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

2024-04-28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共8篇)

篇1: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 林保平

随着新一轮的高中数学课改在全国全面展开,我国数学教育界和第一线的教师对这场课改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无论是理论研究或是教学实践都进行着努力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我们也看到在高中数学课改高歌猛进的同时,数学教学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一浮出水面。人们不禁又在思索:高中数学的课改能否可持续地开展下去?高中数学课改再往前走,究竟何去何从? 没有哲学追求的数学是没生机的数学,没有哲学思考的数学教育是没活力的数学教育。高中数学课改的有力推进,还依赖于对数学教学改革宏观的思考和微观的研究.没有宏观的思考,就事论事,我们还可能迷失方向;没有微观的研究,一味空谈,许多改革的措施也无法落实。宏观的思考与微观的考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基于上述考虑。笔者以为,应该把高中数学教学从认识论、方法论的层次进行哲学上的分析和思考。笔者拟就高中数学中数学文化观和数学教育理念以及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用动态的文化观诠释数学

翻开数学史的画卷,我们看到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从亚里士多德的“数学和哲学看做是相同的”的哲学说,到莱布尼茨的“数学是属于推理真理”的推理说;从怀特海的“数学的本质就是研究相关模式的最显著的实例”的模型说,到冯??诺伊曼的“数学的本质存在着经验与抽象的二重性”的辩证说。这一切都表明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必然会随着人类的文明的进程而发展,都要经历“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这一过程,换言之,对数学的认识,始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这种认识不会终结,只会更加完善。

在人类的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又应当如何用动态文化的观点来诠释数学? 首先我们必须对文化有一个认识。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总和。狭义地说,文化是人类伴随着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和观念形态。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要素,以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数学文化无疑是观念形态和精神价值体系的文化,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探索数学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和精神的成果。因此,数学知识体系和数学思想方法都从属于数学文化。

一般认为数学的学科特点是抽象性、严密性和广泛应用性,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的数学文化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以外,还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如果我们从数学文化的进程的动态发展观的视角来诠释数学文化的特征,笔者以为数学文化至少有以下特征:

其一,在现实与科学的互动中形成。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都离不开现实生活和实践,数学也不例外。通过数学发展史我们看到:古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的测绘实践中孕育了几何测量学;具有柏拉图传统的古希腊人在天文学与和声学的研究中开创了公理化体系的思想,为人类科学探索中的理性思维竖立起光辉的典范;文艺复兴时期以牛顿为代表的学者将自然哲学科学转变为数学原理,创立微积分给数学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并且使数学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人类文明推进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十七世纪欧洲保险和博弈业中诞生和发展而来的概率统计其应用正方兴未艾„„所有这一切说明数学文化与现实世界有着高度的同构关系,正是由于数学发展与科学发展始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张力,才使得数学文化在健康的轨道上蓬勃发展。用中国先哲的话说是真正做到了:“象、数、理”的高度统一.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在这期间某一时段数学自身的发展使它暂时游离在外,但它很快又会回归与融合到世界的主流文化。

总之,以理性思维为基础在良性互动中追求数学模型与现实客观世界的统一,这正是数学文化的特征之一。

其二,在发展与包容中完善。从数学文化进程上看,数学文化在不断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中与时俱进,外部的文化环境是数学文化发展的外推力,而数学文化中包容与自我完善的机制是数学文化发展的内驱力,其包容性和自我完善性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数学以抽象严谨著称,但这不能概括为数学文化的全部特征,事实上,数学上许多激动人心的重大理论的创立都不是一蹴而就,而往往是始于朴素直观的直觉创造,其间伴随着漫长艰辛的探索乃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逐步完善和形成的.不是吗?牛顿在没有明确给出极限概念的情况下创立微积分,人们不仅没有因为其理论的不严谨而求全责备,恰恰相反,却从中看到了数学革命的新的曙光,激励后人开始了可积函数理论曲折漫长的探索,创立了黎曼积分、勒贝格积分。微积分理论的创立的历程正是数学文化在发展与包容中完善的真实写照。

总之,数学的许多结论并不是绝对真理,数学文化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决定了数学文化必须遵循否定之否定之哲学原理,在包容中由不严格到严格,在扬弃中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数学文化,这才是数学文化的显著特征。

其三,在整合与创新中超越。今天数学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之所以能从幕后走到台前,除了数学文化能很好地揭示客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外,还由于数学文化的前瞻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发显现出来.无论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学发现,还是数学文化传统中相对独立的数学发明,数学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超前特征。众所周知,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麦克斯韦在十九世纪由电磁规律所建立的麦克斯韦偏微分方程组,从纯数学的偏微分方程组出发不仅从理论上证明了光也是一种电磁波,麦克斯韦还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把电、磁、光统一起来,这一切被后来的实验所证实。应当承认数学文化传统使得数学能在自身的创新中超越现实,被认为引起数学思想及到整个人类思想巨大变化的非欧几何,是纯数学在整合创新中极具超越精神的光辉例证。尽管一些数学模型在建立之初是如此抽象和不可理解,但具有超越当下意识的数学家却努力寻找它们的现实背景,如非欧几何成为了相对论、视觉空间理论的基础,难怪后来的物理大师爱因斯坦要惊呼“理论物理学家越来越不得不服从于纯数学的形式的支配”,“创造性原则寓于数学之中。” 总之,数学文化必然会在高度和谐的整合以及求真、扬善的创新中超越当下,数学文化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这也是数学文化的本质特征。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把数学知识视为人之体,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则正是人之魂。二者的高度统一体所组成的数学文化便构成了展现蓬勃生机的生命有机体。

与其昏昏就无法使人昭昭。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对数学文化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再也不能使我们的学生认为数学就是繁杂的计算,外加概念的罗列和公式的堆砌,相反地,应该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地挖掘和揭示数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感悟数学、欣赏数学进而掌握数学的真谛。

2对高中数学理念的认识

三十年来,在国外教育气候教学环境的变化的影响下,我国高中数学教材也发生了四次变动,此次高中数学教材虽增加比较多的内容,但还是比较客观反映出新时代对数学的要求。问题是现行我国的高考制度和对教师的评估机制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故各地在新教材增加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又自行加大了教学的难度.这就使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处于更加举步维艰、不堪重负的境地。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数学教师为自己三年的汗水换来的学生的回报却是“我很敬重数学教师,但我很怕数学”而苦恼,多年来我们的学生哪怕是数学竞赛获奖者报考大学数学专业的部寥若晨星,这不能不说是我们高中数学教育的悲哀和不幸!如何才使学生由“吾 敬 畏吾师,吾更畏 惧 数学”变为“吾爱吾师,吾更爱数学”。很显然只要我们做到教师教的相对潇洒自如,学生学的相对省时轻松便可实现上述转变.而这一切的实现又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一个全新的改变.从哲学层面看最根本的问题有两个,即教学主体观和教学的方法论。

首先,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而言。如上所述,既然数学文化可以看做一种生命体,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把数学教学看作教师、学生与数学文化三种生命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鉴于当前高中数学的课堂容量及高中生的心智条件,这场交流和对话的关键的掌舵人和主导者无疑是教师。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称得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次,我们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又该如何把握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精湛务实,高效有序地驾驭课堂?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其一,优化过程。使我们感到忧虑的是,在无公开课的情况下,大多数数学教师教学模式是:直接陈述数学概念、定理――直接证明高考可能考到的定理――例题和补充例题讲解――布置教学辅导书上的配套作业.为了高考学生只能耐着性子听着这种味同嚼蜡,毫无生机的数学课。天长日久,换来“学生对教师辛苦的同情和对数学的惧怕”也就不足为奇了.摆脱这种窘境的唯一出路,就是要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

优化过程要做到在教学方法上恰到好处,不拘一格,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现行的教学方法林林总总,我们在具体教学的每一阶段中要视学生和教材情况,或提示发现,或构造猜想,或辨析求真,或激情演说,或娓娓分析,或严谨证明,或诗情小结,总之,在不迷恋于一种模式,不拘泥于一种教法中适时调整出最优的教学手段,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优化教程要做到在教材处理上要举重若轻,舍得放弃。

哲学原理告诉我们: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教学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那种对教材不分缓急轻重,不问青红皂白的“满堂灌”,是造成学生畏惧数学的因素之一。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我们在教材的处理上,懂得浓墨重彩的同时更要善于惜墨如金。譬如,对于一些于课本中反映数学思想方法的题目和结论的推理和证明,我们应当抓住思维的脉络,重点放在证明框架和背景的阐述,即所谓推理更要讲理,而证明部分可略讲或不讲。对教材中一些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问题,则坚决不讲.唯此,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数学的精髓。

其二,融人思想。只有把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融入数学知识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文化观。如果说,优化过程只是使数学教学走出窘境。那么融入思想则能使数学教学进入佳境。

应该指出的是: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把数学文化作为选修课的一个专题,放在其中。但笔者认为,那只是数学的应用,充其量只算是数学文化的显性形式。而贯穿于平时教材中被遮蔽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深邃的数学精神所寓意的隐性数学文化还仰赖于我们数学教师挖掘、提炼后以豁人耳目的形象和沁人心脾的意蕴呈现给学生。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具备高品位的数学文化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同时笔者认为,为了避免教学中出现有其表而无其实的空心化现象。高中数学教学呼唤的是一种潜意识的无声的数学思想和精神的融人,它不需任何的张扬和作秀。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无意识心理机制作用下通过数学学习中默默地感受数学文化的力量,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晶位.使我们感到担忧的是,这几年许多年青教师不首先在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而是在各种名目的公开课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企图一课成名。这种虚荣浮躁、急功近利现象理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其三,分层施教。近年来我国高中的现状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高中教育的普及率的逐步提高,必然导致大多数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若在高中只能实行“大众数学”式的教育,换之而来的必将是数学整体水平的下降。

笔者以为大众数学,并不排斥精英数学,有普及没有提高的数学教育不是理想的数学教育。忆往昔,笔者的中学时代正处在知识贬值和文化禁锢的“文革”期间,然而一本前苏联的《趣味数学》书却能在我所在的班级几个得“数学饥渴症”的同学中竞相传抄。看今朝,被一些人所推崇的美国同样大众化的教育与精英式的教育并存,其重点高中的学生的学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自在.因此我们决不能因为高中数学教育的普及而贻误了数学优秀生的培养,因为他们是未来国际竞争的人才资源。事实表明“一刀切”式的教学,根本谈不上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培养。因此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哲学思考中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必须分层施教。

事实上,笔者所在的学校在高中理科班中就已经有四届试行分层教学,笔者在其中三届中分别任一个提高班和一个平行班的数学教学.由于因材施教,普通班的学生提高了学习信心,提高班的学生深化了对数学的认识,高考和数学竞赛均取得好成绩。实践表明:分层施教这种双赢的教学举措,深得人心。尽管分层施教有悖于有关规定,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在此提出分层施教,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正名。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笔者理解的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可概括为:教师把本原形态的数学和学术形态的数学艺术地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通过课堂教学以最佳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启迪心智,提升品格,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文化观。教学实践中的两极思辨

笔者近三十年数学教学实践,连同十几年的学生生涯,近半个世纪来亲身目睹和经历了我国数学教育的沧桑变化。

“文革”期间我们将高中的数学教材进行实用主义删减,并试图通过开门办学创造出举世无双的数学教学奇迹。曾几何时当我们发现一个老师教学方法在当地取得辉煌成绩时,我们恨不得让这种教学方法在举国生根、发芽、结果。

一段时期我们对国外的教学的某种数学教学方法的称赞不绝于耳,我们又期待着能在“洋为中用”的凯歌中走出数学教学的困境„„

然而,我们均没有取得成功.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教学中的两极思辨的缺失。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要走向反面.事实证明,若总是在两极之间跳来跳去,则师生不堪其苦,教育不堪其乱。

当前在新课改中值得两极思辨之处不胜枚举,限于篇幅,仅举几例说明之。

其一,关于数学生活化。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是数学生活化,这对学生理解数学无疑是有益的.数学与生活,如同主观理想与客观现实一样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统一。我们不能在强调二者的统一时,忽略了它们的区别。如果我们不恰当地把数学牵扯强地生活化,而无视数学发展中自我完善的机制这一内驱力的作用,就会走上“去数学化”的歧途。

例如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可以在一维空间一对两向量的共线的条件作深层次的分析:设在数轴上有一个向量e≠0,那么这数轴上的任一个向量b与e有何关系?由此得出:一维空间中任一向量均可用非零向量e表示出来,由于它只需一个基底,我们就说一维空间只有一个自由度,那么在二维空间即爷面的情形是否有相同的结论?你能猜想出什么结果? 上述引入并没有将数学生活化,却使学生在知训的学习和探讨中学会了联系和类比思想,其意义已剁超出了问题的本身.

其二,对关于学生讨论与教师讲授的理解。现在似乎有一种观点:新课改要求每课必问,每课必讨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又是耕判员”,更有“做数学”之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于是乎,发展到教研员听课,还要按点数看提问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参与了讨论。笔者以为提问和讨论固然是课堂讨论不可缺少的环节,师生在一节课各占有的时间是一对彼消此长的矛盾,然而并不能以此成为叫节课成败的重要标志,课堂成功的重要标志只能是谢堂效率。如高中新课标教材中“随机事件的概率”一书教材中,先要求全班每人掷10次硬币,按各组统计各种结果,再按全班统计,并画条形图,最后请学生找出“正面朝上”这个事件发生的规律性.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这种低水平的活动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否有这个必要?若由教师从历史上一些掷币试验结果直接加以说明是否可行?这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商榷。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讨论时间比例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将本班的学生人数及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这两个重要因素与教材的容量和难度加以考虑,从中得出最佳方案.

其三,关于中国传统教学方法与西方教学方法的关系。这个话题是课改以来,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笔者只想在此强调一点。近三十年来我国高中数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取得成绩有目共睹.我国高中生的数学能力无论在国际数学竞赛还是在各种国际测试 LAEP、TIMSS、PISA 中相对西方国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又我们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高中数学必须采用大班授课制,我们是利用最少的教学资源培养了世界上最多的高中生,从这个意义看举世公认我们的数学教育是高效的.这就决定我们对西方的教学思想和手段不能可能全盘西化,只能采取哲学意义上的“扬弃”的态度。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对各种教学思想和方式要“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包容不同的声音,汲取不同的营养,应该成为这次课改的基本思考点。本着这种态度,我们相信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在改革的道路上会从成熟走向辉煌。

摘自《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1(13~16)

篇2: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知识点散乱、内容较抽象的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必须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尝试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观念。本文将简单谈谈自己在新课改革下是如何进行高中地理的教学的,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教学

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形成“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地理课程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1]

一、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展示了国内外天文地理、气象景观,这些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克服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地理中有很多关于自然奥秘的知识,学生往往对这部分知识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表现出对地理知识的渴求,培养起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例如,我为他们讲印度洋海啸的时候提到:一位英国的小女孩与家人正在普吉岛度假,看到“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发出咝咝声,就像煎锅一样”。小女孩凭借所学的地理知识,迅速作出判断:这是海啸即将到来的迹象。在她的警告下,约100名游客在海啸到达前几分钟撤退,幸免于难学生们听到这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我心想:目的达到了,责任感产生了。关于地理学习意义的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开学伊始,而是要始终贯穿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冬至快到了,我会带领学生观察每天昼夜长短变化,冬至过后的第一天,我们会为早起的太阳而欢呼,享受地理学习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如“洋流”这部分知识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难点,对空间概念的要求较高,蕴涵着丰富的地理思维理性。从洋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来看,主要可以从“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方面着手进行,而要掌握和运用好这部分知识,又应紧紧围绕“洋流的分布规律”这一核心来进行知识和思维的有效突破。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教师可尝试以故事“小漂流瓶的旅行”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从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处理“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这部分知识时,首先请两个同学用一盆水、墨水、小风扇操作完成一个小实验,并使用实物投影让全班同学观察思考:盛行风与洋流形成有什么关系?再请两个同学在黑板上绘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简图,集体点评后出示《世界海陆分布图》并布置下一环节的探究任务:联系盛行风与洋流的关系,试述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洋流分布状况怎样?如何绘制简图?针对两大洋上的洋流分布图再进行比较、分析归纳,能否尝试绘出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这样通过情境创设以及一系列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提出,牵引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完成自主探究、自主参与的学习过程,由此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且易于理解接受,既突出了重点又化解了难点。

三、引入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地理、人文景观,可谓是包罗万象。仅用文本、语言的教学方法难以对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表现。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语言讲解的同时,配合地理标本、挂图、录像、幻灯、虚拟现实等技术辅助教学,使高中地理教学手段更为丰富,表现的直观性更强,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积极、自觉、主动的良好状态。如,学习“季风与非季风气候”这一内容时,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呈现我国气候图,实现动静结合,趣味横生。同时,也可在多媒体中插入视频、音乐、图像等,展现不同气候区的特点,实现由远到近、由小到大、由有到无,变换各种形式,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及想象能力。[2]

四、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主体

高中地理的知识很多都有现实生活的原型,如果简单地陈列知识而不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势必会造成高中生学习时的枯燥,并且记忆不深,为了记忆而记忆。高中地理教师在教?W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活中地理常识的应用,让学生主动地去收集生活中与高中地理相关的信息,并将这些收集来的信息与新课程结合在一起,将“死的教材”变为“活的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便于消化。如学习“常见天气系统”这一课时,可先提出问题:“昨晚有哪一位同学看过天气预报啊?来说一说咱们本市的天气状况。”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可继续提出问题:“你能不能看懂天气预报呢?”对于这一看似简单无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会回答“能看懂”,但实际上在不懂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时,学生获知天气信息是听播报员播报的,而不是从天气预报图中观察到的,因此教师可接着提问:“你是‘看’懂了,还是‘听’懂了呢?”至此,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教师则可以自然地导入教学内容:“要想听懂预报员所预报的天气情况,则必须知道天气系统的基本知识。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今天的新课《常见的天气系统》,学完这节课内容,就能够知道原因,并且还能够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做出适当的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所以,作为高中地理老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这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观念,顺应科技发展,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崭新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和造就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篇3: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新思考

一、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 即具备共同的语言能力基础, 使他们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 都具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按照个人的能力、潜力、特长与志趣, 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来学习适合自己的课程, 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做出自己的选择, 从而使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具有体现基础性学习、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特点的课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 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和表现提供机会和条件。英语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学科教学要求的变化, 对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加强英语新教材、新教法的研究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习、借鉴、继承、创新”为指导思想, 既要摒弃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而又早已习惯了的教学模式, 又要继承、创新传统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我们欣喜地看到高中英语新课标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更多的加入了对于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这些人文素养的关注。这也体现在目前高中英语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编写上。我们现行的教材编写渗透了天文、地理、环保、音乐、文化、美术以及人际交往等多方面主题的教育和渗透, 这也是我们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 也更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教书, 更多的是育人。

例如必修1 Unit 1, 它讨论的是朋友和友谊, 初步涉及了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而它所选用的文章《安妮日记》让学生对这部作品有了初步了解, 也从而知道一些有关二战的历史背景。我当时给他们讲了“辛德勒的名单”, 讲了集中营, 还叫他们仔细体味《安妮日记》中写景的几句很美的语言, 并叫他们试着翻译出来。学生很新奇, 也很感兴趣。

再如像必修1 Unit 5 Nelson-Mandela──a modern hero里Warming up和Pre-reading部分的几个问题我就觉得设计得很好:What are the qualities you should find in a great person?Who do you think is a great person?What qualities do you have?Most of the great people are also important people.But important people may not also be great people.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些正是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因为批判性思维也是人文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

再看必修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这里关注的是情感问题, 学会幽默, 懂得幽默是教会学生乐观心态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以往教材所缺乏的。更难得的是这个单元结束部分还涉及了英语的文字游戏, 如:

C:What's that fly doing in my soup?

W:Swimming, I think!

学生在反复读后也不由的会心一笑, 恍然大悟。由此更深的了解英语, 欣赏英语, 进一步探究从而喜欢上英语。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 是培养人, 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推脱的任务。如果新课标所提出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三个方面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真正地体现在评价体系中, 如果它还是和现实遥不可及的话, 那它就永远只是一纸空文。怎么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人文素养的培养贯彻到新课程中去, 并把我们的孩子们都培养成有才有德的优等品, 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渗透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有充分的理解才能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首先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的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 (linguistics competence) 提出了“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这一概念。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在对交际能力这个定义的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 不论是从语言学角度还是从广义角度, 我们可以发现, 语言的交际能力正是高考要考察的中心内容。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分析来看, 高考增加听力测试是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有力证明。高考听力内容以日常生活学习为主要背景, 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和情感因素。尤其是对话语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话语是指相互作用的话语 (interactive discourse) 。对于口语 (spoken discourse) , 学生是否能正确听到信息, 理解信息, 乃至最后反馈信息 (选出答案) , 关键在于学生对这个口语是否具备完整的合理的语法知识结构, 对该语言是否可行以及在社会交往中是否得体给以判断, 是否在实践中多次运用。由此可见, 平时英语教学强调交际法──以听说为主进行英语教学是很重要的。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听力的训练和落实。

四、紧跟时代促教学

篇4: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6-01

2003年3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09年秋学期起,我省已经全面实施新课程。作为一名高中的历史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现在,初中历史课虽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设,但即使是实验初中,也因为中考的指挥棒,忽略了历史课的正常教学,历史、地理、生物只作为副科而存在。所以,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非常薄弱。如在新课前的讲解时,我所带的7个班级中只有极少能知道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先后顺序,竟出现唐朝之后是明朝的尴尬局面。

2.学生思想的不重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史地生等成为副科,所以学生包括诸多家长在思想上极不重视,甚至存在一部分人认为学习历史毫无用处,历史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也不能带来社会价值,忽视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3.专题学习带来的挑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采取了“模块+专题”的形式。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认为,在初中较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高中以历史专题的方式,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内容加以整合,体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和线索性,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初中历史学习内容重复,又可以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适当地提高历史学习的难度,并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史实结合起来。但是,这种理想严重地脱离了现实情况,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首先,专题讲授要求教师自身丰富的业务知识作为支撑;其次是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初中通史的知识基础之上开设专题。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教材忽视了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的现状。

4.教学时间的不足。目前我校按照国家开设的标准课时,每周两课时。但新教材在编写上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实际,从课时安排角度来看存在一定问题,教材往往将以前几节课的内容压缩到一节课上来。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节,包括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个方面。在以前,要用三到四课时,而现在要一节课讲完,学生接受很困难。此外,数、外、物、化占用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学生课余根本没有时间去预习、复习乃至收集资料等等,从而导致教学时间严重不足。

二、解决问题的一些探索

针对目前的现状,我不断学习,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着重把握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注重改进新情况、新特点下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的具体实际,我把一些探索介绍如下:

1.注重线索的把握。历史学科领域,知识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等特点。在通史教学模式下,教学以时间为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在新课程中,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在专题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容量较以前大大提高,知识点支离破碎,学生不易掌握。这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线索的把握,从中找出内在的联系,一节课的线索、一个专题的线索、一个模块的线索,教师必须了然于心,做到心中有数,“形散神不散”。如在讲授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专题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贯穿的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列强对华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哪些斗争。这样本专题的内容呈线状展现在了学生面前,收到了良好效果。

2.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历史内容生动具体,丰富多样,故事性强,趣味性足,知识面广,容易激发感情,激励意志;又因其内部都是真人真事,有血有肉,寓哲理于史实,寄智慧于真理,利于激思明理,获取人生启示。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好奇心和启发思维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所以,在高一的历史教学中,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在教学中穿插趣味性、知识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我给学生讲了两个故事,一是太平军进入天京以后,广建宫廷王府的壮观,正所谓“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二是天朝诸王的“奢富比赛”,争吃争穿争排场,追求华丽奢侈之风,互相争奇斗艳的场景。这样,既克服了空洞说教,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分析农民阶级局限性的目的。

3.问题设计的层次性。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运用提问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凸现了问题教学的优越性,在教学中逐渐被广泛采用。但是,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由于历史教学的抽象性,知识层次的台阶性,学生思维递进性,问题设计要把握分寸,注重层次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认知规律的特征,逐步分解,层层设问,降低问题难度,循序渐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时,我将为什么只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才是中国民主革命惟一的走向胜利的道路这个问题,分解为几个问题:第一,中国当时的国情具体如何?第二,城市武装起义道路是否行得通?第三,毛泽东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道路探索是否成功?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层推进,顺利解决了问题,也便利了学生的理解。

4.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历史重现它迷人的一面。

篇5: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

一、更新教育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思想

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皆是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宗旨。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往往存在一种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教师看起来辛苦备课,努力教学,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惜一切,实际上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科成绩,这种教学思想是狭隘的,只是单纯地为了成绩而教,其最终的教育效果是不理想的。新的课程改革则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而不仅仅满足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它主要是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想水平、价值情感等。它不但重视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人文理念、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培养。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教育观的重新认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社会资源比较紧缺、环境越来越差,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除了提高学生地理知识以外,树立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方法

1.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大都是教师机械地灌输给学生知识,整个课堂都是教师一人在讲授,填鸭式地注入给学生知识,从满堂灌到满堂练都是教师教法在转变,而学生学习的方法从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也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所存在的普遍问题,这种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的累,学生学的累,不利于地理课堂教学的进步。因此,在新课改下必须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口合理容量”的地理内容时,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讲授内容,而是创设了一个启发式的教学情境: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搜集了有关专家学者对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的观点和看法,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分析专家和学者提出这些观点是否准确,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交流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到环与人口的关系,从而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在不断变化中提高教学效果的。一堂高中地理课堂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方法的适宜和得体。但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有一定根据。除了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教学条件等有针性的安排。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必须要结合地理教学的目标,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有选择的进行,除了进行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以外,还有进行练习法等,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方说,在教授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时,因为涉及较多的地名、数据等知识,可以选择演示法来进行教学,通过图文的配合与分析,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地理表象,树立地理的空间概念。再如,在学习系统的地理知识时,因为涉及一些原理和规律等相关内容,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掌握地理知识。当然,教学方法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即使在一堂地理课中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多种教学方法组合运用,能够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也可以进行组合运用,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

篇6: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每个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角色定位、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能力。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在地理课堂中如何根据学生主体的心理特征和内在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如何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思维得到最有效的培养和发展,是值得地理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材处理的方式上应注意如下几点:

1、创设课堂探究情境,着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教”引导“学”,又服务于“学”,“学”源于“教”,又受制于“教”。假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一般为:受到刺激→积极学习→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因此,为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教”的过程应该是:创设情境→激励学习→引导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础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刺激条件,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即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领学生进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褒奖学生的成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有实用价值。在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1)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指导学生阅读图表、欣赏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3)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例如,在学习“地理Ⅰ”第二章热力环流时,可对教材进行如下处

理,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有风,你想知道风是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吗?通过切身体会,合作探讨,了解其中的奥妙;

(2)提出问题,指导自学:①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如何运动?②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气压是怎样形成的?③热力环流是由于什么而形成的空气环流?④什么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⑤什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⑥高空大气中的风、近地面的风是怎样流动的?(3)指导学生绘热力环流图;

(4)分组讨论:海陆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

(5)进行社会调查或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城市热岛环流有何意义?指导学生写作小论文等。

二、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地理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正确处理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着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以存量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教给学生怎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即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生成”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地理Ⅰ”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等。

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基本观念包括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等。上述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观念,以及它们之间那种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迁移程度高,适应范围广,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其次,课堂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追求“知识的创新应用”,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地理Ⅰ”高度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分为用(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归纳)两大类。第二,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这些学习能力是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高度关注、重点培养。

三、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课堂提问的权利控制在老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惑”下沿老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具有重大意义。

1.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去建构知识、掌握知识。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要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地理Ⅰ”第一章的读图思考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从以下二个方面提问来点拨学生的思维:①《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孩子的问题是: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太阳大;第二个小孩子的问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时冷,而中午的时候热。孔子无法回答两个小孩子的问题,我们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回答上面的问题,请思考讨论。②引申问题:为什么在远日点北半球却是夏至日,而在近日点北半球是冬至日,从这样来设计地理问题来展开思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比较好地体现了启发性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教师提出的地理问题应蕴涵地理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提问中抓住了这一关系,就能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个规律,就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

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教师要树立新型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和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喜欢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也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对待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问题,往往就在这些“奇谈怪论”中孕育着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第二,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

第三,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生会问。教师要重视思维的推导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清晰地向学生展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习得。

第四,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引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教师要确立“大教育”思想,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观念,建立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基地,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四、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新课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还远远不够。其次,地理教育改革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时常处于观望、等待的状态,地理教育理论对地理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缺乏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地理教育理论与基础地理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联系与合作。另外由于地理I的教学课时(每周2课时)限制,课堂教学存在留给学生的思考活动时间、空间较少,课后学生有八科的学习任务,存在着教学时间紧迫的矛盾。

篇7: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仍要坚持读写结合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在我校已开展数年之久,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面对了诸多的担心和疑惑。狼来了的恐惧也一时之间成了师生的真实心理,社会和家长也给了不同的声音。我们或彷徨或茫然但绝不害怕。因为害怕就不敢前行,我们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尽管这第一个人很可以成为英雄,但同时也很可以成为炮灰。

沿着课改先行的脚步,我校的高中课改一改以往的一哄而上,以不断学习、分步摸索、逐级实验、变取经为创造为主旨,发展性的提出了我校的教改思想,即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语文教研组多次组织组内老师听课评课,更新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流程,研究教学环节。在不断的课改实践中,教学已成效斐然,下面我就自己对语文课程现状的认识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做法作出汇报,恳请各位同仁商讨指正。

一,高中语文面临的情况。

兵书里都讲,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教学也一样,首先我讲一下语文的处境。

1现在语文“身份卑微”,处于“丫鬟”的尴尬地位

我曾经看过一个小幽默,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学

生们说语文多么、多么重要,末了他说:“同学们千万不要把语

文当‘二房’啊!”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当‘二房’,我们把它当‘丫鬟’了。”

可怜,语文只剩下为其他科目服务的份了。由于功利性,学

生普遍不重视学习语文,每次单元考试,多数学生对语文成绩沾

沾自喜,不学还考七八十分呢,某某科要不学可真不行。确实,恶补一个月,有的学科立竿见影,语文则不可能。

2高考改革如大浪淘沙,留住两块等待雕琢的璞玉

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高考卷,以辽宁卷为例,第Ⅰ卷 阅

读题: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

本阅读、名句默写。第Ⅱ卷 表达题:语言文字运用(成语、病

句、句子衔接、填虚词、仿句)、写作。满分为150分,直接的,阅读就占了64分,书面表达就占了71分;间接的,名句默写、成语、病句、句子衔接都与阅读与写作有关。归纳起来,改革后的辽宁卷只剩下阅读与写作了。我们课改后的高考是海南和宁夏

卷。而海南、宁夏、安徽、上海等地的和辽宁卷题型类似,其他

省市自治区的试卷,阅读和写作也占相当的分量。我讲这些,就

是要明确的告诉大家:语文教学人仍要坚持阅读和写作。

二、新课改下,课堂中语文教师职能和作用

这一话题老套,但我觉得实在,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到底应

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准确地讲,就是课堂上教师到底应该干些

啥?我觉得这是我们在课改初期的时候共同的迷茫,让学生纯粹的自由,怕的是信马由缰;一手放线,一手拿鞭,怕的是课堂变

成传统教学的翻版。如何做才会有收效,我的看法有以下几点:1教师要有交警功效,一方面监督,一方面是指

挥。

对于我们语文,课堂要有收效的话,首先就是要指导学生做

好预习工作,并从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上予以纠正。这一点很重

要,这也是我们真正实现课堂自由多元的一个基础,也是实现学

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不然我们就会发现在课堂上学生要么语无伦次,或者就是理解肤浅,只能就课文而理解课文。

2教师要有掌舵风范,前行,刹车要恰到好处。这一点是关键,掌握好的老师就宽严适度,收放自如,利用不好的就会觉得捉襟见肘,甚至就会成为自己的心理障碍。举个简单的例子,语文必修五中有一课叫《装在套子里的人》,对这篇文章,大家是耳熟能详了。我在上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让学生走近作者,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步提问题思考讨论;第三步探究,思考人生,思考人性;第四步体味本文特有的写作方法;第五步,自由阐发,比较认识别里科夫形象对今天的影响。第一步是基础,没有那样的病态社会就不会有那样的病态人物,到底是怎样的社会和怎样的人物。第二步是关键,我们要定位社会,给人物画像。这个人物很是特别,啥东西都喜欢装在套子里,什么事他都怕,那他为什么会怕?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思考后,人物定格了,主题也定格了,没有这一切的定格,就不会更深层次的认识,什么人生,什么人性,压抑,恐慌都会空穴来风。所以把舵非常关键,不然疯狂的不是人,而是课堂。只有做好这一切,然后在看什么写法啦,比较啦,就自然啦。

3,教师要有伯乐精神,一方面要发现千里马,一方面要有让普通的马变成千里马。发现千里马似乎很是简单,但是要让普通的马变成千里马那确实不易。还课堂给学生,我觉得这就是,学生的表现有时候让我们也受益匪浅。前几天,我们在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是白居易的作品,名字叫《长恨歌》,这篇文章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对于这篇作品,人们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这篇作品主要表现了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描写二人死后绵长的相思之“恨”;另一种观点认为,此诗前一半着力批判唐玄宗“重色”误国,后一半对李杨爱情大加歌颂,是多主题;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篇作品主要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前一半写“恨”之因,后一半写“长恨”本身,“恨”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之“恨”。总之就是乐极生悲,乐极生恨。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但四班有个学生,他叫王鹏飞,这个同学他喜

欢读书,在大家都讲完的时候,他说,他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唐玄宗有他美丽的一面。我当时一怔,但当他把与唐明皇有着令人垂慕的爱情一讲,所有同学的心境顿时释然了,特别是说到后来唐明皇回想起他的爱妃萧淑妃,可以说是儿女情长,为此,唐明皇在高力士的帮助下找到了另外一个在情感上可以弥补一下的梅妃江采萍。当第一次唐玄宗见到江采萍的时候,只见她淡妆素裹,含羞低眉,亭亭立在一株盛开的白梅下,人花相映,美人如梅,梅如美人,煞是清雅宜人。虽然如此,唐玄宗依然是以萧淑妃的影子来选梅妃的。唐玄宗和梅妃有很多的迷人传奇,唐玄宗和杨玉环有让人唾弃的历史。但唐明皇至老依然回忆昨天,回忆曾经的感动。听了他的评述,我也觉得释怀。我觉得这也应该归功课改,王鹏飞同学过去很少说话,但从这次后,他的课堂表现让人折服,而且他的表现也带动了一个班。王鹏飞同学不是千里马,但他却会实现千里马的梦想。这匹马让更多的马随他一道驰骋

三 落实课改思想,实现课改与教学双赢,即读写结合,展示语文潜在魅力。

利用课内外资源,促进读写结合走近作者,体会感点,探写作缘由。不论是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都是作者思想的反映,都带有作者个人的元素。鲁迅的针砭时弊,老舍的为人民,朱自清的一情一景抒真情,陶渊明的向往自然,都是他们在特定时代的想法使然。所以我们要走近作者,和作者做零距离接触,实实在在地体会他们动笔之前的思绪,从而激发自己的写作欲望。时下,有些学生无欲可言,甚至还觉得作文有点讨厌。我手没法写我口,我口没法表我心。

走近作者的方法有很多。①查找作者生平,摘录,写评语。②据原文内容问为什么。③分角色对话,一人扮演作者,一人或多人扮演学生。④赋诗写文。

学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一个学生就写了《神游渊明村》。节选如下:

“在诗歌里,在散文中,我认识了陶渊明,一个极有刚性的人。他喜欢自由,而自由只在青山绿水间,只在村氓野老处。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摘掉乌纱帽,交出印绶,不干了。何等的超然,何等的豪迈!

我不能亲自游览先生生活过的村庄,就以诗、文里介绍的内容为票,以我的想像为车,去游览那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小村,朝拜那位自晋朝始便光照华夏的大诗人。

小村四面环山,苍翠的松柏立在山上,像是守卫小山的卫士。山坡上可开垦的地方被勤劳的人种上了黄豆、荞麦等等。先生家颇有些田亩,弃官回家后,在南山坡也种起了黄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出晚归,躬耕陇亩,可谓辛苦。我似乎看到他一镐一滴汗,一锄喘半天儿的样子。然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也可谓快乐。不信,你听他正吟着呢:“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好一个“愿无违”,何等畅快!何等潇洒!„„

夜归草屋,与友邻划拳行令,吟诗作赋,陶然怡然。相与枕藉,偶听深巷中犬吠,静夜更静。黎明,栖息在树枝间的鸡们开始骚动。红尾巴的大公鸡引吭高歌,嘹亮的一鸣,刺破云空。”

这篇随笔,触摸到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厌恶官场才回归自然。官场的规矩多,而陶渊明“他喜欢自由,而自由只在青山绿水间,只在村氓野老处。”他想吟诗便吟,想喝酒便喝,穿着打扮随性,这是陶渊明所有作品的思想基础。

学生习作,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基础做底色。文章是我的,仅仅我才写这些事,仅仅我才抒这样的情,独家首创。

该生的习作中,还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刘禹锡《陋室铭》、苏轼《赤壁赋》、林嗣环《口技》的影子。调动多方面知识积累,并时常运用,就达到了阅读的最佳效果。

从深远方面来说,读写结合教学有利于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有利于树立宏远的志向,有利

于弥补缺失的道德。从浅近方面来说,读写结合教学能促使阅读和写作双赢。这方面赢了,还能引来双赢,即赢得学校方、家长方的好评,从而改变语文大科没大地位的尴尬局面。如何实现读写高效结合?

篇8: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思考

一、对新教材的体会

新教材的内容、结构、程度与分量、活动与任务的设计, 都力求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教材中词汇量明显增大, 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 无形中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 并对如此多的词汇产生畏惧心理。教学内容也增多了, 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如此多的内容, 既要讲解语言知识、文化知识, 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交际训练, 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也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广阔的知识面, 能够灵活把握教材。不能为了教而教, 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取舍, 为我所用, 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新教材在老教材要求摒弃哑巴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听、说、读、写分而置之, 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保持其一致性, 共同为本单元主题服务。因此, 师生都必须改变陈旧的观念, 切实将课改观念内化到教学过程中, 真正重视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积极探索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

二、课改教学的一些做法

要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要想学生对所学教材产生兴趣和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 必须想办法, 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 妙趣横生。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兴趣, 引导师生共鸣,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如教“Body language”中, 可以先做几个手势动作和脸部表情, 让学生猜猜在西方国家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区别于中国。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自然活跃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主动地去探求知识, 增强他们学习的活动能力。同时, 也给那些“后进生”多一些自信, 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 从而树立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要采用多信息、多媒体、多渠道的英语教学方法, 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 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语言信息量、信息源、更多的生动有趣幽默的读物, 而且要从不同角度展开英语教学, 注重听、说、读、写等。这样能刺激学生思维能力的速度反应, 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发展, 使他们有学习的勇气, 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上课时, 教师要有目的地讲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识和趣事,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如果教师能够自始至终地坚持这种教学方式, 相信学生一定可以战胜厌烦的情绪。

采用功能、结构、话题及任务型活动途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Speaking这一部分, 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主题讨论, 自编对话, 给学生充分地提供发现和探究的空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上一篇:浅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下一篇:年度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