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2022-09-06

第一篇: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论述题: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论述题:历史不仅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认识到近代中国所背负的深重苦难,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100

分)

参考答案1:

1、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中国主权和关税主权的破坏。

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关税主权。

另一方面,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

3、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

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据明显的优势。这样,中国的经济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

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

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任务的转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参考答案2: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的危害,对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

政治上,分为内政、外交、司法、领土四个方面:中国内政混乱

,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人民的工具而已。在百余年间,清政府成为傀儡,袁世凯充当走狗,各大军阀依托资本帝国主义势力钩心斗角,蒋介石为巩固实力而靠向美国......这种窝里斗无疑让危难中的中国雪上加霜,一只大象就这样死死睡去。弱国无外交,中国与外国人打交道,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对外一致妥协、退让。例如资本帝国主义把持中国海关,安排全部的高级职员,最重要的是其涉及与外国人交涉的各种事务。中国近代司法因“领事裁判权”而崩溃。外国人再华一切民事、刑事诉讼,均由领事询明办理,令其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近代中国的领土丧失了独立性,变得四分五裂。侵略者通过武力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强设中国租界,强占中国港湾。

经济上,不仅是那数不尽的赔款,更有那无法估量的财物被抢被毁。初步统计,中英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天津条约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北京条约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中日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白银,辛丑条约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至于被抢被毁的财物,随手就是一大把: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仅庄王府一处掠夺的金银就堆积如山;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的圆明园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却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洗劫,成为一片废墟;掠夺完民脂民膏后,对所有房屋一律烧毁,对所有不能搬运的文物亦一律焚毁......另外,资本帝国主义还开办银行,如英国的汇丰,德国的德华,日本的横滨正金,俄国的华俄,法国的道胜,美国的花旗等等,对中国进行商业投机,并操纵汇价、滥发纸币;控制现代交通运输,其中铁路占93.1%,航运亦占绝大部分;开采矿山,依仗特权,低价收购开矿权,以牺牲中国人民的利益加快发展其资本主义经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文化上,资本帝国主义主要通过奴化教育和宗教扩张来实现侵略的目的。外国侵略者,尤其是小日本,企图通过对中国儿童的思想控制达到永久性侵略,不停地灌输同化思想,致使中国近代确实出现不少叛徒、汉奸、卖国贼。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只是发动战争的一个可笑的借口。外来宗教不仅积极参与侵略中国的活动,刺探、搜集大量军事情报,而且仗势欺人,压迫中国人民,甚至公开干涉中国内政,鼓吹对中国发动侵略。

军事上,资本帝国主义不但是野蛮地进攻中国军队,还屠杀无辜的百姓。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关天培、陈化成、邓世昌、丁汝昌、林永升、聂士成、左宝贵等许多爱国将领为国捐躯;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事迹残害了无数的中国普通劳动人民。

不过,在肯定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危害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其客观上的推动作用。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残酷的,这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与奋起。早期的维新思想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预示着民族意识的觉醒。接着,一系列运动兴盛开来:太平天国运动、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再加上工人的罢工,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统治意图。资本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也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毕竟只是产生危害时的本能反抗,即使没有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也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实现,所以,无论如何,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二篇:论述题: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参考答案

论述题:历史不仅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认识到近代中国所背负的深重苦难,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100

分)

参考答案1: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bai带来了巨大的历史灾难。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第二、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第三、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四、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参考答案2:

1、政治

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

2、经济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它们在用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从而取得种种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其次是剥夺中国的海关主权。资产阶级凭借各种特权,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列强不仅勒索中国巨额赔款,而且迫使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

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一方面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一方面又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3、文化

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其主要内容。

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某些外国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4、社会

性质:由独立自主、主权完整的封建经济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结构: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出现和壮大,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阶级基础

第三篇:浅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

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自我完善为宗旨的经济改革目标的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但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在哪里等等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的阐述,虽已愈来愈清晰,却并非已无疑问,有的甚至更为模糊,思想更为混乱。因此,当我们已比较全面了解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历史与现状及其经验教训之后,为了更好地吸取其有益成份,为我所用,就很有必要在此作一番讨论,以求正本清源,更好地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指明,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是任何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必然要求。但如何实现这一按比例发展要求,即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则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的指引下,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克服过去单纯依靠计划调节的片面性,而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取二者之所长,补二者之所短,而不是要用市场去取代计划从而根本否定计划的积极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14 大报告中所说的:“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又说:“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是说,江泽民同志在阐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一刻也没有忘记要强调运用计划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当我们把计划和市场看为配置资源手段的时候,对计划和市场二者的关系,则只能理解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而不能视为后者对前者的替代或否定。改革开放以来,正因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才使我国经济有了较为迅速、稳定的发展。

因此,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最后都逐渐发展到使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阶段上,这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所不同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是由片面市场调节走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之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是由片面的计划调节走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之路,二者殊途同归。这个事实再次说明计划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替代的关系。

必须指出,现在有一种倾向,企图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鼓吹市场经济万能,把市场机制吹嘘为人类最好的配置资源的手段,并认为,要实行市场经济,就要根本否定经济计划性,谁说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强计划性,就要被扣上要走回头

路,再搞计划经济那一套的大帽子。这种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近些年来的事实表明,每当国家放松了宏观调控的时候,社会经济就出现不同程度混乱,每当加强宏观调控的时候,社会经济就趋向于稳定。如1993 年以来在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正确决策下,逐步取得“软着陆”的胜利和“高增长、低通涨”的大好局面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也必须看到,在这大好局面下,迷信市场万能的倾向还远未清除。如有些地方、部门、企业抵制宏观计划调控,任由市场调节,以致出现大而全,小而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经济结构失调,企业开工不足,加重了工人失业下岗的问题,社会资源严重浪费,就是其明显的表现。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都需要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存在市场经济。但这不等于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区别,事实上二者是有原则性的本质区别的,有的企图否认二者有本质区别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所谓市场经济,是指在商品经济已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用以配置资源和维护人们一定经济利益关系的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两种不同性质社会的基本制度本来就有本质的区别。这两种社会的基本制度各自维护着不同人群的经济关系或经济利益,从而也就不能不影响到两种市场经济各自维护着不同人群的利益,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要以维护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为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以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的。这种本质区别在现实的操作运行上,主要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具体表现出来的。

1. 两种市场经济各自与之相结合的社会基本制度不同。这里说的社会基本制度就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必须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多种成分共同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则根本不存在公有制的成份,而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之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根本之点就在于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坚持公有制,就意味着从事社会化生产的联合起来的劳动者成了企业的主人,能自觉地充分发挥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放弃公有制就意味着劳动者或迟或早将要重新陷入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境地,使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压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恩格斯说:“社会主义的任务,勿宁说仅仅在于把生产资料转交给生产者公共占有”(马恩选集第4卷,第303页)。这里说明公有制乃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基本特征。一切修正主义者最根本的错误之一,就在于放弃了对实现公有制这一根本任务的要求。我国目前由于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要求又还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而只能实行

坚持以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

第二,公有制为主体的内涵是既是一个量的概念,也是一个质的概念,即在量上要求公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当然,这个优势不应该只计算纯公有企业部分,同时也应把融入非公有企业中的公有资产部分一并计算在内。这是十五大所明确提出来了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同时在量上,既然是„优势‟,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就不能只占少数或50%以下,也不能只是简单多数或50%以上,而必须是60-70%以上或2/3以上。这是一个普通的常识,否则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是难以保证的。十五大报告中还指出这个公有资产的„优势‟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区别”。“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就是说,十五大不仅重申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在公有制经济占有量的优势,而且进一步明确必须把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部门的控制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或导向作用也要纳入公有经济“主体”内涵之内,作为它的一个组成部份。

第三,非公有经济的性质问题。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或所有制结构,乃是由我国现实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既有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成份,也有居于非主体地位的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份。可见把非公有经济成份纳入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之中,绝不等于说非公有经济就已变成社会主义性质的了。所以十五大在提出了上述“基本制度”概念之后,紧接着又解释性的强调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却从没有说,也不可能说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或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份。因为它们本来就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份。如果把非公有经济也视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那么,我国目前就已经不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了。其实,客观的情况是很明显的:个体经济属于小生产经济,具有两重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有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但本身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它可以被引导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或者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但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成份。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都是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因此,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或者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2.两种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的是按资分配或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因而必然带来收入差距悬殊,两极分化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的制度,因而会兼顾公平与效率,防止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即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消费品的分配自然要以按劳分配为主,它充分体现了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在还存在非公有制经济的条件下,产品的分配自然还须相应地存在其他分配方式。所谓其他分配方式,包括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生产者的产品,全部归个体劳动者自己所有(除去交纳的税收);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产品除按劳动力价值支付雇佣劳动

者的工资和奖金外,其余都按出资的多少,分配给投资者所有,或者说实行按资分配原则。由于企业资本的来源不同,有的是企业主自有资本,有的是借入资本,因此这按资分配的剩余价值部份,往往划分为利润、股息、利息等各种不同形式分给各个资本持有者。此外土地所有者也需分得一份地租。这样在非公有经济中的分配就有了作为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和作为剩余价值各种具体形式的利润、利息、股息、地租以及个体小生产者的劳动产品等各种形式,而这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以各自提供不同的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为依据的,因此,这“其他分配方式”又可较具体地表述为“按要素”分配。

还需着重说明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习惯于把技术、信息、品牌和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才能也列入生产要素之中,在产品分配中它们自然也应得到一定相应的收入。

3.两种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重大差别。

在运行机制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把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结合起来,但二者结合的程度和方式却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相应的宏观调控和计划调节的作用就比较薄弱,即一般都限于间接的调控和参考性、意向性的计划。国家约束力比较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因而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更有可能加强国家宏观计划调控的作用。由于宏观计划反映的是国家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市场机制的调节只是以个别企业眼前的、局部利益为依据的,因此,要使整个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在宏观计划的主导之下把宏观计划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之所长,避免二者之所短。从而使企业的眼前、局部的利益与国家长远、整体的利益结合起来,并使前者眼前、局部的利益服从于后者长远、整体的利益。

三、对抹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区别的各种观点辨析

1.认为市场经济只有一种,而并不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经济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说早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已经解决了,认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提出了市场经济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

2.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需要考虑姓„公‟姓„私‟的问题,并认为这是自1978年以来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思想。前已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联系并以之为基础的,这也是保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条件。邓小平同志在回答论证深圳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据时说的深圳还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他还一再告诫我们:“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3.以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概念,偷换“公有制形式”的概念,为混淆两种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者一向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不言而喻,这里说的两种公有制形式,是就公有制的公有程度和范围,或者说公有性的强弱而言的。全民所有制或国家所有制公有程度较高,公有范围较广,包括了全民;集体所有制公有程度较低范围较小,只包括部份人民。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制所有制。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十五大的新提法,意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与“公有制形式”的概念属于不同层次的问题。

以上详细地剖析了上述种种混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目的无非是使人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及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区别,从而更好地建立和完善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至于究竟怎样才算建立和完善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是需要从实践中去继续探索的问题,现只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市场经济实践的经验、教训提出如下几个要点: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真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与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非公有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同时并存的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反对主次不分和假公贩私的种种观点和措施。

其次,认真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或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为辅的收入分配体系。坚决防止、缓解和消除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切实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再次,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宏观计划主导下把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以最有效、最合理地配置资源,防止、消除失业与大起大落等等消极因素,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最后,要建立起完善的商品、要素市场体系,以及相应的财政金融体制和价格体系,以保证充分发挥在宏观计划主导下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01】资本主义的兴起

考测点一 资本主义的兴起 [考点扫描] 1.复述新航路开辟

2.但丁.达芬奇和莎士比亚的杰出成就 3.认识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对欧洲 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所起的作用 [考点详解] 一.新航路开辟 1.过程

十五世纪时,随着商业的发展和贸易的日益扩大,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更加强烈,于是迫切希望发现前往东方的新航路,葡萄牙和西班牙由于无力加入欧洲大陆的争夺,又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于是最热衷于探寻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支持的航行目标向东, 1487年,迪亚士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绕过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然后进入印度洋,1497-1498年,达伽马船队沿迪亚士开辟的航线,然后穿过印度洋,最后到达印度,找到通行东方的新航路.西班牙支持的航行目标向西,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越过大西洋到达美洲,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船队横渡大西洋,穿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最后又回到西班牙,完成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新航路开辟取得了初步成功. 2.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所起的作用

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同时引发了西欧 国家积极扩张海外殖民地活动,使得这些地方越来越贫穷落后. 3.新航路开辟概述表

支持 目标 航海家 时间 意 义

葡萄牙 向东 迪亚士 1487年 绕过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然后进入印度洋. 达伽马 1497-1498年 穿过印度洋,最后到达印度,找到通行东方的新航路. 西班牙 向西 哥伦布 1492年 哥伦布越过大西洋到达美洲. 麦哲伦 1519-1522年 横渡大西洋,穿过麦哲伦海峡, 完成了环球航行. 二.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思潮的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产生文艺复兴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1.但丁

但丁是意大利一位伟大诗人,代表作是《神曲》,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他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2.达芬奇

达芬奇是意大利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师,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最大成就是绘画,还擅长于其他很多学科,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写下了30多部剧本和诗句,代表作有《威尼斯商人》和《哈姆雷特》.其中《哈姆雷特》被列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4.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产生所起的作用

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它是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内容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考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各民族的历史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标志是( ) A.佛教的传播B.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C.基督教的传播D.新航路的开辟

2.第一个开辟了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3.15世纪晚期有人想横渡大西洋,跟着谁航行可以成功( ) A.哥伦布B.麦哲伦C.迪.亚士D.达伽马 4.以下航海的实践最早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是( )

A.哥伦布的航行B.麦哲伦的航行 C.迪.亚士的航行D.达伽马的航行 5.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B.西方国家对东方国家的向往 C.土耳其帝国阻碍了东西方的贸易 D.地圆学说的传播和航海的发达

6.以下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资产阶级文化运动B.范围波及整个欧洲 C.以人文主义为核心D.促进了近作自然科学的发展 7.当你去参观有关达芬奇的画展时你可能会看到( ) (1)《创世纪》 (2)《大卫》(3)《蒙娜丽莎》 (4)《圣母像》 (5)《最后的晚餐》 A.(1)(3)B.(2)(5)C.(3)(4)D.(3)(5) 8.16世纪初完成了环球航行的船队是( ) A.哥伦布船队B.达伽马船队 C.迪亚士船队D.麦哲伦船队

9.英国大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中属于欧洲文学四大名著的是( ) A.《威尼斯商人》B.《罗密欧与朱丽叶》 C.《仲夏之梦》D.《哈姆雷特》 二.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 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请回答: [1].“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运动? [2].这一运动首先出现在哪里? 这一变革的性质是什么? [3].这一运动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谈谈你从这些文化巨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当地的居民都跑来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许多人都来到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日记 请回答: [1].“当地的居民"指的是什么人? 哥伦布称他们为什么人?[2].从材料中可见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持什么态度? [3].欧洲殖民者后来又是怎样对待这些当地居民的? 它揭示了什么道理? 三.回答题

1.

15、16世纪,最早致力于探寻新航路的是哪二个国家?当时地理知识方面的什么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欧洲出发向西探寻新航路的是哪二位航海家?从欧洲出发向东探寻新航路的又是哪二位航海家?你是怎样评价新航路开辟的? 2.说出世界上首次证明地圆学说的航队.谈谈向西航行的航海家所开辟出来的新航路客观上对人类认识自然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B

5、A

6、B

7、D 8.D

9、D

二、材料解析题

1、 [1]文艺复兴运动 [2]意大利,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3]人文主义 (观点自由发挥)

2、[1]美洲人 印第安人 [2]当地居民热情,友好地款待哥伦布一行 [3]后来残酷地奴役,屠杀印第安人 。揭示了殖民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积累资本是靠血腥掠夺实现的。

三、 问答题

1、答案在[考点详解]里找,里面都有。

2、①麦哲伦船队②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完成

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新航路开辟取得了初步成功

第五篇:《资本主义的代价》读书报告

《资本主义的代价》读书笔记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是大师级的作品,近来阅读后,果真名不虚传。《资本主义的代价》一书由美国罗伯特·巴伯拉所著,他是华尔街著名经济学家,美国最大的纺织集团ITG集团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曾任美国参议员保罗·桑格斯的内阁经济学家,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经济学家等,多年来在经济学界享有盛名。所以,读完这本书后它给我所带来的感触和启发,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了。

今天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如我们所疑问的,后危机时代经济新思维?房价真的会永不下跌吗?低通胀就能保证经济的持续繁荣吗?新经济的下一个制高点在哪里?罗伯特·巴伯拉在本书中做出了极为详尽的诠释与独到精辟的分析,并告诉人们如何在不伤及产业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有效应对由市场经济内生性缺陷所导致的、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动荡。此外,面向真实的市场,而非假设的市场,巴伯拉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经济分析模式,既包含熊彼得“创造性毁灭”的思想,又融合了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智慧,将凯恩斯体系中的“不确定”与“投机”二者融为一体,为我们带来了一顿丰盛的知识盛宴。

《资本主义的代价》一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 繁荣的代价:现代经济循环的重要特征是资产价格上升和盲目信贷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华尔街是资产泡沫持续膨胀的打气筒,加之美联储加息、遏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最终引发了经济衰退。

第2部分 曾经的美好时光:1985-2006年这两个十年,美国的通胀率、失业率以及工业产值增长都显得非常温和。经济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为“大平稳”,而华尔街称之为“金发女孩经济”,意思是不愠不火,平和完美——这通常被认为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胜利。

第3部分 新的现实:正因为美联储把工作重心全都放在了对工资和物价的控制上,才使得华尔街借机翻云覆雨,利用减息周期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制造更为严重的过剩。

第4部分 为21世纪重塑经济学理论:20年来自由市场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普及,使得主流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的经济学家们拒绝承认一条已被验证了几个世纪的真理:非理性投资与鲁莽的金融决策是整个世界经济衰退的原动力。

阅读完这本书,我想其实我们更应该去了解一下罗伯特·巴伯拉写这本书时的背景。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小故事向大家论述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举个例子,在美国,有这样一对孪生兄妹。哥哥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用父母的钱交了15%的首付,买了一套小房子,每月还着1 500多元的月供。妹妹则听取了很多投行朋友的建议——房价会不断涨的,而且有了次级贷款这种“贴心”的全新金融产品,她只需付2%的首付,就可以买到比哥哥大一倍、贵一倍的豪宅了!由于所有人,包括银行都认为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并且一直都会这样好下去,所以妹妹这么做着,觉得自己真的就快跻身西海岸富人的行列了。

然而200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了,房价跌了,妹妹破产了,无家可归。哥哥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他的房子不值钱了,卖了也不是,继续供着也不划算……这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事,它引发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明斯基说:周期性爆发的危机,其实是让自由市场掌控资本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当美国正在遭遇危机的时候,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迹象似乎让风景这边独好,但我们却发现自己也并不轻松。房价、通胀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让我们似乎永远也摆脱不了“蜗居”时代。繁华的背后是一个个忙碌而疲倦的身影,眼巴巴地盼着房价哪一天能跌下来。可是如果有一天房价真的跌了,我们是不是也要遭遇经济危机了呢?如果房价高了不好,低了也不好,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好的经济?

当繁华、狂热、妄想一一退去,危机之后能让我们幸福的新的经济模式又应该是什么呢?熊彼特说:创造性毁灭是人类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毁灭,是为了新的创造。

最后,我还想谈谈该书所给我带来的启发:

当我们谈论到为什么会暴发2008年这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主流经济学家

们莫衷一是,多数人的答案都是“不可预测”。但在《资本主义的代价》一书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巴伯拉认为,周期性暴发的经济危机是自由市场经济难以摆脱的宿命,20多年来,美联储始终以工资与物价为调控目标,却忽视了金融这一要素对经济稳定的重要影响,难辞其咎。巴伯拉因此也认为,美联储需要重塑政策调控方针,将金融这一动荡之源纳人其调控视野。巴伯拉赞同当前政府大规模救市的做法,但又担忧后危机时代大政府主义思潮,担心随着危机深化,人们会对自由市场经济失去信心。在他心目中,虽然市场经济具有不可克服的缺陷,但仍是最为有效的经济手段,“看不见的手”绝非万能,但永远无法被替代。我们应避免从极右走向极左。

说起《资本主义的代价》这本书,它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思想我不是很理解,毕竟功底尚浅,有些都不太透彻。但不得不说,作者通过巧妙的类比、精彩的论证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非常的生动,有说服力,看完这本书,其内容之精彩可以说是打动了我,并将吸引我去接触、了解更多有关经济学书籍。

上一篇:中班健康教案与反思下一篇:邮政市场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