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文学与西方文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阿拉伯文学汉译史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摘要:中国对阿拉伯文学的译介始于部分穆斯林学者对《古兰经》部分章节及颂圣诗《天方诗经》的翻译,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纵观我国对阿拉伯文学的译介史,在特定时期翻译政策影响下,在不同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呈现出不同的表征,译者的翻译选择与各时期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翻译政策保持着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契合。本论文从多元系统论出发,视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为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将阿拉伯文学汉译实践的主体一—译者——置于不同时期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探究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影响之下所呈现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本论文的写作总体上是以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肇始以来各历史阶段的社会历史语境与翻译政策的演变为线索的。本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的简要历史梳理,将阿拉伯文学汉译在中国的历史分为发轫期(17~19世纪)、活跃期(20世纪上半叶)、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后期)、第二次高潮(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和稳定期(20世纪90年代初~今)五个阶段,分阶段对阿拉伯文学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作了历史梳理。第二至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按历时顺序排列。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民初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的表征,对意识形态、诗学规范和翻译主体间的译者行为进行了考察。清末民初,译者对《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关注并非源自其对阿拉伯文学的自觉关注,而是译者译介西学、引进西方思想的热情所产生的副效应。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这一时期译者对域外小说的解读往往带着“开启民智”的意识形态诉求。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下,清末民初的译者在翻译《一千零一夜》故事时大多选用“意译”策略,相对于源语文本而言,译者的主体性在译作文本中较为凸显。译者以“归化”的方式在翻译中进行有意的增与删,以期符合中国传统文学的诗学规范和主流价值观念;在译本序跋中,译者往往强调所译作品的社会教化作用,引导读者的价值观念。这种文本层面的“趋同”实际上与译者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求异”是一致的。译者文本层面所表现出对传统诗学规范的“趋同”实际上是在意识形态层面“求异”一种的手段。第三章主要研究“五四”后至建国前文学研究会和回族留埃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阿拉伯文学译者及其主体性表征。“五四”新文学运动后,在文学研究会所提出的“为人生的艺术”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在“白话”取代“文言”作为主流诗学形态的背景中,中国阿拉伯文学译介在体裁、内容、时代和翻译风格方面均已取得了一定进展,萌发了新的发展生机。相对于晚清而言,在“五四”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更加关注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功用,而不是其中的诗学价值。因此,这一时期,包括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在内的文学翻译活动都具有上述特点,致使译者大都自觉追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从改造社会这一目的出发选择翻译那些切合当时国情的文学作品。这一倾向一直延续至20世纪40年代末。第四章主要讨论新中国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特征。新中国建国后十七年间,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得到空前发展,其所涉及的国别范围迅速扩大,翻译出版的作品数量也急剧增加。但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以“政治标准第一”为原则的翻译政策导致译介作品的主题类型呈现出单一化、集中化的特点,译作几乎全部都是与“十七年”间的时代氛围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作品。这一时期,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偏离了文学本身的轨道,呈现出过度政治化而非彰显文学性的特征。文革后十年中,译者的阶级身份意识得到空前强化,译者个体必须诉诸集体,在集体翻译中获取有限的话语空间。这一时期,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逐渐消匿在群体中。第五章着眼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多元开放的环境下译者选择的变化。新时期开放多元的社会历史语境为阿拉伯文学汉译事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阿拉伯文学的翻译与出版推向了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大氛围中,译者的翻译选择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却也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或自觉或无奈地通过改译、删节或增补等策略迎合读者喜好与出版社的需求。

关键词:阿拉伯文学;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

学科专业: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一、译者主体性理论溯源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范围与研究意义

四、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阿拉伯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历史

第一节 发轫期:经释著作中的零星节译

第二节 活跃期:西学东渐的副效应

第三节 第一次高潮:“进步文学”的代表

第四节 第二次高潮:打破“欧洲中心论”的东方文学

第五节 稳定期:益趋成熟的规模化译介

第二章 清末民初:在“趋同”中“求异”的译者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中自觉追求意识形态启蒙的译者

一、译序中译者对意识形态诉求的积极阐释

二、译文中译者超越原文本的有意误译与增删

第二节 主动适应传统主流诗学规范的译者

一、译者以自我文化为中心的文言译述

二、译者浅易文言的“变格”对现代语体的初步探索

第三节 翻译职业规范缺失与译者的自由话语空间

一、译书交通公会规范翻译行为的初步尝试

二、译者刻意化名与译者主体性的自由发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四”以后:“文学为人生”的译者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新文学社团中的作家译者

一、“世界文学”观照下译者对阿拉伯文学的转译

二、“文学功利观”指导下译者的人道主义文学关怀

三、“弱国模式”实践中译者对西方霸权的含糊抵抗

第二节 回族留埃学生群体:通晓阿拉伯语的学者译者

一、译者对原作异域文化色彩的保留

二、译者对原作文学价值的重视

三、译者对“文学革命论”的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隐匿在集体中的译者

第一节 建国后十七年间:译者主体性意识的集体淡薄

一、译者对“翻译外交”需求的应和

二、译者对译作泛政治化主题的挖掘

三、译者对译作合法性的辩护

第二节 “文革”后十年:在集体主义中消匿的译者

一、集体匿名式的阶级标签署名

二、政治应景式的翻译任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面向世界”、面向市场的译者

第一节 多元开放的环境下自由的译者

第二节 市场化与文学翻译的通俗化

第三节 规范化出版与公版书出版热潮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对阿文学译介出版作品一览

Ⅰ 十九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1900~1948年)

Ⅱ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年)

Ⅲ 改革开放后至今(1978~2018年)

上一篇:大学计算机专业论文提纲下一篇:教师集体教学幼儿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