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社会观察类电视节目模式差异分析——以《你会怎么做》和《人间观察》为例

2022-09-10

1 节目简介

《你会怎么做》是广东卫视2015年1月1日全新推出的中国首档社会行为观察类节目。节目通过还原当下社会热议事件, 以360度全方位隐藏拍摄的方式, 来观察普通人们的真实反应。该节目每一期都会设定一个具有争议性的场景, 由演员配合幕后人员将其重现, 并通过隐秘布置在场景周围的摄像头, 真实记录事件发生时周边人群的反应。根据CSM 50城市收视数据显示, 首期节目收视率达0.43, 在全国省级卫视晚间黄金档排名第八。国内某著名视频网站收录节目2天点击量达到80万, 评论数千。可以说, 《你会怎么做》节目打破了电视业“硬件决定质量”的传统思维模式, 通过借鉴和创新, 挖掘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省台节目发展之路。

2012年10月24日社会行为观察类综艺节目《人间观察》在日本五大民营无线电视台之一的TBS电视台开播。该节目每期设定一个娱乐性主题, 通过周围亲友的配合, 将毫不知情的观察对象带入特定的场景中, 拍摄其行为。作为TBS一个招牌节目, 其娱乐效果显著, 深受日本国民以及中国观众的喜爱。该节目在日本30个放送局放送, 地区包括东京都、北海道及25个县, 范围涵盖日本全域。

2 节目定位

《你会怎么做》每期以一个有争议的热点话题为题材, 在道德层面的激烈矛盾中, 观察大众行为, 达到弘扬正义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目的。当前中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道德底线不断受到冲击、痛点频出的阶段, 社会矛盾点聚焦在道德层面上, 比如“彭宇案”引发社会讨论“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冷漠走开的行为引起社会热议。这些发生在现实中的事件被当作《你会怎么做》节目的素材, 用来测试和观察当前社会真实的生态环境。

该节目制作人李刚谈道, “我们是观察实验者, 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 通过镜头语言还原每个人的真实状态。它会带你触摸最真实的感动, 同时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例如首期节目《目睹流浪汉被赶出餐厅》中土耳其大叔拉住流浪汉说出温暖心灵的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你无权赶他出去!”;《目睹丈夫家暴》中14岁女孩的质问:“既然娶她回家了你就应该好好爱她啊!”;《目睹女孩搭黑车》中对着女孩呼喊:“小心命啊!命啊!”的红衣男子。他们都来自最真实的当下社会, 《你会怎么做》通过记录他们传递出人文关怀和社会正能量。

《人间观察》是一档主打娱乐和温情, 选题策划和节目编排都十分出彩的日本社会观察类节目。多期制作之后, 节目组确立了融社会观察和娱乐为一体的风格路线。日本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泡沫经济后努力复苏、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文化上追求小确幸的大环境不无关系。尽管近年来日本的经济不复以前强势, 但日本社会内部稳定, 文化联结性强, 道德问题不显著, 所以节目的定位偏向娱乐性质。

3 参与人员

3.1 演播室

在南方网《国内首档社会观察节目<你会怎么做>元旦首播》报道中写道, 制作方邀请了石述思、夏东豪两位重量级嘉宾加盟。一位辛辣点评, 一位富有感染力。他们两位在演播室中一边观察视频录像, 一边与主持人马志海讨论并解释被观察者的各种反应。两位评论员的热辣点评也引发了观众热议, 如石述思的“我们一直生活在被报道的世界中”“世上本没有勇敢, 站出来的人多了, 也就变成了勇敢!”等话语也引发了观众在节目之外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讨论。

而日方演播室的八位嘉宾以演艺圈人士为主, 他们的表情反应和搞笑言论时刻带动着节目气氛。演播室嘉宾集创意策划、编导、演员、评论员为一体, 与观察现场的交叉性强、融合度高, 往往一些观察主题是由嘉宾提出并参演的, 给观众带来亲切感和真实感, 笑料加倍的节目效果。

3.2 被观察对象

在观察现场, 《你会怎么做》节目组的观察对象是随机选取的社会大众。除开知情者, 凡在观察时段进入拍摄场地范围的人都属于被观察对象。如《遇到家暴, 你会怎么做?》观察设置在一家餐厅, 随机进入餐厅就餐的食客就是节目组的观察对象。随着两位演员的表演和事件进入高潮, 对设定情节做出反应的人则会成为重点被观察的对象。

中方节目组与被观察对象之间没有联系, 与此相反, 日方节目组与被观察对象有间接联系。被观察者通常是提前确定的, 具有针对性。日方节目组事先会和被观察者的亲属或朋友取得联系, 如节目《剧组突然邀请你去演戏》中, 观察对象的妻子事先联系《人间观察》团队说丈夫平时就爱演戏, 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于是节目组设定了上面所说的观察主题。

4 环节设置

4.1 主题选定

中方节目组从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寻找合适的题材, 结合真实案例, 如歧视、家暴、搭黑车、下药、骗婚等在新闻报纸中时常见到的社会现象, 设定观察情景。最新一期节目《目睹有人破坏共享单车, 你会怎么做?》就是在共享单车不文明使用现象频出的当下设定的主题, 可以说是选取社会突出问题, 紧跟时代脉搏。

日方节目在官方网络上收集网友创意以及嘉宾提议, 寻找有笑料的观察主题, 并从以往的主题经验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观察, 设置搞笑情节。

4.2 拍摄设置

中方节目的拍摄方式主要是隐藏式拍摄, 也就是在对方不知情的前提下进行拍摄。广东卫视总监余得通说:“周边人群事先完全不知道我们人为设定的情境。拍完以后, 我们会告诉被拍的人, 我拍了, 如果你不同意, 我们就不播出, 这就规避了隐性拍摄的伦理问题。”但是这种说法只是节目方的一厢情愿, 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权, 未经他人同意, 以秘密方式进行拍摄他人的行为, 这是对他人权利的一种侵害, 扰乱了社会生活秩序。

尽管日方也有暗拍, 如《当一个陌生人特别熟悉你的个人信息》节目中, 出租车上就安排有隐藏摄影机, 但大部分观察还是以明拍为主。通过假装成一个其他节目进行拍摄。例如在《遇到灵异事件, 你信不信?》中, 节目组假装成日本《四重奏》杂志邀请女艺人吉田里帆接受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设置了一系列灵异情节来观察吉田里帆的真实反应。

4.3 身份告知

从节目组最后表明身份的方式来看, 中方和日方基本一样, 都是节目组幕后成员现身, 向被观察对象说明情况。有区别的是日本节目知名度较大, 且主题娱乐性较强, 受访者一般能立即反应过来且在心理上也能轻易接受。而中方节目则需要节目组人员和演员一同解释告知, 因隐藏式的拍摄, 涉及道德层面的主题, 有的被观察者会产生“被愚弄”的感觉甚至愤然离去。

5 画面效果

日方节目的画面效果亮点在于弹窗和字幕。弹窗可以说是日本综艺的一贯特征, 早期运用于提升节目的欢乐效果, 类似于当前中国综艺中的外置“鼓掌和欢呼声”。弹窗吸引对演播室的明星嘉宾有好感的粉丝观众。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弹窗也一直被诟病, 其一是弹窗中嘉宾的反应过于夸张, 其二是由子弹窗一直出现在画面中, 容易遮挡一些节目相关信息, 且其长时间悬挂易使人厌烦。

第二是字幕效果, 日方的字幕颜色较为丰富, 其一大用处是及时捕捉节目中的笑料或是重点传递给观众。节目中常会出现一些加粗或着重标色的字幕, 以此方式向受众传递节目节奏。

中方的画面则显得较为“中规中矩”。近期节目开始出现弹窗, 但字幕无亮点, 以配音字幕为主。画面设计风格不够新颖, 演播室画面以大红色为主, 显得刻板单调, 还停留在新闻演播室的风格。

6 问题及建议

6.1《你会怎么做》节目中存在的问题

严肃话题、激烈的道德矛盾, 易引发审美疲劳, 中方节目定位是严肃的道德性观察。每期主题都设立激烈的道德矛盾, 对于观众来说, 长期观看同类严肃主题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为长期聚焦在社会道德问题上, 观众对社会黑暗面会产生消极情绪, 易对节目产生厌倦感。建议在主题的选定上扩宽选择面, 增加多样性, 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 穿插一些带有娱乐性或者放松性质的观察题材为观众带来新鲜感。建议参考日方节目的娱乐观察, 设定一些道德矛盾小且有益于轻松和谐氛围的观察, 如日方节目的《丈夫突然给妻子说我爱你》《如果时间倒流》等。

(1) 演播室设定不足。中方节目的演播室与观察现场明显是两个部分, 且是断裂无连接的两部分——评论现场和事件现场, 观众观看时会产生跳戏、换台的切换感。演播室嘉宾没有明显的参与感, 有纸上谈兵之嫌。反观日方节目的观察现场有演播室嘉宾的参与, 许多观察主题创意是由嘉宾想出的, 也有嘉宾充当演员参与观察的录制。观察现场和演播室两者是结合在一起有互动的, 在观看效果上也是后者更好。

在中方节目中观察视频与演播室评论的切换是随时性的。当观众一心沉浸在观察现场时, 演播室嘉宾的评论打断事件发展和观众思路, 易引发观众反感。日方节目通常是在观察结束后发表嘉宾言论, 为下一段观察承前启后, 这种设置更符合受众心理, 易获取观众好感。建议中方节目借鉴日方的演播室设定, 提升观看体验。

(2) 画面效果需增强。中方节目在画面制作上没有太多的设计感, 给人看新闻节目的感觉。建议借鉴其他真人秀节目比如《奇葩说》《我是歌手》在画面设计上的经验, 增添年轻化的元素, 走出传统的“新闻演播室”风格, 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 增加视觉体验。相比较, 日方节目的画面效果有强烈的日式综艺风格, 用色大胆、颜色丰富, 与节目定位相符。中方节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大胆创新, 在演播室装饰、嘉宾服饰妆容和画面设计上升级改造, 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

(3) 隐藏式拍摄手法受人诟病。这个问题是中日两方节目共同存在的, 但中方节目尤为突出。社会观察节目的立足点是真实, 为满足真实的要求, 中方节目采用“360度、全方位隐藏拍摄”的手法, 多方位捕捉被测者的真实反应。这本是社会观察节目的亮点所在, 但隐藏式拍摄手法在道德伦理上是被质疑的。《社会观察类节目中隐蔽拍摄的争议性探究》一文分析道《你会怎么做》完全符合“陷阱新闻”的三大特征:导演事件、欺骗式采访和以审判者自居。其本质与早期新闻媒体靠丢钱包测试路人反应的报道相同, 只不过把过去零星的“陷阱新闻”栏目化罢了。有一期节目演员扮演中暑昏厥的女学生, 一位女士不仅将女孩扶到树荫下休息还买来面包和水, 但由于跟拍摄像的暴露, 这位女士识破了节目组的隐藏拍摄。在得知这一切是情境角色扮演后, 尽管主持人和导演竭力劝说, 女士还是拒绝了节目的采访愤然离去。

我们可以从日方节目中学习独特的拍摄方式。其假借其他节目的名义实现明拍, 在拍摄手法的道德问题上不需背负沉重的包袱, 且能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如《品尝假食材》和《剧组找你演戏》分别是借“节目直播品尝美食”和“拍戏”的由头, 安插跟随式拍摄, 这种拍摄方式提前告知了被拍摄对象, 尊重了对方隐私和人权, 规避了拍摄上的伦理问题。既不暴露节目实际目标, 也利于真实完整的拍摄被观察者的表现。

6.2《人间观察》节目中存在的问题

节目观察情节设置低俗。日方节目的定位是娱乐性质的社会观察。节目为增强娱乐效果、吸引观众眼球, 有的设定情节近似整蛊, 伤害了被观察者的心理, 也使节目变得低俗化。如《出租车上遇到鬼》日本女声优金田朋子在出租车上看见“幽灵”, 被吓得全程尖叫并崩溃大哭。这种观察在一定程度上欺骗了对方, 伤害对方心理和身体, 并不符合社会观察节目的出发点。用伤害被观察者的方式博观众一笑, 从本质上讲背离了节目初衷。建议节目组小心斟酌设定的情节, 注意把握观察的度, 思考本次观察会不会给对方留下阴影和伤害, 让节目走向更加阳光有内涵的未来。

7 结语

中日两国在社会观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中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你会怎么做》以道德层面主题为观察视角, 随机选取社会大众为观察对象, 从其行为中探寻社会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人间观察》在娱乐观察上有所长, 演播室设置成熟, 画面效果出彩。尽管两节目共同存在隐蔽拍摄的问题, 并分别存在主题严肃、演播室设定不足、画面效果不佳, 情节设置低俗的不足, 但可以肯定的是此类节目从众多千篇一律的真人秀电视节目中突出重围, 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创新节目路线, 真实反映社会环境, 其未来发展也必然具有广阔的前景。

摘要:2015年, 广东卫视推出了一档社会观察类节目《你会怎么做》, 凭借着深度的人文关怀及传播出的正能量, 一经播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日本TBS电视台推出的同类节目《人间观察》也在日本民众中引起较大反响。本文从节目定位、参与人员、环节安排等四方面分析《你会怎么做》和《人间观察》节目模式的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二者各自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议, 以期为此类节目的未来发展带来一些启发思考。

关键词:社会观察类节目,你会怎么做,人间观察

参考文献

[1] 《你会怎么做》引爆社会正能量.[EB/OL]网易新, 2014-12-22.

[2] 广东卫视《你会怎么做》成收视黑马|节目|卫视.[EB/OL]凤凰娱乐, 2015-01-05.

[3] 国内首档社会观察节目《你会怎么做》元旦首播_娱乐资讯.[EB/OL]南方网.2014-12-31.

[4] 王国川.《你会怎么做》:打造老百姓“平安符”——兼谈“非娱秀”热播元素[J].南方电视.刊, 2015 (1) .

[5] 余得通, 谢江林.社会观察类节目运作与卫视生存——对话广东卫视总监余得通[J].南方电视学.刊, 2016 (3) .

[6] 曾林浩.社会观察类节目中隐蔽拍摄的争议性探究——以广东卫视《你会怎么做》为例[J].声屏世.界, 2016 (8) .

上一篇: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下一篇: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税务审计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