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内容

2024-05-14

教授内容(通用8篇)

篇1:教授内容

聘书

兹聘任扬州XXXXX社 XXX 先生 担任 XXXX学院特聘教授。

XXXX学院

20XX年10月

篇2:教授内容

兹聘任扬州XXXXX社  XXX 先生  担任   XXXX学院特聘教授。

XXXX学院

篇3:教授内容

一、依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引导出有效的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教师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把握住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教学目标来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衔接。

二、立足文本

王荣生教授指出要“依据文本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即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教学解读,就是“按照诗歌的方式去阅读诗歌,按照小说的方式去阅读小说,按文学欣赏的方式去阅读文学作品等等”。我不太赞同“依据文本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的说法,文本的体式只是进行文本解读的一个点,并且文本体式不同的作品,可以用同一种方式来解读,文本体式相同的作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要确定教学内容必须立足文本,不能只关注文本的体式,忽视了文本的内容、语言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和文化内涵等。

在王荣生教授的理论中,文章的选文有四种功能,即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定篇”是使学生透彻地领会选文本身,理解和欣赏经典名篇的思想和艺术;“样本”是解决学生在阅读这类文本时所发生的困难或问题,在对选文的感受和理解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应该怎样阅读、怎样写作;“例文”是以选文的某个点或某个侧面为例,使学生透彻地学习语文知识,包括诗和文以及如何读写的事实、原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等,语文知识的学习形成或加深对选文这些点或侧面的理解感受;“用件”是利用选文所讲的东西或者从选文所讲的某一点出发,使学生从事相关的听说读写的活动。事实是,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采取针对不同的选文、不同的功能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三、了解学生情况

王荣生教授提出“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即“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为何不让学生选择他们觉得需要学习,学以致用的内容呢?“学情”即“学生的情况”,那么除了学习情况,是否应该关注其他方面的情况呢?诸如:

(一)学生的学年段。不同学年段的课文应讲授不同的知识,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出现在不同版本教材的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课文中。同一篇文章在不同年级讲授,我认为,教学内容应该有所区分。高一年级教学重点应放在把握文本的情感脉络,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高二年级教学重点放在鉴赏写景语段并学习景物描写;而高三年级就要讲得有些深度,重点可放在了解作者的思想轨迹、特殊的情感体验等。

(二)学生的知识视野。新课标中列出了众多的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囊括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戏剧等。然而,在现行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的不阅读、少阅读与教师的“伪阅读”的现象,于是,拓宽阅读视野成为了一大难题。教师应该在不断扩大自身知识视野的同时,关注学生平时会读什么、看什么、想什么,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沟通师生的心灵之路。

(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别差异。比如:对于《边城》中翠翠这一人物形象,心思细腻的学生就比大大咧咧的学生更易理解翠翠,女生就比男生更易理解翠翠。

(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矫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比如,看书要学会圈点、勾画、做备注等。

四、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问题,表现在课堂教学,是集团性地、长期性地、大面积地出现教学内容的不正确、不合适。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这是王荣生教授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的自序中和其他场合一再强调的观点。对于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句“一定不是”就开脱了教师的职责。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执行者,承担着重要责任。有的错误不是教师个体素质造成的,有的就是这个集体中一个个的个体素质低下造成的,可以说是“集体无意识”。不是问题的问题老师大讲特讲,是问题的问题老师不会讲,甚至可能自己也搞不清楚,讲不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们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或者意识到课程、教材的问题,那么就可以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的专业水准。

五、提取最高教育值的内容

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教育中存在“乱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学的无关联倾向。比如,一次听《斜塔上的实验》的公开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却是让学生做自由落体实验。这种教学的无关联倾向不只存在于普通教师身上,甚至出现于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身上,出现于集体备课基础上的公开课中。王荣生关于《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设计的拓展延伸题:“你认为清冈卓行可能会对齐白石的《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哪一幅评价更高些?请说说理由。”首先,两幅画种类不同,风格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各有各的审美特点,怎么能褒此贬彼呢?其次,仅仅以作者清冈卓行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陈述的某个观点就推论他对别的事物的看法是不合理的。所以,把两个不具有可比性的事物放在一起,又要求学生按作者的看法而不是自己的看法去进行判断是错误的,这会导致学生在题目的错误引导下,陷入不知所云、答非所问的状态,或者“按老师的要求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做出错误的回答。

篇4:当教授变成了“富豪教授”

上台是教授,下台是富豪

一个星期一的傍晚,中国人民大学某间300个座位的大教室里,窗台上坐满了人,过道里更是人头攒动。有稚气未脱的莘莘学子,有年过不惑的“充电者”,也有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大家都冲着一个名字和一堂选修课而来——彭剑锋的《人力资源管理》。彭老师的课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他师出伯克利大学的深厚学术基础外,还因为他引人注目的双重身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身兼华夏基石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课堂场面火爆,彭老师更是精神抖擞、口若悬河地讲课,信手拈来的企业案例令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妙趣横生。从他激情澎湃的讲解中,谁都看不出他是当天上午才匆匆从外地回京的。而彭剑锋此行在浙江、东莞等地的见闻,正是当次课堂的素材。这样富有“实战经验”的老师是学生尤为倾慕的。

“上午刚签下一份上千万的商业合同,下午却开着奔驰驶进校园,面对着讲台下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这是人们给彭剑锋一类“学而优则商”的富豪教授的精辟形容。

富豪教授,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下海经商”,二是“专利创富”,三是“卖文掘金”,四是“借光生财”。“下海经商”的富豪教授,如彭剑锋之类,游刃有余地穿梭于高档写字楼与三尺讲台之间。“专利创富”的富豪教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为其中的“独占鳌头”者。1998年,湖南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对袁隆平进行了品牌价值评估,结论是其品牌价值为1000亿元。袁隆平是上市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公司的董事和名誉董事长,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之大任。据报道,因他的姓名被用于公司名称和股票简称,袁隆平便获得了“姓名使用权”费用580万元。另有一些教授既不雇佣别人,也未被他人雇佣,而是以“卖文”为生,向读者推销自己的文笔和思想赚钱。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的余秋雨教授,其自成一体的“文化散文”如《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他带来了高额版税。同样靠著书立说挣取高额版税而盆钵满盈的还有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等等。“借光生财”者是指凭借学校的金字招牌和自己的能力,在企业做兼职,任顾问或独立董事,其中以管理学专业和经济学、法律等专业的教授居多。或是带领自己的研究生为其他企业做与其专业相关的项目。

在财富增长越来越依托于知识的增值之时,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君子固穷”、“学而优则仕”、而把经商赚钱视为不屑一顾的“蝇利”的观念也正在经历重大的变迁。

鱼和熊掌可否兼得

富豪教授的出现,有人说乃国之大幸,它折射出了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现实;也有人说,集诲人不倦形象的教授与“利润为王”的富豪于一身,将影响到大学教育质量。

不可否认,富豪教授一般都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社会关系也较为丰富,因而颇受部分学生欢迎。“古有‘落草为寇,逼上梁山成好汉’,今有人穷受困‘投入名师富豪门下,前(钱)途自然不可限量!’”学生拥护富豪教授,是认为实战经验强于照本宣科。像工程、经济管理、法学、新闻传播等与社会联系紧密的专业,教授研究的价值很多都得通过社会的实际应用得到验证和体现。而幸运的学生除了课堂聆听外,要是再能跟着老师一起参与到一些实践中去,让理论素养和实务能力同步提高就更好了。富豪教授的路子宽广,学生才能有更多锻炼和就业的机会。许多后来成为商人的研究生,都是通过陪教授一起发的家。

然而,对于富豪教授,也有另一种孑然不同的声音。正如某高校BBS上学生的“泄愤”之词——“来无影,去无踪,恨不能随风!”“老师上完课即闪人,除了忙课题就是忙赚钱,根本没有多少时间作指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蜕变成“老板”,“教授”不“教”,而是“售”,学生成了帮忙打工的廉价劳动力……这些也非危言耸听。无独有偶,去年第2期《中国研究生》杂志刊登某硕士生写的关于如何与导师沟通的文章,他说首要的步骤是要让导师记住自己的名字。这真是对中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莫大讽刺!

“教授”到底可不可以多栖变成“富豪教授”?这个问题和“歌星”到底可不可以成为“影视歌三栖明星”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教授”具有学术体制下的福利归置色彩,而“歌手”是文化市场上优胜劣汰的角色。换言之,歌手不唱歌去拍电影顶多叫“不务正业”,但是一个“教授”假若不做学问只是寻租着教授的身份混迹于“熟人社会”的潜规则中去逐利,一边是学术萎靡的事实困境,一边是个人腰包鼓鼓的利润风景,那将会受到世人的唾弃。一个个“富豪教授”要话语铿锵姿态强硬——就得先经受得起职业操守、权责对等的拷问。否则,教授不务正业者多了,腰包鼓了,学问虚了,带的研究生水了,国家的科研资金浪费了,最终买单的是国家和社会。

“平衡杠杆”何以调度

处在一个知识也是资本、科技就是生产力的时代,知识的确不再羞于兑现资本,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授”与“富豪”可不可以重合,而在于中国的大学有没有设置一个完备的制度和维护该制度的公允心,从而保证“富豪教授”们,能够在学术和财富上保持良好的平衡。

倘若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学术能力成为教授,為社会创造知识财富的同时自己富了起来,我们应该鼓掌欢迎才对。这种教授兼富豪越多,越能体现社会的进步。就像袁隆平,首先他是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默默耕耘,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了教授,进而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获得了应有的回报,这是对知识的尊重。

退一步讲,如果富豪教授能够妥善处理角色之间的转化过程,履行相应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在学校里按时到课,完成教育任务,而在生意场上循规蹈矩,合法经营。教授与富豪的角色不冲突,富豪教授的存在也就无可厚非。

然而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毕竟在于培养人才,当越来越多的富豪教授把更多的心思用在赚钱上,不要说自己是否还能静下心做研究和搞学问,就连能否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都是个问题。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有太多摇唇鼓舌的“走穴教授”,为了金钱,舍却学术道德,到处为商业利益代言;有太多惟利是图的“项目教授”,不潜心研究学问、教书育人,舍却课堂,做起学生的“老板”;与利益走得太近而又经常参与制定各项关乎国计民生政策的他们,所制定出的政策又是否能真正做到利国利民?

身份模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利用模糊的身份来中饱私囊。我们不能要求教授个个纯洁无瑕、大公无私,但可以要求他们在涉及公共利益时,必须恪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另外,大学要减少不当行政干预,增强学术独立。一些教授“变身”富豪,它的主要中介便是行政职务,通过这种行政职务双方的转换才能顺利进行。如果学术有更多的自治,这种现象自然会减少。与此同时,要增强学生的话语权。以往的大学人才评价体系以及监督管理制度过于强调行政主导逻辑,大学不仅应建立起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督促导师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以指导学生,而且应保障研究生最基本的独立性和话语权,使他们在接受指导的同时,能够对导师作出客观的评价,由此建立起完善而合理的导师评价体系,从而避免学生无奈地继续充当“富豪教授”的廉价劳动力。

篇5:教授内容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携手第一财经、宁夏卫视联合主办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传媒变局”论坛活动于2010年11月6日下午16:00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3层网真演播厅举行。

主持人:刚才的讲话我想同学们应该都听懂了,我想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勉励自己的收益。

好,现在我们进入论坛的主题演讲阶段,第一位演讲的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彭兰教授,她演讲的题目是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几个关键变革。下面有请彭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

彭兰: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想最近几年媒介融合是我们业界和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作为一个新媒体的忠实用户,也作为新媒体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关注这样一个进程,业界已经有非常多的实践,这些实践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我想今天下午借这个机会,把我的一些研究的心得跟大家一块分享。

媒介融合进程是一个漫长的,实际上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中间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里面的一些变革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我想第一个变革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传媒人个体的变革,这看上去好象是一个很微观的话题,好象只是我们个人对自己定位的认识。但实际上也影响到整个产业流程的变化,甚至我们对个人的定位未来可能更多取决于产业格局的变化。我们人大新闻学院在最近一两年做了很多关于媒介融合课程的探索,我想总体的思路应该说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思考,就是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到底是让学生更多的掌握全面的技能,还是掌握了基本的技能以后拓展自己某一个专长,可能每个人的能力有长有短,如果我们让新闻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是能够掌握一切的技术,但是可能缺乏自己专长的话,未来他们到了新的媒介的岗位中间,可能会不能适应。我们有的时候要求一个人身扛所有的机器出去,既能够写文字稿,又能够拍很好的照片,同时还可以做电视等等。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场合并不太多,如果真正面临一个复杂的比较大的报道活动的时候,可能更多的需要一种团队的合作。

在这样一种团队的合作的时候,我们今天为未来传媒做准备的新闻学院的学生怎么思考自己的定位,刚才说了,个人的定位可能是整个产业定位一个具体微观的体现,实际上媒介融合意味着对新的平台、特点,和利用针对新的平台特点和传媒模式重新定义它的生产线,这样一种重新定义不以为这我们一个人要承担所有工作流程的手工作坊,电视产业的发展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电视越发达,每个人的定位越狭窄,我们媒介融合时代需要每个人都有开阔的视野和全媒体的思维,但是这样一种思维并不一定是在所有的时候都要以每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工作来体现的。我想可能在未来的每一个传媒人参与的更多是像足球、篮球这样集体的竞技项目,每个人只要有自己个人的角色定位,也要有角色的配合意识,也需要知道自己和其他岗位之间的衔接。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每一次进程中间扮演的角色,可能我们在未来每一个传媒人有更好的一个发展空间。否则我们培养的新闻人所有媒体都粗通,但不是精通的,这不是我们的目标。

刚才在另外一个论坛上学红老师也提到,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传媒要有更佳的所谓的角色定位,这首先是从我们新闻教育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开始。当然,每个人可能需要全媒体的视野和意识,这个的确是和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这也是我们在教育中间不断摸索和接近的目标。第二个方面的变革,我想可以称之为观念的变革,这可能是在媒介融合时代最重要的变革。因为我们过去传统媒体有很多自己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有很多在新媒体时代都还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但是有一些已经习以为常的思维,已经习以为常的规则,在今天这个时代需要做出一些重新的考虑。比如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内容为王这支口号,我想我绝对不能否认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内容是不是真的可以决定一切?我想我们大家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事实,比如同样的新闻,如果放在传统媒体的网站上,可能没有太多人点击,但是一旦被搬到了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里面,它的点击量一下子上去了,在这个地方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什么在发生变化?我想是网站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平台是不同的。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例子,韩寒在他的新浪微博上,第一天上微博之后发出来的第一条微博是什么,就是一个字,“喂”,就是这个为字,它的专发量、评论量都上万,昨天韩寒又开始在新浪微博活动了,这次他发了两个字,“韩寒”,我关注了一下,它的评论量超过了一千,它的微博粉丝从40多万上升到50多万。这说明什么?韩寒这两个字或者一个字真的从内容上有多大价值吗?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内容价值的话,在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些什么东西呢?我想我们需要考虑所谓的关系,当然这个关系不是简单的从字面含义上去理解它,而是需要从更深层次的含义理解,这里面包含了我们对市场的认识,对平台的认识,对用户的认识。

自从微博发展以后,我觉得有一个事情感觉是越来越深刻的,就是在未来的信息传播的格局中间,社会关系应该是未来信息传播的一种底层结构,我们所有的内容是沿着关系的通道在流动,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你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网络,就意味着你可以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来源,同时也意味着你可以把你的信息传播的多远多广,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可能需要对于关系,对于人和产品,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去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想以网络为例,我们探讨这个话题的话,我们第一个探讨的就是人和产品的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哪个更重要?关系如果从我的观察视野来看,可能会有这么三个层面:人和产品的关系,人和网站的关系,以及和人人的关系或者社会关系。过去我们的媒体包括新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三个关系的层面,但是更多的逻辑是自上而下的,就是沿着先建立好的产品,我赢得用户的信赖,从而拥有了人和产品的关系,再进一步的网站的品牌、知名度会提升,它的用户的忠诚度会提高,最后我们网站顺便提供一些社区服务,以便让人和人在这个空间里面得到拓展。这个逻辑没有问题,但是在某种意义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我们从建设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新媒体,是不是可以让整个通道更加顺畅。最近几天腾讯和360的大战大家都围观了,我们可能也有很多的想法,我们也对他们对用户不负责任的行为有很多的愤慨。但是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腾讯能够达到今天可以挟持用户的程度呢?如果它没有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做基础的话,它能够把我们的用户明目张胆作为一个要挟的条件吗?如果没有那么多QQ带来的用户关系,腾讯可能没有今天的成功,它的产品是以建立人和人的关系为基础的。

我想在未来,我们可能还要有一个话题,就是经营内容还是经营平台,当然经营内容的确很重要,但是整个未来新媒体的发展,它在向着越来越多的平台占据了更重要位置这样一个方向发展,比如从互联网的发展轨迹来看,互联网最早只是一个内容平台这样相对比较单一的角色,后来发展成了社交,微博的兴起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明。再进一步我们大家今天会越来越多的在网上买东西,在网上工作,可能我们很多人可以足不逾户,但是可以解决一切生活上的需求,这说明网络正在越来越多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平台。当它已经超越媒体的时候,如果我们的眼光还仅仅盯着内容这一个方面,可能远远不够了,所以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在经营内容的同时也要重视经营平台的方面,我想这是在媒介融合过程中间必须有的一种新的思维的调整。

虽然刚才针对的是网络媒体,但是网络媒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扩张也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第三个方面的变革是产品的变革,现在我们大家越来越多看到新媒体给我们带来新的样式、形式的内容和服务。但是在传统媒体探讨媒介融合的时候,我觉得可能还有一些方面是过于依赖自己原有的经验,或者依赖自己原有的资源。我想传统媒体的扩张不仅仅是产品形态的变化,更多是我们基于什么样的机制生产这样的产品。

我觉得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延展是需要注意的,因为媒介融合时代,事实上可能不仅仅是各种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时代,还有一个融合,往往是我们忽略了,那就是媒体和受众的一种融合,过去我们往往用互动这个词,但是我觉得互动这个词还不能完全体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媒体和受众之间关系的那种深层的变化。所以关注媒介融合,同时必须关注媒体和受众关系的深层变化,这个变化意味着我们的产品可能需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的扩张:

一以社区产品为枢纽,实现从信息产品向全方位产品的延展。

第二个方面要以激发用户潜能为基础,实现从单边产品向双边产品的延展,这个地方我所说的单边产品指的是过去由传统媒体独家制造的和创造的产品,而双边产品指的是需要用户参与的,需要用户在这个地方直接贡献的产品。事实上传统媒体再有能耐也很难实现这样一个在新媒体时代个性化产品的生产,只有把用户这一端的力量引进来,才能产生更加丰富多元的产品。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实现从大众化产品向个性化产品的延展。在今天这个时代,个性化是个至关重要的词,但是怎么样实现个性化,我想需要很多条道路,刚才说的把用户这端的力量引入到开发产品中间可能是其中一个方向。其实我在现在使用微博的时候,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就是我在很多场合也说过这样一个感受,当我使用了微博之后,我觉得我可以不去访问大众化门户的平台了,新浪的孟总在这儿,可能听了这话又是喜又是忧,一方面是说的是你们的微博,忧的你们最传统的优势,新闻频道在受到挑战。事实上这种挑战是存在的,就是当越来越多的人用自己的微博或者未来的更多的个性化门户网,把所有的内容集成在一块的时候,这个时候过去传统门户网站的优势会被削弱。这个意味着在未来,包括网站也包括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模式,需要在新的时代做出一些调整。

媒介融合可能还有很多人在担心这个事情,就是我们是不是所有的媒体都到一个市场里了,最后所有的个性都消失了,不是这样的,媒介融合,我一直认为是一个先合后分的过程,所谓的合是在传输渠道上的汇流,所谓的分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不会用同样一个终端看同样的东西,我们希望在不同的时候用不同的终端最方便快捷的接近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比如在客厅的时候用电视,转到客房的时候用电脑,到车上的时候可能用手机。只有这样一个先合后分的过程,才能实现未来对每个人个性化需求最充分的满足。

所以我们设计未来的产品,实现个性化,我想还有一个话题是必须关注的,那就是终端,终端在发生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一个推动力,会反过来影响到整个媒体市场的设计,或者我们的产品的设计。当然,我在这儿展示的可能是大家很熟悉的新的终端,比如方正的文房,ipad更熟悉了,我记得有一个学者60多岁了,见到我说你一定要玩ipad,这个东西太好玩了,我想对于这个年纪的人有这样的吸引力,对年轻人而言它的吸引力更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是LG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推出来的电子纸,它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可折叠的,不是像我们今天困惑的这个东西怎么放,怎么拿,可折叠可卷曲意味着它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纸质报纸了。这个所谓投弹式的显示器,你戴着它看屏幕的时候就相当于在一个房间里面看两米以外的高清屏幕。

当然我们还会注意物联网也在兴起,这个基础会使所有物体都可能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的采集方式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甚至每个物体都会变成一个信息终端。所以当每一个物体可以自己向互联网发送信息的时候,我们人在信息传播中间的角色和功能一定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也会促使媒体产品实现深层的转变。

最后一个,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体制变革的一点点思考,这是个太大的话题,所以在这儿我只是把其中一个我自己感受比较深的方面跟大家一块探讨一下。

刚才所说的未来的传媒,实际上我在说这个概念的时候,脑子里面想的并不是今天的我们的传统媒体,不仅仅是包括网络和手机,我想在未来整个的媒介融合带来的应该是一个大的媒介,这种大的媒介在这个里面,我们现有的媒体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媒体内部机构的变革可能是开端,这个是大家谈过很多的话题了,但是在流程再造的时候我们的媒体怎么改变自己的思维,特别是怎么打破在自己原有利益之下的束缚呢?我感觉现在很多媒体所做的尝试是固态的混搭,谁都不想放下自己的面子,想和别的媒体拼凑在一块。这不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变成液态的融合,让各种媒体之间变得更加自由自在形成业界的混合,它才会带来化学的变化,否则一种简单的物理变化肯定是某一个阶段,但不是终极目标。

还有一个词现在很多媒体都在做全媒体的试验,我想全媒体这个词出现有它的历史原因,也有它的合理性,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媒体机构都要搭建一个全媒体平台呢?如果让每一个媒体机构像一个传媒人那样不断的扩张,扩张到所有的领域,它的资金、技术、人才是不是足以支撑,这样的一种媒体形态的扩张是不是又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呢?我想现在很多的媒体其实在这方面都是有自己的困惑的。

事实上可能更理想的模式,是我们需要重新和IT界,和电信业,甚至很多过去传媒业行列之外的行业达成新的组合,把媒体自己的角色设置好,再和其他的上游或者下游的产业链条上的部门形成一种新兴的合作关系,这样传媒业可能才会真正在未来的媒介融合过程中间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当然这个地方也意味着我们在未来一定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力量,我们利益的竞争者也会更多,而且自己惟我独尊的地位会受到震撼,媒介融合会使我们在传媒领域受到挑战和动摇,但是这是一个事实,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个事实的话很难迎接这样全新的局面。所以传媒业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在新的产业链条上思考与谋求新的定位,这正像每一个传媒人需要在未来的产业模式中间寻找自己的定位一样。

我的思考主要是在这么四个方面,希望能够听到大家的意见,能够有更多的交流,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彭兰教授。我想刚才彭兰教授的演讲,因为她刚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内容,这么多年我专门研究新闻的内容,所以她对于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坚守的或者叫做一直强调的内容为王提出了新的思考,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思考。

篇6:教授内容

——以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为例

一、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为什么要申报项目

二、可申报项目的类别

三、项目申报的技术要素和学术要义——如何申报

四、保障政策与措施

一、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为什么要申报项目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国家社科基金及其项目选题所赋予的引导性意义,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须坚持把握方向、明确使命、强化责任、创新方法的理念,与时俱进,实现学术在引领文明、服务社会、咨政育人的目的。因此,申请各类项目不仅是学术发展的逻辑要求,而且也是学者使命的体现。

同时,今天的科学研究已不同于19世纪甚至20世纪初,已经超越兴趣爱好的阶段,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成为一种事业和建制。整个科研活动已经集体化了,很多研究成为科研活动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在自然科研领域尤其如此。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社会科学也表现出同样的特征,在研究方法上交叉性突出,数理化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而且多人协同完成的课题成为普遍现象,以项目为特征的科研方式也成为全球性的特点,中国如此,西方更是如 此,中国是向西方学习的,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不管我们个人喜不喜欢,这种机制都会运行下去。在某种程度上讲,科研项目申报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素质。目前正值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之际,很高兴与大家共同探讨有关科研项目申报的相关情况。

二、可以申报哪些项目

1、国家家社科基金的类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第一批(应用研究),(2)第2批(基础研究),第3批(跨学科交叉研究)80万

年度项目:限项申报,额度,重点35万,一般20万 青年项目:20万,年龄35岁以下

后期资助:已完成作品的80%,可以申报,先在基础学科,后扩展到所有学科。

西部项目:与年度项目申报、评审相同,通信评审通过没有立项的西部省份的申报者。立项约500项。18-20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2、教育部项目

3、陕西省社科基金

三、如何提高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质量

(一)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与原则 1.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评审具有政治导向性。国家社科基金代表国家水准,严把政治观。2.国家社科基金的问题导向。

既要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又要促进学科发展中学术问题的深入探讨,把握学术前沿。3.官方主导,每年都有规划指南。年度规划指南的特点: 规划指南是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的,具体体现在三方面:(1)规划指南一定是党和政府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2)规划指南还强调各学科自身建设,一些学科的基础性问题、长远规划问题都是指南要考虑的。

(3)规划指南会关注近年,当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问题。关于规划指南,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指南具有连续性、稳定性,这主要是考虑到各学科本身的建设需要;

第二,指南中只是规定了研究方向,并非具体题目;

第三,指南中的课题只是每年立项课题的一部分,留有空间,可以自选课题也能获得立项,而且近年自选课题立项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同时,未来国家社科的改革思路可能是重视后期,这主要是基于目前其他各类课题结项难的现实推测。

(二)申报条件与评审

申报条件:

申请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请人当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得再申报教育部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青年项目者(包 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以申报截止日期为准),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申请自筹经费项目,须有出资单位的经费资助证明。

1.在研的不能主持人不能再申报新课题; 2.不能同时报两项;

3.教育部课题与国家社科基金不能同时申报;

4.其他省部级课题与国家社科基金同时立项的,结项成果必须不一样。

每年的评审小细则都会有所变化,主要是基于公平性考虑,其中一些硬性的要求是不会变的。

在具体的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中,分为两个阶段,及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

通讯评审:时间1个月左右

1.匿名评审。每个项目分别送5位专家,专家从库中由电脑依据专业对口、同校回避、以教授博导为主等原则自动匹配,智能分组。

2.淘汰原则。淘汰率80%。算5位专家的平均分,高分入围,低分淘汰。

会议评审:淘汰率50%。分组评审:流程如下

各专家分类主审,小组讨论,提名,拾遗补漏,大会讨论,结果出来后再统一投票一次,形成结果报全国规划办审查(主要看是否有重复立项、把政治观等)

(三)如何提升申报质量

1.申报书填写需要注意的要素

(1)选题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

第一,部分课题选题不够新颖,问题导向不明,缺乏时代性。

第二,概念不准或概念界定模糊;语言学术性不强。第三,选题太大,涵盖内容太多,或时间跨度太大专家感觉研究者无法驾驭。

第四,选题太小,涵盖内容太少。第五,选题指向不明。

第六,选题上缺少理论嵌入、地域嵌入、领域嵌入,不能体现申报者的比较优势。

第七,选题缺少前期成果支撑;

第八,选题意义。如对课题意义强调过分,没选中的项目中有1/5的都强调诸如填补空白、在国内独创等;意义过于宏观,究竟有什么意义,看不出来;意义过于庞杂,仅意义一项就写了1-2千字。因此,最重要的或者比较好的做法是对意义有具体说明,如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究竟有什么意义,或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等。

申报项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不管我们当年是否申报,都应该仔细阅读当年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布的课题指南。指南体现出学术方向,表示的是学术界和国家到底关心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既符合学术发展,又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选题。(2)研究现状撰写存在的问题 第一,研究现状几乎没有述评。

第二,研究现状述评不对题,不全面,不是述评前人的研究状况,而是介绍有关名词概念;述评前人研究状况时过于笼统,没有实质性研究,或仅罗列了某些书,没有阐述其观点与申请者本人的观点有何不同,从而体现其研究的重要性。

第三,文字不够准确、精炼,表述清楚、明白。总之,研究现状的撰写要丰富化、类型化、层次化。(3)研究内容撰写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研究设想,但没有提出研究观点;应通过主要内容体现申请者的主要观点;

二是主要观点不鲜明,只是一般的论述,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研究内容过于庞大,主要观点根本无法表达。

三是定位不准,说不清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四是问题不明晰。没有弄清课题身着重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重点、难点问题,缺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课题论证;研究任何一个课题,都要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是研究方法不具体,简单罗列,没有针对性。要明确提出适合于本课题本身的研究方法。

六是研究角度缺乏创新,缺少自己独到的见解。

七是论证不充分。

八是研究内容太多,表述不清晰,逻辑性不强;或者研究内容 与题目不相关或相关度不高。

九是参考文献不具备权威性,层次低,不全面,有疏漏,最新研究成果少,有些参考文献主题是时间较远研究专著,甚至教材。

因此,研究内容的撰写要有主线、主旨和逻辑框架。

基本观点的撰写:要明确,有新意。基本观点不是几句宏观的话,而是要围绕主题做出实质性的判断,提出实质性的方法,明确实质性的问题,开发实质性的方法,建构实质性的进路。都应是实质性的,不应是泛泛而谈,我觉得这样通讯和会评都会让专家认为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仅是阅读文献获得的,而是思考或初步研究获得。

研究思路的撰写:要清晰、合理、逻辑性强。

关于创新的撰写:只有三种类型的创新:观点新、材料心、方法心。

重点与难点撰写:重点指的是研究什么主要问题,重点是什么;要有阐述而不是一句话;难点指的是该问题的学术难点,不是工作难点。

(4)课题组成员方面的问题

课题组成员的构成是衡量课题组综合研究实力、能否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和能否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因此,成员的研究成果最好与课题相关,并能支撑课题研究。最好老中青三结合,且结构合理(学科结构;知识结构;部门结构:理论工作者;决策工作者;实践工作者)。

(5)其他问题 关于课题负责人的申报条件填写时一定注意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有能力(资质、经验),有条件(空泛的写有计算机,有图书馆,有资料),在研项目多很难保证有时间。

第二,有比较优势(地域、行业)。

第三,在课题涉及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地位。

经费预算一定要合理。

格式不规范,字体不统一,装订不规范,申报书中存在错别字等低级错误等。许多专家特别在意这种低级错误,反映出申请者不认真、严谨,直接导致本子被否定。

个别成员超项问题 学科归属问题

2.申报课题的正确理念 第一、保持平常心

第二,项目申报要以研究积累为后盾。

第三,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要轻易迎合主流的学术观点。第四,研究领域要专一,做好学术职业生涯规划。

第五,借鉴国外理论要注意本土国情,在借鉴中寻求创新与突破。总之,国家社科申请有技巧,练好学术内功是根本。3.项目申报应把握的学术要义

第一,把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及学科前沿 第二,创新研究方法 第三,体现社会责任 第四,鼓励跨学科研究 第五,处理好几种关系

(1)时代性与学术志趣的关系。

(2)纯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3)个人学术方向和团队协作的关系。

四、保证政策与措施 1.政策引领。

2.对科研本身的扶持政策和经费支持是促进项目申报提升的重要手段。

学术沙龙 学术交流基金 帮扶基金 学术出版资助 科研奖励 申报奖励

对外译项目的单独支持

篇7:教学型教授、副教授

时下,高校职称竞争日趋白热化!国内部分高校,为了缓解这矛盾,也算是动足了脑筋!新形势下,江西、湖北、广东等省得重点高校,开始为了职称评定另辟蹊径。比如,这些高校提出了“教学型副教授”、“教学型教授”称号。把高校教授、副教授评定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两类。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具有创新性的做法。该做法,立即引来更多高校积极效仿。当然,也引来争议。但我认为,既是新鲜事物,引起争议,也属正常。

网络里,有几个人撰写微博,认为教学型副教授、教授不合理。我要对这几个人说几点: 一.断章取义

很遗憾,这几个人,对教学型教授和副教授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对这个类型教授、副教授的评定细则乃至细节,都不了解。所以,他们的言论,某种程度上讲,是空谈!缺乏了解的空谈,是不负责任的!

据我所知,教学型的教授或副教授,不是对教学人员的照顾。细看某些高校的教学型副教授或教授评审条件,有一些细则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教学型副教授或教授申报者,必须首先达到所谓科研教授、副教授评审的科研及其他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你也同时达到教学型方面关于教学上的一些规定。你才可以或者有资格申报教学型!所以,我知道的这些学校,一般都对教学型系列评审有两个文件!(一个是通用条件,另一个是教学方面条件补充)。在我看来,这些学校的做法,不是降低了高职评审,而是加大了高职评审的难度!

二、常规

我们知道,一般高级职称评审,都会分为政治、工作量、科研、教学等几个大块。每个大块下,又会有几个小条件,供大家来选。也就是说,条件背后都有一个“之一”。而,我了解的教学型系列,在教学要求方面,并没有“之一”。只有,并同时达到如下条件!而这些条件中,就有关于科研方面的要求,比如,发表教改论文XX篇。主持教改课题XX项等等!从这个细则可以看出,教学型评审,并不是有人说的那样,只是关起门来搞教学,而不涉及科研!

没时间啰嗦了,我只想对那些不经调查就瞎说的所谓的牛人们说,请你们调查前别瞎放屁!

三、只是一种新的渠道

我们也应该知道,同时擅长教学和科研的人,能有几个????不是说术业有专攻么?!实际上,大学课堂出勤率最低的是谁的课?不需要我来说吧?!你科研厉害,不代表你教学厉害!!你科研厉害,不代表你就能把成果用在教学上!!无需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校做科研,为的是啥?首先,为的职称!其次,为的是钱,钱,知道么?!

为啥要开辟教学型系列呢? 我们也该知道,科研要求上,科研教授评审,也不是都要求主持!主要参加(国家级课题,排名前5.省级排名前

3、市级主持)也可以的。那么,现在面临的是什么问题呢?因为几年前,全国范围内大学的疯狂扩招,导致很多高校也疯狂引进教师。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社会上,学生就业压力。学校里,教师的职称压力。因为,同年龄段的教师人数增加,而职称名额未增加或少增加,这样就导致每次职称评定时报名人数大大超过名额数!!可是这些人都是达到条件的呀!怎么办?积压起来,好么?人才会不会流失? 那么内部PK,很残酷!那些不是主持课题,只是参与课题的人,该怎么办?相同条件下,肯定竞争不过课题主持的人吧!所以,这个时候会,好的领导,就该想办法,为达到条件的人多些渠道!这个时候,教学型就出现了!为了保证质量,教学方面的条件,也是苛刻的。你厉害,你去试试!求学生给好评的垃圾人品,就不说了!所以,我眼里的教学型,是职称评审的另一个渠道,是一个疏导!

下面,用一个图来解释我所知道的的教学型评审规定及操作: 最顶部的椭圆:表示副教授、教授

最底部的椭圆:副教授、教授评审基本条件

中间小的椭圆:表示教学型教授副教授在教学、科研、业绩等方面的补充条件

看懂了么?

不是低人一等,也不是不搞科研!!

篇8:教授内容

1. 升学难的问题

前几年仅仅是考大学是个令家长担忧的问题, 但近年来, 这个问题不但没有减轻, 反而引来其他一系列的升学难的问题, 升高中难, 升初中难, 甚至到现在出现了“升小学”难的问题。面对这种升学难的问题, 家长们到处寻求“高人一等”的方法, 导致幼小衔接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 父母的攀比心

近年来,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关心, 从一开始的重视高等教育到重视中学教育, 到后来, 这种“打好基础”的想法一直延续到学前教育。当家长们看到别人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拼音、算数、英语单词样样都会, 他们便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呢?于是就开始东奔西走, 寻找各种幼小衔接班, 美其名曰为小学打好基础, 可是, 这种教学方式是否科学, 家长们完全不思考这个问题。

二、幼小衔接班的“副作用”

1. 危害孩子的身体发展

4~6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期, 身体的各个方面还很脆弱, 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快快乐乐地游戏, 健健康康地成长。如果家长或者幼儿园非要给孩子灌输本不应该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学的东西, 就很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影响身体生长发育的负面作用, 如孩子可能由于用脑过度出现目光呆滞, 反应迟钝等现象, 或者致使孩子近视、驼背等。

2. 损害孩子的心理发育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学习的能力, 并且, 对于绝大部分的孩子来说, 学习并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如果强行将他们的注意力从感兴趣的事情转移到学习上, 就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做法并不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家长们要知道, 并不只有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如果非要强迫孩子在这个天真烂漫的时期学习一些他并不喜欢的拼音、算数、英语单词, 很可能会使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 这并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3. 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应该注重的是孩子动手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如果只是一味地想要给孩子灌输知识, 这是不明智的。家长想要的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能力, 就好比是想要“金子”还是“金指”的问题。在学前教育时期, 孩子们就应该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下游戏,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 这才有利于孩子们今后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1. 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出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有许多种,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家长缺乏长远的科学的教育观, 只是看重让孩子提早学习更多的知识, 并没有看到这种教育带来的后果。对此, 应该对家长们进行全面的科学教育理念指导, 详述孩子在各个时期最应该发展的方面, 使家长们转变教育观念, 从而促进孩子今后的全面发展。

2. 转变幼儿园的办学指导思想

要想彻底转变这种错误的提前教育的思想, 就必须在幼儿园或者一些幼小衔接班的办学思想上入手, 彻底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只有这些相关的教育机构不再教授小学知识而是更注重少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这种现象才可能彻底地消失。那么应该怎样转变这种教学思想呢?一方面要求教育部门做好幼小教育衔接工作的明确指令, 调整相应的管理方式, 严禁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出现, 强调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应该从园长或者教师的教育观上入手, 进行专业的培训, 全面提升幼儿园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四、小结

随着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教育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应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应该改变幼儿园的教育观念, 明确幼儿园的教育任务, 正确引导幼儿, 不能偏离教育的正确轨道。另一方面, 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就是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要让他们意识到并不是提前教育就是对孩子有帮助, 发展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以及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玉杰, 赵春颖, 李桂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 2012 (12) .

[2]马晓荣.试论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11 (3) .

上一篇:高效管理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不知所措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