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改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从史学功用观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高校历史教学严重脱离社会现实需求,必须从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着手,增强高校历史教学的社会实践性。相对而言,史学功用观在高校历史教学当中,一直都是积极倡导的观点,但在长久的教学当中,仅有少数教师能够坚持史学功用观视角,并且按照相关要求以及规范去教学。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教改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教改历史教学论文 篇1:

高校历史教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校历史教学实施改革以来,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历史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所接触到的实际情况入手,从教材、教师、学生等几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历史教改 存在问题 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历史教学陆续进行了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改革。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认,就教学效果而言,离达到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标准还有相当距离。历史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及时发现研究这些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1 高校历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 历史教学目标的定位存在问题

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有着无限广阔的天地,通过对历史发展过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获得“读史使人睿智”教学价值。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学模式一般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历史知识变成条条框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这样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操作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

1.2 教师的教育理念难以更新

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当前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包括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和研究观等。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改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的教学习惯已成定势,要把新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思想中,抛弃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很难接受的过程。所以,许多教师认为历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至于历史教育众多功能在学生身上是否得到有效落实,似乎与其无关。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方式授课,在教学中以本为本,生硬灌输。这样的历史教学结果,学生当然对所学历史毫无兴趣,学习历史的唯一目标就是死记硬背历史教材或资料,争取考出好成绩。学生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

1.3 教学方法创新流于形式

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它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教学行为。目前在教改中,一些教师一改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课堂上很少讲或基本不讲,只怕课堂上一讲解,就被认为是旧的传统教学方法,没有新理念。于是,往往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考虑教材内容是否适合,盲目照搬别人的新教学法,片面追求课堂里的轰轰烈烈,整个教学设计选择随意,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师的主导下,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探究问题、组织讨论分析……学生忙得焦头烂额,一节课下来,课堂成了教师的表演舞台,而学生看似积极参与、气氛活跃,实际真正掌握的知识量很少,也没能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渐渐地,学生就会对上历史课失去兴趣,课堂教学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1.4 学生的学习习惯难以改变,对探究式学习不适应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自己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提问、质疑是求知的需求,是到达真相的捷径,同时也能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但在许多教师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基本都是教师提问,很少有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老师向他们提出问题,而不敢、不会从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多数学生将“认真听讲”作为对自己上课的基本要求,至于听什么则由教师安排。总之,学生已产生了学习的依赖性和被动性,习惯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用认真听课、机械记忆的方式来掌握历史知识,没有持续学习和思考的动机,问题意识淡薄,难以进入“研究”状态。现阶段许多大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还是片面的理解为背书,认为“背”是学习历史获取高分的“法宝”。就其历史学习的方法而言,仍是以机械记忆,甚至死记硬背为主。

2 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应采取的对策

为了解决高校历史教学面临的一些新问题,笔者近年来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一些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改革举措,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历史教学改革必须转变旧的教学理念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观念转变是教改的关键。首先,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被定位为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唯一任务就是教学,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能力培养。如今,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明确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乐于参与,才会释放自己的智慧能量,做课堂的主人。其次,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服务。

2.2 优化教学内容,树立开放的教学意识

高校历史教改要求教师确立“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即“教什么”的意识,其不仅牵扯到课程的设置,也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教师应打破教材的束缚,将相关知识进行适当的整合,对教材的处理,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例如,笔者在讲“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共中央提出的“慎重稳进”政策,加进了“少数民族婚丧风俗”的内容,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在讲“大跃进运动”一节时,专门抽出了两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围绕“ 毛泽东的大跃进发展战略思想 ”进行了讨论,在“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讲完后,以“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为题,让学生写论文。笔者认为,教学并不等同于“教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架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结果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其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与教材、音响和网络这些“冷冰冰”的课程载体相比,教师作为性情中人,最易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课堂教学产生情境性和感召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另外,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思维规律适当补充一些教材以外的内容。不仅要讲通史,还可以讲一些地方史,甚至于可以引进史学界正在争论的一些问题,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进行思维训练,有助于开发学生潜能,增强教学效果。

2.3 注意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教学为主,一讲到底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但教学方法不能为“革新”而“革新”,“革新”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教学方法革新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师应依时而变,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而不是刻意模仿和简单借用某些方法,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就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为主,而不宜组织讨论,避免教学活动难以开展。相反,对于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思考探讨;对学生感兴趣的,甚至有所争议的问题,可以采取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历史知识,提高交流技能,更能开拓学生的眼界。同时,还可以考虑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独特优势。多媒体教学集声音、视频等各种信息媒体于一体,具有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多媒体的配合和辅助作用,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2.4 鼓励置疑,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按自己设计好的思路,将教材知识点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学生的知识及思维都是教师复制出来的,学生的创造能力普遍较弱,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知识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遇到问题不独立思考,依赖性强;听课只记老师的结论,不注意学习思路及方法,完全没有学生自己的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提问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向教师提问,师生共同寻求答案。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创新意识起始于学生的置疑问难,“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应该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在质疑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让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全体教学过程,努力开发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学生围绕教学的知识拓展范围,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教师就应大力表扬和赞赏。“投一石能激起千层浪”,教师鼓励性的语言或是一个肯定的目光,好比是这一“石头”,能给学生一种强大的动力。这样,就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证明,能提出问题是创造性学习的一种表现,是一个培养创新意识的很好素材。例如:讲授 “抗美援朝战争专题”,笔者让学生分析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动机,多数学生都认为出兵朝鲜的原因是因为国家安全受到美国的威胁,但也有学生认为还应考虑受到前苏联威胁的因素,大胆提出“避免前苏联借美国把战火引向中国之机,利用中苏同盟条约派兵进入东北”的观点。由此引起学生的一番“唇枪舌战”,经过一番群情激动的争辩,双方达成共识,认为“中国出兵朝鲜主要是对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忧虑,而这个忧虑不仅来自美国,还有前苏联”。可见,让学生多进行提问、讨论,就能激活他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实施高校历史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高校历史教改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个客观而又清楚的认识,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认真领会教改精神,贯彻新教学理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探讨新对策,研究新方法,这样才能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让高校历史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庞伟国.自主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教育科学研究[J].2003,(Z1).

[3]中国教育报[N].2003-10-9,(4).

作者简介:吴珍(1967-),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本科,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河南开封 475001

作者:吴珍

高校教改历史教学论文 篇2:

史学功用观视角下的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从史学功用观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高校历史教学严重脱离社会现实需求,必须从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着手,增强高校历史教学的社会实践性。相对而言,史学功用观在高校历史教学当中,一直都是积极倡导的观点,但在长久的教学当中,仅有少数教师能够坚持史学功用观视角,并且按照相关要求以及规范去教学。相对的,大部分教师都在应用传统的视角去教育学生,才会导致现阶段“愤青”的大量出现,这对社会的发展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积极意义。在日后的高校历史教学改革中,必须始终贯穿史学功用观视角,帮助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国家、国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史学功用观;历史教学;改革;社会实践

20世纪末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开始呼吁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已经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识。从客观角度来说,史学功用观视角能够让广大高校学生正确的面对历史,而不是以一种“愤青的态度”去生活和工作;从主观的角度来说,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具有多面性,不能单单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还要结合世界的观点来看待,毕竟我国已经成为国际大国,而不是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本文主要对史学功用观视角的高校历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一、当前高校历史教学脱离社会需求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在社会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商品大潮和拜金主义影响到高等教育。青年学子和知识分子纷纷“下海”,文、史、哲等人文传统学科越来越受到冷落。且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经历动荡和反思之后,史学工作者们心灰意冷,刻意回避现实,开始从学术角度思索史学的价值。然而,其中也存在许多误区,不仅没有实现史学的价值,更加重了现实社会对史学研究的疏远和偏见。由此可见,当下的高校历史教学偏向于传统。例如当下比较热门的“保钓话题”,很多人都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但是通过激动的语言和失去理性的行为,并不会对国家发展产生太大的积极影响,反而会影响国际上对我国的看法和态度。另一方面,当下的一些青年并没有正确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仅仅通过一些非常低俗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导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舆论高潮,多方观点的多面阐述,反而对国家发展和国际上的各项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现在的高校历史教学遇到了全面的挑战,教改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明显体现出来,问题的严峻性仍不容小觑。但并不是社会不需要历史,从历史题材影视剧等的火爆,到央视《百家讲坛》的热播,大众化史学热层出不穷。很显然,历史专业学生就业困难说明,史学工作者封闭在“象牙塔”里,过于关注纯学术研究,相应的,其教学也封闭在“象牙塔”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社会需求,严重脱离现实,不可挽回地陷入了困境。综合来说,高校历史教学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一方面要逐步解决各方面的教学难题,另一方面还要为学生的将来发展考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循环。

二、史学功用观视角下的高校历史教学改革

史学功用观视角作为高校历史教学的倡导观点,如果可以切实的执行,完全可以取得一个理想的成果,但目前的很多问题比较严重,要想实现彻头彻尾的改革,必须逐步实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此,本文主要对史学功用观视角下的高校历史教学改革进行阐述。

(一)合理压缩专业基础课课时

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可以从课时安排上入手。就目前的情况来分析,专业基础课课时过多,学生学习到的东西表现出了“千篇一律”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各项能力的提升。因此,各大高校在历史教学改革时,需要合理压缩专业基础课课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达到以下目的:第一,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学习相应的历史技能。就客观而言,历史学的技能类型较多,一个学生如果能够将历史知识应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应对更多的情况,实现自身的进步和思维上的健全发展。基础课时适当减少,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观察教师除了基础课时以外,还可以安排给学生怎样的课程,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发展。第二,基础课时减少以后,学生可以专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从小学到大学,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细化的过程,但即便是在大学,依然是学习到总体的框架,并没有针对某一段历史进行详细的研究,学生得到的知识量没有太大变化。压缩课时意味着学生能够做自己的“专题”,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加教学经验。从以上的表述来看,合理压缩专业基础课课时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完全可以在日后的教学中进行推广。值得注意的是,压缩课时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各大高校必须把握好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控制力度,防止压缩课时多大或者压缩过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加大专门史教学力度

历史的教学偏向于专业化,史学功用观视角下的高校历史改革,必须加大专门史教学力度。以“中国法制史”为例。该门课程是法学本科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其重心是介绍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所跨时间和所讲内容都与中国古代史有相当程度的重合。而且,由于1840年以后,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瓦解,西方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开始在中国艰难地生长和发展,《中国法制史》的知识特别是其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现行法律制度并无甚关系。如果由中国古代史老师来讲授这门课,利大于弊。因为第一遍讲课的时候,历史老师虽得先补充法制方面的知识,但肯定和历史知识结合得较好,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入、到位。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加大专门史的教学力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研究历史,在专属领域当中取得一个理想的成果。从主观的角度来说,专门史的教学力度一直都在加强,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日后在加强专门史教学力度时,首先要在学生和教师当中展开调研,减少“主观影响客观”的情况发生;其次,专门史教学与社会发展具有直接关联,要得到社会上的认可和教育界中的肯定,绝对不可以按照高校自己的观点来定夺;第三,在不同的阶段记录好专门史的教学力度情况以及取得的教学成果,为后续教学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三)带领学生进行服务性专题研究

高校历史教学改革与一般的科目有很大不同,很多学生觉得改革前与改革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但在仔細研究后就会发现,高校历史教学的每一次改革,都是大型改革,并且会搜集大量的资料与数据,否则无法得到预期效果。带领学生进行服务性专题研究,是史学功用观视角下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最明显的就是《百家讲坛》,各个教授的研究领域仅限于专题研究,比方说大家熟知的易中天、纪连海等等,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专业领域中取得非常理想的成果,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服务性专题研究。首先,服务性专题研究,要讲究服务性质。得到的研究成果并不是个人的,而是大众的,不仅学生和教师享有成果,还要分享给广大的群众,以及史学界的各位专家,大家共同去研究和发展,实现高校教学的彻底改革,避免表面化的情况。其次,服务性专题研究,必须兼具服务、专题两项标准。高校教学改革要在很多的方面努力,专题研究仅仅是其中一个部分,服务性专题研究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果和改革效果。第三,一定是带领学生来进行。教师如果进行服务性专题研究,由于其自身的经验较多,人生阅历丰富,服务性专题研究深度与带领学生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带领学生研究以后,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就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通过这种方式,完全可以实现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避免传统教学再次袭来。

(四)适当开设史学通俗化课程

当下的史学功用观视角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除了要在上述的三个方面努力之外,高校历史教学还需要适当开设史学通俗化课程。开设此课程的优点在于:首先,健全了日常历史教学的范围,不会仅仅教授正史,还可以让学生对其他的历史形式有一个了解和探索;其次,史学通俗化课程是为了让高校历史教学更加宽泛,即便是在同一时间段,也有很多的历史发展被遗忘,研究这段历史,对贯穿整个时间段以及前后历史,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第三,通过适当开设史学通俗化课程,会在客观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和教师搭建出一道平等的沟通桥梁,解决了“老师讲、学生听”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国家对地区间的历史教学也有规范,即便是遵循史学功用观视角,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否则无法达到一个理想的改革效果。

总结:本文对史学功用观视角下的高校历史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史学功用观视角下的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在力度和时间上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高校并没有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史学功用观视角的作用。未来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改革,有效贯穿史学功用观视角,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重提升,促进高校历史教学的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展龙.高校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式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3).

[2]若欣.论公共历史学教育与高校历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趋向[J].巢湖学院学报,2010(04).

[3]宋徽.关于高校边缘化学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以历史学科为中心的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10(01).

作者简介:东潇(1981-),女,硕士,毕节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作者:东潇

高校教改历史教学论文 篇3:

出土文献资料在大学历史教改中的运用

摘要: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高校教改对出土文献的运用存在诸多困境。对此采取提高认识,将社会热点、教学难点与材料选择相结合,并注重趣味性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改效果。

关键词:出土文献;大学历史;教改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甲骨、金文、简帛、敦煌书卷和墓葬碑文等为代表的出土文献的持续发现,对中国历史研究产生了巨大作用,也推动了高校历史教改创新。如何将新材料及时而恰当的与高校历史教学有机结合成为大学历史教改的重点面向之一。但是在教学实践的摸索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境。本文即在全面总结这一困境的基础上,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策略。

一、高校历史教改中运用出土文献资料的困境

尽管出土文献资料在大学历史教改中的应用尝试一直都存在,但是从现已出土文献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来看,也面临不少困境。具体如下:

理念认知不足的困境。高校教育系统对出土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巨大价值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首先,表现在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出土文献资料的教学价值没有形成高度认同,所以在教学管理中未能起到督促作用,也没有就出土材料的运用而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教学条件等支持。其次,表现在教师自身对出土资料的教学价值认识不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出土资料的使用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有的是被媒体带动,缺乏主动意识。此时,教师“成为社会上奇异新闻的传播者,不关注这些信息是否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是否能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目的只为给予学生感官上的愉悦享受”[1]。毫无疑问,整体环境的忽视,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出土文献资料在大学历史教改中的有效运用。

运用方式不灵活的困境。教师作为教改的主体,起着灵魂的作用。不断出土的新资料能否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学术素养、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目前,高校历史教改中,教师虽然具备了与时俱进的观念,但实践中存在新材料运用的方式单一、不灵活等困境。如简帛文献的出土被誉为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价值早已经为史学工作者认可,所以大部分高校历史教师在授课中都会提及,甚至引用简帛材料。但是由于固守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受到教材框架等因素的影响,教学实践一般只是满足于为学生展示简牍资料图片,或进行简单的内容上的解释,有的甚至掉进猎奇的陷阱,偏离了授课任务中心。对出土文献的运用流于形式的现状,不但未能达到教改的目的,久之,反而使大学历史课堂更加沉闷。

选择具体材料不恰当的困境。在高校历史教改中,学生的主体意识空前提高,但实践中则存在师生互动不足造成的教学材料选择上的困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学中选择的出土资料的难易程度未能和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和理解程度相适应。新出土材料固然价值巨大,但其内容也比较艰涩难懂。在教改实践中,一般没能真正做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程度的材料。如,刚上大一的新生知识积累还非常薄弱,让他们直接阅读简牍,会打击其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导致课堂互动不起来,教改目标难以实现。二是选择材料的“量”和“度”把握不好。历史学习本身是集合了图像、文本和视听于一体的,因此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视觉资料本是很正常的选择。但是有的播放相关视频过长,有的选择画像石刻图片和实物图片过多,导致学生失去耐性,丧失进一步探讨的兴趣,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形成高校历史教改出土文献资料运用困境的原因

高校历史教改中运用出土文献资料的尝试,之所以面临上述诸多困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高校教材内容陈旧滞后与教材选订重成本轻内容质量是导致出土文献资料在高校历史教学中使用有限的关键因素。由于教材的编辑出版周期相对较长,高校教材内容陈旧滞后是历史课教材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出土文献资料的发掘和研究发展则日新月异,这在高校历史课教材中体现的不多。虽然少数教材及时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但随着出版业市场化的加深,新出教材的定价普遍较高,这对部分学生构成了经济压力。正是考虑到学生的经济困难的情况,高校订教材时,往往会侧重考虑教材成本,而不是教材内容,导致对新材料新研究成果等根本无法通过教材进入高校历史课堂。教材选择的这种实际情况,进一步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框架和教改思路,以及学生的历史学习和研究的眼界。

高校历史教学实践中运用出土文献资料的制度性动力不足,也是形成教改困境的重要动因。尽管高校教改呼声日高是符合目前高校教学发展实际情况的,但在实践层面上成效一般。原因主要是高校教育始终以纸面考试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这导致教师上课时,无论怎样发挥,也必须面对期末考试问题,要从学生过关角度出发来设计课件内容。在教学中用不用珍贵的出土文献资料,课堂气氛和效果是否理想,反而不那么重要,因为反正也没有学校制度性的奖惩措施,做不做、做多少都没有实质影响。有学者指出“高校要从制度上寻找激励,毕竟制度比情感更加令人信任,也更容易引导教师理性地投入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2]但制度性薄弱甚至欠缺恰恰是目前高校教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在出土文献资料的运用教学实践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教师知识素养储备和更新滞后也是导致出土文献资料在高校历史教学中使用有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教育强国战略视角下,“创新型人才培养须要创新型教育,创新型教育离不开创新型高素质教师与教师发展,教师教学创新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3]。高校历史教改实践中,对出土文献资料的运用与否、怎样运用,及效果怎样等问题,教师的知识素养是第一位的。但现在高校的一线教师,因为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科研压力大等外在原因,和自身认识不足等内在原因,并不能很好地跟踪最新资料发掘和研究动态与趋势。再就是部分教师知识更新不足,不能及时吸收历史研究的新观念、新视角和新成果。这些因素都导致教改中不能很好的运用宝贵的出土文献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

三、应对出土材料运用的实践发展困境的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历史教改实践中运用出土资料的困境,我们进行了以下多方面的改进和尝试。

提高对出土材料在高校历史教学中价值的认识。特别是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识,由此才能提供政策的扶持和技术的支持,发挥监督功能,并提供必要的政策导向服务。针对授课教师进行讨论式培训,让所有教师都对历史出土材料有基本认识,提高其对新材料的敏感度。考虑到培训的时间和成本等问题,我们采用的是报告加讨论的形式,让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轮流做相关报告,通过集体讨论凝聚共识,共享知识。

出土材料的选择运用上,主要提出以下原则:一是与热点结合。如唐代太平公主视剧热播时,多数学生都在追看,不断有学生来问有关唐代公主相关问题,我们就结合这个热点进行了一个专题授课。运用唐代出土的公主墓志碑文和传世文献结合互证,对唐代公主的婚姻、学识素养、收入来源等问题进行讲授,并组织学生结合视剧进行讨论,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与难点结合。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部分时,囿于资料的限制,以往偏重唐代以后的法律发展,现在我们结合学术新动向,运用秦汉简牍资料,特别是选择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简牍原文,对中国帝制早期法律条文进行解读。学生对中国早期的法律认识一下子直观起来,在弄清法律条文规定内容的细节后,师生一起对中国古代的死刑制度和执行方式进行了长时段的考察和讨论,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本来相对较难的部分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是提高趣味性。趣味性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授课效果要突出出土文献的趣味性。如中国古代军事史涉及马政问题,单纯语言讲解易让学生倦怠和溜号。我们由《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避马瘟称号的由来开始,将“猴”与“马”相联系,并使用了大量草原地带出土的猴子骑马的铜垂饰图片和中原地带出土的“猴与马”造型母题的石刻画像图片等,进一步说明古代养猴子以避马病的信仰,养马之地必有猴子的习俗,然后延展到古代养马政策问题。这种设计不仅避免了空洞讲解,而且借助图像激发出学生探求知识的浓厚兴趣,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资料。如唐代上官婉儿是一个颇具公众热度的历史人物,2013年9月,考古发现其墓志。我们组织学生对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进行全面信息搜寻,然后在课堂上就墓葬发现地点、“官方毁墓”的行为和上官婉儿的世系、经历、死因、葬地等信息进行研讨。学生由此不仅对上官婉儿生平复杂性有了深入的认识,也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学术兴趣。

总之,打破传统教学资料运用格局,发掘和运用新的出土材料,可进一步开拓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视野与兴趣,为高校历史教改带来值得期待的前景。可以说,出土文献资料的及时而恰当的运用在大学历史教改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对历史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庄玉昆,褚远辉.高校课堂教学问题及改革之道[J]. 中国高等教育,2013,(7).

[2]鲁武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研究——以高校教 师的需求为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

[3]李贵安,李铁绳,党怀兴.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 展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J].中国大学教学,2012,(6).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顾丽华

上一篇:库区航道行政管理论文下一篇:市县分等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