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飞翔的翅膀范文

2024-05-23

我也有飞翔的翅膀范文(共5篇)

篇1:我也有飞翔的翅膀范文

我也有双隐形的翅膀850字作文

过去,胆小怕事,性格内向、文静,不善言谈,现在,活泼开朗,爱笑乐观,坚强自信,这就是我。

自从十七年前我来到这个世界,可恶的疾病就将我无情地推向了残疾人的行列。

先天性脑瘫,这个可怕的疾病,使我失去了一个正常孩子应该有的欢乐。在我进入校园之前,家人不知道带着我跑了多少路,不知花了多少钱,但最终还是落下了终生残疾。

我的心曾经被凉水泼过,我不知道希望是什么,残酷的现实使我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绽放出花儿般的笑脸,我曾经伤心过、绝望过,我一度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就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他们――我的老师,让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而我的`班主任就像是我的再生父母一样关心我、爱护我,是他,使我重拾信心,是他,改变了我原本内向的性格。

回想起老师为我所做的一切,忍不住潸然泪下,当我第一次登台演出取得了成绩的时候,是他给予了我鼓励的话语,向我投来了赞扬的目光。

一幅幅精美的电脑作品、作业本上的一个个“优”、一张张鲜红的奖状,是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自己辛勤的努力换来的,每当我看到他们,老师第一次跟我谈话的情景、内容,清晰如昨,是的,正是从那时候起,我变了,变得自信了,乐观了、坚强了。

在生活中,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选择坚强,一定要经常微笑,每天,当起床铃响后,我要做得第一件事情就是“笑”, 用微笑面对生活、面对压力。

两年如一日,两年的时光如此匆匆,730个日日夜夜,老师用那勤劳的双手为我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那“天空”里挂满了累累成功的果实, 在这无数个日日夜夜中,我一天天长大,老师的头上却增添了几缕银丝,每当看到老师那疲惫的身影,我无以言表,只是觉得心酸。

有一首歌叫做《隐形的翅膀》,这是我最喜欢的歌,每当生活中的困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会唱给老师听、唱给自己听,我也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就是我的老师,他用那慈祥的爱改变了我,为我插上了一双放飞梦想的“翅膀”,让我学会了坚强,使我“重获新生”。

他为了我们,为了这个班级,无怨无悔的付出着他的青春、付出着他的所有一切。

如果上天给我一次再生的机会,那么,我愿意做一只小鸟,当明媚的阳光东升时,可以向着我梦想的地方飞去,虽然,这只是一种幻觉,但是,我始终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那样,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过去,胆小怕事、不善言谈,现在,活泼开朗、爱笑乐观、坚强自信,而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I am a happy bird! Belive me, I can fly!

篇2:我也有飞翔的翅膀范文

我不是个好孩子,或许,可以用“颓废”来形容,我不具备好孩子的一切性质。我喜欢在我不喜欢的课做我喜欢的事,我喜欢旷课,逃到我最喜欢的角落去喝我最喜欢的咖啡,喜欢在天台听我最喜欢的《残酷月光》……所以,在别人眼里,我是怪异的。

一节自习课,我打开新概念作文,看着那句被我画了一遍又一遍的话:天长等世事化云烟,地久待沧海化桑田。于是,我又哭了,没有理由。接着,我把耳机塞进耳朵,出了教室。这次,我选择去那间咖啡厅,还是熟悉的那个角落位置,还是一杯不加糖的咖啡,我静静地坐着,看着来往行人的喜怒哀乐。耳机里还是那首不知听了多少遍的歌,“我一直都在流浪,可我不曾见过海洋,我以为的遗忘,原来躺在你手上,我努力微笑坚强,寂寞筑成一道围墙,也抵不过夜里最温柔的月光……”。那杯咖啡摆在我的面前,我看着那散发着苦涩的液体,我端起它,喝了一口,然后流泪。突然,有一首歌的旋律开始回荡,我向柜台看去,我熟悉的`阿姨让我听听,我拿下耳机,听了,还记得它是这样唱的:“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给自己想像。

我的眼泪流入咖啡里,那些悲伤的回忆击退我的防备,涌入我的脑海,也许只能用不堪回首来形容吧,也许,我早就应该熟悉孤独,可是,一个人又该如何面对?

篇3: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流行唱法追求随意性, 强调乐感与表演模仿力、个性与特色、自然流露与流即兴发挥。简单易唱、通俗方便是流行唱法最大的特点, 流行唱法着重强调其“演唱感觉”, 可“喊”, 可“说”, 可“吟”, 可“唱”。一个歌手是否能够成为歌星, 不是要看他是否具有一副优美的嗓子, 而是要看他是否具有较强的乐感和表演模仿力。近几年来, 大批有专业美声基础的歌手加入到流行唱法的行列中, 将一定的技能技巧运用于歌唱之中, 丰富与加强了流行唱法的表现力, 这使得流行唱法在方法运用上更加规范化。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已被众多的人所喜爱和接受, 它的声乐艺术必然更加繁荣, 必然得到更大的发展。

四、原生态唱法

从2006年第12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开始, 增加了原生态唱法, 表演“原生态唱法”的歌手基本来自少数民族的非职业演员, 穿着民族服饰, 使用方言演唱。“原生态”的确让中国的音乐舞台增色不少。那种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令人耳目一新。

原生态唱法可以理解为民族民间唱法。演唱者是平时在山间地头自娱自乐唱山歌, 不是专门上台表演的。所以歌唱时与大自然、与生活非常协调, 歌声都很古朴, 声音自然。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 故原生态唱法可看作是一种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

两任总理对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视和希望, 使我坚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不断思考音乐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的、自然的教化作用, 并努力实施到音乐课堂之中。

科学教人求真, 文学教人求善, 艺术教人求美, 好音乐蕴含着广泛的真善美。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奥尔夫曾说:“音乐应该成为人的整体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去培养人的品性, 使人在理解能力增长的同时, 感性能力也得到发展。”音乐以它独特的听觉特点千百年来征服着众多的听者, 正如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日本的小泽征尔听到闽惠芬演奏的《二泉映月》时, 泪流满面地说他触摸到生活在旧中国人们的凄苦心灵。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上发挥音乐特有的育人作用呢?

一、音乐教人求真

一个“真”字包含了诸多内容, 而音乐的广泛概括性和描绘的无际性会把许多“真”的内涵展现给尚属迷茫的中同学。

音乐以它独特的记叙手段把真实的历史事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形象地表述出来, 以艺术化的生活真实性再现于人们眼前, 使人以一种艺术化的思维去

原生态民歌, 顾名思义, 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 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民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歌曲直接产生于民间, 并长期流传在农人、船夫、赶脚人、牧羊汉, 以及广大的妇女中间, 反映着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是描绘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这些歌由大众口头创作, 并在流传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歌词越加精练, 曲调渐臻完美,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歌的语言生动传神, 它并不是将简简单单的生活语言直接拿来, 而是讲究韵律, 讲究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是百姓的杰作, 是大众语言的精华。

我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 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 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 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 甘、青、宁地区的花儿, 新疆的十二木卡姆, 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 江浙一带的吴歌, 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 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 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 以及其他各民族的山歌等。

其实所谓的原生态唱法就是各地方各地区的民族民间唱法, 只是少数民族地区占优势, 表现突出。汉族也有民间唱法, 只是没有像少数民族地区那么重视占优势。和其他唱法一样, 这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体会过去的真实, 并主动思索、探究、反思、总结, 并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去规划和追求自己或社会的未来。比如在欣赏歌曲《三国演义》插曲《滚滚长江东似水》时, 我以追忆的情绪给同学们介绍三国时期三国鼎立的状况;又如在欣赏影视歌曲《水浒传》中的《好汉歌》时, 告知同学们什么是真正的哥们义气, 并结合同学们已有的或学过的历史知识引导他们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在听赏过程中, 我及时把握音乐的情感变化, 以形象的语言、动情的语调, 尽可能地发掘音乐的叙事功能, 将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及一百零八好汉等人物形象鲜明地浮现在同学眼前, 从而激起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自豪感。

在音乐课上, 音乐以她神奇的音响描画着大自然的神奇, 同学们沉浸在音响所描绘的世界里。我感叹说:“也许再过二十年或三十年音乐家们再也无法写出这种歌曲。”同学们不假思索地问:为什么?于是我就播放了一段长江之水滚滚东流和近年大地干旱, 特别是今年鄱阳湖干旱面积达80%左右的图片比较, 滚滚长江如一首气势磅礴的歌曲, 让人热血沸腾, 而看着干旱的大地及湖面, 谁还能写出这种大气磅礴的歌曲?同学有的不解地问:“老师, 为什么?”我让他们思索讨论, 同学顿悟:这是大自然对人类已变得吝啬起来, 不愿再展歌喉为人类歌唱。有的同学联想到电视广告:今后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自己的眼泪。其实这就是同学对人类不遵守自然规律造成自然现状的一种感悟。

引领同学感悟真实、追求真理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使命。在引导同学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时, 教师可以让同学了解到这首曲子在海外华人心目中的地位, 并列举在澳门回归之际, 一首《七子之歌》唤起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牵挂, 激发了同学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共同欣赏、共同聆听的过程中, 师生心灵逐渐融合, 从而在聆听音乐的叙述时就增加了对真理的渴慕。

二、音乐教人求善

音乐具有绘画不可比拟的色彩性, 也具有文学不可比拟的描摹性;音乐既具有雕塑的线条和质感, 又具有建筑的恢宏和层次。钟子期在听到余伯牙琴声的险峻时惊叹:“巍巍乎如高山”, 继而听到伯牙琴声的绵绵时沉思:“汤汤乎如流水”。这是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打动人心的结果。

在《礼记·乐记》里有这样一段话:“知声而不知音者, 禽兽也;知音而不知乐者, 庶人也;知乐者, 君子也。”意思是说:只感觉到声音的存在而不能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 这是动物的表现;能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强弱但不能从中得到愉悦感的, 这是素质一般的百姓们;懂得从音乐中获得快乐并受到启发的是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人。

音乐教育的实质就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 音乐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当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人的情感和心灵的失落需要音乐去滋养和抚慰。音乐是塑造自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和最佳途径。音乐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人性之中最美好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与人之间的爱”。

如在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歌曲《滚滚长江东似水》时, 我和同学们共同了解了《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仔细体味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 以及他们的共同志向和共同的理想。了解了基本的剧情之后, 同学们都被诸葛亮的聪明和机智所打动, 特别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更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缩小了心理上和音乐的距离。又如同学们对莫扎特的音乐了解不多, 但对莫扎特本人却很是仰慕, 知道他是“音乐神童”, 拥有着对音乐的神奇力量。于是, 我要求同学们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莫扎特本人的短暂人生, 并且要求同学们认识莫扎特所留给人们的音乐精神。有了这些认识, 再去欣赏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就使得莫扎特的个性、风格及对人生的理想追求从音乐中流泻到同学们的心灵中, 真正理解为什么生活在困窘中及遭受着不公正的莫扎特还会给人们留下这么多美好的音乐作品, 因而懂得什么是人性的善良和胸怀的宽广, 知道宽恕的深层含义。

三、音乐教人求美

让同学的眼睛看到美, 让同学的耳朵听到美, 我们的未来才是美好的;让同学的心中充满阳光, 让同学的心灵充满向往, 我们的未来才是光明的。用音乐唤起同学心中的爱, 用音乐温暖同学的心, 用音乐塑造同学的性格, 用音乐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 让他们体验美、感知美、鉴赏美继而主动创造美, 最终享受美好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同学通过对音乐的感悟而产生美感, 进而发生情感状态和意向的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形成审美情操, 从而完善、发展、健全人格, 完成人格重塑过程。音乐可以使同学“从中感悟到人性之中最美好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与人之间的爱”。

音乐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 中学音乐的鉴赏体现了音乐艺术的经典性, 展示了人类文化的精髓和人类创造的美的结晶。在音乐课堂上我尽力遵循同学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来教学, 把同学们被动的听赏变为主动的需求。

比如:在学唱电影《城南旧事》中插曲《送别》之前, 我先让同学们欣赏并讲解中国四大名著的片头曲, 引导同学们用心去感悟美妙的歌声及优美旋律, 还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了解同学们对四大名著的熟悉程度。随着《送别》歌曲, 我还给同学们介绍电影《城南旧事》。娓娓动听的叙述伴随着音乐, 同学们很快就沉浸在音乐中。最后, 在我的钢琴伴奏中, 同学们很快就能声情并茂地演唱《送别》了。

同学们大多认为古典音乐深奥和晦涩, 即使熟悉古典时期的音乐家也不会主动聆听古典音乐。于是, 我首先让他们明白, 古典音乐时期的作曲家和我们一样都是活生生的人, 跟我们一样有着对人生美好的追求, 对痛苦生活的理解, 对人生过程中挫折的思考, 战胜苦难后对成功的愉悦体验。他们有着普通人所有的情感意识, 只是他们表达的方法和方式借助音乐这种写情、表意、描境、绘形极强的艺术形式。我选择古典时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借助同学们对贝多芬已有的认识, 借用贝多芬对此曲的解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决不向命运低头!”及时呈示《命运》主题, 把它形象地比喻成贝多芬咚、咚、咚的敲门声, 并引出性格对比明显的两条主线 (主题) 的交替出现, 形象揭示命运和个人意志的争斗。同学们从此曲中受到了英雄性和战斗性的洗礼, 理解了贝多芬对人生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以及对真理的勇于探索, 明白了人生要靠坚强的信念、不屈的奋斗来支撑, 只有历经努力才能到达光明、美好的彼岸。

篇4:我也有我的骄傲

“你还好吗?”这是老梧桐树每次唯一能做的,毕竟大家住得就像邻居。

老梧桐树实在是太高大了,他的枝丫可以伸展到很远很高的地方。所以他把山岗上的每一朵小花、每一棵小草都看做是邻居。

“失去花朵的花,连一棵小草都不是。我怎么好得起来?”小花觉得自己的骄傲,自己的光芒都被那些淘孩子无情地摘走了。

“你还有信念啊。”老梧桐树像个慈祥的老人,把山坡上的所有邻居看成了孩子,看成了他的晚辈。

“信念?”小花看着自己的血液滴到了她的脚下,渗透到了泥土里。

“春天就是你的信念啊,你可以去期待,让自己的信念在下一个春天绽放。”

“人类的血是红色的,他们受了伤之后,会感觉痛。却从没有人想过,绿色的血液也会痛。”

老梧桐树很想用手去抚摸一下小花,可是经年累月的站立,已让他无法弯曲自己的手臂。

“如果下一个春天,那些淘孩子再来怎么办?”

“如果他们再来,那也是因为你的好看。这里太荒凉了,一年四季能有几个人来呢!要不是那群淘孩子,谁又会注意到这么一个光秃秃的山岗!”老梧桐树突然有些激动了起来,“你留着你的花又有什么用呢?过不了几日,它们就会枯萎,甚至还没有被人真正欣赏过。被那些淘孩子带走也许是一件好事哩!说不定会有更多的人贊叹你。也许来年会有更多的人来看你!”

“下一个春天!”小花身边的小草随着风的语调说:“你还会拥有全山岗上最美的颜色。”

“原来我是全山岗上最美的!”小花在心里喜滋滋的,“原来我也有我的骄傲!”

她悄悄地、悄悄地昂起头,四下里望了望,觉得自己还和以前一样,头上还是那么的沉甸甸。

篇5:为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范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就像五光十色的鹅卵石,铺出我们前行的道路。梦想是水,滋润我们的心灵;梦想是火,点燃我们的激情;梦想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梦想是砖,搭起希望之屋。

9月的《开学第一课》上,当看到太空教师王亚平身着深蓝色航天服,从虚拟飞船中闪亮登场时,我和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欢呼了起来!王老师在太空演示的精彩实验还历历在目,现在她又给我们讲起来她的飞天梦,其中一句话我牢牢地记住了:“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

我想起了曾经很爱读的一本书《想高飞的猫》。主人公弗罗罗是只与众不同的猫,他有自己的梦想:像鹳鸟一样地飞翔,从高处看看世间的一切;弗罗罗也是一只勇敢的猫,为了实现梦想不惜爬上屋顶,腾空跃起;弗罗罗还是一只意志坚定的猫,尽管因为梦想受了伤,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哪怕摔得粉身碎骨······

那只一心想书写“飞猫”历史的弗罗罗不正是幼时的我吗?大概是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吧,我最喜欢干的一件傻事就是高高举着撑开的一把雨伞,在雨里面跑来跑去,嘴里喊着:“我要飞喽!我要飞喽!”渐渐地,那个小娃娃长大了,从书本里认识了人类第一个“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他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试图用“飞鸟”将自己送到月球上生活。但是,他牺牲了。后人尊称他为航天鼻祖,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

20世纪初,莱特兄弟设计出人类第一架动力飞机,人类的飞行梦变成了现实。事实证明: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人类已经飞出了地球,阿姆斯特朗早已帮万户实现了奔月的梦想。

我的梦想没有“飞天”那么的宏伟,它突然冒出来源于不久前杭州发生的一场暴雨。傍晚时分,倾盆大雨突然袭来,城市瞬间成了一片汪洋!暴雨导致路面积水严重,交通瘫痪了,许多车辆被淹,车主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车在水里游泳。爸爸从单位下班到家竟然花了足足3个小时!他无奈地说:“我沿着江边的道路开,发现今天有两条钱塘江!这条马路还是新修的呢,哎!”

我不明白,为什么看上去这么平坦漂亮的马路,经受不住暴雨的侵袭?爸爸告诉我,城市的建设不能光看地面,最重要的是在地下。只有地下的排水系统建设好了,才能解决“暴雨漫城”的困境。我暗暗地想:那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当一名优秀的城市规划师!设计并建造出强大的地下排水网络,让我们美丽的家乡再不会遭受这不该有的水灾!

上一篇:初三低碳生活作文下一篇:二○○九年三分公司年度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