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今日头条、微信的媒介框架差异分析——以对“江歌案”的报道和讨论为例

2022-09-10

一、引言

2016年11月3日凌晨, 来自中国青岛的日本政法大学在读研究生江歌, 于日本中野租住的公寓中, 因同租室友刘鑫的感情纠葛, 在维护刘鑫时被刘鑫前男友陈世峰残忍杀害。作为一起海外留学被杀事件, 以及室友和中心证人刘鑫的态度, 陈世峰在日本判有期徒刑20年后江母请愿判凶手死刑等一系列后续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都对此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

对信息传播媒体而言, 报道本身就是一种建构活动。媒体通过新闻事实的制作和表述来建构框架。戈夫曼 (Goffman, 1974, 《框架分析》) 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中的一种认知结构, 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框架的概念由此引入文化社会学, 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 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每一框架将把给定的目标和伦理置于其他目标和伦理之上……框架框定了一个内容内含的价值和目标。媒体框架一件事, 就是把认为符合平台理念和平台受众需求的部分挑选出来, 在报道中特别处理, 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 道德评估, 及处理方式的建议。

基特林 (Gitlin, 1980) 认为框架能使新闻从业者快速地对信息进行常规处理包装后有效传递给受众, 认为框架是选择、强调和排除, 框架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新媒体虽被称为快餐文化, 以快奇新博眼球, 但不同的媒体平台都会因不同的受众、利益和立场的不同, 对外传播的讯息侧重点也会不同, 所以媒介框架的选用也具有差异性。

本文运用媒介框架理论, 将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微博三家新媒体平台对“江歌案”的报道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后, 发现不同新媒体平台对同一事件建构了不同的报道框架, 作为在对事件的报道速度和关注人数都位居前列的新媒体平台, 它们之间的媒介框架差异, 很值得研究。

二、采样方法

从2017年12月11日“江歌案”日本开庭审讯起至2017年12月30日共20天的时段内, 在今日头条官方网页及和新浪微博网页版的搜索框中输入“江歌案”进行搜索, 进行人工核对后, 得到以下样本数:今日头条100篇, 新浪以该事件注册并持续跟进事件的用户名4个, 参与持续讨论的微博用户50个, 在手机端微信平台的资讯类目中输入“江歌案”, 获得样品数77篇, 构成文本分析的数据。

三、报道时段梳理

据此, 笔者将事件按照讨论热度划分为3个阶段:事件的发生和调查为第一阶段, 时间跨度为2016年11月3日至2017年12月10日;开庭到宣布审判结果为第二阶段, 时间段为从2017年12月11日到2017年12月20日, 媒体的报道数量和参与讨论的网友数均达到顶峰;第三阶段的时间起点是2017年12月21日, 这一阶段的内容以讨论和反思为主。2017年12月30日之后, 三个新媒体平台几乎都不再出现关于该事件的新的报道和讨论。

在第一阶段中, 除今日头条有一篇以海外留学生又一事件为主题的报道外, 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都没有“江歌案”的相关报道。

第二阶段中, 微博对该事件呈现井喷式报道, 尤其是刘鑫被指人作伪证后, 话题度和关注度都达到最好, 掀起了舆论讨论高峰。这一阶段, 今日头条对事件的报道数是28篇, 占今日头条有效样本数的28%;以“江歌案”作为用户名并跟进事件的4个大V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 微博内容大部分为日本媒体的视频翻译或中国媒体的视频报道, 微博上参与讨论并持续关注的有效微博用户47个, 占样本数94%。微信公众号中围绕“江歌案”事件展开的推文为17篇, 占有效微信推文样本数的22%。

第三阶段, 今日头条关于事件的报道量剧增, 微信上的关注及讨论热度也在升温, 而在新浪微博, 该事件的热度已经冷却, 话题或讨论几乎不存在, 4个大V对此事也不再更新。

从报道时段和报道量次可以分析出三个新媒体平台存在的框架差异性如下:对于事件微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且有理有据的抛出最具争议的片段, 营造热度;今日头条偏重事件的整体梳理, 在事件热点时介入, 持续跟踪和挖掘多方面的细节;微信推文一般在文章中把几个类似事件综合阐述, 在人性或道德方面, 发表个人态度或看法。

四、文本内容分析

不同媒体平台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角度的呈现, 体现着各媒体的框架内容。各个媒体对同一事件呈现的不同视角, 是以各自特定的“框架”作为原则, 坦克德坦克德认为可以从新闻文本中的11个框架机制中识别框架, 这些机制包括:标题、副标题、图片、导语、信源的选择、统计数据、图表以及总结性陈述等。

通过对总体样本的分析, 发现今日头条对“江歌案”事件报道的100篇文章, 在标题中带有凶手“陈世峰”名字的有65篇, 报道内容突出凶手的78篇, 对案情进行详细梳理的55篇;微博中, 以“江歌案”为用户名的微博账号中的内容多为视频片段, 发表时间集中在2017年12月22日至20日, 随着事件进展, 实时更新。以“江歌案直播”微博账号为例:微博条数一共45条, 其中12月15日即庭审的第五天有19条, 12月18日最后一次开庭当天有12天, 12月19日发表了35条, 一审判决的12月20日为7条;期间“#江歌刘鑫案#”话题引起网友广泛讨论, 大都直抒胸臆, 有强烈的引导舆论的倾向。当江歌案宣判结束后, 该事件在微博中很快沉寂。与之相反, 微信公众号在庭审结束后, 才开始涌现以“江歌案”为题的推文, 并且常以该案件为引子选取某一角度, 进行道德和教育缺失等方面的讨论。忠告启示类推文占比45%, 励志类推文约占30%。

这三个新媒体平台对内容偏重点的建构, 显示出明显的框架差异:今日头条的报道内容以详细叙述事件、分析案件为主, 通过对人物之间的矛盾梳理, 理性解疑, 作为一个新媒体平台, 对新闻事件报道基本符合客观这一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浪微博在发现事件热点方面反应敏锐, 第一时间抛出爆点, 吸引网民围观, 引发大众讨论, 或许因微博字数限制, 新闻媒体平台类比如凤凰周刊、法制晚报等, 对事件仅做简单概括。大V和关注数较多的用户发表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方面。参与讨论的网民通常对某一爆点发表个人看法或对某一观点进行附和声援, 批评和指责等也明显偏激, 但凶手几乎被遗忘, 缺乏对凶手的关注和讨论。虽然在客观上存在不足, 但微博平台对事件跟进速度几乎和事件发展同步, 在新闻报道的及时性方面远超其他信息平台;微信的推文大多语言平实, 偏重伦理和剧情, 习惯在事件脉络清晰后, 通过事件展开对人性和道德的探讨, 抒发个人感悟和启示。

五、信息来源分析

今日头条中的讯息来自澎湃新闻、凤凰网、新华网等专业新闻网站的报道、评论性文章约占55%;来自法制、法院平台的法律普及和案件分析类文章23%左右, 杂谈类平台占9%;微信作为较私密的社交媒体平台, 信息来源多为朋友或生活类公众号的推送。所以参与“江歌案”讨论的公众号中, 生活类 (包括亲子、婚恋、故事汇集类) 公众号约占47%, 法律类公众号约占6%, 杂谈类约占14%;微博信息的来源只有少量是媒体平台, 多为支援志愿者或微博大V。比例如表2:

五、结论与讨论

在新媒体时代, 智能设备的普及, 人们获知信息的平台逐渐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媒体中, 其中今日头条、微博、微信不管是覆盖率还是受众数都是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平台。不少学者认为, 新媒体的出现, 使新闻内容有失偏颇, 舆论被操纵。笔者通过对三大媒体在报道时段、文本内容、信息来源三方面的对比发现, 新媒体的出现反而会使人们对事件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个新媒体平台在媒介框架上的差异性, 有利于让不同关注点的事件搜集者, 选择不同的媒体进行深入探究。同时不同立场的受众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和辨析, 使中国的舆论环境更加民主和开放, 更自觉的回归到主流价值观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新媒体的受众越来越多, 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三大媒体应相辅相成, 为引导网上舆论、把控网上舆情、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运用媒介框架理论, 将微博、今日头条、微信三家新媒体平台对“江歌案”的报道情况进行分析, 从文本分析和关键字分析两个维度, 通过对比分析各新媒体平台对事件报道的明显差异, 发现三大新媒体对同一事件因报道时段、报道的主体及消息来源的选择不同而构建了不同的媒介框架。

关键词:媒介框架,新媒体,文本分析,关键字分析

参考文献

[1]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消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246.

[2] Tankard.媒体框架:概念测量的方法[M].1991.

[3] 黄颜颜.受众框架”在移动新媒体对外传播中的有效性考察[J].新闻研究导刊, 2017 (1) .

[4] 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 2011 (10) .

上一篇: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中谈心活动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