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与贞观之治练习题及答案

2024-05-03

太宗与贞观之治练习题及答案(精选6篇)

篇1:太宗与贞观之治练习题及答案

太宗与贞观之治练习题及答案

1、知道隋朝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了解唐太宗善于用人、纳谏。

2、能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了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

2、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 )

①炀帝的暴政②开通大运河③农民大起义④部将的反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适时调整生产关系③实施的政策具有连续性④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其不适合的一项是(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

5、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唐的统一与安定为“治”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

6、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③戒奢从简。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强调“存百姓”思想

8、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民主权利

9、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

A以法治国B以德治国C选用贤能D一人治国

10、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开皇律》B《隋律》C《唐律疏议》D《宋律》

二、课堂回顾

3、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殿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世?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2: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3:(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摘自《旧唐书》

回答:

①根据材料1和材料2,在罢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②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保持了怎样的局面?

③材料3与材料2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综观这三段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

4、问答题

吴兢在《贞观政要序》中说:「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

欧阳修在《新唐书太宗本纪》赞曰:「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三、课堂延伸

唐太宗时期,历史知识大盘点

1、中央三省制

唐初实行三省制,作为全国最高的政务机关。三省就是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 尚 是最高行政执行机关,下设六部;中书省负责; 门下省负责。

2、《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曾经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即多方听取意见才能辨明是非得失,若只听一方的意见,则容易愚昧不明。

3、说唐太宗每与房玄龄商量大事,房玄龄在谈了自己的见解后总是说:这件事非如晦不能谋。而杜如晦来后,最后还是用房玄龄之策。房知杜能断大事,杜知房善建良谋,二人相互了解、信任,并相互配合,成为唐太宗的左膀右臂。故当时人称玄龄善谋,如晦善断。这就是成语的来历。

4、

门神古已有之,但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以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负责宫廷警卫。据说太宗曾说过,只有尉迟敬德宿卫,他才能安睡。后来传说就逐渐演化为太宗生病,户外鬼魂呼号,尉迟敬德与秦叔宝戎装立于门外,鬼魂不敢再来。太宗因令画二人像挂在宫门两侧。因此,后代把和视为门神二将军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堂训练

一、课堂训练

1、C2、D3、D4、D5、C6、D7、C8、A9、C10、C

提示:

1提示:唐朝建立者是门阀,农民起了辅助作用去AD,地主阶级一直占统治地位,去B,农民起义使唐朝统治者改变政策。

2提示:灭亡原因暴政和农民起义,排除②④

3提示:统一使前提,前朝灭亡使现朝统治者改变政策,有利与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4提示:D行政区域划分,不是盛世出现直接原因。

5提示:伟人的作用很大,但决定历史命运还在人民手中。

6提示:①②③④都是吸取前朝灭亡教训,励精图治的表现。

7提示:“本根不摇”,“君能清静”使人民安乐,是君治为本的思想。

8提示:A分权,有利于皇帝个人专制。

9提示:见书P10第一段10提示:见书P10最后一段

二、课堂回顾

1.材料题

答:①他们的共识是,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唐太宗罢修乾元殿是为了维护开创不久的基业,避兔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②唐太宗调整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切实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措施。出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③从与民休息变为苦役百姓。④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农民的基础上的。他即位之初,善于纳谏,励精图治,征发的徭役相对减轻。取得一定业绩后,情况就不同了。在封建社会中,即使“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人民的徭役负担也是不轻的。

2.问答题

答唐太宗慑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吸取隋亡的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大兴学校发展科举。这些开明政策和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贞观之治”―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所以说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三、课堂延伸

1、要点提示:尚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起草皇帝诏令审核尚书省给皇帝的请示报告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3、房谋杜断4、尉迟敬德秦叔宝

篇2:太宗与贞观之治练习题及答案

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自九成宫赴京,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其麸,令自负出以耻之。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有益于百姓者。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 直接

B.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 敬服、敬畏

C.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 推举

D.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 以……为贱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以博财物耶 今君乃亡赵走燕

B.贤者多财损其志 吾其还也

C.有一于此,岂不灭亡 学于余

D.皆不能以此道求荣 以勇气闻于诸侯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以明珠作比,告诫大臣们,生命是重要的,要爱惜,不可因一时贪念犯法丧身。

B.太宗引用“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

C.权万纪上言采矿一事被太宗批评,权万纪虽然曾经触犯过法律,但太宗最终还是赦免了他。

D.本文采用比喻论证、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手法,生动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贪鄙,要像尧、舜、桓、灵一样,见称千载。

13..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①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4分)

②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4分)

答案:

9 文言实词C 检举、揭发

10.略

11.文言断句B “若……非……”是假设复句,因此,各分句之间宜停顿;“坏公法”与“损百姓”都是做“非止”的宾语,中间应该停顿;“中心”陈说对象转换,也要断开。

12.信息筛选AB“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理解有误,该句强调“多财”对贤者、愚者均有害;C“深得太宗的称赞”“曾经触犯过法律”“最终赦免了他”有误;D“要像尧、舜、桓、灵一样”有误,“桓、灵”没有“见称千载”。

13.(1)

①群臣如果能够全力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

得分点:“若”“备尽忠直”“立至”各1分,大意1分。

②过去,尧舜把美玉扔在山林,把宝珠沉没在深渊,因此高尚的美名,流芳千古。

【译文】

贞观初年,太宗皇帝对侍臣们说:“一个人(如果)手中有一颗明珠,没有不以之为贵重之物的,如果拿(它)去弹射鸟雀,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何况人的性命比明珠更珍贵,见到金银钱帛不惧怕法律的惩罚,立即直接收受,这就是不爱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弹射鸟雀,何况更加珍贵的性命,竟用它来换取财物?各位大臣如果能够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一律不能用这种受贿的手段求取荣华富贵,随便就收受财物。赃物贿赂暴露以后,自身也将受到损害,确实是可笑的。帝王也是这样,任性放纵逸乐,强迫百姓当差服役没有限度,信任小人,疏远忠诚正直的人,犯有其中一件事,哪能不灭亡的?隋炀帝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却自认为贤能,自身死在一介匹夫手里,也是很可笑的。”

贞观四年,太宗对公卿说:“我整天都不敢懈怠,不仅仅只忧念爱惜百姓,也想让你们能够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我长久以来小心谨慎地敬畏天地。你们如果能小心遵守法令,总是像我敬畏天地那样,这样不但百姓安宁,自己也可常得快乐。古人说:‘如果明智贤良的人财多了会影响他奋发向上的志向;如果愚笨的人有很多的钱财,那只会增加他们去犯错的机会’,这话可以深以为戒。如果徇私贪污,不但是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恐惧多了也有因此而导致死亡的。大丈夫难道能为了贪求财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孙总是蒙受羞耻吗?你们应当深刻地思考这些话。”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从九成宫去京城,他在驿站处违法取得几担麦麸。唐太宗知道后,就把这些麦麸赐给他,让他自己背出宫,以此来羞辱他。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书说:“宣州、饶州的大山里埋藏有银矿,如果把它们开采出来,可获得极大的收益,每年可向朝廷上缴钱数百万贯。”唐太宗说:“我贵为天子,这样的事知道得很多,现在,我需要的只是采纳对老百姓有益的忠言,推行对老百姓有益的善事。再说,国家积攒数百万贯钱,哪如得到一个有才行的人?你不推举贤能,表彰善事,也不揭发奸邪之人,肃清豪强,只知道上奏售卖银矿这些有关实利的事情。过去,尧舜把美玉扔在山林,把宝珠沉没在深渊,因此高尚的美名,流芳千古。后汉时,桓帝、灵帝重利轻义,是近世有名的昏聩之君。你这样做,是竟然想把我与桓帝、灵帝相比吗?”就在这一天,他下令将权万纪削官为民。

篇3:贞观之治与唐太宗用人治国术

一、致安之本, 惟在得人

1. 用人如器, 各取所长。

唐太宗求贤若渴, 频发诏书求取人才。仅《全唐书》记载, 唐太宗所下的求贤举人诏, 就有五次之多。有一次唐太宗要尚书右仆射封德弃举荐文武奇才, 封德弃认为当今没奇才。唐太宗驳斥说:用人如用器, 各取所长。你自己不能知人, 哪可妄说今世没有奇才。唐太宗制定考课法, 把“铨衡人物, 擢尽才良”作为评价选官机构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 以督促选司选贤任能。唐太宗在晚年总结自己的用人经验时, 进一步阐述了“用人所长”使人才“各得其所”的思想。他说:“人之行能, 不能兼备, 朕常弃其所短, 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 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 不肖者则怜之, 贤不肖各得其所。”

2. 秉公用人, 不避亲仇。

唐太宗对古人所谓“内举不避亲, 外举不避仇”的原则非常欣赏, 认为“但能举用得才, 虽是子弟及有仇嫌, 不得不举”。贞观七年, 他任命国舅长孙无忌为司空, 无忌再三辞谢说:“臣忝预外戚, 恐天下谓陛下为私”。唐太宗解释说:“吾为官择人, 惟才是与。苟或不才, 虽亲不用, 襄邑王神符是也;如其有才, 虽仇不弃, 魏征等是也。今日所举, 非私亲也。”。当时臣下有人谏阻, 唐太宗说出一段惟贤是举的箴言:“朕任官必以才, 不者, 虽亲若襄邑王神符, 不妄授;若才, 虽仇如魏征, 不弃也。夫缘后兄爱昵, 厚以子女玉帛, 岂不得?以其兼文武两器, 朕故相之, 公等谁不曰然?”同时, 唐太宗一反历代王朝任人惟亲的旧制, 对皇亲国戚采取了论功行赏的原则。

3. 四海如一, 惟才是用。

唐太宗以开明的政策对待周边少数民族。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惟才是举的唐太宗冲破民族偏见的藩篱, 敢于任用少数民族中的佼佼者。据史料记载贞观十四年, 唐打败突厥后, 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纷纷朝见他, 尊称他为“天可汗”。太宗都封给适当的官职, 光五品以上的, 就封了一百多, 几乎占朝廷官员的一半。契丹降唐, 部落首领被太宗封为左领军将军。征高昌, 唐太宗任用突厥“智勇闻”的阿史那杜尔为交河道行军总管。执失思力屡进忠言, 深得唐太宗赏识, 于是把公主嫁给他, 并拜为驸马都尉, 封安国公。他还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当时的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更加密切了汉藏两族的联系。

唐太宗“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齿常之, 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

二、广开言路, 虚怀纳谏

唐太宗的“从谏如流”成为一种政治风尚, 魏征、王硅、刘泊、褚遂良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谏官。他们上自国家大事、下至宫廷琐事, 无不犯颜直谏, 特别是魏征, 前后所谏二百余事, 使唐太宗大受裨益。唐太宗把魏征写的《十渐不克终疏》, 写在屏风上日夜观看, 以资警惕。

太宗曾与魏征一起探讨“人主何为而明, 何为而暗”, 魏征说:“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于是他下令, 此后凡中书、门下两省及三品以上官员讨论政事时, 必须邀请谏官参加, 以便随时批评纠正。太宗经常要群臣直言批评, 不要怕犯上。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修洛阳宫, 说太宗修洛阳宫的恶绩超过隋炀帝。太宗说:“你说我不如炀帝, 那比夏莱、商封又如何?”玄素说:“你不停修洛阳宫, 那就和夏桀、商纣相差不远了。”这话虽有些过火, 但太宗还是被说服, 下令停修洛阳宫, 且奖给玄素采绢二百匹。

唐太宗批评那种只知顺从, 不提不同意见的唯唯诺诺的思想作风。认为那种明知不对, 少说为佳的明哲保身的行为, 是对人君的不忠, 是亡国息政的先兆。他说何曾 (晋武帝时宰相) 看到晋武帝志意骄怠、沉溺游宴时, 不及时向武帝进谏, 却私下地对自己儿子说晋朝长久不了, 这是最大的不忠。他还谈到隋炀帝叫人捕盗, 抓了三千多人, 便下令都杀了, 大理承相张元济审理后, 只确定五人曾为盗, 其余都是无辜百姓, 但是张却不敢据实上报, 最后都冤杀了。唐太宗尖锐指出“此岂惟炀帝无道, 其臣亦不尽忠, 君臣如此, 何得不亡。”

三、强化完善“三省分权”

唐太宗将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的三省制度加以强化。完善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政治运作机制的三省制度, 是把皇帝下面的最高政务机构划分为决策、审议、执行三个系统。中书省为受命于皇帝的最高决策与出令机关;门下省是朝廷政令的审议机构, 负责审查中书起草的诏令并副署施行, 审阅各种上行文书, 提出供皇帝裁决的意见;尚书省为最高执行机关, 负责施行中书起草, 门下审核, 最后经皇帝批准颁布的各项政令。三省分立的中央管理机制, 使得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相对地得到了分割。决策、审议、执行的权力分属相对独立的三个省, 既抑制了大臣权力过重的现象, 又防止了皇帝的主观臆断刚愎自用, 这样的分权机制, 使得君主专制在“君主集权”的大框架下也容纳了一些与君主意志不尽一致甚至相左的“臣意”和“民意”。李世民高度重视三省分立、各司其职以防决策失误的分权原则, 贞观元年 (公元627年) 他对黄门侍郎王珪说:“中书所出诏敕, 颇有意见不同, 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 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 每或不同, 有所是非, 本为公事。”贞观三年 (公元629年) 李世民再次告诫侍臣:“中书、门下, 机要之司, 擢才而居, 委任实重, 诏敕如有不稳便, 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 惟惟苟过, 遂无一言谏诤者, 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 人谁不堪?何须简择, 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 须执言, 无得妄有畏惧, 知而寝默。”他明确要求中书、门下要对自己做出的最高决策进行审议监督, 以防决策的失误。

唐太宗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的三省职权划分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 门下省审查命令, 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 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 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 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 必须送门下省审查, 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 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 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 交由尚书省执行。这种政治运作方式很有点类似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 西方在十七世纪兴起的分权学说, 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李世民还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 从而对皇帝的权利加以自我限制。

唐太宗认为使国家达到治理的根本, 只在于高效。他注意加强对官吏的管理, 以提高整个封建国家机器的效能。唐太宗在确立中央政府三省六部制度后, 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节省财政开支, 减轻人民负担, 又进一步采取“并省官员”、“量定庶官员位”的精简措施, 在地方政权上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到贞观十四年, 全国共有州府360个、县1557个。

参考文献

[1]李少兰.唐太宗执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中州学刊, 2007 (4) .

[2]刘文兵.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治国十策[J].领导科学, 2007 (11) .

篇4:刍议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关键词:唐太宗;贞观之治;治国之道;长治久安

1.贞观之治的历史背景

贞观之治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唐太宗具有开明的政治思想,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贞观之治的历史背景。只有通过分析贞观之治的历史背景,才能更加客观的评断贞观之治的具体发展情况。纵横古今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产品的生产力度决定着生产关系,就是因为两者存在着相对矛盾的关系,才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在步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到了封建社会时期,这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大多数都是铁器。在长期的战争纷乱中,很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都被破坏,在唐太宗开创的贞观盛世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百姓温饱而衣食无忧。这些都奠定了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快速发展。

2.贞观之治的内容

2.1合于实际的“治”的方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君王要想深得民心就必须治理好农业,唐太宗反观历史,总结封建统治者失败的经验,吸取原来农民反抗的教训。唐太宗和大臣们讨论并制定了新的统治政策,经过长期的研讨,最后得出了高效的治理策略。朝堂之上大臣们秉持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有些大臣的思想是非常消极落后的,认为应该遵循秦法,严格残暴的法律进行约束。他们认为只有专制的封建统治制度,方可统一天下,但是站在积极立场上的大臣则认为,暴政只能激发人们心中的怨怒,达不到长治久安的稳定局面。身为君王应该爱护自己的臣民,只有运用平和的治理政策,才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方能实现长治久安。

2.2选举并任用贤能

在大方向的政治策略制定完成之后,就需要再完善一些细小的措施,首先唐太宗在识人用人方面,吸取隋朝时期官员贪财求财、官官相护的教训。官员陷入贪欲,就会导致朝政的整体腐败,严重就会误国误民,所以唐太宗在对人才的任用方面制定了以下政策。往后任用的所有贤才,必须以他的人品德行为基本,所选用的人才是要为天下而谋其利,以天下的任务主要。时刻要心系自己的责任重大,运用自己所学的才能去服务于百姓。

3.“共相切磋,以成治道”的谋事方略

3.1加强法治惩恶扬善

在古代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最高的立法权和审判权都集中在君王的手上,虽然唐太宗也经常以自己的意愿为政治的主要思想,但是这些往往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并不会像秦始皇那样专横暴虐,把自己的意愿凌驾于国法之上,唐太宗强调国家的法律并非他一人决断,他会权宜利弊均天下之法。唐太宗相对于其他君王来说,他更加尊重司法机关执法的相对权利,除非特殊情况下,他一般不会以自己的意愿,来妨碍国法的具体实施。唐太宗主张加大执法力度,并且惩处奸佞发扬善事,对于坏的事情要用国法来严惩,对于善事善举也要奖励发扬。《店津》就是唐太宗时期制定的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唐太宗鼓励执法大臣不要畏惧权贵,严格按照法律的条例来执行。

3.2国家要以人民为基本

经过唐太宗和大臣们的长期苦心经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恪守法律振兴农业是唐太宗坚持的法则。在贞观之治开创的盛世基础上,唐王朝一百二十多年间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文化灿烂发展。唐太宗开创了一个贞观盛世,在我国历史上这个时期的地域辽阔,国家的威严远远相传。贞观之治的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要想国家繁荣昌盛就必须保证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开创的贞观盛世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发展,在历史上人类又大步的向前迈了一步。在贞观开创之初,恰逢连年天灾,唐太宗立即下命开仓赈粮,将百姓的安危摆在国家发展的第一步,此举大大的巩固了君王的专制统治地位。

3.3广言进谏

唐太宗之所以能开创贞观盛世,相对于其他君王而言,唐太宗更能听进大臣的建议,他虚心求教并广开言路,这一点是君王里极其少见的。唐太宗知道自己并非所有都懂,也不怕别人知道自己不懂,故而它能倾听大臣们的不同建议,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唐太宗鼓励他的大臣要敢于直言进谏,即使自己觉得不高兴也会听取,他认为作为朝廷官员,食国家之俸禄就要替百姓办实事。“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提倡大臣要在其位而谋其职对于朝堂之上的问题要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能滥竽充数随声附和。

结语:纵横古今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产品的生产力度决定着生产关系,就是因为两者存在着相对矛盾的关系,才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唐太宗开创了一个贞观盛世,在我国历史上这个时期的地域辽阔,国家的威严远远相传。贞观之治的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邱顺.论唐太宗的贞观盛世[J].中国文学,2011

[2] 白田韵,李击.唐太宗的政治权谋[J].古代君王论,2006

[3] 吴雨繁,张晓萌,胡军.论国家的长治久安[J].北大文刊,2012

篇5:《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C.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惧满溢,则思江河下百川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永保无疆之休 休:休息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物:事物 C.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责

D.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冲动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长:高 B.能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

C.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D.简能而任之 简:简化

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D.役聪明之耳目

6.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B.人君当神器之重 北邀当国者相见

C.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自牧:自我约束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三驱: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亏无为之大道哉 大道:最高的境界

D.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司职:司仪 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震之以威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人君当神器之重 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0.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项王曰:“沛公安在?”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不求闻达于诸侯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11.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A.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月出于东山之上

1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加粗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C.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13.与“克终者盖寡”中“克”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克己复礼为仁

B.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 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D.然性俭克,少恩情

14.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尔安敢轻吾射。

C.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15.默写,将下列各句补充完整。(3分)

(1)人君当神器之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

(3)智者尽其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振—震;B.简—拣;D.火—伙。

2.答案:D 解析:A.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主要的,重要的;B.纵情,古义:骄傲,今义:尽情;C.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C A休:美好。B.物:他人 D.冲:谦虚 4.D(选拔)5 B.6 B.7.D《(司职:管理职事)》 8 C.9 D.10 B.(D太平,清明 ;部署)

11、B.12.答案:B 解析:A.“影”,影子;B.“景行hánɡ”原为“大道”,喻高尚的德行;

C.日光;D.景致,景色。

13.答案:C 解析:A.克制;B.战胜,攻破;C.能够;D.“刻”,苛刻。14.答案:D 解析:D动词,A、B、C均为疑问代词。15.(1)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2)载舟覆舟

篇6:太宗与贞观之治练习题及答案

教案 北师大版

教材章节: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和收集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和唐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隋炀帝残暴致隋迅速灭亡;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两则比较,凸显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认识唐太宗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朝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贞观新政

2、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根据课前提示预习课文。

2、教师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和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二)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有个封建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是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难得的“治世”。

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三)讲授新课:

一、唐王朝的建立

1、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暴虐无道 隋曾经繁盛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以及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曾繁盛一时,但为何会迅速灭亡呢? 请同学们在书本上提炼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隋文帝之子杨广弑父篡位,史称隋炀帝,他大兴土木,生活糜烂,三征高丽,大败而归,修大运河时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百姓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

隋朝的统治非常类似于哪个朝代?

(秦朝,都开创了统一,但都很短命,都由于二世暴政统治激化阶级矛盾而被农民起义推翻)

618年贵族李渊趁机反隋,建立唐朝。唐朝统治者会不会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呢?老百姓的生活会不会有好转呢?

2、唐朝的建立(1)时间:618年

(2)建立人:李渊(唐高祖)(3)定都:长安

李渊原是太原留守,隋末农民大起义后,也乘机起兵。在几个儿子的帮助下,最后建立唐朝,并重新统一了全国。

(4)意义:结束了隋末分裂割据的局面,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李渊后来被自己的儿子逼迫禅位,而这个儿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我们首先看一下唐太宗的资料。

二、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三、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有人说唐太宗是一位非常贤明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1.注意吸取隋朝灭亡教训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意识到统治者与百姓的依存关系。2.善于纳谏

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谁?(魏征)他被唐太宗比喻为什么?(镜子)唐太宗为什么把魏征比作一面镜子?(因为魏征敢于直谏,使其少犯错误)

唐太宗还鼓励各级官吏有什么说什么,不要因为怕得罪皇帝而隐瞒真相。这样做对改进朝政有很大帮助。

唐太宗为什么从谏如流?(只有虚心纳谏,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失误导致王朝灭亡)3.知人善任

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兼收并用。

贞观年间可谓人才济济,文武兼备。

思考: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对唐初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吸取了教训,收揽了人才,为唐朝政治稳定、经济恢复、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看书本第9页唐太宗的话,体会唐太宗的为君之道是怎样的?(贤明有道的君主赢得人民拥护,昏庸无道的君主必遭人民唾弃)

四.贞观新政

唐太宗基于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措施呢?概括一下唐太宗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都做了哪些改革。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老百姓服役的天数,并可以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人身束缚较松弛。

这是吸取了隋亡的教训,爱惜民力,减轻百姓的负担。2.政治上,(1)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三省”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面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学生回答后,演示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简要分析一下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并指出它的进步之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完善科举制。(后面第四课会具体讲到)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写《唐律疏义》。唐太宗非常重视法制,看书本11页的小字。唐朝办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A.地位:《唐律疏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B.作用:维护了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经过唐朝初年的努力,在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 五.“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什么是“贞观之治”呢?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对唐太宗贞观年间政绩的美称。1.贞观之治的含义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请同学们用以上所学知识加以概括(吸取教训,善于纳谏,善于用人,推行改革)

提问:唐太宗晚年的政局大不如前的原因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结合史实,谈谈你如何看待唐太宗。(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课堂小结:

唐太宗在他统治时期形成的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历史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他的为君之道与治国思想对后来的统治者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纳谏和用人方面的优点,特别是清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更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唐太宗以自己的才能、智谋和决断有力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板书设计:

上一篇:公司经营宗旨怎么写下一篇:草业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