与防范,尤为注重维护自身国家的文化安全。

此次电视节给人的另一个突出印象是,市场需求与文化交流显著,商业开发与潜力可观。这里不同于欧美国际电视节市场运作成熟,已形成发达的节目交易平台,成为影视人做生意的主要场所。目前电视节的节目交易规模和影响正逐步提升,新媒体、新技术含量与产业要素、运营效率以及国际化等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但阿拉伯多国对亚洲,尤其是中国节目需求旺盛、强烈。韩国的偶像剧、时装剧和中国的功夫片与当代生活影视剧等受到当地观众的追捧。正因为如此,其市场培育与巨大潜力令人期待,可谓一块待深入开垦的土地。总体来说,该电视节是阿拉伯国家与国际影视界人士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展示文化形象的窗口,一个多方寻求洽谈合作的平台,国际同行面对面交流、彼此增进了解、沟通联络感情的重要舞台。因此电视节的文化交流意义大于交易。

中国风劲吹

5月3日下午,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承办的“中国影视节目推介会”成为本届电视节一大亮点。推介会吸引了来自阿拉伯21个国家电视机构代表和亚洲、欧洲等媒体高层人士与各大媒体记者200多名来宾参加。

此次电视节我们带来了1600多小时的影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综艺等精彩中国内容,其中阿语配音节目近900小时。既有功夫经典《李小龙传奇》,也有国内热播的都市作品《克拉恋人》;既有4K大型纪录片《长城》,又有反映中国穆斯林生活的专题片《撒拉族之旅》;既有综艺节目《中国春晚》,还有高品质的3D动画片《熊猫和小鼹鼠》。这些初次亮相阿拉伯市场的中国影视节目,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备受瞩目。

2016年恰逢中国开启同阿拉伯国家外交关系60周年,推介会上,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首次正式发布了联合阿拉伯国家在内的电视媒体,共同打造“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的倡议,得到阿拉伯国家媒体积极响应。突尼斯国家电台、电视台与阿拉伯主流媒体以及新华社记者等在现场纷纷采访提问。来自央视阿语频道、宁夏电视台、突尼斯国家电视台等国内外行业专家也就各自的平台与渠道进行了广泛互动交流。

推介会采用中、阿语同声传译,配合PPT演示和视频播放,以电视剧、电影、纪录片、动画片等形式,使与会者对中国电视有了十分形象和具体的了解,令人印象深刻。

其间,阿广联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从2017年1月1日起,阿广联正式接纳央视阿语频道为其成员。专程从突尼斯城赶到哈马迈特的中国驻突尼斯大使边燕花表示,中国影视节目推介会的举办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阿友谊,以及中国广播电视媒体与阿广联的友好合作关系。阿广联秘书长苏莱曼认为,近年来阿拉伯国家同中国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双方在新闻媒体、广播影视等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丰硕。阿广联已建成覆盖阿拉伯地区的新闻网络,愿不断加强同中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合作,促进中国新闻广电节目在阿拉伯国家落地,鼓励阿中媒体传递对方声音,为推动阿中友好合作关系发展作出贡献。

5月3日晚,夜幕降临,繁星闪烁。哈马迈特市著名的皇宫酒店高朋满座,中国代表团与电视节组委会共同举办晚宴,招待阿拉伯与参展各国影视界知名人士,近600位嘉宾应邀出席。中国大使馆和代表团主要成员与突尼斯、阿广联高层同一主桌,互动频繁。晚宴上由北非专业乐队带来了极具民族风格的歌舞表演,央视阿语频道突尼斯籍的主持人khawla即兴串场翻译,现场掌声与欢呼声阵阵,高潮迭起,气氛融洽。很多嘉宾感谢中国点燃电视节激情,带给他们如此美好的夜晚,表示这是他们多年来参加阿广联电视节最兴奋难忘的一次,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阿广联秘书长苏莱曼是中国的老朋友,先后六次访华,待人谦和,务实友好。5月3日当天他连续参加了三场与中国相关的电视节活动。他盛赞今日中国的飞速发展与巨大成就,祝贺中方作为非阿拉伯国家2014年首次出席阿广联第34届大会与本次“中国影视节目推介会”的成功。为表达对中国电视的敬意,他还专门在晚宴上向中方代表颁发了阿盟与阿广联的联合奖章,这也是阿广联首次向非阿拉伯国家媒体授予的特殊荣誉。

5月5日,电视节举行隆重的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央视阿拉伯语频道选送了包括《小鲤鱼历险记》《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5部电视作品参评,内容涵盖动画片、连续剧、纪录片、综艺节目等。最终,中国电视连续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获得本届阿拉伯电视节荣誉奖,这也是央视阿语频道继去年选送的《与撒拉族同行》《阿拉伯语电视大赛》之后第二次获奖。大赛评委们认为,该剧幽默诙谐、贴近生活、配音翻译到位,是一部传播生活正能量的佳作,因此在与阿拉伯电视剧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

感触与思考

积极参加国际电视节,扩大中国影响力。参加阿拉伯电视节无疑是走出去、深入海外市场的调研,也是展示文化软实力、传播国家形象的宝贵机会。通过此次电视节我们了解到,中东和北非观众比较偏好青春靓丽偶像剧和动作类电影电视剧,但英语译制的节目在当地并不适用。除传统的功夫片外,阿拉伯市场对中国现实题材的影视剧和纪录片、动画片有着迫切的新需求,结合这一实际,我国电视“走出去”应积极主动传播推介我国时下热播的时装偶像剧等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影视剧精品和高品质的纪录片与动画片,并配合阿语译制有针对性地进行本土化包装与对接,减少“文化折扣”,适应当地市场需求,使阿拉伯受众易于理解并乐于接受当代中国的影视节目,从而进一步认识了解现实中国的发展,传播当代中国价值与形象,有效扩大中国影响力。

随着我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走出去”,但“走出去”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有的放矢才能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应抓住当前有利机遇,精心规划,统筹协调中央台与地方台,国有与民营文化企业等多方力量,积极参加国际电视节,明确目标需求,组织更多的中国联合展台与主题活动,强化中国影视精品译制,开拓海外市场,传播中华文化,加快打造形成国际传播的“中国风”,产生持续、更大的效应。

重视阿拉伯世界,增强国际话语权。阿拉伯世界包括21个国家,拥有3亿多人口,具有三大特色: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拥有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具有独特的宗教历史文化。长期以来,这里冲突不断,局势动荡。如今正处于深刻的变革转型期,日益成为世界大国逐鹿、博弈的焦点,由此引发对阿拉伯话语权的争夺日趋激烈。目前仅阿拉伯国家的卫星电视频道数量已经超过1300多个。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历史、地理渊源决定了中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是相互信任的好朋友,携手同行的好伙伴。新形势下,为配合国家战略,打破西方媒体话语垄断与舆论误导,我国国际传播亟待调整战略重点,从以西方为主转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重,加快实施重点突破,更加重视中东地区,切实加强对阿传播,推进我国媒体海外本土化发展,融通国际话语,不断增信释疑,提升权威性与认同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央视阿语频道自2009年开播以来,海外用户已达850万户,近年来已在国际阿拉伯语媒体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崭露头角。

当前面对网络媒体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要进一步完善对阿传播策略。阿拉伯现有人口中占60%以上的为30岁以下的青年,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为此应顺势而为,抓紧推进媒体融合,积极抢占制高点。特别是善于借力海外知名社交平台,主动设置议题,注重受众体验与互动服务等,拓展传播渠道与广泛影响,增强国际话语权。

打造丝路电视共同体,深化合作新机制。目前,“一带一路”战略务实推进,中阿友好关系全面升级,为中阿文化交流与媒体携手合作创造新机遇,注入新动力。媒体是中阿友好交往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更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促进中阿媒体更深入的合作,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率先倡议联合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亚欧非20多家电视媒体,共同打造“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共同体成员间突出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合作经营海外本土化时段、频道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强化本土译制,实施精准传播,提升有效影响。并围绕节目互惠交易、国际合作拍摄、电视节目联播、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开展广泛合作。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共同体合作方式遵循开放包容、共商共建、市场运作、循序渐进的原则,增强商业化、本土化合作传播,深化机制创新,实现合作共赢。

同在丝路上,命运紧相连。“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旨在凝聚“一带一路”国家媒体共识,汇聚区域媒体优质资源,搭建一个国际化的传播平台,传承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同阿拉伯国家媒体强化合作,着力推进合作传播能力建设,共同打造同舟共济、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促进民心相通与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作者:唐世鼎

上一篇:非盈利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考满分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