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关注后进生 构建和谐班级

2024-05-02

以人为本 关注后进生 构建和谐班级(通用11篇)

篇1:以人为本 关注后进生 构建和谐班级

以人为本 关注后进生 构建和谐班级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徐桥高中 詹金华 2009年4月12日

在徐桥高中第一次“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会议上,李进华校长就强调:如果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那么一心一意为学生服务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天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我们要服务所有的学生,而不仅仅是“优等生”,尤其是不能歧视所谓的“差生”“后进生”。在排位、提问、批改、辅导等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平时的思想教育中,对“差生”“后进生”要一视同仁,甚至要更加关爱。因为人人生而平等,而且高中生有很强的自尊。一旦伤及自尊,也就等于毁了一个学生;而毁了一个学生,也就等于毁了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再说,“差生”“后进生”问题解决了,班级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且还会为教育工作者本人、班级、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会后认真一想,猛然警醒:自己教书育人也快二十年了,但对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思想理论上的高度自觉。而且在平时 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时不时地、有意无意地伤害“差生”“后进生”的自尊,并为“差生”“后进生”问题伤透了脑筋。似乎班上一节违纪、一切问题都是“差生”“后进生”惹的祸。有时一气之下,恨不得将他们统统“开除”了事。

在第二次集中学习会议上,李进华校长又进一步强调:要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并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现代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早已证明,正面引导和鼓励、激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效果良好,作用巨大,而打击和伤害只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对所谓的“差生”和“后进生”,更是如此。一次小小的肯定和鼓励往往会唤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诱使他们的发愤图强,自强不息,从而使他们获得极大的好转和进步;相反,一味的责骂和打击,只会使他们自甘堕落,一蹶不振,乃至步步沦入“万劫不复”之境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差生”“后进生”!再说,所谓的“差生”“后进生”也并非一无是处,毫无优点和长处可言!实事上,“差生”“后进生”只是某些方面“表现”差一点、成绩差一点而已,而他们的品质并不一定差!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内在品质在某种意义上优于“优等生”。比如说,他们往往更尊重老师,更崇拜老师,更感激老师。一次小小的表扬或偶 尔一次的提问,往往使他们感激不已,甚至铭记终身。而“优等生”因常受“青睐”,反而不以为然,甚至自以为是,贬抑老师。他们往往自认为成绩好,考上好大学,只是自己的好本事,是自家的祖坟山、老屋基风水好!而且,“差生”“后进生”有时往往更体贴他人,团结同学,热爱班级,热爱劳动,有很强的班级荣誉感、归属感,并有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在文学、艺术、体育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往往超过“优等生”。并且往往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而且重情重义。他们在学业成绩上也许差一点,但进入大学、走进社会后,他们的发展并不一定逊于“优等生”。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应关爱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精心培育每一株幼苗,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这既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和谐的校园,也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么今天他们在学校破坏、捣乱,明天就会危及社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累赘乃至破坏分子。这是一个严肃而又重大的问题,关乎每一个家庭的未来,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李进华校长又说:关注“差生”“后进生”,并不是说忽视、淡化“优等生”!如果是这样,那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教 育态度上,我们要一视同仁;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因材施教。总之,有教无类,平等对待各类学生,顺应其天性,让各种各样的学生都能健康成才,成为社会方方面面所需要的有用之才。这样,当所有的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生”“后进生”,都有了奔头时,我们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和谐有序、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班级。

对于李校长上面的一席话,作为一个老教师,我感触尤深。会后,立即付诸教育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我明确了教育目标,改变了育人态度,转变了教学方法,我班全体学生奋发向上,学习、纪律、安全、卫生等各个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班主任管得轻松,老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愉快,我班也真正成了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各个方面都信得过的优秀班级。

篇2:以人为本 关注后进生 构建和谐班级

“你怎么又讲小话”,“你给我站起来”,“你又违纪了明天叫家长来学校”,“你怎么就怎么笨呀”。。。这些话对于大部分的老师而言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学困生”,是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平均水平,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困生”的产生有很多的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他们是老师,家长以及周围其他人长期错误态度日积月累形成的。孩子在第一次的考试中考了九十分,自己觉得还很满意。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可是听到的却是“班上其他同学都考了一百分你怎么就只打了九十分呢?”其他同学看着他,什么都不说,可眼神里却充满了鄙视。于是孩子希望快点回家,希望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赞扬。回家了,父母看到成绩很高兴的表扬了孩子,但是当他们听到班上还有那么多的一百分,父母的脸马上沉下来。这种鄙视和不满从小学一直累积到初中,学习兴趣再浓厚的学生也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恐惧,因为他们在学习上找不到安全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意义。于是他们开始选择放弃学习,选择违纪来获得关注。

其次,他们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农村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在家里,他们和祖辈们住

在一起,接受的是隔代的家庭教育。深深的代沟让他们的性格变得孤僻,不愿和别人交流,也不愿意别人走入他们的内心。在学校,他们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但是却找不到好的方式,于是变得叛逆。社会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他们一不小心就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境地。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呢?批评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他们的脑海里和心灵上已经塞满了批评。在北京市一项对“学困生”原因的调查中,只有百分之十的教师认为责任在自己,然而,也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认为责任不在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要有“三心二意”。“三心”就是耐心,宽容心和赏心,“二意”即创意和诚意。

“学困生”在每个班上都有,我班也不例外。班上有个学生叫章檀,对英语学习兴趣特别浓厚,但是数学成绩差到了谷底,上课喜欢讲小话,喜欢和老师顶嘴。第一次英语测试进了前三名,但是数学却没有及格。第一次找他谈话,我批评了他一顿,说偏科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满以为他会从批评中得到教训,不再讲小话,努力听数学课。可是第二次考数学考得更差了。在向其他老师请教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后我又把他找到办公室,我极力的夸奖了他的英语学得很好。然后心平气和的帮他分析了偏科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当时他似乎是听进去了。我也满以为他会努力学习数学,但是我又一次失望了。一星期后,他做出了一件很令我失望的事情,我发现他和一群初三的学生在一起抽烟。我努

力的想该如何来很好的处理这件事情。我想狠狠的批评他一顿,我想就把他家长叫到学校来,我想再也不管他了。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还没开口讲一句话我的眼泪一直往下掉。不是生气,只是很失望,很失望。他很着急的一直道歉说他错了,事后交上来厚厚的保证书和道歉信。那次后,他上课没再讲话,也不再和初三的学生混了。可是数学成绩依然没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一切都在慢慢改变,我希望它能够越变越好。这件事情使我学会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和宽容心。

除了耐心宽容心外,我们还需要有赏心,就是赏识你的学生。著名教育家周宏教授多次提到,没有傻孩子,只有不称职的老师。他大力倡导赏识教育。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关注,尤其是“学困生”。有时候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会极大的增强学生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班上有个学生叫李成的。成绩不是很好,喜欢调皮捣蛋,上课总是磨蹭一些无光紧要的事情。但是,我发现每次我上课时,他开始还很认真的听,如果我没叫他回答问题或没关注他,他就开始搞小动作了。那以后,我时时的注意着他,当我提出问题时,我用眼神鼓励他大胆的讲出答案。渐渐的他上英语课比以前好多了,成绩也有所提高了。赏识能够让他们得到满足,从而找到方向,找到学习的动力。

对于创意和诚意,北京市中小学学习困难研究会会长梁威在“如何认识和解决中小学学习困难问题”的讲座中提到,要建立新型的校本研究模式,对学习分化严重的问题要提前介入,要建

立分层测试卡,避免教学评价一刀切。分层测试卡包括三部分,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基础练习主要检测当堂所学的基础知识,综合练习包括与以往所学相关的知识,拓展练习则能够起到促进思维发展的作用。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收获的喜悦。这样,“学困生”就吃得了,大部分学生吃得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了。从而起到减少学生学习的不良积累,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此外,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评价模式,建立新型的评价,不要认为只有考试得到满分的学生才是成功的。同时,利用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来解决不想学的问题;用基于学科教学的校本研究来解决学生学不会的问题。

此外,还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救助“学困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一个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联盟。

篇3: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的班级管理

一、建构以人为本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管理者, 但在人格上是和学生相等的, 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一个学生, 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能敞开心扉, 心情舒畅的教与学。我在教育学生时, 主要注意以下两点。

1.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 决不能一味的训斥或是尖刻的挖苦,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教育, 必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关爱, 他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并改正缺点。班里有个叫小建的经常迟到, 但每次总是差那么两三分钟。那个下雨的早上, 他又迟到了, 在楼道上遇到了我, 我没有马上指责他, 只是温和地问他是否路上不顺利?他马上点头并举了一系列的证据。我看着他说“:是啊, 路上不好走, 真是让人烦恼!所以每次到班里, 看到你的位置是空着, 我心里就不踏实, 直到看见你来了, 我才放心。你没到的时候, 老师可挂念着你了。”说完我就让他直接回班里的座位上坐好。奇怪的是从那天起, 他竟然连续几天都没有迟到, 而且上课好像还蛮认真听讲的。有一天下午, 我给他妈妈打了个电话, 向她讲述他的转变。妈妈说几天前小健放学回家后问她“:妈妈, 我上学骑车要经过几个路口, 您担心我吗?”妈妈回答说“:你都这么大了, 还担心什么?”他沉默了, 忽然说:“老师说她看不见我的时候, 会担心我。”当天晚上, 小建自己上了几个闹钟, 并告诉他妈妈, 从明天起, 不用再催促他起床, 他一定会准时到校。原来是这么回事!放下电话的我在感动之余明白了:自己的关爱教育已经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美丽的种子, 现在就是要用心浇灌等待它健康生长, 开花结果。

2.信任学生、帮助学生

对学生来说, 老师越是信任他, 他学习就越勤奋, 自信心就越强, 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 老师再辅之予帮助, 学生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 我总是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情况, 给学生们积极的心理暗示, 或努力创造机会给学生, 让他们觉得老师信任自己的。刚接手新的班级时, 班里有一位学生, 性格很内向, 据原班主任说他从来不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 但是他对唱歌比较感兴趣。那一次, 我特意为他举行了一次“想唱就唱”的班级活动, 让他当主持人并策划班级节目, 当时他紧张得不得了。我很肯定地对他说“:你一定行!”然后安排几个班干和他一起研究整个活动的细节。在节目的最后, 他倾情演唱了一首他最喜爱的歌曲, 把整个活动掀起高潮。从此之后, 他不再沉默寡言, 而是变得积极主动参与班级各项活动, 学习也突飞猛进。

二、营造高尚和谐的班级文化、促成学生自我教育

最好的班级管理不是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 而是学生从一个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 从不自觉到形成自觉的习惯。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该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可以叫学生不要随地吐痰, 但是有一种环境, 使得学生不好意思吐痰;教师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 但有一种氛围, 使学生置身其中, 不学就觉得愧对老师和自己, 这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魅力。通过班级文化建设, 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管理自己,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布置教室, 形成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 在黑板报上方装贴“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等格言警句;在教室前门旁布置“我的格言”栏, 让每个学生写一句自己的格言, 再在格言旁署上名字, 贴上照片;让学生自主制定《班规》、《班级公约》, 《小组大比拼实施细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人人都参与班级管理, 参与班级学习和各项活动的竞争……所有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促成学生自我教育。学生具有了自我教育能力, 就有了自我调节等的能力, 使思想荧光屏的图像趋于清晰、真切。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沟通学生的思想, 融合学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 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 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班级联系起来, 自觉主动地为创造健康向上的班风而努力奋斗, 形成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班级精神。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 因而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中, 对形成有特色班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本主义尊重教育过程中所有“人”的因素, 创建和谐班级需要班级每一个成员。作为班主任, 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 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开展。只有这样, 才能焕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 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文选》

篇4: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班级

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好,也不太遵守纪律,管理难度很大。但是,这些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在工作中,笔者不断探索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班级管理方法,并借鉴其他班主任的先进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

一、规范班级制度,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制定详细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笔者针对早操、课间操、卫生、课堂纪律和晚自习等方面制度的特点,初步制定一些管理方法,并付诸实践。试行一段时间后,让全班学生讨论,并反复修改规范成文。让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班长,负责当天班里的纪律、卫生等工作。

因为有了“换位”管理,班级基本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风气。

笔者所带的2013级数控(2)班,全班都是男生,其中一半是初中辍学或曾在外打工的学生,组织纪律性差。自从制定了班规,一年多来,数控(2)班班风有了很大转变:班级由“后进”班成为全校的先进班集体,多次获得学校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班级的男生宿舍,一学年几乎每周都获得宿舍评比第一名,成为全校男生宿舍的标杆。同时,在2014年4月学校队列会操比赛中荣获全校第一名,在2014年10月校园篮球赛中获得全校第一名。

班主任如果什么都大包大揽,是培养不出优秀学生的。在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笔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事,并从旁加以引导。

比如,学生进校报名时,笔者让学生自己去领书、发书、打扫卫生,从中发现哪些学生认真负责。每周的主题班会活动中,每位学生都会总结自己上一周学习、劳动情况,值日班长则总结自己值周时的班级情况,最后由笔者进行点评和补充,并表扬先进、指出问题。

对学生的“放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学生流失率也创全校最低。2014年5月,校学生会换届选举,笔者所带班内有10名学生分别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部长和干事。

二、尊重学生,做好思想工作

班主任应该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对事业执著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引导学生。班主任的关怀是赢得学生信赖和尊敬的最好办法,应该花时间去倾听学生心声,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

目前,社会上的一些诱惑,让个别学生思想比较复杂,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想法。比如,开诚布公地给学生讲解过度上网和吸烟的危害,让学生对此类问题有清晰认识。带领学生参观学校优秀毕业生经营的企业,让学生明白上职业学校,同样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进而与学生探讨关于理想和如何做人的道理。

班级工作中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是笔者工作的“重心”。对于这类学生,笔者会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并通过体育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几个爱逃课上网的孩子喜欢打篮球,课外活动时笔者就和他们一起打篮球,学生们惊呼:“老师,你不但课讲得好,打篮球也很厉害。”笔者也毫不谦虚:“我的足球和羽毛球水平也很高,听老师的话、跟着老师学没有错。”

笔者每次打完球都会在球场旁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讲解上网对身体的损害。慢慢地这几个孩子不再逃课去上网,网瘾也逐渐戒除了。

三、对学生有爱心,多鼓励他们

学生是一个富有独特个性的群体,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约束学生,要善意地看待和评价学生的天性和行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提议、每一次进步,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

笔者通常会公开表扬每一位学生的进步。班内设立了各种类别的奖项,让更多的同学都有机会得到表彰,而奖品无非是一个小本子或者一支水笔等学习用品。奖品虽然很不起眼,但学生们获奖后却很开心。有一次学校广播操比赛,学生们场上表现出色,最终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于是,笔者就奖励每位学生一瓶饮料,学生们都很兴奋,觉得他们的付出得到了肯定。自此不管是早操、课间操,还是运动会,学生都积极参加。

在日常生活方面,班主任对于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也应尽可能地提供帮助。班上的小马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差,冬天只穿了件很单薄的衣服,笔者知道后从家里拿了几件棉衣悄悄送到他的宿舍。2013年12月的一个晚上,寒风刺骨,学生小亮夜里突发急性中耳炎,疼痛难忍,凌晨三点给笔者打电话。笔者从家里骑摩托车跑了十几里路赶到学校送他到医院治疗。

四、经常和家长保持沟通与联系

教育是一个整体,家庭教育不可缺少。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学生有旷课等违纪行为,笔者往往会第一时间通知学生的家长。其实,通知家长并非是“告孩子的状”,而是互通有无,探索帮助学生的最佳方法。同时,笔者也会告知家长孩子在学校的优点和进步,给家长以信心。

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开展德育教育

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不富裕。笔者通常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寒暑假由学校集体组织学生去电子厂等企业勤工俭学。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既能挣一些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又能获取技能和社会经验,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同时,学生能逐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老师的良苦用心,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德育效果显著。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作为班主任,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德育理念,改进管理方法,才能把班级工作做得更好。

篇5:以人为本 关注后进生 构建和谐班级

和谐的音乐使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班级,不仅能够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关系,而且和谐的班级氛围还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健全学生人格。在和谐的基础上,合作与竞争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也十分重要,它可以使班级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可靠保证

下面,我就构建和谐班级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班级的情感基础

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因为,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强势地位,如果教师没有民主管理的意识和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就很难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作为班主任,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精——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响当当的任课教师,信其道更尊其师;

要想让学生敬佩你,你的专业必须过硬。

前几天在餐厅吃饭时几个初三学生坐在一起,一个学生在和其他学生说自己的班主任田萍老师,另外一个学生问“田萍是谁?”那个学生说“就是普通话说得最棒的那个老师。”说的时候眼神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所以,我觉得一个老师要让学生佩服你,自己的业务必须的精,说话才有分量。

2、讲师德——讲师德既是为学生,更是为自己;

你在读大学时,某天有个女孩对你回眸一笑,你觉得像在云端,那一

天幸福无比。而你走出校园,一个乞丐端着盆子对你笑,你说神经病,笑什么笑?同样是有人对你笑,为什么你的感觉天差地别?因为笑的人在你心中地位不一样。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成为学生敬重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一个班主任老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是师德,这样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

要教会孩子做人的前提就是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作为班主任老师要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都要做到。如:要求孩子要爱惜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那老师在与学生一起午餐时,就应做到不浪费每一粒粮食。老师要求孩子要按时到校,那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应该做到守时这一点。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换位思考、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班级的基础 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尊重、理解每个学生。有一位作家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

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老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燃起学生一分自信。

治理民主化在班级治理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治理,走班级治理民主化的道路。相信每个学生,坚持讲民主、讲平等、讲公道的准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与需求,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班级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必须征求学生的意见,大事由全体学生表决。如班干部改选、学习小组如何划分、班级工作计划及目标的制定、班级座位的调整等。小事则由班委会讨论或由班主任找学生谈心来解决。

三、构建班级自我教育管理体制

1、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必须由学生中的优秀者担任,他们由全体学生选举产生,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老师的助手,班干部每周一例会,向老师汇报班级事务。这是我们班的班干部集体,他们都是由学生推荐选举产生的。

2、卫生、纪律评星机制 这是我们班班长向我建议的,有纪律委员和卫生委员具体负责,每天一评星,每周一汇总,明天根据自己责任区及自身卫生情况,表现好的的一颗星,不好的不得星,给班级抹黑的得一颗黑星。

3、学生矛盾处理机制

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是和谐班级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影响班级和谐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学生之间的关系。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一个班集体,同学之间很难和睦相处,学生间经常发生争执和磨擦。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积极倡导平等友善、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教育学生学会“宽容、理解与忍让”。

在同学间发生矛盾后,采取三级处理方式,班干部处理、班主任处理、班主任家长共同处理。

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学生可选择首先汇报给班干部,向班长实事求是的分析对方和自己的错误。再考虑对方的错误能否原谅。班干部根据双方的叙述,对责任进行分析和划分,责令错误方进行道歉和检

讨,如果双方可以接受班干部的处理,此事记录班级日志,班主任不再处理,如果双方争执不下或者班干部认为需要时可交由班主任处理,如果双方人不想让,再通知家长,五方共同处理。

这样,班级的许多事情,学生之间的许多矛盾,他们更愿意自己处理或让班干部处理。很多矛盾在萌芽状态就自行解决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日益融洽了。

四、营造竞争、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和谐是班级发展的基础,竞争是班级成长的手段,“和谐+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竞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竞争与合作交流意识,而且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和谐的教育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公平地竞争、快乐的成长。

第一,班内成立学习合作竞争小组。

根据上学期两次考试成绩,将全班学生平均为12个学习小组,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小组内设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两个组员。小组内有组长负责,根据每天组员作业、课堂表现等进行考核,每天一评星,每周一总结。评星的结果作为期末评先评优以及入团的依据。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学习对抗赛,有班主任及班长每周对每个组进行点评,表扬批评对组不对人,目的是加强小组成员的荣誉感以及团队意识。增强竞争小组的凝聚力。第二、开展“比、学、赶、超“活动 做一个有目标的人

学期初,就在班内开展“比、学、赶、超”活动,人人有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人人有榜样,人人有压力。每周有计划,明天利用下午第四节反思,总结,期中考试,有10个同学进步在100名以上,其中刘丽同学进步达388名。

篇6:以人为本 关注后进生 构建和谐班级

一、注重细节, 关爱学生, 用心交流

没有爱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 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对学生怀有爱心, 学生才会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主动地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障碍。只有师生心理距离拉得越近, 交流的渠道才会越畅通, 心理疏导工作才越容易取得成果。还记得我班有位学生叫邓××, 来自农村。刚开学不久, 感觉他总是忧心忡忡。后来我利用课间时间找他了解情况, 这才得知, 原来他家有三兄弟, 大哥读大二, 弟弟在读初一, 由于父亲没有固定工作, 母亲身体又不好, 家里经济困难, 供三个小孩读书的钱都是向亲戚借的。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 他有休学的念头。但他又不想放弃学业, 他希望通过读书来让自己走出大山。为了让他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替他向学校申请资助, 让他在学校勤工俭学, 通过三年的努力, 最后他考上了广州航海学院。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学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尤其是山区的学生, 从小行为习惯就不太好。有的学生知道是错的, 但是他还照犯;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但是过几天依然会犯错。我班上有位男生叫周××, 早读课经常迟到, 上午第一节必睡, 他一个人就可以把班级的考核分给扣完, 其他同学对他意见很大, 给班级也带来了很坏的影响。通过了解, 知道这个学生以前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 经常帮家里卖宵夜, 晚上都是很晚睡。小学、初中不用太早起床, 所以还能应付, 但是进入高中, 觉得自己很难适应, 其实他内心也想改掉自己晚睡的习惯, 但是这个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我把这个学生早读迟到和上课老打瞌睡的原因告诉同学们, 同学们听了之后觉得他非常懂事, 都觉得误会了他, 他们还积极帮他出主意改掉这个习惯, 通过一年的努力, 这个学生早读不迟到了, 上课精力也跟上来了。最后虽然只考取了专科, 但是他觉得自己这三年进步很大, 收获很多。这个案例也让我深有感触, 学生犯错误一定有他的原因, 我们要找到问题的关键, 尊重学生人格,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

三、了解学生心理障碍, 注重学生心理疏导

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迎接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才能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当学生心理出现障碍时, 他们的智力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认知方面的功能及弹性思考也会变差, 严重影响到学习生活。

我班有个女生叫赵×, 在初中成绩非常优秀。进入高中之后, 曾经的优秀却带给她极大的压力, 她害怕被别人追上, 放弃了许多娱乐时间, 一心扑在学习上, 但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成绩, 导致过于紧张, 睡眠不好, 这种情况让她又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出问题, 她想, 自己才高一就如此, 那到高三还了得, 因此她向我求助。当我和她交流的时候, 我察觉她一直非常关注自己, “怎么才能睡好觉?怎么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当时我问她:“你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成绩?”她给出的答案是:“考大学, 但又怕落后, 被人赶上;只要成绩考得差, 就恐惧。”通过和她的交流, 我觉得这个学生信心不足, 想法不合情理, 比较偏激, 通常没有充分理由就往坏处想。后来我找她进行了几次交流, 让她意识到学习本来就是种成长, 要学会正确看待成绩, 不要和别人比, 应该和自己比, 面对不如意的成绩, 要正确对待, 对自己知识薄弱处, 要有清醒的认识, 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通过多次交流, 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方法及学习信念上都存在问题, 对学习成绩过分关注, 及对成绩不合理的信念, 给自己带来越来越紧张的情绪, 导致学习活动成了负重的竞赛, 因此越来越累。后来, 她学会了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 最后还考取了广东财经大学。

总之, 只有关注学生内心世界, 才能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作为班主任要想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需要严格要求自己, 时时刻刻做有心人, 注重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同时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教育方式不断地反思, 不断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他们美好的内心世界, 才能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摘要: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只有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走到心里去, 教师要从“心”开始, 用“心”对待, 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要做到注重细节, 关爱学生, 用心交流, 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 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从而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篇7:关注学困生,构建和谐班级

关键词:学困生;原因;转化;对策

在班级中,学困生在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水平,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紧迫的任务,笔者就多年的教育实践,谈谈如何转变学困生,现总结如下:

一、弄清学困生形成原因,制定转化目标、计划

学困生形成有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

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等负面新闻过多,认为名牌大学毕业也不一定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有的甚至还是种地,操刀卖肉。人才就业率低,在一些家长和学生心中滋生了读书无用的念头。社会上不良风气,沉迷上网,玩游戏,赌博,不务正业。

2.学校原因

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意培养尖子生,忽视了后进生的转化,对班级的管理,以升重点高中的人数,作为考核班主任与教师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从测试,辅导,批改,侧重了尖子生,对基础差学困生不闻不问,差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感情的交流,得不到老师的关爱,感受不到学习环境的温馨,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家庭原因

有的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学生的学习,纪律,多数隔代管理,认为义务教育只要学生在校守纪律就可以了,只要身体健康长大一点算了,反正不收学费了。有的是单亲家庭的子女,亲人的离异,家庭不和睦给他们思想打击很大,性格孤僻,个性倔犟,处事带偏见,有的学生家长有不良嗜好,打牌,玩麻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4.学生本身的原因

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基础差,学习没有自信心,上课不知道为啥学习,为谁学习,思想懒惰,上课开小差,不听课,不做习题;学习方法不当,上课前不预习,课堂不积极互动,听课注意力分散,课后不认真复习,作业马虎,甚至抄袭了事;有的学生遇问题不动脑筋,不积极思考,听之任之,人云亦云;有的学生缺乏自信,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垂头丧气,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基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制定转化目标,方案,有计划地对每一位学困生进行帮扶,转化。

二、对症下药,登记造册,建立学困生管理制度

对每一位学困生,班主任必须找其谈心,找出其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寻找适合学习方法,每次测试得分造册登记,有进步即时表扬,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班中有时学困生较多,班主任精力有限,因此,把学困生分成几份,让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学困生的管理,建立学困生管理制度,考评方法。

三、和家长多联系,构建和谐班级,平安校园

利用学校的校讯通平台,电话等,构建教师家长联系平台,把学困生在校表现,学习动态,生活表现,处事方式及时告诉给家长。进行家访,与家长多联系,及时了解学困生思想动态,学习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制定共同的教育目标。

四、利用班、团干部作用,以“一帮一”形式辅导学困生

班、团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正确引导他们对良好班风形成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利用一个班、团干部带一个学困生,扶持一个学困生。从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自信心,学习兴趣,课前辅导,作业练习等多方面给予辅辅导。

五、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我觉得“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很重要的一个点。人都喜欢被表扬。优等生需要表扬,学困生更需要表扬。其实学困生身上也存在着许多优点,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例如,我班黄生同学学习不好,每次数学测试都是三十多分,可是打得一手好篮球,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中,让他参加班际篮球赛,结果获得第一名,因此,在班会上,我表扬了他,为班争了光,如果将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学习将会有很大的进步。结果在以后的数学测试中,每次成绩都在七十多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学困生都因成绩差,经常被老师批评,遭同学讥笑,受家长责备。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大多数学困生害怕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因此,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有必要降低一点抽象的书本知识的灌输,创设和谐,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数学教学充满艺术魅力,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有趣的例子,新颖的课题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布鲁纳指出:“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之知道这个学科值得学习。”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内容,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际作用及数学本身的美,如对称美、奇妙美、和谐美、精确美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一种全新的感觉,使学困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为此,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努力,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从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六、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学困生自学能力差,依赖性强,被动学习,学习不得法,马虎急噪,认知结构模糊混乱,知识结构零乱无序。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向他们传授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练习、复习相结合,传授对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理解、运用的技能技巧,使学困生逐步由“学会”转化到“会学”。学困生控制能力差,学习方法欠佳,教师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听课,认真做好预习,复习,练习等各个环节,以课本为“根据地”,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做到善思,好问,勤记。

时代要求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中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学困生学习兴趣提高了,鼓励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样,违纪问题就会减小,班级平安了,校园和谐,培养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有可能改变这个学生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转化学困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

篇8:以人为本 关注后进生 构建和谐班级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

良好的班集体是推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基本条件, 是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场所, 是形成学生集体意识的直接动力, 是培养和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 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面对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如何提升班主任的素养, 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是广大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该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现就如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凝聚力, 谈谈自己的浅薄认识和做法。

一、释放情感作别人的引路人

谁爱学生, 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 体贴和关心孩子, 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 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最后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 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 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 , 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 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亲近和研究学生的过程中, 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和高尚的情操, 使学生对老师“既亲近又崇拜”, 既认定老师是最值得信赖的, 又把老师当作是好朋友。树立班主任的崇高威望, 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能和学生多沟通, 我除了正常的备课、批改作业外, 总是要寻找机会走近学生, 敞开心扉和他们谈学习、谈生活、谈社会、谈人生, 同时不失时机的进行学法指导, 指点他们做人的道理。

我现任的五年三班, 学生的家庭条件都很好, 多数学生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受到父母和长辈的溺爱, “拿来主义”思想很严重, 在学校里每天零食不断, 自私、任性, 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 只知道关心自己, 不关心别人。针对班级的这种情况, 我精心组织了一次以“节约最可贵”为主题的班队会, 不仅让学生谈认识, 还让学生为自己指定节约目标, 同学间互相监督、互相鼓励, 并引导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 建立班级爱心基金。自从班级爱心基金会建立后, 班上个别贫困的学生得到了资助, 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得到了扭转。动之以情, 持之以恒, 经过两年的努力, 我们班任性的学生少了, 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蔚然成风。

二、树师德形象, 促优良班风

古人说得好, “士有百行, 以德为首”, 做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崇尚师德, 在行为上体现师德。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道德个性对青少年的心灵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笺严、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是的,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批评之中, 他就学会了忧郁;生活在耻辱之中, 他就学会了负罪;生活在鼓励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分享之中, 他就学会了慷慨;生活在诚实之中, 他就学会了真理和公正。班主任如果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树立道德的榜样, 学生如何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班级又怎么能形成一定的向心力呢?

学生最敬佩的班主任是善于用自己丰富的学识传道、渊博的知识解惑、敏捷的思维开智、高尚的情操育人的教师。五尺讲台上教师的言语是有声的行动, 在生活的舞台上, 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正所谓:其身正, 不令则从。二十多年来, 我不管是走在操场上, 还是楼道里, 只要看见地面上有垃圾必弯腰捡起, 虽然这是不足挂齿的小事, 但影响却很大, 我带的每个班的学生都慢慢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校门口、甬道上、花池边, 只要有我清理垃圾的身影就会引来学生的效仿。“老师您干多长时间了?”“老师您歇歇, 我来。”几句简单但真挚的话语, 涤荡着我的心灵, 更激励着我为学生服务、学生以我为荣的决心。班主任以身作则, 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为形成优秀的班集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倾注爱心, 融洽师生关系

人们常说, 教育是爱的事业, 这种爱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 只有润物无声的永恒。作为班主任应该从多方面去关心学生。在思想上关心备至,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 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

我曾带过的学生栾影, 父母都是聋哑人, 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靠村社救济度日。该生上学常常是空着肚子, 学习用品不足, 冬天穿不上棉衣, 夏天换不上单衣, 孩子性格比较内向, 学习比较吃力, 随时有辍学的危险。为了能保证栾影的学习, 我跟爱人商量, 每天多做一个人的饭, 冬季多做一套棉衣, 在当时不足五百元的工资中挤出钱来为栾影购买学习用品、交书费, 并利用课余时间为栾影补课。班上的同学在我的指引下也形成了“爱心活动小组”, 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到栾影家进行劈柴、担水、扫院子、擦玻璃、赠送学习用品等献爱心活动, 使栾影在班集体中感受到了温暖, 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并以良好的成绩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

美国的爱默生曾说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也是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的纽带。教师关爱学生, 才能影响学生去关爱他人, 以“心灵感受心灵, 以情感赢得情感”是班主任从教的基本功。我认为, 爱促进善良, 善良产生同情, 同情养成自觉。

班上学生武广东, 人很聪明, 但厌学, 常常去网吧、游戏厅, 有时候通宵达旦, 几次说服教育, 他当时改了, 可过后还犯, 父母拿他也没有办法。然而一场重大的事故使他这个“浪子”回头了,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在童年失去父母!今年四月, 武广东的母亲因尿毒症去世了, 孩子与父亲去墓地打墓, 在途中父子俩一同出了车祸, 父子均受重伤, 武广东需要做开颅手术, 急于用钱。母亲停尸家中, 而爷俩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真是雪上加霜。我闻讯赶到后马上向学校领导做了汇报, 并提出为其捐款一事, 得到了校领导的批准。仅仅一天的时间全校师生为他捐款三千多元。虽然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 但是这是全校师生挽救孩子的一片真情啊!当我同学校领导匆匆赶到, 并把钱和水果送到孩子的病床前时, 孩子泪流满面, 身体极度虚弱的他, 嘴里不停地喃喃着感激的话语。一个月后武广东康复出院, 当他返校后, 同学们都围过来亲切的问候他, 主动的为他补课, 给他水果吃, 那种爱的氛围浓浓地包围着他。我也忘记了工作的疲劳, 给他补课, 与他谈心, 给他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及《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 并告诉他: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 没有一帆风顺的, 都会有坎坷、有挫折、有惊涛骇浪, 只有在风雨中锻炼,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昔日顽皮、厌学的他已经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如今在挫折与关爱中, 他更加懂事, 学习成绩由原来的学困生跃居优秀生行列, 其他方面表现也很出色。在武广东的转变过程中, 班集体的凝聚力得到了充分地检验。

篇9: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班级

一、深入了解学生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情况包括其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家庭情况、班级和学校环境影响、前任教师的影响及学生对外界影响的反映情况等,这些都是应该了解和必须了解的。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是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因为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个性、爱好、兴趣、习惯、思维、性格以及受外界影响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现着千姿百态的景象。班主任要了解这些情况,要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要深入学生,关心关爱学生,尤其是关心学生的心理,以便我们灵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

在工作中,我觉得教师和学生都是被一个“情”字连接的,师爱是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纽带,他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信任的桥梁。只有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他才会在心理上与老师更亲近,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包括科学知识,为人处事的道理以及教师给予的批评,从而形成爱的双向交流,产生和谐的音符,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班主任要真诚至爱,用自己的言行打动学生的心。爱护学生体现在思想上关心、生活上体贴、行动上严格。做到思想上关心,就是要注重传授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学会做人,推心置腹地和学生交心,让他们的心灵深处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生活上体贴,要做到真心实意的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从内心里感到温暖。行动上严格,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决不姑息迁就。学生犯了错误,要告诉学生:“犯错误不可怕,要做一个敢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的人”。给学生改错的勇气,给学生改错的机会,给学生改错的动力,这就是爱的力量。所以说,爱学生不能放纵学生,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当老师为了他们的学习,为了他们的成长与前途而采取适当的正面教育时,当他们感受到教师为他们无私奉献时,通常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学会与学生交流,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1、创建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内容,它是一个班班风的真实写照,在班级文化中可以有班级统一的思想认识,有许多鲜活的人物故事,有榜样式的人物传奇,也有令人铭记于心的教训,有深隧的哲学思想,也有通俗的个体诠释等。主要是通过创建班级文化,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利用日记交流。日记是学生心灵的窗户。从心理上要与学生接近,鼓励学生大胆的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看了学生的日记后,要真心地给学生解决问题。绝不把日记内容当作处理学生的材料。我们可以将表现真善美的日记,让本人朗读给大家听,树立榜样,宏扬正气。对一些思想认识有偏差的日记,我们要个别谈话或冷处理,寻找机会进行教育,给他们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来了解班内的情况,以便及时解决。

3、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与学生交流。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价值,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赞许。同时学生的才华和潜能在活动中也能得到充分的开发。经过长期的引导和熏陶,将活动产生的效果转移到学习中去,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想素质明显提高。

四、精心培养,大胆使用班干部,发挥班委会的核心力量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不可能时刻在班中,同时,事事都让班主任亲自来管,那班主任该有多忙啊!因此,每个有心的班主任在接过一个班学生之后,首先注意物色班干部,组成班委会。每个成员必须是关心集体、办事认真、愿为同学服务的积极分子。让这些班干部对班级事务明确分工、当好标兵。同时,班主任权力下放,让其他学生知道他们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又是大家的小老师。要求个个学生踊跃争当班干部,培养竞争意识。班长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全班同学的。这样一来,全班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追赶,使班干部的队伍不断壮大。作为同龄人,班干部在班级学生中的作用往往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一般地说,一批好干部可以带出一个好的班集

体。

五、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作为老师应把每个学生视为一本复杂的书,仔细研读,细细品味,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思想工作千头万绪,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学会赞赏、引导、鼓励、关爱每一位学生。

可以利用思想品德课,用先进人物的精神、典型事例来感化学生;抓好班级先进典型,让学生们受到熏陶,从思想上去学习班级典型;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针对顽皮生或无家长管教的调皮的学生,应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给予表扬、鼓励,让他发扬优点,渐渐改掉陋习;针对学习较差,胆小怕事,性情孤僻的学生,班主任应注重培养他自尊心、自信心。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的优点和才能更好地发挥,缺点得到克服。克服的过程,也是锻炼的过程。让这些学生积极参与办好黑板报、手抄报、绘画展等,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

对于学生思想工作,班主任要从各个方面向学生灌输健康向上的思想,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理解,学会谦让,学会自信,学会学习。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不断向他人学习,把别人的经验、长处加以借鉴吸收,别人的失误引以为戒。并且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摸索,总结出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篇10: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班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学生教育工作中, 具体体现为以学生为本, 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以学生为本, 是指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构建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人本化”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认识情感性, 尊重学生

认识学生作为自然人, 具有情感性, 做到尊重学生。自尊是学生极为珍贵的心理素质, 是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调节, 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忽略了这一点, 缺乏对学生的基本尊重, 有意无意地伤害学生, 极容易造成他们的自尊心受挫, 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尊重学生, 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客观情境, 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强烈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爱心, 对老师产生亲近感, 在人格上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用心灵赢得心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密切师生心与心的碰撞, 爱与爱的交流, 提高教学效果。

2 认识多元化, 因学生制宜

“以学生为本”要认识到学生作为人的多元化。过去许多老师对学生的标准是单一的, 那就是学习成绩优秀。成绩好的学生是老师的宠儿, 而成绩差的学生在班级体中永远低人一等。这样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 身心发展不平衡。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我们对学生的标准应该是多元化、多角度的, 尽可能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才会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被赏识的快乐, 使之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我班有位男生篮球出色, 但平时学习却不尽人意。在校篮球赛中他为班级立下汗马功劳, 我在班会中对他大力表扬, 并对他说:“篮球能打得那么有水平, 说明有别人不及的才能, 如果学习上也像那样肯下功夫。学习成绩一定能得到提高”这位男生很高兴的接受了这一要求。以后, 他学习态度明显好转, 成绩也有所提高。我也抓住每个机会鼓励教育学生,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健康的成长, 力争建设和谐的班集体。

3 坚持全面发展, 培养综合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中体现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适应学生特点的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系列活动,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对学生进行道德和理想教育, 拓宽了德育教育的内容, 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通过班级球赛, 主题班会等班级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多彩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的业余生活, 也提高了集体凝聚力。

以学生为本, 构建和谐班集体, 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以新的观念来善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 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实施和谐育人是一种教育艺术, 作为教育者, 必须要研究、学习和运用这一艺术, 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让我们摆脱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束缚, 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多一点情感的沟通。让师生关系由被动与单向走向互动与双向, 拉近每个学生与老师在心灵上的距离, 以学生为本, 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 2004-3-18.

[2]袁振国.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 2004 (4) .

篇1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班级管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班级管理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十多年的班级管理中,笔者尝试“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力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构建和谐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

一、建构以人为本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管理者,但在人格上是和学生相等的,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能敞开心扉,心情舒畅的教与学。我在教育学生时,主要注意以下两点。

1.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决不能一味的训斥或是尖刻的挖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教育,必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关爱,他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改正缺点。班里有个叫小建的经常迟到,但每次总是差那么两三分钟。那个下雨的早上,他又迟到了,在楼道上遇到了我,我没有马上指责他,只是温和地问他是否路上不顺利?他马上点头并举了一系列的证据。我看着他说:“是啊,路上不好走,真是让人烦恼!所以每次到班里,看到你的位置是空着,我心里就不踏实,直到看见你来了,我才放心。你没到的时候,老师可挂念着你了。”说完我就让他直接回班里的座位上坐好。奇怪的是从那天起,他竟然连续几天都没有迟到,而且上课好像还蛮认真听讲的。有一天下午,我给他妈妈打了个电话,向她讲述他的转变。妈妈说几天前小健放学回家后问她:“妈妈,我上学骑车要经过几个路口,您担心我吗?”妈妈回答说:“你都这么大了,还担心什么?”他沉默了,忽然说:“老师说她看不见我的时候,会担心我。”当天晚上,小建自己上了几个闹钟,并告诉他妈妈,从明天起,不用再催促他起床,他一定会准时到校。原来是这么回事!放下电话的我在感动之余明白了:自己的关爱教育已经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美丽的种子,现在就是要用心浇灌等待它健康生长,开花结果。

2.信任学生、帮助学生

对学生来说,老师越是信任他,他学习就越勤奋,自信心就越强,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再辅之予帮助,学生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我总是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情况,给学生们积极的心理暗示,或努力创造机会给学生,让他们觉得老师信任自己的。刚接手新的班级时,班里有一位学生,性格很内向,据原班主任说他从来不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但是他对唱歌比较感兴趣。那一次,我特意为他举行了一次“想唱就唱”的班级活动,让他当主持人并策划班级节目,当时他紧张得不得了。我很肯定地对他说:“你一定行!”然后安排几个班干和他一起研究整个活动的细节。在节目的最后,他倾情演唱了一首他最喜爱的歌曲,把整个活动掀起高潮。从此之后,他不再沉默寡言,而是变得积极主动参与班级各项活动,学习也突飞猛进。

二、营造高尚和谐的班级文化、促成学生自我教育

最好的班级管理不是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而是学生从一个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从不自觉到形成自觉的习惯。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该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可以叫学生不要随地吐痰,但是有一种环境,使得学生不好意思吐痰;教师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但有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不学就觉得愧对老师和自己,这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魅力。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布置教室,形成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在黑板报上方装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格言警句;在教室前门旁布置“我的格言”栏,让每个学生写一句自己的格言,再在格言旁署上名字,贴上照片;让学生自主制定《班规》、《班级公约》,《小组大比拼实施细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人人都参与班级管理,参与班级学习和各项活动的竞争……所有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促成学生自我教育。学生具有了自我教育能力,就有了自我调节等的能力,使思想荧光屏的图像趋于清晰、真切。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沟通学生的思想,融合学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班级联系起来,自觉主动地为创造健康向上的班风而努力奋斗,形成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班级精神。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因而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中,对形成有特色班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本主义尊重教育过程中所有“人”的因素,创建和谐班级需要班级每一个成员。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焕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文选》

上一篇:控感知识下一篇: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