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读教学法的新尝试

2022-10-21

所谓“作读教学法”, 就是将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融为一体, 以课文为范文, 通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读教学法的一般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预读课文, 目的是对课文内容和结构有初步的感知。为此, 要求学生写出结构提纲。

第二步是解题。懂题意, 抓题眼, 明特点, 理清课题与中心的关系。从作文来讲是立题, 审题, 从阅读来讲是释题, 把握文章特点。

第三步是明确中心。从作文来讲是立意, 即明确写作意图。从阅读来讲是明确中心所在。

第四步是研究材料的选择和安排。从作文来讲是为表达写作意图所进行的材料选择和安排。从阅读来讲是明确课文布局、取舍材料的依据所在。

第五步是审视重点, 把握重点段的层次安排。从作文来讲是浓墨重彩, 逐层推进, 充分表达写作意图。从阅读来讲是理清重点段与中心的关系, 即怎样一层一层的体现中心。

第六步是结构探秘。从作文来讲是为更好地表达写作意图而精心安排结构。从阅读来讲是看到结构的精巧和独到, 使中心思想得以鲜明的表现。

第七步是语言赏析。从作文来讲, 是为表达中心, 使用不同的语言, 或描写、或叙述、或议论说明、或抒情。从阅读来讲, 认识那些精练、优秀、严谨有力的词句对中心思想有怎样的表现力。

第八步是模拟训练。从作文来讲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从阅读来讲是化知识为能力, 巩固阅读成果。

第九步是评教评学。学生互评, 师生互评。从作文来讲是拓展思维空间, 激发创新意识。从阅读来讲是教法和学法的完整探讨,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第十步是教学后记。课后教师要从教与学的统一和作与读的融汇两个方面进行创新思考。目的是使教师能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来一个升华, 使作读教学法能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中日臻完善。

上述各项基本教学步骤, 构成了它的基本模式瞭, 反映出它的三大特色:一是体现了作读合一, 一脉相承的特色。每一个教学步骤中自然交融着读与作两个因素, 教与学双边活动, 使阅读分析与作文训练熔于一炉。同时在教师指点下, 学生以阅读的目光剖析作者思路, 品评表达技艺, 又以作文视点探源思想的深度, 借鉴写作特色, 使阅读分析更加深刻以使作文思想大开, 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中读写两张皮现象。二是体现了读用合一、作读相长的特色。每篇课文既是阅读分析的材料, 又是作文训练的范文 (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 , 学生总是带着读与写, 即语言表达的需要, 进入课文学习中, 经学生相互讨论和教师适时的点化, 学生对课文中精妙的构思技巧、生动形象的表达方法、优美感人的词句运用, 都会出自为我所用的浓厚兴趣而关注它、把握它。常会收到活学活用、立竿见影的效果。日积月累, 随着分析能力的增强, 写作经验和语言材料的日渐丰富, 作文能力的提高则是水到渠成的事。这就较好的改变了在应试教育中, 学生忽视了为表达思想感情而阅读, 忽视了为表达自己写作的意图而作文的被动学习局面, 使学生进入了真正为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而学习的轨道。三是体现了激发机制, 鼓励创新的特色。首先让学生真正明确语文是用来生存、生活的基础工具。所以能写出如此精到的范文、能扣动听者心弦, 在于他善于学习思考, 勤于写作练习。因此, 学生就能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 来吸取课文中精妙的思想观点和独到的表达技巧。由于学生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理, 因此力求化知识为能力, 借人之长, 补己之短, 试着模仿借用。一旦成功, 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 那种成功的冲动, 又会强化其学习动机, 使其从模仿到创新, 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中千篇一律、支离破碎的阅读分析和八股文似的阅读训练, 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状况。

由此, 令人信服的看到:作读教学法所收到的三大效果:一是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由于该法是以作者思路为纲来组织教学, 学生的思路时时扣住作者思路, 使一节课同时完成阅读与作文两个训练任务, 一举两得, 事半功倍。实践显示, 过去一学期学生作文5——6次, 讲读课文30篇。现在使用作读教学法, 每学期作文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最少的都在20次以上, 课文和课外范文学习在40篇左右, 而且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轻松。二是激发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 特别是作文的兴趣 (包括口头和书面) 。这是因为每学期上了多少次阅读课就上了多少次作文课, 学生作文的思路大开, 不再为无话可说而苦恼, 而是有话想说、有话要说的冲动如何能满足。三是开拓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在作读教学法中师生角色得到了科学的定位, 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出成果的运动员, 而教师成了真正的教练, 发挥了教学主导作用。以知识点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的满堂灌已没有存在的市场了。

摘要:在新一轮课改中, 学习了“作读教学法”课改新理念, 经过近两年教学实践, 总结出“作读教学法十步操作”程序。体会到了它的三大特色:作读合一, 一脉相承;读用合一, 作读相长;激励机制, 鼓励创新。

关键词:课改,教学,作读法

上一篇:大荔县水系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人文奥运撬动天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