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营建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Kano-QFD集成的重庆高校休读空间营建研究

摘要:环境育人是高校校园环境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展示学校声誉的途径之一,因此,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休读空间作为学生日常休闲、读书、交往的载体,能集中反映校园环境建设发展水平,体现环境育人的价值,是高校校园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庆高校的自然山水环境为多样化的休读空间规划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山地特色。然而,当前校园休读空间存在分布不合理、文化遗失、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表现出与使用者需求不相适应的状态。因此,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对高校休读空间的营建开展深入研究,有利于促进山地高校校园环境休读空间的规划建设和品质提升,满足我国高校校园环境规划建设的需要。本文以重庆主城区高校休读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行为学、需求层次理论、环境空间质量评价方法、Kano-QFD集成方法等相关理论与方法,选取重庆主城区内10所高校(13个校区)校园休读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借助Kano-QFD集成方法建立起一套适用于重庆高校校园环境休读空间的质量评价模型,对西南大学校园休读空间进行评价,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结果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依据校园休读空间所处环境及其景观特征,将重庆高校校园环境休读空间分为草坪型、林下型、滨水型、亭廊型、步行道边缘型、花园型和广场型7种类型。(2)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不同类型休读空间的特点,归纳休读空间总体营建特征。在空间规划层面,重庆高校校园环境休读空间数量与校园占地面积成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休读空间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步行道边缘型>广场型>滨水型>花园型>亭廊型>草坪型>林下型;高校不同功能分区中,休读空间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教学科研区>中心景观区>住宿生活区>校园入口区>体育运动区;不同空间形态对应的休读空间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面状>线状>点状;在景观设计层面,休读空间地形分为平地式、上升式、坡地式、下沉式和复合式5种,以平地式为主;不同休读空间植物景观表现不同;水体价值有待挖掘;设施种类较为丰富;铺装朴素单调。在管理服务层面,治安管理良好,清洁卫生、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工作存在盲区,文化氛围营造尚未得到重视;在使用情况层面,总结了不同类型休读空间中使用者主要的行为活动内容、时间及需求。最后总结出休读空间现存问题,如:平面布局不合理、优势资源利用不足、人文特色不突出、山地特征不明显、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3)Kano-QFD集成方法适用于高校校园环境休读空间使用后评价;以此从使用者需求和休读空间质量特性两方面构建了重庆高校休读空间的质量评价模型。(4)应用Kano-QFD集成评价模型对西南大学校园休读空间进行质量评价,得到不同类型休读空间的使用者需求指标属性、重要度和休读空间的关键质量特性,针对性地提出营建建议。(5)依据实地调研及评价结果,提出重庆高校休读空间的营建理念、原则和方法。重庆高校休读空间在空间规划层面应遵循空间分布网络化、空间类型差异化、空间尺度微型化、空间数量充足化、周边环境互动化五个原则;在景观设计层面应遵循自然资源渗透化、地形地貌立体化、基础设施丰富化、植物文化扎根化、植物种类适宜化五个原则;在管理服务层面应遵循设施维护公众化、主题活动多元化两个原则。最后对不同类型休读空间提出相应的营建方法。本文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通过对重庆高校校园环境休读空间进行现状调研及营建研究,以期对重庆及其它具有山地特色的高校校园休读空间提升改造和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指导作用。

关键词:重庆高校;休读空间;需求;质量特性;Kano-QFD

学科专业:风景园林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校园环境休读空间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

1.1.2 校园环境休读空间建设是促进学生从室内到室外学习的重要途径

1.1.3 校园环境休读空间建设是环境育人的重要体现

1.1.4 校园环境休读空间建设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校园环境休读空间研究

1.2.2 户外休闲读书空间研究

1.2.3 Kano模型和QFD理论在环境景观空间评价方面的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4.3 调研对象的选取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高校校园环境休读空间设计与评价理论

2.1 校园环境休读空间

2.1.1 校园环境休读空间构成要素

2.1.2 休读空间类型与特征

2.2 休读空间设计理论

2.2.1 环境行为学

2.2.2 需求层次理论

2.2.3 风景园林学

2.2.4 校园环境休读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2.3 环境空间设计质量评价方法

2.3.1 使用后评价(POE)

2.3.2 美景度评价(SBE)

2.3.3 景观绩效评价(LPS)

2.4 Kano-QFD集成方法与休读空间质量评价

2.4.1 Kano模型

2.4.2 质量功能展开理论(QFD)

2.4.3 Kano-QFD集成方法

2.4.4 Kano-QFD集成方法引入使用后评价(POE)的适用性分析

2.5 小结

3 重庆高校休读空间现状调查研究

3.1 重庆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概述

3.1.1 重庆自然环境

3.1.2 重庆高校建设发展历史

3.1.3 重庆高校校园现状

3.2 重庆主城区高校休读空间建设现状

3.2.1 重庆主城区高校休读空间规划建设分析

3.2.2 重庆主城区高校不同类型休读空间景观要素分析

3.3 重庆主城区高校休读空间管理现状

3.4 重庆主城区高校休读空间使用情况

3.4.1 访谈提问分析

3.4.2 问卷调查分析

3.4.3 行为观察分析

3.4.4 使用情况总结

3.5 重庆主城区高校休读空间营建特征及现存问题

3.5.1 不同类型休读空间的特点

3.5.2 休读空间总体营建特征

3.5.3 休读空间现存问题

3.6 小结

4 基于Kano-QFD集成的重庆高校休读空间评价模型构建

4.1 高校校园休读空间质量评价模型构建路径

4.1.1 原则

4.1.2 目标

4.1.3 内容

4.1.4 步骤

4.2 使用者对休读空间不同层次需求的筛选(左墙)

4.2.1 关于休读空间使用者需求指标初选

4.2.2 关于休读空间使用者需求指标补充

4.2.3 关于休读空间使用者需求指标筛选

4.3 休读空间质量特性指标的确定(天花板)

4.4 使用者需求-休读空间质量特性相关关系矩阵的构建(房间)

4.5 评价程序

4.5.1 调查问卷设计

4.5.2 需求属性归类

4.5.3 计算参数及公式

4.5.4 关键质量特性确定

4.6 小结

5 西南大学校园休读空间质量评价与分析

5.1 调查问卷实施情况及结果

5.1.1 草坪型休读空间

5.1.2 林下型休读空间

5.1.3 滨水型休读空间

5.1.4 亭廊型休读空间

5.1.5 步行道边缘型休读空间

5.1.6 花园型休读空间

5.1.7 广场型休读空间

5.2 结果分析

5.2.1 使用者需求指标属性分析

5.2.2 使用者需求指标重要度分析

5.2.3 休读空间质量特性优先级分析

5.3 西南大学不同类型休读空间营建建议

5.3.1 草坪型休读空间

5.3.2 林下型休读空间

5.3.3 滨水型休读空间

5.3.4 亭廊型休读空间

5.3.5 步行道边缘型休读空间

5.3.6 花园型休读空间

5.3.7 广场型休读空间

5.4 小结

6 重庆高校休读空间营建策略

6.1 重庆市高校休读空间营建理念

6.1.1 以满足学生需求为驱动

6.1.2 以适应生态环境为核心

6.1.3 以增强教育功能为责任

6.1.4 以塑造山地风格为特色

6.1.5 以顺应时代潮流为方向

6.2 重庆市高校休读空间营建原则

6.2.1 空间规划方面

6.2.2 景观设计方面

6.2.3 管理服务方面

6.3 不同类型休读空间营建方法

6.3.1 草坪型休读空间

6.3.2 林下型休读空间

6.3.3 滨水型休读空间

6.3.4 亭廊型休读空间

6.3.5 步行道边缘型休读空间

6.3.6 花园型休读空间

6.3.7 广场型休读空间

7 结语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休读空间使用偏好调查问卷

附录2 休读空间需求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3 西南大学××型休读空间调查问卷

附录4 西南大学校园不同类型休读空间的质量屋结果

致谢

上一篇:教育公平科学发展观论文提纲下一篇:多媒体课件制作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