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融入技术的创新论文

2022-04-22

●教育技术的发展1.从教育技术队伍的组建看教育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一直是以“电化教育”为前身而持续进行,其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初步发展阶段我国的电化教育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代教育融入技术的创新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现代教育融入技术的创新论文 篇1:

试论日本教育技术的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

摘 要:从日本教育技术的研究历程来看,教育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近些年来,由于云计算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教育技术的领域也不例外,对数据的搜集、储存与分析和处理技术也相应地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本文中,首先从多方面对日本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作了梳理,进而阐述了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时间段来划分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日本;教育;日本教育

一、日本教育技术研究背景:ICT的大发展

日本教育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并且是日本教育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日本将信息技术缩写为ICT,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有互联网、信息服务、通信、广播、影视等等领域。归纳起来,在日本的ICT发展的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邮政电话和广播时代(1945—199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的信息通信主要是以电视、广播、电影等为主,但是广播和邮政都属于国家所有的,发展的速度比较慢。在一九八四年电信通信与电信电话等方面的法案相继出台以后,日本的电信与电话公司就解除了国有垄断的经营机制,开始由民间经营,提供一些价格比较低的信息通信方面的服务,并大力提倡通信技术的运用与研发,对于民间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激励,随即出现了一大批移动、电信、卫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有关的运营商与延伸产业。由此可见IC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日本教育技术学的出现与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本教育技术领域之中最大的一个学术性的社团,在一九八四年产生,就是日本的教育工学,和当时的一些通信信息的学会共同开展学术性的研讨与实践活动。在同一年JIJNET开始提供为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大学等学校提供服务,以此为标志互联网的服务在日本开始出现了。

(二)互联网和手机时代(1993—2000年)

日本的互联网服务是在1993年开始商业化动作,以此为标志日本进入了手机与互联网时代。在1994年,日本开始大力打造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并以些为目标成了推进的总部,由首相出任总部长,并把信息通信产业最新定位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的产业部门。在同一年,日本为了赶超美国,美国制定了2015年之前要完成高速网络建设的规划,日本的一个邮政省提出了有關于网络规划的计划,并且计划在2010年之前将光纤高速网络普及建设好,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为了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向各大企业提供建设的特别融资,日本的网络建设开始飞速发展。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服务的不断发展,在1995年,日本的数字移动电话签约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模拟通信的方式。在1999年,NTT Docomo公司开始了手机上网的业务服务,紧随它其后是其他的手机运营商也开始了提供手机上网的服务,由于手机上网业务的推出,互联网的用户剧增。

(三)宽带和智能手机时代(2000年至今)

两千年是日本的宽带元年,在这年中,日本在全国开始大范围地铺设光纤网络,在2003年,日本的互联网服务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十,发展速度惊人。在2013年,日本的网速在全世界排第二名,有将近一半的用户由电话拨号上网的窄带形式已经转向了宽带网络的连接,基本上所有的移动手机用户都可以运用宽带来上网。从1G的网速到3G的网速建设日本花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且在硬件制造、通信制式与系统建设等各方面制定了一整套的日本专用与国际上通用的标准,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国家的资本、政策法规都开始朝着信息产业的方向发展。在2014年,日本的总务省宣布了超高速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九点九,日本已经进入了超高速的网络时代。在此之后,日本出现了大量的教育机构,主要推出的是互联网的课程,信息教育也由最初的中高等教育向初等教育发展,并且日本政府拟定在义务教育环节加入信息技术的科目内容,民众开始意识到信息时代到来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存能力与伦理道德。教育技术专业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融合了信息学、教育学与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特点。并且由原来的纯技术的辅助教学发展到教学设备、方法、系统、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研究领域。因此这个时代是日本教育技术变革的非常重要的时代,有很多的教育方面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教材的内容等都在这个时代打下基础。

二、日本教育技术的研究历程

日本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之下,为了与当地教育技术的需求相适应,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发展势头。按时间作为划分的标准,日本教育技术的研究历程可以划分为初创发展阶段、创新转变阶段和智能多元化阶段,如图1所示。

(一)初创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对教学设备的研究发明与运用。为了与大范围的培训相适应,日本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奉行行动主义与经验主义作为理论的指导,并且开设了各种类型的培训中心,利用通信的培训与远程教育展开各种类型的研究与实践活动。

1.相关学术团体纷纷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计划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主要是应用在产业化的运动中,为了与之相适应,日本的教育部门开始使用了广播与影像进行教学,产生了各种的学术团体,如图1年示。1955年,日本成立了放送教育学会,这是第一个教育技术类的学术团体,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以初等和中等教育为主的通信教育方面的研究。1967年,成立了电子通信学会,且设立了教育技术研究会。之后日本教育工学会与协会相继成立。1973年,东京工业大学成立了教育工学的开发中心,以此为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点,由第一代的教育技术学者担任负责人。1978年,日本成立了放送教育开发中心,接下来成立了日本放送大学。发展到这个阶段,日本的教育技术研究的格局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了。随着这个时期研究著作的出版,以及各种类型的研究与实践的展开,具有日本特色的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慢慢建立了。

2.研究热点

在这个阶段,日本对于教育技术的研究着重采用的是教育辅助的方法,注重的是技术的本身。日本的第一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人员大多娄是学理工类,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的程序模式比如CAI,CMI等,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与控制,从而完成教育信息的加工、整理、与运用与管理等相關内容。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应该从学习人员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相关的思维与设计,从而开始建立教学方法与学习反馈的教学辅助性的系统。另外,研究人员还从语言组织结构的视角建立了理解与分析学习人员思维方式的自然语言的对话系统与解决型专家辅助性系统。

(二)创新转变阶段

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日本把建设信息社的需要和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学习的理论开始转变为社会构建主义,着重社会数字化生存技能的发展,展开教育技术的重新构建,并对此进行反思,使教育信息化延伸到初等、中等教育中来。

1.研究方向和研究对象的转变

在信息教育元年之后,日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在1989年,日本的文部省对学习的指导纲要进行了修改,在初等、中等的教育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内容。1991年,文部省继续发布了信息教育手册,开始运用国家政策来对教育进行引导。在此影响之下,日本的教育技术研究也向教育方法研究、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研究、学习的成果评价等方面转变,关注认知科学与知识的创新、构成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此同时,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应用能力是社会必要的生存能力之一。在中小学的信息教育中对于信息传达、评价分析与设计制作等能力的培养十分关注,打破了各个学科之间的限制,广泛开展跨学科知识理解与社会交流的研究与实践活动。

日本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包括CSCL、计算机辅助协同工作、多媒体、超媒体、导航系统、编辑系统、数据挖掘等各种类型的技术与应用形态。各种类型基于在网络与多媒体的教学辅助系统、学习系统、教务系统、电子教材等新型技术和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了,让自主、主动、导向学习等成为可能,海量的共享与发布信息,促使广告推送、搜索、个人主页等业务开始广泛应用起来。在此基础之上,日本教育技术领域开始运用数据挖掘、信息过滤、学习内容推送等一些全新的方式来展开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协同学习、移动学习等词语也相继出现。

2.学术团体和学科建设的转变

在这个时期,各个学术团体相互之间开始融合起来。在1994年,日本的视听觉教育学会与日本的放送教育学会合并起来,成立了日本视听觉放送教育学会;在1995年,CAI学会更名为日本教育系统信息学会。日本教育工学会后来居上,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在大范围地吸收了各个域的研究人员以后,成为了日本规模最大的一个学术团体。这个时候,日本的专业与学科的建设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第二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人员开始兴起了,有很多心理学、外语教育、教育学、传播学等不同的研究领域的学者加入到其中。一些著名的大学,比如早稻田大学与大阪大学等也设立了教育技术的科目,并且向着传播学、信息技术学等学科开始扩展。

(三)智能多元化阶段

进入两千年后,日本多学科的融合加速,技术发展和教育应用实践逐渐趋于同步,开始重视智能应用、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涌现出了大量与新信息技术相关的实践研究。

1.研究内容的多元化

在两千年以后,由于宽带的广泛运用,日本进入了数字化的社会,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到社会性研究手法的重要性,研究的内容从数据的挖掘到个人学习等多元化学习模式,开发了具备学习管理与知识管理等功能的学习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技术构建可扩展性的内容管理系统、基于社交网络服务或流媒体视频的教学辅助平台等。新出现的智能手机、可穿戴技术、虚拟现实、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相关研究加入到教育技术领域,因此出现了大量新的课题,比如知识管理、国际化规则、开放教育资源等等。

2.学科建设的多元化

在这个时期,教育技术已成为融入了心理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比如,东京工业大学于2015年撤销教育工学开发中心,与社会理工学研究科等合作建立了教育革新中心。东京大学于两千年新设信息学环·学际信息学府,并开设教育技术的相关课程和研究方向;2015年,日本教育工学会特别设置SIG,即按照研究兴趣开设不同的研究分会。设立之初,SIG仅有六个,2016年已扩张为十一个,包括教师教育、系统开发、游戏和开放教育等,吸引了更多学科的研究者加入到教育技术研究领域。

(四)研究对象的多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日本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 ①教育资源的多元化;②技术应用的多元化;③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三、日本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上以日本的研究历程来看,日本教育技术所依托的学习理论的发展是,从经验主义到建构主义再到知识构建与智慧创新的智能多元化的历程。研究的焦点则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与国家的信息产业与教育政策的变化相适应,从单一性向综合性研究发展。根据近年来日本教育系统信息学会与日本教育工学会的研究动态为参考,对于日本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大数据的学习支援与评价、教育信息化模型的构筑与实践、新技术的教育应用与研发。

四、教育改革和信息伦理的实践与反思

从中日交流的历史来看,日本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而言,日本教育技术研究可为中国带来如下启示。

1.注重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创新,科学论证研究成果

日本教育技术研究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很相似,关注数据分析和研究方法,分析模型与研究方法发展得比较成熟。查询国家项目立项数据库与日本学术期刊文献,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法、教学法、设计研究法等等,对于这些研究方法的学习,对于中国今后开展更加系统、更加专业的教育技术研究提供便利。

2.加强技术与实践的融合,推动社会整体发展

日本教育技术研究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注重国家政策和科研项目为引导,加强各类信息化设备的教育投资和应用。因此,中国要加强政产学的联合研究,把技术的研发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同时,从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产业的视角出发,促进教育、技术、及社会的综合性研究,从而促进信息化社会建设。

3.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精准定位专业化研究

日本从第一代理工类为主的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发展到现在众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人员的加入,由此可见日本正在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且已经把教育学、脑科学、心理学、等很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融入进来了。而且日本的研究者也很注重本专业的学术实践研究,并不跟随潮流的改变而改变研究的方向,积极采纳其他专业的研究成果,多方助力于本专业研究。借鉴日本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做法,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一是要加强建设交叉学科,建立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培养综合性的学术人才;二是研究人员首先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借鉴其他研究成果,从而促进自己在教育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哲,孙帙,SpenceZaorski,森秀树.日本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6):5-11.

[2]孙立会.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构建理路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03):63-69+75.

[3]孙帙,李哲,前迫孝宪,张海.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2):5-11.

[4]王琳琳.日本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及现状浅析[J].才智,2015,(26):197-198.

[5]李芒,成国志,于丽娜.日本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特点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0,(01):50-53.

作者:杜佳新

现代教育融入技术的创新论文 篇2:

从教育技术发展的角度论其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 教育技术的发展

1.从教育技术队伍的组建看教育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技术一直是以“电化教育”为前身而持续进行,其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

我国的电化教育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电化教育进入课堂并开始起步,但当时只在少数几个城市的学校、社教机关有所发展,未能大面积推行。新中国成立后,在50年代~60年代中期,我国的电化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

(2)迅速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迅速发展,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教育部相继批准成立了各种电教机构;各省、市分别设置了电教馆;有些省还成立了省级高校电教中心;学校成立了电教中心或电教室,形成了数十万人的电教专业队伍。除了建立电教机构外,教育部还创建了广播电视大学,开办了卫星教育电视和教育电视台,形成了全国远距离教育网。随后,电化教育专业已相继具备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电教人员培养体系。电化教育的蓬勃兴起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整体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入到教学领域,使电化教育迅速向更深层次发展。这一时期也是注重教学整体的时期,电化教育逐步由仅仅注重媒体应用的电化教育转变到注重教学过程的电化教育。这一时期的电化教育着重探索和研究电化教育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观念的影响。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技術”这一术语也逐渐取代了“电化教育”,在工作职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一些院校的电教机构除了电教中心以外,有的还设有多媒体教学中心和网络信息中心等多种机构。而更多的院校将这三个中心整合到一起,更名为教育技术中心。这些都标志着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已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4)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阶段

21世纪,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过程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带来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育技术将进一步融合到教学过程之中,并且通过新型教学环境的营造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设新型的的教学结构,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为了满足高校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201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本科教学工程”,相继在全国各高等学校建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从媒体的教学应用看教育技术的发展

自古以来,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技术”。原始的教育“技术”是口耳之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口耳之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中一直是主要的教育“技术”。

17世纪中期,根据“一切真知均始于感官”的新思想产生,社会上逐步提倡运用实物和图形教学改进单纯的书本教学。语言是口耳之术传递的主要信息,所以口耳之术是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技术,随着直观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传统教育“技术”。

19世纪末,以电为代表的工业技术革命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投影、幻灯、录音、电影、录像等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向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视觉教育运动随之兴起。视觉教育的初期仅仅注重硬件的使用,而后期逐渐重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这一时期的教育技术以各种视听教学媒体的使用为标志。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入教学领域。教育技术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之上升到一个新的媒体技术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技术主要是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核心,并更加注重人的作用。此时的教育技术不但包括硬件和软件,也包括一些潜件(思想、方法、模式、管理)。

3.从与教学的融合看教育技术的发展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和教学相融合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融合于教育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往往把对教育技术的掌握等同于对计算机技术的熟练运用。因此,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教学在学校教学目标中必不可少。许多学校对待教育技术如同对待一门单独的学科课程,为学生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而这一素养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说等同于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

在第二阶段,教育技术主要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行为主义强调学习的“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和作用,提倡循序渐进、积极反应、自定步调等学习原则,提倡小步子的程序教学。在这一时期,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计算机文化和技术的兴起,全社会以及学校广泛注重计算机能否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但是,当时人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辅助教或辅助学。

在第三阶段,随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成熟,人们开始重视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应用。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学习者的外界刺激(如教学内容)做出的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随后,作为认知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在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下,教育技术手段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融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这种融合不仅适合教师的教,也适用学生的学,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 教育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技术机构没有完全融入到整体教学之中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各学校校园网络和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拥有先进技术和推进先进技术应用的主体——教育技术中心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与地位。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是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现实情况是,学校中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更多的是偏重于技术。在教学应用方面,教育技术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尤其是缺少与学校教务部门的沟通与指导。除此之外,大部分院校只注重教育技术机构自身的应用与发展,忽视教育技术对学校的整体教学融入,没有将教育技术深度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学校作为教育技术工作的载体并未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化教与学的优良环境,更没有普及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理念,引导帮助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展数字化教学和学习。

2.重视现代媒体的使用,忽视教师和学习者的主导与主体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应作为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刺激和调动学习者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习者的思路,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教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对教学环节的展示。一些课件设计缺少学习者的“思考、想象、理解”内容,整个课件的结构几乎是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因此现今的课堂教学,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往往受到限制,不利于学习者想象力的发挥。

3.教师在教育技术培训方面,理论与实践脱节

今日的教育技术实践需要尽快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具备现代教育素质的师资队伍。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相关文件精神,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各高校结合自身教师教育技术的现状,积极开展了教育技术培训。经过多年的教育技术培训,教师的现代教学理论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现代教学手段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但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理论学习与教学应用相互脱节,培训实践与教学实际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个性化的、不同学科的培训内容学习也是迫在眉睫。

4.学校多媒体教学资源重复开发,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合理的共享机制

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已日趋成熟、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管理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校际间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機制建设,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建设教学资源。高校教育技术资源开发的蓬勃发展虽然使人欣慰,但是这种过度开发导致了硬件设施的重复投资、软件平台的重复开发以及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与此同时,由于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分类缺乏统一标准,开发人员通常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定义,这导致了不同网络教育系统和不同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自成体系,从而使校际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交流和共享。

● 实现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

1.利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融合

教育技术需要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科学解决知识问题,而技术是解决人类的技能、方法和应用的问题。技术和方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理论又是技术的基础。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也是关于人类如何学习的理论。研究学习理论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教育、教学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可以据此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习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过程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还是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过程,这一融合过程是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学习理论以及其教学设计方法可以为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最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运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促进融合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更给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教育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教育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3.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进行融合

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质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需要教师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并通过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去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

“融合”的过程,一方面,要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融合除了需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实质外,还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实现有效的深层次的融合。

4.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设计融合

目前,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均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優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可以支持“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仅是辅助教师教课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而且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

5.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保证融合

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技术理念与能力。因此,我们要着眼于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只有教师提高了教育技术的意识,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才能有效地使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进行融合。

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与理念,首先要增强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后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效果的反差,引导教师逐步转变教育观念,使教师以全新的视野审视当前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大趋势。同时,我们还可以让教师结合实际,比较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在功能上的差异,引导教师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另外,我们还可以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他们自觉地学习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学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用教学设计的方法设计教学内容,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其次,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能力。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所以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是课程整合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6.开展与其他院校的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资源融合

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为了让教学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省市各级教育领导机构要加强资源建设的管理工作,将资源建设纳入专业建设范畴,从全省(市)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并强化具体的教学应用。积极领导各院校开展校际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尤其是对一些相同专业课程的资源,可实行统一规划,分工建设。这些合作方式不仅可以扩大资源建设的规模,提高资源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资源建设的效益,还可促进与加强校际之间其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资源融合也是一种以优化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组织形式。是教育者特别是管理者通过对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效建构来实现组织形式的“优化整合”,这是教学融合的保障与基础。

● 结束语

我国的教育技术经历了从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初步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的迅速发展,又经历了从20世纪90年代的整体发展到现在的教学改革阶段。教育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发展和创新。教育技术从媒体和技术方面提倡的是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的整体融合;在思想和理念上体现了融合多种思想和理论;在与教学融合方面提倡的是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它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的过程和模式。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过程将会是教育和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作者:周丙锋 谢新水 李燕萍 吴疆

现代教育融入技术的创新论文 篇3:

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教育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甚至是主体,师生之间的交流亦随着教育新技术的应用而变得日益频繁,打造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常态化。同时,教育新技术作为一门技术,传达给学生的是没有“温度”的知识,其弊端也日益显现。高校教师过度依赖新技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普遍现象。所以,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趋利避害,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洞悉新技术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点和弊端,把握好教育新技术的“度”,运用好教育新技术的优势,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新技术;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一些新技术、新媒体也陆续走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技术上的“新时代”,也可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手段的革新时代。但是,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存在两面性,在这场教学手段上的“技术”革命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洞悉新技术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点和弊端,在教学实践中牢牢抓住新技术所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机遇,同时积极应对其所带来的严重挑战。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时代不断取得进步。

一、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中应用的优点

本文的“新技术”特指教育新技术,即新技术+教育。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进入教育行业,遍布课堂,使得教育更具有个性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进入信息技术的新时代,而教育事业必然不会落后,因为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必须走在时代的前沿,引领这个时代的风尚。第二,80后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中坚力量,而80后这个群体善于运用新技术,将新技术引入课堂,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新技术的应用。第三,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技术的主体。当代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超乎想象,他们能够快速掌握一些新技术,并及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学生和生活中,且非常喜欢享受新技术给其所带来的便利。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亦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生态教育环境。故而,现代新技术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教育领地。

当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高校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以新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基础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可以说,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无论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效果,还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促进并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黑板、粉笔、学生为主要元素,教师大多以口授的方式,通过在黑板上简单而生硬的书写演示来传授知识,其特点是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就像一个接收器一样在不断地向自己的大脑“输送”知识,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其主体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师生地位不对等,且课堂气氛紧张压抑。不仅如此,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几乎为零,特别是在课后,教师上完课离开教室往往就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完成,严重地脱离了学生,导致学生不愿意也没有机会向教师诉说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这种渐行渐远的师生关系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发挥其实效性,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可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传授——接受的单向模式。

除此之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授课教师课前点名显得费时费力,有的大班授课,上百名学生,教师的课堂点名会占用授课时间,学生在等待中逐渐失去耐心,再加上授课教师“满堂灌”式的理论讲解,会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厌恶之感。对于授课教师而言,传统的授课模式会使得思政课教师往往只是把重点放在自己的授课内容上,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程度。在备课时,教师也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准备课程资料,难以抓住学生对思政课知识的诉求点,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上课没兴趣、不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信息的互主体性、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大学生获得信息十分便捷,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课堂讲授吸引力下降。”[1]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新技术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所以在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授课模式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不能够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

而在以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甚至是主体,师生之间的交流亦随着教育新技术的应用而变得日益频繁。课前,思政课授课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上提前发布视频、教师录音、PPT、课前作业等预习资料,使学生熟悉思政课授课内容,上课时能够紧跟教师思想,积极参与互动。或者发布调查问卷,调研学生对思政课授课内容的兴趣点,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以便教师课前更充分地备课。而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可以直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及时统计,并且可以随时督促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不仅如此,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统计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及时准确,省时省力。课中,授课教师可以使用线上平台随时提问,发起弹幕,组织学生线上回答课堂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等,这种形式学生乐于接受,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课后,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上与学生互动,发布课后作业、课后讨论,以及时事政治新闻或者视频,而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来完成作业、讨论,阅读新闻、观看视频,亦可以随时随地提出问题请教老师,使得思政课能够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为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关注时事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而且线上教育平台能够准确记录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情况,便于授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平时表现,能够有理有据地给予学生平时成绩。不仅如此,网络新技术教学平台的开放性、平等性、隐蔽性、快捷性等特点,使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打开自己的心扉,将学习中的难题、生活中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焦虑等问题向老师倾诉。教师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亟待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为他们排忧、解惑,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兴趣点,有利于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制定更好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育新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节约了教师板书、点名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语音等学习资料,在不同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去捕获知识,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变得直观有趣,从而便于学生理解那些艰涩难懂的知识点,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枯燥无味、空洞无物的历史现状。总之,教育新技术作为现代教学工具,课上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文化知识,发挥着“有形”教育的作用,课下为师生沟通交流架起一座有效的桥梁,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无形”教育作用,打造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随时随地影响着新时代的大学生,也真正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常态化。

二、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缺点

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广泛应用确实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便利,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现代教育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总是在惠及教育事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教育事业带来或多或少的问题。随着现代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普遍应用,这种科技带来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第一,现代教育新技术导致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和能力严重下降。越来越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新技术来支撑多媒体教学,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新技术教学。但是教育新技术往往依附于网络,网络不佳或者中断时教学就难以进行,特别是在大班授课的过程中,一旦离开多媒体,离开线上教育平台,离开教育新技术,教师就手足无措,无法进行教学,使课堂“冷场”。每当此时,有的教师选择中止上课,直到一切恢复正常,漫长的等待让学生对思政课失去耐心;有的教师选择传统的粉笔教学,然而当其拿起粉笔却不知如何讲起,甚至出现提笔忘字之行,教师讲台上的手足无措使得学生对思政课教师失去信心。久而久之,教师将成为新技术、新媒体的奴隶,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发挥思政课的作用,而其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和能力在教育新技术的冲击下不断下降。第二,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往往过度运用教育新技术,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普遍现象。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大量的图片和时间较长的音像资料。有的教学内容只须简单地解释就足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师却要将自己塑造成幻灯片放映员和技术操作员,将以前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放”。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将过多的时间用在教育新技术的钻研上,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更新,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被绚丽多彩的幻灯片或教师娴熟的技术运用能力所深深吸引,对于其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长此以往就会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末倒置。甚至有的思政课教师课堂上对某些重要的课程知识点不讲解,直接给学生发布网络平台上的精品课程内容或者视频,这样学生往往面对的只是没有人情味的视频讲解,思想政治上的教化作用就显得微乎其微。所以,新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过度运用并非锦上添花,而是画蛇添足。第三,教育新技术作为一门技术,传达给学生的是没有“温度”的知识。“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思政课教师应该以情感人,感染、激励、引导学生思想上保持清醒、政治上做到坚定,拥有家国情怀的使命与担当。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技术并不能代替教师,再高超的技术手段都不能像思政课教师那样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授知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根本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可以引发彼此情感的相互传递,使生硬的知识带上“人味儿”,并随着情感的不断发酵而逐渐升温,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富有感情地授课会在无形之中打动学生,一个眼神的交流,一个笑容的碰撞,思想的火花常常在这一刻欣然绽放,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聚焦教师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激发自身主观世界的思考,在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有机结合起来。”[3] 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说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唤醒,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4]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细微的感情变化发现其在思想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双向交流、双方共同获益的过程。而教育新技术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过度使用新技术,最终留给学生的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课堂。技术再发达,也不可能替代真实情感和身体力行的教育引导。可以说,教育新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第四,教育新技术是以网络为基础,而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往往使一些学生诚信缺失。有的大学生隐匿真实姓名,课程讨论时常常在教育平台上发布不当言论,有时学生之间因为观点不同相互诋毁、相互谩骂,影响极其恶劣,甚至导致行为失范,触犯法律,所以难以真正发挥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上、政治上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通过教育新技术向学生发布作业和讨论时,由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讨论、回答问题,所以教师无法辨别学生的身份信息,问题的回答可能是他人代劳,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不仅如此,因为有一部手机学生就可以课堂签到、回答课堂问题、完成课堂讨论,所以在大班授课过程中当思政课教师完全依赖教育新技术时,学生就会投机取巧,委托同学拿自己的手机去上课以此来逃课。学生的诚信往往在教育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中极度滑坡。毋庸置疑,新技术条件下的线上教育,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困难。

三、教育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师,如何将传统授课优势和信息技术优势有效地融合起来,易言之,如何应对技术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挑战,如何扬长避短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站好讲台,成为目前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把握教育新技术的同时,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做到“不忘本来”,即掌握好思政课的灵魂,不断发扬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点,以此弥补现代新技术所带来的不足之处。虽然教育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普及,但是技術的发挥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上。比如,要运用课堂派在线管理平台或者蓝墨云班课,畅通无阻的网络、手机、多媒体等要素缺一不可。现实教学中,这些必备要素并非每次上课时都一一具备。当教育新技术因某种原因在课堂上无法应用时,教师不得不抛弃这些所谓的“器”的支持,必须拿起粉笔“重操旧业”,站稳讲台。虽然“道”的发挥离不开“器”,即思政课要上好,要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硬件设施很重要,但是这些所谓的“器”只是一个辅助的教学手段,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因为把握课堂灵魂的永远是教师,传达知识精髓的也永远是教师,教师才是推动思政课堂丰富多彩的主体,才是真正的“传道”者。只有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基本的或者说原始的教学素质和能力,将现代教育新技术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以“器”促“道”,以“道”主“器”,才能增强教学效果,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而高校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中,能有效地发挥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价值,使思政课教学改革更加贴近时代方向。”[5]所以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新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教师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良好的信息能力,还要有必要的信息技能。信息意识,主要指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包括信息的需求意识、时效意识、创新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和理论性很强,教师要时刻捕捉最新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创新性的改造,将其及时融入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信息能力,就是指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教师不能迷失方向,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要来筛选、管理、加工信息,这种对信息的整合能力直接影响着能否有效地利用教育新技术的优势服务教学。而所谓的信息技能,即对教育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在现实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效运用各种新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够熟练地掌握并恰当地在课堂中使用教育新技术,把握好“度”,对教育新技术既不过分依赖,也不完全脱离,避免“过”和“不及”,有效的发挥新技术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作用。教育新技术的有效运用,除了教师自己的努力,还有赖于学校的重视。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师举步维艰,难以将高新技术引入思政课堂,为思政课服务。所以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技术培训,提供有效的硬件设施,请专业的技术指导,不断提高教师使用新技术的实践能力,是高校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义不容辞的责任。除此之外,必须加强教育新技术管理,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教育新技术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以真实身份在教育平台上参与学习和讨论,对于隐匿身份者必须严加教育,并采取相关技术手段禁止不当言论的出现。而这一切的根本还在于教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品行观念、健康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大学生网络技术自律意识的教育,建立良好的学风,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杜绝学生利用教育新技术的漏洞来弄虚作假,从而净化新技术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总之,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趋利避害,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实际出发,把握好教育新技术的“度”,运用好教育新技术的优势,努力开创新技术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郭继武,李邢西.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思政课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20.

[2]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5.

[3]张鑫宇,何孟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路径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22.

[4]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2.

[5]范 琼.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梗阻及超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121.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Liu Yan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 Anhui)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w technology; Teaching methods

作者聯系方式:

姓名:刘艳

电话:18255179880

邮箱:ahbvc_jiangbo@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

作者:刘艳

上一篇:我国金融法基本原则探究论文下一篇:企业债转股思考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