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化学教改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指出了传统《基础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兴趣缺乏以及实验条件有限等缺陷。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人结合高职《基础化学》的实践教学体会,提出了符合高职高专《基础化学》的教改方法。

第一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教改浅谈

摘要:以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高级动物生物化学》为背景,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高级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试行,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关键词: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生培养

生物化学是各个高等院校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与各个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以及生命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变化。而动物生物化学是农业院校动物生产、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等众多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因此本课程的开设效果不但对生物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指导动物生产和兽医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一直被誉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也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研究内容也更加广泛和深入。这也需要生物化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针对生命科学不同的专业方向,做出相应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生物技术的发展,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各个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饲料学、流行病及免疫学、繁殖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学院和动物医学院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及动物营养等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高级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目的,是在本科所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讨各学科普遍涉及的生物化学问题,为研究生论文和今后研究工作开展打下必要基础。一般来说,本科阶段的生物化学讲授的是比较基础而专业的理论知识,而在研究生阶段,不仅需要联系研究生科研工作开展、联系前沿技术的要求,还应该从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出发,结合当代生物化学发展趋势,反映较成熟的学科新进展和动物生化特点。对讲授内容的深广度周密精选,力求做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深入浅出,说理清楚。

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改善《高级动物生物化学》的授课成效,是我们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改革方案,在教学中实践、分析和总结,对以后的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出以下思考。

一、教学内容上的改革

(一)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对象设置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程是针对动物科学方向的研究生开设的,其目的是在本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各学科普遍涉及的生物化学问题,为研究生论文和今后研究工作开展打下必要的基础。研究生研究对象为动物,之后主要为畜牧及水产业服务,如家鱼人工繁殖时使用的多肽激素;喂养家畜的发酵饲料等,更为深层次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农业生产的整个面貌。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正在全球展开的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变革的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其结果必定导致信息社会在全球的实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它所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同时也影响着动物科学研究。信息类无形产业将成为关键资源,不断加强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是当今科研工作的基础。作为研究生的基础课程《高级动物生物化学》,也应该在提高对前沿技术的敏感度,及时获取最新科研信息,调整相关教学内容,使得研究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没有缺乏对新科研进展的把握,培养研究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科研思维。

综上,我们在《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内容设置上,以动物科学为主导,科学研究为主要理论支持,结合前沿技术,设置以下内容:蛋白质方面主要介绍其结构及功能、信号通路以及分离纯化与鉴定和糖生物,核酸方面主要介绍基因的新概念、DNA序列测定、microRNA的研究与应用、DNA复制、基因转录与转录后加工、基因翻译成蛋白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充分体现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应用的原理以及当前热门研究。以上内容设置,既兼顾了理论的基础,在本科基础上有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结合前沿技术对内容及时调整,结合研究生科研实际,提供帮助。

(二)相关实验课程

在本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依托本学院的教学及科研平台,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实验课程《生物化学研究技术》和《高级生物化学实验》。理论结合实践,为研究生之后论文及科研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PPT,影像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随之不断改进,除了传统的黑板板书式教学方式,更增加了声、图、动画以及影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动静结合、色调鲜明,很好地解决了黑白静态教学的难题。在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根据学科特点,多数需要彩色图片真实呈现物质存在的状态,需要动画模拟代谢过程等,多媒体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也让学生们更易理解。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率先采用多媒体教学,多方面、多渠道收集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教材、参考教材、参考杂志相结合的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上取得较佳的成效。

(二)开展网络教学平台

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上网,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校共享。本课程教师团体协同了从事网络课程建设的专业人员,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将更有利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三)启发式、研讨式教学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在内容体系结构全面,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多样,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鼓励学生依据课程要求,理论联系自身的科研需求,阅读相关科技期刊,写作读书报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良好效果。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改传统的“一锤定音”的考试考核方式,采用期末考试和读书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教材、参考教材、参考杂志相结合的手段,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并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或科研方向,撰写1-2篇与《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学习内容相关的读书报告。鼓励学生多阅读、勤思考,为学生后续的论文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且将每期读书报告的评定纳入期末成绩,改变过去“一锤定音”的传统考试方式。这种联合考核方式,一方面考核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结合研究生自己的研究课题,鼓励相关文献检索阅读能力,为之后课题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团队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着手,拟定改革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学改革之路还很漫长,还需如整合更为全面的教学资源、建立更为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提高对当前前沿技术的敏感度等等,这些都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总之,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十年育树、百年育人,随着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在今后的教学实验中,我们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课程改革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源淑,邹思湘,刘仪.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38(2):254-258.

[2]杨群辉,胡建民,胡兰,等.农业院校提高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730-733.

[3]郭建华,张耕,蒋智钢,等.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下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548-9550.

[4]向金梅.高职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2009(9).

[5]张恩平,刘林丽.农业院校《动物生物化学》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家畜生态学报,2012,33(4):121-124.

[6]陆辉,卢军锋.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43-44.

[7]高学军,李庆章,孙喆,等.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92-95.

[8]位治国,王萍,文凤云等.信息化时代的动物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改革初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4):030.

[9]肖红波,卢向阳,孙志良等.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4):135-136.

[10]李春莲.浅析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成才之路,2010,(13):39-39.

[11]孙际佳,刘丽.多媒体技术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6):259-260.

作者:刘丽 孙际佳 汪元梅 肖诗斌 习欠云 唐雪莲 张永亮

第二篇:高职高专《基础化学》教改探讨

【摘要】本文指出了传统《基础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兴趣缺乏以及实验条件有限等缺陷。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人结合高职《基础化学》的实践教学体会,提出了符合高职高专《基础化学》的教改方法。

【关键词】《基础化学》;教学改革;高职高专

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并从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地位出发,确定其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形成有别于学科型、工程型的技术复合型人才。教育部教高16号文件[1]精神“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能力为本,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外,更要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应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化学》精选和整合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因此,《基础化学》的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

1.传统的《基础化学》课程的开设情况

《基础化学》纯理论知识很多,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高专学生而言,理解这些深奥的理论知识比较困难,掌握消化这些理论知识有一定难度,在学习时难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学习效果差。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着以下5个方面的不足:

1.1 教材内容陈旧

《基础化学》是迅猛发展的化工技术的重要基础学科,介绍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前沿科学,以教材为主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2l世纪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

1.2 教学手段落后

教师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由于课堂内容多、讲课速度快,学生普遍反映跟不上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课余时间的自学。

1.3 师资力量薄弱

《基础化学》精选和整合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专职的教师不多,目前一般由一位教师承担这门课程,无法发挥《基础化学》课程的最大优势。

1.4 学生兴趣缺乏

个别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在学习时产生厌倦和自卑的心理,学习兴趣和信心不够,学习效果差。

1.5 实验条件有限

实验内容一方面要体现出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一般性实践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目前没有专门的基础化学实验室,现有的实验设备只能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

2.《基础化学》教改探讨

2.1 围绕专业特点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化学作为一种工具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围绕专业特点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坚持三大原则[2]:一是坚持“必需与够用”的原则。高职高专教学中强调动手能力培养,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化学相比课时要少得多,教学目的也有所不同,因此选择教学内容时坚持“必需与够用”的原则,即本专业学习需要的基础知识必须满足,但不要过量。这要求任课教师向后续课程的相关教师调查,弄清各知识点与后续课程的相关程度,对间接或没有关系的内容在不影响系统性的原则下,尽量删除,突出重点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求教学教师阅读后续课程的相关教材,了解在后结果课程中的应用点及深度,另外,在教学任课的专业上应保持相对稳定,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该专业的特点。二是突出实用性并降低理论要求。高职高专教学中应强调化学的实用性,力求学不在多,学而有用,理论推导部分要求应比原来普通大专院校的要求大大降低,对概念、定理、公式尽理采用直观易懂的方法讲解,取消复杂定理的证明,把复杂抽象的问题讲得通俗易懂,突出应用。三是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能力。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为其专业中的应用打下伏笔,改变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各自为政现象。根据以上三大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我们选取了李炳诗,张学红主编的基础化学中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模块进行教学,并删减了表面活性剂、稀溶液的依数性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2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形成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而又不失严肃,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有所成。而且无形中可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注重反应机理的讲解,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实质来理解每类反应,以点带面,让学生从纯粹的记忆中解脱出来,做到知识的有效融合。

2.3 “情境式”教学模式

“情境式”教学模式[3]包括情景的描述、情景小结、目标检测和学习方法概要等,便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便于复习、巩固和提高。学习情境设计要符合“3+1”[4]原则,一是每一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各学习情境应该是同一范畴的事物,三是学习情境呈平行、递进或包容的关系,最后特定情况可设计部分公共学习情境。李炳诗,张学红主编的基础化学分成两大模块,一是无机及分析化学模块,二是有机化学模块。无机及分析化学模块包括八个情境,有机化学模块包括七个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下还可以有子情境,子情境的实施[5]应该包括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六步。请看以下学习情境教学案例设计:

采用情境式的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学以致用的工作态度,提高其表达能力。

3.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围绕专业特点合理选取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情境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与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能有效地培养其沟通与表达能力。此外,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不仅要表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其内容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6]。

参考文献

[1]刘晓东.高职高专院校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在线,2006,621:11.

[2]邢益冰,程氢.针对高职高专特点做好数学教改活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3,4(15):58-60.

[3]李炳诗,张学红主编.基础化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鞠剑峰.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2):

91-92.

[5]程毓,张明.关于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72-73.

[6]吴梅青.高职《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课程教学探讨[J].FRIENDOF CHEMICLA INDUSTRY,2007,6.

作者简介:赖谷仙,女,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农药残留。

作者:赖谷仙 董利 张燕

第三篇:《茶叶生物化学》课程现状分析及教改思路探讨

摘要:《茶叶生物化学》是茶学的基础和前沿,也是茶学专业公认的“教”、“学”两难课程。作者结合多年《茶叶生物化学》教学体会,剖析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并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和思路,以期提高《茶叶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茶叶生物化学》;现状;教学改革;探讨

《茶叶生物化学》是高校茶学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生物化学、植物化学以及食品化学等渗透到茶树栽培学、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领域后形成的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为茶叶的生产、加工、利用以及贸易提供有关化学、生物化学的理论依据[1]。《茶叶生物化学》是茶学学生接触专业的起点,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茶叶生物化学》教学工作的体会,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提高《茶叶生物化学》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系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是茶叶生物化学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茶叶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学科发展迅速,教材更新滞后。茶叶生物化学是目前茶学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尤其是最近十年,茶树功能基因、次级代谢关键酶及基因、茶叶代谢谱、茶叶功能成分与健康等的相关研究呈爆发式增长[2]。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在用的、“最新”的教材依然是2003年出版的宛晓春主编的《茶叶生物化学》(第三版)。该教材是我国茶叶生物化学领域的权威教材,曾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1]。但随着茶叶生物化学相关的、新的研究成果被报道出来,教材中原有的一些内容亟须补充和更新。长期使用相对滞后的教材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也相对落后,脱离学科前沿,无法获得“新知”,无法高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代的发展脱节。

2.课程体量庞大,课时相对较少。《茶叶生物化学》课程体量庞大,内容丰富。教材内容主要包含茶叶中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性质、含量、分布,茶树生命过程中(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规律,制茶工艺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对品质风味形成的影响,茶叶有效成分的利用及茶叶保健功效和茶叶理化成分分析等。从目前国内主要涉茶高校《茶叶生物化学》课时情况的统计(见表1)来看,除云南农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几所学校《茶叶生物化学》理论课时较高,达到40课时外,其余学校如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茶叶生物化学》课程理论课时数大都在32—36学时,部分如南京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理论课时只有27学时。课时数普遍偏少,这必将导致教师在上课时必须有所舍弃,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拓展,这必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3.内容复杂抽象,学习难度较大。《茶叶生物化学》涵盖的内容综合交叉,理论性极强。茶叶中的茶多酚、茶氨酸、芳香物质等对学生而言也比较陌生,物质代谢过程以及制茶时物质的转变过程等非常的微观、抽象,对于学生来讲难于理解和记忆,学习难度较大,兴趣不高。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对课程产生畏惧心理。

4.实验教学整体性和连续性有待加强。目前我校《茶叶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课时为16课时,一般安排6个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为茶叶中主要内含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多为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学生照着教师的演示完成实验,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每个实验相对独立,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学生在完成某个茶样的某个指标的测定后,对实验结果无法进行综合评价。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没有起到促进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

5.课程考核模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传统教学模式下《茶叶生物化学》课程考核多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比例占到总成绩的70%左右,形成性评价不高。并且通常为降低考试难度,试卷大部分题目都是考查记忆性的知识点,导致最后学生完全靠自己的记忆获得分数,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体现,无法测试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

二、《茶叶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理念

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探索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为核心,以“四个转变”[3],即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角色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转变为启发式、引导式,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尊重教学规律,把握教学的系统性及完整性,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效融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注重教学效果,改进考核方式,教学评价多元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期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茶叶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量,提升教学水平。当下信息时代、自媒体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加上在茶叶生物化学领域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不断涌现的情况下,知识的时效性亦很明显。这要求教师自身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准确地传输给学生,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确实能给予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使学生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对每一堂课都充满期盼和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善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构架体系。目前《茶叶生物化学》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茶树次生代谢、环境对茶树物质代谢的作用、茶叶制造化学、茶叶功能成分化学及茶叶生物化学研究方法等几部分。实际在讲解茶叶中某一种化学成分其结构、性质、功能时,必然会涉及其代谢合成以及环境条件、加工技术等对其的影响,而这些内容通常分布在教材的不同章节。若完全按照书本的章节排布讲解不仅需要更多学时,并且知识点零散不成系統,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混乱。可借鉴思维导图,在讲茶叶中某一种内含成分时,将与其相关的、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织成网、搭起架构,形成关于这一化学成分的完整知识构架体系(见图1)。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和记忆习惯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运用起来更加灵活,联想更加畅通。

3.引入前沿科研成果,补充拓展教材内容。随着仪器设备和研究手段的更新,茶叶生物化学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应及时把新的知识添加到课程教学中,做到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拓展。同时,促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前沿领域,扩展视野,使其对茶叶生物化学的科研方向及方法等有初步了解。如在现有教材中关于“儿茶素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这一知识点,比较清楚的是儿茶素(C)、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的合成,对茶树中占主导地位的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C)的生物合成途径却不清楚,也缺乏相关的研究报告。但在2012年,LIU等人的研究已经明确酯型兒茶素合成以非酯型的EC和EGC为前提,在没食子酰基-1-O-β-D-葡萄糖基转移酶(UGGT)催化下,被活化形成1-O-没食子酰-β-葡萄糖(βG),再在1-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O-没食子酰基转移酶(ECGT)作用下,将没食子酰基转移到顺式非酯型儿茶素的C环3位上而形成酯型儿茶素ECG和EGCG[4]。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这些研究成果告知学生,使学生对儿茶素的生物合成有更加完整、更加全面的认知。

4.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茶叶生物化学》课程许多内容晦涩难懂,若完全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LTT,Lecture-type Teaching)通常会使学生感觉枯燥,学习兴致不高,效果不佳。因此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根据每个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及特点,灵活采用“讨论式”教学(DM,Discussion Method)、“案例式”教学(CBS,Case Base Study)、“问题引导式”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小组合作学习(GCL,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翻转课堂”教学(FC,Flipped Classroom)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与“学”相得益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强化记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思维的能力。

如在讲解“环境条件对茶树物质代谢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时,因其中涉及的知识点已在前面介绍各种内含物质的代谢时有所讲授,所以本章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进行。可设计两个典型案例,案例一:同一茶树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其茶叶中内含物质含量和比例差异明显。案例二:同一茶树品种在相同生态环境下采用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其品质差异明显。在课前将设计好的案例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态条件、管理措施的不同详细阐述品质差异的原因。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将温、光、水、土壤、管理措施等茶树物质代谢的影响进行总结提炼。而在讲解茶叶功能成分化学部分的内容时,可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用与生活紧密相关,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饮茶与人体衰老”、“喝茶减肥”、“喝茶的人通常思维比较敏捷”等要求学生自学相关知识,查阅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从而引出“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咖啡碱具有燃烧脂肪作用”、“茶氨酸具有镇静、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等知识点,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大大提升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改革实验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教学是《茶叶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和强化,也是茶叶生物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桥梁。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应更偏向于实验的“实用性”。可将实验教学与教师科研项目或学生的实践创新训练、SRT项目、毕业论文设计等有机结合,设计更多“综合性”实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如可以把含水量、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测定等几个原来相对独立的实验设计成一个综合实验。结合贵州省情,以贵州名优绿茶春茶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含水量、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等,分析贵州名优绿茶特征性成分分布规律,量化贵州名优绿茶优势。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学会了各种内含成分的检测方法,而且对贵州绿茶的内在品质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6.改进考核方式,提升教学效果。课程考核是衡量大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手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5]。但“一卷定终生”的传统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既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和水平,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茶叶生物化学》课程考核改革将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详见表2),突出教学的全过程考核,加重过程性考核(详见表3)的比例,坚持考核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并重,利用考核充分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随着大学本科教育的“四个回归”,既要求对学生合理“增负”,也要求“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动课堂革命,建好质量文化”。《茶叶生物化学》作为茶学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以高度全局的眼光提炼课程的知识脉络,合理划分重组教学内容,引入大量最新科研成果及生产实例,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为培养创新型茶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大祥,李叶云,张正竹,等.茶叶生物化学课程建设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01):71-74.

[2]宛晓春,李大祥,张正竹,等.茶叶生物化学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2015,35(01):1-10.

[3]刘献君.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2):62-69.

[4]Liu Y J,Gao L P,Liu L,et al.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galloyltransferase involved in catechin galloylation in the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J].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12,287(53):44406-44417.

[5]杨坤,李德富,吴重德,等.生物化学课程过程考核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02):125-127.

作者:宋勤飞 张明露 吕立堂 尹杰 牛素贞

上一篇:财务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智能农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