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独自做决定?

2024-04-14

该不该独自做决定?(精选6篇)

篇1:该不该独自做决定?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好孩子。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黒”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3、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有自我保护意识,自尊自爱。

2、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不做不该做的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谈话导入

1、相信大家都听过或许还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实话实说,它之所以成功,在于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实话实说。今天,我们在此也要来个实话实说,相信,我们也可以成功,我们都有所收获。

2、我还带来了一位嘉宾——小机灵乐乐。大家欢迎。

二、小品表演,明辨是非

1、乐乐要考大家一下,谁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请大家实话实说,谈谈你怎样看待孟母这样的做法。

3、小丁是个很聪明的四年级学生,最近他交了几个新朋友。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又到别处去,你看,今天他们又来了。学生小品表演。

4、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必须在监护人的陪伴下才能进网吧呢?说说你所知道的、了解到的有关网吧的消息,教师时当的补充指导该怎样上网。

5、你想,小丁知道去网吧是错误的,为什么还是跟着去了呢?

6、实话实说,如果你是小丁,你会怎么做呢?

7、乐乐,对这又有什么看法呢?出示乐乐的话:

孟母三迁住址,为的是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黒,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很重要。而我们更应该能够判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远离那些不该做的事。要学会对别人说“不”。

三、自主学习,知道要说“不”

乐乐的话很有道理,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想想。咱们接着实话实说。

1、你的朋友买了最新的卡通片,正是你买不到的大片,这时,他来找你一起到他家看,你怎么办?

2、可要是这时你作业没有做完,你会怎么做呢?

3、有个叫小强的同学也碰上了这样的事,我们来看看书中他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小强会不会去呢?为什么?

4、那么小强会怎么说呢?

四、过去,你拒绝过哪些不该做的事吗?出示“拒绝屋”,把自己的行为简单的写到“拒绝屋”中,把他们关在屋子里。

五、总结

我们实话实说,我们懂得了很多。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去选择,我们要仔细想一想,到底该不该做这件事,我们只能做那些该做的事,对不该做的,要坚决的说“不”,学会拒绝。

第二课时

一、小品表演:

小强的朋友买了最新的卡通片,正是小强买不到的大片,这时,他来找小强一起到他家看,可是,小强的作业没有做完,小强就对着他的朋友大声喊:“没看见我正做作业了吗!”

1、先看个小品,注意小强的话。

2、大家对小强这样的做法怎么评价?(肯定立场和指出拒绝时的不足)

3、提出问题:看来,怎样拒绝别人,怎样说“不”还挺有学问的。我们在碰到不该做的事时要学会拒绝别人,那么应该怎么拒绝呢?

二、合作学习

1、你们平时都用什么方法来拒绝别人呢?随机分条出示拒绝的方法并进行补充。(1)你可以直接拒绝。(2)你也可以间接拒绝。(3)你可以让别人替你转告。(4)你还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拒绝。

2、这都是好方法,不过在拒绝的时候关键是要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否则,容易伤害别人的感情。在刚才的故事中,小强选择的方法就不够好,你觉得小强该怎么说比较好?

3、还记得那个去网吧的小丁吧,如果当初小丁能够控制住自己,坚决抵制不该做的事,他该怎么做呢?

4、什么时候该用实际行动表示拒绝呢?

三、问题练习

1、乐乐给大家出了难题,如果是你,你们会怎么做呢?出示6种情景:(1)好朋友要抄你的作业。(2)考试的时候,同桌向你要答案。

(3)你的同学放学猴在外面玩到天黑,却让你骗他的妈妈说去参加校体训队训练。(4)好朋友和别人起了冲突,叫你一起去教训那个人。(5)评优秀少先队员时,好朋友叫你不要投他的竞争对手一票。(6)妈妈让你把水龙头开小一点,这样水表就不走了,水费就少交了。

2、小组选择一个难题,讨论该怎么做,怎么说,准备表演。

3、表演,评议

四、小演讲

我们在“拒绝屋”里关住了许多我们曾经拒绝过的事,那当时你是怎样做的,怎样拒绝的呢?觉得自己当时做得好吗?选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讲给大家听。注意鼓励。

五、总结,提出希望

篇2:该不该独自做决定?

中国医生临床研究现状调查: 医生在临床研究中的投入究竟为多少?是为了兴趣还是为了晋升评职称?带着这些问题,近日由天津大学药事管理专业发起、广州驭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协作,开展了“中国医生关于临床研究的实践与态度调查”。该调查显示,中国医生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比例为30.5%。过半的医生表示兴趣是做研究的基础,但是最大的困惑是工作太忙,没时间在研究投入更多。

仅有42.4%的被调查医生参与过3个以上的临床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医院的医生之间无显著差异。73.7%的被调查医生在最近参与的临床研究中扮演次要研究者角色,8.3%扮演主要研究者角色,其他扮演临床协调员等角色。

74.2%的被调查医生在参与过的研究中与临床研究协调员合作过,而仅有50.2%的被调查者有中心化随机系统的经历。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多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 工作企鹅2: 766085044进一步分析表明,北上广地区的研究者具有以上4项相关经历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大学附属医院也显著高于非附属医院。谈知情的时间偏低

56.2%的被调查医生需要15~30分钟来和患者谈知情,合计83.8%的被调查医生谈知情的时间小于30分钟。相较日本和西方的类似调查,中国研究者花在谈知情上的时间是显著偏低的。

研究参与的态度 67.3%的医生表示非常有兴趣或有兴趣参与临床研究。进一步研究表明,北上广地区研究者参与临床研究的兴趣要显著低于其他地区研究者,非大学附属医院研究者参与临床研究的兴趣要显著低于大学附属医院研究者。

更多的医生看重的是研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能否从中学习收获,而对提高声誉和获取酬劳并不非常看重;

身为医生,岂能忽视临床研究

医学领域管理者经常会听到临床医生对医学科研有这样的抱怨——每天门诊和手术都忙不过来,还要去做科研,我们哪来的精力和时间?仿佛临床和科研两者关系就是相互矛盾且不可调和的,顾此就会失彼。事实上,这主要是对于医学科研认识有较大的误区。

医学科研一直以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础生物医学模式,一种是临床医学模式。前者关注的是致病和治病的机理,更多采用基础生物医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后者则是综合运用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着眼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和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它强调更多的是临床诊疗过程中,有效且高质量诊疗数据的积累、分析和研究。

但是,我国的临床诊疗领域仍停留在进口大国阶段,迄今为止,还鲜有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为国际诊疗指南所采纳,临床医学研究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还有很大上升和进步空间。

对于两种医学研究模式认识不足是导致临床医生抱怨的直接原因。国家关于科研项目、基金的申请及人才项目的资助等体制机制问题,使得不少临床医生认为医学科研就是基础生物医学模式的研究。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误区,临床医生不仅可以从事基础生物医学的研究,更应该从事临床医学研究。而且,从当前医学发展面临的问题看,我国的基础生物医学的研究进步迅速,而临床医学研究进步则相对缓慢。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转变理念。国家科技部、相关基金委、高等医学院校等有关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不仅要重视基础生物医学研究,更要重视临床医学研究,在项目申请、基金投入、人才项目培育等过程中,牢牢把握解决临床问题这个关键,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

其次,要重点专项支持两支队伍,即研究型医师队伍和临床专职科研队伍。让研究型医师队伍通过一线的临床研究得到国际认可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将其转化为临床诊疗的手段、方法及其相关的卫生政策,直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时将其在临床发现的具体问题转化为一批科学问题,再由临床专职研究队伍对这些科学问题进行基础生物医学层面的研究,得到成果以后再转化为临床的应用,从而使医学科技创新形成完整的科研环路。

其三,培养临床医生的证据意识。总体而言,我国当前的临床医学研究基础比较薄弱,体现在虽然研究数量较多,但整体质量较低,主要是以病例分析、回顾性、横断面的研究居多,前瞻性队列研究较少,证据等级不高,样本库、数据库的保真度不够等方面。其中的关键原因是临床医生对于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临床医学研究能力严重不足。加强临床医生对于临床医学研究的培训和教育,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重点和难点。

篇3:该不该独自做决定?

MIT是世界公认的顶尖研究型兼创业型大学, 产生了80位诺贝尔奖得主, 同时, MIT校友创办经营的公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2万亿美元, 若作为GDP, 能在全球排到第11位。

这一届政府将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黄亚生的建议是, 政府只管出资, 保证大学和企业创新活动的自主、自由;不要学习新加坡, 要学习以色列。

可以出钱, 但不可以主导

问:就在3月23日, 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力挺创业投资、科技创新, 指出要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等, 你在新书里着重写的是麻省理工模式对中国创新创业的启迪, 不知如何看这届中国政府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黄亚生:我还没有看到你说的这个文件, 总的来说, 政府支持创新当然是好事情。

创新需要的必要条件有几方面:首先要给创新者创造无后顾之忧的环境空间;第二, 高校创新的知识产权政府要让渡出来, 这样才能形成创业, 否则容易被束之高阁;第三才是创业机制, 比如风险投资, 知识产权转移制度等。

最核心的一点是, 政府出钱, 但不能影响学术机构的独立性, 不能干涉学术研究。创新, 从政府和大学的关系上应完全是大学主导。

中国更应该强调大学和企业的自主和自由, 因为政府已经够强大了。

问:你观察到的中国创新模式是怎样的, 能否与你说的MIT模式做一下比较?

黄亚生: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中国比较多的往往是政府要上一个大项目, 要搞一个课题, 然后组成一个学术和政府机构联手的班子来攻坚。而欧美只有极少数创新项目是由政府直接推动的, 即便资金是政府出, 也是通过学术机构去推动。美国没有科技主管部门, 虽然美国有国家实验室, 但管理和资金的分配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或者说是完全独立的。像MIT这种学校, 如果政府的规定被认为是干涉学术自由, 它都不会接受政府的资金, 创新成果的产权也不是政府的, 产权归学校和研究人员。这是第一点不同。

第二点不同, 美国政府要求你做的基础科研, 你拿到我这个项目资金的一个重要要求是, 信息必须公开, 知识和成果全社会分享。甚至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的项目, 大学通常也要坚持这个基本原则。

第三点, 美国政府出一笔钱, 整个研发过程它都不管, 到最后谁搞成功了谁得到这笔资金。MIT教授申请研究经费时, 申请书里强调的是推动科研水平而不是政府哪个具体的政策目标。

问:由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中国可能更倾向于学习日韩、台湾的东亚模式, 或者新加坡模式, 即政府在创新活动中起比较强的主导作用。

黄亚生:最近李光耀去世, 新加坡模式又被热议, 中国学新加坡有确凿的证据, 新加坡这么小一个国家却是接待中国官员最多的国家。新加坡把自己管理得很好, 我不否认, 但你在世界上能找到第二个新加坡吗?任何一个模式无法复制, 本身就不成其为一种模式。

我老说, 新加坡的飞机一起飞, 就在跟国际航空公司竞争。新加坡就400万人, 一个大公司的规模, 李光耀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经理人, 他看到了市场信号, 把新加坡转化为一个产品。

同样, 你也可以说日本、韩国、台湾早期的成功是市场经济的成功, 它们都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 是海外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不是制定者, 它们的政府干扰不了海外市场信息。

而中国这样大一个国家, 发展主要靠国内市场。中国不是价格接受者, 而是一个价格制定者。这和东亚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有本质区别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以色列也曾搞过政府出资, 由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大规模创新创业, 它的创新活动是自由的、市场化的, 创新能力比新加坡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中国为什么不学学以色列呢?

由政府从头到尾主导开发的模式, 在赶超国家可能存在, 但日本、韩国、台湾等赶超型国家或地区有腐败, 在政府权力缺乏约束的体制下, 政府主导的赶超模式结果往往容易滋生腐败。

问:创新创业方面你认为政府应该做好哪几件事?

黄亚生:我认为基本不赚钱的事情, 都应该政府去做。

比如教育, 特别是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政府应该出资, 但保证大学独立。

在科研方面, 政府应该做的事情首先是支持科研水平的提高, 而不是支持大项目。现在中国很多的科研项目是为了“弥补国内空白”, 花了很多钱, 我对这种做法是有看法的, 因为知识已经存在, 基础科学都是全人类共享的, 完全没必要自己再搞一遍。应该鼓励中国的科研人员去搞一些世界前沿的研究。

在创业方面, 政府的作用要体现在简政放权和法治方面。

还要同时讨论政府不该做什么。比如对投资的审批要大规模简化;比如在财政上为创业平台的建立提供补贴, 但不要规定方向;再比如科技知识的公开化共享, 而不要把数据、知识封锁在政府部门里。

“工业革命4.0”后, 就业怎么办

问:现在欧美很流行的“工业革命4.0”、“第二次机器革命”, 对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会有何挑战?

黄亚生:我觉得其实威胁挺大的。过去在人工智能里有一个定律, 说机器做得好的事情, 是人做得差的事情, 对人容易的事, 对机器是很难的。比如数学对人来讲很难, 对机器简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机器很难, 对人很简单。

但现在有证据表明, 这个定律已经被征服了, 机器人已经能够做出像人一样的举动。你想想这个对制造业的影响, 美国现在的制造业在大规模地回升, 大家都用机器人, 机器人的崛起会弥补人力成本的劣势。

所以好几年前, 国内有种看法是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 非常担心劳动力不足问题。我说这个根本不是要担心的问题, 最终担心的还是失业的问题。那时国内还做了一些在我看来不正确的决定, 把低端制造业通通换掉。当时有一些官员觉得, 让这些简单的加工业到越南、老挝去。他们不知道, 很多国家要获得制造业的集群效应, 是很不容易的, 对中国来说能获得集群效应, 是很大的一个优势。

从长期来讲, 要非常鼓励中国人创业, 不光是科技的创业, 就算是简单的创业也要。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 说如果废除城管的话, 会增加非常多的就业, 这些都是创业, 街上卖碗鸡蛋面, 这是没法用机器人去取代的, 但大规模的制造业生产很可能被机器人取代, 那些人以后怎么办?

当下, 美国制造业的指标回升非常好。机器人可以以很低廉的成本在美国生产这些东西, 固定成本很高, 边际成本为零, 老板、投资人最喜欢这个, 而且福利、劳资矛盾等这些头疼问题都不用面对了。所以这真是一个人类面临的史无前例的问题。以后就业怎么发展, 我觉得真是应该提前考虑这个问题。

问:欧美国家的哪些行业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冲击?

黄亚生:美国现在甚至包括一些白领, 比如律师事务所做简单案例研究的人, 几乎都没有了。因为美国是判例法, 一个律师要找出以前怎么判, 过去都是研究助手来做的, 现在搜索一下就可以了。

我在MIT, 计算机的研究生给我写了个找资料的程序。你给它一百篇文章, 告诉它, 找一百篇类似文章, 它就去学了。这个侧重动词多一点, 那个侧重名词多一点, 机器都会学, 真是不得了。我看了以后目瞪口呆, 准确率达到85%, 根本不需要人了。像以前我要做这种事情, 我起码得雇三个人三个月, 现在这三个人就失业了。我跟计算机教授说:“哎呀你们这个真不得了啊!准确率达到85%。”他还说:“怎么可能, 肯定什么地方搞错了, 应该100%才对。”

篇4:“一夜情”该不该决定前程

重庆垫江县一小学教师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但渝中区人事局却因他4年前的一次“一夜情”而拒绝录用,理由是“不具有良好品行”。他认为自己已经为此受过党纪处分,而后经过努力先后荣获“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称号,不应因这件事影响一生的前程。他以人事局定性缺乏事实依据、认定事实错误为由将其告上法庭,请求判令对方依法录用他为公务员。2008年4月29日,当地法院不公开审理此案,当庭未作判决。而法庭外,人们也在谈论。有的说,人事局把好德才兼备的公务员入口关无可非议;有的说,不应把法律问题和道德规范混淆起来一棍子打死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任进称,人事局不录用刘非没有法律依据。

偶然的“一夜情”让他悔悟?

31岁的重庆垫江县小学教师刘非(化名)虽在渝中区人事局组织的公务员招录中获得总分第一名,但因4年前的一次“一夜情”,却被渝中区人事局拒绝录用。他以人事局定性缺乏事实依据、认定事实错误为由将其告上法庭,请求判令对方依法录用他为公务员。开庭前,刘非去了趟北京,一是会见义务为他代理的律师,一是向人事部反映问题并到央视做节目。

刘非称那一夜“很偶然”——和他同一个教研组的,有一位女教师,刘非业务能力稍强于她,而她呢,常常向他请教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两人平常工作关系不错。当时,他们都有了家庭,而女教师家庭却不太幸福。2003年年底,刘非参加县里组织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一天,她来找他……“我们没有第二次。”

2004年7月,也不知道垫江县纪委怎么知道了此事,调查中,刘非承认和女教师发生了“一夜情”。随后,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处分结果出来之前,他曾报考了垫江县检察院工作人员,而且笔试、面试都是第一名,但是此次招考规定,受到过党纪政纪处分的不予录用,他最终落榜。这是刘非第一次因那次“偶然事件”付出影响前程的代价。

然而,“偶然事件”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2004年9月暑假之后开学,刘非被从原来执教的中心小学调到一个乡村的完全小学任教,而且,他的工资也被扣除了不少。此后,刘非又历经几次调动。

在垫江县,笔者向刘非曾经的同事了解到,刘非受到处分后的一段时间,显得沉默寡言,但工作没有受到影响,教学还是很努力。刘非说,其实他非常感谢那些善良的同事,也正是因为没有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歧视,他才有了振作的勇气,“我决心痛定思痛,坚决改正,重塑形象。我认识到错误并坚决改正,在后来的工作中一直非常努力。”

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把他调到了目前任教的中心小学。这所学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刘非在工作中谨小慎微,精益求精,业务比较突出,他不仅担任了班主任,还是学科组长、校办公室主任。另外,2006年,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被工作所在地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他被另一工作所在地的镇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笔者还在垫江县获悉,政审时,刘非所在学校对他作出书面的高度评价:政治过硬,业务精良,成绩显著,是一位受领导赞赏,学生喜爱,家长称赞的优秀教师……

公务员考试“第一”被拒录

去年8月15日,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事局发布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的简章。“报考条件我都符合。看到简章后我立即着手准备报考。”刘非说。

但那次“偶然事件”却是他此次报考的一块心病,因此,他专门打电话到人事部门,咨询像他这样受到过党纪处分的是否影响报名,得到的回答是“没问题”。他这才放下心来,报考了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办事处文秘岗位。

去年9月下旬,他参加了统一考试。10月底,考试成绩出来了,刘非取得了笔试第一名、面试第一名的成绩,综合成绩不仅在本岗位第一,就是在同一面试组的21人中也是第一名。在通知面试之前,人事部门进行资格复审,刘非按要求提供了相关真实资料,并通过了复审。“当时很激动,既然通过了复审,意味着自己离当上公务员不远了。”

去年¨月下旬,刘非体检合格。12月5日,渝中区人事局委托大溪溝街道办事处到刘非所在学校对他进行政审,刘非说,其间,他坦诚地谈了自己曾受到过的党纪处分,但当时有关人员对此没说什么。

到了去年12月下旬,与他一同报考的都去填表了,自己未接到任何通知。今年1月17日,刘非正式接到了渝中区人事局不予录用的书面通知。通知显示,他被拒录的理由是:在政审程序中,发现其曾因生活作风问题受过党纪处分,根据《公务员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刘非因不具有良好的品行,不符合公务员的录用条件。

在向笔者提供的一份材料中刘非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觉得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已经改好了。难道因为我曾经犯过一个过错,就要影响我一辈子,从此失去了上进的机会?” 刘非觉得十分委屈,认为渝中区人事局拒录不符合法律规定和国家用人政策,今年1月24日向区政府申请复议。

状告人事局“公开歧视”

刘非除了认为渝中区人事局拒录不符合法律规定,还认为“以我偶然的一次错误而认定我没有良好的品行并拒录,严重损害了我的权利,不仅扼杀了我的前途。而且对一个虔诚悔过,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来说,是一次沉重又公开的打击和歧视,剥夺了成绩优秀的我为国家服务的机会,是对国家和个人极端不负责任!”

他通过有关途径向北京展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求助并得到免费为他代理的答复后,更增加了打官司的信心。周泽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因公益诉讼在2006年被中央媒体评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周泽告诉笔者,一个警告处分难道要让一个年轻人永无出头之日?他最终决定义务代理。

刘非诉讼请求是,撤销该区人事局对他不予录用的行政行为,对他依法录用。4月1日,刘非收到渝中区法院立案通知书。

一错该否定终身

法庭外,争论相当激烈。周泽透露,开庭前刘非赶到京城,在一家媒体做了节目,现场争论也非常激烈。

刘非认为:“就算我犯过这种错误不具有良好品质,那么现在公务员的队伍里,犯我这种错误的有没有?他是不是不具备公务员的基本条件,是不是该开除?有没有哪个公务员因为一夜情被开除呢?”

一种声音认为应该拒录:“一夜情”本身有违公序良俗,如果连道德底线都守不住,当了公务员不知会做出啥事来。虽然刘非的诉讼权利值得尊重,但人事局在公务员竞争如此激烈,在“优中选优”原则之下,拒录有道德污点者,把好德才兼备的公务员人口关,也无可非议。

另一种声音认为,虽然“一夜

情”应当受到谴责,但不应该拒录:不应该把法律问题和道德规范混淆起来,相关法律并无对“一夜情”者实行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还是要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有人说,公务员的“门槛”确实应该“从高”“从严”,但又必须防止把一些局部性的、阶段性的问题,夸大为全局性的、终身性的问题,“历史污点”已成为过去,不能因此一棍子打死。

何谓良好品行

开庭前一天,渝中区人事局工作人员称不便接受采访。

而笔者通过有关途径拿到的书面材料显示,该局确认刘非考试成绩确是同岗位第一,大溪沟街道办事处接受区人事局授权后对刘非政审中发现,他曾因通奸行为受过警告处分,遂作出了不同意录用的决定并报该局,该局经研究同意街道办意见,后又请示市人事局,后者回复,若经严密考察,确属不合格,同意按规定递补,所以,该局认为程序上没有问题。

笔者还了解到,按规定空缺的职位应该由第二名递补,在刘非申请复议和诉讼期间,该局暂未通知第二名递补。

重庆市人事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说,人事部门有时处于两难境地,不录用受过处分的人,会有人说抓住以前的错误不放,没有胸襟,要是录用呢,群众会不会指责人事部门把关不严?

被告代理人答辩称。被告有公务员录用的职权,行使职权是审慎的,对考生的品行是否良好有判断权,这种判断权属于录用部门自由裁量权范畴,法院不应对此进行审查。被告作出不予录用的决定的行政行为不仅程序合法,而且适用法律正确,合法且合理:《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当具有良好的品行,被告认为,刘非曾因生活作风问题受到过党内警告处分,不具有公务员应当具有的良好品行。既然可以择优录取,就意味着可选择品行更好的。关于刘非“那件事”后获得的优秀党员和优秀教师的证据,被告认为,要德能勤绩综合考量,证书并不能证明其品行良好。

原告称,被告是有录用职权,但属于滥用职权,因为刘非虽受过警告处分,但并不属于《公务员法》禁止录用的情形。判断权和自由裁量权并非可以无度,对原告品行的判断权和录用与否的自由裁量权。也应受到《公务员法》公平、公开、竞争、择优原则的限制,被告行使此权力理应接受司法审查。良好的品行并不要求一个人是道德完人,也不是任何道德瑕疵都属于不良品行的范畴,比如随地吐痰就不是良好的品行,但不能以此拒錄为公务员。对于被告不认可荣誉证书能证明刘非品行良好,原告代理人称:党委政府难道会把一个品行不良的人评为优秀吗?被告的认识很难让人理解。

此案当庭未作判决。人们认为:不管判决结果怎样,都将引人深思。

本刊观点:

据有关报道,在贪官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有过一夜情或包二奶等情色事件,而道德自律差往往是一个公务员或官员滑向犯罪深渊的开始。这警示人们对公务员的道德品质应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拒录一夜情者,从法律上看。是合法的,从道德上看,也是合理的,而且,一夜情者被拒录或开除公务员队伍也符合国际惯例,丝毫没有争议。重庆一夜情者被拒录一事告诫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谨慎对待道德的每一个细节,做到道德自律。

(责编/施保国)

篇5:做家务该不该要酬劳作文

“周驿啊,别老坐着看书了,过来帮妈妈把这些碗洗了。”晚饭后,妈妈看我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看书,便冲我喊道。听到妈妈的“召唤”,我立马从沙发上弹了起来,冲进了厨房。

肯定有小伙伴以为我平时都这么勤快听话吧?其实啊,主要是因为妈妈的多劳多得的`政策鼓励了我,我才有这么高的积极性。这么跟你们说吧,最近,妈妈发现我的近视又加深了,而且还患上了“好吃懒做”的公主病,整天除了做作业就是看书,要不就是看电视,家务活是一律不沾手。为了给我治“病”,妈妈才想出了“有偿劳动”这一招。她还给我明码标价:洗碗两元,扫地一元,拖地两元,洗衣服三元……

有钱当然好喽,能买我想要的漫画书和小饰品,我当然是全力配合。这样一来,在题山题海中奋战的我可以暂停一下,活动活动筋骨,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了相应的调节,有益身心,对眼睛也有好处。当然最重要的是我能凭自己的劳动得到零花钱,可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这几天,爸爸妈妈都出差了,他们把奶奶接了过来照顾我。晚饭过后我一如既往地积极地帮奶奶拖地洗碗。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哎呀,我的驿驿长大了。知道心疼奶奶了,还会帮我干活了。”一切搞定之后,我伸手问奶奶要工钱,奶奶愣住了:“要什么工钱?”“干活的酬劳啊!”我理直气壮地说。

“什么?这哪门子的规矩,小孩子帮大人干点家务活还要收钱?”“那当然啦,洗一次碗两元,扫地一元,拖地一元。”

奶奶哭笑不得,问我:“怎么,还有收费标准啊?”“是啊,是我妈定的。我妈说了,多劳多得,我干了活,就应该得到报酬!”“驿驿,你这可不对,你想想,你现在身上穿的,嘴里吃的,哪一样不是你爸妈辛苦工作换来的?难道你也要付报酬给他们?”奶奶语重心长地说道。

咦,奶奶说得也有道理,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可是,辛辛苦苦地忙活半天,一点回报也没有,我心里总觉得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篇6:该不该独自做决定?

小王和妻子都是中学老师,两人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工作能力也都不错,教出了不少优秀的学生。

可是他们正在读小学3年级的儿子成绩却不好,甚至可以称得上差。老师布置的一点点作业,孩子磨磨蹭蹭地熬到晚上10点多才能勉强写完,正确率也不怎么高。

小王看着急得不行,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给孩子补课。于是每天下午放学后,小王就开始给儿子补数学。

这一补就不得了了,小王发现孩子没有一点儿活学活用的能力,一个简单的乘法表顺着背能背出来,可是一打乱顺序他就搞不清了。他忍不住责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

妻子赶紧来灭火,小王才勉强压住了怒气,继续给孩子补课,可是刚过了半个小时,他就发现自己的问题没得到回应,转头一看,孩子眼巴巴地看着穿外,一看就是走神了。他更是气得不行,第一次动手打了孩子。

打完孩子,看到平时活活泼可爱的孩子缩在角落里,抓着衣角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小王又是后悔又是心疼。可是想到孩子难看的成绩,想到同事们提到自己的儿女时语气中掩不住的自豪,他就又硬下心来抓过孩子继续补课。

从那以后,家里就开始充斥着责骂和哭泣。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的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下降了不少。

而且,小王发现,当初那个活泼可爱、对爸爸满眼崇拜的儿子现在变得唯唯诺诺,看自己的眼神里也只剩下了恐惧。这一切都让小王心痛不已。

2

小美毕业后一直忙于工作,30多岁才相亲结了婚。婚后又过了几年,直到将近40岁才剩下了唯一的女儿婷婷。夫妻俩中年得女,对婷婷极为宠爱。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就怕婷婷受一点点委屈。

婷婷2岁的时候,小美给她买了一堆益智玩具。婷婷最喜欢的就是搭积木,可是每次都还搭出图片中的城堡就垮了,婷婷急得哇哇大哭。小美赶紧帮她把积木搭好才把她哄笑。

婷婷4岁了,开始自己学着穿衣穿鞋,穿衣服穿裙子都难不倒她,穿裤子也不在话下,就是系鞋带,她学了很久也没学会。小美大手一挥,把家里的系带鞋全扔了,之后就只买不要系鞋带的鞋,丈夫直夸小美聪明,她自己也得意的不行,觉得自己给女儿解决了一个烦。

5岁的时候,婷婷第一次开始和邻居的小姐姐一起去特长班学习舞蹈。之后的几天里,婷婷每天回家都累得不行,膝盖上也开始出现了淤青。有一天她更是一回家就哭了,说自己在考核中没有其他同学跳得好。小美和丈夫心疼不已,对女儿说:“在我们眼里你是最棒的!跳舞只是一个爱好,没有那么重要。”于是,理所当然的,婷婷放弃了学舞蹈。

之后,小美又带婷婷去了钢琴班、绘画班、书法班。无一例外的,小美和丈夫看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儿苦,每次一孩子遇到挫折,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女儿从“深渊”中解救出来。

很快,婷婷长大了毕业了,恋爱了,结婚了。

结婚后,婷婷依靠的人成了丈夫。每次一遇到什么事,她就给丈夫打电话,等着他帮忙解决。时间久了丈夫就开始不耐烦了,恋爱时的柔弱惹人怜爱到结婚后变成了脆弱成事不足。公婆也对婷婷颇有怨言,认为她不仅当不了贤内助还不停地给儿子添麻烦。

此时的小美夫妻俩终于后悔当时为女儿解决一切困难与挫折的行为。

3

就像上面提到的小王的儿子和小美的女儿一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至关重要。

小王和小美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这也给其他家长敲响了警钟,孩子遇到挫折时,绝对不能做下面这些事:

1. 上纲上线,侮辱孩子的尊严。很多时候,孩子做不了一件事情是因为能力有限而不是态度不好。这时候,家长应该指出孩子行为和方法的错误,而不应用“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话来打击孩子,侮辱孩子。

2. 责骂、殴打孩子。责骂和殴打孩子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身体;也会伤害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更会影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父母应该用温情和支持来鼓励孩子战胜挫折,而不是一味责骂、殴打给孩子更大的压力。

上一篇:2016湖南教师招聘:《蜀道难》教学设计下一篇:国考证监会真题解读法律与工作内容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