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词

2024-04-25

宋朝诗词(精选7篇)

篇1:宋朝诗词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娥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篇2:宋朝诗词

1.《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

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

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

2.《湘春夜月·近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翦断心上愁痕。

3.《齐天乐 蝉》

年代: 宋 作者: 王沂孙

一襟馀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4.《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年代: 宋 作者: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5.《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年代: 宋 作者: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6.《满庭芳·山抹微云》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7.《惜黄花慢·送客吴皋》

年代: 宋 作者: 吴文英

篇3:论宋朝时期音乐文化

市民音乐的蓬勃发展是宋元音乐文化的重要特征。由于工商业发展, 都市繁荣, 以市民为代表的平民有了自己的娱乐场所, 当时称之为“瓦市”、“勾栏”, “瓦市”“勾栏”在都市之中, 既经营贸易, 也进行平民艺术的演出活动。如果说宋代以前的音乐几乎都是以宫廷演出为代表的话, 那么, 宋代以后的音乐就要以这些“瓦市”、“勾栏”, 还有其后的“戏楼”、“茶馆”等的演出为代表。由于市民音乐的繁荣发展, 自南宋时期就已出现了很多民间艺人的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书会是指专为说话人, 戏剧演员编写话本和脚本的行会组织。社会是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的职业艺人组成的行会组织。如南宋临安城中的社会就有数十个之多, 比较著名的有同文社 (耍词) 、清音社 (清乐) 、绯绿社 (杂剧) 等。民间艺人行会组织的出现是宋、元时期市民音乐繁荣发展的产物。对于历史来说, 此时的宫廷音乐已无足轻重。所以, 宋代前的中国音乐史几乎是宫廷音乐史, 宋以后事实上已是市民 (或平民) 的音乐史。

曲子是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歌曲。音乐部分称“曲子”;歌词部分称“曲子词”, 简称“词”。曲子萌芽于隋, 成长于唐、五代, 进入两宋则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民间的歌台舞榭、瓦子勾栏、茶坊酒肆等, 都是曲子表演的场所。唱曲填词, 不仅是乐工们的专业活动, 而且成为广大市民的业余嗜好。宋代曲子的来源主要是继承了隋唐以来的民歌、曲子或大曲、法曲的片断, 其创作方法大多是依乐填词。其体裁形式主要有令、慢、引、近、序、歌头等。“令”一般是指较为短小的曲谱。“慢”是指较为悠长且委婉抒情的曲牌。引、近、序、歌头等都是大曲中的某一部分, 这类曲牌都是由大曲发展而来。

“嘌唱”和“唱赚”是艺术歌曲。“嘌唱”是乃现成的令曲小词, 经过变奏、变调处理而进行演唱的音乐品种。“唱赚”则选择一些流行的歌曲, 组织在同一宫调内, 前加引子, 后有尾声, 歌词从头到底只用一韵。也就是说, “唱赚”所唱的是一宫、一韵、多曲外加头 (引子) 尾 (尾声) 的歌曲。“唱赚”所选用的曲调, 有大曲、曲破、嘌唱、番曲等, 这些曲调也就成了曲牌。唱赚的伴奏乐器有笛、鼓、板。“唱赚”首先将曲牌联缀组合, 并由此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曲式结构。

鼓子词和诸宫调都是说唱, 其说和唱都得围绕一定的故事内容展开。但鼓子词音乐较简单, 往往反复演唱同一曲调, 不过它有伴唱, 可以减少一些单调之感。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的诸宫调的主要特色在于结构, 它把同一宫调 (调高) 的一些曲调 (即曲牌) 联合成一组;而各组之间的宫调却不相同 (所以叫做“诸宫调”) 。其曲牌来源于唱赚 (包括宋大曲) 、词曲及当时的民歌。显然, 诸宫调是在“唱赚”基础上的再创造。诸宫调的伴奏乐器也与唱赚相同, 是笛、鼓、板。诸宫调在曲牌组合、宫调转换、体式变化等多方面做出的总体性创造, 为中国音乐发展史树起了一块里程碑。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 那意思和汉代的“百戏”差不多, 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杂”谓杂多, “百”也是形容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仿, 但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到了宋代, “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的专称;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的, 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 它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 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 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 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 也叫杂扮、杂旺、技和, 表演滑稽、调笑, 或间有杂技。三段各有其内容, 互不连贯。杂剧的音乐, 有些直接取自宋大曲, 有些则来源于民间小曲。但宋大曲一般只取唐大曲的一部分, 称为“摘遍”;宋大曲的结构也已远较唐大曲简单。北宋以后, 杂剧既有随南宋南迁的, 也有为金所继承的, 金继承的宋杂剧也称院本, 性质上与宋杂剧却没有区别。

北宋末南宋初, 也就是12世纪, 南方也产生了一种与宋杂剧不同的戏曲南戏, 又叫戏文, 又因为产生地在浙江温州, 所以又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戏完全表演故事, 结构可随故事变化, 不像宋杂剧基本由三段构成。南戏音乐以南方流行的小曲、歌谣为主, 大概后来受到宋杂剧的影响, 也采用唱赚、词调和大曲的部分曲调。南戏虽不讲究宫调, 时间久了却也自然形成了集曲成套的规律, 曲牌联接已有一定次序。在南戏的舞台上, 一般角色也可歌唱, 因此便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形式。

宋时期音乐文化发生了的巨大转折。就音乐的性质而言, 我国音乐的主流由宫廷转向民间, 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民间音乐逐步加入到商品经济行列。宋时期音乐文明已向普及面更广、综合性更强的艺术形式发展, 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参考文献

[1]孙继南, 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篇4:宋朝士兵刺字制度

这项残酷、不道德的制度源起于唐末藩镇时期,当时刺字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士兵逃跑,以方便逃跑后的追捕。但它最盛行的时代还是在宋王朝。宋朝的常备军总数常保持在60~70万人,也就是说,在长达300余年的时间里,很容易看到脸上刺字的军人们在走动。这样的规模应该是惊人的。

在我国,最早招募士兵采取的是“兵农合一”制,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义务兵役制。那时由于有家庭和户籍的约束,士兵们的逃跑现象并不很严重。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实行了“募兵制”,也就是说,出现了职业军人。这是中国兵役史上的一大进步,由于应募的军人大都是市井无赖,农村游民,再加上军官与士兵们矛盾的激化,因此也就出现了士兵“重财轻死,勇于逃逸”的现象。这在唐末五代那些战乱时期尤其严重。它自然会大大地影响到统治者的利益。于是,统治者就想出了刺字这一损招,并很快得到流行。宋王朝把这一残酷制度继承了下来。

在宋朝身份、军种不同,士兵刺字的具体部位就有所差别,普通士兵,通常都是在脸上刺字。如我们所熟悉的王彦“八字军”,就是在脸上刺了“精忠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高级一点的,如甲士、禁军等,刺字是在手背、胳膊、小腿等容易发现的地方。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小时候由于生活艰苦,投军报效,被招为“效用士”(高级军士),就在手背上刺了字。当时奸贼张俊则规定,他所统领的部队在士兵小腿上刺字,被称为“花腿军”。

唐宋以前,一般只对罪犯、奴婢或某些官府工匠脸上刺字。因此,对士兵们来说,脸上刺字自然也就成了一种耻辱,成为下层人物的标志。据《宋史》记载:名将狄膏出身卒伍,脸上也和其他士兵一样被刺了字。后来他升任枢密使时,宋神宗曾想用灵药给他消除刺字,但被狄青谢绝。在狄青看来,他脸上的刺字表明他自己成长的过程,能给那些出身低下、有志报国的士兵们以鼓舞。从这个例子中可看出,狄青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

篇5:宋朝词人及其诗词鉴赏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南宋爱国词人,与苏轼共为豪放派词人代表,但他的词风格多样,有不少词以恬淡的笔调,勾画出清新、活泼的农村画面。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主旨:写于退居时,表现爱国激情、雄心壮志和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愤慨。

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里”的情景?

通过“醉里”和“梦里”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描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展现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牛肉;军中琴瑟演奏出雄壮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接受检阅准备出征。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上片所展现的军旅生活的情景。

塞外,秋风萧瑟,席卷黄沙。练兵场,广阔无边,旌旗猎猎。一排排支起的架子,一堆堆燃烧的篝火,炙烤着一大块一大块牛肉,夹着声音,飘着香气,滚动在兵营上空。无数琴瑟,声声悲切,荡涤着将士们豪壮的胸怀。“点兵开始!”主帅一声令下,声震大漠,威慑军营,肃穆威严的点兵仪式顿时开始!

说说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愤懑。

分析本词的艺术特色:“壮”是本词的风格特色。

其一,题材上看,表现的是军旅生活的情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都是极雄豪极壮美的事情。其二,思想感情上看,抒发的是征战沙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出了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场面,表现一心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其三,语言风格上看,雄壮,豪迈,有气势。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主旨:本词描写的是隐退江西期间,夏夜行走在黄沙途中所见的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象,抒发了词人的闲适心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上片表现欣慰欢快之情,下片表现惊喜之情,都是闲适之情.)

上片写了夏夜那些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又何作用?

声音:蝉鸣,鹊啼,蛙叫,人声;

作用:一方面衬托了夏夜的寂静.另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写出词人闲适的心态.

描绘意境:“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亮的月光,惊醒了树枝上的喜鹊,清风将半夜里鸣蝉的歌声送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前有家小客店在社林边,(怎么不见了?)踏着小路在溪头处转了个弯,它忽然出现(在眼前)。

“忽见”二字好在哪里?

忽然看见,意想不到。集中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的感情,这正是词人闲适愉快的表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该句展示了这样的场景: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谈论着丰收的情景,作者欣慰欢快之情不言而喻,展示了闲适的情怀.(重在领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此词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色?

采用了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白描的表现手法。

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原都是无情物,而惊鹊、鸣蝉、青蛙,自然也不会有人的感情。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

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相映,而着重于动静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都是为了突出“说丰年”三字,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则是运用白描手法,写出夏夜的美景,令人遐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只要熟悉当时的历史,我们就能明白,这里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篇6:宋朝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诗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翻译】

野地里柔软的桑条上冒出了嫩芽。陌:田野小路。东头邻居的蚕种已经孵化出一些小蚕了。平坦的山坡上,黄毛小牛在那里吃草,不时发出叫声。夕阳照在带有寒意的树林上,投宿的乌鸦又点缀着寒林的景色。映入眼帘的还有远近连绵的山峦,横斜的山路。这里也有挂旗卖酒的小酒店。青旗:卖酒的招牌。城中的桃树李树害怕风雨吹打。白色的荠菜花开满溪头,大好的春光就在这里。

《鹧鸪天·送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翻译】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鹧鸪天·代人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翻译】

篇7:宋朝诗词

说的是几个幸运儿,何不有几个悲催的在那里垫底呢。

宋词里,最爱岳飞辛弃疾的词,大气豪迈,豪迈到你大雪里临风高歌,连绵不断的唱,震得枝头雪下落,才能抒胸臆。豪迈到你大碗喝酒,执狼牙大板,笙笏震天,惊了群雁,才算完结。

可是,我们的大英雄,词只给他们戴上悲壮色彩和惹了祸端。

宋朝的武官不好做,众所周知的。宋朝会作词的武官更是不好做,爱写词抒发胸怀的更坏菜了。所以说,公子们若真的穿越到宋朝,会作词就罢了,会作词别再做了武官,会作词还做了武官,但是千万要谨慎,乱说话可就不好了。

说说岳飞,我们的岳大人,他的事迹我们现代人妇孺皆知,不需我赘言。岳飞最著名的两首词当为《小重山》《满江红》。《小重山》我一直觉得是岳飞的心音,“昨夜寒蛩不住鸣。…………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全篇突出知音少,弦段无人听。对于一个大英雄,一个满腔抱负的男人,他的知音会是谁呢!?不是红颜,不是女人,娘们家家的也就是听听男人发发牢骚做做解语花,能有助于解决什么问题呢?真正能助岳飞展现宏图报复的就只有一人,那就是皇帝,古代货卖帝王家吗,只有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支持才能让岳飞完成自己保家卫国统一河山的伟大梦想。

岳飞是聪明人,他是知道的。所以他写词说“知音少”,他在发出信号,希望得到呼应,得到他梦寐以求的知音。皇帝眼皮撩了撩,鼻子哼哼着,“下基层锻炼锻炼观察看看吧。”

接下来是他的《满江红》,写于1136年,此时正是岳飞在阶层锻炼出成绩时,他的《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里发出一个口号,岳飞,他要一洗靖康之耻,直捣黄龙,收复中原,迎请二圣还朝。

每次写到靖康耻这一段,我都特别气愤,大宋能参战的三十万大军呀,没打过金人四万人马,两个皇帝,加上妃子皇子公主皇亲国戚,被掳走三千多人。皇都内全城百姓,三十万人自愿参加战斗,誓死保卫国土,主和昏庸的徽钦二宗把大好河山亲手相让了。造成岳飞几代臣子的耻辱感,成为宋代武将心头最最窝囊的事和最大的抱负,皇帝被人掳走,不窝囊吗?

正在考察添不添加岳飞为微信好友的皇帝坐不住了。“你把我爹我哥都整回来,我往哪搁?俺们仨都做皇帝?群臣一启奏,怎么称呼?大皇帝二皇帝三皇帝?斗地主呢?需要定夺的事谁说了算,老皇帝中皇帝少皇帝?我们仨抽签呀,还是抓阄呀?后宫那些嫔妃怎么分?东屋的西屋的北屋的?还想和我做好朋友互动互赞互关注,我呸,你这是想弄死我,把我从皇帝宝座上拉下来呀。”皇帝跳脚了,大飙脏话。于是乎,岳飞悲催的死在自己无意的言论中,小人可恨,英雄可惜,若果不写词,不乱说话,你吹号子我就打,你鸣锣我就收兵的形势中,或许,我们的岳大人不会死,又或许那样他就不是岳飞了,可见呀,在宋朝,你写词要慎重呀慎重。

辛弃疾同岳飞一样也写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此词威武雄壮,是的,是雄壮,至少前八句是威武雄壮的战争场面,后面的结尾句却让整首词,走进了悲壮的境地。

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郁郁不得志的悲壮。因为,宋朝的皇帝特别怕武官得势,怕武官功高盖主,威望太大领兵造反,没被外敌毁了江山,臣子先推翻了自己的宝座。反正皇上都有这个心结,很多能臣忠臣都是这么死的,皇上害怕窝里斗胜过害怕外敌,也不知您哪个体育老师给灌输的道理。于是乎,看谁嘚瑟的厉害,没事弄个渴望建功立业拓疆战功的小词,必会引起高度重视。

辛弃疾这首《破阵子》享誉大江南北,加上战功显著,被家喻户晓,名声迅速传开,建功杀敌的成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比拟报纸传媒的宋词,让人们看到他的雄心壮志领导人民过好生活的希望,为之欢呼,呼声太高了,房顶盖不住了,皇帝知道了。

当时洪迈就在《稼轩记》里说:“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早已预言了圣天子的一见三叹息。天子三叹息后,辛弃疾叹息了后半辈子,宋高宗最好的招数就是让这些武官去当闲散的官员,让他们在庸庸无为中把志气消磨光,乖乖地听话,坐坐办公室喝茶水,写写报告。辛弃疾就这样在闲散不得志中消磨了一生,赢得生前身后名。

锋芒戳漏了口袋,芒尖刺伤了自己。

穿吧,穿到宋朝,你敢做词吗?

你会说,我不抒胸怀,我写写儿女情长你侬我侬的总行吧?让小女告诉你,那也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因为你不知道哪句话得罪了谁。

柳永在大宋朝作词作曲绝对盖过现在的李宗盛,呼声很高。流连于秦楼楚馆,倚红偎翠,花间留恋。快活时写下“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句词太出名了,出名是因为皇帝听到了,倒霉的也是皇帝听到了。

柳永考公务员时,皇上看到了他的卷子,“咦?柳永,不是那个嘚了八嗖,说忍得浮名,换浅斟低唱吗?既然这么爱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回家填词去吧。”因为皇上说了回家填词去吧,柳永政治前途完了,走到哪里都无奈的自嘲说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一句花间浪词,毁了十年寒窗苦读。

你又会说,我不写和政治抱负有关的,柳三变那样敏感的我准的不写,那也未必太平,看看黄庭坚。宋词本来就是温香软媚的东西,但是要有度,度,知道吧,艳而不淫,哀而不伤,你不能整的太过火了。区别就像伎和妓,前者飞飞媚眼,撒撒娇,轻唤一声”官人那。奴家……“这是让男人心动神摇是一种风情,欲说还休的境界。后者直接拦住你,嘿嘿,大哥,睡吗,三十一晚,包您满意。完了,情趣全无,低俗的东西。

黄庭坚的词还不至于粗到内样,但《千秋岁》里面的色情已经超出风情了。“世间好事。恰恁厮当对。乍夜永,凉天气……。欢极娇无力,玉软花欹坠。钗罥袖,云堆臂。灯斜明媚眼,汗浃瞢腾醉。奴奴睡,奴奴睡也奴奴睡。”中的“奴奴睡也奴奴睡”被人骂声一片,(我就不告诉你奴奴睡是啥意思哈。)这是一个大学教授该说的话吗?成何体统,该下阿鼻地狱,让所有人嗤之以鼻。完了,没有欣赏了,黄庭坚的形象和声誉都受到了影响,仕途平淡,作品不被世人认可,划为淫词一类,一生混混散散。

在宋朝你敢作词吗?估计你不敢,好好在现代呆着吧。兄台们。

还是在末尾附上几句话,此文观点只是小女子的一家之言,每个人对事件的理解力和切入点不同,看过多少本史记,对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来说都是冰山一角,即便站在这些主角身边看着事件发生,读出的观点也会见仁见智,何况传了这么多年,途经中被篡改,被删去或添加变形的历史,到了我辈手里,早已面目全非,但愿看过我野说这些文章的人,不要批评我的观点,我姑且一说,您姑且一听。拿来权当一乐,不会误人子弟什么的,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己对历史的了解。

上一篇:期中考试有感日记300字下一篇:坚持会有精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