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趣事

2024-04-18

宋朝历史趣事(精选10篇)

篇1:宋朝历史趣事

现代有许多选美活动,电视互联网上都有。有人会觉得选美这事应该是当代才有的,其实不然,古代就已经有了,而且还在宋朝的时候达到了十分兴盛的地步。

时下炙手可热、抢尽眼球的美女经济,其实古已有之。“漂亮的脸蛋出大米”,在中国,至少在25前就已经有人身体力行了。而始作俑者,是西施。

据说,当年越国选美,西施名列榜首。在进京途中,行人争相围观,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难行。护送西施的越国相国范蠡,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索性叫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而后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金钱1文。

告示贴出,四下轰动。西施登上朱楼,凭栏而立,飘飘然似仙女下凡。观赏者排成长龙,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两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厌。3天下来,范相国所得金钱无数。进京后,他把这些钱都交到国库。西施因此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两人遂结为生死之交。范蠡的举措,不折不扣地为后代的“美女经济”开了先河。

从唐代起,文人士大夫聚会饮筵,时兴招妓女做席纠(或称酒纠)行令佐酒,或以歌舞侍宴。这就是现在的所谓“三陪”。曾经的中国古代社会,市民追花逐柳,商人豪爽使钱,纨绔子弟一掷千金,使妓院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养育了妓女;而妓女和以游冶为中心的都市生活,又反过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中国社会如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等朝代,妓院的开张和利税,历来是各个朝代税收的“重头之戏”。

眼下红红火火的选美,应该说是“美女经济”链条中的“重中之重”。其实,这一“美丽赛事”也是古已有之。古代帝王选妃,实际上就是一种选美,不过那是百分之百的帝王意志,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选美。而据古籍记载,真正有组织、有章程、有参选者和参观者的选美活动,应是滥觞于宋代,只不过那时不叫“选美”,称为“品花”。品评的对象也不是广义上的美女,只针对妓女。此项赛事也名曰“花榜”。冯梦龙在其《卖油郎独占花魁》中,把南宋杭州名妓莘瑶琴称为“花魁娘子”。妓女“一经品题,声价十倍”。

篇2:宋朝历史趣事

在统一全国后,他高瞻远嘱,以宏大的气魄、钢铁般的手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文治国,军政分开,削弱藩镇势力,强化中央集权;建立官员任期制,废除终身制和世袭制,从源头上断了地方势力坐大的可能;提倡农业,鼓励农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农业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他还注意培养人才,健全了科举制度,并大兴学校,尊重知识;注意发展文化事业,组织官员编纂重要典籍,出版印刷,使宋代的出版事业进入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他还整顿吏治,严法峻刑,处置了一大批贪赃枉法的高官,使社会迅速从乱到治,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

赵匡胤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仅医治了中国数十年的战争创伤,也为大宋王朝三百多年的帝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匡胤还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少年时狂放不羁,颇有几分纨绔子弟的味道;及长,因得罪朝廷,被迫浪迹天涯,又有一点流浪汉的成分。没想到几年之后,这个流浪汉居然当上了皇帝。

赌输华山

赵匡胤的父亲名弘殷,涿郡人氏,五代初在王镕麾下效力,曾率五百骑兵援助后唐庄宗,把后梁朱温的军队杀了个落花流水,为建立后唐五朝立下赫赫战功。庄宗爱其英勇,留典禁军。三年之后,庄宗的哥哥明宗李嗣源在一次兵变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天成。就在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夜里三更时分,赵弘殷之妻杜夫人,在洛阳夹马营分娩,生下一个儿子。他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

据记载:赵匡胤诞生的那天夜里,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所谓一代圣主诞生,天象必有吉兆。其实,哪有那回事,后来经好事者调查,完全是一个偶然巧合。夹马营后面有一座大寺院,名叫应天禅院。院里种植着素有“国色天香”之称的牡丹上千株,有三百多个品种:魏紫、姚黄、赵粉、卢丹、酒醉西施、雪拥王嫱等。

不过,以前这里并没有牡丹。传说是女皇武则天,在长安城初春游上苑时,看到奇花异草甚多,但是都正含苞,尚未开放。武则天非常生气,立即下了一道催花的御旨,上写道:“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命宫人悬圣旨于花梢之上。第二天早上,武则天带着一批近臣,又来到御花园。一看,果然百花都绽开了,只有牡丹不肯遵旨。武则天勃然大怒,立刻下旨,把牡丹贬到洛阳。于是园艺官奉谕,把长安城的牡丹全部移往洛阳栽种,从此牡丹就在洛阳安家落户了。大概应天禅院里的牡丹,就是那时从长安贬出来的。

不过事又凑巧,往年谷雨前后才开花的牡丹,这一年却提前了二十来天。就在二月十六日夜里,突然开放,香飘数里。禅院众僧认为这是丰年吉兆,于是红烛高烧,香烟缭绕,敲钟击磬,大做法事。满院香火烛光,把夹马营的夜空都映红了。

赵弘殷这时刚好从前方回来,一进家门,便见一个丫环匆匆上前给他报喜,说是夫人生下一位公子。赵弘殷高兴得连盔甲都没卸,就命产娘把孩子抱过来。当产娘把婴儿抱来时,赵弘殷伸手去接。这时,一般香气扑面。赵弘殷大叫:“好香,好香!真乃香孩儿也!”赵弘殷这时闻到的香味,实际上是从应天禅院飘过来的牡丹花香。

不过,“香孩儿”从此就成了赵匡胤的乳名了。

几年后,香孩儿到了读书的年龄,父亲正式给他取名叫赵匡胤。匡者,匡扶、保佑也;胤者,胤嗣、后代也。父亲对儿子确实是寄有厚望的。小匡胤也没有让父亲失望,少年时代,他不但书读得不错,而且同父亲一样,在习武方面也表现出天赋,“学骑射,辄出人上”,几年下来,已是一个弓马娴熟,小有名气的骑手了。

不过,赵家在赵匡胤长大的这十几年中却一步步衰落下来。赵弘殷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宠爱的战将,自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后,他就开始受到冷落。这期间,赵家又添了二男二女,家境也日益艰难起来。可以说,赵匡胤的青少年时代,是随着父亲走南闯北,打工卖艺度过的,从小就看尽了世间的眉高眼低,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长时期的江湖漂泊生涯,养成了他喜打架,爱赌博,而且赌输不给,赌赢必要的赖皮性格。好在他生得方面大耳,身高力强,又会一些武艺,凡是与他家发生争斗的,多为败家。945年,赵匡胤结婚成家,当时19岁。成家应当立业,但家中窘迫潦倒的现状告诉赵匡胤,依靠家庭的帮助干一番事业的路子是走不通的。21岁那年,他毅然离家外出,决心在事业上闯荡一番。他先是去投奔几位从前的好友,但世态炎凉,他不但没有从这些有权有势的前辈那里得到关怀和帮助,反而受了不少的白眼和冷遇。

在流浪期间,据说赵匡胤还做了一件千里义送京娘的壮举。京娘是山西永济人,年方十七岁,随父母去曲阳烧香还愿遭劫,幸遇赵匡胤拔刀相救,千里护送,京娘感恩不尽,欲以终身相托。然而赵曰:“贤妹非是俺胶注鼓瑟,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与那个响马何异?况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京娘道:“恩兄高见,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于是京娘投湖自尽,(后被追封为贞义夫人)京娘湖亦由此得名。

篇3:试析宋朝历史上的慰安妇

女真族建立金政权后, 一直觊觎北宋政权。宋朝政府虽曾于宣和四年三月、七月、十月诏令童贯、蔡京、刘延庆等率兵“攻辽”、“袭辽”, 但无一例外的“败绩”、“败归”, 导致了金朝侵略野心的膨胀, 所谓“金始轻我”。宣和七年 (公元1125年, 金太宗天会三年) 十一月金兵分两路南下, 其东路军直逼东京汴梁城下。

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六日, 宰执等裒聚金银……得金二十余万两, 而民间藏蓄为之一空”。靖康元年十二月“十三日, 遣军人、百姓般绢赴南薰门纳, 凡一千万疋。又遣使来, 欲割蒲、解, 许之”。除宋廷为满足金兵欲望而致的无限刻剥外, 金兵亦展开不断掳掠, 如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八日, 雪止, 日色甚明……又讹言下晚洗城, 于是大街居民逃隐穷巷, 惶惑不知所以为。豪右披氈毬, 妇女以灰墨塗面, 百计求生”。靖康二年二月二十日, “虏使人径入內廷, 搜取珍宝器皿等。自五代祖宗以来所蓄, 并收江南、浙、蜀所有, 上皇二十余年所积珠玉, 一旦取去, 牛车担負, 襁属不绝。国人嗟忿, 不忍正视”。靖康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虏焚封邱、陈桥门, 再纳金七万五千八百余两、银一百十四万五千余两、表缎四万八千四百疋。靖康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金人焚封邱、陈桥等门, 令拜表请张邦昌, 三日內再纳金七万五千八百余两、银一百一十四万五千余两, 表段四万八千四百疋”。从而使得宋朝官民陷入无尽灾难。尤为悲哀的是, 在宋廷极力搜刮仍然难以满足金兵索求的情况下, 竟然照单允准了以宋朝女性折准金银的荒唐的要求, 于是数以万余的宋朝女性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上自后妃, 下至普通百姓之家的女性, 概莫能免, 上演了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悲剧。

二、北掳女性数额

靖康之难带给女性的不幸, 知之甚少。由宋人确庵、耐庵编纂的《靖康稗史》为我们保留了随金军北遣为娼妓为慰安妇的宋代女性的基本资料, 阅之不禁令人扼腕唏嘘。

金兵利用其军事上的优势, 先是责成宋朝政府支付实属天文数字的犒军费, 在宋府无力筹措之时, 昔日的金枝玉叶、贵妇命妇居然被公然明码标价, 来抵准不足的金银, 《南征录汇》明确记载了他们的这一罪恶———宋朝女性的折算价格:天会四年 (宋靖康元年十二月) 二十二日, 萧庆奉二帅命, 与宋臣吴开、莫俦等议定事目, 令少帝押为据, 其内容之一即:“原定犒军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 须于十日内输解无阙。如不敷数, 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 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 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 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 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 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 任听帅府选择。”对这些阴险的要求, 昏庸的宋钦宗居然很快在上面画押同意了。开封府不仅照办, 而且还保存了这份屈辱的见证———由开封府官员“用情统计”后的详细账单。账单中有据可查的被抵押折价的各类女子竟多达11635人, 账单上各类妇女的价码与金人所开列的完全相同。宋朝的妇女们被当做牲口一样任凭挑选, 全然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这些未被汰除的女性被分七批掳往北国, 历尽屈辱。如福金帝姬初見金朝皇子, “战慄无人色, 皇子令其婢李氏慰而醉之”。总体言之, 北掳途中, “男十存四, 妇十存七。孰存孰亡, 瞢莫复知”, 凄凉无限!

按《宋俘记》记载, 金兵撤退凡七起:“首起宗室、贵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 妇女三千四百余人。”“二起昏德妻韦氏, 相国、建安两子, 郓、康两王妻妾, 富金、嬛嬛两帝姬, 郓、康两王女, 共三十五人。”“三起重昏妻妾、珠珠帝姬、柔嘉公主, 共三十七人。”“四起昏德公、燕、越等十一王, 安康、广平二郡王、瀛、嘉、温等八国公、诸皇孙、驸马、昏德妻妾、奴婢, 共一千九百四十余人。”“五起帝姬、王妃等一百有三人, 侍女一百四十二人。”“六起贡女三千一百八十人, 诸色目三千四百十二人。”“七起重昏侯、太子祁王、缨络帝姬及从官十二人、侍女一百四十四人。”靖康二年即1127年三月二十九日早晨, 徽宗作为第四批北遣的囚犯, 踏上了去国万里的流放之旅。南人书札为君者讳, 称之为“北狩”, 不打自招, 遮羞而已!昏德公北狩从1127年离开汴京算起, 至1235年亡于五国城, 时间跨度为八年, 投降之君走上的终究是一条不归之路。

三、被俘女性的悲惨处境:或为娼或为慰安妇

被北掳宋朝女性的处境可用“悲惨”二字概括, 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为了金朝官兵的慰安之妇。

被迫随俗、为娼。天会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虏主以二帝见祖庙, 时宫亲戚贵已发通塞州编管, 家奴、军妓外, 此皇子等三十人、妃主等一千三百人皆随帝后居行幄。黎明, 虏兵数千洶洶入逼至庙, 肉袒于庙门外。二帝、二后但去袍服, 余均袒裼, 披羊裘及腰, 縶氊条于手。二帝引入幔殿, 行牵羊礼。殿上设紫幄, 陈宝器百席, 胡乐杂奏。虏主及妻妾、臣仆胡跪者再, 帝后以下皆胡跪。虏主亲宰二羊入供殿中。虏兵复逼赴御寨, 虏主升乾元殿, 妻妾、诸酋旁侍, 二帝以下皆跪。宣诏四赦, 二帝受爵服出, 与诸王坐候殿外小幄。……朱后归第自缢, 苏, 仍投水薨”。其实名为“浣衣院”, 并不主浣衣之事, 实乃军妓营, 是供金国皇帝消遣的场所。“妃嫔、王妃、帝姬、宗室妇女、奄人均露上体, 披羊裘”。她们被迫入乡随俗, 沦落为娼。“妇女多卖娼寮”。另有一部分北掳女性在燕山附近被金帅赏赐给部下。更甚者, 有的被完颜宗翰拿去与西夏换马, 有的被卖到高丽、蒙古, 为奴为仆。史记:建炎四年 (即金天会八年) “粘罕驱所掠宋人至夏国易马, 以十易一。又卖高丽、蒙古为奴, 人二金”。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0建炎四年十二月辛未条亦记:“是日, 金左副元帅宗维命诸路州县同以是日大索南人及拘之于路, 至癸酉罢。藉客户拘之入宫, 至次年春尽, 以铁索锁之云中, 于耳上刺‘官’字以志之, 散养民间。既而立价卖之, 余者驱之达靼、夏国以易马, 亦有卖于蒙古、高丽之域者”。

金人对北俘女性的兽性不绝于载。靖康二年即1127年天会五年三月“二十九日, 邢、朱二妃、二帝姬以坠马损胎, 不能骑行。”显然, 几位或者未嫁或者已经下胎 (金军帅府已于天会五年一月十六下令“妇女已从大金将士, 即改大金梳装, 元有孕者听医官下胎”) 的公主妃子在两个多月内都怀孕了。对这条颇为蹊跷的记载所反映的事实的解释只有一种:金兵途中凌辱女俘所致。在金兵北归途中, 被掳妇女不断地受到金人的奸淫侮辱, 连昏德公的妻妾亦难逃脱:《呻吟语》记载:靖康二年四月七日:“次汤阴, 馆伴阿林葛思美盗后宫曹氏”, 而对同样事实, 《宋俘记》则记为:“曹小佛奴, 移居葛思美寨”, 正可互证。被掠妇女不堪其辱, 以自尽这种悲戚的方式宣泄其内心的愤懑和绝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朱皇后, 她是所有北迁女性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一位。受降仪式结束后即“归第自缢”, 被人发现后救活, 但“仍投水薨”。死亡相当严重。北掳途中, 长途鞍马, 风雨饥寒, 死亡枕藉, 死亡率将近50%。活下来的人是幸运的, 但等待她们的仍是无尽的凌辱和悲惨的命运。被没为婢:《呻吟语》引燕人尘语云:天会六年八月戊寅, “金主诏云, 宋俘赵佶, 可封为昏德公;赵桓, 可封为重昏侯。妻郑氏、朱氏并封夫人。赵构母韦氏, 妻邢氏没为宫婢, 余悉遣还”。赏赐宋臣以示辱。建炎二年 (即金天会六年) 三月十五日, “王伦至云中, 粘罕赠內夫人及宗女四, 又赠朱勣宗女一, 勣不受, 遂被害”。调戏宗室女性。据《青宫译语》记载, 连宋钦宗的朱慎妃在中途解手时, 都遭到千户国禄的威逼调戏。以下另从后妃与公主两个层面揭露金人对宋朝宗室女性的暴行。

后妃层面:虽则没有直接的资料可供证明, 但是可以借助宋徽宗子嗣的血统即是否嫡亲予以佐证。据《宋俘记》记载:昏德公“入国后, 又生六子八女”, “别有子女五人, 具六年春生, 非昏德胤”。前述六子有名者三人, 赵极、赵柱、赵檀。其中除小王婕妤所生之赵极为昏德公嫡亲无疑外, 阎婉容所生之赵柱及郑媚娘即郑昭媛所生之赵檀恐非嫡亲。昏德公在燕山府 (疑为1127年5月左右) 得到新王婕妤、周才人、邵才人的时候, 她们均有孕在身, 亦应不是嫡亲, 因为按照她们“具六年春生”即1128年1—3月生推算, 怀孕时间应该是1127年3—5月, 此时正是妻妾们作为囚徒被拘押在金营或是行走在北上燕山府的旅途之中。

“靖康之难”中, 宋朝数以万计的女性被金兵作为战利品掳往北方为奴为娼, 成为占领者的战利品和蹂躏的对象, 宋政府的守内虚外国策注定了悲剧的不可避免, 正如《呻吟语》引燕人尘语:“时左帅兀朮名宗弼, 右帅讹里朵名宗辅, 新用事。兀朮尤骄横, 所向无敌。自韩世忠败之黃天荡, 吴璘败之和尚原, 岳少保败之颍昌, 锐气渐消。粘罕、挞懒亦浸淫子女、玉帛中, 久厌兵。第胁和无术, 始降指挥, 继造秽书, 以辱宋康。苟非技穷, 一何至此?……甘为人下, 失策多矣”。

摘要:靖康之难是宋朝的国耻, 战争使得数万含宗室金枝在内的女性们遭受金兵的凌辱, 被掳女性或为娼妇或为金兵慰安妇的悲惨境遇, 这是宋朝政府的耻辱, 宣告了宋王朝守内虚外、苟且偷生国策的彻底失败。

关键词:靖康之难,慰安妇,基本国策

参考文献

篇4:宋朝历史趣事

中国历史上颇有几个著名的小人,虽人物猥琐,职轻权微,却长袖善舞,工于心计,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几乎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楚国费无忌,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一个。楚平王为儿子娶亲,派大夫费无忌前往迎娶。费无忌看到新娘如此美貌,便心生邪念,不顾一切快马回宫对楚平王细述姑娘之美,并进言趁太子尚未见面大王先娶之。好色的楚平王被巧舌如簧的费无忌说动了心,转眼间,这位本该成为太子夫人的秦国姑娘,便成了公爹楚平王的妃子。移花接木的费无忌,也成了楚平王的心腹。但他却做贼心虚,因为他知道太子迟早要接班的。于是他对楚平王诬陷说太子要谋反。楚平王遂下令捕杀太子及老师伍奢父子。后来,太子与伍子胥只好逃离楚国。数年后,伍子胥率大军复仇,楚国就这样被灭掉了,寻根溯源,费无忌实在是“功不可没”。

西汉江充,是小人中最有“魄力”的一个。他先是搅得赵王父子不得安宁,为报复私怨,诬告赵太子秽乱后宫,导致赵太子险些被汉武帝判了死刑,虽赦其死罪,太子地位却被废。后又蛊惑汉武帝,挑唆其父子关系,制造大量冤假错案,最后逼得太子造反被杀。这场大乱,史称“巫蛊之祸”,不仅白白死了好几万人,就连汉武帝自己也弄得骨肉相残,国家险些覆亡。

南北朝人鲍邈之,是小人中最阴险的一个。他原来是太子萧统身边的一个太监,颇受信任。太子母亲病故不久要做“生忌”,要一太监值宿一夜,太子便让这个小太监去。不料他竟擅离职守,跑去和宫女鬼混,正巧被太子巡视时撞见。要是别人不杀也得严惩,太子宽厚,没有治他罪,只是不如从前亲近了。哪知这小太监不识好歹,不思图报,反而怀恨在心,探听得皇上身体不适,便跑去密告太子请道士作法,埋蜡鹅咒皇上早死,密谋夺权篡位。太子受此不白之冤,又无法辩解,气急交加,一病不起,不久竟驾鹤西去,时年31岁。须知,此太子是编纂著名的《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文选》烂,秀才半”,就是对他的高度评价。想不到竟然死于卑鄙小人之手。

龚半伦,也是我们不想提起又无法绕过去的一个“著名”小人。他的父亲龚自珍是清代大名鼎鼎的思想家、爱国诗人,万万没想到,儿子龚半伦却卖国求荣,成了英法侵略军火烧圆明园的帮凶。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所以焚掠圆明园者,因有龚半伦为引导。英以师船入京,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取金玉重器而归。”为一己私利,不惜引狼入室,害宗灭族,烧毁“万园之园”,龚半伦死后禁止埋入祖茔。(王艳)

宋朝邸报对付不了江湖小报

邸报是古代政府用来向下发布命令、书诏、章表、辞见等方面内容的公开印刷品。它在朝廷的直接管理下统一发布。到了宋代,邸报已经具有中央政府公报的性质,因此又有“朝报”之称。

邸报的内容由于多受限禁,许多为读者关心的新闻得不到报道,“定本”审查制度又造成出版时间上的稽延,使得邸报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有人抱怨说:“动辄年旬日,俟许报行,方敢传录,而官吏迎合意旨,多是删去紧要事目,止传常程文书,偏州下邑往往有经历时月不闻朝廷诏令。”特别是在时局紧张、社会动荡的时候,邸报受到的限制更多,更是不能满足读者了解形势的迫切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打破官方新闻限禁的私营报纸。

篇5:宋朝历史文化

公元971年(开宝四年)正月,宋军攻克英(广东英德)、雄(治浈昌,广东南雄)州。二月,进至马径(广州北),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兵,继攻陷兴王府,刘鋹降,南汉灭亡。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明臣服以求自保,暗备战以防宋军进攻。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九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屑浙江)北上策应;并遣王明牵制湖口(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治秋浦,安徽贵池),占领采石(安徽当涂北)。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八年正月初三,宋军破溧水(属江苏),继与十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江苏南京西),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江苏南京)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领的十万救援军,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攻破江宁,李煜降,南唐灭亡。

篇6:中国历史宋朝

在高太后垂帘的8年中,旧党不仅控制了整个朝廷,对新党的打击和倾轧也始终如一,从未放松过。旧党刘挚、王岩叟、朱光庭等人甚至竭力搜寻新党章惇、蔡确的传闻轶事,任意加以穿凿附会,对其进行诋毁,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车盖亭诗案。

蔡确,字持正,泉州晋江人。神宗变法时,王安石见蔡确颇有些才能,便推荐他做三班院主簿。但蔡确长于见风使舵和阴谋诡计,当他见到神宗有疏远王安石之意时,竟不顾知遇之恩,上书参劾王安石。蔡确为了谋取高官,制造了多起冤狱。他自知制诰升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均靠制造冤狱夺别人官位后得到。很多大臣都看不起他,而蔡确却自以为本事了得。神宗病危时,蔡确与邢恕欲立神宗同母弟雍王颢和曹王頵不成,反过来诬陷高太后和王珪有废哲宗之意,自谓有策立功。

高太后垂帘后,新党势力被排挤,蔡确也被贬出朝廷。元祐元年,蔡确罢相,出知陈州。次年,蔡确再贬安州。在安州游车盖亭时,蔡确写下了《夏日游车盖亭》十首绝句,诗被与蔡确有过节的吴处厚所得。吴处厚曾在蔡确手下为官,希望他推荐自己,但被蔡确拒绝了,由此怨恨不已。终于,吴处厚等来了报复的机会,他将蔡确的诗上呈朝廷,说其中“内五篇皆涉讥讪,而二篇讥讪尤甚,上及君亲”。诗中有“矫矫名臣郝甑山,忠言直节上元间”之句。郝甑山,安州人,唐高宗时的忠直之士。唐高宗曾想让位给皇后武则天,郝甑山上奏反对。吴处厚曲解诗意,说此处是将高太后比做武则天。而旧党梁焘、朱光庭和刘安世等人立即加以发挥,肆意攻击,并以“邢恕极论蔡确有策立(哲宗)功,真社稷臣”的言论相弹劾,高太后怒不可遏,将蔡确贬到新州。吕大防和刘挚曾以蔡确母亲年老,岭南路远,主张改迁他处,高太后却说:“山可移,此州不可移。”在当时,被贬往岭南,实际上如同被判了死刑。苏轼曾有诗云:“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这是当时岭南实际情况的真实写照。蔡确被贬时,范纯仁对吕大防说:“岭南之路长满荆棘七八十年矣,今日重开,日后我们难免有此下场。”他还请哲宗向高太后求情,但哲宗依旧以沉默相抗议。哲宗亲政后便把大批元祐大臣贬至岭南,印证了范纯仁当日的忧虑。

车盖亭诗案是北宋开国以来朋党之争中以文字打击政敌面最广、力度也最大的一起文字狱,旧党利用高太后对蔡确等人的不满,捕风捉影,对整个新党集团进行一次次斩草除根式的清算。在蔡确被贬新州时,旧党将司马光、范纯仁和韩维誉为“三贤”,而将蔡确、章惇和韩缜斥为“三奸”。他们将王安石和蔡确亲党名单张榜公布,以示警告,同时对元祐元年被司马光斥逐的新党人员章惇、韩缜、李清臣和张商英等人再加以重贬,又铲除在朝的新党,如李德刍、吴安诗和蒲宗孟等人,都被降官贬斥。司马光的同僚及追随者们在高太后的支持下,欲给新党以毁灭性的打击,来巩固自己的势力。

但是,随着高太后的衰老和哲宗的成长,不仅旧党成员,连高太后也感到山雨欲来、新党复起的政治气氛。元祐八年八月,高太后垂危时,她告诫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老身殁后,必多有调戏官家者,宜勿听之,公等宜早求退,令官家别用一番人。”实际上是已经预感到哲宗准备起用一批新人,要他们提前准备,尽早退出朝廷,以保全身家性命。后来事实证明,哲宗亲政后,凡是高太后垂帘时弹劾新党和罢免新法的官员几乎无一人幸免于报复。

哲宗亲政后,召回章惇、蔡卞、黄履和张商英等人。章惇等人曾是神宗变法时的重要人物,但在经历了元祐时期旧党的残酷倾轧后,他们的政治性格在党同伐异过程中遭到严重扭曲。当他们复出时,他们与亲政的哲宗一样,都有着强烈的报复心理,而章惇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章惇,字子厚,浦城人。他博学善文,考进士时,其名次在侄子章衡之下,深以为耻,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居然再次参考。一次,章惇与苏轼外出游玩,走到一个深潭边,见潭下临万仞绝壁,有根木头横在上面。章惇请苏轼到绝壁上去题字,苏轼见绝壁下深不见底,当即摇头,连说不敢。章惇却从容地吊下绳索攀着树下去,在壁上大书:“苏轼章惇来。”上来后竟然是面不改色,神采依旧。苏轼拍拍他的肩膀说:“君他日必能杀人。”章惇问为什么,苏轼说:“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章惇听罢,哈哈大笑。

熙宁初,章惇得王安石赏识,被委以要职。后来,高太后和司马光废除新法,章惇与他们的冲突就越来越激烈,甚至还与司马光在高太后帘前争论,言辞极为尖锐。高太后大怒,刘挚、朱光庭和王岩叟等人趁机上奏指责章惇,章惇被贬出朝廷。

章惇返回朝廷后,不忘刘挚和王岩叟等人对新党的攻击,变本加厉地对他们进行报复。绍圣元年(1094),章惇在哲宗的支持下,将旧党的主要人物吕大防、刘挚、苏轼、梁焘等人贬到岭南。章惇还利用哲宗不满当年刘安世和范祖禹谏宫中寻找乳母一事,将两人也贬到岭南。绍圣四年,章惇等人频频上奏,哲宗又开始对元祐大臣进行新一轮的打击。已故的司马光和吕公著等人均被追贬和削夺恩封,哲宗甚至还要掘两人坟墓,由于大臣以“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相谏才作罢,但两人后代都被牵连遭贬。仍在世的元祐大臣,均被贬出朝廷,后来几乎都相继到了岭南。

篇7:宋朝历史人物

宋徽宗赵佶是宋哲宗赵煦的异母弟,哲宗生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十二月,徽宗生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五月,兄弟二人年龄相差不到6岁。

在正常情况下,徽宗断无继承哲宗皇位的可能。徽宗继位有一线希望,是由于哲宗刚满23岁便死去。

哲宗的病情对外公开的说法是:“故冬以来,数冒大寒,浸以成疾,药石弗效,遂至弥留。”(卷7《元符遗制》)所幸,知枢密院事曾布的日记《曾公遗录》部分保存至今。从中可知,哲宗并非因伤风感冒而死,而是死于性生理疾病。

两宋帝王患性生理与性心理病者,除哲宗而外,至少还有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二月,金军袭击扬州,高宗夜半仓皇渡江而逃,“矍然警惕,遂病熏腐”,从此患下性无能症。其后果是丧失生育能力,“后宫皆不孕”。

哲宗的病情及后果都比高宗严重得多。其症状为“精液不禁,又多滑泄”(卷九),是致命的。其病因则是极度性放纵。哲宗宫中美女如云,宰相吕大防的夫人亲眼看见:哲宗“前后宫侍女固多,皆天下奇色。惟四人一样妆梳,衣服之类无少异。”“其服饰珠翠之盛,信天下所未睹。”

哲宗9岁做皇帝,其管教者既有祖母英宗高皇后,又有嫡母神宗向皇后、生母神宗朱德妃。其中,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高氏是位女强人,她对哲宗管束颇为严厉。哲宗年纪渐大,依然身不由己。

宋哲宗对其祖母“甚衔之”(卷127《哲宗朝》),但在行动上不敢为所欲为。当时人说:哲宗“天颜穆然,敬奉二宫,有不迩声色之意”,大体属实。北宋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大权在握,再也不受管束。他立即反弹,不仅在政治上一反高太后所为,排斥旧党、废止旧法,起用新党、推行新法,而且在生活上肆无忌惮,纵欲无度。

中书侍郎范百禄曾兼任侍读,很了解哲宗,对其健康状况深表关切。他在出知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时,为此专门上疏哲宗。奏疏引用孔子所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告诫哲宗应注重“养生身之道”、“福寿康宁之术”。(卷5)对于这类忠告,哲宗置若罔闻。加之宦官“起哲宗侈心”,(卷63)于是哲宗变本加厉。

“明艳冠后庭”的御侍刘氏“有盛宠”(卷243《哲宗昭怀刘皇后传》),与高太后所立孟皇后争宠。哲宗不顾大臣反对,断然将孟皇后废黜。刘氏取而代之,正位中宫。哲宗与刘氏如胶似漆,因此得下性生理疾病。御医秦□、孔元、耿愚束手无策,“深以为忧”。(卷9)哲宗一病不起,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十二日深夜病故。

篇8:论宋朝时期音乐文化

市民音乐的蓬勃发展是宋元音乐文化的重要特征。由于工商业发展, 都市繁荣, 以市民为代表的平民有了自己的娱乐场所, 当时称之为“瓦市”、“勾栏”, “瓦市”“勾栏”在都市之中, 既经营贸易, 也进行平民艺术的演出活动。如果说宋代以前的音乐几乎都是以宫廷演出为代表的话, 那么, 宋代以后的音乐就要以这些“瓦市”、“勾栏”, 还有其后的“戏楼”、“茶馆”等的演出为代表。由于市民音乐的繁荣发展, 自南宋时期就已出现了很多民间艺人的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书会是指专为说话人, 戏剧演员编写话本和脚本的行会组织。社会是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的职业艺人组成的行会组织。如南宋临安城中的社会就有数十个之多, 比较著名的有同文社 (耍词) 、清音社 (清乐) 、绯绿社 (杂剧) 等。民间艺人行会组织的出现是宋、元时期市民音乐繁荣发展的产物。对于历史来说, 此时的宫廷音乐已无足轻重。所以, 宋代前的中国音乐史几乎是宫廷音乐史, 宋以后事实上已是市民 (或平民) 的音乐史。

曲子是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歌曲。音乐部分称“曲子”;歌词部分称“曲子词”, 简称“词”。曲子萌芽于隋, 成长于唐、五代, 进入两宋则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民间的歌台舞榭、瓦子勾栏、茶坊酒肆等, 都是曲子表演的场所。唱曲填词, 不仅是乐工们的专业活动, 而且成为广大市民的业余嗜好。宋代曲子的来源主要是继承了隋唐以来的民歌、曲子或大曲、法曲的片断, 其创作方法大多是依乐填词。其体裁形式主要有令、慢、引、近、序、歌头等。“令”一般是指较为短小的曲谱。“慢”是指较为悠长且委婉抒情的曲牌。引、近、序、歌头等都是大曲中的某一部分, 这类曲牌都是由大曲发展而来。

“嘌唱”和“唱赚”是艺术歌曲。“嘌唱”是乃现成的令曲小词, 经过变奏、变调处理而进行演唱的音乐品种。“唱赚”则选择一些流行的歌曲, 组织在同一宫调内, 前加引子, 后有尾声, 歌词从头到底只用一韵。也就是说, “唱赚”所唱的是一宫、一韵、多曲外加头 (引子) 尾 (尾声) 的歌曲。“唱赚”所选用的曲调, 有大曲、曲破、嘌唱、番曲等, 这些曲调也就成了曲牌。唱赚的伴奏乐器有笛、鼓、板。“唱赚”首先将曲牌联缀组合, 并由此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曲式结构。

鼓子词和诸宫调都是说唱, 其说和唱都得围绕一定的故事内容展开。但鼓子词音乐较简单, 往往反复演唱同一曲调, 不过它有伴唱, 可以减少一些单调之感。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的诸宫调的主要特色在于结构, 它把同一宫调 (调高) 的一些曲调 (即曲牌) 联合成一组;而各组之间的宫调却不相同 (所以叫做“诸宫调”) 。其曲牌来源于唱赚 (包括宋大曲) 、词曲及当时的民歌。显然, 诸宫调是在“唱赚”基础上的再创造。诸宫调的伴奏乐器也与唱赚相同, 是笛、鼓、板。诸宫调在曲牌组合、宫调转换、体式变化等多方面做出的总体性创造, 为中国音乐发展史树起了一块里程碑。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 那意思和汉代的“百戏”差不多, 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杂”谓杂多, “百”也是形容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仿, 但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到了宋代, “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的专称;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的, 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 它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 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 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 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 也叫杂扮、杂旺、技和, 表演滑稽、调笑, 或间有杂技。三段各有其内容, 互不连贯。杂剧的音乐, 有些直接取自宋大曲, 有些则来源于民间小曲。但宋大曲一般只取唐大曲的一部分, 称为“摘遍”;宋大曲的结构也已远较唐大曲简单。北宋以后, 杂剧既有随南宋南迁的, 也有为金所继承的, 金继承的宋杂剧也称院本, 性质上与宋杂剧却没有区别。

北宋末南宋初, 也就是12世纪, 南方也产生了一种与宋杂剧不同的戏曲南戏, 又叫戏文, 又因为产生地在浙江温州, 所以又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戏完全表演故事, 结构可随故事变化, 不像宋杂剧基本由三段构成。南戏音乐以南方流行的小曲、歌谣为主, 大概后来受到宋杂剧的影响, 也采用唱赚、词调和大曲的部分曲调。南戏虽不讲究宫调, 时间久了却也自然形成了集曲成套的规律, 曲牌联接已有一定次序。在南戏的舞台上, 一般角色也可歌唱, 因此便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形式。

宋时期音乐文化发生了的巨大转折。就音乐的性质而言, 我国音乐的主流由宫廷转向民间, 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民间音乐逐步加入到商品经济行列。宋时期音乐文明已向普及面更广、综合性更强的艺术形式发展, 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参考文献

[1]孙继南, 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篇9:人类旅行历史趣事

从古至今,人类生活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行走,“旅行”作为最基本的行为形态,始终贯穿着世界历史的全程。《旅行的历史》一书,实质上也是人类“流动性”的表现史。

香料价比金贵

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磅豆蔻可以换一群羊,一磅丁香等于3倍重量的黄金。欧洲人在拆装小包的胡椒粉时,一定要把门窗都先关起来,生怕一阵风吹散了这些“黄金”。因此有人说:“南洋一个穷困的土人每顿饭使用的香料,是欧洲的国王不敢想象的奢侈享受。”

东方的香料是西方国家梦寐以求的宝贵商品,曾有一条古老而繁忙的内陆商道,把香料从印度河上游,改由骆驼运经巴克特里亚,再顺着喀姆河进入里海。在这里采购和贩卖香料的是来自欧洲各地的日耳曼人、拉丁人、希腊人、摩尔人,还有威尼斯人、热那亚人和其他基督徒。阿尔明尼亚人、米底亚人、袄教徒和波斯人又将香料运到伏尔加河岸的西特拉卡,沿伏尔加河上溯,运到西徐亚地区的鞑靼里亚,再由鞑靼里亚用马匹运到卡法等地。在奥斯曼帝国兴起之后,伊斯兰世界与东罗马征战频仍,突厥人强盗蜂起,这条商道便完全阻塞了。

以马棚服务的优劣来为酒店评级

欧洲中世纪的旅馆门口一般都有这个行业的特殊标记——画着天鹅、鹿、狮子和海豚的各种可爱形象的招牌。在乡村旅店,旅店的收费不是以房间和人头,而是以牲口棚的槽位计算,并且人们以马棚服務质量的优劣来为酒店评级。城市里的酒店已经有近现代酒店的雏形,酒店既有各种等级的房间,主人和仆人分别住在不同等级的房间;也有马棚和酒廊,马匹有人专门照顾,酒廊则提供私人酒宴和聚会的服务。15世纪英国接待旅客的客店分为3种:旅馆提供住宿和餐饮;酒馆供应各种酒类;有专门的啤酒屋提供啤酒。

那时的旅店卫生设施并不尽如人意。罗马帝国崩溃以后,古代浴室的洗澡文化随着基督教苦行主义的兴起而消失。在接待旅客的修道院里,梳洗和沐浴虽然还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已经不是必不可少的了。城市里还有公共的澡堂,但澡堂与妓院的界限往往难以分清。

客店一般都有公共的厕所,更多人自备夜壶。仆人一早清理卫生,把夜壶往街上倒,经常会倒到行人头上——很多市政机关的档案都保存有这一类市民的投诉。

柏拉图旅行差点被卖为奴隶

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便产生于其海外殖民地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对地球和大自然充满玄想的米利都学派被称为“自然哲学派”。商业发达的爱奥尼亚地区,航海和商业旅行积累的丰富知识,孕育了这个学派的代表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等一批自然哲学家。其中阿那克西曼德是一个地理学家,他绘出了第一幅世界地图。年轻时的泰勒斯因从事商业而有机会到世界各地旅行,他到过埃及,把埃及的数学、几何和天文学知识带回了希腊;他懂得在人影相等于人体的高度时去测量金字塔的阴影,从而确定金字塔的高度。

哲学家柏拉图也曾经游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到雅典以后,他创办了古希腊最著名的阿卡德穆斯学园。创办学园期间,他曾经两次中断教学,到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王国进行他《理想国》中所设想的乌托邦式的试验,结果一败涂地。年轻时,他曾经游学旅居叙拉古宫廷。当时的国王狄奥尼修一世在对柏拉图挽留不成之后,指使海员把柏拉图回国的船弄沉。幸好柏拉图还会游泳,他游到了一个小岛上,在那里差点被卖为奴隶。

条条道路通罗马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路,但是当时只有罗马帝国才建设了空前庞大的道路网,把人类陆上交通旅行的历史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大路上奔跑着邮车和达官贵人出游的豪华马车;疾驰而过的罗马战车军团正开往前方镇压叛乱。公元前312年,阿匹亚道路的动工修建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开端。这条由罗马通往加普亚的道路动工时,加普亚刚刚被罗马攻占,战争胜负未决,罗马及其周围地区仍处于激战之中。极具远见的地方官阿匹乌斯坚持动工修路,甚至动用自己的财产来支付一部分工程费用。道路随着罗马的军事胜利不断向前延伸,罗马统一意大利以后,罗马的道路也像网络一样延伸至四面八方。公元前100年左右,20条主要的罗马大道将意大利半岛的政治、军事和经济连为一体。到了帝国时期罗马的道路更是遍及欧洲、小亚细亚、中东和北非,把宗主国和殖民地紧密连接起来,进入“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时代。

罗马人修建的道路在当时堪称“高速公路”,道路被尽量规划成直线,路面拓宽,表面用石板铺平,路基底层还铺设有石板,中间垫上碎石和泥浆,路的两侧砌着路缘石。筑路时逢山开洞,遇水架桥,道路穿越山岗和森林,十分壮观,使公路网成为罗马文明的杰作,显示了罗马人自信和开放的一面。不要忘记,在这条高速公路网上,罗马人固然可以快速调动军队镇压敌人,但是当年的汉尼拔也是沿着同一大道直逼罗马城下的。道路像文明的大动脉,使陆上的各种旅行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它也连接港口和码头,使水陆联运畅通无阻。

(摘自《旅行的历史》 林英男著

篇10:宋朝历史人物

在两宋18帝中,宋太宗可谓位列前三的臭名皇帝。之所以上榜,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凶残,杀了千古词帝的李后主不说,还制造了疑似的谋杀皇兄案;其二专横,他一意孤行,兴冲冲地去收复幽云,却被辽军打得骑着驴子狼狈逃窜。贵为皇帝,做出这样的事儿,确实有失身份,所以后人嘴里没好的口碑,也是理所当然。不过,人坏也不可能坏到十成,总得有个三七分或四六开吧。那宋太宗的“三四”在哪儿?

其实,宋太宗也是个风雅人士,业余时间也爱练练字,下下棋什么的。不过,他的成果确实不多,也就很自然地被晚辈宋徽宗遮了光辉。但扒扒历史,我们还真能发现他的一些事儿,一些话,挺值得称道。

太宗喜欢书法,常于“万机之暇,学书至于夜分”。成就暂且不论,单说这股劲头,就够让人佩服的。当时,有个翰林院侍读叫王着,临摹王羲之书法出神入化,足能以假乱真。得知身边有这么一个高人,太宗二话不说,拜为师傅。每每习字,他总是谦恭地拿去请王着老师批评指点。太宗是标准的低姿态,可王着却有点小傲慢。每览御笔,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很自然,数落皇帝也就成了家常便饭。可皇帝是九五之尊,谁能惹得起?于是,同事们纷纷建议:你就一个小侍读,也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儿了,还是脑袋要紧!可王着却微微一笑,道:“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皇上写得是不错啊,可我告诉他,他不就不努力了吗?我才不说哩!原来如此!这样的道理,想想也对,可说出来,若不把人噎死,也足够让人恼怒了吧。但是,太宗不是一般人,一般人都恼了,他没恼;一般人都噎死了,他还挺清醒。他知道,王着这是为自己好,虽然教学方法是古怪了点,难接受了点,但他还要接受,还要继续努力,不能辜负王着的一片苦心。于是,他日益勤奋,很快“笔法精绝,超越前古”。

一件小事儿,太宗的学书之刻苦,态度之谦逊,胸怀之大度,全都体现在这里面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儿也不得不提,这件事儿跟围棋有关,发生在棋待诏贾玄身上。

贾玄是个围棋天才,“臻于绝格,时人以为王积薪(唐代围棋国手)之比也”。他可不同于王着,不仅棋艺高深,而且深谙官场之道,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官场定律。每每下棋,不让皇上出丑,不让皇上难堪,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切切实实地维护了太宗“棋品至第一”的美誉。如此侍奉,不可谓不尽心不竭力,但是太宗还是不高兴了,心里老在琢磨:这个贾玄,水平一流,怎么到我这里反成了“常败将军”?其中必定有鬼!于是,一次,他郑重其事地对贾玄说:“今天这盘棋,你要是赢了,就赐你绯衣(穿上是一种极大的荣耀,就像清朝皇帝赐黄马褂一样);要是输了,我可不客气,要把你扔到泥水里去。”其言辞,其神态,显然是下定了必输的决心。可贾玄棋艺何等高深,只见棋盘之上,他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一局终了,竟成和棋。没想到贾玄会钻这样一个大空子,太宗生气道:“我饶汝子,今而局平,是汝不胜也。”说罢,命左右架起贾玄往泥坑里扔。贾玄立马急了,大叫:“陛下手下留情,我手里还有一子呢!”太宗见状大笑,终于了却了“输”的心愿,心满意足地赐给了他绯衣。

“常胜将军”不愿当,“棋品至第一”不愿要,难道太宗真想当个“常输皇帝”?当然不是!只是他知道,这些称号来得不够真实,都是臣子们阿谀自己的把戏,他宁肯不要,也不能助长这种不良风气。此亦小事一件,太宗的知事明理,由此可见一斑。

太宗常拉着贾玄下棋,还下得一本正经,认认真真,大臣们不放心了:国家大事,万机听断,陛下可不能玩物丧志啊!太宗的回答很经典:“朕非不知,聊避六宫之惑尔,卿等不须上言。”您瞧,一举两得,既下了棋,又避了妃子们的不良诱惑,玩物又不丧志,大事心知肚明,你不佩服还真不行。

上一篇:店面租房协议书下一篇:授渔计划项目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