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谈如何通过活动方式抓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2024-05-13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谈如何通过活动方式抓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精选8篇)

篇1: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谈如何通过活动方式抓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谈如何通过活动方式抓好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

[摘要]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思品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让思品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学生 活动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仍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依然存在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的现象。在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而制约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思品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让思品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一、以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思品活动化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个体发展是在发展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皮亚杰指出,人的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或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活动。思想品德课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更应实施既富有教育意义,又以各种活动为形式的现代课堂教学,充分张扬学生的心理、情感、思维、智慧和行为,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熏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促进学生这三方面和谐发展。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思品活动化教学具有四个方面的要素:

1.依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思品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个体的发展。

2.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与活动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相关。在思品教学活动中,目标要明确,步骤要清晰,使活动主体从结构上把握活动,从而使活动积极地影响个体的身心。

3.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人对活动的态度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依次是被动应答、自觉适应、主动创造。在思品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有意识地去创设活动,从活动的步骤、内容的选择及组织等方面来增强主体的自主程度,使活动主体能处于积极的追求中,提高其对活动的态度水平。

总之,活动主体发展的机制在于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因此,研究思品活动化促进活动主体发展的机制,关键就是要探讨思品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活动,教师如何作用于学生的活动,以促使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而得到有效地发展。

二、实施思品教学活动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实施“思品活动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正确确定思品教学活动化目标。我们经常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由于教师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实施的教学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思品教学活动化目标的确定有关。

2.优化、活化思品课教学素材。社会飞速发展,事物不断变化,而德育内容的更新相对滞后。教材中有些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知识水平脱节,缺乏针对性、趣味性。活动化思品教学要求教师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灵活处理,适度调整,使教学素材更具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更利于学生内化。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小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是思品活动化的极好素材,充实教材内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和好书交朋友》这一课,学生已经初步懂得和好书交朋友会长知识、有助于学习这些道理。但是,如何选择好书?怎样科学读书?这些问题还应指导。我在网络教室组织的教学活动有:交流读书体会,比一比读好书与读不良书籍的不同后果;学生推荐好书,说说理由;制作读书卡片等,知道读书应该讲究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上网阅读,学会进入“儿童书库”,怎样挑选合适的书来阅读及下载名言佳句。这样,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由“纸上谈兵”走向“实际演练”,学生就有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拓宽了学生选择好书的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善于抓住这些来自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道德需要、道德困惑,以及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原本“纯而又纯”的书本教学“鲜活”起来。

3.灵活选择活动化教学方法。思品课的教学宗旨,是通过“教”和“学”的活动,把思想道德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需要,从而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大胆创新,选择最佳活动化的教学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更多地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增加课的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

4.形成新颖的思品活动化学习评价。学习评价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它也制约着教学和教法。实施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评价,形成一种全新的思品活动化学习评价。

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评价首先体现在知情意行的结合,在认知方面的评价重在能更有效地、客观地对学生“再认、再现能力”进行评价。在行为能力评价上,重在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应用于道德行为之中的实际表现。思品教学的最终教学效果应该更多地通过学生的行为来反映。活动化的思品教学,更有利于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更能使学生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反映出其道德认识。活动化思品教学形成之后,需要在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实施多元性评价,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要打破教师在评价中的“绝对地位”,实现评价的民主化,形成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参评的合理机制,并且淡化量化。活动化的思品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活动化思想品德的评价体系,必须从结论型向问题型转向,从静态向“活动”转化,在活动中去发现、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证明,思想品德教育源于生活,是具体化和个性化的“怎样做人”的教育,作为教育者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创新,适时构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篇2: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谈如何通过活动方式抓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台江县台盘乡棉花小学 杨静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这是小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小学生年龄小,如何让他们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呢?下面,我们就针对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目前小学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品德教育理念脱离生活实际

小学生自身对思想品德的认知本来就浅,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再脱离生活,空泛的讲解理论,不仅课堂没有乐趣,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也起不到任何的帮助。

(二)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是传统教学的主要缺点,但是这种模式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活泼好动相违背,单一的说教方法起不到教学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中加入小组讨论、情景再现等新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从而在故事中促进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

(三)思想品德教师资源不足

目前,小学学校的教师资源相对缺乏,因此大多数学校并没有专职的思想品德教师,兼职的教师不仅没有系统的思想品德教学知识,还可能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占有,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匮乏。

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对思想品德的认识,重视思想品德学科教育

目前,很多的小学教师也对思想品德教育认识不深,认为这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教师这样的思想对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极为不利,因此想要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改变教师的思想很重要,只有教师重视了这门学科,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也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情景剧中认识品德的重要性

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是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因此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是保证学生思想品德提高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学有所成、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情景模式教学,让学生在小故事中学习思想道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能加深他们的记忆,能对思想品德的课堂有效性起到促进作用。另外,自己参与故事的演绎、讨论、思考还能锻炼小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能对他们的心灵产生震动,引发他们的思考,进而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品德。

(三)优化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跃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一定要铭记这个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有效的优化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活跃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跟学生一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教学,能增加课堂的活跃性,还能减少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与老师成为朋友,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如果师生关系很僵硬,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缓解了师生关系,然后老师再鼓励学生思考、提问,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深小学生对思想品德重要性的认识

除了学生真正参与的情景小故事,老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故事图像,对学生进行讲解、讨论。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在故事中学到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讲课

小学生的阅历浅,空洞的讲解大道理更不利于他们对思想品德的理解,在生活中选取小片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能让小学生更好的体会思想品德,还能启发学生留意生活情景,利于他们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的好习惯,还能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六)依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传统的教育可能就磨灭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还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依据特点、个性化教学也是非常关键的。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所擅长的也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正确对待学生间的差异,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

篇3: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谈如何通过活动方式抓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关键词:活动教学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思想品德是小学生必须接受教育的一门学科, 需要每一位小学生的加入。改革后的新课标, 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更严格的要求,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法就此产生,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很重要。

一以正确的教学观念引领活动教学

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创新教学方法

改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首先要求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利用活动教学的方式, 设计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如在讲我们爱和平这门课时, 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故事, 设计讲故事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战争只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伤害, 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合理地分为几个小组, 让他们分别上台讲述故事, 并自主讨论, 进行观点的阐述,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和平环境来之不易, 教育学生要热爱、珍惜和平。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有利于提高、强化学生的和平意识, 激发学生对和平社会的感激之情。

2. 提高活动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地位

活动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应用, 需要学校做有力的保证。首先, 要提高活动教学在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中所占的比例, 使活动教学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堂的开展得到保障。同时, 要不断地丰富活动教学法的内容, 体现活动教学法的多样性。其次, 教师要不断完善活动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应用, 引进先进教学设施以及教学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硬件设备。再次, 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训练活动, 保持教师观念的先进性, 让教师更好地借助活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最后, 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期末考核中, 学校要制定有关活动教学的考核方案, 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作用性, 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学习。

二以正确的教学模式引领活动教学

1. 根据音乐、视频等活动教学模式, 创设视听情境

如在教学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一课中, 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爱国人士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兴旺, 与自身美好的生活密不可分, 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在教学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这门课的学习中, 教师事先收集了一些有关节约的谚语或歇后语, 并向学生讲解这其中的缘由, 在班级内举行讲故事大赛, 让每一位小学生讲述节约的小故事。同时, 教师可以播放歌颂勤俭节约的歌曲, 让学生进行演唱, 使学生认识到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激发学生的节约意识。这些视听活动教学, 对学生有十分重要的暗示作用, 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中。

2. 通过小品、表演等活动教学模式, 创设相关情境

如在学习粒粒粮食要珍惜这门课时, 教师可以根据文中农民伯伯日常的辛勤劳动编排小品, 让学生进行表演, 营造出真实的意境, 让学生树立珍惜粮食的意识, 养成节俭、不浪费金钱的好习惯。同时, 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表演形式, 如哑剧、角色扮演等, 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领活动教学

1. 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

新课标改革后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要求建立小学生与家长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在讲授两代人的对话这门课时, 教师可以设计有关情感方面的活动, 进行活动教学,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时, 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呵护。在活动进行的时候, 可以播放背景音乐, 如《鲁冰花》《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鼓励学生上台演讲, 讲述家长关爱自己的一些细节, 重温当时的温暖, 这有利于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之情, 能有效地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情感, 同时可以为后面的思想品德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长, 感受亲情的温暖。

2. 指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课标改革后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要求提高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所占的比例, 提高爱国情怀, 建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在实际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创建实际化的氛围, 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领悟。同时, 还可以将历史知识引入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程中,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如在讲民族团结一家亲这门课时, 教师可以结合历史知识,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另外, 教师还可以组织朗诵、演讲等形式的活动教学, 搜集一些关于中国革命、爱国主义的诗词, 让学生进行朗诵,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 弘扬民族精神, 让民族精神能更好地被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林湛.试析《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9 (1)

篇4: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谈如何通过活动方式抓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学生 活动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仍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依然存在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的现象。在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而制约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思品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让思品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一、以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思品活动化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个体发展是在发展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皮亚杰指出,人的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或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活动。思想品德课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更应实施既富有教育意义,又以各种活动为形式的现代课堂教学,充分张扬学生的心理、情感、思维、智慧和行为,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熏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促进学生这三方面和谐发展。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思品活动化教学具有四个方面的要素:

1.依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思品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个体的发展。

2.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与活动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相关。在思品教学活动中,目标要明确,步骤要清晰,使活动主体从结构上把握活动,从而使活动积极地影响个体的身心。

3.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人对活动的态度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依次是被动应答、自觉适应、主动创造。在思品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有意识地去创设活动,从活动的步骤、内容的选择及组织等方面来增强主体的自主程度,使活动主体能处于积极的追求中,提高其对活动的态度水平。

总之,活动主体发展的机制在于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因此,研究思品活动化促进活动主体发展的机制,关键就是要探讨思品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活动,教师如何作用于学生的活动,以促使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而得到有效地发展。

二、实施思品教学活动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实施“思品活动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正确确定思品教学活动化目标。我们经常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由于教师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实施的教学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思品教学活动化目标的确定有关。

2.优化、活化思品课教学素材。社会飞速发展,事物不断变化,而德育内容的更新相对滞后。教材中有些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知识水平脱节,缺乏针对性、趣味性。活动化思品教学要求教师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灵活处理,适度调整,使教学素材更具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更利于学生内化。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小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是思品活动化的极好素材,充实教材内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和好书交朋友》这一课,学生已经初步懂得和好书交朋友会长知识、有助于学习这些道理。但是,如何选择好书?怎样科学读书?这些问题还应指导。我在网络教室组织的教学活动有:交流读书体会,比一比读好书与读不良书籍的不同后果;学生推荐好书,说说理由;制作读书卡片等,知道读书应该讲究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上网阅读,学会进入“儿童书库”,怎样挑选合适的书来阅读及下载名言佳句。这样,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由“纸上谈兵”走向“实际演练”,学生就有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拓宽了学生选择好书的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善于抓住这些来自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道德需要、道德困惑,以及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原本“纯而又纯”的书本教学“鲜活”起来。

3.灵活选择活动化教学方法。思品课的教学宗旨,是通过“教”和“学”的活动,把思想道德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需要,从而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大胆创新,选择最佳活动化的教学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更多地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增加课的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

4.形成新颖的思品活动化学习评价。学习评价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它也制约着教学和教法。实施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评价,形成一种全新的思品活动化学习评价。

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评价首先体现在知情意行的结合,在认知方面的评价重在能更有效地、客观地对学生“再认、再现能力”进行评价。在行为能力评价上,重在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应用于道德行为之中的实际表现。思品教学的最终教学效果应该更多地通过学生的行为来反映。活动化的思品教学,更有利于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更能使学生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反映出其道德认识。

活动化思品教学形成之后,需要在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实施多元性评价,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要打破教师在评价中的“绝对地位”,实现评价的民主化,形成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参评的合理机制,并且淡化量化。活动化的思品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活动化思想品德的评价体系,必须从结论型向问题型转向,从静态向“活动”转化,在活动中去发现、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5: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

如何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活动课教学,创造性地上好活动课,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师探讨的课题.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具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极具针对性、形式多样、创新意识强等特点.作为发展个体.无论是认识的.发展,知识的获得,还是情感、个性、态度的培养,都需要在丰富而多样的活动中、在自主的实践中实现.

作 者:王磊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县西山驿中学刊 名:教育界英文刊名:JIAOYUJIE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活动课 教学

篇6: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谈如何通过活动方式抓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摘要: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创新才能有所提高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不可能离开课堂教学,而教师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组织者。思想品德课教师担负着双重职责,一是教书,二是培养德、能兼备的人才。还要注重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帮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感到,要提高思想品德课新课教学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个性化设计

思想品德课要大面积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必须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有意识地缩小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每个人自身的基础和优点,尤其要关注特殊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需求,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是符合学生的实际为前提。教师应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加赞扬,为其树立自信心。同时,善意地指出他们缺点,帮助他们制订提高学习的计划和学习的方法,从而促使他们取得进步,转困为优。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情感因素

初中思想品德课既包括贴近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的内容,又包括反映社会发展、国计民生的内容,可以说,它与时代、社会、青少年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教师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情感因素,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方面,利用教材知识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掌握知识不是我们教学的唯一目的,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的目标。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有很多成长中的困惑,思想品德课本中就有解决学生很多方面问题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学习“做情绪的主人”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生活中丰富多样的情绪变化,明白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从而正视自己的情绪变化,发挥情绪的积极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调查采访、参观考察、专题讲座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和生活,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对课本知识的感受,增加社会经验,丰富人生阅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广泛运用,这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多媒体技术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育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教育设备的灵敏性与广泛性,为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将起到事半功培的效果。从而改变了以往学生们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的情况,而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的氛围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拓展思维的深度

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是创新意识产生的导火索。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说明了质疑问难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思考,质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学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从而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时,有学生可能会问:一战后的美国、二战后的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他们的经济也腾飞很快呢?如果教师因为这是不在授课内容范围内的问题而不予理睬,或者横加指责,都会打消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导致学生再也不开口提问。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正确对待,尽可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

五、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具体做到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强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转变教学载体,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

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提高学习质量为主旨的教学原则,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节教案,评课互相指正教学中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改善提高。

六、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好教学资源

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现在思品课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指导学生建立起定向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自查等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最后由学生自己说清为什么。由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发展,在未来知识经济社会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教学中要善于“变”,真正的“教育”应当是经过处理的。我们的教学应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教学中要突出“疑”,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疑问”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法。疑能激趣,疑能促思,疑能温故,疑能知新。从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首先是教学生好学、乐学、善学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开发运用好教育教学资源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们时常会与到这样那样的意料之外突发的尴尬事情,教师必须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策略调控,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再精心预设的课堂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

七、课本知识紧密结合时代特点的实际,教师必须及时充实新的知识,开阔视野,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篇7: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谈如何通过活动方式抓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小学生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小学生容易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本身特点的影响,导致以下现状发生:有的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不高,较自私,不会关心别人,更不用说政治思想了,还有的学生随意拿别人的东西,逆反心理较强,如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有些学生小声讲话等。总而言之,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待提高。因此,对小学生也要不断加强思想品德教学,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重要性

青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学校肩负着对他们教育成人的重担,学校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学校和教师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在狠抓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同时,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利用晨会课、思想品德课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基础。如:学生在学校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开展“弯弯腰,伸伸手”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教育同学们爱护学校的环境人人有责,同时使学生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在校园内要求学生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着装整齐干净,每天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但其其实实就是道德品质行为的教育。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常抓不懈,学生比以前爱卫生,有礼貌了。现在几乎很少会在走廊上发现有人乱丢垃圾。只有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社会,才能保证我们中华民族的稳定发展。学校只有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智育等方面有机地结合,才能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人才。

二、如何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1、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条件,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基本上都是以一些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和处理事情道理方面出发,是一个宏大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学生是主体。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弱,兴趣是他们学生和生活的最显著特点。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其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面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现象,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适当地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生活在各种信息的社会里,这样也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2、抓住机会,及时教育。由于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小孩,全家都将爱集中在这个小孩身上,每个人宠着,从不敢“怠慢”,过分溺爱,家长们只重视教学科知识,而根本就不重视教他们如何做人从而导致小孩从小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应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及时教育,以期收到好的效果。

3、加强情感教学。积极愉快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加强情感教学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师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语言、体态作为切入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将情感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教师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为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2)营造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情感要想处于一种积极状态需要民主课堂氛围的支持,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进取心。(3)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看问题时容易绝对化,对此情况,教师在讲解时不要片面,更不能对学生的这种理解有讽刺挖苦的意思。

4、时事阅读,课外延伸。小学生虽然客观地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弱,但是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培养,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可以让学生平时多听一些新闻或者多看看报纸之类的期刊,对国内外的事情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可以每节课都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汇报下自己了解的最新信息,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如在讲《维护祖国荣誉》时,主要从尊敬和爱护国旗、国徽这种小事情做起。针对每周一升国旗仪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赛,主题就是“国旗在我心中”,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断增强。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关心国家事情的习惯,认清形势,由知国到爱国方面发展,进而促进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虽然我国目前教育都在提供素质教育,但是完全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比较少,对于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更需要彻底消除应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它是一种内在的学科,影响学生思想和观念的学科,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实现的。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懈努力,摒弃不好的教师方式和习惯,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思想品德的相关知识,还能够提高觉悟。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必要手段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读有意书刊、演爱国主义歌曲。相对应的展开“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故事演讲会,“画画我们的家乡黑龙江”书画展,歌唱“祖国明天会更好”演唱会、“我为家乡做贡献”征文赛、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等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勇于探索的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

篇8: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谈如何通过活动方式抓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一、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阶段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还在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许多问题。

(一)内容枯燥乏味

长期以来,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都是以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学生只能通过理论知识接受课本上的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无趣,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没有实践活动,学生对于理论课程的认识并不深刻。学生还会认为这只是简单的一门课程,学生会把掌握知识点作为目的,而不能有效地将之运用到生活中,达不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从而影响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教学手法单一、陈旧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有效的课堂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缺乏应有活力,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也没有相应的师生、学生自己之间的互动,不利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至于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三)评价标准过于片面

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还是多以考试分数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但是思想品德不同于其他课程,并不是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点就算是学好了这门课程。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因此单方面考核课本上的知识点是不能全面地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这样反而会让许多善于总结、表达的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失去兴趣。

二、如何通过生活方式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通过生活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率,让教学回归生活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将生活情景引入课堂

思想品德是一门贴近生活的课程,是取自于生活最后又运用到生活中的课程,因此在课堂上只进行理论课程的教授很难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情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编排一些生活中会发生的事情,或是按照书本上的案例,让同学们搭配表演。这样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生成自己的感悟。课堂中加入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懂得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而不是课本与生活相脱离的纸上谈兵。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即兴发挥创新,按照自己的意愿表演,这样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课堂的兴趣。

(二)丰富教学内容

以往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主要通过书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适当让学生脱离书本,走入实践。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做延伸,尽量从课外生活中获得更多教学内容和素材,拓宽学生视野。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可以让学生学会尊敬长辈,孝敬老人;也可以组织一些打扫社区卫生的活动,让学生懂得为社会作贡献的快乐;组织班级大扫除,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同时为学生沉闷的课堂生活增添一些乐趣,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进一些课堂外的案例给学生讲解,比如当前发生的社会实事,让学生分小组谈论案例或是组成答辩小组进行辩论,然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引导学生如何看待当前实事,不可被外界的声音混淆视听。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对生活中、社会中发生的事情有一个正确评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多方面评价

思想品德课关系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而不能仅仅是考卷上的分数。过去单方面依照分数的评价只能考核学生的记忆力及表达能力,并不能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领悟了书本中的知识。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看学生的日常表现,例如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不高,以及实践课程是否认真对待,等等。另一方面应该从多方面了解一个学生,比如通过同学们对某个学生的评价,其他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在召开家长会时听一些家长对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应该在日常学习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相比于试卷上的分数,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更能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正想法,才能知道在课堂上应该教授哪些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才能有所提高。

三、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素质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是集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一门课程。将生活方式融入思想品德课程中,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让学生真正做到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才能更深刻理解书本上教授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能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从而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面对社会中各种问题时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不人云亦云,形成自己的判断,达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桂玲.回归生活彰显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9):75.

上一篇:高考数学浙江卷下一篇:快板书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