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让博物馆聪明起来

2022-10-06

一、自主研发720°全景, 拓展博物馆展示领域

720°全景技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逐步流行的一种视觉新技术。它通过对周围景象以特定几何关系进行映射生成平面图片, 并依托全景播放器的矫正生成三维全景浏览系统, 带给博物馆受众群更为经济、便捷, 沉浸感更强的虚拟博物馆交互式体验。

博物馆展览中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往往难以直观体现博物馆展览的各类信息。通过720°全景技术, 可将博物馆展厅信息全面真实地记录下来, 构建虚拟展厅。观众只需在PC端轻点鼠标或者触摸移动端设备的屏幕即可自由穿梭于每个场馆之中, 辅以背景音乐和语音解说, 更加身临其境。结合藏品三维展示技术, 观众还可以单独选择其感兴趣的文物, 任意旋转、放大缩小, 近距离欣赏。

此外, 全景系统对文物及展览数字化的无损保存, 还可刻录光盘, 制作成文创产品、宣传品等进行推广。基于以上理念, 青岛市博物馆从业内视角入手, 自主研发了一套博物馆全景开发系统, 基于krpano二次开发, 可为每个展览量身定制博物馆级的全景漫游。自主研发的全景制作系统, 让我馆摆脱了技术服务商的束缚和制约, 通过既见既所得的热点编辑方式, 制作者自主串联各个场景, 辅以丰富的功能模块, 大大提高全景制作的效率, 能够为受众提供及时的虚拟展览体验服务, 并且可以为其他机构部署服务器及交付源码, 提供各个模块功能定制。

二、丰富自媒体推广模块, 推动博与众的超级连接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在当今全球联络网变得日渐复杂、多元和融合的超级互联世界中, 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交圈也不断扩大, 让博物馆利用自媒体进行推广传播成为可能。

为迎合不同观众群多视野、多层面的观展需求, 青岛市博物馆在利用好官方网站的同时, 先后推出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 (订阅号) 和手机APP。

特别是在腾讯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的基础上, 我馆依托最新的H5技术, 利用自主研发的青岛市博物馆微信管理模块开发系统与之无缝对接, 在公众号交互菜单中衍生出一系列具有本馆特色的新的推广模块, 如语音导览系列、虚拟博物馆、微展览等。微信服务模块地不断更新, 升级了观众对博物馆自媒体的访问体验, 成为观众了解信息、提升观感的“能量外挂”, 使我馆官方微信的访问量逐年固定增长, 粉丝群体数量攀升至万人左右。

三、3D打印技术突破, 为文物复制创造更多可能

3D打印技术也称快速成型技术, 随着技术日趋成熟, 已逐步成为小型化、快速化造型加工的首选方案。其原理是以三维数字扫描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计算机动画建模获取的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 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 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去伪存真可以说是概括了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而3D打印恰恰可以兵分两路, 从去伪和存真两方面来发挥作用。去伪, 是通过对文物进行3D扫描, 为文物保护研究建立完整、准确、永久、真实的三维数字档案, 从而为修复工作提供检测和修复依据。较之去伪, 3D打印目前在文物保护的“存真”领域, 能够施展更多的“才华”。

通过3D打印技术来真实复原出富有造型细节的文物实体, 可以应用于文物研究、保护及陈列展示等多个领域。在文物保护工作中, 利用电子建模技术, 并应用曲率、等距线等指令对一些已经破损的文物进行电脑拼接复原和模拟修补, 节省了修复过程中反复制作比对的时间;利用3D打印的复制品, 进行修复过程的模拟操作, 可以避免对文物的二次伤害;根据三维数据, 还能够发现后期易损部分, 据此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方案。

此外, 在陈列展览中, 用3D打印出允许观众触摸的文物复制品辅助陈列, 能够提升观众观展的参与度, 令参观过程更为友好。对于希望带些文创产品回家的观众, 3D打印的高精度的文物复制品无疑是个大惊喜, 具有高度还原性的文物衍生品会更为逼真, 而博物馆还可向观众提供3D打印文物模型服务, 让观众全程参与了解3D打印文创的制作过程。

四、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提升博物馆感知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 (VR) 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 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 让用户沉浸其中。增强现实技术 (AR) , 则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 使用户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并获得其需要的额外信息。

众所周知, 文物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 其展示利用有着严格的运输和场地要求, 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物的研究、鉴赏和资源共享。利用虚拟现实 (VR) 构建出完全数字化的展厅或场景, 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展示, 可以将世界各地的许多不易接触、难得一见的文物珍品、遗址遗迹,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地构建起来。观众戴上VR头盔, 手持操纵器, 即可以步入一个个历史场景, 亲眼目睹与见证重要的历史节点和历史事件, 甚至是与历史人物吟咏唱和、觥筹交错, 亦或楚河汉界、兵戎相见一番, 无比真实的沉浸感, 令人徜徉其中而流连忘返。

相较于虚拟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 (AR) 在博物馆展览的辅助展示领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传统的静态展品标签从内容篇幅和表现形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观众获取展品信息的方式也较为单一。AR技术等于给现实的三维添加了一层虚拟维度, 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空间四维化, 让用户同时在虚拟和现实的双层面信息系统里进行互动。目前主流的AR表现形式采用了大量的视觉元素, 诸如文字、图片、视频以及3D模型等。它们的丰富度要远远胜于展品标签的文字信息。借鉴国外博物馆的范例, 大英博物馆三星数码探索中心里展示了一个有意思的APP“献给雅典娜的礼物”, 其中设计了一个冒险游戏。游戏让参与者通过解开一个个小谜团来打开通往下一个故事的锁。通过这种形式, 让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一层层深入了解、获取相关展品的知识信息。

五、结语

只要运用得当, 这些高新科学技术不仅可以为人类开创未来, 还有助于守护过去。可以预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项新技术会令博物馆变得更加“聪明”, 为文博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力量。

摘要:720°全景、3D打印、虚拟现实、自媒体……在新观念、新技术飞越发展, 不断刷新人类科技进步速度之时, 承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 也同样置身于科技时代的洪流。将新技术所包含的科技属性与博物馆拥有的文化属性相结合, 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正是文博事业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列举当下博物馆较为常见的几类新技术、新手段, 探究其在博物馆展示、推广、互动等方面的应用方案和前景。

关键词:新技术,博物馆,聪明起来

参考文献

[1] 陈煜.博物馆展览与新技术应用[N].中国文物报, 2016-05-17 (18) .

[2] 张力平.智能新技术让博物馆更“智慧”[N].人民邮电, 2016-02-19 (7) .

[3] 李萌.新技术能否为博物馆“扫”出未来[N].中国文化报, 2013-12-31 (2) .

[4] 刘洋.新技术应用创新博物馆观展方式[N].中国文物报, 2013-11-27 (8) .

[5] 董子凡.新技术让博物馆迎来“体验时代”[N].科技日报, 2008-12-01 (1) .

上一篇:解析音乐教育在灾后重建中的积极作用下一篇:用最常见的软件、以最少的步骤制作最实用的英语CAI课件的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