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把老人送养老院

2024-04-27

该不该把老人送养老院(共7篇)

篇1:该不该把老人送养老院

该不该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

最近这段时间,不少家长都在为送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忧心不已。而日前一位朋友也在女儿上学的问题上左右为难,不禁抱怨道:“我女儿该上学了,我想把她送到条件好的寄宿学校,但又有许多人说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听了这些,我又犹豫了……”其实,这位朋友的困惑,也困扰着许多和她有同样打算的家长们。目前,南京已有十多家寄宿制学校,这些学校收费动辄上万,但家长仍趋之若鹜。让年仅6岁生活还不能自理的宝贝们上寄宿学校,到底是对是错?本期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调查

寄宿孩子可分三大类

在南京某房地产公司做企划总监的张先生最近正忙着给孩子找小学,寄宿学校成了他的首要选择:“我太太也是个女强人,我们两个都忙得要命,经常出差,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是小事情,所以我们打算多花点钱把孩子送到一所知名的民办学校寄宿。”不过张先生的选择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送宝贝孙子去没有人认识的寄宿学校对老人来说是儿子太狠心,张先生一下子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寄宿生主要是由三类学生组成:父母工作太忙管理不了孩子,只有让孩子寄宿的;家长有意识要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和集体生活能力的;直接冲着名校的牌子和教学质量来的。南京一位寄宿制小学的校长:住宿制学校的收费普遍比较高,这个经济上的条件首先限制了一部分家长,因此这里的孩子家庭条件普遍都比较好。这些家长中最多的是白领,其次是公务员,还有一些是老板。“这些家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让老人照顾毕竟对孩子成长不太有益,而他们又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全面发展,这是挤过来上寄宿学校家长的普遍心态。”寄宿生作息时间很紧凑

寄宿学校一般班级都要比走读学校的规模小,相对来说管理也比较严格,学生的作息也更加有规律。10岁的刘海从6岁起就迈进寄宿制学校的大门,如今已经习惯了寄宿学校的校园生活。每天,清晨6点10分起床,出操跑步,而后洗漱,去饭厅吃饭,饭后40分钟晨读。在和普通学校的孩子们一样完成8节课学习之后,刘海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活动,比如足球场、棋艺室、图书馆等,在这些地方消磨晚饭前的时光。晚饭后必须要去教室上晚自习,可以写作业、复习功课。晚上8:30,刘海会随生活老师回宿舍,然后洗漱睡觉。刘海的生活流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多数寄宿生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得自己管理起自己的生活,晚上必须上自习,也许一上来是比较辛苦的,但事实上没有孩子会挺不过来。”一位校长告诉笔者,与普通学校相比,寄宿制学校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比较大,因为学生一天24小时都生活在学校里,可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而孩子受到外界诱惑的机会又要小很多。

很多家长图的是省心

“让孩子进寄宿班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树立团队意识,以适应社会需要。”刚给孩子办完转学手续的张女士对寄宿制学校寄予殷切期望。采访中,让笔者忧虑的一个现象是,来寄宿的孩子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来自离异家庭。“这个现象值得警惕。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年轻,但对孩子的责任心上却没有以前的父母那么强。好聚好散的结果是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庭一解散就让孩子转学住校,其实这个时候的孩子最脆弱,最需要家长的呵护。” 虽然如此,笔者发现,多数的寄宿制学校并没有让家长失望。许多家长或多或少地担心,寄宿制学校让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家庭,每周5天寄宿,这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吗?据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最新完成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表明:学生长期生活在朝气蓬勃的集体环境中,不仅心理上增强了沟通,思想上也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共同形成较高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讨论

一位公关公司女老总:

本想省事结果更麻烦

我现在坚决不会把两个女儿送去寄宿,送去寄宿,原以为可以省事,结果更麻烦。我的大女儿两岁零六个月就被送去“全托”,一直到小学毕业。论先天 条件,老大比老二的身体要好得多。怀老二时我还喝了酒,而且又是高龄产妇,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但没想到,老大寄宿后却经常生病。另外,老大小时候的独立 能力比妹妹强,智商也还行,但她就是只管自己那摊事,好像是个局外人。我们都是同样的教育,但小的非常灵动,也会疼人,家里什么事都喜欢参与,但老大就显 得木然多了,也缺乏和家里的互动,你关心不关心她好像都无所谓。有时候想抱抱大女儿,她竟然闪到一边,很厌恶地回我:“你要干什么?”

南京某事业单位王女士:

不能一切都怪学校

我的女儿在外国语小学寄宿。以我的观点,寄宿不是问题,就像看电视把眼睛看坏了不能怪罪到电视头上一样。孩子上了寄宿学校,亲情交流平时的四天 虽然没有,但在周末与双休日的三天完全可以尽情体现。吃饭时一起聊着各自在这一周的生活趣事,睡觉前一起在床上疯闹或讲故事,星期天一起出外游玩,陪她玩 她喜欢的东西,吃她喜欢的东西……女儿有时会问我:“妈妈,我在学校时,你每天干些什么呀?”我告诉她白天干什么晚上干什么了,还告诉她,“每天睡觉前都 会想你哦。”她听了后会露出比较满足的神情。可能正因为平时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到周末我就可以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和孩子在一起。所以,我觉得教 育的关键是做父母的态度,如果把孩子往寄宿学校一送,像甩包袱一样不闻不问,那自然是会有问题的。

钱先生:

给孩子一个缓冲期

我打算让孩子上全托,但是小学的前三年还是在身边,之后都寄宿,因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需要社会心理的发展,上全托很好,但是小学前三年的孩子需要父母亲自培养他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在这三年不断告诉他,三年后他要离开家自己生活。

-专家

上寄宿学校的孩子易伤心

南京儿童医院的一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让孩子上全托幼儿园、寄宿制小学对家长来说可能是个方便省事的选择,但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家长对他 们的一种忽视,这样容易使孩子失去安全感,造成潜在的心理问题。专家认为,孩子一周只有在周末才能见到爸爸妈妈,这种生活状态会使需要父母的孩子没有安全 感,直接影响亲子关系。因为学校和家庭的生活状态不一样,无论多么负责和有爱心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取代母亲的作用。在门诊里还可以见到一些例子,有的小朋友 都快上学了,但表达能力却很差,一问才知道父母工作忙,家里只有爷爷和保姆照顾他,偏巧老人是不爱说话的人,孩子没有一个练习语言的环境,语言能力发育自 然受到限制,像这种错过发育期的问题,治疗起来是很麻烦的。

虐待、打骂、体罚固然是对孩子不良的教育方法,但忽视孩子也是一种伤害。从根本上讲犯罪的那些孩子并不是在十几岁遇到了坏朋友才一下子变坏的,相反,调查 之后就会发现在这之前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行为问题,而这些多半是家长忽视造成的,有的家长根本不关心孩子,有的则说:“我有钱,可以用钱来弥补。” 实际上亲子关系是没法用金钱或由其他人来弥补的。没有父母的关心和爱,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时间长了,心理发育就会出现问题。如果一定要上寄宿的幼儿园或学 校,专家建议父母,要在孩子回家的这段时间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哪怕是一起买买东西也好,尤其不要在孩子好不容易回来的周末给他加码,让他学这学那,从而 减少了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孩子需要的不仅是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父母给他们的心理安慰和支持。

造成感情交流缺乏基础

南京一家心理辅导中心的专家认为,小学生寄宿是有利有弊的,对于特殊家庭和学校管理来说是有利的,但从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说,弊大于 利。他说,在儿童的身心尤其是情感发展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力量无可替代的。老师虽然看似给予了孩子感情的温暖,培养了孩子好的习惯和自立能力,但这些能力在家庭里面一样可以得到发展。相反,孩子长期脱离父母很容易造成感情交流缺乏基础,随着学生的成长可能会产生沟通的困难,成年以后对父母的关心 往往缺乏情感的投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的,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儿童来说,情感必须通过生活的接触获得发展,而周末的生活又不是孩 子真实的完整的生活,孩子很难从中学习到全部的东西。

-建议

家长根据孩子情况作选择

南京实验学校(一中分校)小学部的徐校长建议说,是否选择寄宿学校,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决定。有的孩子对他人的依恋性很强,有的孩子在家里太 受宠惯,但事实上孩子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孩子的个人能力与寄宿的独立能力来看,如果这两者相差不大,或者平时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比较强,此类孩子 比较适合选择寄宿,这样会对孩子的自立能力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这是因为孩子在家时会有依恋的对象,而到了寄宿学校,在一个新环境中,孩子就要放弃很多 东西来适应。比如,自己要叠被子,厕所在外面上,睡觉时有的同学磨牙或打呼噜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要学会去适应,而不是去挑剔。这就需要孩子有比较 强的自立能力和处事能力。不过孩子在学校也会从其他孩子身上学到相关的知识和处理的方法,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但家长需要给孩子一个宣泄渠道或办法,让 孩子在学校这段时间遇到了什么事情,可以记录表达出来,孩子最需要的只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安慰。

篇2:该不该把老人送养老院

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紧跟时代,不用担心再回到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了。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可以基本满足,但是在当今社会,人文道德的缺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路上摔倒的老人到底该不该扶已经俨然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之一了。我认为老人摔倒不该扶。

2006年11月20日,南京的徐老太太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不幸摔倒在地,路人彭宇见义勇为扶起摔倒的徐老太太,凭着自己的良心帮助了老太太。不料事后竟然被徐老太太反咬一口,说是彭宇撞到老太太,并且将其告上法庭,要求索赔13万多元。“彭宇案”的发生,我想给许多想要见义勇为,扶起摔倒老人的热心路人无疑是破了一盆冷水。为什么明明是一个好心的举动,却反倒被告,还要进行赔款?其实还有其他众多类似的例子,现在的社会可谓是已经“扶不起老人”了。为什么这个社会扶不起老人呢?因为人们大多已确信,什么“道德滑坡论”、“旁观者效应”都是次要的。造成这个社会出现连老人都不敢扶的窘境的,就是部分老人品质不好,习惯讹诈,以及两个荒唐的法院判例——“南京彭宇案”与“天津许云鹤案”。专题《是什么让老太太诬陷好人》曾经多角度分析了老太太们诬陷好人的原因,但就彭宇案、许云鹤案本身,我们不愿意过度渲染其负面效应。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两起案件的负面效应已经深刻地种在人心之中了,就算法院对案件进行改判,挽回的也很有限。正如法大教授何兵所说,这两个案件都是“墓碑式判决”,造成了关于“扶老人”社会信任体系的整体垮塌。我认为老人摔倒不该扶,不仅是担心做好事还要被人讹诈,还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医理知识,也许一味的看到老人摔倒就去扶,也许会更加加快老人的死亡,原本的帮人变成了害人。万一摔倒的老人有什么疾病,如若盲目的扶起老人,可能会造成不可磨灭的后果。因此碰到老人摔倒的时候,不应该盲目的扶起老人,而是应该打电话叫救护车,让专业人士进行处理!我们可以给予自己能尽到的帮助。最近卫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我想这个措施也不过是保障了每个想要见义勇为的人的利益。

篇3:该不该把老人送养老院

1.通过辩论实践,学会从“实证”“理证”角度辨析“论据确切”,进一步认识“论据确切”对论述的重要意义,增强在论述中运用“实证”“理证”的意识和能力。

2.树立客观公正地看待时事的态度,能够有主见、有辨别、较深刻地理解时事。

【活动设想】

1.先学习优秀辩论,观看其对“论据”的使用,再进行辩论活动;辩论活动至少要在课外准备一周时间。

2.采取辩手+后排议员的方式,突出主辩学生的作用,也要动员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3.共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论据确切”的辩论

(一)导入

教师用PPT展示:

1917年3月,已经成为“拉车屁股向后”的康有为,通电全国建议在祭孔的时候恢复跪拜礼。理由是:“万国礼教无不跪。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因此,他要求北洋政府“立饬各省祀孔子仍行跪拜礼,以免大教随人反复同于儿戏,中国幸甚”。

你觉得康有为用来支持论点的理由(论据)充分吗?针对康有为的“理由”,你会作怎样的反驳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用PPT展示:

鲁迅先生在1925年发表了一篇杂文《忽然想到》,对这种主张讽刺地写道:“康圣人主张跪拜,认为‘否则要此膝何用’。走时腿的动作,固然不易看得分明,但忘记了坐在椅上时候的膝的曲直,则不可谓非圣人之疏于格物也。身中间脖颈最细,古人则于此斫之,臀肉最肥,人则于此打之,其格物都比康圣人精到,后人之爱不忍释,实非无因。所以僻县尚打小板子,去年北京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之奇事之三也。”

鲁迅在这段话里用事实驳斥了康有为的论据,指出人的膝盖是为方便坐和行的,并不是为下跪用的。

(二)看一看

教师播放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不可取的”片段(约20分钟),要求学生边观看边记录双方的重要论据,再整理概括。

(三)评一评

教师根据观看视频后整理的论据记录,紧扣“论据”进行分析点评。

[案例展示]

教师课后整理学生的评论如下:

正方: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

论据一:成败英雄论古亦有之,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东周列国传》里却说:“虽然只旅未成功,王命昭昭耳目中。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可见成败英雄论自古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效果一:确切。

理由一:用古人著作中的相关道理论据,客观地指出自古以来“以成败论英雄”是存在可取之处的。

论据二:时代呼唤英雄,社会鼓励成功,这样的民族才能进步,这样的社会才能发展。时至今日,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若不成功,我们将立于何处?信息时代,本土文化遭受强势挑战,若没有英雄,我们又何以让后代感受身为华人的自豪。

效果二:不确切。

理由二:以带有主观偏见的论断作为论据,削弱了论证有效性。

反方: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

论据一: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成败都是相对于具体目标而言的。达到了就是成功,没有达到就是失败。英雄是指能以自身杰出的才能、品质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的人。

效果一:确切。

理由一:从“英雄”二字的本源出发,以《现代汉语词典》对“英雄”的解释作为事实论据,无从推翻。

论据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也充分地说明了司马迁对金钱的认识。由于李陵事件,司马迁受牵连而被判死刑,他又拿不出钱来赎买自己,只好受了宫刑。这本已功利的世界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实在令人不敢想象。

效果二:不确切。

理由二:以历史名人事件作为事实论据,但论据史料本身有待论证,且论述带有主观偏见。

(三)布置下节课辩论内容

1.出示辩题———老人摔倒该/不该扶。

2.说明辩论规则。

教师解说:“借鉴《奇葩说》中前排议员主辩、后排议员辅辩的方式。其中,前排议员中1人立论陈词,其余为‘奇袭手’。为突出本专题的训练要点,采用‘奇袭式’辩论,即一方发言结束,另一方可针对对方论据上的问题进行反驳或提问。重点是要指出对方论据使用的错误,并以此削弱对方的立论。‘奇袭’可以是针对某位辩手的‘点对点’式对辩,也可以是无具体对象的‘群辩’。”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第一环节:正方立论3分钟,反方立论3分钟。

第二环节:双方‘奇袭手’分别就对方立论进行(论据)反驳,时间为4分钟。

第三环节:后排议员可针对立论及奇袭环节进行再奇袭再反驳,时间为6分钟。

第四环节:主辩代表进行陈词小结,时间为2分钟。

人员设置:主席1人,双方各设1名计时员,双方各确定4名前排主辩议员,其余同学根据立场选择做后排议员。

3.选择辩手,明确任务。

选出辩手“4+4”名,其他同学自选立场作为“后排议员”,教师可作调整,使双方人数大致平衡。

要求辩手及“后排”寻找资料,写出辩稿,先行“演习”。

一周之后进行辩论。

第二课时:“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辩论活动

[案例展示](限于篇幅,节选少数片段进行展示)

(一)立论环节

正方:第一,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至今以老为尊……现如今,老人摔倒了都不去扶,这不是道德的沦丧又是什么?第二,……一个人连最起码的道德修养都没有,又何以治国平天下?第三,父母和老师从小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现实中小孩子帮助老人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小孩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成人?老人摔倒而不扶,一违父母之言,二违恩师之命。最后,之所以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当前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信任危机的出现直接影响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反方:……首先,扶起摔倒老人只是一种帮助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却不是最佳的办法,拨打120、电话联系其家人、等待专业人士的援救等方式,显然更好一些。其次,老人摔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大致有下面几种: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使其突然破裂出血引起的中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等引起的眩晕;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心绞痛急性发作,及癫痫发作等。同时,老人骨质较为疏松,一旦摔倒易导致骨折,不当的搬动易造成二次损伤……最后,老人摔到了不该扶,不是我们不想给予帮助,而是有不敢的成分。这不是我们道德上的退步,而是与社会体制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不敢搀扶跌倒老人,是一种淤积已久的“社会病”。伴随着恩将仇报的见义勇为、惹祸上身的助人为乐,传统美德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尴尬。“彭宇案”“许云鹤案”的法律判决更是让公众寒心!……

(课后点评:从立论看,正方有偷换概念之嫌疑,反方更扣题一些。正方的论据,情感偏见的干扰比较明显,其用情感判断所得出的“断言”现象比较突出。这给反方的“奇袭”创造了机会。相比较而言,反方的论据则相对充分实在,更具说服力。)

(二)“奇袭”环节

1.对双方立论进行“奇袭”

反方:正方一辩所举的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都只是论证了道德的重要性,但并未说明道德与扶老人之间的逻辑联系,你方将“不扶”与“不道德”画上等号,是一种主观偏见与臆断,为什么“不扶”就是“不道德”呢?为什么“不扶”就会使“信任危机”扩大呢?

正方: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能证明老人摔倒的主要原因就是你们所说的那几点吗?大家都知道老人摔倒的原因有很多,为什么你们就列举了这几种呢?是因为它们刚好与你们的论点相符吗?如果这样,是不是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呢?

(课后点评:反方的“奇袭”很有力度,抓住了正方因立论的“偷梁换柱”问题而导致论据不力的错误。正方的“奇袭”则相对显得有点耍无赖的味道,仅仅指出反方论据“以偏概全”的毛病是远远不够的,除非能用科学的论证证明对方的事实有问题,而且只有举出更为主要的“原因”来,方可达成“奇袭”的目的。)

2.自由辩环节的奇袭

例1(正方)……现如今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未来我们身边有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现在我们就应该说明老人摔倒应该扶。……

(反袭)请问对方辩友,社会老龄化与老人摔倒应该扶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有因果联系吗?

例2(反方)按正方逻辑,那我们拥有全世界最高的道德期待,但为什么却拥有不断突破的道德底线呢?所有的决策都要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我们都一样,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关键是看周围的东西是抑制我们的恶还是抑制我们的善,而不是片面简单地认为我是好人你是坏人。

(正袭)如果事实确如对方辩友所说的关键是看周围的东西是抑制我们的恶还是抑制我们的善,那么按照对方的逻辑,今天你们倡导老人摔倒不该扶是在抑制我们的恶咯?

例3(反方)既然对方辩友提到概率问题,我倒想问一下对方辩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是多少,我想不用说大家也清楚地球被撞的概率应该比我被讹的概率小之又小,但其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大家也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小的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彭宇案不仅仅是个概率问题,其造成的恶劣影响至少使中国的道德水平退步30年,试问在追求物质生活的今天,我们有多少个30年。

(正袭)请问对方辩友,彭宇案发生至今,我们的道德水平真的退步了30年了吗?你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有事实依据吗?

(课后点评:以上所展示的案例中,双方的“奇袭”基本能针对对方在论据使用上的各种问题展开有效的反击:例1属“无关论据”,社会老龄化是一个事实,但与论点没有必然的联系;例2的事理论据太主观武断,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例3犯了论据不实的毛病,道德水平倒退30年是一个需要论证的断言,把观点当论据是辩论一大忌。)

(三)结束环节

辩论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求各小组上交资料,计有:讨论记录本、辩稿、反思小结。

教师根据上交资料进行等级评定,评出最佳辩手、最佳“奇袭手”、最佳合作辩队,并予以一定的奖励。

【教学感评】

论据是论述的基石,但学生在阅读、写作时,辨别、分析论据的意识不强,能力也有欠缺,这使学生容易轻信文章观点,失去应有的判别能力。学生在写作时,常见的缺陷是以主观臆断代替事实依据,用未必可靠的道理支持自己的观点。用辩论这种“尖锐”而“高密度”的实践活动来加强“论据确切”的意识,无疑是比较好的方式。当学生在观看、学习优秀辩论时,被告知要关注“论据”时,确实能够找出并辨析其确切性。有学生在辩论后感叹说:我们本以为“老人跌倒应该扶”肯定能胜利,但没有想到“不该扶”也这么有道理……

开展辩论活动的困难在于比较耗时,需要学生较多时间、精力的投入,但总体上很受学生欢迎。

篇4:该不该把父母送进养老院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是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另一方面是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父母。而现在的养老院设施慢慢完善起来,老人在养老院居住不仅可以有众多的老年伙伴,而且每日有人提供餐食,生病也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照顾。看起来,把年迈的父母送进养老院似乎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可是,真正送父母进养老院的子女非常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怕被人贴上“不孝子(女)”的标签,同时也担心父母在养老院受委屈。

那么,送父母进养老院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呢?

讲讲我家把我外婆送去老人院(或者叫老年人服务中心比较恰当)的故事吧!

先介绍下家庭背景

我外婆今年80高寿,身体健康,只有两个小毛病:年纪大了耳朵不怎么好使,外加一点睡眠小障碍。外公去世的早,外婆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是个残疾人,所以没办法照顾她;二女儿没有子女,在我读初中之后大学之前一直照顾外婆;三女儿也就是我妈,在我最小的那几年是我妈在照顾外婆(当然外婆也照顾了我),我读大学后,妈妈就把外婆接到了家里一直照顾至今。

外婆生活规律,独立性强。每天早起看书看报,下午出去打打麻将,晚上看看电视。以前和家人一起住的时候天天争着抢着干家务,自己做饭洗衣,我妈怎么劝都不听。

怎么想起送外婆去养老院呢

我妈妈是个好强又孝顺的人,所以不管日子过得怎么样,一直妥妥帖帖地把我外婆照顾得很好。而我外婆也可以在家帮我妈做做饭,减轻一点妈妈的负担。但一直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两个人都性格强势,习惯于当家做主,所以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经常会产生矛盾。两个人就一直这样吵吵闹闹,都是活了几十年的人,谁都不可能改变,谁也不可能真的完全去迁就谁,彼此只能互相忍耐。

受传统思想影响,我妈一直认为送父母去养老院就是不孝,直到看到周围的人很多都把老人送去老人院了,老人的反馈也还不错,才渐渐改变想法。再加上随着外婆的年纪增大,越来越像老小孩,两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摩擦也越来越多,吵架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我妈经常被我外婆气的胃疼,而我外婆也经常不理解我妈的行为,觉得我妈过分挑剔大惊小怪。

同时,外界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外婆以前院子里的玩伴都搬家了,外婆下午固定的牌局也很难凑齐,于是她的业务生活就变得极端乏味。她就只能在家里自己找事情做。老年人做事风格和中年人的差距,也让可能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

于是,在征求了外婆的意见后,在反复考虑了无数次后,我妈开始着手做这个准备。

前期准备

首先就是收集老人的反馈,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其次就是亲自去查探,到各个养老院看一看走一走,看看住在里面的老人精气神如何,看看周边的环境安全与否,看看里面的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如何。再次就是各项准备。挑合适的房间位置、挑选合适的服务价格、买需要的生活用品、打扫房间卫生、和老人院里的邻居及他们的家人搞好关系等等。

试住

把外婆送去的一个月里,我妈几乎天天都会去养老院,看看我外婆过得怎么样,和她一起去食堂吃饭、散步;和服务员聊天,了解外婆晚上睡觉的情况;和周围的老人聊天,了解我外婆的心理状况。期间她跟我外婆说,如果想回家,随时都可以回去。

大概一个多月后,我外婆渐渐适应了养老院的生活,也和养老院的朋友有了每天固定的聊天、麻将、散步等等娱乐方式,生活上了轨道,我妈才开始没有每天都去了。

后期

逢年过节、家里人的生日等重大日子,我妈都会把外婆接回来庆祝;天气最热的时候和最冷的时候也都会让我外婆回家避暑避寒(养老院有空调,但老人比较节约,如果你不督促她是不会开的)。我妈每一周都会买上好吃的去养老院看外婆,如果临时有事去不了,也会和我外婆及服务员通电话了解情况。

现在的情况是,我外婆不怎么想回家了。在养老院,她朋友多娱乐方式也多,而且同龄人之间更有话题可以聊,回家她反而觉得十分无聊。

养老院的环境

养老院在较安静的一个烈士纪念馆的背面,也算依山而建,环境清幽,但离市区也很近,住在这里的老人可以在纪念馆里散步,也可以去市区逛街。

房间设置可以选择,有单间也有双人间。专门配了24小时值班的服务员,房间里有呼叫按钮随传随到。在另外加费的情况下,服务人员可以帮你买菜、洗衣服。房间里有独立卫生间和小的厨房。养老院设有食堂,采取饭卡制,要是不愿意吃食堂的话也可以自己做饭。

麻将室棋牌室也都配备齐全。我外婆唯一有意见的是没有图书室,不然她肯定就更开心了。

总的来看,外婆在养老院过得很开心,我觉得送老人进养老院不代表从此以后再也不照顾他(她),也不代表推卸责任。

养老院解决了几个问题

在我看来,养老院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老年人与后辈沟通不畅及生活方式不同造成的矛盾。代沟这种东西,是永远存在的。

在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其实给出一片空间也许是更为尊重的方式。

2.老年人的心灵空虚问题。有人说送养老院的老人多可怜,都没人和他沟通了。其实如果环境适合、周围的老人能有共同语言,去养老院的老人反而会比在家充实很多。如果把老人留在家中,却只会对其大呼小叫,或者根本不与其沟通,他能得到的心理慰藉不会比在养老院和朋友唠嗑聊天来的多。

3.子女工作期间对老人的照顾问题。在一般的家庭中,子女基本大半天的时间都在外面忙碌,放老人一人在家其实也并不安全。

选择一个合适的老人院,就相当于给老人租了一套房子、找了一群朋友、请了几个保姆,让他(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要不要送养老院因人而异

当然,老人院也不是万能的,适不适合、应不应该送养老院也要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来考虑。

从老人的角度来看:老人是否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子女的心理依赖度有多高,老人是否能够接受这样一个行为,他(她)的性格能否较好地融入一个新的社交圈子。

从子女的角度来说:要清楚送养老院不代表责任的放弃,对老人的关心仍然要时刻放在心上;要像对待一件工作任务一样来看待这件事,事前有准备,事后有归纳总结,不能轻率地做出决定;送父母去养老院,是为了让他们过得更好,你要抱着这样的目的去准备这件事情,也要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要求你自己,还要抱着这个信念接受别人的评点。(编辑 王俊聪)

篇5:老人摔倒该不该扶作文

记得我有一次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讲的是在一次某公司的面试中,许多人看到了有一个老年人摔倒在地上,却一个个都装着没有看见,只有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上前扶起了老人,结果最终就是那位年轻人被录取了,原来那位老人就是该公司的董事长,而那场面试在老人摔倒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就是因为那个年轻人扶起了那位老人,老人就对年轻人产生了信任,缩短了心灵的距离,所以年轻人才被录取的。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和好朋友开始往来的那个第一次的过程。在小学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十分的出众,有一次语文考试只得了60多分,那时我十分的沮丧,希望有一个人能安慰或鼓励我一下,但没有谁注意到小小的我,只有他注意到了我,放学的时候,他主动和我一起走,并且说了很多安慰我和鼓励我的话,我当时的心中就对他产生了信任,后来,我俩就成了班上人人都羡慕的铁哥们,后来,我问他那时候为什么要来安慰我,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我那时很需要别人的安慰。虽然他是不经意的,但是就是因为他的不经意才让我们成了铁哥们。

记得在初一选班长的时候,我那时是刚来到重庆,班上的同学我一个也不认识,那时感到一丝丝的恐慌,觉的十分的孤独,就在那时,我们的现任班长,上前来主动和我打招呼和交谈,就在他和我打招呼的那个时候,我和他心灵之间仿佛架起了一座桥一样,而架起这座桥的根本原因就是信任。我和他现在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我也在那时选班长的时候投了他一票。

我们每一个人之间,只有都存在着信任,就可以缩短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美丽而又牢靠的心灵之桥。

篇6:专题探究:老人摔倒该不该扶

民意调查显示社会信任危机凸显

首都经贸大学等3所高校联合发布“社会信任问题的大陆消费者民意调查”,从政治、经济和社会3个层面来体察民众对中国社会的信任度。就目前热议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问题,高达87.4%的民众认为不能扶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

据首经贸统计学院负责人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涌现。为了分析这一现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联合发起了关于社会信任问题的大陆消费者民意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3个层面的信任危机已经凸显,其中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现象最为突出:26%的受访者对政府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前景持乐观态度;12.3%的受访者相信品牌餐饮业不会使用地沟油;只有8.1%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社会中人与人的信任度较高。

针对时下热议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问题,高达64.8%的受访者认为围观民众该扶起老人;26.9%的民众认为是否该扶不好说,要视情况而定;仅8%的民众认为不该扶。调查组工作人员表示,该数据显示,社会道德观念虽然存在,但社会的信任危机导致道德判断受到冲击。

另一组数据调查显示,7.2%的民众认为不扶的主要原因是事不关己,因而冷漠置之;而高达87.4%的民众认为不能扶老人是因为怕惹祸上身,这其实是社会信任危机的最根本体现;还有5.3%的受访者认为医疗知识不足、怕给老人带来更大伤害是不扶老人的主要原因。卫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这条消息被各大媒体以“跌倒老人扶不扶要看情况”“跌倒老人不应立刻扶起”等方式解读后,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许多网友斥责卫生部这个《指南》仅仅关注技术层面,而偏离了民众所关注的道德争议,“非常可笑”。

其实,这部《指南》只是近日卫生部发函给各地疾控中心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之一,只不过刚好赶上“扶老人”的道德争议,被媒体炒作一番后,“躺着中枪”。民众对《指南》的关切,实质仍然是近期众多“扶老人”争议的延续。然而,卫生部的这个不合时宜的《指南》却毫无疑问加剧了人们对“扶老人”的担忧:这个社会还扶得起老人吗?

为什么这个社会扶不起老人呢?

“墓碑式判决”与“令人惶恐的两万字指南”

扶不起老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经历了诸如“老汉摔倒无人敢扶,唯独外国女子上前喂水”,“女子报警救人前连续找七名见证人”等数不清的事件后,最近连续发生的“司机救人反赔偿”、“摄像头清晰记录老太太诬陷好人”、“88岁李大爷摔倒后无人敢扶最后窒息死亡”(任志强感慨“终于出人命了”,实际上这不是第一次),还是让“扶不起老人”再次成为民众广泛关心的话题。

人们大多已确信,什么“道德滑坡论”、“旁观者效应”都是次要的。造成这个社会出现连老人都不敢扶的窘境的,就是部分老人品质不好,习惯讹诈,以及两个荒唐的法院判例——“南京彭宇案”与“天津许云鹤案”。

专题《是什么让老太太诬陷好人》曾经多角度分析了老太太们诬陷好人的原因,但就彭

宇案、许云鹤案本身,我们不愿意过度渲染其负面效应。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两起案件的负面效应已经深刻地种在人心之中了,就算法院对案件进行改判,挽回的也很有限。正如法大教授何兵所说,这两个案件都是“墓碑式判决”,造成了关于“扶老人”社会信任体系的整体垮塌。

在这种情况下,卫生部出台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自然看上去非常滑稽,这份干预指南全文41页共23000多字,其中所列的技术要求让大多数的民众都不可能用心读完,更遑论牢牢记住并应用。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份实际上针对专门人员的指南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只能是一纸空文。相反,由于其内容太多太专业,反而可能让民众感到惶恐,更不敢轻易“干预”老人跌倒。

当道德成为义务,谁还敢扶老人?

“彭宇案”负面效应的实质,就在于这个案反映了在当下中国,做类似“扶老人”的好事,风险太高,成本太高。

这是因为,在中国,很多人对他人的道德要求过于强烈,有时却对完成法律规定的义务也赞扬得过了头。结果往往把道德当作了义务,或者把义务当作了道德。公交车上关于老幼病残孕专座的规定就是一个典型,道德义务不分,总认为依靠人的“通情达理”就能让占座的人自行让开,结果往往是占座者对所谓的规定毫不理睬。而假如这些规定有法律效力,老人孕妇们面对拒不让座者能够像德国人那样打电话报警,相信情况很快会有改善。

而在中国,“扶一把老人”本来只是一种道德要求,然而由于“见义勇为”的崇高感,很多情况下却变成了一种“法律义务”,不仅要送老人入医院,甚至还要承担垫付医药费,被诬陷后还要赔偿等种种风险。本来,一个人想做个好事,愿意承担的成本无非是耽误几分钟,帮忙打个电话等等。但考虑到彭宇案、许云鹤案的判决结果,许多人自然索性就高高挂起。古语说得好,趋利避害为君子,成本效益才是人考虑问题的根本。有些人指责人心浇薄、试图从道德层面呼吁大家不计得失、伸出援手,自然不会有效果。

即将老龄化的社会却扶不起老人:未来有多可怕

如前所述,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自然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然而这份《指南》中的一些数据,却反映出“没有人敢扶老人”的社会未来有多可怕。

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而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老年人的比例今后只会越来越高。而据美国的统计数据,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有30%出现过跌倒,按这个发生率估算我国每年将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而跌倒往往后果严重,是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06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率男性为49.56/10万,女性为52.80/10万。据此推算,每年就有几万老年人直接死于跌倒。

如果跌倒的老年人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援,那么窒息而死的88岁李大爷就绝对不会是跌倒而死的最后一个,在普遍不敢扶一把老人的社会里,老人们伤残和死亡的比率显然会大大增高。

而谁没有变老的一天呢?可以想象的图景是,在一系列“南京徐老太”和“南京枉法法官”的影响下,不去扶老人这种事只会越来越多,怎么办?

有学者提出设立“见死不救罪”来维护社会正气,这在某些国家或许能够行得通,但在当下中国。设立这种罪名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原先无数人围观李大爷摔倒猝死,而后则是李大爷摔倒后,所有附近行人作鸟兽散,李大爷就算喊救命可能都没人听到。

制度保障扶老人:“先小人”才能“后君子”

学习新加坡:老太太反咬救援者要重罚

西方体系的《好撒马利亚人法》,主要还是防止见义勇为者因被施救者出现意外而担责,而在实用主义盛行的新加坡,其相关法律则极为明显的针对恶意反咬。

对于见义勇为,新加坡的惩罚机制规定,被援助者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影响恶劣、行为严重者,则以污蔑罪论处。据称,该规定实施以来,新加坡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公民在实施见义勇为时也免去了顾虑和担忧。

政府和社会要尽量创造条件保障见义勇为

除去法律上的改进空间外,政府可以采取很多措施能够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对“扶老人”这件事而言,只要能够在更多城市公共地方尤其是交通要道装上摄像头,自然也能够减少扶老人的心理障碍。另外,严肃执行“急诊科室,面对危重病人,必须先行救治,及时提供紧急医疗服务”的规定,也能让施救者免于“垫钱救人”以致有理说不清的情况,不致重蹈彭宇案覆辙。

另外,民间有人设立“搀扶老人风险基金”,为勇于搀扶老人却被冤枉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必要时还会提供经济帮助。这同样很好的给潜在见义勇为者传达了一个信息,遇到老人跌倒放心地扶。虽然这算是个无奈之举,但在政府、司法作为不够的情况下,民间的补充措施仍然有助于鼓励见义勇为。

总而言之,政府和社会要尽量创造条件,引诱好人发出善端做出好事,而尽量去除障碍,当然,也不能排除部分人借助大环境,明明是自己让老人摔倒了,却利用舆论倾向来洗刷自己责任。对于这一点,需要更令人信服的司法进行惩恶扬善。

“能够扶老人的社会”实际上是“陌生人社会”

社会转型期间民众信任度下降

社会转型需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

如以往的专题所述,扶老人之所以成为现在广为瞩目的话题,并不一定是因为“道德滑坡”,更大的原因可能在于民众的社会阶层、经济地位出现了分化,以致社会广泛出现不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感。而在当年大家都不怎么富裕的年代,类似的社会问题自然相对较少。

而如今,社会、经济各方面出现很多进步,但这些进步却相当不均衡。一个显著的落后之处是,我们的社会还是“熟人社会”,人们互相之间只信任熟悉的对象。而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陌生人社会”,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这样分析“陌生人社会”:“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或陌生人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

在习惯与陌生人相处的社会,由于社会的普遍信任度高,帮助他人,见义勇为的机会自然也相对较高,在发达国家,为“能不能扶老人”这种事而掀起全民讨论的事情可以说极为罕有。而我国,正处于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的道路中,然而由于阶层分化等

原因,某种程度上这个过程还出现了倒退,“扶老人”问题的出现,就是显著一例。

用法律、信任取代道德的规范作用

所谓“陌生人社会”的特征,最主要就是法律作为规范社会成员关系的核心制度比较健全,从而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的行为规范作用自然可以相应减弱。而在法律健全,信任度高的情况下,法律的规范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施救不担责的前提下,欧洲的“好撒玛利亚人法”就与美国强调自由的原则有所不同,还加上了类似“见死不救罪”的内容,例如,德国就要求每个司机当遇到事故或事件时,并基于安全的情况下,停车和提供援助,否则的话可能触犯刑责。在德国司机都受过严格的救援培训与考核的情况下,这个规定无疑比我国卫生部出台的这部《指南》要有用得多。

由“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而想到的曾几何时,老人摔倒后是扶还是不扶也成了大众关注的问题。诚然,扶起老人的好心人被多次讹成“肇事者”而见诸新闻、报纸、博客等媒体。这不免使得好心人的心越来越凉,最后可能还会变成“拔凉拔凉的”了。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十几年前或者更早以前没有出现或极少出现类似的事情呢?为什么类似的问题只有近几年才多次出现呢?

以我个人看来,这可能是国民素质普遍下降的现象!

现代社会,科技在发展、经济在发展„„似乎没有不在发展的东西。但我敢肯定的是,国民的素质是在下降——至少没有发展。

纵观媒体报道,扶起老人被讹诈只是其中的一种令人气愤的现象。诸如开豪车打人的、炫富的,还有那位创造了一句经典口头禅“我爸是李刚”的官二代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可谓越来越猖、越来越狂、越来越乱!

如果把老人摔倒这件事放到五百年前,我们无法想象那位老人就在路旁因无人去扶而致使伤情越来越重;说近的,如果将此类事情放到五十年前,我们肯定会发扬“雷锋精神”,毫不犹豫地去扶起老人,送到医院。可现在呢?人们竟然在思考“我要不要去扶起他”。这不是人们都变得冷漠无情,而是实在有苦衷啊!万一被人家讹了怎么办?摔倒的老人也是的,扶起你的人是你的恩人,你怎忍心去讹诈人家呢?摔倒者和围观者如果有一方素质低下,那么此事就不会有好的下场。

所以,这个问题一般会有三种结果:

一、老人平安无事,好心人受到感谢和赞扬;

二、老人平安无事,好心人被讹为肇事者;

三、老人伤势越来越重,围观人群却冷漠相对。

看看吧,这种情事发生后,好的结局只占这件事情的三分之一!这也就是形成“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的重要原因!素质的下降,公德心的沦丧致使一幕幕不该发生的悲剧反复地发生。我不知道在国外是否也有这样的事情。

请提高国民的素质吧!

篇7:老人跌倒我们到底该不该扶起来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这是众所周知的彭宇事件。

继而媒体曝光出诸多诸如彭宇案之类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诬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断”等逻辑推理的理由判决巨额赔款等案例,越来越多的社会舆论开始讨论并指向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老人跌倒我们到底该不该扶起来?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或许在过去千百年来,这只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但简单细微之处彰显出的却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大问题,遗憾的是看起来如今这已经成了一个奢侈的社会公德,甚至可能会让心存善意和道德良知的“好人”们经济破产。跌倒老人该不该扶被全社会、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的公德已经破产了。显然,似乎作为社会人,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现在有网友谈论到这个问题时,有人提到:你和别人开玩笑说这句话,得到的回复1.扶不起!2.我整个人都扶老奶奶了!有:没个十万二十万,就算是雷锋也不敢扶。也有:要看附近有没有摄像头,如有还是上去扶一把,如没有就当路过。还有这样一个笑话:3个富人在炫富;1说:我家开宝马!2说:宝马是我家的垃圾车!3说:我天天扶老太太过马路!

1、2说:3哥,还是你有钱!看了这些评论,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每每与朋友们谈起,都可以引发很强烈的反应。社会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太多太多,数不胜数,某某在公交车上被顺走了钱包、某某的爸爸衣服被割开,钱包不见了、某某的妈妈被迷晕,钱财尽失……有句话说的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此多的问题直面而来,难道我们不需要深深的反思吗?这个社会出了什么问题?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又该如何呢?这样一个矛盾综合体的社会,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呢?

我觉得是社会伦理道德出现了问题,也许这是社会发展的通病。

越来越多的人不知廉耻为何物,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失职吗?越来越多的人陷

入毫不费力的投机取巧中,这难道不是法律的失责吗?社会能越发展,人类的素质却在降低,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感觉不到安全感,这样的事件越多,人们的心肠就会越硬,在遥远的将来,要去何处找寻诸如雷锋的好心人啊?社会不给予我们安全感,反而一味的回避这个问题,要我们如何不在自己保护自己,如何安心坦然的做好事?彭宇事件的真相被“保密”了,一个轰动全国的、影响到所有人道德和价值观取向的重大事件就这样稀里糊涂和解了,就这样在人们的质疑声中落下了帷幕。但在网络时代,想绝对保密是不可能的,保密反而让人们怀疑事件处理的公正性,司法机关的如此执法,能不让人寒心吗?

彭宇事件真实地反映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的转型对人的影响,反映了现实阶段人与人、人和政府的关系的状况,其中的信任危机让人忧虑。社会在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变,但不能向坏的方向变。一个人人自危,互相之间漠不关心,人与人之间没有爱的社会,是不可能和谐的。

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日”,记者在郑州街头扫街“学雷锋”,结果令人尴尬——两天内出手帮助14次,竟13次遭到或直接或婉言的拒绝,还一度被误认为别有企图,甚至有一次还差点被当成贼。2010年12月29日14时许,在福州市六一北路与湖东路交叉路口附近,一位85岁老人孤身外出,摔倒在人行道上,围观者无人出手相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

我们都对社会道德的下滑担忧。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受害者,但同时我们都在有意无意、主动被动中扮演着不良风气制造者的角色,我们都很尴尬。我们都希望有个冰清玉洁的社会环境,我们都需要爱和被爱,关心和被关心,信任和被信任„„现今的状况不能不说是我们社会道德的悲哀。处在经济繁荣、道德低下社会中的人们,是没有幸福可言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个结论。而且这样的经济繁荣对所有人来说既没有意义,又是无源之水,道德的衰败最终会摧毁经济的繁荣。试问,缺乏了信任的社会会怎么样呢?答案不言而喻,这样的社会是从内部开始腐烂的,华丽的外表只能遮掩一时,当褪去着华丽的外衣,我们还剩下什么?为何治病要治本?为何斩草要除根?我想都是一样的道理吧!从最根本处入手,一切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

曾经放过一个电影,名字叫《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面的情节和南京的彭宇案完全一样。那个电影虽有一定的反响,但那毕竟是文学作品,是被加工过的,影响有限。彭宇事件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他的影响巨大,不言而知。一时间,家人之间在出门之前叮嘱的话竟然是:出去看到老人躲远点,老人有事千万不要去管!如果良心过不去,一定要在周围有足够的证人时,才可以去管,而且在有人救助时赶快离开!另外,在路上碰到了停在路边的车千万要绕道走,以防万一被拉进车里……这样的叮嘱令我觉得悲哀,如果一个社会到了救助别人之前要先找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时,这样的救助还能有多大的效果和意义?当一个社会缺乏起码的信任,当一个人时刻提防别人的误解,甚至做好事时都得穿戴好盔甲,这个社会就不仅令人感到悲哀了,而是深深的恐惧。

上一篇:唐家铺中学召开2012年中考总结暨2013年中考动员大会下一篇:高村小学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