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

2022-09-11

1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教学 翻译成英 文即是“The Effective Teaching”, 在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中“Effective”被解释 成“producing the result that is wanted orintended; producing a successful result”。程红和张天宝认为有效教学即“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学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1]。”就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性的三维目标来说,其有效果是通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阅读策略(如查找信息、猜词、归纳主题、判断、总结等),能够进行语篇分析。有效率是在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有效益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班中学生的在英语阅读方面的需求。即他们可以利用课上所学,课下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相应水平的课外读物、英文报纸,并能在英文网站查找信息等[2]。

2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目标Go for it”为例,虽然根据实际需要,该教材被改了很多次,但是通过分析查阅这些版本的教科书不难发现,阅读始终是一个老师上课的重点讲解板块,以及学生各种考试必考且分值比例相当高的题型。在中国当前还是应试教育为主的大背景下,学好英语阅读,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另外,在21世纪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年代,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与载体,文字是语言的外在书面表现形式,高效阅读英语文字,理解文字传输的意思显得格外重要。传统阅读课,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来强调词汇,语法,呈现出的英语阅读课堂死板沉闷,英语阅读能力完全凭借大量的题海战术,失去了英语本真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并没有主动求知的动力与欲望。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普遍反映出来的一点就是英语阅读课效率低下。就算是英语成绩好的“尖子生”也只是就题做题,就文章读文章,而这都是与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阅读课,只注意将阅读材料以文字符号的形式灌输给学生, 使他们全盘接受那些普遍性的“公共知识”,而忽视将其转化为有效的“个人知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谈阅读色变的原因。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一堂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九单元“When was it invented”阅读课为例 ,来探讨如何实现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

案例的背景介绍:此次阅读课是湖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相关专家在铁山一中进行课例研究时所听的英语阅读课,采用的方法是同课异构法,本文第一堂教学实录作为研究对象。上课时间是2014/11/27;地点是湖北省黄石市铁山一中;授课老师张老师;授课对象为九年级学生;授课类型为英语阅读新授课。

课程具体实施步骤:

课前:老师讲明小组回答问题后评分奖励规则,向学生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各种茶类引入所要学习的新课。

课中: 首先花费一定量的时间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对本次课涉及的新单词的预习及记忆; 然后让学生自读一便阅读材料,回答黑板上的与文段紧密相关的三个线索性问题(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 When was it invented? Who was it invented by);老师给出一个很明确的线索分析图 ,指导学生阅读一遍后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问题的答案; 根据线索图以及找出的答案关键词,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一起复述茶的历史起源问题这篇文章;鼓励学生自己用自己的话语,结合所绘制的线索图来复述文段;以小组句子接龙的形式讨论玩具飞碟的制造过程,然后向同学展示。

课后:所有铁山一中听课教师(主要是九年级英语老师),湖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课例研究小组一起集中进行评课, 明确指出本次课在改进后的优缺点,以便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进。总体评价总结如下:

较之于前一节课,本次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融合进了更多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问题评分规则标准更为规范和明确。相对于上次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略低的状况, 本次课进行了有效的拔高升华,明显提升了教学的充实度和整体高度。但美中不足的是课堂的单词部分时间过长, 使得后面预设的拔高训练部分未能完成,建议老师能在正式上课之前,利用早自习提前熟悉新单词,避免正式课堂中时间的不足问题。另外,在课中,出现了学生临时对结构图问题的质疑,老师未及时给出释疑,而是说下课后解决(实际并没有),这样效果不及当堂好,而且还容易打消学生积极性。

4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本次铁山一中英语阅读课在改进后是一堂非常出彩的课程,在总结反思该课的亮点以及尚待改进之处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了以下几条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4.1 备课注重目标的预设 ,充分体现三维目标

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 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新课程规定了三大课程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在这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科的价值定位在完整的人的发展上[3]。英语阅读课在预设教学目标时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首先,要通过阅读的学习掌握包括词汇,语法,语料本身描述事物的基本知识以及阅读英语文章的基本技能(如在案例分析中提到的关于“who,when, how, what”等的掌握 ;关根据关键词复述文章的方法 )。其次,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同样重要,该堂课正是注重了这个方面才使得课堂整体很连贯自然,收放自然。最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知识习得, 情感, 态度价值观也是新课改强调的重要方面,只有在学生学习阅读时,置身于文章内容之中,经历精神上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4.2 提高教师学科知识能力以及课堂生成能力

一个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之外, 深厚的学科知识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在铁山一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向我们完美展现了在普通初中全英文授课的切实可行性,这就为我们日后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典型示范。按照传统以往的观念,大多数老师都不认为初中学生有理解全英文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但是铁山一中之所以能够在整个初中阶段实现这一教学任务,这与教师自身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力紧密相关。此外,对于课堂生成的掌控能力或者是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能力也是考验教师教学机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备因素。对于有创造性的生成,教师应当及时鼓励并可适当发挥升华,对于学生表现的知识性或者常识性误差, 也应通过教师的得法纠正给予评价。

4.3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注重多元评价 ;教师课后讨论与反思很有必要

传统赫尔巴特式的教法虽然能够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全面性,但是却存在为教育界公认的缺陷,即过于注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其以教师为中心更是为现在新课改所批判;与此同时,杜威的实用主义虽然对前者有改进与提高,但是却也存在着过于注重学生自身兴趣爱好,而使得知识零碎,对老师要求过高,教学效率低下,较难在现实中实施。所以在此基础上布鲁纳整合二者各自的优缺点,其所倡导的建构主义教学观也明显优于前两者。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成为主体,运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以及多元评价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自己主动建立合作机制,集体备课,评课的效果绝对会比单打独斗好得多。同时,为了使评价更加专业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与高校或其他机构教育教学专家沟通联系,使高校教育(尤其是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紧密接轨,共同为培养人才建言献策。

摘要:本文通过一次初中英语阅读课的课例研究,总结出该案例课程的规律性因素,同时提出案例课程存在的不足或可待改进之处。最后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提出构建有效英语阅读课堂的策略和方法建议。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例研究,有效教学,方法建议

上一篇:浅谈“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一篇:天然气压缩机组的分级点检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