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殊家庭”学生,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2022-09-12

特殊家庭孩子的异常心理普遍表现为:脾气大、焦虑、抑郁;自尊心过强, 性格孤僻古怪, 不合群;爱猜疑, 易嫉妒、易愤怒;智力发展落后于正常家庭孩子;恐惧、悲伤、冷漠、无安全感、自卑、自信心较差;固执、易受挫折;撒谎、偷窃、欺骗、斗殴、骂人等。因此, 关爱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学生, 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并以此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应面对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的经验, 认为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从家庭教育入手

通过家长会, 经验交流会、个别家访等活动, 使家长转变观念, 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 让家长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 教育孩子, 言传身教。明确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家长的基本职责, 家长要教孩子怎样做人——包括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劳动观念、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等, 而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传授。配合学校教育努力使孩子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2 以学校教育为主体

不完整家庭的孩子, 他们最缺少的就是爱, 教师除了要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还应给他们更多的爱。爱心会使人感到受尊重和保护, 能使特殊家庭学生把失落的爱捡回来, 重新体验被爱, 从而敞开心扉, 点燃自己爱的火焰, 接纳包容并爱护周围的人和事。

2.1 师生互爱

所谓“师爱”, 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学生的关心、真诚、热情、尊重、理解、信任和严格要求的师德行为。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来说, 师爱显的尤为重要。所以,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师要关注他们的表现, 协调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深入了解他们的处境, 理解和信任他们,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我班单亲家庭学生余某, 长期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 被打骂惯了, 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拒绝一切同情和帮助, 性格孤僻、怪异、冷漠。有一次, 在跑步时, 她不小心被石头绊倒, 膝盖和手都磕破了, 我和同学关切地上前询问, 她却大吼:“不用你们管!”说完嚎啕大哭。见她这样, 我主动陪她上医院, 给她上药, 又拿毛巾给她洗脸;课间我拿自己的杯子给她打开水吃药;午饭, 帮她打好饭菜, 又帮她洗碗……在路上, 她主动向我道了歉。从那以后, 有什么委屈、喜事、难事都跟我说, 和我的关系友好、密切。

2.2 同学互爱

要教育学生不能漠视、歧视他人, 要互相关心, 团结友爱, 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2.3 家庭成员互爱

有人说的好: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去爱, 又怎么能去爱别人, 爱国家呢?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在班队课或作文课上, 让学生说说在家里最关心你, 最疼爱你的人是谁?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在同学发言时, 大家的思维都受到启迪, 父母长辈关心疼爱他们的事, 一件件浮现在眼前。孩子和家长的心更近了, 关系更密切了……

我们还要教育特殊家庭子女要敢于正视现实。“出生不由人, 道路可选择”, 让他们懂得:家庭状况的不如意已成客观现实, 你烦恼、焦虑都于事无补, 必须学会面对现实, 努力学习, 勇敢地面对困难, 重塑自我, 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总之, 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治疗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偏离的良药, 爱可以为他们重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爱可以为他们重新扬起美好前景的风帆。让我们一起来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为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习惯的变化, 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犯罪家庭等特殊家庭数正呈上升趋势。父母不仅是家庭的支柱, 也是孩子精神上的依托。父母离异、再婚等一系列家庭变化, 会对孩子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 并且很难治愈。笔者就此问题特别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作了探索。

关键词:特殊家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上一篇:舞台技术与舞台美术创造的关系下一篇:我国土地制度演变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