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追求教育现代化目前已经是世界性的潮流,教育现代化进程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后现代性是现代社会中与现代性相生相伴甚至对立的另一大思想观念,它同样影响着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理解并把握好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对现代社会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教育现代化

【摘 要】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主要依赖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是实现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条件。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教育中,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为了实现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 现代化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小学教育现代化被提上了建设日程。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脚步逐渐成为目前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更便于课堂教学中相关情境教学的创设。

一 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开拓了教学思维

随着小学教学手段的不断现代化,在教学中不但要求课堂学习内容要和课堂内外紧密联系,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教育资源,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使每个学科间都起到互相影响的作用,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课堂教学,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从学习中发现乐趣,将被动学习逐渐变成自主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只有课本、黑板、教师、学生的死板教学模式,真正从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脱离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怪圈,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创建了一个符合国情的学习平台。

二 现代教育技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加深学生的学习情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以教材知识和教育大纲为出发点,对教材不断钻研,再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传授给学习,让学生硬性地吸收教材中的知识点,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开始深入学校,学校开始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尤其是将多媒体技术更多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用更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重塑了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体会到自身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第二章第三篇文章《拉萨的天空》时,教师带领同学通篇阅读了课文之后,利用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将西藏拉萨湛蓝的天空、沐浴在晨光中的布达拉宫、远处被雪覆盖的群山等景象以幻灯片的方式放映给学生,增加学生对《拉萨的天空》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印象。一改传统的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但学生对所讲知识没有形象概念的现象。

三 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教师教学效果,强化了教学质量

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发展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营造生动、形象、有吸引力的课堂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其辅助教学手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将很多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第五章第四篇《巧妙的国际互联网》时,教师为了更加形象、具体地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互联网、国际互联网,组织学生去微机室进行观摩学习,并让学生自己亲自去看、去感受互联网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开发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了解这篇文章以求弄懂感兴趣的知识点。在讲解国际互联网这一课程,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硬性接受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不但无法理解所讲内容,同时还会觉得枯燥、无聊,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将学生带到微机室,让学生亲自去了解这些和国际互联网相关的事物时,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四 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教育部门对小学教育现代化体制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成为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也为小学学校的办公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加快了学校更新信息教学设备的脚步,很多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学校都开始采购专门用于教学和管理的系统软件。如小学校园管理系统、校园教师管理系统、校园学生公共设施管理系统等,将这些系统集中到校园管理系统中,进行集中管理,为学校处理各种信息提供了便利,也方便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小学教育教学手段也不断地丰富起来,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动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被普及到现代教育教学中,说明小学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筱渝.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实现教育现代化[J].科技创业月刊,2003(7):68~69

〔责任编辑:林劲〕

作者:丁文

第二篇:教育技术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追求教育现代化目前已经是世界性的潮流,教育现代化进程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后现代性是现代社会中与现代性相生相伴甚至对立的另一大思想观念,它同样影响着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理解并把握好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对现代社会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思想观念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目前社会上比较有影响的两大文化思潮。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现代性具有如下三个特征:科学、进步与发展。

对于后现代性,特里·伊格尔顿认为,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与这些启蒙主义规范相对立,它把世界看作是偶然的、没有根据的、多样的、易变的和不确定的,是一系列分离的文化或者释义,这些文化或者释义孕育了对于真理、历史和规范的客观性、天性的规定性和身份的一致性的一定程度的怀疑。”特里·伊格尔顿对后现代性的定义实际上也从对立面阐释了现代性的含义,其所说的后现代性的对立面即信仰真理、理性、同一性、客觀性和普遍进步与解放等“启蒙主义规范”的思想风格即为现代性。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都是指文化的思想风格,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怀疑和批判,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则是否定现代性。

二、教育技术的现代性

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带来教育的进步与发展的信念体现的是教育技术的现代性。这种教育技术的现代性业已成为体制化因素,“教育技术制高点”说便是明证。因而体制内的教育技术实践现代性便成为主导的思想范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体制内形成实践范式。现代性主导的教育技术实践给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

1.教育技术运用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又广阔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一条捷径,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集声像字画于一体并动态显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用来组织教学能达到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易理解接受,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将单纯的死记硬背上升为理解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育技术为教育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途径

校园网络化改变着校园的学习环境和手段,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发生改变。网络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教师与学生活动自由的传统教学格局,逐步走向开放式的教育。网络课程使得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自己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网上辩论会、讨论会甚至网上考试都将会成为现实。网络化对学习环境和手段的改变,将会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追求教学个性化的新的教学理念正慢慢渗透于教学活动中。

3.教育技术运用给教学管理带来便利

学校的校园网络建设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了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给学校管理者、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在网络环境下,管理者依据数据和事实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络环境可为管理者提供详尽的数据,能提高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有效性,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

从教育技术运用给教育带来的上述变化来看,无论是教育效率、效果的提升,教学模式的拓展,还是教学管理的便捷化,都是符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带来教育的进步与发展的现代性理念的,在体制内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技术现代性也还将引领教育技术运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服务。

三、教育技术的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蔓延也影响到教育技术领域,人们用后现代主义视角重新审视教育技术的运用,并用后现代主义思想观点重构教育理论并尝试以之指导教育技术应用实践,教育技术因而也就带有了后现代性色彩。

1.网络给学校带来后现代的多元价值观影响

校园网的建设在给学校教育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虚拟世界。网络虚拟世界是自由和开放的,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任何信息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依靠自身的特性和对信息选择者口味的迎合来获得传播扩散。各种价值观念随着多元文化在网络的高速传递呈现在师生面前,传统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集体观念、环境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存方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多元文化所包含的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学生自由意识得到增强,传统非强制性的思想道德规范对他们的约束力逐年下降,具有世俗化倾向的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显现。受世俗化网络文化的影响,部分学生对经典著作的研读兴趣不再,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日渐淡化,对人生价值与正义的追求缺少了理想的光辉。他们追求不断变化的漂亮外观,强调新奇多变的视觉快感,用形象欲望的满足取代对文化意义的追求和探索。这一切给一直倡导的构建共同价值理想的校园主流文化带来了挑战。

2.教育技术应用的后现代批判

教育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也并未达到现代性描述的理想状况,这为后现代批判提供了目标和靶子。电子课件在课堂教学的滥用被批评为由“人灌”变成了“电灌”,说是教学改革,其实换汤不换药,或许比教师用传统板书讲课效果更糟。网络课堂常常设计成“书本搬家”形式,对学生的无吸引力产生不了多大作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及维护花费巨大,而对课堂教学能有多大作用则令人怀疑,其状况常常是“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真正能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少之又少,造成教育投资的浪费。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3.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

后现代教学设计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的特点恰好与好的教学设计相对应。这种教学设计的优点包括:能够更方便地用于相关背景下的意义学习,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有更多有意义的参与,更独立的问题解决能力,更灵活的设计,更灵活的教学,更多地对学习中的社会和动机因素加以了解。后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中心、自主学习,带有浓烈的后现代色彩。后现代教学设计的特征表现为:(1)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2)去中心化,每个学生都是网络上对等的存在,教师不再处于唯一的中心位置;(3)多元化的发展和评价方式,等等。如今在网络上讨论的比较热烈的Blog,Wiki等网络教育手段,其个性化、多元化和协作性的特点,比较适合于进行后现代主义教学实践,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实践目前已经具有了一些后现代主义的教学特征。

四、对教育技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把握的思考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是思考现代社会问题的两种不同思想风格,后现代性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的批判基础之上的,没有现代性也就无所谓后现代性,只有“现代化”以后人们才有谈论它种种不足的条件,因而后现代主义产生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不足为奇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合理内核为体制接纳而进入到实践之中时,它就由“后现代”而转为“现代”了,同样也要接受后现代主义的审视和批判,这就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中国是外发式现代化的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个较长期的历程,而在发达国家所产生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给我们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的视野。教育技术现代性在中国仍将长期引领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后现代性则是我们进行教育技术实践应注意审慎施行的重要因素,其合理内核则是我们作为调整和完善教育技术应用实践的重要营养。审慎的教育技术现代性和积极的教育技术后现代性则是我们把握教育技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所应持的合理立场,如果我们还坚信现代性所张扬的价值理念的话。我们要警惕的是激进的教育技术现代性和激进的教育技术后现代性。

参考文献

[1]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冯俊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

[4] 顾清红,祝智庭.教育技术的后现代观.电化教育研究,2001(7).

[5] 王以宁,张海.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中国电化教育,2004(4).

[6] 杨素萍,杨茂庆.教育技术的后现代审视.电化教育研究,2008(12).

[7] 岳友熙.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关系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责任编辑 白文军)

作者:覃志强

第三篇:现代职业教育呼唤现代校长

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是学校的灵魂,对内全面负责学校的管理,对外全权代表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和机构沟通、协调、交流、合作,其主要职责是使学生成才,助教师成长。因此,校长不仅仅是上级教育行政的代言人,更多担负着塑造学校、经营学校的责任,校长的思想、能力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取向、发展水平,校长的性格、气质会潜移默化为学校的性格与气质。随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校长的角色定位悄然发生了变化,如在学校管理上从指挥者向设计者转变,在教师管理上从考核者向促进者转变,在学生管理上从监督者向服务者转变,在课程管理上从消费者向建设者转变等。一句话,校长要从管理者向教育家转变。但现实并非如此,案例中校长的价值取向和现实选择值得我们深思。换位思考,校长们最关注的是什么?一位校长曾道出心声:经费、安全、考核是压在校长头上的三座大山,案例中校长的选择其实是无奈的选择,即校长们优先思考的是生存问题,其次才是发展的问题。这显然与现代校长的要求相距甚远。

要让校长做校长该做的事,就必须给校长松绑。首先要建立校长负责的相关制度,理顺行政与校长的关系,迫使校长们按教育规律、市场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来办职业教育。其次主管部门要按照相关政策和文件拨足经费,让校长们不要担心教师的工资、日常的开销等问题,才能潜心思考管理和发展。第三,校长的考核要与学校的考核挂钩,让社会评学校、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通过机制的约束来推动校长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谐管理。

(江苏省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马永祥)

作者:马永祥

上一篇:中国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医学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