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资源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篇:资源建设论文范文

如何开展档案资源建设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是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档案资源建设,并把其纳入档案法规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如,《档案馆建设标准》规定档案馆建设规模“以应保存的馆藏档案数量为基本依据分类”。《河南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等级标准》要求省一级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省辖市档案馆达10万卷以上,县(市)档案馆达6万卷以上”。作为基层档案局(馆)工作人员,我们深知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但对档案资源建设主要内容和工作思路还不太清楚。清编辑给予指点。

兰台峰

正如兰台峰所讲,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一项带有根本性、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它关系到档案事业能否固本强身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我们要站在历史发展和国家信息资源建设的高度,把档案资源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因兰台峰没有说明其所在地区、单位的具体情况,笔者只能就如何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抓源头。抓源头,就是抓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建设,督促其深入贯彻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专业、专门档案管理规范,健全归档制度,完善归档范围,落实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在继续做好文书档案管理的同时,将本单位产生的全部文件材料集中保存在综合档案室,努力提高各类档案整理编目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党和国家档案资源在载体和门类上的齐全完整。

抓接收。抓接收,就是档案馆要依据《档案法》和《各级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及时将收集范围内应进馆的到期档案接收进馆。同时,要及时接收破产改制企业、撤销合并单位、无安全保管条件单位的档案和专项与阶段性工作、专业普查工作等形成的档案;对于有关部门要求提前移交进馆的档案,档案馆要克服困难,积极接收。要按照《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要求,加大对重大活动档案形成、收集和管理的监督力度。针对突发事件档案形成和管理的特殊性,档案部门要建立一套收集和管理的有效应对机制。

抓征集。抓征集,就是抓历史档案和珍贵文献的征集。档案馆要采取公开发布征集公告、深入民间调查、重要线索登门拜访等多种途径,广泛征集古往今来与当地有一定关系的事件和人物档案,征集当地现代名人和地方特色档案,多方征集散存社会上、具有保存价值和文化特色的历史文献、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档案资料,加强有历史佐证作用的领导题词、公务礼品、牌匾证杯、徽章印记、票据证件的征集。

抓整合。抓整合,就是通过机制、制度创新,把专门、专业档案接收进馆,实现国家档案资源的优化组合。要按照重点发展综合档案馆的原则,合理确定国家档案资源的归属和流向,积极整合本行政区域内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档案资源,加快实现不同层面、不同范围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逐步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各有关主管部门配合的国家档案资源监管新体制,实现国家档案资源的优化组合,真正把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成为档案利用和研究的中心。

抓电子文件中心和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建设。档案馆要加强与电子政务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档案部门人才、设备、技术、业务等优势,承担起本地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实现由档案馆统一接收、管理、提供利用本地、各部门电子文件的目标。要进一步加强已公开现行文件收集工作,整合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人事劳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房地产管理等具有现行效用的法规性、政策性、公益性文件,努力构建内容全面、系统,检索准确、快捷的已公开现行文件资料体系,为档案馆担当好政府信息公开场所重任积累丰富资源。

抓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档案馆要按照《河南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的规定,争取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做好濒危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落实抢救任务,提高抢救质量,加快抢救进度。要加大对散存在社会上的珍贵、重要及濒危历史档案进行抢救性征集的工作力度。要大力改善重点档案保管保护条件,积极开展重点档案史料编辑出版工作,努力改进提供利用方式,减少对重点档案原件的使用与磨损,尽最大努力保护好重点档案原件。

抓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馆要建立体系完善、功能多样、检索便捷、手工机读并举的检索体系,为快速高效查阅和深度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有力保障。要建立高质量、大容量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档案信息查询系统和档案信息网络平台,为全面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的网上检索咨询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通过彼此互换档案目录、提供档案复制件等方式开展的馆际交换,也能达到档案资源共享的目的。

作者:翟霣远

第二篇:“双高”建设背景下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问题。对此,应按照统筹设计、分步建设,行业导向、分层建设,兼容并蓄、整合建设的思路,从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工程、课程资源的制作(更新)工程、课程平台的选择与整合工程、课程类型的设计与制作工程、课程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工程、课程建设的质量与诊断工程六个方面着手,同时创新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出台保障政策,以期满足“双高”建设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双高”建设;专业群;课程资源

[作者简介]郎富平(1980-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袁子薇(1987- ),女,安徽安庆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硕士。(浙江 杭州 3112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职业技能证书研发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90745)和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度项目“‘职教二十条’背景下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LZW2019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程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基础单元,更是职业教育新时代推进专业群建设与“三教”改革的核心载体,课程资源建设及其应用则是课程建设的具体表现与实践。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各专业的课程建设研究中,基于“双高”建设新背景的尚且不多,针对课程的通用指导性研究偏少。因此,本文基于新时代“双高”建设的实际需求,从课程团队及职业院校两个层次,探索新时代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策略及其配套工程与保障措施,以期促进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发展。

一、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自2001年爆发式发展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包含课程资源建设在内的各项成果不断涌现,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成果明显。但是与国内普通高等院校乃至国外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相比,国内高职院校的课程资源建设具有起步偏晚、基础偏差、标准偏弱、成果偏少、推广偏软等特征。具体来看,主要是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主观层面

1.专任教师的意识与理念问题。通过调研与访谈发现,尚有大比例的专任教师愿意主持或参与课程资源建设,但不愿意将建设好的资源与他人分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产权保护意识作祟,认为个人制作的课程资源属于“机密”或私有财产;另一方面也存在自信心不足,认为个人制作的课程资源拿不出手,怕被同行乃至行业从业人员“取笑”。同时,也有不少专任教师不愿意或不敢主持、参与课程资源建设。究其原因,一部分教师认为目前各大出版社新推出的教材都免费配套电子课件或视频等素材资源,可以满足教辅工作需要;另一部分年轻教师认为自己资历太浅、行业经验不够丰富,没有资格参与课程资源建设工作。目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对于课程资源建设存在 “想不想”“敢不敢”“要不要”的困惑。

2.专任教师的认知与能力问题。首先是课程资源的服务面向问题。不少专任教师认为课程资源建设成果的应用局限在专业学生,而没有拓展到专业群学生、校内外非专业学生以及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社会大众层面,导致课程资源的展示类型不够丰富多样、应用推广受到限制。其次是课程资源的技术质量问题。不少专任教师在课程资源制作过程中,缺乏专业训练,在处理课程资源的标准化与个性化方面难以兼顾,开发的课程资源仅能供自己使用;部分专任教师在动画、视频等课程资源制作过程中,缺乏表达能力,或者直接扔给资源制作公司全然不顾,导致与实际需求脱节、与实际内容不符。最后是课程资源的内容质量问题。不少专任教师行业经验不够或缺乏“双师”能力,过于倚重已有教材或受其本科期间的学科知识体系束缚,使得课程资源内容过于陈旧、理论性过强,难以契合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还存在专任教师“能不能”“行不行”的困惑。

(二)客观层面

1.高职院校的内生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通过调研与访谈发现,各高职院校对于课程资源建设的内生激励机制构建还不够完善。部分高职院校既不认定课程及课程资源建设的工作量或“劳动付出”,也不认定课程建设为教科研项目,更不纳入专任教师的职称评聘或综合业绩考核范围。多数高职院校在推进或拟推进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尚未明确专任教师的身份与属性,难以实现专任教师在专业间、专业群内以及校企间流动。

2.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机制不够完善。课程资源服务面向单一的原因主要是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产教融合机制尚不完善。首先,目前高职院校与行业龙頭企业的“主次”地位相对混淆,或者高职院校依然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行业企业能配合自己完成课程及课程资源建设。其次,部分行业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或对自身核心的“知识产权”存在认知误区,认为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课程及课程资源,可能导致自身商业利益受损。最后,受高职院校事业单位性质及行业企业的岗位特征等因素影响,目前校企人员的双向流动依然受限,导致专任教师难以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行业信息,难以提升“双师”能力;行业企业人员受企业运营、薪资待遇等因素影响,也难以到高职院校相对固定地开展兼职授课或带学徒,加之教学能力培训缺失、课程建设经验不足,使其也难以有效融入高职院校的教学创新团队。

二、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

“双高”专业群建设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在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专业群教学改革时,必须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共推”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专业群发展的组群逻辑,紧扣行业发展需求链与人才培养供给链,以学生为基点、以教师为灵魂、以行业从业人员为目标、兼顾多层次社会大众的需求,着力明确专业群课程资源的建设主体责任、专业群课程资源的建设标准体系、专业群课程资源的目标服务群体以及专业群课程资源的应用推广路径,力争达到同类专业想用、群内专业与行业企业能用、其他专业及社会大众可用的,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品质保障的专业群课程资源库。

(一)统筹设计、分步建设

首先,课程建设团队应综合考虑专业群的组建逻辑及其行业发展需求链、人才培养供给链特征,根据专业群内学生、专业群教师、专业群所属行业以及社会大众等实际需求特征及可接受程度,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实际,统筹设计课程知识树及相应的知识点,明确各个知识点面向不同群体的资源表现类型与数量。其次,课程建设团队应根据专业群的建设计划、校企合作推进程度、资源分配情况及需求的紧迫程度,对课程资源实施分批、分类建设策略。最后,课程建设团队应统筹考虑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课程配套教材研发、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创业建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等内容。

(二)行业导向、分层建设

课程建设团队应加强与不同层级的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从低到高分别推进以行业通用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合作研发、行业标准研发、行业高质量发展等为代表的合作项目,共同推进课程相关资源建设。充分利用专业群的协同创新中心、产教融合联盟等平台,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主导行业高质量发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发、行业标准研发及其配套课程资源的建设,与行业普通企业共同推进行业通用技能培训资源、社会大众科普或中小学生研学资源的建设。

(三)兼容并蓄、整合建设

“双高”院校应秉承开放的理念,形成以专业群课程相关教师为核心成员,以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专家等人员为重要两翼,有序吸收专业群学生与社会大众成员的动态、开放、包容的课程建设团队。课程建设团队应有效整合专业群内外、所属行业企业及同类院校的各类资源,共同推进课程资源建设,条件成熟的可以建立资源的认证与交易机制。

三、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的路径

在“双高”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群的组群逻辑以及产业链、技术链等实际情况,形成跨专业、专兼结合、校际联手、社会参与课程研发、资源设计与制作的建设团队,满足群内专业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以及对应行业的职业化需求。

(一)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工程

各专业群应在既有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标准体系的建设,重点推进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工程,这是课程资源建设的“灯塔”与风向标。首先,应根据各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及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积极与专业群对应的岗位群需求(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或行业标准相衔接,全面制(修)订专业群“1+N”型系列课程标准,即要求每门课程均有一个面向高职院校专业学生的标准化课程标准,N个可分别面向本校跨专业学生、相近专业教师、行业从业人员、社会大众等不同细分群体的个性化课程标准。其次,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要求,制订出台新时代课程建设的基础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课程依托平台、课程建设内容、课程资源标准、资源类型标准等方面,以便于各课程建设团队参照执行。

(二)课程资源的制作(更新)工程

各个课程建设团队应在课程标准制(修)订的基础之上,完成对课程知识树及知识点的梳理,根据分步建设、分层建设、整合建设的策略,明确支撑各个知识点的资源类型、数量、结构等相关要求。就资源媒体类型而言,包括视频、文本、微课、图形图像、演示文稿等;就资源应用类型而言,包括专业标准、技能竞赛、职业认证、教学设计、学习指南等;就资源数量与结构比例而言,课程建设团队应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对支撑每个知识点的媒体类型和应用类型进行设计,如面向同行教师的可适当提高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相关素材资源的比例。

(三)课程平台的选择与整合工程

在“双高”建设推进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应统筹考虑课程依托平台的选择问题。首先,应综合考虑既有课程的依托平台,专业群内课程宜选择一个主平台和若干个辅助平台。其中,主平台的目的在于构建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便于群内资源的共享与数据分析,若干个辅助平台则可根据具体课程的实际面向来选择。此外,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亦可选择自主搭建新的课程平台,尤其是可与自身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平台无缝对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其次,各高职院校应注重不同平台间的数据对接、共享问题,重点是要解决好学习者的多端口登录、学习成绩迁移以及教学过程数据监控与诊断等问题。

(四)课程类型的设计与制作工程

在分步建设、分层建设策略的指引下,各课程建设团队可根据课程资源建设的完成情况,根据不同细分群体的实际需要,以标准化课程或个性化课程分别设计面向群内的通识基础课或岗位选修课、面向群外的视频公开课、面向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课程,也可以根据各类实践、实习或实训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微课、技能训练模块。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制作不同课程类型的时候,必须结合目标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与规律,围绕既定教学目标与任务,梳理课程结构与知识点,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类型,设计相应的讨论、测验、考试等互动环节。

(五)課程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工程

各高职院校专业群在完成课程建设并在校内实践与应用的同时,还应积极向其他高职院校、所属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大众进行宣传推广以得到实践的检验,既能增强课程的品牌影响力,又能通过各地、各类群体的反馈以不断修正、完善课程。因此,各高职院校专业群应在校内有效实践与应用的基础上,充分依托专业群产教融合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等发展平台进行推广,借助各行业协会、专业学会以及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等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要创新面向行业企业、社会大众群体的宣传推广渠道及其表现类型,如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宣传片、课程学习指南、抖音短视频等,也可以开设相应课程或专业群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

(六)课程建设的质量与诊断工程

与传统课程建设不同的是,新时代课程建设及其应用必须实现信息的实时记录与监测,尤其是在不同授课教师、不同授课环境以及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更加需要了解课程资源质量、课程内容设计、知识表现形式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认可度、美誉度与推荐度,以推动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促进课程资源的优化更新,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全面采集、整合各个平台的数据,实现对学习者的用户行为画像,重点协助教师、学生两大群体以及课堂、课程、专业(群)、院系与学校等五大层级实现内部课程建设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工作。

四、专业群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创新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

1.组建学校—专业群(院系)—课程团队三级课程建设机构。首先,学校层面应依托学术委员会的教学工作专门委员会,结合教材建设委员会,设置校级课程建设或专业(群)资源库建设专门委员会,从校级乃至行业层面来规划设计、统筹推进课程建设或专业(群)资源库建设,做好全部课程建设的质量监控与诊断改进工作。其次,各个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根据所在专业群或二级院系的发展目标,结合校级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统筹设计,设置专业群课程建设中心或专业群资源库建设中心,负责制定专業群或二级院系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专业群课程体系、课程建设目标与定位、课程建设标准及应用考核标准等内容。最后,各个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结合行业岗位群或组群逻辑,通过建设跨专业教学组织或课程(群)建设团队,实现课程与教材建设同步、课堂创新与教学创新协同。

2.搭建课程建设、推广与应用的实践平台。学校及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必须为课程团队进行课程建设、推广与应用实践搭建各类丰富的平台。首先,各个学校应根据本校专业群或骨干特色专业的发展布局,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联系,可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学会等搭建并做实做透专业(群)共建共享联盟或专业大类的课程联盟。其次,各个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积极主动承担各类校际合作平台的公共性事务,助力对应专业(群)平台发挥更好更实的效能;应充分加强与所属行业协会、行业组织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共同推进专业群产教融合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以提升课程建设成果在行业中的应用与推广。

3.构建课程“建设—应用—修正完善—再应用”的内生或自我完善机制。首先,各个课程应充分发挥其面向学生、教师、行业从业人员与社会大众的优势,分别通过院校、行业及社会等渠道以课程外包、师资培训、行业培训、科普研学等方式筹措课程后续建设或更新的资金,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认证标准与交易机制,以促进课程资源素材或课程内容的更新、完善,最终构成课程发展的内生机制。其次,各个课程应充分利用各类渠道、载体或平台,实现既有课程及资源建设问题或意见的征集,以促进既有课程资源素材或课程内容的修正、完善,便于更好地服务于师生、行业与社会大众,最终构成课程发展的自我完善机制。

(二)出台课程建设的政策保障

1.开放多元的课程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确保连续有效投入。首先,各个高职院校应在未来“双高”建设时期,有效统筹专业(群)建设经费,重点保证课程建设与“三教”改革的相关经费,设置课程建设与维护专项资金,确保专业(群)的通识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其次,各个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依托产教融合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有效融入服务行业企业,积极拓宽课程建设的资源渠道。

2.积极有效的课程建设激励奖励体系,确保团队持续投入。首先,学校层面应创新职称评聘政策,有效推进落实职称分类评聘制度,优先将课程建设及其相应成果分别作为教学型、社会服务型以及教学科研并重型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与可选条件,激发专业教师的原生动力。其次,学校应做好统筹设计,优先鼓励开展教学研究及其相应的社会服务研究,实现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研究的积分优先转换制度,即教学研究积分可以转换为科学研究积分与社会服务研究积分,反之则不行或减半转换。最后,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创新教师业绩考核与聘期考试,将课程建设以及与之相关的教材建设、教改项目、课程思政、创新创业、学生比赛、社会服务等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3.深入合作的课程建设产教融合保障,确保企业真情投入。首先,各高职院校及其专业(群)或二级院系应充分依托产教融合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全面深化基于课程建设的各类专业教材、职业技能证书、行业培训、技术研发等联合研发,使企业与学校真正融为利益共同体。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真正有效细化落实行业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系列政策,尤其是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要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抓手,如企业投入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资金应作为其研发成本予以免税。

[参考文献]

[1]曹登华.开放共享视域下的专业群课程建设研究——以高职汽车技术服务类专业群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0(11):51-55.

[2]曹荣军.基于专业群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24):95-100.

[3]龚芸.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逆向设计及其实践[J].教育与职业,2020(22):95-100.

[4]王晓秋.卓越校建设背景下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共享核心课程建设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104-105.

作者:郎富平 袁子薇

第三篇: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

21世纪图书馆进入信息时代的全新标志,具体展示了以原子(atom)形式存储的传统方式向以比特(bit)形式存储的电子方式转变的一般趋势。信息资源管理的诞生和发展处于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球化,开创了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全新局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起着某种崭新范式的作用。国内图书学界对信息资源这一课题研究正方兴未艾。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使信息资源的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在对信息本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息管理学的发展培植起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实体思维和能量思维的信息思维方式。正是信息资源共享的认同感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资源管理的提法似乎不能适应文献资源数字化的需要,且缺乏对信息资源共享这一概念的解释力,于是人们在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作为一种理论思想,信息资源建设是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重心从管理信息资源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变化过程。在图书情报界,人们对于两者的认识有些模糊,甚至有人认为两者是同一事物,相互混淆使用。但笔者认为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本文旨在对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做些理性的思考,期望能对今后图书情报界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 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源起与理解. 什么是信息资源管理?目前还很难找到一种统一的定义,但是从国内近十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我们可发现有如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资源管理的展开。第二种观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实际上是研究在给定的信息资源状态下,如何对现有组织机构或社会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以供有效利用的问题。第三种观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基于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以如何提高生产率与增值服务这一目的为出发点的。在英语中,作为单数的resource意为信息内容本身,作为复数的resources意为信息财产,既包括任何媒体上的信息内容,也包括信息设备和处理此信息的工作者。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而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信息资源管理是不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发展的产物,它既包括信息技术的管理也包括信息内容的管理。

2. 关于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如前所述,信息资源管理起始于西方国家,我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在积极吸收西方学者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根据(草案,1987年)《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中的定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处理、传递和使用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适应性和有效性,提高其数字化、数据库化、网络化和商品化的水平,实现高度共享,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直到2000年底,一些作者对这一新的理论概念展开讨论,其中高波,吴慰慈在《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一文中专题论述了文献资源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关系,并认为信息资源建设应包括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该文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义为:“是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信息进行有机集合、开发、组织的活动。信息资源建设的结果形成信息资源。”这个定义表明,信息资源建设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活动,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就是形成信息资源 。

最近,肖希明先生在“信息资源建设:概念、内容体系”一文中,阐述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体系规划,开发利用与共建共享,馆藏资源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确切地说,该文所界定的信息资源建设内容均来自“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本文在分析不同学者所作信息资源建设定义的基础上,以及参考1997年《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则》相关文件认为,图书馆界有关信息资源建设的提出是在科技情报领域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上展开的。科技情报领域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探索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图书馆的形成以及方兴之势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换句话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的价值功能研究带来了图书馆信息的综合应用阶段。根据信息资源的定义,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凡是未被组织开发的信息都不是信息资源。我们认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正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本质所在。两者为同义词,也是对等物。

3. 信息资源建设的理据分析 .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众所周知,信息不等于资源,只有当信息成为社会活动中的生产要素,同时产生劳动价值才被称为信息资源。这是从价值意义上讲的。生活中存在着过时的信息,不真实的信息,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社会中不在构成资源,相反,它构成垃圾信息,信息污染。从信息可利用的角度讲,信息要成为资源必须通过重组,二次开发,即要对信息进行挑选、分类、组织、编码、存储、传递、分析、积累、识别,才能使其具有在新的信息环境中,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就是说,信息必须经过人类的管理与建设开发才能成为有用的资源。信息资源建设除了具有在新的信息环境中,使信息形成可资利用的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可建设性。信息资源同无序状态存在的信息并不相同,它更大的程度上是人们创造的再生性信息产品,虽然它的生产和分布是一种客观现象,但其生成更取决于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主观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可建设性”是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逻辑起点,信息资源建设的本质实际上是将信息集合化、资源化的过程。

第二,可共享性。同自然资源不可复用的特征相比,信息资源是可以同时使用、异地使用、反复使用的共享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随时对信息资源进行复制、转录、缩微等加工和开发,而不会影响信息价值。这是由于信息资源具有使用整体性,效益的间接性和利用效果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4. 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在联系.毋庸置疑,管理不等于建设。建设的目的是使信息获得可增值效用,提高资源的可利用性。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条件下,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提高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省自然资源。没有建设,即不开发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乃至有效利用就无从谈起。信息资源建设倚重于信息资源管理是不言而喻的。信息资源建设依赖于良好的信息资源管理。从内涵上看,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机构的使命而管理信息资源的过程,即包括信息本身,也包括诸如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之类的相关资源。而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本身的开发利用。从性质上看,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手段,更多的是针对某一机构组织本身。同时,突出标准化和规范化与信息的保存,信息资源建设则更像是一种策略或称行为方案,更注重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从侧重点上看,信息资源管理侧重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投入,强调其管理职能。而信息资源建设的焦点在于利用自动化,网络化手段获得更多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存取服务。

当然,它们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基础与应用的关系,信息资源建设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最终实现,需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从而确保信息资源建设的外部环境与未来变化相一致。而信息资源建设的深化会进一步促进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相互依存,彼此协调发展。

作者:赵向峰

上一篇:经管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公路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