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智能农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产业形态。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对北京设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确保“首都菜篮子”的高效、安全供给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丰富北京市淡季农产品供应、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篇:智能农业论文范文

智能农业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

摘要 [目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耕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和农业现代化精准管理。[方法]在系统分析农业智能化建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智能农业在国内外应用背景状况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智能农业建设的重要性。[结果]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监测系统、农业专家决策系统、农业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新型应用集成系统、智能农业网络管理系统和远程在线培训系统构成了智能农业管理平台的技术体系。[结论]我国农业物联网架构模型、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技术水平较低,要构建优质的智能农业系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系统架构,并对其功能模块进行细化分析。

关键词 智能农业;3S技术;管理平台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20.02.025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he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latform

SUN Yao(Yan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Yantai,Shandong 264001)

Key words Intelligent agriculture;3S technology;Management platform

智能農业(也称工业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高效集约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先进设施与土地相配套、技术规格高度匹配和高效率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是继传统农业、机械化农业、自动化农业之后更高的农业发展阶段。智能农业的出现有利于减少农业要素投入,改变传统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有限农业资源的高效集约化规模经营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1-4]。

目前,中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短缺、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自然灾害抵御能力低下、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突出,迫使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装备技术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要充分抓住国家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的机遇,才能稳步推进中国走向智能农业时代[5-6]。

1 智能农业应用背景

1.1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用世界10%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提供了世界25%的粮食,然而这一成果是通过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而获得的。中国化肥的利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2,单位面积的农药使用量却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水资源的利用率仅为发达国家利用率的1/3[7]。农业现代化依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为劳动生产率低、土地产出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导致生产成本高、农业竞争力低、农民收入增长慢[8]。对于资源禀赋本就不富足的中国来说,农业发展不能依靠无休止的资源消耗,而是明显受到资源的刚性制约,特别是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大力推进下,劳动力、耕地、水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正在向非农产业剥离,而且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我国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对粮食和资源的需求量将更大[9-10]。

在资源环境和补贴政策严重制约、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双重挤压的形势下,中国农业迫切需走一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组织化的发展道路,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以智能农业为特色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可以促进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技术装备,挖掘并有效的提升潜在生产能力,这将是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11-12]。

因此,当前要科学定位国内农业的发展阶段,理清我国从传统农业到智能农业的位置,提前谋划、系统规划,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路径,走出一条集约、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道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2 国际智能农业发展

目前智能农业的国际惯例是将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发展的特点为:利用物联网技术,保障农业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确保农业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相协调,并用工业化和信息化促进农业智能化。

1.2.1 德国 德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其生产效率也很高。“数字农业”概念的引入与“工业4.0”并无不同。它一直致力于智能农业的政策与环境、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库建设。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将农田天气、土壤、降水、温度、地理位置等上传云端并在平台上处理,然后将处理好数据发送到智能化的大型农业机械上进行精细作业。

1.2.2 法国 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精确农业。尽管精确农业的发起国是美国,法国虽然在10年后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其应用水平和程度都不低[13]。在法国,物联网技术用于测报病虫害灾情,自动化施肥,打药和灌溉等田间管理;同时分析土壤环境。在生产、采收、加工和储藏等环节实现计算机的全程实时监控。

1.2.3 日本 实施农业IT战略促进智能农业发展,平均每个县有一个智能农业网络信息中心,大力建设气象、病虫害防治、农业栽培技术等数据库。建立了全国农业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和传输的(DRESS)管理信息系统。据调查,东芝公司在东京神奈川县建成了占地50 000 m2的智能农业生产基地,该基地采用电子遥感技术、新能源技术和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各种蔬菜批量生产提供所需土、肥、水、光。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蔬菜产量,而且基本消除了对农药的需求,产品安全性更高[14]。

2 智能农业发展的趋势及前景

2.1 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越来越依赖于新兴技术,如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等。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可以为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提供支持。现代农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更加关注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

智能农业主要经营对象包括:①农业资源。农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和生产资料;②农业生态环境。土壤、大气、水质、气象和病虫害;③生产过程。精准耕作、设施农业、健康养殖和规模化生产;④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产地环境、生产、加工仓储和物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⑤农业装备与設施。工况监测、远程诊断和服务调度;⑥农民及社会。农民职业素质、农村整体面貌和农业创新意识。

2.2 行业发展前景

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将新兴的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集为一体的新兴产业。依托部署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湿度、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等[15]。

3 智能农业管理平台的建设内容

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如图1所示。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进行“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的科学定位[16],调动土壤生产力,实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改善环境、有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整套基于信息技术空间变异的定位、定时、定量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17]。

3.1 3S技术与智能农业的关系

3S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18]。其中,GPS/北斗系统可用于田间作业信息收集和准确定位。RS遥感技术可通过农田反射光谱分析提供诸如农田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收获情况等信息。GIS系统可以完成对地图的编辑和绘制工作,建立数据与图形拓朴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空间信息的图形化界面提供农业信息的查询、监管和分析控制等数据。

3S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和管理中的应用、编制农业区划和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研究、农作物病虫害预测与评估、农作物估产与监测等领域,为精准农业(田间规划、种植、产后分析加工及销售等)提供直观可靠的数据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19]。

3.2 农业专家决策系统

通过系统中的作物生产管理程序,对3S技术采集到的数据和数据库中的参数进行建模推演,模拟出作物生长过程和投入/产出分析模型,辅助指导作物种植工作。

3.3 农业环境监测系统

农业环境监测系统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监测方法,对污染农区和经济农区的土壤、作物、大气、农用水质和渔业水域等方面进行污染监测、环境影响监测、环境事故监测和生态因素监测。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建立有关数据档案或数据库,对环境现状或影响进行辅助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为污染防治和事故仲裁的执法提供依据。

3.4 智能化农机具系统

智能化农机具系统是指具有智能或部分智能的农业机械化设备,例如带产量传感器及可以生成收割区产量图的收割机械;自动控制精密播种、施肥、洒药机械;无人机飞行平台等。

3.5 智能农田信息采集系统

利用无线传感网络(WSN)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中氮、磷、钾含量、pH值、太阳辐照度、风向、风速、降水量和CO2浓度等参数。采集系统包括便携式采集设备和基于CCD的图像采集系统。

3.6 新型应用集成系统

根据当地农业实际需要,系统模块化的组装和扩展,既能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又能避免系统过多造成功能和资金浪费。

3.7 智能农业网络管理系统

智能农业网络管理系统是以应用软件为核心的软硬件分布式网络应用集成系统。该系统可进行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和故障管理等;全自动拓扑发现技术、故障智能预测与分析、多维度监控配置、变更告警及比对,并支持多操作平台。

3.8 远程在线培训系统

利用IT技术和网络传输共享技术构建网络化平台。进行远程培训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的多媒体资讯内容,用户之间可以进行音频、视频、数据的多媒体互动。还可以通过远程系统实现与农业专家一对一的交流。

4 智能农业管理平台系统组织架构

智能农业管理平台的系统组织由感知与控制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层三部分构成。平台的工作流程通过感知与控制层中的传感器采集系统所需的参数,再通过网络传输给计算机平台,并使用智能农业管理平台的应用软件与植物生长同时期最佳值对比分析得出所需的调整数据,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层反馈传回至感知与控制层,完成温度、湿度、灌溉、施肥和喷药等方面的调整。由于整个系统是由传感器、网络、计算机、控制器构成的闭环智能控制系统,因此更易达到高效、优质、节能的要求。

5 小结及展望

智能农业的研究应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同样也认识到了智能农业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在智能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20-24]。当前我国的智能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农业物联网的体系架构模型、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还不是特别成熟,尤其是作为智能农业基础的农业物联网产业化程度较低,相关规范及政策尚不完善。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和微电子等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智能农业在信息感知方面将更加智能化,信息传输方面更加快捷,信息处理方面更加快速可靠,信息服务更加灵活。相信随着政府的高度重视,科研机构的潜心研究以及农业生产一线的大力支持与实践,中国的智能农业必将推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彭英,陈楠,施小飞. 基于物联网的英国智能农业进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9):6458-6461,6507.

[2]孙刚,房岩,陈野夫,等. 人工智能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10):93-96.

[3]夏霍,王静怡,管昕. 基于云平台和物联网的分离式智能农业系统设计[J]. 科技和产业,2019(12):179-184.

[4]温绍梅. 基于Contiki的智能农业物联网模型的开发与实现[D]. 天津:天津大学,2014.

[5]李道亮. 农业4.0—即将到来的智能农业时代[J]. 农学学报,2018,8(1):217-214.

[6]李道亮. 农业4.0—即将到来的智能农业时代[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0(7):42-49. [7]汪洋. 中國始终把发展农业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新华网 [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5-06/10/c_1278 99367.htm,2015-06-10.

[8] 董克强,王智辉. 精准农业——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J]. 民营科技,2012(4):145.

[9] 王运嘉. 中国农业现状[J]. 现代农业研究,2019(11):33-34.

[10] 李翔. 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11] 马林静.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迁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 [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

[12] 谢铮辉,郑倩,姚伟. 智能农业发展回顾及中国智能农业展望[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0):93-96.

[13] 张晓辉,李汝莘. 法国的精确农业研究及应用现状[J]. 农机化研究,2002(2):12-15.

[14] 日本电子企业开发“智能农业”[J]. 蔬菜,2014(9):86.

[15] 刘家玉,周林杰,荀广连,等.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以江苏省农业物联网平台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377-379.

[16] 李志伟. 基于3S技术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17] DAI XINGZHAO. GIS-based land evalua-tion for the mountain-river-lake(MRL) region of Jiangxi Province[A]. Proceedings of Geoinformatics’ 98 Conference[C].Beijing,1998:357-367.

[18] 母金梅,申志永. 3S 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J]. 农业工程,2011,1(2):68-70.

[19] 扈立家,唐雪漫. 辽宁省构建精准农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3):42-43.

[20] 曾小红,王强. 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与网络发展概况[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468-473.

[21] 张黎. 对农业信息技术创新的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731-1732.

[22] 李道亮. 物联网与智慧农业[J]. 农业工程,2012(1):1-7.

[23] 刘蔚.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分析[J]. 信息与电脑,2019(19):170-171,175.

[24] 牛子未,章爱军,王永梅.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6):120-122.

责任编辑:刘赟

作者:孙瑶

第二篇:北京:设施农业植入“智能芯片”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产业形态。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对北京设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确保“首都菜篮子”的高效、安全供给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丰富北京市淡季农产品供应、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过去北京设施蔬菜生产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每667 m2温室年平均用时达3 600 h以上,人均管理面积仅相当于日本的1/3、西欧的1/5和美国的1/10。蔬菜病虫害防治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广大农户对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认识不够,盲目用药现象比较突出。

但是,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促成了上述问题的解决。实时自动采集温室内环境参数和生物信息参数,通过物联网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进行灌溉控制;通过智能化施药系统,提高药液的附着,减少损失和污染;通过智能施肥系统,实现水肥一体精准施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对土壤水分的精确控制。这便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北京夏黎城设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应用,这里也是北京市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核心区示范基地之一。

北京市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以设施蔬菜生产综合管理与病虫害防控为切入点,集中示范应用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技术产品,初步建设了333 hm2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核心应用示范区、两万亩直接带动示范区和5万亩辐射带动区,建设了基地、市两级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体系。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为京郊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据测算,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核心示范区蔬菜产量平均提高约10%,333 hm2核心区基地每年增收1 600万元以上,节约投入人工成本1 250万元,肥、水、药等节支显著。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项目实施后可实现早期预警,通过配套的防控技术与系统支持,实现事前防治,对病虫害的防治由被动治疗转为主动预防,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与使用量,用药效果显著。与常规防治相比,在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一个生长季可以节省用药3次以上,核心基地平均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50%以上,333 hm2核心基地约减少投入300万元左右。

项目的成效还体现在,通过两年的摸索,已经初步制定了较为全面的体系化的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标准规范,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等合作,在可持续投入与运营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在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挥作用的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体系和模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第三篇: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 和传统的灌溉技术相比,智能遥控灌溉会在机井处设置远程监控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其进行控制,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强化农业灌溉管理体系,同时还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基于此,对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农业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灌溉;智能化;农业生产

农业灌溉智能化是将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遥感技术综合在一起,实现农作物灌溉实时监测的管理方法。该体系的建立能够实现农作物的远程遥控和管理,包括灌溉用水量、灌溉时间间隔等。与传统大面积灌溉技术相比,智能化灌溉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并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对于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化农业灌溉管理体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田间信息智能化采集

对于田间信息智能化采集的研究,应探讨推广过程及应用中仍然存在的技术问题。从目前应用情况来看,传感器和传感模式的选择是目前主要面临的技术问题。田间数据采集虽然能够帮助农民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但是数据在传输时所需要的成本较高,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成本。因此,需要积极讨论出进行低成本数据采集的方法,同时优化田间自动灌溉和和测量系统。例如,引入新的控制设备,使其能够完成断点续灌,同时可以进行短信播报,提示农户目前的灌溉情况。同时还可以建立适合在田间使用的互联网管理平台,为农户提供优质的农业服务,借此提高系统的运行效果。

1.1 田间信息采集传感器节点网络化扩展研究

前期已经有了GSM单节点传感器的研究,未来可以在此基础之上继续进行研究,其内容要适应大型灌区的测控需求。通过分析田间采集数据信息传输特点,将zigbee作为理论依据进行扩展研究,从而研制出组网便捷性较强且运行成本较低的传感器[1]。

1.2 精准灌溉土壤,研究自动测控设备

灌溉系统可以识别土壤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自动测控与灌溉。结合前期的研究成本,同时对比目前的实用效果,通过调研了解国内外对于农作物水量的研究以及土壤情报预测的方法,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水灌溉知识系统。完善农业水灌溉的管理控制系统,研制出田间无线阀门控制系统的配套设备,从而提升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

1.3 技术水平与应用范围

传统灌溉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力进行劳作,具备较强的滞后性,且工作效率较低,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灌溉任务。目前的农业灌溉技术涉猎范围非常广,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技术,包括工程、自动化、农业、通信、信息处理等领域。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农业节水灌溉,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且系统进行灌溉面积以及数据采集节点控制时,不再受其他因素所控制,具备较高的自由度。通过田间信息采集传感器,可以帮助农民采集到土壤以及植物的信息,借助网络实现低投入、多功能的农业灌溉[2]。另外,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农业更加健康和快速的发展,这也有利于集成化、定量化、规范化的农业生态节水。本项研究现在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且研究成果适用于北方的干旱以及南方的季节性干旱灌溉管理,具备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2 智能灌溉测控云终端

2.1 技术功能

智能灌溉测控云终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控制执行单元、通信单元、数据加密单元以及处理单元等。整个测控云终端的智能技术包含许多功能,可以对用水以及用电进行计量采集,也可以对管道的通水压力、灌溉时地下水位信息进行采集。平台在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和采集数据可以直接存储到云端,这样能够对现场的灌溉进行实时监测,并对自动水泵和阀门进行远程控制[3]。另外,系统还设定了防盗报警功能,设置了IC卡控制,如果水泵出现了非法启用的情况,也可以及时报警,加快了问题的处理速度。

2.1.1 显示功能

整个智能化系统的显示屏采用的是液晶屏。显示屏上可以轮流显示现场的应用信息,如总的用水量、总的用电量、剩余金额、是否出现报警信息、水位情况以及水压力情况等,技术人员根据这些显示信息,可以采用手动调整的方式来干扰系统运行,使其恢复到合理的工作状态。

2.1.2 计量功能

通过系统的计量功能,可以精确计量农户所需的总用水量、在灌溉时所用的总电量以及水泵的使用时间,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计量装置完整地记录下来。同时记录单还可以显示出每家每户的剩余金额和累计用水量,并通过网络对于每家的位置以及管道压力值进行动态监测,从而确保农户用水的安全性。

2.1.3 存储历史记录的功能

每一个智能遥控云终端可以存储约200个用户信息,保存的数据量可以超过1万个。所记录的用户数据信息包括刷卡时间、刷卡次数、卡中余额、使用的水量以及用电量等,还可以对监测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如用户每个泵的总用水量以及用电量,都可以进行准确记录和存储,为智能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

2.1.4 断电保护功能

如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再次通电后,水泵不会直接启动,需要用户再次刷卡后水泵才会启动,这样也避免了用户离开期间,水泵自行恢复运转后带来的水资源浪费。系统在设计中也会配置备用电源,如果出现停电情况,系统将会自动切换成太阳能资源或者后备电源,做到不间断供电。

2.1.5 断相保護功能

在运行过程中,三相输入电源出现断相情况,设备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且水泵会立刻停止运输。若三相输入电源出现断线的情况,或者是水泵在运行时电流、电压不够稳定,控制水泵将会在8 s后停止运行,避免水泵因为电压和电流不稳定而出现损坏。

作者:魏颖琼 安昭先 安进强 魏学桃

上一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下一篇:会计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