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2024-04-15

让学生大脑“活”起来(精选6篇)

篇1: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纪实“处处遇问题,时时想问题。人人提问题,问题伴学习。问题靠合作,问题集思维。问题长能力,问题增志趣。问题伴成长,解决大问题。”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等九校自10月以来,在小学生中进行了通过开展“问题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两年多来,九所学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印制了学习材料,开展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进行了检测统计分析,完成了对小学生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调查报告,各个学校从不同角度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问题学习”研究活动。 通过“问题学习”,学生们初步具有了自主的学习态度,较强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了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了通过收集信息、提出假设或进行推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实践活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的方法。 让思维活起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学习” 开展“问题学习”,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展现的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经历问题的研究解决,从而体验知识的发现与扩展。 课题组组长、黄城根小学校长胡建华概括出课堂教学中“问题学习”的基本模式:在呈现问题阶段,采取创设情景、问题引入的方式,培养问题意识、明确研究问题;在回忆反思阶段,采取提取已有知识,利用过去经验,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求未知;在探究研讨阶段,采取独立探索,合作研究的方式,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学会研讨、学会合作,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概括归纳阶段,采取汇报交流、全体参与的方式,学会概括、表达、评价。应用验证阶段,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问题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创设情境做起。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 问题如何呈现,许多教师尝试以以下几种方式: 内容生活化。如二年级语文课“壶盖为什么会动”,当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重现这个生活情景时,重现了瓦特小时候所面对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比较的方式。如自然课学习卵石一课,教师先出示了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头,一块是有棱角的天然石,另一块是卵石。问题是:“这两种的石头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什么联系?” 演示的方式。自然课学习“空气的压力”,教师通过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从一个人轻而易举打开两个半球到两个人在有大气压力的情况下拉不开两个半球的事实中惊诧不已。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力量形成的反作用力。 此外,许多教师还采用了故事化方式,图形的方式,数学的方式,操作的方式,竞赛或游戏的方式等。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有利于揭示问题的特点,提高研究问题的兴趣,从多种角度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 什刹海小学在“问题学习”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敢问”、“勤问”、“互问”、“善问”,逐步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 鼓励学生“敢问”。为胆小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大胆提问,建立自信;兼顾能力,分组讨论,同学轮流代表组内发言;师生共同探讨,互帮互问,鼓励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从不敢问到必须问,最终达到了敢问的结果。 鼓励学生“勤问”。在“敢问”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勤问”的习惯,使学生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问个水落石出。 鼓励学生“互问”。为了培养互相学习的精神,计算机老师将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有问题先在组内解决,使学生间互相学习,培养了“互问”习惯。 鼓励学生“善问”。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学生多问,并非不假思索地乱问,而是要鼓励学生在多思的基础上勤问,思考后再问,有准备地问,有目的地问,问到点子上,在问中长进,在问中释疑、解惑,这就是“善问”。 在课题研究中,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在“问题学习”的时候,不要急于将争论统一到正确答案上,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同意见的比较和争论,有利于思维的深化;对错误答案充分的分析,有利于对正确答案的深刻理解。如果把问题分为封闭性和开放性两类情况,则封闭性问题是将答案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而开放性问题或许没有惟一正确的答案,但可能有错误的回答。这类问题的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是要求最多的行为,这类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知识的运用和智能的发挥。 同时,鼓励学生争论和发问。“问题学习”需要安全的`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允许答案的多样化,在研讨和探究中,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合作学习中,最可贵的是对任何答案的质疑,最不值得提倡的是缺乏理解和争辩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争论和发问。经常问:“有问题吗?请你提问。”而不去问:“谁和他的答案一样?同意吗?”以此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怀疑、相信自己、不迷信权威的态度。 让学生动起来课外活动中的“问题学习” 开展“问题学习”的另一途径是使课内学习向课后延伸,使课内学习与课外研究相结合。在“问题学习”中,教师可以用问题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将学习向课后延伸,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研究和解决问题。 开展课外活动中的“问题学习”,一般由教师设计,这里“问题学习”需要解决相对复杂、相对综合的问题,是学生从来未经历的缺少现成信息和经验的问题。教师在进行“问题学习”的设计时,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影视节目、报刊杂志及社会、学校生活中发现含有问题的情境。并考虑:这里有需要解决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吗?解决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教师应提供哪些帮助,怎样提供? 活动中的“问题学习”常常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经过比较和评价,最终确定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西四北四条小学在“问题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将学习向课后延伸,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例如:小学自然课中“水的净化”一课向学生介绍了用明矾和过滤纸净化水的办法。在这里学生只是获得了净化水的知识,但未真正引起对水的关注。在“问题学习”中,老师向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北京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北京有多少水资源,北京一年需要多少水?哪些水能用,哪些水不能用?水的污染是怎样造成的,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还采访了区节水办公室主任。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更多的有关水的知识,而且还增进了环保意识,学会了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研究解决问题。 不少学校还在学生中开展了“问题学习”活动,在“问题学习”中,同学们选择了许多自己感兴趣又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如美术教室应如何布置,学校的饮用水离我们有多远,怎样学会花钱,玩什么样的玩具最好,怎样上网学知识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提出问题,还学会了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研究解决问题。 课外“问题学习”增强了学生们利用周边资源的能力。一个学生通过向家长学习,掌握了百分率的计算方法;有的同学为了研究国家保护动物,主动采访国家动物保护协会的主任;有的为了调查哪些玩具适合小学生玩,主动通过家人联系市场调查;还有两名中年级小学生为了研究“学生自理能力”,竟然去采访清华、北大的校长。有的同学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跑了好几个图书馆。一个学生说:“以前,我从不关心新闻,从来不看报纸,自从参与“问题学习”后,我学会了到图书馆借书,学会了从网上查找资料。” 开展“问题学习”还促使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中兴起了“玩暴龙币”的游戏。学生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儿,跪在地上,你输我赢,吵架时有发生。于是,他们在学生中开展了“玩暴龙币好不好?”的调查活动,安排对这个游戏非常有兴趣的学生参加,一个月后,一份调查结果出来了,报告中罗列了玩暴龙币的种种害处,同学们还发出倡议,拒绝这种不良的游戏,从此,暴龙币游戏在校内消失了。

篇2: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关键词】:善于架梯 乐学教育

【内容摘要】:随着教学课堂变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在教学中营造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倡导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感受教学的魅力和快乐,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是我们共同的主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结合学科课堂变革的要求,一、明确目的 激发兴趣;

二、培养质疑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

三、善于架梯 展现过程;

四、指导学法 培养能力;

五、民主教学体验成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新型教师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未来为重点组织我们的课堂教育,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乐学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组织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中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就是说,教师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会学习的过程,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学生语文素质自主构建的课堂结构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明确目的 激发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呢?一般采用的是下列三种方法。第一种,开宗明义法: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挂出小黑板(或是口头讲述)揭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看清、记住。第二种,筛选讨论法:教师把学生预习课文或自学后提出的不懂的地方,加以筛选,结合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习。第三种,分步揭示法: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是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做到“学有所乐”,达到“学有所获”。

激趣的途径、方法很多,包括:教师要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成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方法要经常变化,刻意求新,让学生时常有一种新鲜感等等。

二、培养质疑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素质化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懂得)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做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在引导时,教师要作出恰当的处理:是因读书马虎而产生的疑问,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去释疑;是自己经过学习、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疑问,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游离于学习任务以外的疑问,要适当冷处理;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

培养质疑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批评甚至训斥。要知道,一旦挫伤。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质疑能力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内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无论讲课过程中或在讲课之后,都用以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

问题提出来了,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争论,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难题,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加强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创性意见,勇于自我评价,使竞争与合作,个人与集体的自主构建巧妙地统一起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导”将起大作用,导说,导辩,最后教师还要适时小结,去粗存精,统一认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长足发展。

三、善于架梯 展现过程

所谓“架梯”,指的是教师要积极,有效地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乐学教育”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分析学生回答的思维出发点,然后相机引导。

学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由不懂到懂,这就是展现训练过程。展现训练过程是每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性原则要求教师不能遗漏了那些差生,教师就要设计方法,比如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降低问题的坡度(即前所提及的“架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弄清楚。那种把结果和盘托给学生的“好心”做法,是有损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的。

展现训练过程,要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比如阅读教学要重视通过变式训练来抓语言理解、积累、运用,引导学生不断向新思维广度发展。

展现训练过程,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发展相结合。比如理解课文,有着三个层次:第一层,表层性理解,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解释性理解,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能概括出课文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创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的认识,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有不少教师就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在布置作业时,还可设计“弹性作业”,不同层次学生有相应的作业要求,这样做到目标多元化,更是“面向全体”的体现。

展现训练过程,教师要加强反馈与校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进行监控、调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仔细认真地听,不仅要评价内容是否正确、完整,还要注意语言是否规范,有无语病。不能没有听清回答,就草率表态。也不能在学生意见有分歧时,不加评议,把问题搁在一边,而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加强巡视、辅导,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反馈、指导、校正,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展现训练过程,教师应保证学生的思考时间和训练时间。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学生个体智能差异上。学生回答问题要经过“阅读--组织和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式--口头表达”这样三步。如果只让优等生回答,就会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因而就有必要在提问后适当延长时间。同样的道理,在范读或朗读指导后,也应增加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

四、指导学法 培养能力

“乐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是衡量他们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的又一重要体现。

在这方面,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进行学法指导大致有如下几条途径:学法的直接介绍,教法的渗透转化,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点技和引导。教师重视教方法、教规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的规律。这就是教法转化为学法了。其次,可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教给不同的学习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操作程序,把有关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按程序进行学习。

五、民主教学体验成功

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乐学教学”一个重要特征。鉴于这个,我大胆提出并尝试以下原则:

1、信任与尊重原则

(1)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基本学习能力。除了极少数智力低下者,其他学生都可以完成一般学习任务。许多学生成绩差,首先不是智力低下问题,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心理行为与行为障碍,如缺乏学习兴趣、注意力不稳定、意志薄弱、缺乏学习习惯等。

(2)相信学生原来是有学习愿望的人。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在后天被泯灭的,他们的学习愿望可以被激活。

(3)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内化活动目标才能实现。严格要求的前提是充分的尊重。

2、启发与鼓励原则

(1)启发学生建立积极的,可行的目标。

(2)鼓励学生做出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教师要善于鼓励表扬,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无论如何,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而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构建“乐学”课堂,让课堂成为乐园,让学习成为乐事。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与研究》 《中学语文》

《中国农村教育》

2010年08期 2011年03期 2010年01期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篇3: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一、知识源于生活, 活化知识

知识源于生活, 生活是鲜活的, 鲜活的生活介质会拉近学生思维与知识的距离, 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开拓思路, 进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 我首先创设情景:出示一条“金项链”, 怎样来辨别它的真伪? (前面学习合金时, 学生已经知道黄铜与金的外观极为相似) 问题一提出, 同学们的情绪立刻调动了起来, 他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气氛非常热烈。班长刘长玉首先发言:“锌可以与酸反应制氢气, 可以把项链放在稀硫酸中, 如果有气泡冒出, 那就可以说明是假的。”语文课代表段淑娟说:“俗语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 而铜易与氧气反应变黑, 我们可以把它放在火上烤烤就一目了然了。”她的精彩发言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机灵鬼刘赛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电视剧中总是用牙咬的方法来鉴别金的真伪, 我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呀?”这一问题一提出, 一场有秩序而又热烈的讨论开始了, 同学们从物理性质上找依据, 很快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课堂陷入了沉默。这与我估计的差不多, 学生还没接触过金属与盐的反应, 我刚要张口, “化学小博士”王卡不慌不忙地说:“前几天, 我看‘探索与发现’节目, 讲的是古代青铜剑的冶炼和铸造。铁和硫酸铜能反应产生铜, 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一原理来实验呢?但具体的方法我说不太清楚。”“化学博士”真是有心人, 确实有学习的主动性。到底行不行呢?我把目光投向学生, “爱学习”的耿淼淼站起来说:“可以的, 我已经预习过了, 活泼的金属可以把不活泼的金属从盐中置换出来。”听到“活泼、盐”这几个新词, 同学们向耿淼淼投以敬佩的目光, 但面孔上也带出了疑问, 这正是我想要的。生生智慧发出碰撞, 必然会生成更美的风景。

知识源于生活, 活化知识,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动力之源。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 学生畅所欲言, 个性得到了张扬, 知识得到了拓展, 创新才能应运而生, 学生敢想敢说, 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

二、探究未知, 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要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 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动态生成的氛围。而化学教学中创设这种氛围最好的方法就是开放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化学实验既起到验证所学知识的作用, 也起到探究未知的桥梁作用, 当然学生也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 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 使课堂生成美丽的风景。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自己动手、自己观察、自己思考、总结归纳,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这一环节时, 我就采用开放实验,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学生热情高涨、兴趣十足。

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化学药品, 你想通过哪些方法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我想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来证明。”“也可以利用金属与酸冒气泡的多少来进行比较。”“我认为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液体药品在取用时, 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学生非常兴奋的说出许多方法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时间关系,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方案, 分组进行探究。

实施要求:

(1) 先明确相关的化学知识。实验操作中要遵守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每四个组一个试验。 (金属+氧气;金属+盐酸;金属+硫酸) 组内同学团结协作, 明确试验目的, 选择药品进行试验。

(2) 人人动手操作, 相互合作,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及时记录。

(3) 试验完毕, 每组推选一名选手站在讲台前汇报你们的方案, 其他同学补充, 并及时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 各小组在讨论和探究时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交全班解决。

(4) 最后根据展示选出一组最科学、合理的装置, 对此设计的小组同学表扬奖励。

我的话音刚落, 课堂立刻沸腾了, 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 大胆思维, 讨论比画、尝试, 力图设计多组装置, 力求自己设计的装置有所创新。正所谓“有思则明, 明则通, 通能应变”。同学们根据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设计了多组实验, 同时知道了试验的逆向思维, 并养成废物利用的意识。

实验结束, 各组学生代表你争我抢地冲上讲台。代表发言积极, 学生讨论热烈。整体探究实验设计合理, 结论准确, 讲解清晰, 这个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个指导者, 给予适当的点拨, 就连平时不言不语的邵小飞同学也讲得头头是道。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 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没有给予任何提示, 限制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设计出很多方案, 然后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展自我探究, 合作的学习方式, 形成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形成了精彩而美丽的风景, 其收获已远远大于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知识本身。

篇4: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要做到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让学生大脑“活”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一怕影响自己的权威,二怕打乱教学程序,学生只有接受再接受,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拉大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成效”,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先议议你知道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再说说你还想知道关于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有许多学生提出:想知道人民币是谁发明的?币上的图案表示什么意思?1元等于几角?为什么要分成硬币和纸币?……这些问题有的与本节课教学毫无关系,我就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撷取其中的几点组织教学。只要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我就给与肯定,并分析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逐步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 “想问”

新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情境图,将数学的内容,知识与技能溶入了丰富多彩、具体现实的生活场景中,激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来激发学生想探究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奇,促进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2支同一种铅笔的不同标价提问:老师左手的这只铅笔是在超市买的,标价是0.5元,右手的这只铅笔是便利商店买的,标价是0.50元。如果让你们去买这种铅笔,你愿意到那家商店买呢?为什么?通过这样比较启发式提问,学生对探究小数的性质产生了好奇心,兴趣盎然,情绪逐渐达到高潮,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最佳状态。

又如,在教学完“能被2、5整除的数”后,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设置这样的一个情境:任意给我一个数,我能很快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然后,学生由于受上节课思维定势的影响,会认为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他们也能做到。可通过师生比赛、验证,使他们发现,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时,他们的心中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能很快并且正确地判断,我们怎么就不行呢?他们迫切地想知道结果。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三、培养质疑能力,使学生“会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思维的滋生往往从怀疑开始。显然,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存在极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我在黑板上呈现24×13=312 48×13=624 96×13=1248一组算式,学生观察后马上产生质疑提出“能不能用其他简便的方法计算呢?”之后的整节课就从学生的这句质疑的问题展开。不难看出,没有质疑很难激起求知欲;没人质疑,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也就是表层和形式。

又比如,在教学“年、月、日”认识闰年时,教师可先谈话创设情境: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对照万年历,小组合作探究之后就知道了,这样的学习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由此说来,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从小的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是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养成习惯,久而久之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四、留足思考时间,使学生“善问”

“善问”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目的,“敢问”“想问” “会问”只是为达到“善问”这一目的的必经之路。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首先就要在平常的课堂中为学生示范如何提问,并启发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特别是在自已思考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要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善于提问的习惯。如,在二上“分桃子”一课时,习题中出现把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怎么分?教师启发学生问:“为什么要说平均?可以不要这两个字吗?”这一关键处设问,让学生明白,平均分其实就是每份要分得一样多,从而揭示了这一概念的实质。

其次,要使学生“善问”,更重要的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教师提问,准许学生有疑就问,就是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也允许学生插话、提问,不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创新个性的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通常是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的。我在上课时特意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思考,有些同学就提出”能不能利用三角形或梯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圆面积公式呢?”这样,拓展思维空间,不仅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自主探究、发现,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如二年级课外作业中有一题:有37人,每只船最多坐5人,乘8只船过河,怎样安排比较合适?以前遇到这种类型的实际问题时,不放心学生能独立探索寻求答案,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扼杀了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这道题我这样处理:老师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各小组代表发言记录片段如下:

方法一:

生1:8只船,前7只船坐5人,最后1只船坐2人。

师: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生2:我来补充,因为每只船都坐5人,8只船就会坐40人,但题上只告诉我们总人数是37人,40—37= 3人还多3人,就把最后一只去掉3人,也就是2人。

师:你说的太好了。大家认为这样安排可以吗?

方法二:

师:其它小组有不同的答案吗?

生3:我们小组认为8只船,每只船可以坐4人。

生4:才坐了32人,还有5人怎么办呢?

生3:剩下的5人让他们做在最后一只船上。

师:同学们觉得这样:安排行吗?有问题吗?

全体生:没有问题。]

师:再想想。(有几名学生慢慢地举手)

生5:我认为不行。

师:为什么?说说看。

生5:太不安全了。一只小船最多只能坐5人,他却说让最后一只船坐9人,船会沉的,这样不合理。

师:你说的真好。有很多沉船事故就是由于超载造成的。

除了这个原因,你们还有其他根据一只船不能坐9人吗?

生6:图中也告诉我们不能坐9人。

师:你怎么知道?

生6:书上画着一条船坐满了才有5人。

师:对,同学门也要学会从图中找信息,根据信息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合理安排这5人。请同学们一起来帮助这5个人,找到合适的位置。学生情绪高涨,共同得出结论,把5个人平均分给5只小船,也就是3只船上每船坐4人,其余5只船每船坐5人。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探索,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问,通过自己探索、思考,得出结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不断的提出新问题,在争论的过程中解决新问题。既培养学生的“善问”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篇5:让学生的作文活起来

升入初中的学生,面对着节奏紧张的生活,感觉新鲜,一切都好奇,东瞅瞅,西看看,左摸摸,右碰碰,着让老师很高兴——接触生活;然而,看到收上来的作文却让人眉头紧锁:叙述事件粗略,只交代大概,——流水帐式叙述;描写人物模糊,只有轮廓,——简简单单的几笔。生活在学生的眼中是一杯“白开水”,即使是鲜活的生活也熟视无睹。面对此种情况,引起我的思索: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活”起来呢?我有了以下的实践,并取得了好的结果。

把写作训练当作“课”来教

新课改中的写作课现在变名为综合性学习,有不少课成了活动课,教师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去收集资料,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但是很少有人向学生提供既符合要求又能够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常常是课上热热闹闹,写的时候“清汤寡水”,甚至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或敷衍了事,或临阵磨枪,把作文训练当作作业或任务去布臵,学生为了作业而作业,这样的写作又怎么能提高呢?我在教学中教以方法,如为了行文生动,要学会描写,但不是只教概念,而是把写作与文本结合起来。例(用屏幕显示)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南的冬天》让学生区分出甲运用了描写的 1

表达方式,乙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同样是表达小山的作用,记叙表达的很直白,描写可以具体、形象地把济南周围的小山写得很温情,个性明显。其具体做法是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学生体会到描写的方法有:运用修辞方法。(用屏幕显示)甲:《南的冬天》三段内容。乙:删掉“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济南是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让学生比较,得出:描写需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即要情景交融。方法一是可以直接抒发感情,象删掉的语句;方法二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象“树尖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不但写出景物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在这则训练中,学生还总结出描写要有顺序,如“山上”“山尖”“山坡”“山腰”。掌握了描写的方法后,提出“

1、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特征,2、运用描写方法”的要求,进行景物描写片断练习,景物是一棵窗外天天见的歪脖龙爪榆,此时树上有一小燕子。一生写到:整洁的校园里,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引得窗外的龙爪榆歪头凝视,恰似一个美丽的少女。她卷起的秀发垂到腰际,在春风中飘摆,惹来多情的燕子,站在她的脑门上,唧唧喳喳地倾述。美丽的少女仰起她的脸庞,专注地凝视着,是羡慕我们能幸福的学习,还是……。该生的习作能运用修辞和情景交融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引人联想,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观察、感悟生活,注重“写”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因为它是多姿多彩的,他让我们幸福、快乐、痛苦、郁闷、……,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学生们却觉得生活无味,写作无材。原因在于每天两点一线,内容大致相同,对生活熟视无睹,认为生活就是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缺少发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给学生放映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长大不容易”的光盘,内容是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的五名新生和两位教师,讲该大学给学生上的一堂感人的“算账课”——亲情帐。看过后,每个人的表情不一,有的偷擦眼泪,有的面色凝重,有的若有所思。平日的嘻嘻哈哈不见了,无所谓没有了。生活中,光盘的内容每天都上演,但都视而不见,却用“代沟”、不耐烦的态度等来回避家长的关爱。这次的展示,促进了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人和事,开始主动地思考,积极观察和体验生活,好多学生对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思维变得积极而又活跃,能从常见的小事中感悟到道理来。如一生在看完光盘后写道:“父母的一声声叮嘱,在我看来只是烦恼的唠叨;父母的一杯杯热牛奶,在我的眼中是应该的服务;父母的真切关怀,在我的心中只是多余的举动……”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又如一生的《秋叶》:“春暖花开,百花斗艳,万紫千红,可谓“五彩缤纷”了。绿叶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将那些花儿滋养陪衬着,使之更加美丽。盛夏酷日,你以盎然生机赋予夏以生命和丰采;你的身体张张相依,自觉地为行人织绿荫,撑凉伞,而自己却甘受骄

阳似火的灸烤,没有半句怨言。然而正是这金风送爽的十月,你——秋叶却飘落了,打着旋,缓缓地悠悠落下。是留恋枝头,还是忧郁悲伤?不!都不是!那时你投入大地母亲怀抱的婆娑舞姿。母亲冷了,需要你依偎着她,为她保暖;母亲寂寞了,需要你紧贴着她,讲悄悄话。……你“生”的时候,甘当配角,“死”后全力贡献,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难道不值得赞扬吗?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了写作的源泉,开始注意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经常积累,展开想像,注重“学”

写作的学习有多种途径,其中学会积累不失为捷径。常言道,语文是杂家,你“抄”我来我“抄”他。“抄”我认为之一讲就是积累,积累好的词、句、段、章。又有道,熟记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可见积累的重要。在教学中,我让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记载文中生动的语句,课外阅读看到优美的语句也摘抄下来。一学期每人都能记一本。在一定的时候进行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记的多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明显增强,不会为不知怎么表达而苦恼。一篇好的作文,既要真情实感,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想像力是创新的重要表现。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引导学生从外形联想,到内在感悟;从改编喜爱的动画片,到自己的创作,“秀”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例一:《卡通足球》——“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激烈的比赛开始了。开球的是男方。队长董明心情激动,便想来个开门红,于是大喊:“选手董明装甲进化”。随

着一阵烟雾的消失,展现在面前的竟然是“名侦探柯楠”,便在起脚的同时,拧了一下可以发挥出超大威力的鞋子。……”例二:《狂人日记》章一,“昨日重现——时间征服了一切,但金字塔却征服了时间。既然往事不堪回首,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历史?因为若想获得凤凰般的涅磐重生,人类必须提纯与借鉴。……”在想象中思维得到飞翔,能力得到显现,才华得到施展。

篇6: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活”起来

社会心理学认为:激励对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败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做为教师应该努力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心中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树立起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在交际活动中尽情展现自我。

二、共同参与,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这是儿童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决定的。”所以,老师应不以权威者自居,将自己视做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全身心地融进交际活动中,与学生同说、同演、同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个小伙伴,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身心得到彻底的解放,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如教学《我说你猜》,我用童心构想教学过程:在说谜语让学生猜的同时,我辅以动作表演,在台上又蹦又跳;而学生自由上台表演给大家猜时,我将自己当作学生,走下讲台,与他们同坐,一起欢呼,还不时举手,渴望台上的学生给我表现的机会。整堂课在这种和谐的伙伴关系所营造的宽松氛围中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感情相融,心里距离近,就容易使教育对象形成“接受”的心理态势,容易与教育者产生心理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由于教师的投入,师生关系的和谐,使得学生个个思维活跃,跃跃欲试,灵感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一次又一次地被擦燃。

上一篇:很简单的春习俗小报资料下一篇:中医护理学心得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