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有效性教学

2022-08-06

第一篇:初中作文有效性教学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尝试

论文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成为师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让学生有话可写,怎样让学生写出有模有样的习作来,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主要从作文的短期训练任务的每个环节入手,讨论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每个环节都讲究“有效”。

关键词:有效性作文写前指导训练方法内容讲评

有人做过一项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1.5%的老师作文教学内容缺乏系统规划,属于无效教学。作文的有效训练体系能让学生的习作由浅入深,由幼稚走向成熟。

作文训练首先应当具有严谨的科学性,符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规律,符合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情感和兴趣特点。其次是遵循写作学习的自身规律,兼顾各学年、各学期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考虑到他们的生活经验、学业负担。

训练系列一旦形成,就能使每次作文训练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明显的层次,学生每次上作文课都能学到新的内容,有了新的收获,写起作文来也就有了新鲜感。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无目标的重复的教学与训练,极大的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试制定了短期与长期的训练内容,并分为几个部分。下面主要谈谈我在完成短期任务时的一些尝试。

一、在完成短期训练任务时,针对每一次的作文,我都会在整体上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突破作文的写前指导

作文写前指导是每一次作文流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具体的指导,学生自然不会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当前作文的写前指导,教师的一般做法:板书、作文题目和作文的相关要求——包括字数、体裁及其它注意点而已。再多些,可能有的教师会加些写作理论指导,除此之外可能再无其它的。但是孰不知,这样的写前指导,对于学生的作文并无多大助益,更多的时候甚至是无效的,因为这些指导对于学生的作文难以起到帮助作用,不会写的学生还是不会写。而理论指导又过于抽象,同样也可能是无效的,因此有必要改变写前指导的方法方式,使写前指导真正起到作用,切实体现指导的有效性。我以为可以细化作文写前指导,改变以往指导大而空的做法。

首先,精彩导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老师的导入设计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暗示、引导、启发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强化学生的倾吐动机,引发他们抒发自己的真 1

情实感。

其次,对写作的手法进行分类细化,并逐步突破。如“表达方式”可以先分成五类,再一个一个指导突破,“描写”可分成“写人、写景、写事”等,每一项再进行更细致的指导,如此一来,写前指导具体化了,针对性强了,有效性便也大大改观,学生的作文自然也就会增添许多亮彩。

再次,把作文题目的命题范围和内容适当加宽,以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好的文题应当能激起学生情感、思维的涟漪,使他们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节作文课,让我印象极为深刻。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然后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大家一下子说出许多答案:太阳、轮胎、呼啦圈、休止符„„接着她请大家在圆上加几笔,使它变成另一样东西,并请大家说说创意。同学们的答案真是丰富,令人叹服。有的变成了地雷,上面还有一根“哧哧”冒烟的导火线,看起来好恐怖;有的画了一个禁止通行的交通标志,希望提醒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的画了一条毛毛虫,虽然现在看起来很丑陋,可长大了就会变成美丽的蝴蝶„„最后老师请大家以《奇妙的圆》为题将这个过程写下来,学生就不会出现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现象,个个趣味盎然,教室里只听到“唰唰”的写字声,一堂作文课就这样有效地进行着。

2、突破作文训练的方法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作文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作文训练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虽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很喜欢采用以下这几种方法:

(一)采用“飞白”式的填空指引。

何为“飞白”?“飞白”是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笔法轻重的运用,留下几丝空白,创设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手法,让作文毫无章法的学生摸索出一些门道来。如我们可以将一些优秀的作文隐去一些片断,当然每次训练的目的不同,这些隐去的片断内容也不同。或环境描写,或议论抒情,或过渡铺垫,或其中的一段。并把文章印成部分空白式的让学生去填写,学生兴致高,有时写出的内容甚至比原文还要优秀。笔者主要是在低年级部分同学中采用这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微型作文的灵活穿插。

我训练的微型作文主要有百字议论、百字说明、一则广告、几句赠言、一个场面或画面描写、一段人物肖像或心理描述等各种篇幅短小的作文精品或片断。如:我曾经就布置过《智子疑邻》的改写、《春》的仿写、《皇帝的新装》的续写,《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扩写、短论《仲永的“伤”》等。我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从自然物候、人物百态到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都要以随笔、日记、写信的形式生动地谴之于笔端,学生课下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突出强调记录的意义,强调感受联想和想象。微型训练目的单一,一练一得,而且费时短反馈快,也很得学生的欢迎。

(三)借鉴构思、学习仿写。

有的学生写作基础差,长时间写不出合格作品,我就向他提出建议,找一篇作品进行仿写,并进行指导,提高创作水平。因为,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来讲,积极模仿和借鉴范文,能培养好文风。即使刚仿写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仿写不是抄写,而是让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师生教学课文不就是学思路、方法、语言表达吗?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学习课文时,我和学生能一起认同某个精彩的段落,我都会布置仿写的任务的。

(四)培养说的能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高效运用。

随着语文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作文训练的现代化程度也日益提高。例如用幻灯、投影,网络等。投影漫画,让学生观察、写说明文字;组织学生观看“汶川大地震”“09阅兵”纪录片,让学生写观后感;放一些自然景观、人物场景让学生生动有序来描写;展示一组“令你感动的画面”让学生谈感想;放一组音响,如一段优美的音乐或口令声、喝采、掌声等,然后写一则想象作文。总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无限扩大的学生的写作视野,学生有活可写,有情可抒。

3、突破作文的内容

传统作文内容往往存在这样的不足:学生笔下的作文题材过于陈旧,如果让学生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即使到了九年级,还是有人写已经是老掉牙的“帮老爷爷推车”等等过分陈旧的内容;作文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笔下的作文内容常是瞎编乱造的,真实度不高,难以动人。因为作文命题脱离了学生实际,作文的有效性也就要打折扣了。所以要提高学生作文的有效性,就必须突破学生作文的源泉问题,只有解决了“炊”之“米”的问题,学生才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巧妇”,他们才可能写出能体现他们真实水平的作文。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尝试,如写《我的父亲》可让学生先回家调查亲人眼中或朋友眼中的父亲,这可让学生跳出小学形成的定

势思维,写出不一般的父亲;又如让学生写观察作文——写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作文前要求学生要先进行观察、再作文,这样就大大扩充了学生的作文内容范围,许多学生也在观察中体会到了以往作文中很少体会到的作文乐趣。

4、突破作文的讲评

及时反馈评讲,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农民种地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指导学生作文也应该是“三分导,七分评”。及时有效评讲作文,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1)、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

每一次作文讲评的内容必须突出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要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面面俱到。正反例证也必须来源于学生习作,通过对此评讲,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训练的目的。

(2)、作文评讲方式必须多样。

作文评讲虽然方式多样,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必须以激励性为原则。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会给人以快感,可以增强成功者的自信心和再次成功的勇气,就能克服自卑心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对每个学生的努力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哪怕只是作文中的一个精彩的句子,一个亮人眼目的开头或结尾,或是一句自然贴切的过渡句„„这样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极大的兴趣。笔者平时喜欢用这样几种比较有效的评讲方式:

①典型评讲。选出学生中有突出特色,有代表性的佳作进行朗诵点评,评价要讲分寸,褒贬切实,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②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作品,并作自我评价,老师适时地简单点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

③互相评点,由两位学生互换作文本或由两个班的学生交换作文本,于课外互相评点。由学生评改,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因而评得认真,评得仔细,往往一篇作文评下来各种记号遍布作文,眉批尾批面面俱到,评语实在大胆。学生相互评定完后,推荐自己认为好的作文在班上展览,既有利于调动原先作文差的同学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原先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更上一层楼。

④开辟张贴专栏,张贴学生的作品,及时让他们推荐出当中的优秀文章。被推荐到的孩子上台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作品。

⑤大量地为同学们提供同类优秀作文,让他们尽情欣赏,然后再大胆修改。

⑥把优秀作品拿去参赛伙计出去发表。

(3)、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久拖不评,

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二、至于长期训练任务,我主要针对七八年级,以记叙文为核心,制定训练描写的方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景物、肖像、神态等。高级阶段的训练针对九年级学生,着眼于谋篇布局、审题立意、写作方法、语言表达、开头结尾等方面。如七年级(下),第一阶段的作文训练是“抓住景物特征,掌握写景方法”; 第二阶段作文训练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最后一阶段作文训练是“注重细节,写出人物神采”。

总结:作文的困境,在新课改实行这么多年以来,并没有太大的改观,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精力更多的用在了书本文章的教学上,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有关作文教学的相关经验和成功案例太少了,我们无从借鉴。对于初中作文有效性的探索和尝试,仍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1.《漫谈语文教学》张志公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论》张志善语文出版社

3.《中学语文教学法教程》 王家政潘纪平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喻方涛湖北省天门市石河中学

5.《把握作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张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6.《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萧向阳

第二篇: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作文教学

初中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笔者经过二十余年的学习阅历和教学实践,有一些心得和各位同仁交流。

古代一位学者说:“情以物迁,辞以情法。”学生写作文,从心理角度来看,是一种由感知——从客观世界攫取材料到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制作,最后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心理活动。它包含三个写作过程:观察积累材料、构思表达、修改润色。涉及的基本能力有:观察积累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力和想象力以及应用能力。涉及的专门能力包括积累素材能力,审题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运用表达方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有鉴于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克服传统作文教学的某些弊端,关注学生的写作发展,在培养、发展、巩固兴趣的基础上,做到多个结合,打开作文教学的新局面。

一、引导学生 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读是基础,写是读的继续和发展,是升华。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作文写不好,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胸中无物,二就是拙于表达。所以提高课堂实效,增加阅读量以获得间接经验、积累生活的材料以获得直接经验都是写出好作文的前提条件。

语文课本大多是历经岁月淘洗的名篇佳作,本身就是最好的范文天地。这些作品中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因事缘情,有的直抒胸臆;这些作品中常常运用到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这些作品中要么朴实清新、要么气势恢弘、要么富于哲理、要么奇构佳思„„学生只要学习到其中妙处,理解了课文的情感美,语言美,主题美,构思美,把课文当作例子,便能在一种美的、愉悦的情绪当中,学习到各种做文的方法,感受优秀作品的魔力,从而也激发起他们创作的欲望。我觉得在教学中不必等到单元教学结束才安排学生写作文,可以在完成两至三篇文章的教学后马上出题,便于学生强化认识,指导自己的写作。学过沈复的《闲情记趣》,可以开展一堂“联想和想象”的作文课,布置作文题目: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也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生活乐事,学生大多乐于动笔。

在增加阅读量方面,我班每周安排了一节阅读课,老师将自筹的报刊书籍带到教室,让学生自由选读。同学们有的看报,有的读书,有的摘抄优美词句,有的写心得体会,各有所得。课余时间,学生还可以借阅图书。一段时间后大家再以座谈会或主题活动的形式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

二、引导学生生活与写作相结合

部分学生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生活或有了生活却不懂得感受生活。

学生的生活包括两方面:一个是间接生活,一个是直接生活。间接生活来自各种媒体、读物,它是学生另外一个广阔的生活世界。直接生活指学生学习期间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有的学生社会实践少,获得信息的渠道不畅,校园生活又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遇到陈旧俗套的作文题目,往往造成思维的呆滞性;老师一讲套路,一讲概念有时又造成他思维的单一性。有的学生有生活,但并不一定认识了生活,因为不了解生活的“精蕴”,也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

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生活,应教会学生:目光不要太快地移开,要更多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领略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洞察心灵的奥妙,逐步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鉴别、发现并用笔去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反映社会上最新发生的事件,去解决实际问题。为做到这些,在各种校园活动的基础上,我设计学生组成小组去开展一系列社会调查:以前农村的贫困状况,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不同阶段的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等,回来后学生写成文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 、引导学生技巧与思维相结合

1.能力培养和写作技巧方面

观察是写作的起点,要训练学生有目的的、深入的、细致的观察品质;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判断、概括等方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举一反三,博闻强识,设计各种练习如续写、补写、扩写等提高其联想与想象力;训练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积累词汇,注意句式,掌握修辞,正确使用标点来加强语感。另外,教师要安排课时有针对性、有主题地分条进行讲解一些章法,如立意的安排、详略的处理、材料的选择、线索的铺设、思路的求新等,最好以讲义的形式印发给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

2.思维训练方面

要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它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限制了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和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意的观点。在写作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要人云亦云,在文体的选择,主题的确定,表现方法的采用,抒发情感的方式等方面敢于“异想天开”,表现出他们自己的鲜明的个性、主见,哪怕面对比较平淡的题目也尽可能写出比较新颖独特的作品。比如说亲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可不可以从矛盾入手去写呢?

四、引导学生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命题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

老师上作文课,要避免公式化,套路化,要象备课那样,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教学方法要多变。要因主题、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变。或讲授、或讨论、或练习、或点拨,或写读书笔记。教学手段上,合理有效地运用图象,音乐等,也能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命题形式方面,要防止脱离课本教学,防止脱离学生的写作积累,防止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要尽量做到命题的趣味性、诱发性和多选择性。所谓趣味性,就是要注意去发现生活中的兴趣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比如说贴在学校门口的悬赏通告,学生中的厌学情绪都可以进入大家的观察视野。所谓诱发性,就是命题要让学生觉得有事可叙,有话可议,有情可抒。所谓多选择性,就是要让学生有自己选择的余地。命题作文

在学生明白此次作文的目的要求和训练重点后,体裁、主题、表现技巧由学生自主思考,不多指手画脚。只是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适当启发,启发到点子上,引回到轨道上。自由命题的内容涉及到日记,札记,随笔,读后感等各个方面。学生少了思想顾虑,更体验到了写作带来的愉悦感。

五、学生批改与教师讲评结合

先说批改。老师的批改主要体现为评语,评语的点点滴滴,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智慧。如果评语写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空话套话,就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发了作文本看看分数就算;评语写得好,评出了特色,能够以人性化的期待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反应就会不一样,下一次作文本发下来他们会急切着要看看老师又要说些什么话,并且仔细体味。除了老师评改外,有必要让评改作文从老师一人的行为变成师生互动的行为,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并且从中学会欣赏、批评的方法,这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相当有帮助。

学生的批改,事先要进行培训,印发批改范文,要求推敲眉批、总批,教给修改符号,然后互相批改,批改完毕,交还作者本人,写出评改后记,最后交老师总评。这样多次之后,学生由慢到快,由陌生到熟悉,培养了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再说讲评。我们必须既注意整篇文章的成功,也要注意到局部的闪光点。大到全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过渡,小到开头结尾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不让学生辛苦一场却毫无收获,心灰意冷。老师挑选出某些典型作文,或者是出现问题较多并且带有普遍性的作文,或者是优秀的能给同学以借鉴的作文,将这些作文印发出来,由班上同学一起来评论,点出问题或者说出优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别人写作的情况,也能从评价中反省自己或提高自己,从而使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提高。评改后的优秀作文,再张贴、,或投给校园广播、校刊,或投寄杂志报刊,让大家分享作文刊播、发表的喜悦。

尝试着在作文教学中开创一片新天地,沟通作文和生活的天然联系,拓宽作文视野,提高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我们关注学生作文,旨在呼唤人文价值的回归,完善人格的养成,个性品质的发展,旨在弘扬创新精神;关注学生作文,旨在培养健康心理素质,提高作文水平;关注学生作文,旨在实施成功教育,让学生体验作文成功的欢乐,让教师体验教学成功的欢愉。

第三篇:初中作文教学应注重实效性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通过作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要从两方面入手,注重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作文教学要渗透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会得到思想、品德、修养、情操和习惯态度的教育。这是自然而然的。任何人写文章,除了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一面外,还有非语言文字因素即内容的一面。后者必定包含着对事物的认识、感受,必然反映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态度。而当作出这类反映时,也就会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可以说,在人生教育方面,作文教学可能收到其他教学所收不到的效果。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如何抓好这个关键期,让学生养成诚实、正直、认真的良好品行,是极其重要的。而这些良好品心品行的培养,要从良好的写作习惯养成教育抓起。

第一:要求学生写方正、匀称、整洁的汉字。语文阶段目标中对初

一、初二学生的要求是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中学生会因为从小学升初中课程门类增多,作业量加大而忽视了字的规范书写,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就会影响到一个人为人做事。通过练习写方正、匀称的汉字可以培养一个人细致做事,正直做人的品行。汉字讲究横平竖直的方正美,讲究间架结构的和谐美。这其中蕴涵的对人生品质的潜在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初中学生可先从临摹一些名家的钢笔字帖做起 。如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庞中华的《谈谈学写钢笔字》,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大师司马东、司马彦先生编写的《古诗词钢笔字帖》丛书等。现在书店中所买的这方面的字帖比较多,价钱也不贵。初一学生,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的学生,来自四山八坡,在书写上也相应要有一个统一整合过程。这一阶段,在语文课堂上要抽一定时间进行练字专门训练,教师作一些练字指导,布置一定量的练字作业。初中阶段作文书写上一定要要求学生尽力将笔画横平竖直写到位,将字写方正。现在大多语文试题中都有“田字格”的写字题,就是对学生是否具有良好书写习惯的检查。

第二:要求学生学会列提纲。列提纲习惯的养成,关系到一个人将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列提纲的过程是作文材料的取舍、组织的过程。面对一个作文题目,自己头脑当中可能闪现许多素材,哪一个材料最符合题目要求,最感人,最值得写,一念之差,关系文章的好坏。选好了材料,哪个该先写,哪个该后写,写长还是写短,分清主次轻重也是极为重要的。办事也是如此,面对自己要做的一大堆事,主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只有抓主、抓重,有条不紊,才能将工作做好。

第四:要求学生打草稿。在作文上作文本之前,要求学生养成先在草稿纸上反复修改的习惯。最好先自己朗读几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把写成的文章念一遍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检查是不是通篇上口。通过多读,凭语感将读起来不上口,别扭的地方动脑筋改好。最后,象鲁迅所说“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认真打好草稿不仅可使文章通顺精练,还能培养一个人谦虚认真,知错能改的品行。这一点是一个人不断进步,成就事业的保障。

第三: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能抒发真情实感。只有抒写了真情,叙写了真事,才能使文章吸引别人、打动别人。现实生活中,需要真情,需要诚信。诚实守信的品行要自小培养。要多鼓励学生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做好对课本作文训练中作文题目的取舍工作。课本作文训练中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一些作文题目,教师应大胆地舍去,适时适地的让学生多写身边的人与事,为他们搭建一个能写真人抒真情的平台。

其次,通过作文教学,确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学好课文,激发学生读文章、写文章的欲望,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一方面教师要结合不同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读法、写法指导,让学生逐渐感悟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特点写法。还要在平素养成写日记、课外阅读的习惯,始终把读写结合起来,以读促写。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文教学的任务我想也无谓乎两点:一是教学生做个好人,一是教学生写好作文。初中作文教学中,先抓好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练好字,列好提纲,抒真情实感与个人品质培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有端正的写作态度,是最关键的。

作文教学中,通过育人促效,通过作文抓实,只有在作文实践中将两者很好结合起来,作文教学才能显现其实效。

第四篇:试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还是人文性的学科,语文的良好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写作在这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阶段的每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最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一、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强烈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就会得以提升,所以想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首先必须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学生只有产生了作文兴趣,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此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同时要注意,学生写作的内容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因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作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动力。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精心地创设情境,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给予科学和适当的指导点拨,降低一定的写作难度

对很多学生来讲,写作就像一头大老虎,让他们感到害怕、恐惧,对于一个写作要求,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怎么开展故事情节,不知道怎么使用措辞和语言。在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在初期的教学阶段,就要适当地调低难度,明确写作要求,让学生对于写作不是感到害怕,而是觉得写作并非难事,提升学生的信心,逐步提升写作的难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步。比如,在2009年的时候,省教委曾经组织了一次全国书信作文大赛,主题限定在祝福祖国,主要描写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中国各个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师,当初在指引学生参赛的时候,首先跟学生一起分析,获得结论:祝福祖国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把握起来太困难,但是作为初中生,如果能够用周围很小的事情来见证祖国的发展,就可以将这一个宽泛的大主题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比如家乡的变化,某个家庭的变化,学校的变化等。这些变化怎么体现出来呢?这个问题对于学生就不是难事了,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使用对比的手法。教师这个时候进一步地发问:“文章的写作重点放在哪里呢?”学生答曰:“现在。”尔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最终确定相关的标题有如下几个:《喜气洋洋奔小康》《越来越好》《觉醒的东方雄狮》《翻天覆地大变化》《小康进万家》等,可以说效果真的是意想不到的好。

三、引导学生做好素材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没有一定的知识量积累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的积累,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能够有素材可用。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学生成语掌握量、俗语谚语掌握量的积累。初中时期的词汇量积累对于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以及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意义,需要教师们高度重视。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很重视学生的词汇量积累,比如每天安排学生在黑板的一侧写一些经典成语,让他们在有意无意之间进行学习,这些都是他们拓展词汇量、提升基础知识的途径。另外,教学中笔者也会重视学生的案例素材积累,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写的,笔者就倡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记录一些案例、事件,比如自己的一些见闻、思考,还有生活中的一些奇闻逸事等,通过素材的积累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的好习惯,以便以后的写作、学习能够有效地进行。

四、积极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学生作文,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大多是很随意的,漫无目的地写到哪儿就算到哪儿,写作前缺乏周密细致的思考和布局。那如何才能做到高效率的写作呢?笔者认为,作文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第一步,认真审题,把握好文章的方向。第二步,确立文章的主旨中心,主旨中心要结合实际,要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或给人以启迪,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第三步,围绕中心选材,所选的材料一定要为主旨中心服务,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第四步,组织材料列提纲。提纲视其时间而定,可详可略,但一定要注意,必要的步骤一定要说清楚。第五步,文学体裁的确定,表达方式的运用。第六步,修辞手法的选取,根据不同的内容选取最合适的修辞手法。第七步,文章结构的安排、布局,从全篇到局部都要有所考虑。第八步,精心拟定题目,一个好的题目也是作文成功的关键。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作文前的准备工作是写好一篇优秀习作的基本要求和有力保障。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依赖于教师的认真授课态度,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的认真钻研,依赖于教师不断地总结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也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乃至写作方法的培养。但是教师只是教的主体,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只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结合才会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写作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但写作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是最难的一项,也是要求最高的一项。而我县大多数英语教师在写作课堂教学上对英语写作不太重视,注重结果和语言错误的纠正,教学方法单一死板、缺乏灵活性和交际性,缺少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训练方法不当;笔者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现状的调研,发现很多英语教师对写作的探讨较少,对英语写作的教学功能认识不深,写作教学意识薄弱,对写作的方法和策略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究。没有认真研究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未能正确地理解新的课程标准在Go for it编写上的指导思想。部分写作课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大多演变成范文的技术性分析,使写作课堂变成讲解词汇、分析语法的场所,从而失去写作课应用的特色。可以说,很多英语教师纯粹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来教”。不懂得利用课本资源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说和写。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写作能帮助他们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力;同时写作对阅读、听力、口语有促进的作用。我县大部分初中生对英语书面表达题难于把握和恐惧。原因是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英语基础普遍差,起步比较低,他们在小学的英语学习只是停留在听说上,更别提写作了,进入初中以后他们在写作中存在的“内容少,逻辑差,错误多”,的现状,很多学生到初中毕业时只会讲“Hello! Sorry! Thank You! 之类简单的口语,有的学生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即读不全,也写不出来。因此学生普遍缺乏英文写作的兴趣,写作能力不高。根据多年来综合调研测试和历年中考试卷分析来看,作文表达能达到优秀的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对写作题视而不见,卷面得分为零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写作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写作内容贫乏,用汉语思维方式造句,语言知识差,语法不通,词汇、句法错误层出不穷,谋篇布局与衔接能力弱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课题研究的意义

(1)语言学家的研究证明:写作教学有助于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并能够促进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潜在性发展,同时,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写的能力的培养。话题作文写作教学对于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思维的方式,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大有益处。国内外教学专家如Wallace Douglas、Raimes,Zamel、王初明、张雪梅等研究了过程写作教学法、写长法、输出理论等写作教学理论,本研究把这些理论成果结合到人教版初中英语单元话题写作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力图说明具体的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都能帮助教师提高写作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过来,在实践上也为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提供支持。(2)通过对初中英语话题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能更好地推进校本研训,促使教师进行更多教学理论的学习,用更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教学能力。本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我县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也为我市乃至全国使用同一版本教材的其它地方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课题研究的价值

(1)在理论上,让教师接受一些与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相关的理念和理论,改进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化,为进一步开展写作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在实践上,围绕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中的每个单元话题,优化设计书面表达,指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开展与所学单元话题相关的作文训练,使学生获得足够的、系统的写作训练,掌握系列的写作策略和技巧,提高我县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课题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

(1)让学生消除写作难的恐惧心理,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促进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改变教师的写作教学认识,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写作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我县农村英语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提高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

四、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教学。以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语言学习规律,按照过程写作法的观点,实施合理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使各类学生获得最佳的语言能力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就是单元话题作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领悟和生活体验运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英语写作要求写作者必须掌握大量英语词汇,通晓英语组词成句、连句成篇的各种技巧,熟练驾驭这一门语言。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作者必须充分调动思维能力、生活积累、语言知识、写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储备,再用英语进行恰当的表达。写作的全过程,是素材——思维——文章的过程,英语写作就是用英语进行的这种生产过程。其实质就是根据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的编排特点设置系统的、有效的写作教学指导方法和策略。通过实验教学,促进教师掌握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写作训练,内化其写作技能和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及观点)

1、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理论及观点:过程写作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强调写作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要求发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主性,承认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学生的自我反省,学会自主监控的过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袁维新,2004)。“写作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Hyland,2005),过程写作法的首创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指出:“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教授的应该是构成协作过程的一步步的操作方法。”美国的Raimes和Zamel是将过程写作应用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的两位倡导者,他们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并大力推广过程写作法。Zamel强调“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写作表达和创造的过程中。”Raimes也表明“倘若我们仅仅对写作成品而不对写作过程产生兴趣,则学生写作将不会受益。”由此可见,写作本身就是英语学习的一个过程;它与英语其它方面的学习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如今,过程写作法已经成为西方写作教学的主流。

2.写长法的理论和观点:写长法是王初明教授于2000年提出来的。写长法的核心是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Piaget , 1966 , 转引自钟书能,2004) , 即: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任务的设计要顾及情景和学生的情感, 教学中的任务是师生互动的枢纽。写长法的基本思路是从提高学生自信心入手,通过设计适当的写作任务, 促使学生在表达真实情感的过程中, 逐渐加大写作量、增加每篇习作的字数, 从而提高运用英语写作的能力。写长法有助于学生不断巩固和内化英语知识, 强化英语的正确用法; 在缺少英语听、说的客观环境下, 写长法是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汪富金 2006)。

3、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以培养交流思想的能力为宗旨的外语教学法,它是当代外语教学法的趋势,其直接理论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默斯(DellHymaes)在1971年出版的《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4.张雪梅(2003)做了“中学英语写作训练研究”,她以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套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为目标的英语写作训练方法,即从词汇、句子到段落的一整套训练方法。她的实验说明其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学习与研究,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寻求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提高教师写作教学的指导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理解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内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创建和谐英语课堂,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焦虑感,内化其写作技能和方法,发展学生从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整合所学的语法、句型等知识点,把它们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有效的单元话题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1)对我县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和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探讨与研究适合我县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2)围绕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中的每个单元话题,指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开展与所学单元话题相关的作文训练。 (3)在我县部分学校里切实有效地开展基于单元话题作文的写作教学,实现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双赢。

(4)收集和积累典型的成功教学方法、策略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写作案例,借助案例分析和揭示单元话题作文在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途径的写作教学和写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2、教师如何把书面表达在口语中渗透的方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训练写作。

3、如何解决学生语法知识薄弱,缺乏对语法知识总结的问题。

4、如何解决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作文内容空洞、作文缺乏条理性、前后时态不一致、易受母语干扰的问题。

八、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研究根据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的编排特点,围绕每一个单元话题,给我县英语教师提供有效写作教学指导方法和策略。通过实验实践,探讨出英语写作教学更实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我们将根据总课题组提供的理论和教学建议,根据我县英语教学实际,在各专家的引领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教学研究,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2.课题研究的方法

(1)案例分析法:运用案例法对学生的指导及收获做具体分析,对比较典型的写作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罗列有效的可操作的写作指导方法。

(2)尝试研究法:边实验边研究,尝试多种写作指导模式,循序渐进,不断反思,探索最佳课堂教学模式。

(3)文献研究法:Wallace Douglas、Raimes、Zamel、王初明、张雪梅等著名教学专家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4)实验研究法:选择一些学校开展教学实验,实验对象为初

一、初

二、初三的学生。通过实验,证明单元话题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教师写作教学能力的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5)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写作状况、对写作 的认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写作教学中的困惑等。

(6)教育反思法: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7)观察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地兴趣趋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增长点,同时了解学生在写作中的困难之处。 (8)经验推广法:采用及时总结,及时交流、及时推广的做法,使得更多的学校及时受益。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上旬)

1、根据市教研室教研员庄海滨老师申请的省重点课题《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优化设计与实践研究》,确立子课题《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3、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调查英语写作水平的现状及分析。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2月中下旬—2013年5月)

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并收集材料。

2、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单元话题作文及教与学指导I。

3、对庄海滨老师所提供的有关初中

七、

八、九各年级各单元优化设计案例进行学习与研讨,并根据本县区教学实际设计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单元话题作文教与学的写作素材。

4、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根据话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调整并完善单元优化设计案例设计。

5、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

6、收集、整理学生的习作和收集、整理教师案例、反思等。

7、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单元话题作文及教与学指导II。

8、通过课堂实践,探讨如何把书面表达在口语中渗透的方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训练写作。

9、通过课堂实践,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操作要求如下: (1)训练学生用词造句及连词成句的能力。(根据本单元重点单词、句型) 连词成句是英文写作中最简单的训练,它是练好英文写作的基础。其要求是根据提供的信息词,组成意思通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连词成句的基本步骤为:

1明确句意。通读所给全部信息词,了解每个词的词义,结合所有词语整体通盘考虑,明确句子大意。

2确定主体。在明确句意的基础上,确定句子的句式(型)或主体部分,再确定附加部分。 3注意形式。把握句型或句子的主体后,确定谓语动词的正确形式及附属成份的正确形式。 4连词成句。在上述基础上,根据句子种类(类型),完成句子。

5检查核对。包括句子含义是否通顺,语法是否正确,搭配是否恰当,大小写、标点符号是否合理等。

(2)进行扩展句子训练。

为了使表达的思想准确,细腻,可以通过并列同一成分,增加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等措施来扩展句子成分。

(3)训练看图说句子、写一段短文的训练。(所涉及的图片需围绕本单元话题作文内容) 看图说句子、写一段短文是书面表达经常采用的形式,它是一种检查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及运用语言能力的形式。进行此项训练时要教会学生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词语和句型将题中所规定的内容要点加以表达,进而串联成文。在表达时句子宜短不宜长,应慎用分词或复合句,对拿不准的表达,可采用“回避”的方法,在不改变原有意思的前提下,改换另一种表达方式,但切忌中文式的英语,或根据英语语法人为地编造一些不地道的语言材料。 阶段成果:课题小结,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1、调查英语写作水平的现状及分析

2、撰写研究报告。

3、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最终成果:形成课题结题报告。

上一篇:初中作文教学案例集下一篇:代办公正授权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