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2024-04-30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精选6篇)

篇1: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综合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艺术 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恩列斯论文艺

马列论文学 毛泽东论文艺

文学理论学习资料

北京大学编 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北师大中文系 历代诗话

何文焕辑 历代诗话续编

丁福保辑 诗菽

胡应麟 随园实话

袁枚 艺概

刘熙载 人间词话 王国维

中国历代文论选

郭绍虞主编 中国史稿

郭沫若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中国思想通史 侯外庐 中国哲学史 任继愈主编

中国美学史

李泽厚、刘纲纪主编

中国文学史纲要(1-4册)

北大中文系 中国文学史

社科院文研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郑振绎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63年版)中国文学概论

袁行霈

中国诗论

陆佩如、冯沅君(101-171校图书馆馆藏书号,下同)中国散文史 郭预衡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

冯其庸 赋史 马积高 赋史述略 高光复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中国小说史 北大中文系

中国戏曲通史

张瘐、郭汉城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周贻白 昭明文选 肖统;李善注、刘臣注 昭明文选译注

陈宏天等主编 古诗源

沈德潜 古诗笺 文人

古诗评选

王夫之

中国历代诗歌选

林瘐、冯沅君主编 历代诗歌选 季镇淮、冯钟芸等选注 诗选与校笺

闻一多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

全上古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

严可均 古文观止

吴调候等选编

中国历代散文选

刘盼遂等主编 历代文选

冯其庸等选注 古代散文选

隋树森等选注 中国历代赋选

尹赛夫等选注 历代小说选 吴祖缃等选注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袁行霈主编 古文鉴赏辞典

江苏文艺出版社 古代散文名篇赏析

刘桐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4册)徐中玉、锦启华主编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 先秦

先秦史

吕思勉 先秦史

詹子庆 战国史

杨宽 中国文学 杨公骥 先秦文学史 徐北文 先秦文学论集胡念贻 先秦学术概论 吕思勉 先秦伦理学概论 朱伯

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

施昌东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山海经笺疏

郝懿行 山海经校注

袁珂 淮南子

刘安 淮南鸿烈集解 刘文典 列子集释

杨伯峻 古神话选释

袁珂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神话论文集

袁珂

中国古代传说词典

袁珂编著

毛诗正义(十三经著述本)

郑玄笺、孔颍达疏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从书集成初编)陆玑 诗集传

朱熹10(8)4,10(8)A-19,I222ZX 诗毛氏传疏

陈奂 I222.2CH 诗三加义集疏

王先谦 诗经通论

姚际恒

读风偶识

从书集成初编 诗经原始

方玉

风诗类钞

闻一多 101-160 诗经新义。诗经通史

闻一多101-187 神话与诗

闻一多 101-166 诗言志辨

朱自清101-163 诗经

金开诚101-736 诗经

周满江

诗三百篇探故

朱冬

诗经漫话

程俊英

诗经研究史概要

夏传才101-1317 诗经选

余冠英 101-722 诗经选译

余冠英

101-109 国风选译

陈子展I222.2JQH,101-1324 雅颂选译

陈子展 10(7)-77 诗经全译

金启华 I222.2JQH,101-1324 诗经译注

程俊英

I222.2CJY 诗经今注今译

杨任之 I222.2YRZ 诗经全译

袁愈英等

I222.YYY 诗经译注

袁梅 101-1230 诗经今注

高亨 I222.2GH 诗经国风译注

邓荃

I222.2DQ 诗经解说

陈铁镔

I207.22CTB 诗经选译

赵浩如

101-1143 诗经选注

蒋立甫

101-1196 诗经国风今译

蓝菊荪 101-1315 诗义会通

诗经译注

江阴香

101-1415 I222.2ZM 诗经百首今译

庄穆 I222.2ZM 诗经试译

李长之

101-93 诗经赏析

黄素芬

I222.2HST 诗经词典

向熹 I222.2XX 毛诗品物图考

冈元凤

I222.2GYF 诗经直解

陈子展

101-1483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孙作云 10(7)-554 诗经学篆要

徐澄宇

诗经研究论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7)-146 诗经索引

陈宏天等

Z89CHT 诗经韵读

王力

101-1229 诗经双音词论稿

朱广祁

IBZGQ 诗经鉴赏辞典

河海大学出版社 史记.屈原列传

汉.司马迁 楚辞章句

东汉.王逸

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 1011.3-20 楚辞集注

宋.朱熹 楚辞听直

明.黄文焕 楚辞集解

明.王瑗 楚辞通释

清.王夫之

庄屈合诂

清.钱澄之

楚辞灯

清.林云铭 1011.3-4 离骚汇订

清.王邦采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

楚辞新注

清.屈复

屈骚指掌

清.胡文英

1011.3-12 I222.3 HWY 离骚解

清.顾天成屈原赋注

清.戴震

楚辞微

清.马其昶 屈原

游国恩

楚辞论文集

游国恩 10(5)-127 楚辞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

10(7)-37 屈原研究

郭沫若

楚辞学论文集

蒋亮夫

I207.22JLF 楚辞今译讲录

蒋亮夫

1011.3-17 楚辞通故

蒋亮夫 楚辞选

马茂元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林庚

10(7)-35 屈原

陆佩如 1011.3-5 先秦词赋原论

蒋书阁 I207.22JSG 屈赋新探

汤炳正 I207.22TBZ 屈原问题论争史稿

黄中模

楚辞研究论文集

杨金鼎

I207.22YJD 楚辞评论资料选

杨金鼎

I207.22YJD 楚辞资料海外编

尹锡康 I207.22YXK 楚辞要籍解题

洪堪侯

I207.23HZH 楚辞书录

饶宗颐

1011.3-10 楚辞论文集

蒋天枢

楚辞作于汉代考

何天行

10(5)-31 楚辞与神话

肖兵 屈赋新考

张中一 楚辞校补

闻一多

屈原赋今译

郭沫若

101-102 屈原赋校注

姜亮夫

10(5)-136 屈赋音注详解

刘永济

1011.3-22 楚辞解诂

朱济海 屈赋新编

谭介甫

楚辞选注

金开诚

1011.3-13 楚辞拾渖

何剑熏

屈原赋译释

张家英

1011.3-18 楚辞选

马茂元

1011.3-14 楚辞注释

马茂元

I222.3MMY 楚辞选

陆侃如等

1011.3-8 楚辞选译

陆侃如等

1011.3-16 楚辞新注

聂石樵

1011.3-15 屈原赋译注

袁梅I222.3YM 屈赋全释

邬霄鸣

I222.3WXM 楚辞译注

董楚平

I222.3DCP 楚辞全译

黄寿琪等I222.3HSQ 楚辞今读

瞿蜕园

101-22 楚辞韵读

王力

91-251 离骚纂义

游国恩

101-1200 离骚笺疏

詹安泰

屈赋新笺——离骚篇

台湾•杨胤宗

I222.3YYZ 离骚语文疏解

王泗源

10(7)-173 离骚今译

郭沫若

101-1043 九章解诂

闻一多 I222.3WYD 九歌解诂

闻一多 I222.3WYD 屈原九歌今译

文怀沙 101-103 天问纂义

游国恩 1011.3-19 天问疏证

闻一多

天问论笺

林庚

1011.3-21 天问新注

程嘉哲 周易古经今注

高亨 周易杂论

高亨 尚书注疏

孔颖达 尚书译注

王世舜 尚书史话

马雍 春秋经传集解

杜预 春秋左传正义

孔颖达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左传译文

沈玉成 春秋左传读本

王伯祥 左传选

郑天挺 左传选

徐中舒 左传选

朱东润

左传纪事本末

高士奇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刘文琪 国语注

韦昭 国语集解

徐元诰 国语正义

董增龄 国语选

付庚生 战国策注

鲍彪 战国策注

高诱 战国策校注

姚谷 战国策选讲

刘忆萱

战国纵横家书

文物出版社 诸子考索

落根泽 论语正义

刘宝楠 论语译注

杨伯峻 孔子思想体系

蔡尚思 墨子闲诂

孙诒让 墨子校释

王焕镳 墨学源流

方授楚 孟子正义

焦循 孟子译注

杨伯峻 庄子集解

郭庆藩 庄子集解

王先谦 庄子解

王夫之 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庄子浅注

曹础基 荀子集解

王先谦 荀子简释

梁启雄 韩非子集解

王先慎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 韩非子浅解

梁启雄

中国古代寓言选

陈蒲清等 中国古代寓言选

北京大学 古代寓言选读

王铁民选 先秦诸子散文选译

杨宏选译 两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史略

何兹全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编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题辞注

殷孟伦注

汉魏六朝散文选注

陈中凡 贾谊评传

王兴国

贾谊文选注

徐超等译注 全汉赋

费振刚等辑校 汉赋研究

龚克昌 汉赋通论

万光治 汉赋通义

姜书阁

唯美主义文学之潮——汉赋

刘斯翰 汉赋美学

章沧授 汉赋综论

曲德来 汉魏六朝辞赋

曹道衡

汉魏六朝四十家赋述论

高光复 汉赋赏析

仇仲谦 汉赋艺术论

阮忠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汉魏六朝赋选注

裴晋南等选注 史记评林

凌稚隆

史记会注考证

泷川资言 史记

司马迁 司马迁

季镇淮 司马迁年谱

郑鹤声 史记选

王伯祥选 史记选注集说

韩兆琦 史记评议赏析

韩兆琦 司马迁评传

萧黎 司马迁论稿

聂石樵

司马迁与史记

刘乃和主编 汉书

班固 汉书注

颜师古 汉书补注

王先谦 汉书选

顾廷龙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丁福保 乐府诗集

郭茂倩 乐府诗选

余冠英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

乐府诗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 六朝乐府与民歌

王运熙 玉台新咏

徐陵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 古诗十九首集释

隋树森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 汉魏六朝诗论丛

余冠英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 魏晋南北朝史

岑仲勉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国中古文学史

刘师培 中国文学史论集

王瑶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黄节注 曹操论集

三联书店 曹子建诗注

黄节注 曹集诠评

丁宴纂 三曹诗选

余冠英

三曹资料汇编

河北师院 阮步兵咏怀诗注

黄节注 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校注 陆士衡诗注

郝立权注 陶靖节集

陶澍编注 陶渊明集

王瑶注

陶渊明集

逯钦立校注

陶渊明诗论集

文学遗产编委会 陶渊明诗文汇评

北大编

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

北大、北师大编 鲍参军集注

钱振伦注、钱仲联补 鲍参军诗注

黄节注 谢康乐诗注

黄节注 庾子山集注

倪璠注

瘐信诗赋选

谭正壁、纪馥华选注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采菽堂古诗选

陈祚明 古诗赏析

张玉谷 六朝诗选定论

吴淇 古诗评选

王夫之 诗比兴笺

陈沆

六朝文絜笺注

许槤选评 黎经诰笺注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校注 水经注

郦道元 后汉书

范晔 三国志

陈寿 搜神记

干宝

世说新语

刘义庆著、刘孝标注 古小说钩沉

鲁迅辑 诗品注

陈延杰注 诗品集解

郭绍虞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注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史

吕思勉 隋唐史

岑仲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全唐文

董浩等编 全唐诗

彭定求等编 唐诗品汇

高棅 唐诗别裁

沈德潜

唐诗三百首详析

喻守真编著 唐诗选

马茂元选注 唐诗选

文研所选注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唐诗纪事

计有功 全唐诗话

尤袤 唐诗白话

施蛰存 全唐诗佳句精编

潘天宇 唐人绝句选

中华书局 唐人咏物诗评注

刘逸生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著 唐诗杂论

闻一多全集选刊之三 唐诗论丛

陈贻焮著

唐才子传

辛文房著 唐语林

王谠著 唐摭言

王定保著

篇2: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修订版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 郭预衡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王运熙、杨明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著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年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1年 中国小说史稿 北京大学中文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中国通史 范文澜著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中国史诗 陆侃如、冯沅君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 中国戏剧史长编 周贻白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輯 中华书局 1987年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年 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先秦散文选注 罗根泽编 作家出版社 1957年 庄子集释 郭庆藩集释 中华书局 1961年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校对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年 山带阁注楚辞 蒋骥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 楚辞选 马茂元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 中华书局 1962年 乐府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4年 乐府诗集 郭茂倩编 中华书局 1979年 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笺疏 中华书局 1993年 玉台新咏笺注 穆克宏点校 中华书局 1985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教研室选注 中华书局 1962年史记 司马迁撰 中华书局 1959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輯 中华书局 1983年 玉台新咏 徐陵编 吴兆宜注 穆克宏点校 中华书局1985年 曹操集 曹操撰 中华书局编辑 1959年

曹子建诗注 曹植撰 黄节注 叶菊生校订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王粲集 王粲撰 俞绍初校点 中华书局1980年

阮步兵咏怀诗註 阮籍撰 黄节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搜神记 干宝撰 汪绍楹校注 中华书局1979年

三曹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年 陶渊明集校笺 龚斌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谢康乐诗注 黄节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 庾子山集注 庾信撰 许逸民校点 中华书局 1980年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谔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5年 文心雕龙注释 周振甫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 诗品集注 曹旭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 文选注 箫统辑 李善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唐诗选 中国社科文研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王右丞集笺注 王维撰 赵殿成注 上海古籍出版杜1984年 孟浩然集 孟浩然撰 上海古籍出版 1982年影印 李太白全集 李白撰 王琦辑注 中华书局 1979年 高适集校注 高适撰 孙钦善校注 中华书局 1984年 岑参集校注 岑参撰 陈铁民、侯忠义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 王昌龄诗注 王昌龄撰 李云逸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 杜诗详注 杜甫撰 [清]仇兆鳌注 中华书局 1979年校点本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韩愈撰 钱仲联集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韩愈文选 童第德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 1980年 白居易集 白居易撰 顾学颉点校 中华书局 1979年 元稹集 元稹撰 冀勤点校 中华书局 1982年 柳宗元集 柳宗元撰 吴文治等校点 中华书局 1979年 李贺诗歌集注 李贺撰 蒋凡等标点 上海古籍出版 1997年 花间集校([后蜀]赵崇柞编 李一氓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 南唐二主词 王仲闻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王维诗选 陈贻焮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李白诗选 复旦大学中文系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

杜甫诗选注 萧涤非选注 上海古籍文学出版社 1983年 白居易诗选 顾肇仓、周汝昌选注 作家出版社 1962年 韩愈文选 童第德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柳宗元诗文选 上海师大中文系选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 李商隐诗选注 陈伯海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杜牧选集 朱碧莲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全宋词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 1979年排印本

宋词选 胡云翼选注 中华书局 1962年 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选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宋词三百首笺注 唐圭璋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 李清照集校注 王仲闻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苏东坡诗词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年 宋诗选注 钱钟书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 词话丛编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 1986年 陆游选集 朱东润选注 中华书局 1962年 元曲选校注 王学奇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元人杂剧选 顾肇仓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年 西厢记新注 张燕瑾等校注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0年 汤显祖戏剧集 钱南扬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

牡丹亭 汤显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 桃花扇 孔尚任著 王季思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三国演义 罗贯中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 水浒传 施耐庵、罗贯中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 聊斋志异 蒲松龄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

篇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初探

一、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 培养其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学期开始, 我都规定一些阅读和背诵的篇目, 认真地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内容之一。诵读, 可以加深对文学意象的感悟, 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进而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 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学生“带回”千百年前, 让他们的现代生活、情感与理念与古人的生活、情感与理念相融合, 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产生共鸣, 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让学生通过诵读, 体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凉气氛, 体味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让学生对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有深刻的感悟。诵读, 可以充分体悟诗歌的语言美。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美的情感, 通过朗读活动, 可以使之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吟咏朗读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 还可以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对学生来说, 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的影响是不容易被察觉的, 但却是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而, 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 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 提高其朗读的感染力, 使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 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 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 丰富他们多彩的生活。

二、以创造性的解读,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本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 一个审美的过程。好的解读,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欣赏, 能使其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并与作者进行对话, 从而逐渐养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 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欣赏这支曲子的情景下, 我让学生讨论:苏轼的这首词千百年后为什么还会令我们感动不已?是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 还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 抑或表现了苏轼对人间生活的热爱?通过讨论, 学生明白, 这些说法自有其道理, 但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它的动人之处在于, 一是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 (痛苦、不如意) 是绝对的, 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 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怀和抚慰。因此, 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 才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这样的解读, 诠释了作品的内在价值, 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 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 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解读过程中, 启发学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中去, 触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脉搏, 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鉴赏诗文, 同时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索。这是非常重要的。讲陶渊明, 我告诉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隐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类的进步, 这种文化现象几乎已经消失, 但作为一种人格, 后人对陶渊明又非常推崇;作为一种观念, 它还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现代人, 你将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逸呢?有的学生认为, 陶渊明抛弃做官而归隐田园, 表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价值取向, 这种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则认为, 陶渊明的这种隐逸人格不值得歌颂, 这种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面对黑暗和邪恶都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的话, 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说, 陶渊明在归隐中心灵得到了安顿, 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这对与我们现代人来说, 应该有所启示。假日之际, 人们总想离开城市的喧嚣, 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 让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 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越来越糟糕。尽管观点不一, 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阐释、作家的评析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 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 提高了他们的鉴赏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 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鉴于此, 我开始尝试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改变以课本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强硬灌输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 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辩论法。经常拿出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在正式讨论之前, 我也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事先布置好讨论的题目, 让他们围绕自己的观点去查资料, 并选出各自的代表发言人, 非常类似于现在的辩论赛;我也要尽可能多收集资料, 猜测学生会运用哪些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并模拟他们争论的情景, 以便作必要的调解和补充。每学期我搞两三次这样的讨论。如在讲“先秦文学”中诸子思想时, 涉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性”问题, 孟子主张“人性善”, 而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则认为“人性恶”。讨论之前, 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从多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有理有据。事后学生自己说, 这次讨论逼着他们看了很多理论书籍, 提高了自己的思辩能力。

比较法。古代文学中很多问题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将诸家之说介绍给学生, 并组织他们对多种答案及多种思路进行比较选择, 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 学习王维的山水诗, 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唐以前, 以及初唐、盛唐时期有关知识分子对山水的关注的资料, 从比较分析中鉴赏王维对中国山水诗的贡献。又如在讲到“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时, 我要求大家对导致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进行详细比较, 刘邦作为一个无赖何以夺得天下, 项羽既然是一个英雄为何却走向末路?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来总结两人的得与失,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这段历史。还可以通过古典文学的现代改编问题, 思考古代文学的经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 像《别亦难》、《新鸳鸯蝴蝶梦》、《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课堂上欣赏, 让学生去寻找原文, 从而思考古典文学历久弥新的原因, 激发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

四、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 决定了其传统的教学模式, 但长此以往, 教学难免单调, 因此, 有必要通过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调节。在种种探索性改革中,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实施起来最方便快捷, 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音响媒体方面, 可以运用便于携带的MP3加小音箱。课堂上通过欣赏相关的音乐, 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 如在讲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词时, 先让学生欣赏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 把他们带进一个哀伤、凄凉的意境, 然后对作品进行解读, 从而使他们对这首词表现的李煜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讲解《史记·项羽本纪》时, 可以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 使学生对楚汉战争的形势、人物个性有更直观、丰富的了解。

声像媒体方面, 包括对电视、DVD、电脑、投影仪等的运用。如在讲授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时,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古典文学教学中, 不但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 而且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深度, 给教和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 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 并突出教学重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 将讲读篇目演示在屏幕上, 再配以音乐、画面、朗读、前人的评论等, 教师再加上一些疏通与点拨, 便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永远不会像今日的某些时尚潮流一样红极一时, 但也不会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样成为“明日黄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殿堂, 使他们体味到古典文学的永恒馨香, 将是对学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帮助, 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对局部知识的掌握。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讲述了自己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探索:一是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二是以解读培养学生感受作品的能力;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四是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现代技术

参考文献

[1]阎续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 2000, (2) .

[2]张嘉林.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

篇4: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创新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困境 创新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和鲜明人文色彩学科,能够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精华、沟通古今、通古察今,在人文精神的传承与精神品格的塑造方面能发挥巨大的经世致用的功能。

一、古代文学以文化人的作用

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代作家与思想家们内心思想情感和心灵情操的反映。古人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与审美取向等皆蕴含其中。文学大师们的性格气质、精神境界也通过作品折射出来。充分利用好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熏陶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已成为古代文学教学课程义不容辞责任,其它课程根本无法替代,传承与创新就在这种学习中得以实现,“人类知识的增长不是一种积累式的新知叠加旧知的过程,而是一种对原有知识不断修正乃至全部抛弃的过程。”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灿烂辉煌、最令世界瞩目的部分。从原始歌谣与神话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代戏曲与小说,文种繁多并源远流长。可以说,中国文学史,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是中华民族人文传统演变史。同时,文学实质是“人学”,它不仅表现人们展示人之本质力量、反映人争取自由与解放,也表现出人们丧失自我、迷失自由的内在精神痛苦,回荡着不同时期社会人对自我灵魂拷问之声,贯穿深刻而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性意蕴。

二、古代文学的教学现实误区

对各高校现实行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调研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诸多困境与误区。一是面临教学内容丰富而学时量遽减困境。古代文学囊括先秦至近代5000年多年间中国文学发生、发展及演变的过程。几千年传统古代文学与几十个学时博弈,造成古代文学教学课堂走马观花与蜻蜓点水。加上古代文学内容距当代现实较远,在语言表达方面与当代有差异,由此面临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困难。二是教师口若悬河与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在教授这门课,基本还是因袭传统,从作家、作品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但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而生厌。大学生缺乏对古代文学课程的价值认同,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故纸堆”,古诗文难理解,古人生活难贴近。三是存在以史为纲而忽视文学原典的误区。目前,很多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主要讲授文学史,各种类型涉及古代文学考试仍以文学史为主。这其实是舍本逐末以偏概全。古代文学史是文学历史,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但不能代替文学作品本身。五四之前对中国文学学习历来以直接讲授、背诵文学原典进行,中国人撰写第一部文学史是东林书院教授无锡人窦士镛在1906年油印出版的《历朝文学史》。四是存在只读不悟的误区。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不仅是为积累知识,还要从古圣先贤丰富经典文学作品中体悟人生与陶冶情操,并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对古代文学学习,要使大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中所包含深层道理,并引导将这些道理应用于自身。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选烂,秀才半”,强调学习与模仿经典范文的重要性。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与古人对话,读古代高品大德文学作品,将使大学生受益良多,除“文章之艺”外,对人生、事业、家庭诸端都有可取法之处。五是存在讲授内容片面的误区。

古代文学作品数量庞大,但某些教师任意选择某些文学史内容作为讲授重点。古代文学教学应遵循一个原则,要把各个历史时期最有代表性作品、最主要文学思潮、最重要文学家及最基本文学体裁讲清楚,使学生全面了解。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只讲传统名篇,对自己不感兴趣或不太熟悉篇目不做讲解或略作讲解;多以讲授贵族文人所创作传统诗文为主,对俗文学不太重视。

三、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古人云,“切磋琢磨,屡治而益精”,此乃中国古代文学创新的核心要旨。一是应重视古代文学与国学的关联度。先秦时期,文、史、哲以及艺术之间界线不甚分明,如《周易》、《老子》、《庄子》、《墨子》既是哲学著作,也是文学著作;《诗经》、《礼记》、《荀子》既是文学作品,也有大量音乐、舞蹈等方面论述;《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是文学著作和历史著作。二是注重以文化人熏陶与仿照写作。编出内容全面且雅俗比例得当,重点突出且应用性强并有针对性的文学史教材。教师要大力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学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典雅气质与高尚的情趣,体悟中国文化深厚底蕴”。在课堂讲授同时辅以背诵与模仿训练,学习和借鉴古典名篇语言艺术,转化为实用文学技能。三是建立开放型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文学对人类心灵历程的记录,了解永恒而普遍的人性,以作品为依托,以人为基点透析文学关于“人”的观点,师生平等交流非常重要。打破由教师垄断课堂话语局面,搭建师生自由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跨越古典与现代鸿沟,帮助形成深刻人生感悟和心灵体验。四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中国古代文学有许多诗词,意境浑融一体,很耐人寻味。多媒体教学技术可展示诗意词意并配以音乐,能更好促进学生对诗词意境体悟,培养审美能力。还可播放《百家讲坛》精彩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篇5: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

(二)学时 48 试卷类别(B)

出卷教师 李光翠 考试班级 汉文20121班(师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汉赋分为(骚体赋)(新体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

3、(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4、(《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6、曹丕的(《燕歌行》)为我国诗歌史上现存最早的完整而又成熟的七言诗。

7、钟嵘《诗品》评(曹植)的诗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8、神龟虽寿,(尤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9、魏晋南北朝的小型歌舞戏(代面)或称大面,出于北齐,主要表演兰陵王的故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任选2题,共10分)

1、乐府:“乐府”原来是汉代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名称,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乐府一方面为文人创作的诗配制乐曲,让乐工演唱,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同时也大规模地采集各地的民歌,以丰富乐府的乐章,供朝廷朝会、宴会、祭扫乃至于娱乐演奏,也用于对人民的教化统治。魏晋后人们又把这个机构所收集和配乐演唱的歌辞称作乐府或乐府诗。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2、建安风骨: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共25年。文学史上的“建安”实际上包括汉末到魏初的一段时期(到曹植死为止),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和蔡琰。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式上亦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作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3、宫体诗:产生于梁代,流行于梁、陈时期的一种诗体。得名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梁书·简文帝纪》)。是齐梁宫廷文学集团,尤其是梁代萧纲文学集团的产物。影响延及隋及初唐。内容上: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内容狭窄。主要描写女性的容貌、体态、服饰。咏物方面多为同宫廷生活有关的事物,尤多器物;单纯咏物,毫无寄托。形式上:声韵、格律比永明体更精致,风格秾丽轻艳。总体上更重视辞藻、对偶与声律。宫体诗的代表人物:萧纲,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还有萧绎、陈叔宝等,宫体诗的影响:在诗的格律化方面比永明体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对律诗的形成有重要推动作用;在语言(风华流丽)、对仗(工稳精巧)、用典上为唐诗提供了艺术经验。

4、《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集汉魏至东晋传闻轶事之作。原书只称《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大约于宋代,才称作《世说新语》。今存《世说新语》门类分36门,上卷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表明该书的思想倾向有崇儒的方面;中卷九门; 下卷二十三门。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被称为名士的“教科书”,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世说新语》乃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

三、简答题(每题10分,任选4题,共40分)

1、请从《吕氏春秋》中举出五则寓言故事,并阐述这些寓言故事的特点及作用。据统计《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故事有二百多则。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吕氏春秋》在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于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故事来进行论证。

《吕氏春秋》的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结尾处往往点明寓意,一语破的。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梦中受辱”“穿井得一人”“掩耳盗钟”“荆人涉澭”“刻舟求剑”等。

2、何谓“互见法”?“互见法“有什么作用?

“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选择、安排材料以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和事件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这是有无互见。对某些史实和某些人物的事迹,在一篇传中详写,在其它传中略写,这是详略互见。

通过采用互见法,有时是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有时则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多面性。既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通过互见法的使用,司马迁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

3、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1)叙事成分相对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的形象。两汉乐府叙事诗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2)运用戏剧性的独白和对话描绘人物性格。

(3)抒情真挚浓郁,直抒胸臆。同时也善于以比兴、描写的手法抒情。(4)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5)以五言与杂言为主的形式。

4、请简述《木兰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⑴ 描写有繁有简,剪裁精当且结构严谨。详处运墨如泼,如出征前的准备、征途中、归乡后的大段描写不厌其详;战场上的描写可谓惜墨如金。⑵ 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⑶ 运用复沓、排比、对偶、问答的句式;叠字、比喻、夸张的运用;叙事、摹声、写景;即有口语,又有对仗工整的律句,均服务于木兰形象的塑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5、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小说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

魏晋南北朝小说,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它在叙事写人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主要表现在粗陈梗概的志怪法和简约传神的志人法。

一是真实和虚构的问题,小说是虚构的故事,但这个时期的小说作者即使是写鬼故事,也自以为是写真事;志人小说更是以真实作为评定小说优劣的标准。

二是写作态度问题,现代小说的作者,会为了某个目的去编写小说,也就是有一定的写作动机;但这个时期的作者写这些作品则是“被动的”记录,也就是“非有意为小说”。三是志人小说的出现,显示了小说向写人事发展的趋势。

四是小说和历史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至于文学手法方面,这时期小说在叙事上只是“粗陈梗概”,只有故事大纲,基本上没有较高级的小说技巧出现。

四、论述题(共15分)

1、请比较陶渊明与阮籍、嵇康隐逸的异同。

一、陶渊明与阮籍、嵇康隐逸的不同

1、隐逸的自身性格不同

(1)陶渊明有春风般平和温煦的性格(想得比较开,平易近人)(2)阮籍则有一股狂傲之气(简直是个“青白眼”,且有癫狂)

(3)嵇康更是傲岸刚烈,不附世俗(用现在的话讲,叫他“愣头青”)

2、隐逸的生活方式不同

(1)陶渊明躬耕于南山,自食其力,与百姓相交而乐,饮酒作诗,好不快乐!

(2)阮籍则不屑与俗人交,且以饮酒为命,常大醉不醒,以此来躲避现实,必定伤害身体。(3)嵇康则是以琴为伴,以酒会友,以铁为乐,但却时常因看不惯司马氏而自傲。“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生了气就批评,未能完全遗落世事!

3、隐逸的境界不同

(1)陶渊明从“非自然”的官场退出,“欲仕则仕,欲隐则隐”,躬耕自资,饮酒采菊,心灵获得了宁静。他抚琴,追求的是“琴中趣”;嗜酒,醉心的是“酒中味”;读书,期望的是“每有会意”;写诗,注重的是“得意”。(2)阮籍看似高旷,喊道:“礼岂为吾辈设!”却归于绝望,面临穷途失路和精神危机。(3)嵇康高唱:“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礼”,却始终不能摆脱世事——“顽固到底”,而被司马氏杀害。

二、陶与阮、嵇隐逸的相同

1、隐逸的社会背景相同,都是动荡的多事之秋。

2、隐逸前都有一番用世之心。

3、他们都崇尚老庄自然之旨。

4、他们都代表一种人性的觉醒。

五、默写并赏析(共20分)

篇6: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作业1:

一、填空。

1、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

2、《诗》、《诗三百》

3、赋、兴

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5、载驰、无衣

6、雅、颂

7、虞书、周书

8、叙事之最、叙事散文

9、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

10、内篇、内篇

11、屈原、楚辞

12、离骚、自传性

13、诗经、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14、风赋、登徒子好色赋

15、屈原、宋玉

二、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

三、简答

1、答:秦始皇灭六国后,开始推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的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他经典一样,遭到了毁灭。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后来鲁、齐、韩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第二阶段是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是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答: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第一、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洁高达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第二、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第三、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第四、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第五、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四、分析论述

1、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祭祀诗:祭祀诗是歌颂祖先的祭祀的乐歌。《诗经》的祭祀诗全部收集在三“颂”里。例如“周颂”31篇,有名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是“周颂”,也是整个“颂”诗里最优秀的诗篇。

二、赞颂诗:赞颂诗是指赞美祖先功德、征战胜利、品德、技艺,甚至俊男靓女的诗。大部分集中在二“雅”里。例如“大雅”里的《生民》、《公刘》、《緜》、《皇矣》、《大明》等,“小雅”里的《出车》、《六月》、《采芑》等都是赞颂诗中的名篇。

三、怨刺诗:怨刺诗是揭露时弊、感叹时艰、讽刺时政的诗歌。它们多出现在二“雅”里,作者多为贵族、朝臣,“国风”中也有一些劳动者创作的民间讽刺诗。如“大雅”里的《民劳》,“小雅”的《巷伯》,“国风”中“魏风”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黄鸟》等都是名篇。

四、婚恋诗:

婚恋诗是婚姻、恋爱为题材的诗。这类诗的绝大部分保存在“国风”民歌中。爱情诗最著名的有“周南”的《关雎》、《汉广》,“秦风”的《蒹葭》,“陈风”《月出》,“邶风”《静女》等。描写婚姻生活的诗著名者有“周南”《桃夭》,“郑风”《女曰鸡鸣》,“卫风”《氓》,“邶风”《谷风》等。

五、战争徭役诗:这类诗主要描写战争徭役给劳动者带来的深重苦难和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著名的有“豳风”《东山》,“小雅”《采薇》、《何草不黄》,“魏风”《伯兮》、“鄘风”《载驰》,“秦风”《无衣》等。

2、论述《庄子》的艺术成就。

《庄子》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例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山神人”的描写,说明了“逍遥游”的哲理境界,而又诗意流淌,意境悠远。

二、异材纷呈的寓言故事。《庄子》里寓言据专家统计共有180多篇,著名的有“朝三暮四”、“庖丁解牛”、“叶公好龙”、“东施效颦”、“井底之蛙”、“蛮触之争”等。

三、意出尘外的想象。例如《逍遥游》中的想象。

四、汪洋恣肆的文章形式。结构完整,主题突出,语言奇峭富丽。

3、答:屈原是一位有卓越见识的政治家和品德高尚的笃行君子,也是一位有个性的伟大诗人;他的出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屈原及其作品影响历代文人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哺育了各个时代的作家。例如西汉的文学家贾谊被贬后,经过汨罗江时,有感于自己和屈原相似的经历,作了一篇《吊屈原赋》,表达对屈原的景仰和无限哀思。稍晚于贾谊的司马迁受到残酷的刑罚,以屈原和《离骚》精神激励自己,完成了巨著《史记》。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四言体的格局,吸收民歌形式,特别是楚歌形式,创造出句式参差灵活、结构富于变化的“楚辞”文体,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屈原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道路,其精神、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是不朽的。

作业2:汉代文学 一填空。

1、哲理文、论证文

2、乐府、古诗十九首

3、治安策、过秦论

4、骚体赋、散体大赋

5、枚乘 的《七发》

6、子虚赋、上林赋

7、两都赋、二京赋

8、司马迁、班固

9、归田赋、抒情小赋

10、汉书、史记

11、音乐机关、秦

12、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13、班固、赠妇诗

14、叙事诗、玉台新咏

15、古诗十九首、昭明文选

二、默写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岁月忽已晚、努力加餐饭

三、简答

1、答:从时间顺序上来说,整个汉赋的发展大体可分成三个阶段:在西汉初期,是以骚体赋为主流,是屈原、宋玉流风的直接延续和发展。从武帝开始到东汉中后期,是散体大赋占据压倒优势。东汉顺帝以后,随着帝国政治、经济的衰落和儒家思想的崩溃,散体大赋走向衰落,而那种体制短小的抒情赋又发展起来。

2、答:第一、《史记》为我们展现了一道丰富多彩的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第二、司马迁写人物运用了许多生动鲜活的艺术方法,第三、强烈的抒情色彩。

3、答:第一、生动的故事性。《孔雀东南飞》的整个事故基本上是由对话组成的,逢场朱总故事的生动性和精彩场面的描写。第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孔》中,对刘兰芝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她完美无缺,大大引起了读者对她的热爱和同情,第三、句式自由、变化多样,《孔》文采用的是五言体,而汉代乐府的五言体为建安时期五言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四、语言朴实凝练、善于叙事抒情。

四、分析题

1、答: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意切,读之使人倍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全诗感情真挚而细腻。陈绎在《诗谱》中评价本诗说:“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先写“与君生别离”,表达了天各一方的不幸;接着写“道路阻且长”,表达了难以相见的无奈;再写自己因相思而衣带渐宽,担心丈夫为浮云迷惑而不知返家;最后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劝自己,结束了她离乱的相思。思念之情,反复叹咏,显得曲折而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委婉含蓄的抒情。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以鸟兽尚且留恋故乡作为比喻和反衬,暗示游子应早日还乡;“浮云蔽白日”则在比喻手法中隐含对游子(实也对自己命运)的担心,但表露得更为含蓄。二是迂回诉说,耐人寻味。比如本来要说自己因思念远方亲人而腰身瘦了,却偏说衣带一天天宽松了,本要说青春无多,却偏说成“岁月忽已晚”;本来要诉说自己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却偏在结尾表示一切撇开,只希望对方多多保重……这种含蓄深沉的写法,和主人公善良的柔情互为表里,正是中国诗歌传统的温柔敦厚诗风的生动体现。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用典,就是引用以前诗文的内容或词句,来说明眼前的内容。本诗开头的“与君生别离”是化用《楚辞•九歌》中“悲莫悲兮生别离”的句意;“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是借用《诗经•萧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内容;而“道路阻且长”则是直接袭用了《萧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词句;“胡马”、“越鸟”二句是引用《韩诗外传》中的„代马依北风,越鸟翔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的典故;而诗句“„思君令人老‟其中的„思君‟一词,是《小雅》„维忧用老‟”的变体;“岁月忽已晚”则是暗用《采薇》中“岁亦莫止”的内涵……当然用典不是机械地拼凑堆砌典故,只有同作品特定的内容环境融为一体,才是恰到好处的用典。本诗在这方面是很成功的,因而不仅使诗句言简意丰,同时也是形成诗中含蓄委婉手法的原因之一。

此外,这首诗虽然用了不少典故,但并不影响其语言浅近自然,风格平易淡远的艺术特色,而这正是《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的共同之处。

2、答:

一、开创了“纪传体”体例

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二、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它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

三、《史记》是后世小说、戏曲取材创作的昆山邓林。以元人杂剧而论,内容取材于《史记》,明代杂剧、明代传奇、明代平话小说以及近代京戏、地方戏中均有选自《史记》的体裁。

四、《史记》人物的精神气质影响着后世戏曲、小说艺术形象的塑造,《史记》中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方法也常被后代的小说、戏曲多学习、所模拟。最明显、最突出的是《水浒传》。

五、《史记》的文章结构常被后世小说奉为学习的榜样,这一点在“唐宋传奇”和《聊斋志异》等文言小说中表现得最突出。作业3: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填空题

1、燕歌行、七言诗

2、骨气奇高、体被文质

3、七子、蔡琰

4、七哀诗、白骨蔽平原

5、咏怀诗、五言古诗抒情组诗

6、陆机、五言之警策

7、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8、新体诗、永明体

9、谢灵运、园柳变鸣禽

10、颜延之、鲍照

11、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

12、搜神记、世说新语

13、刘义庆、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14、《典论、论文》、《文心雕龙》

15、文学创作实践、文学理论

二、默写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手挥五弦。俯仰自得

三、简答题

1、答: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孔融的代表作有散文如《荐祢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陈琳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

王粲代表作为《七哀诗》和《登楼赋》

2、答:1,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

2,诗歌的语言在朴素中又体现出十分精粹的含义,这朴素中含有淡淡的韵味,这种韵味主要是讲究对形象的刻画,对词语的运用.3,陶渊明的田园诗往往造出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情和景的交融.陶渊明的田园诗除了一些议论的句子外,大多是客观朴实的描写,包涵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浓厚情趣,这种情趣,经过一种朴实平常的景物描写,意向描写加以表现构成了一种淳厚的意境。

3、答: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的时期,当时主要作者以南朝(晋、南齐,梁、陈)为代表。作品多为晋时的散赋和抒情小赋,南朝的骈赋,尤其在齐梁后,骈文已经成为当时的主流代表。如中国最完备的文学批判类的著作《文心雕龙》就是骈文所写。其中“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试图来证明骈文的格式。但也有很多作品是以散文形式写出(如大多数议论文,但也尽量骈化)。这就说明当时的情况是大的走向以骈文为主。这个走向直接影响到隋唐时期诗和文章的格式化。一直延续到了宋代。

四、论述题

1、答:曹操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抒写自己的理想怀抱。《白马篇》是其前期代表作,这游侠儿的形象,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融注了诗人的理想和愿望。在其前期诗中,也有不少描写宴饮游乐的诗歌,如《公宴》《名都篇》均为他邺下时期生活和情趣的真实反映。其后期诗歌更多的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苦闷、备受迫害的无限压抑和悲愤。《杂诗》体现了其壮志难酬的激愤不平,诗中既有慷慨激昂之情在回荡,又有无可奈何的闲愁无法排遣。

曹植的辞赋和散文也很出色。他的辞赋今存四十余篇,均为抒情小赋,《洛神赋》为其名作,它熔铸了神话的题材,描写了一个神恋爱的悲剧古诗。它不仅是曹植赋的代表作,还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

曹植的各体文章今存92篇,包括颂赞、碑文、哀辞、章表、杂说等,其中以书、表最为出色。《与吴季重书》《与杨德祖书》《求自试表》等均为名作。其文多有较充实的内容和真挚的感情,重词采,重骈俪,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对后事骈文的发展颇有影响。

3、答:南北朝民歌是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又一次集中出现的民间口头创作,它不但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精神风貌,而且在艺术上创造了新的形式和风格,是我国诗歌的一个新发展。

南朝乐府民歌由当时的乐府机关采集而保存下来的民间诗歌创作。它主要产生于东晋和宋、齐、梁时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吴声歌曲,二是神弦曲,是民间的祭歌,三是西曲歌。南朝民歌中极少反映下层人们的悲苦之音,而使情歌成为唯一的主题,部分作品有浓厚的脂粉气以至色情成分。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南朝社会生活的现实,客观上对社会的某些弊端、罪恶也有一定揭露。南朝内容虽单调,但由于其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了爱情生活,并且所写之情极其真实,多如流水,颇具感人力量。

北朝乐府民歌其内容分为:第一是社会的离乱,战争的残酷,以及表现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第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以及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使他们固有的勇敢刚毅性格和尚武精神有了充分的发展;第三是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第四是揭露了阶级社会的不合理;第五是大胆而直率的婚恋内容;第六是反映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北朝民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生动地反映了北朝二百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特色。

作业4:唐代文学

一、填空

1、李峤、崔融

2、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3、王维、孟浩然

4、王昌龄、出塞

5、逢雪宿芙蓉山、风 雪 夜 归 人

6、元稹、白居易

7、与元九书、歌诗合为事而作

8、韩愈、柳宗元

9、永州八记、游黄溪记

10、清丽空灵、省净纤巧

11、杜牧、李商隐

12、自觉的时代、文言短篇小说

13、莺莺传、长恨歌传

14、花间集、赵崇祚

15、词为艳科、婉约词

二、默写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三、简答题

1、答:第一陈子昂在革除六朝余风、确立盛唐之音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明确地批判了齐梁之风,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第二是他努力时间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其作品的面貌不但和齐梁及唐初宫廷诗人迥别,而且和四杰亦不尽同。无聊的奉和酬赠、歌功颂德之作更少了,感慨社会人生、抒发个人情志之作更多了,而且绝无轻靡浮薄的气息,彻底脱去了华美的形式,代之以苍老雄健,沉着抑郁。

2、答:王昌龄的七绝善于抓住典型题材和典型情景,通过高度的概括和想像,一气呵成的结构和铿锵流畅的语言,创造深沉浑茫的意境,表达明确深刻的思想,使七绝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例如《从军行》中既歌颂将士们的报国豪情,又抒发他们的思乡边愁,在雄壮热烈之中潜含着一股激越悲凉之气,十分感人。

3、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第一是杜甫善于选择典型的艺术形象,二是善于作细节描写和对比描写,三是善于寓客观于主观,四是善于运用极富个性化的人物对话和人物对白,五是在诗中发表议论,六是精美而丰富的语言,七是众体兼备、中体俱佳的特色,八是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多姿多彩。

4、答:中唐的古文运动是中国散文史上第一次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的散文革新运动,韩愈、柳宗元为其确定了一系列的理论主张。首先,他们总结骈体文重文轻道和前代古文家重道轻文的偏向;其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坚持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变革;再次。在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上,韩愈继承了屈原发愤抒情和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精神,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创作观点。

三、论述题。

1、答:新乐府运动是元稹、白居易等人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基础上,倡导而兴起的一次有明确理论指导的诗歌革新运动。

首先,白居易认为,文艺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的产物,优秀的文艺都应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都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他竭力主张诗人要植根于现实,要多询时务,进行调查了解,以保证诗歌的真实性。强调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作者与现实的关系,这是白居易诗论的基础。

其次、他认为诗歌应具有能动地改造社会、干预政治、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的巨大功能,即强调诗歌的政教“讽喻”功能,这是白居易诗歌理论最深刻、最成熟之处。这固然有其片面强调现实功利的狭隘性,但重视诗歌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又正是白居易诗论之精华所在。再次,白居易还正确阐述了诗歌与形式的内容。这为诗歌语言的通俗化、表达的浅切明白,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答:李商隐是中晚唐之际成就最高的诗人,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他一生关注现实,故其诗中有百首是触及社会现实的政治诗,对当时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均有反映,并大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他的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一百韵》描写了农村凋敝残破、民不聊生的景象,追溯了唐王朝治乱兴衰的历史变化,反映了极其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夹叙夹议,气势磅礴,兼有政论和史诗的特色。二是李商隐诗中为数最多的是抒写各种复杂思想的咏怀诗。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一生沉沦下僚,徒有壮志,怀才不遇,以及消极颓唐之情,复杂而又强烈,往往见于笔端。三是李商隐是唐代抒写爱情的能手,极富特色,其中一部分是写其妻子王氏的。四是还写了不少追求、怀恋其他女子的诗作,多以《无题》标示。

上一篇:药的人物分析下一篇:禅意的句子 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