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关键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国学经典在传承中华文化、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伴随着“国学热”的再度兴起,大学语文中国学经典的教育不但没有加强,反而出现淡化与边缘化现象。因此,将国学融入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中,普及国学经典,能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境界水平、进而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素养,意义十分重大。回归国学经典是大学语文教改的出路所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语文教改关键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改关键管理论文 篇1:

语文教改与教师职业素养问题

摘要:就中小学语文教改与教师职业素养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提出了讨论。文章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文素养与文学素养缺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难题。其根源一是长期以来没有形成教师队伍的优化机制;二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观念——政治论与工具论长期以来存在严重缺陷。

关键词:择优机制;道德素养;人文素养;文学素养

语文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三要素是教育体制、教材和教师,教育体制(包括国家教育行政制度、考试制度和学校组织管理体制等等)的好坏和教材质量的高低固然重要,但具体的教育行为却要依靠教师来加以实施,而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的形成又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教师的待遇和地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整个教师队伍长期处于一种不正常的流动之中,甚至形成了一种择劣机制。一方面,原有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不断流失;另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再加上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高校学生入学就等于入了保险箱,学习缺乏压力和竞争;尤其是师范院校,学生面对并不乐观的就业前景,学习缺乏动力,“改行”之心人皆有之,致使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员素质不断滑坡。就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状况来说,问题更为严重。现今在岗的很大一部分青年教师从小就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考语文标准化试题的指挥棒,使他们长期在选择ABCD的题海中“摸爬滚打”,形成了一种学习、思维的定势,当他们走上讲台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驾轻就熟地重复他们的老师,形成恶性循环。

毫无疑问,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深化改革、继续发展的瓶颈,这是新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比教育体制和教材更为紧迫、更为严峻的课题。整个社会都要行动起来,积极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有效地优化教师队伍,真正地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

一、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职业道德的危机是教师队伍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有关体罚学生、虐待学生的报道不绝于耳,有用剪刀剪下不听话的5岁男孩大拇指的幼儿园老师,有将小学二年级女生的头发连皮揪下的女老师,有将初中二年级男生一巴掌打死的男老师……当然,这都是一些极端的个案,更为普遍一些的现象是什么呢?有的老师平时故意磨洋工,把课程最重要的内容留到放假的时候“补课”,以便收取“讲课劳务费”;有的老师公开向学生索要钱物,让学生家长为他办各种不应办的事情,甚至为此而千方百计地逼迫学生;有的老师按人际关系,按学生送礼的多少,来排定座位,安排学生干部,评定各种荣誉,甚至以此来决定给学生的学习成绩打多少分;而收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物,为了得点回扣随随便便地向学生推荐各种资料报刊、笔墨纸张以至于食品、服装之类的,就更普遍了;为了学生的“前途”,为了追求升学率,把学生投入题海之中,并且尽职尽责地看守着,不许任何学生爬上岸来偷懒,不许学生“不务正业”地阅读任何“课外书”;批评学生的时候不惜讽刺挖苦之能事,肆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职业道德的这种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伦理危机的突出表现。我们呼吁,一方面要真正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问题;同时,建立起教师队伍优胜劣汰的机制,让一部分素质低下的教师淘汰出局,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岗位。

在此前提之下,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有爱心。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由和平等,自尊自立自强——这样,他(她)们才能拥有一颗博爱之心,才能爱学生、爱知识、爱智慧,才能拥有真正的敬业精神。

二、人文素养

如何理解语文的人文性的实质性内涵呢?笔者认为,可以从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理论出发去逐渐把握。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就意味着我们要有一种现代观念,这是一种在人类自古代世界向现代世界发生转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理性的批判精神,用这种精神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用这种精神审视我们近现代以来的作家作品,发现并摈弃其中与现代化不适应的东西,引导我们的学生成长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继承五四精神,促进古老的中华民族向现代文明的创造性转化。

教育要“面向世界”,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就意味着我们要用人类全部优秀的文化遗产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据统计,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作品不足8%,小学的比例还要低。即便是这少部分作品,也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从某种狭隘的政治观念出发而选择的“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丑恶”、“黑暗”现实的传统篇目。他们既不能满足学生认识世界的需要,更不能体现人类人文精神发展的轨迹,当然也就不可能让学生从中吸取精华,以满足自己精神成长的需要。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主要采用世界文学名著和思想史上的名篇佳作,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

教育要“面向未来”,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就意味着我们要用这样的思想观念教育下一代——顺应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进步的轨迹,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目标与方向,顺应当今世界的潮流,走向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人们常说,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如何才能达成人类的和平?它需要人类拥有宽容、博爱的信念,持守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态度,它需要人类的每一个体不断超越功利主义的人生价值观,这也正是人类精神文明史的精华所在。因此,自由、民主、博爱的精神,健康的生态意识等,是面向未来的观念,应该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

三、文学素养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已经明确提出,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重要提高到60%以上。如果教育理念摆正了,这个比例还会提高。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是对社会生活的包罗万象的整体化的反映。一个社会,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世界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伦理观等等,都在文学之中。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认识、理解人类社会的状况及其发展,尤其是通过中外文学经典来理解、把握人类的精神历程,都无疑是最佳的捷径。同时,就文学的表现形式而言,他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令人陶醉的意境美,不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且也最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

可是,就我们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師的总体状况而言,他们的文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曾一度焕发出全民性的读书热、文学热,但好景不长。商潮与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以及某些思想观念的束缚,使得整个社会正在不断地远离文化经典和文学经典。

由于语文教育工具论的影响,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极低,许多大学生甚至包括中文系的大学生中外文学名著读得都很少,师范院校的学生情况尤甚。这种状况对语文教师队伍整体文学素养的影响是极为致命的。目前,语文教材的改革正在进行,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正在进入我们的语文课堂。因此,努力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已成当务之急。

作者:王 霞

语文教改关键管理论文 篇2:

回归国学经典——大学语文教育内容改革出路

摘 要:国学经典在传承中华文化、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伴随着“国学热”的再度兴起,大学语文中国学经典的教育不但没有加强,反而出现淡化与边缘化现象。因此,将国学融入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中,普及国学经典,能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境界水平、进而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素养,意义十分重大。回归国学经典是大学语文教改的出路所在。

关键词:国学经典;大学语文;教育内容

一、“国学热”与大学语文中国学教育的尴尬境地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国学热”的悄然兴起,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当国学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开展之时,我们的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国学经典内容越来越淡化,越来越边缘化,与国内外火热的浪潮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鉴赏和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而这些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文化典籍的熏染,都需要国学经典的陶冶。

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则存在经典的缺失与错位。就教材内容而言,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在编排体例上或以文学史为线分门别类(李珞珈主编的《大学语文》),或以题材为纲荟萃经典(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或以文体为网罗列精典(王学宁等主编的《大学语文》、杨四平主编的《大学语文》);亦或以能力培养为内核建构框架(金毅慧的《大学语文》)等等,不一而足。在作品的选择上,此诸多教材的内容可谓大同小异,或偏重古代诗词,或偏向现当代的新诗散文,亦或侧重于外国的经典名著,亦或加入应用写作内容等等,皆不过此多彼少,因个人喜好不同而已。虽然在篇目的选择上也有个别经典篇目的出现,但为之过少,且缺乏系统。大学语文中国学经典内容出于尴尬的境地,因此我们要抓住国学热的契机,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贫瘠现状。

二、以“国学热”为契机,大学语文中融入国学经典的教育内容

(一)何谓“国学”、何谓“经典”

“国学”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国学是国家之学,是国家设立的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如汉太学、晋国子学、隋国子监;二是国学是国粹国故,是一国的学术,中国固有的学问;三是国学是经史子集,是从小学入手,进入经史子集四部;四是国学是以儒学为骨干,佛道为辅翼,集百家精华为一体的内圣外王之道。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主要是指包括了先秦诸子百家以及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思想以及同时期的历史、文学典籍在内的一整套文化体系。

关于何为“经典”,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一书中认为:“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1]

概而言之,国学经典就是经过千百年的陶冶形成的集体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的经史子集方面精要典籍。

(二)为何大学语文中要融入国学经典

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中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前世为岌岌乎?”[2]章太炎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他认为国学是国家固立之根基,是国家存灭的关键。作为国人必须学国学,国家才能自立,国家才能久安。据说北宋初期的宰相赵普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语。可见,从大处说,国学是治理一个国家智慧的源泉。

其次,各行各业的企业文化的建立都从国学中汲取营养。或者取自“四书五经”或者从古代帝王将相身上学习管理的谋略。

最后,作为个人,从国学中学习修身的学问,修身的途径和方法,“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学习修齐治平的理论和方法,学以致用。

(三)大学语文中融入哪些国学经典内容

将国学经典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之中,改革大学语文的授课内容与教学体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研读经学、启迪智慧

国学之范围不脱经史子集四部,而四部中又以经学为首,主要研读儒家文化经典,经部的精华就是指“十三经”。“十三经”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这十三部经典。

《尔雅》系音韵训诂之类,是六经之门径;《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它不单单是一部卜筮之书,而且是一部哲学著作,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尚书》乃“上古之书”,皇极经世,长期以来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统”;“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有礼乐文明之称的,是荟萃儒家礼乐文化思想的经典;“三传”(《左传》、《公羊传》、《梁传》)蕴含史家的“微言大义”;《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风雅初开之作;《论语》是孔圣人之精华,被誉为“华夏圣经”。《孟子》是“亚圣”之思想言论,是捍卫人性良知的准则;《孝经》乃百善之先,人性之本。

这十三部经典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化的源泉,而大学语文国学经典的教育不能脱离这十三部经典,特别要以《诗经》、《周易》、《左传》、《论语》、《礼记》、《孝经》这六部经典为主。

2.以史为鉴,博古通今

唐太宗曾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了解历史,可以知道国家的治乱兴衰,一代帝王尚且如此,何况如今的芸芸众生。前车之鉴,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我们通向未来的钥匙,虽然这钥匙有着斑斑锈迹,但能帮助我们开启未来成功的大门,因此广览这浩如烟海的史籍,寻找我们通向未来的钥匙。

史籍,除了野史和笔记小说,单独正史就有“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之说。“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史学经典如此之多,大学语文中史学经典的选择要精之又精的篇目学习,这主要是指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在撰述过程中不但秉笔直录、记录真实,而且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活灵活现,充满文学色彩,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陶冶。

3.汇聚诸子百家,传承思想精华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等十家,先秦时期的诸子是人类思想的源头,是精华所在,几千年以来一直熠熠光辉。启迪智慧,传承文化,丰富思想,最重要的是儒家和道家两家。儒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道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和列子。儒家经典在经部已述,道家经典要以《老子》和《庄子》为主。

4.吟诵经典诗文,增强文学底蕴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和文学评论等著作。《四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大学语文中经典文学的诵读以唐诗宋词为主。

此外,大学语文国学经典中还应适当加入蒙学名篇,一者有感于现在大学生对于启蒙读本陌生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一无所知;二者,蒙学是启蒙读物,这里并不是对当今当学生学习水平的亵渎,而是深感于学好蒙学对于经史子集经典的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三者,关于蒙学读本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大学的学习还是毕业后的择业甚至以后未来事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所以,今之重新加入蒙学,是对没有黯习蒙学的学生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三、大学语文国学经典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上所述国学经典门类繁多,数量庞大,在大学语文一年必修的课程中要谙熟以上国学经典是不可能的,那么又如何能在较少的时间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呢?这就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国学经典如此纷繁众多,谙熟这些经典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那么就要选择切入点,以点带面,以局部影响全局。这“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名篇中的名篇,如《诗经》中的《关雎》,《老子》的第一章,《庄子》中的《逍遥篇》、《天下篇》,《周易》中的乾、坤两卦及系辞上、系辞下,《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篇,《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尚书》中的《无逸》、《洪范》等等,把这些经典篇目的研读作为入门的方法,进而以点窥豹,辐射全体,带动全局。

第二,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国学经典虽非常重要,但由于非本修专业,课时安排与学生经历都很有限,这就需要在经典教育的过程要使课堂内容精化、系统化、点染化,触类旁通,设置专门典籍导读选修课,激发学生研读相关经典兴趣。同时,学校要主要营造经典教育的氛围,将经典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采用校园广播中播放国学经典、设置国学经典的宣传栏目、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实践活动等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经典的熏陶。

第三,处理好统一性与差别性的关系。在统一进行大学语文的国学经典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进行差别性教育。对于文学、哲学、史学等与传统文化密切度较高的专业来说,国学经典的教育要加大深度、加大力度、增加数量,长学不怠;而对于文史哲以外的科类则可以进行一般化教育。此外,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也要进行差别性教育。

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学经典的融入,能开启民族文学的人文视野,以独特的民族情感、独到的眼光、独具一格的审美方式对待传统,对待经典,从而寻觅中华文化中闪耀的智慧之光,成为民族文化的脊梁。

参考文献:

[1][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3.

[2]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C]//桑兵.国学的历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77.

作者:李巍

语文教改关键管理论文 篇3:

运用日记表达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一.日记的类型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鲁瓦在1824年4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保留自己感觉和感情的历史,我等于活了两次,过去将会返回,而未来也就蕴藏其中。”

日记,是人们直接面对自我、面对外部世界的最真切的心灵记录或艺术再现。作为一种文体(“日记体”),在世界文学史上曾有过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并涌现出了像法国狄兰、英国佩比士、苏格兰诗人苏塔、意大利亚来契斯这样的日记体写作名家;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也曾出现过像鲁迅的《狂人日记》、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样的名篇名作;作为一种情感宣泄、历史记录和思想载体,也曾有过《莎拉塔的围城日记》《安妮日记》《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弥足珍贵的史料文本;作为语言训练手段,日记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所论述的日记,是指作为每日一则的写作训练与心灵感悟,具有自我表达及自我涵养性质的语言表达训练。

二.日记的指导

日记的指导概括起来可总结为三个词:“自由”、“情趣”、“规范”。

(一)“自由”:(1)内容自由:学生日记的内容在积极健康的前提下无需限制,无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还是琴棋书画、朝晖夕阴、花鸟虫鱼;无论宇宙苍生,还是瞬间感悟,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凡贴近学生生活、真实再现自我心灵的内容,皆可成为日记表达的对象。(2)表达自由:在表现形式上不限文体,既可写三大文体,也可以尝试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等,甚至不求文体明确。为打消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在日记训练之初,教师宜少立规矩、多行鼓励,能写的多写,不善写的先不计字数、随心所欲地表述,但必须保证当天完成。

(二)“情趣”:(1)为日记拟一个有情趣的文集名。为增强日记写作的趣味性与个性表现力、调动学生的日记写作兴趣,教师不妨指导同学为自己的日记本拟写一个独具情趣与个性的文集名。例如笔者曾指导同学为自己的日记本拟写过以下文集名:《不上锁的青春》《我写故我在》《一只散漫小羊的手记》《灰姑娘手记》《黑雪公主日记》《日有所思》《氧气瓶》《缺氧的呼吸》《心灵城下》《淘金记》《花样年华》《快乐的小脚》《野花台》《采日记的小姑娘》《双子座物语》《这个青春不太冷》《稻田守望者》《平淡的传说》《不安分的冰冻鱼》《青春是这样炼成的》《今日重现》《此情可待成追忆》《日祭》《无处安放的青春》等等。(2)、为日记作一些有个性情趣的美化。每篇日记可以由配上插图或贴画,既能实现图文并茂的美观,也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三)“规范”:(1)格式:日记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表现形式,必须讲求格式的规范性。在作系统日记训练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日记的类型、训练意义,展示并诵读日记佳篇名作,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然后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日记写作格式。(2)书写:日记务求保持书面整洁、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避免错别字。

文如其人,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多丰富,其日记表现的生活就有多广阔。在日记指导中,教师务必要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师,学会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学会表达自然之美、青春之美、艺术之美、生命之美,在观察中感知生活,在表达中感悟成长。

三.日记的交流

无交流则无比较、无交流则无借鉴、无交流则无提高。为更好地相互借鉴学习、互相影响熏染、共同提升日记表达的品位,笔者每周定时安排一节日记交流课,并定名为“相约星期五”,让同学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日记内容、品味青春成长、借鉴语言表达。做法是依照学号顺序上台朗诵自写的日记选篇(每节四至五位同学上台交流,每位交流时间约为8分钟),由同学组成的评委团按照感情真挚、语言表达、个性特色、诵读水准、文字书写等五项标准进行等级评级定并点评。学期末评出优秀日记并予表彰,并在几个教学班之间开展日记展示及写作心得交流。实践证明,我们定时开展的日记交流课成为了学生每周最期待的课程之一,在互相交流与相互借鉴中,学生的健康个性得以张扬、学习视野得以开阔、审美情趣得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有效提高。

四.日记的意义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语文教改专家魏书生就将日记称为“道德长跑”,认为日记训练能使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而且反复强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绝不只是用作文本写命题作文这样一种形式”,“写日记,显然是另一种提高写作能力的形式。”①魏老师不仅不遗余力地大力倡导学生养成日记表达的习惯,还出版了《魏书生学生命题日记选》等日记体教育专著。

近些年来,在语文教育界内外,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日记表达在语文教育以及个人成长中的意义。苏州大学博导朱永新教授说:“日记是我找到的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方法,我在我的孩子身上做过实验……我开设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如果你想成功就到我这里投保,唯一的条件就是每天写一篇日记……我觉得自己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成长的最最重要的法宝。一个人不能总处在外在的压力和要求下。一个人只有找到自我成长的途径,他才能有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②

著名语文教改专家、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高万祥老师说:“……在为朱墨和他的父母高兴之余,一种强烈的内疚感油然而生。因为无论作为父亲作为教师还是作为校长,在自己女儿和学生的教育管理上,我都应该谴责自己没有重视‘日记’两字……提倡写日记,把作文放在最真实、最深厚又是最鲜活的生活基础上,能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惧之感,觉得作文原来是如此轻松,如此自由;甚至能让一部分同学逐渐觉得,每天写日记,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生活的需要。这实际上就进入了一种很理想的写作自在境界。”③高老师不但将“日记教育”确定为张家港高级中学的“六大文化工程”之一,而且主编了校本教程《在日记中成长》一书,名重一时,影响深远。

当代作家周国平先生也曾这样说:“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是灵魂的密室,是忠实的朋友,是作家的摇篮。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面对中学生,我经常提出的一个建议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中学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里养成的。有两种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就终身受益。我指的是阅读的习惯和写日记的习惯。”④

语文能力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能力,语文天然就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这样一种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只有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切实地提高。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的,该是一种整体性、开放式、素质型的能力训练,即以课堂教学为轴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使课堂语文训练与课外语文实践形成浑然一体的结合,使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学观察、学表达、学做人;在增智培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生活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思维品质,从而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促进人生境界的提升。

“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于丹曾告诫:“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并说,“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⑤日记是心灵的镜子、生命年轮的镌刻,是每天心灵生活的记载、花季情愫的流露,也是道德情操的发展史、初涉人世的思想启蒙史、语言表达提升的演进史。

一切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都应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以实际学情为前提、以广阔的文化生活与社会人生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法、以学生陶情、增智、培能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主标,日记教育正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这些教育理念。日记表达的目标,就是要使课内学成的,在课外练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养成。每天一则的日记表达,把应试教育“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的培养,并以社会大课堂为背景,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由封闭的“三味书屋”走进了广袤的“百草园”,其能量是可观的,其作用也是光靠语文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

愿更多的同道者加入到日记教育的队伍中来。

注释:

①魏书生著《魏书生文选》(二)漓江出版社1995年第1版 P285《愿青少年朋友都来写日记》

②《中国教育网》2006年12月22日 《朱永新老师谈“日记教学”》

③高万祥著《高万祥与人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1版P48

④《在日记中成长》周国平序言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⑤《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合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1版P209

赵海云,教师,现居云南昆明。

作者:赵海云

上一篇:改善语文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开放型经济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