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2022-09-11

通识教育一词是从英文“generaleducation”翻译过来, 最先由美国9所常春藤盟校提出, 初时称为博雅教育, 以修习七艺 (文化、逻辑、修辞、几何、天文、数学、音乐) 及博雅艺术为主要学科, 主要用来培养律师和教师。其后, 哈佛大学在此基础上, 新增了语文、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学科, 逐渐发展形成了今天所说的通识教育。根据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所达到的目标而设计的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合, 在高等学校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应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应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假如说高等教育是一个人, 那么通识教育就是人的血液, 专业教育则是人的骨骼, 通识教育应流动于高等教育的所有筋脉, 从而为高等教育提供合理的营养和正确的指引。

1 通识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 大学通识教育在八十年代才开始探索与实践, 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毕竟开始实践比较晚, 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课程认识上的误区。在强调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 大学面对功利化的巨大挑战, 本科教育落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陷阱, 通识课程只是本科生主要课程以外的附加课, 是额外的、次要的、可有可无的, 最多是锦上添花的, 这些课程大多没有严格的要求和训练, 往往成为学生混学分的课程, 或最多增加点课外兴趣的课程。

其次是在观念上, 未能强调本科通识教育独立的育人意义, 更多地以研究生教育的理念来支撑本科教育改革, 通识教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准备阶段。这样的指导思想恐怕仍是以往“专业主义”教育思想和传统的延续, 没有真正把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视为具有独立的目的和目标。

最后, 教师的素质较大地影响着通识教育课程的效果。这里的教师素质不仅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讲课艺术, 还包括教师的个人品质和敬业精神, 尤其是后者能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一种对学术和教师本人的崇敬心情, 这种心情能使学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很多教师自己深受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 本身就不具备通识;部分教师既要为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上课, 又要搞科研, 已经十分忙碌。而由于高校扩招, 学生人数大大增加, 造成教师资源紧张现象, 面对大量非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 在精力不够、时间紧迫、备课不充分、对学生具体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 教学质量必然难以保证, 从而严重影响通识教育的效果。

2 从知识管理角度对通识教育建设的探索

知识管理, 美国著名学者Yogesh Malhotra博士的定义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是在日益变化的环境下, 服务于组织适应、生存和能力等关键问题活动, 它具体包括了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创造和创新潜能有机结合的组织过程。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知识的创新与共享, 它不论拥有多少知识, 而是利用现存的知识进行创新, 创造出新的价值, 让需要知识的人, 很方便地利用知识。在当代知识理论中,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种, 知识管理是对这两种知识进行管理, 实现两类知识之间的转化。其起点是知识资源配置与共享, 核心是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知识的共享。前面提到因为一些原因, 通识课程的师资紧张, 备课不充分等, 需要教师之间资源共享, 这个与知识管理的共享理念相统一。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 专业性比较低, 同一课程的教师, 利用论坛、博客群等知识管理途径, 可以展开各种交流活动, 这类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在校内开展, 也可以在校际间展开。同时, 也可尝试实现不同的高校之间学分互认, 或优秀师资跨校开课,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隐性知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种, 知识管理是对这两种知识进行管理, 实现两类知识之间的转化。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共通能力, 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问题, 独立思考, 从而对自身、国家天下事都有所认识。要达到通识, 学生就要更主动地学习、探究和自行建构知识。简单知识的处理仅仅涉及到知识转化过程中由外显知识向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向外显知识的部分, 还无法满足内隐知识的转化过程。这就需要在信息技术、搜索技术、知识表示技术、学习团体建设等进行深入研究。知识管理理论所提出的内隐知识的编码、享及内化对于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体验教学等教改模式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知识管理所倡导的“积累-交流-共享-创新”思想, 是学校的信息环境建设、文化氛围形成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石。

3 结语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思想和技术在通识教育建设中具有启迪价值, 需要我们去努力学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发展, 通识教育在国内越来越重视, 各大高校纷纷加强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 探索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之路,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通识教育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通识教育,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刘少雪.综合课程: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路[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5) .

[3] 王汉清, 等.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5) .

[4] 潭永春.关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教学版) , 2006 (29) .

[5] 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J].电化教育研究, 2001 (8, 9) .

上一篇: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高职人事行政管理研究下一篇:论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武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