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教授王晓波演讲

2024-04-13

台大教授王晓波演讲(精选3篇)

篇1:台大教授王晓波演讲

王晓琳教授报告会主持稿

尊敬的王教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清华大学膜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晓琳教授来到我校,为广大师生讲述他所在的研究领域。在这里,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王教授的个人情况。

王晓琳教授,1983年南京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南京化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任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教授、高分子系系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0年至今,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膜材料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膜学会秘书长,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亚洲膜协会理事等等。

王教授主要从事以纳滤膜为代表的压力驱动膜传递机理与膜过程研究,热致相分离法聚烯烃微孔膜的可控设备及其表面改性研究、电驱动膜过程与新型储能材料电化学研究等三个方面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多项。至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他引3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23项,出版专著1部。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王教授为大家作精彩报告!(王教授报告结束后)

感谢王教授的精彩报告!听完王教授的讲座,相信同学们会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把剩下的时间留给现场的同学,欢迎同学们提问。

(互动交流环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了,谢谢王教授精辟、睿智的回答,也谢谢同学们踊跃的提问。

结束语:

最后,感谢王教授特意从北京飞来为大家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感谢他与大家分享最前沿的科学知识,相信在座的各位对膜材料及其应用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王教授表示感谢!

谢谢大家的到来,祝大家工作顺利、学业进步!

篇2:台大教授王晓波演讲

新华社讯,“人的修炼和树的成长一样,必须具有三个条件,一要有知识的积累,二要有思想的照耀,三要有人格的支撑。”华中师范大学在六月中旬举行的2015届毕业典礼上,文学院教授、国家一级作家晓苏以《桂子山上的树》为题发表演讲,引起广大学子共鸣, 很快网上走红。晓苏分析校园桂子山上树多、树粗、树高的原因,一是山上土脚深厚,树根才扎得深,扎得广, 扎得稳;二是阳光充足,树干才能长得快,长得开,长得好;三是空间开阔,树才能自由地生长,独立地生长,往高处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晓苏由桂子山的大树联想到学校的学术大师,比如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 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先霈先生等。“在我心目中,他们也是桂子山上的大树,他们的形象比那些桂花树、香樟树、梧桐树还要高大和迷人。” 晓苏说。晓苏从自然形态的树谈到精神形态的树,然后寄语同学们:“希望你们毕业离开桂子山后,不要忘记母校的这些树,包括自然的树和精神的树;还希望你们要向树学习,学习树的姿态,学习树的品格;我更希望你们将来有一天也能成为一棵大树。”很快,晓苏的演讲在微博、微信、空间里疯传并被点赞好评,很多毕业生QQ签名改成“桂子山上的树”。华中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韩君华在微信圈里说:“现场听了,非常感动,桂子山上需要一种精神传承。”

篇3:台大教授王晓波演讲

我在5年前脱离技术第一线,一年来逐渐脱离管理的第一线,我已经61岁了。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同样,让一个61岁的老者来领导方正也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有一次在北京电视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个节目里,我们几个人,被要求用一句话形容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李素丽的一句话我记得,她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非常贴切。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

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发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人们说我是权威,这样说也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很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但可悲的是,人们对小人物往往不重视。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使劲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是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有时候我觉得可笑,当年我在第一线、在前沿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有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的人要来干预,你该怎么做,实际上他确实不如我懂得多。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旦干到具体活,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后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头衔,这是很奇怪的。院士是什么,大家不要以为院士就是权威,就是代表,这是误解。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脱离第一线5年,怎么可能是权威?世界上从来没有过55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55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

我发现,在人们认为我是权威这个事情上,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却说我是权威。当然一直到今年61岁我才卖狗皮膏药,讲讲过去的经历、体会,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所以1992年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基本上都拒绝了。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这个人我就觉得一点出息都没有。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院士进,就是他一生辛苦奋斗,作出了贡献,晚年给他一个肯定,这就是院士。所以千万不要把院士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

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3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比尔•盖茨创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心。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仍然是“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见报以后也不以为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个名人的头衔,开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什么院士,其实院士根本不懂的。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出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这在历史上不乏先例。

上一篇:机电一体简历下一篇:“慵懒散软”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