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教学教改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论述了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运用课题带动教改,促进专业建设的“教师治教”专业建设策略,概括和阐述了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开展教改实践的成果和对深化教改的思考及应对措施、今后开展教改工作的思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财务会计教学教改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务会计教学教改论文 篇1:

“项目化”教改下新建本科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析

[摘 要] 项目化教学在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建地方会计本科“项目化”教改中的专业教师大都是近年来毕业的青年教师,针对服务教学的实际需要,新建本科会计专业在“项目化”教改下应通过激发专业教师主动学习、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开展教学反思、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等途径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能力。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教学能力;新建本科

根据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型人才为主的现实需要,国家提出引导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技术本科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活动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坚持结合地方现实问题的实践性导向,其教育内容以技术项目为主线。项目化教学逐步成为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各专业职教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其中也包括对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这也对该类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

一、新建地方会计本科“项目化”教改的基本目标

项目化教学改革,就是要“建立与职业体系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建立与工作结构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会计本科层次这一阶段培养的学生,以会计核算为重心,属于业务操作型。从职业准入标准的角度来看,应与初级会计技术职称的要求相匹配。依据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办学现状等确定的理性办学定位在于为区域和地方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新建地方会计本科“项目化”教改的基本目标即为:依据国家关于助理会计师的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按照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环境中的岗位任务,通过实施若干个完整的教学项目,从而培养并强化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的会计职业能力。

二、项目化教改对新建地方会计本科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众所周知,项目化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在教师角色发生的转变: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核心任务的设计者、真实有意义的任务情境的创造者、学生知识技术的帮助者、课堂教学监控者、项目任务完成结果的客观评价者。地方性院校教师大都是近年来毕业的青年教师,承担着主要的教学工作,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学青年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教学内容的理解、转化和表达能力;教学方法手段和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能力;教学诸要素的整合、设计能力;教学组织、交往沟通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教学能力总是与特定的教学活动相联系,新建地方会计本科的项目化教学从以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项目教学设计能力

项目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根据项目教学目标的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进行设计、拓展和开发,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选择、整合能力。首先为学生未来就业考虑,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内容的项目教学设计应紧密联系中小企业实际,培养适应大多数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岗位,能够胜任中小企业要求的多岗位要求具备的较强动手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会计技术人才。再者,为学生未来发展考虑,专业教师应具备分层次项目教学设计的能力。新建地方会计本科生源主要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专升本)两类,两类生源的专业基本知识储备和基本技能、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进行教学项目设计时,应根据生源层次的不同,结合不同企业类型实际进行教学项目分层次设计。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既满足了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的基本目标,还为以后有能力者成为企业职业会计师、成为注册会计师打下了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三,项目教学法要求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和氛围,但是受会计学专业本身条件的制约,因此,专业教师应具有创设仿真会计专业教学场景和氛围的能力。这样,做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的有机融合,学生可以产生内心体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准职业人。

(二)项目教学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主要是指专业教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与教学团队成员间的对话能力、与学生的对话能力、学习指导能力和课堂协调能力。没有沟通就没有项目教学。首先,项目教学中“教师—教师”间的沟通。会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必须有企业专家的参与,要求专业教师要具有职业经验,深入企业了解会计工作过程和企业经营过程,一门项目课程是现有多门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的整合,它无法由个人独立完成教学工作。因此,项目教学成员之间通过沟通和交流,建立起平等互助、互相信赖的合作关系,有利于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改进。其次,会计项目教学中,“教师—学生”间的沟通。分层次会计项目教学中,应将基础相当的学生组合在一起,选择相同的任务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项目小组中的学生形成一种轻松和合作氛围的关键之一。另外还有在教学中的学习指导和课堂协调,这就需要教师提高与学生的沟通技能,充分了解学生,通过与学生知识、情感的交流,师生关系愈加和谐,项目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项目教学评价能力

项目教学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意味着必须要对这样的工作任务进行主观的“规划”进而“实施”。会计项目教学评价是对项目小组团队的“工作过程知识”,包括规划能力和实施能力的评价,需要指出的是,项目教学评价,评价的权力由传统的教师控制转向师生共享,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教学评价,教师作为旁观指导者,应把握时机,对学生课堂中的表现,不仅限于会计专业技能、会计知识,还应包括职业价值观等作出及时的评价,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这种作用还应能起到发展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者和自我管理者。

(四)项目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包括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对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的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表达等多种能力,渗透于各项教学能力之中,创新能力被认为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高境界。项目教学中,专业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开发教学项目,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合具体的教学情境,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中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平台,体现灵活的教学应变能力,将创新思维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获得项目教学实践的新颖性和高效性。因此,教学创新能力是核心,其他能力都是教学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反过来,教学创新能力又促进其他具体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项目化”教改下新建本科提升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

(一)激发专业教师主动学习

就专业教师本身而言,会计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专业教师持续不断地学习,要深入社会、企业第一线,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最新需求,不断提高自身本专业领域的相关专业技能和相关领域的知识,研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使自己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在确定发展目标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把教师个人愿景与学校愿景有机结合,确立共同的目标,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项目化”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校企合作已成为基本的途径,而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校企合作的重要支点之一。教学团队是一个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为目标,以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机制为保障的教学共同体。新建地方性本科起步较晚、专业教学经验不足,我们以专业教师为核心、企业职业会计师为重要力量,以强化教学能力为目标,建造“校企结合”团队,使来源不同、各有特长、不同类型的教师之间根据实际既能够分工合作,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不仅有利于教学创新,也可以为团队成员之间经常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教学策略的讨论提供一个较好的交流平台。

(三)开展教学反思

项目化教学的应用性、创造性,要求专业教师要不断自省、反思才能不断进步。教师不但应将自己教学中的诸多感悟记下来,还应从学生征询意见中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可通过日常观察、课间交流和座谈会等多种平台与途径进行。另外,教学反思还可以通过专业教师间的听课评课形式开展,同事间就教学中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并从各自教学的角度对课堂教学做出合理评价,反思者将同事们的教学交流意见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可谓是一举多得,既实现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又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参加职业技能大赛

我国现在的应用本科职业技能大赛比较有影响的有“用友新道会计职业技能大赛”“福斯特杯会计技能大赛”“网中网财务决策大赛”等。职业技能大赛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动态,必然需要教师拓展专业领域知识,需要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这会让教师视野开阔,促进教师理念更新。同时,职业技能大赛还会促进教师关注职业发展的理论和科技发展的前沿,关注职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变化,因为我国的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项目都是企业生产的实景再现,代表了企业生产的新要求、新方向,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是一种指引,专业教师通过设计参赛活动项目,会促进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东方出版中心,2008:27.

[2]张祥兰.项目化课程改革中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胜任力研究[J].高教探索,2009(6):123-125.

[3]李芸达,陈国平,范丽红,费金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会计研究,2015(2):87-92.

[4]张忠华,李婷婷.论大学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策略:基于实证的结论与逻辑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4):51-55.

作者:李吉

财务会计教学教改论文 篇2:

以课题带动教改 促进财会专业建设

【摘 要】本文论述了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运用课题带动教改,促进专业建设的“教师治教”专业建设策略,概括和阐述了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开展教改实践的成果和对深化教改的思考及应对措施、今后开展教改工作的思路。

【关键词】课题 财会专业 教改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基点,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是职业院校内涵发展、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动力之源。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教学任务的实施者,是教学改革进一步细化和深化的主角,是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基于这样的认识,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确立了以课题贯穿于教学过程为教改主线,以在教学中研究和实践、教研的成果源自教学实践又服务于教学实践为教改指导思想,以课题带动教改,促进专业建设的“教师治教”专业建设策略。

一、 “教师治教”的专业建设策略

在现代教育改革实验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来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进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把立足点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上,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制定了全员参与教学研究的教研活动计划,通过开展立项课题的研究,使教师成为教学改革实验的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成为教学研究的帮助者、实践者,以课题带动教改,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推进课题实验。

从教学的角度看,人才培养目标与当前高职学生的素质的匹配度、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合理性、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与对应专业的职业相关性、教学方式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与职业教育特色、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考试考核方法与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适应性等,无一不与教师相关。因此,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促进专业建设,“教师治教”是进行专业建设的上策。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有明确的认识,对所需要建设的专业有正确定位,教师才能善于从事教学改革。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以课题作为教改主线,要求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形成“教师治教”格局,使“教师治教”成为促进专业建设最有效率的途径。

二、以课题带动教改的实践

自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财会系主持的立项课题共10个,其中广西区教育科研规划B类课题2个,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项目2项,院级立项课题6个;参研其他高职院校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项目3项。这些课题都与教学改革和专业调整、建设有关。近年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课题带动教改的实践覆盖面较广,也取得了可喜的教改成绩。

(一)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1. 探究性学习课程策略的教改实践与成果。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课题“高职高专探究性学习课程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为主线,分别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物流会计实务与理财、纳税实务与筹划5门会计主干课程及商务模拟公司会计综合实训实践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从“每个学生都是可育之才”观点出发,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课程目标理念的指导下,以会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为实验平台,开发探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探究性学习课程策略,搭建了高职高专探究性学习课程策略的理论框架并在先进理念和理论指导下,开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实践课程方面,财会系通过实验构建了一种最接近实际工作场景的会计实训方式——商务模拟公司会计综合实训模式,让学生完全置身于“商务”情境中,从而解决了学生实操目标和实操过程过于“静态”的问题,在动态的商务活动中立体体验业务发生的关系及业务处理程序,达到实操训练的目的。

“高职高专探究性学习课程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已经结题,研究与实践取得的成果主要有:第一,在5门会计系列课程中运用问题情境策略、改错制胜策略、合作探究策略、多元互动策略、信息运用策略、教学评价策略等,开发了“10分钟课程”、“暑假见实与职工薪酬调查”、“会计的昨天、今天、明天”、“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财务软件操作与会计信息系统”、“纳税筹划方案设计”探究性学习课程,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方面形成了成功的范例。第二,公开发表了《以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应用财务软件的能力》、《当10分钟老师—“角色扮演”探究性学习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例析》、《浅谈激疑辩论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等共计4篇论文。第三,在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指导下,按财务软件应用、会计ERP认证、财务软件拓展三大模块结构编写并正式出版了《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规划教材)及《商务模拟公司会计综合实训指导》校本实训教材。

“高职高专探究性学习课程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推广应用价值在于:第一,在探究性学习课程实验教学活动中,开发的探究性课程涵盖了5门会计主干课程和1门实践课程及1门职业指导课程,受益年级有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共18个班次,受益人数超过1000人次。第二,针对会计系列课程的特点,在探究性学习课程中,形成了能够有效用于会计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并具有在财经类课程开发与教学推广应用的价值。第三,在开发了商务模拟公司会计综合实训探究性学习课程的基础上,改革了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各专业的实践课程,并在相关专业的2007级、2008级的教学计划中开设了独立的实践课程,进一步拓展应用商务模拟公司会计综合实训模式。第四,本课题提出的一些理论、课程设计案例、课程策略、实验经验,对于高校财经类本科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也有参考价值。

2. 项目教学法在会计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在会计职业教学实践环节中,笔者曾尝试采用模拟工作情景教学,通过商务模拟公司交易活动直接产生原始凭证,据此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然而,这种尝试没有很好地解决按职业工作程序和任务来组织课程教学的系统性问题,但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在纳税实务与筹划课程申报并获批院级立项课题,采用项目教学法对该课程进行开发与应用研究,期望通过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纳税实务与筹划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由教师讲述变为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主动探究,从而使职业教育课程中的理论、技能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由“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的学习”转变为“项目导向的学习”,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完全融合。

(二) 教学模式:搭建仿真立体的“沙盘”职场平台

教学模式构建方面,笔者以新世纪教改工程第二批立项项目“‘沙盘’模式在会计系列课程中建设与实践”为主线,探索构建会计业务“沙盘”模型系统,在会计系列课程及综合实训课程形成一个流程仿真、占地少、资金投入少、见效快的教学实践“职场”, 在“职场”中赋予学生相应的职务角色,让他们运用分配的以道具形式表现出来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模拟企业经营活动,在动手、动口、动脑角色体验的过程中,从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方面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已经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物流会计实务与理财课程中进行了“沙盘”模式的实验教学,在这些课程的“沙盘”模式教学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会计系列课程的“沙盘”模式教学的雏形;同时,专门开设了“沙盘”经营实战课程,全面应用“沙盘”道具模拟企业经营业务进行实战演练,对企业经营做到“胸有全局”, 使学生在演练中领会职场韬略。

从已经实验的课程看,借助“沙盘”工具形象阐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难以通过语言和实训等方式给学生以清晰、直观的表达的问题,这种独特的“情境”教学方式在会计教学中应用,使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立体感受企业的流程和各流程涉及的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直接积累了会计工作经验。

(三) 课程建设:围绕“课程?圮职业岗位(群)”整合课程

1. 精品课程建设。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自此,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台阶。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将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依照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的内涵进行建设,即以“五个一流”的课程标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体系、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为精神主线,建设会计电算化精品课程。

在教学内容上,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会计职业岗位所需求的“电算”能力构建“群组”式模块,重点放在财务软件操作技能和ERP技术应用技能上,拓展点落在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办公自动化等模块内容上。同时,建设精品课程网站,丰富课程的教学资源,拓展教与学的空间。

在教学方法上,除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外,还运用“探错致胜”课程策略开展探究性教学;与金蝶软件公司合作举行ERP技术应用大赛和ERP认证考试,以“赛、训、证”三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开展“基于ERP环境下高职院校会计信息系统情景实训课程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等。

在教材建设上,除选用国家高职高专优秀教材和规划教材以及自编实验实训大纲、指南或资料外,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按财务软件应用、会计ERP认证、财务软件拓展三大模块结构编写并由立信会计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规划教材)。该教材从编写大纲的制定到教材内容的确定与编写教紧紧围绕岗位技能的培养展开,为保证教材内容新鲜、适用,请企业把关(得到金蝶公司授权)和企业人员参与教材的编写,使教材同时适用于企业的培训,突出了教材的实用性和职业性。

在实践教学基地方面,新建或完善了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与实操有关的校内外实训室,提高原有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配置,建设了金蝶ERP实验室和税务模拟实训室;与金蝶软件南宁分公司、南宁合强软件有限公司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会计电算化及相关课程教学与实操训练的需要。

在教师队伍上,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团队的4位成员在学习培训上努力由“学历+培训”的二元向“学历+培训+企业经历”三元发展;“双师”素质方面,已有1人提高为“双师型”教师,其余成员正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科研方面,团队成员都积极参与教改活动,主持或参与多项课题的研究,在论文撰写、教材编写等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公开发表论文在5篇以上;主编教材1本、副主编教材2本、参编教材2本;主持课题5项,参研课题6项。

2. 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2007年9月,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招收了第一批会计(物流会计)专业方向的学生84人,开设了两个班级。在第一学年相关的素质课程(包括国家素质、校本素质课程)完成教学之后,如何针对物流方向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哪些课程内容更适宜物流企业的会计业务?相应的教材是否与教学目标相符合?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从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物流业是九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对物流业的人才需求明显上升,相应地,物流会计成为物流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此相对应,物流会计专业方向的生源与发展前景也是很可观的。基于上述物流教育与物流企业发展现状,研究和开发物流会计实务课程、培养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申报立项了“高职物流会计实务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期望以此带动物流会计专业方向的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也为房地产会计专业方向的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 深化教改的思考与应对策略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以课题带动教改,促进专业建设的教改实践证明,通过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课题带动教改,为教学工作转化为科研立项,科研立项转化为成果搭建了便捷有效的平台。倘若进一步以课题带动教改,那么,需要特别关注教改的主力军——教师的因素;应当充分明确学校、专业、课程三者关系,形成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高职教师的特征与双重职业发展策略

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高职教师具有教学的师范性和教育的职业性双重性质。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上需要面对面地传授知识与能力;在专业上对相关行业或职业具有专业特长和实践能力;在技能培训上能够从事操作性的培训;在职业指导上能对学生进行特定的职业生涯指导。同时,从高职教师的知识基础看,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从学术性到实践性转化,教师除了必要的专业应用技术知识外,更注重教师在特定的行业领域有运作能力乃至有影响力;从对高职教师的科研要求看,高职教师是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主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保证,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根据高职教师特征,应当确定高职教师双重职业发展策略。即针对高职教师教学的师范性制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针对教育的职业性制定职业生涯设计。

(二)教师教学观念与多元化培养策略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如何适应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如何改革传统课程教学等,都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职业教育观、开放教育观、合作教育观、互动教育观等,在这些先进的观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革新与创新才有了行动的导向。可见,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与此的应对策略是应当对教师实行多元化的培养,除一般的进修学习和业务培训外,老师的专业能力需要企业实践平台。因此,无论是教师的素质要求、能力要求等,还是教师培养的主体、培训的方式,或是职业教育的动态性和对教师的评价,都应当实行多元化策略。

(三)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与品牌策略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专业建设是根本,课程改革是核心。而要进行专业建设、实施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学软、硬件的建设则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条件保证。

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二者关系角度看,专业建设实现预期目标,取决于专业定位,而专业定位是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否落在课程上。专业建设目标决定着课程构建体系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构建体系和课程教学目标是专业建设的支撑和基础。学校、专业、课程三者层次关系如下图:

因此,实施课程改革、促进专业建设的应对措施是实行品牌策略。即以品牌专业引领专业群或专业链发展;以优质课程或精品课程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用名师带动教学团队建设,发挥“教师治教”作用。

总之,教学科研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源动力,而科研成果又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对此,高职院校可把在研的课题完成并转换成教学成果,成立课题指导小组,发挥团队力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结合教学实际,把教学中设想与实践变为科研课题,再将研究与实践的结果转换为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叶桂中(1963- ),女,广东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副主任,副教授。

(责编 黎 原)

作者:叶桂中

财务会计教学教改论文 篇3:

以就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高级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从独立学院特点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注重社会对会计人才素质的需求,根据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高级会计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内容、手段、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探讨适合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高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级会计学;就业导向;会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独立学院虽然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但它在高等教育中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跻身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资本的国际化流动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社会对高级会计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大。作为独立学院,根据其办学特点、生源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以就业为导向,其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培养“技术应用实际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要特色。

《高级会计学》是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已经成为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经济越发达、高级会计人才就越需要,会计学专业人才就越来越重要。

作为独立学院的一名教师,对学生们更应该认真、负责,不仅让学生们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有强硬的实务能力。希望学生们离开校门后,能够顺利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时有一技之长,成为社会真正需求的具有财会综合性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独立学院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们能够成为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呢?目前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用人的单位、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一般都要求应聘人员有会计方面的资格证书和具有一定的会计实务经验。而目前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普遍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此需要改革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应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

从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高级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整个教学环节并不是独立的。大多数的独立学院基本是挂靠在公办院校之下,很多独立学院在教学方面基本上与公办院校主体一致。将公办院校的教材、教学进度、教学大纲、课程考核等照搬过来,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学体系来使用。现行的公办院校《高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体系在独立学院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高级会计学》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级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都很强的课程,但目前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培养模式上,沿用公办院校“重视灌输理论知识不重视实务实践能力”的传统培养方式,强调知识的获得而忽视个人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毕业生缺乏应对社会挑战的素质。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人才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传统的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是社会急需的技术应用、实际能力较强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也不符合独立学院培养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缺乏适应社会实践能力,对学生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2.《高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体制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课堂,没能给学生创造会计实务操作的机会。学生缺乏实务实践机会,不符合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换言之,教学模式未从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实践知识才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学校应聘怎样教师才合理,会计教师应该具有会计实务经验。

3.《高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体制中缺乏专性的就业指导。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仅有培养目标远远不够,独立学院在这种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必然要加强就业指导,实现学生充分就业。目前会计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就业指导只是一种狭义的就业指导,其服务内容和范围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就业指导的对象范围仅仅指向毕业生,忽视了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对大多数学生的指导呈现空白,必然导致很多本该开展的指导内容没有开展,指导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多在就业指导方面开展工作,很少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如果独立院校与用人单位合作指导学生就业,那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可能会更强些。

二、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高级会计学》课程教学改进的措施

1.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高级会计学》课程教学应强化实践教学,培养真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既要关注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养成,又要强调学生的实践训练及其工作技能的获得,避免被动学习、机械记忆、封闭式模仿的教学模式。实践环境的建设,正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学校应十分重视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通过建设高水平学生实践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内容、模式的改革,开展多层次学生创新活动,努力打造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环境,并使之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功能。

2.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高级会计学》课程教学应培养学生解决会计实务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否正常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培养的学生质量。建议让学生在学完各门会计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实际工作的会计实务操作,让学生真正做两三个月的实际会计工作,最好是通过校企合作,使得会计学生有有效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的巩固会计学专业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可使会计学生更进一步地熟悉会计学专业的技能,对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有一个整体的掌握,以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水平,培养会计学生解决会计实务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也会提高学生学习会计学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丰富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话学生毕业后会很快适应实际会计工作,提高其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3.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高级会计学》这门课程应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高级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大三学生的必修课,对学生要强调《高级会计学》课程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要明确,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会计知识,还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目标。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进入企业必须持有上岗资格证。作为老师一定要督促将要毕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取得会计学专业方面相关的资格证,会计相关资格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资格、中级会计资格、高级会计资格、注册会计师等。因此老师在授课时,应对授课内容进行必要地了解,会计资格在将来从事会计工作中的作用,这样在授课时就会有针对性,学生才能真正感觉到会计知识与他们将来工作的相关性,充分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把会计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与社会实践和热点问题相联系,让学生感悟到会计问题的存在和学习会计知识的实用性,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当学生对会计学习产生兴趣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提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教师则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综上所述,独立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对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独立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对《高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相关的改革,从而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自愿,蒋卫东,朱学义.《高级财务会计学》教改思路的定位与方法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7).

[2]张振松.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7/8.

[3]夏明.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大学生就业,2006,16.

[4]谢诗芬,戴子礼.高级财务会计学教材体系及教学法研究[J].经济理论与实践,1996(6):37-40.

[5]刘永泽,孙光围.基于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会计教育与教学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

基金项目: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2011校级课题(编号:2011NCSRF206)。

作者简介:

杨良(1968—),女,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经管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企业会计制度与税制。

赵娜(1983—),女,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经管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管超(1984—),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经管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作者:杨良 赵娜 管超

上一篇:网络教学评价方法论文下一篇:中职教改经济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