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困局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

摘要: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阶段,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如何协调与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如何实现世界各国和平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和棘手难题。回顾列宁所面临的艰难困局、回首列宁为破解困局所采取的措施、重温列宁为此所阐释的和平共处思想,可以为我们解答当下这一难题寻求思想启迪和思路灵感,这既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实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因和动力源泉,也有利于我们继往开来、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继续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纵观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酝酿与生成、理论论证与实践措施,虽然从未对“和平共处”予以明确定义和概念阐述,却清晰呈现出科学合理、详实完整的和平共处思想理论体系,并在列宁时期完美地应用于处理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且取得不错效果和伟大成绩。本文将沿着“思想的来源与形成—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思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展开理论探索和现代解读。第一部分阐释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并对其思想进行了阶段划分。从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两制并存局面、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进展并不顺利及国内迫切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及列宁自身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前期理论准备等构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本文又把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十月革命、《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及1919年底和平共处思想的正式形成作为其思想划分的阶段点。第二部分分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主要从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能不能、以及怎样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等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和详实解读列宁和平共处思想。首先,从社会主义的性质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理论层面、与巩固新生政权现实需要的实践层面,回答了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其次,从世界革命遭遇挫折的政治层面、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均势局面形成的军事层面、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需要的经济层面等具体的历史条件,来分析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再次,从善于利用各种矛盾、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及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等理论层面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最后,从和平竞赛、平等互利发展对外贸易、不干涉他国内政及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具体实践措施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第三部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通过和平共处思想的灵活应用,列宁不仅使苏俄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外部环境以促进苏俄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也为当今国际秩序的建构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从列宁自身思想完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丰富及和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从其思想在列宁时期应用于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展开论述,归纳出其具有促使苏维埃政权的发展、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和平进程等方面的实践价值。第四部分论述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政策的事实出发,总结出中国共产党人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理念,这些理念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理念和主张将指导两制国家关系相处的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拓展到指导处理相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全球秩序重塑问题及其全人类的长远发展问题等。这些理念和主张的提出并应用于国际交往的外交实践,无疑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也是我们继续探索和不断研究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列宁;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十月革命后出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局面

2.1.2 欧洲革命形势不容乐观致使苏维埃政权处于孤立境地

2.1.3 俄国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2.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

2.2.3 列宁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准备

2.3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演变历程

2.3.1 从十月革命到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和平共处思想探索时期

2.3.2 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到1919年底的和平共处思想形成时期

2.3.3 从1920年至列宁逝世和平共处思想在巩固和建设苏维埃政权中的应用时期

第3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

3.1.1 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决定只能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3.1.2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性过程

3.1.3 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现实的需要

3.2 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3.2.1 一战后趋于缓和的国际局势

3.2.2 苏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均势局面的形成

3.2.3“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的形成

3.3 实现和平共处的指导原则

3.3.1 善于利用各种矛盾

3.3.2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以建设社会主义

3.3.3 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

3.3.4 国内经济政策的转向与对外经济政策的开放相统一

3.4 实现和平共处的实践措施

3.4.1 以和平竞赛方式来推进和平共处

3.4.2 以平等互利原则来增进和平共处

3.4.3 以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来促进和平共处

3.4.4 以警惕资本主义的演变活动来保障和平共处

第4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

4.1.1 构成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制关系”理论

4.1.3 为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有利于维护苏维埃俄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

4.2.2 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2.3 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4.2.4 有利于世界和平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第5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5.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5.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与主要内容

5.1.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

5.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5.2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提出

5.2.1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提出的背景

5.2.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路径

5.2.3“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深化

5.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5.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过程

5.3.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含义

5.3.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5.3.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论文提纲下一篇:白血病护理医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