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给小学生的演讲稿

2024-04-19

大学教授给小学生的演讲稿(共14篇)

篇1:大学教授给小学生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下午好,今天非常荣幸作为家长的代表给大家介绍一下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化学,今天我就带领大家穿越这奇妙的化学世界。

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饮用的水和穿的漂亮衣服等等,它们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有一位科学家曾经讲过:“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一是大自然世界,第二就是化学为我们创造的神奇世界。”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第一,化学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很多新药的研制离不开化学。研究表明,没有发明合成各种抗生素和大量新药物的技术,人类平均寿命要缩短25 年。另外大家所熟知的碳酸饮料,大部分含有磷酸,经常饮用碳酸饮料,大量摄入磷酸,会影响钙的吸收。一旦钙、磷比例失调,可能导致骨骼生长缓慢、骨质疏松等症状。儿童和青少年处于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且活动量大,如果喝过多的碳酸饮料,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化学创造了许多材料,使得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大至神州飞船,轮船,火车,小至一个小小的儿童玩具,所需的材料都是用化学方法合成出来的。可以想象,假如没有发明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等技术,我们的日常生活将难以想象。

第三,化学与我们的能源也联系密切,日常生活中,各种电脑,平板手机都用到了电池,甚至现在好多汽车都用上了电池,其中各种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就和电化学有关。好多新型的能源例如太阳能、氢能、潮汐能、核能,正在一步步改善我们的生活。

最后,化学影响着我们生活的环境。温室效应使得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各种化工厂排放的废气的超标,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的酸雨不仅破坏了森林而且腐蚀损坏了建筑物,更是污染了我们喝水的水源。但是利用化学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对废液废气进行清洁,积极地开发出新能源来取代过去的化石能源,因此合理的利用好化学,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好好的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为以后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你们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来到现场给同学们演示,所以特地让我的两个学生来给大家现场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

篇2:大学教授给小学生的演讲稿

谈起种种郁闷,似乎愤愤不平。其实,学术界的浮躁之气、暴戾之气、江湖之气,早已人所共识,不必为此大动肝火。能在这样的氛围中修炼,倒也是一种难得的境遇。如果到处发泄,倒显得不那么大度,做人要厚道,千万不能说三道四,晚年后悔不已。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环境,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如果总是感觉不得志,郁郁寡欢,孤芳自赏,那么,到头来可能会真的成为孤家寡人。

学会生活,至少学会容忍,不是甘于平庸,而是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人生有限,不要陷入是非之中,要学会调适自己,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继续从事学术研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搞学术工作,不要企求发财,只要吃饱饭就可以了。学者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地位,千万不要自视甚高,不要脱离群众,不要弄得连饭碗都保不住。学者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提供思想,找出思考的方法,甚至有时候低三下四,到企业兼职,赚取点零花钱,本身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作为学者,要诚实劳动,至少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要东抄西凑,更不要班门弄斧。现在学术界充满了恶习,把外国的洋垃圾作为宝贝,填充在自己的文章中。写文章绕来绕去,让人不辨东西。这样的东西在评职称的时候偶尔弄一弄,但千万不要作为炫耀的资本。有些年轻学者就是弄假成真,结果贻笑大方。

学术这个东西,就是思想的传递工作。了解别人的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用最精炼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学术了。形式的东西固然重要,在学写论文的早期,一定要注意格式,这是学术界自己制造的门槛,注意不要被绊倒,

如果自己有了真知灼见,不妨试着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千万不要把精美的思想用恶俗的方式包装起来。现在的学术论文跟现在的产品一样,包装过度。这对于学术的表达和思想的传递,并不是一件好事。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

在学术圈儿,要学会打入学术团体内部,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千万不要争权夺利,不要背后议论人。对那些不可一世的人,千万不要曲意迎合,因为你这样做是自我贬低身份,同时也是助长他的嚣张气焰。对有些确实过分的.同行或者同事,不要急于跟他较真,而应该甩手而去。因为学术界的很多争论都属于茶杯里的**,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他坚持自己的那一套,那么,不争论是万全之策。一旦争论起来,除了申明自己的观点之外,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学术之外。

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一定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在学术讨论中,知道别人说的是什么很重要。这种学术鉴赏能力,依靠大量的阅读来实现。千万不要寻找终南捷径,因为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知道学术作品的真伪。要广泛地阅读,了解前人的思想,然后沉下心来,思考中国当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甚至不妨花费一些时间,到田野进行调查。学者要想自己的学术生命长久,不要看同行的脸色,不要经常性地观察同行的评价,因为这样做,你永远只是落伍者。

社会各个阶层被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不同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的话语权。学者从总体来说还能够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但是,作为学者,在内心深处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就在于努力消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因此,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要把平等、自由和博爱思想贯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知易行难,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很多,有时不免急于求成。为了养家糊口,搞一点短平快的项目完全可以。但是,夜深人静,还是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思考一下治学问题。因为学者不同于其他行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者有自己的思想。如果自己的思想不如工人、农民,或者,故作高深,但是却经不起实践检验,那么,学者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了。

篇3:大学教授给小学生的演讲稿

近日, 教育部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与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联合组建了电子课本—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 祝智庭教授担任专题组负责人。祝智庭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暨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主任, 堪称目前业内权威。本刊记者就“电子书包”话题专访了祝智庭教授。

记者:首先非常感谢您能够接受我刊的专访。上海市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 “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推动‘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发展, 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内外学习和研究”。您认为, 这里提到的“电子书包”是一个什么概念?它与我们早几年提及的电子书阅读器有怎样的异同?从中小学教育领域而言, “电子书包”承载了哪些教育教学功能?

祝智庭:“电子书包”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概念, 比较常见且较为贴切的一种理解是将“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未来形态的教育电子产品。它将学生书包里的教材、作业、课内外读物、字典等学习用品全部数字化后整合在一个轻便移动终端中 (重量约1公斤) 。这样, 相对于平均重量达3.5公斤的小学生书包、平均重量达5.5公斤的初中生书包, “电子书包”首先被认同的优势就是其减负作用, 当然主要是身体上的减负。

其实, 对于“电子书包”的理解, 可以从“实”的硬件设备和“虚”的应用服务两个角度分别作隐喻。从硬件设备角度, “电子书包”就是一种个人便携式学习终端, 可以体现为多种装备形态, P D A、Web PAD、Tablet PC、Notebook都是目前可能的选择。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剧, 课本、作业、学习工具等数字化后就放进了这个书包式的“容器”中, 使用也就自然而然在这个“容器”平台上开展了, 比如课本学习、笔记作业、上网查询、交流讨论等。我们早几年提及的电子书阅读器也主要是基于这一视角, 只是更集中于与书籍相关的功能任务上, 比如阅读、下载等。必须指出, 学生在个人终端上利用课件软件进行学习与利用“电子书包”进行学习存在着一个重要区别:课件中的内容与互动是预先植入、互相绑定的“紧耦合”关系, 学生的自由度相对有限;在“电子书包”平台上, 学生通过虚拟学具与电子课本互动, 虚拟学具与电子课本是“松耦合”关系, 这样使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性。另外, 学生通过联网的“电子书包”还可以得到更为丰富的个性化学习支持。

“电子书包”这一概念其实早在1 0年前就存在有。据2 0 0 3年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 当时世界上至少有5 0个国家计划推广“电子书包”。比尔·盖茨更是一早就盯上了孩子未来书包的潜在市场, 并将“电子书包”列入重点发展项目。我们可以姑且称这是“电子书包”发展的第一阶段, 突出的是“电子书包”作为装备工具的一面, 用于解决知识与书包重量成正比的难题, 因此看重的是其数字化特性。

近一年来, “电子书包”又再度兴起并备受关注。这一方面是教育信息化发展1 0年后进一步深化变革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也是当前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这一阶段, 我们认为“电子书包”的发展理念应该有所升级, 应将其内涵从以往关注“实”转换到关注“虚”的应用服务层面, 突出“电子书包”的教育教学功能。从这一视角, “电子书包”就好比学生的个人学习环境, 从促进面向信息时代的新的学生能力发展 (如自主学习能力、批判反思能力、知识建构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国际理解能力与社会责任心) 的教育目标出发, 要能支持每一个学生随时随地进入学习, 要能提供满足每一个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因此, 个性化、移动性、按需服务成为新一阶段“电子书包”的关键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用“电子书包”这个名称似乎已经不能表征这种新型学习技术的内涵了, 期待智慧之士提出更好的名称来。

从中小学教育领域而言, “电子书包”承载的主要教育教学功能包括:电子课本阅读以及笔记功能, 高互动课堂教学应用功能, 学习记录、进度管理与评价功能, 家校互动功能, 学具管理及应用关联功能, 智能学伴/代理功能等。当然, 与现有电脑应用相伴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应一并加以考虑。“电子书包”还要具有防制不当信息的内容过滤机制以及避免网络或游戏沉迷的管理机制。

无论课堂内外, 学生都可以获得一个有趣且强有力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当与同伴一起时, 又转变为一个和谐且高效的协同学习空间。有了“电子书包”, 学生可以自由参加一流教师的虚拟课堂, 可以随意操控安全逼真的虚拟实验, 可以随时获取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 兴趣相近的研究伙伴可以无障碍联络。无论在真实情境还是虚拟情境中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 又都可以做到无缝的数据交换和持续评估。比较遗憾的是, 基于这一视角开展的“电子书包”研究, 现在相对还比较少, 尚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指导体系。

记者:“电子书包”作为一种学习工具, 虽然在重量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但大容量信息学习工具如果使用不当, 也会让学生沉浸在过量知识的海洋里无所适从。您觉得, “电子书包”如何才能更好地给学生减负?“电子书包”的应用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如何能够相得益彰?

祝智庭:现有9 0%的教育装备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主要满足教师的“教”, 因此对学生“学”的支持都比较弱,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更是难当大任。目前对于“电子书包”的一些担忧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往“教”的理念在作祟, 怕“电子书包”的引入会扰乱教师原有的教学步调, 怕有了“电子书包”后学生就脱离了教师的掌控……其实, “电子书包”虽然是一个大容量的知识和工具的“容器”, 但它的核心应用服务应该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的, 围绕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习个体、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情境, 工具和知识的提供是按需推送的。此外, 传统教学中, 教师精心设计的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 而“电子书包”则可以基于教学智库, 联合教师共同体, 为每一个学生量身打造适合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当然, 这仅仅依靠学生手中的一台“电子书包”是做不到的, 因此“云计算”辅助教学也被同时提上了议程。

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 应围绕2 1世纪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研究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才能吸引学生兴趣, 才能为学生提供最有趣的学习体验, 再在充分考虑共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 将这些学习内容加载到“电子书包”中, 将有效的学习方式应用到“电子书包”中——只有这样, “电子书包”才能实现学生精神上的减负。

受现行考试制度与培养目标的不协调等方面制约, 这一目标要实现起来可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目前, 要想实现“电子书包”的应用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也不是没有一些好的方案和建议可供参考, 比如: (1)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学案, 把学生推向学习舞台的中心, “电子书包”则成为自主学习的好助手, 原有课堂的容量就可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适当放大或缩小, 一些课后、课外的教学活动也可添加进来, 课堂效率提高后就可将更多的课余时间还给学生; (2) 借助“电子书包”, 持续跟踪和评价学生的课堂内外学习情况, 支持个性化的贯一设计并不断调整策略改善学习可达性, 这样一来, 考试测验定位更为精准, 次数也可相应减少; (3) 组织学生通过“电子书包”建立学习共同体, 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影响力, 从一开始就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 并有效解决在萌芽状态。

记者: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构建开放型的新课程观, 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体从学生发展来说, “电子书包”将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会给传统的学习方式带来怎样的变革?

祝智庭:现今以及未来的孩子从一出生, 周围的一切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技术, 技术已成为他们真实世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新时代的学生从本质上已经成为“数字原住民”, 技术已是他们的第二天性。虽然已有很多教师能够使用信息技术, 他们充其量只是“数字移民”而已。在教育中客观上存在着“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之间的文化冲突, 但我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日益严重的现实, 那就是我们现有的教育形态已与学生现有的乃至今后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了。下一代的教育不能套用上一代的旧思维, 已有的教育目标和学习方式必须进行变革。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如果还是通过原有的教育技术手段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电子书包”的出现, 无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引入“电子书包”后, 班级差异化互动学习、数字化探究实验学习、小组合作项目学习、个性化按需按兴趣学习、能力本位评估引导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将成为可能。在一个由学生、机器 (电脑) 、教师构成的新型教育生态系统中, 教学互动结构也必然产生变革, 如何使“师-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师-机-生互动”协调有致, 将给未来教育带来重大挑战。

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发展的参与者与帮助者, 在协助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早在国际教育界形成共识。让学生“使用技术学习”, 将“电子书包”的使用当做穿衣穿鞋一样自然, 成为一种“素养习惯 (L i t e r a c y H a b i t s) ”、一种“学习生活方式 (Learning Lifestyle) ”, 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孩子们天生就是技术能手。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给予必要的技术条件并创设应用的环境, 加以必要的引导,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将生活中的技术行为转变成课堂中的学习方式, 而课堂中的学习体验又会自然而然拓展为对整个社会生活的体验。

记者:“电子书包”对教师“教”的方式会带来怎样的革新?教师既往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如何应对随“电子书包”而来的变化呢?

篇4:小学毕业的大学教授

陈世骧推荐的是金克木。论学历,金克木只是个小学毕业生,但陈世骧说金克木中学里教过英文,从初一到高一四个班的课都由他教,教学效果非常好;他不仅英文好,而且法文水平也好,足以胜任大学教师。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陈世骧拿出北大外籍教授——法国人邵可侣所著的《大学初级法文》,翻开里面的法文序言,序言中赫然写着金克木对此书的贡献。

邵可侣是法国巴黎公社著名人物的后代,法语教学中的权威人士,而《大学初级法文》则是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教科书。既然邵可侣都认可金克木,金克木又亲自参与了教科书的编订,而湖南大学里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所以最终决定聘任金克木。

1930年,金克木18岁到北平求学时还不懂英语,靠着好奇心和钻劲,凭借几本英语工具书,又找了一位要学费不高的私人老师,便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懂了英文原版书《少年维特之烦恼》、《阿狄生文报捃华》,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也是同样的方式,金克木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世界语。1933年,金克木去北京大学旁听邵可侣的法文课,得到邵的赏识,学习效果非常好。之后,金克木整理并校订邵可侣的讲义成为《大学初级法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邵可侣在法文序中特地提到了金克木的贡献。金克木没想到,这便是他当大学老师的敲门砖。

金克木也参与到邵可侣组织的“法语圈”的交际活动中,并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著名教授吴宓,相互间很谈得来。

金克木的这些经历,陈世骧虽然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无论如何,让一位只上过小学而半路出家学法语的年轻人去大学教法语,毕竟很不寻常。

紧接着,当陈世骧得知教学课本并不是邵可侣编的那本,而是用英文讲法文的外国书时,便更加紧张。

陈世骧生怕自己推荐的人无法称职,所以,在金克木上第一堂课时,他在外面听了半天。金克木一点儿也不知道,他只是顺顺利利地教好一堂又一堂课,其教学质量得到学校的认可和学生们的欢迎。这应该很富传奇色彩吧。就像金克木所说:“恐怕暗中听我的课的不止他一个。谁能相信一个没出过国的年轻人竟能对大学生用英语教法语做中国话解释呢?”

1941年到1946年,金克木在印度工作和学习。他虽然没去哪个大学进修,但有缘到天竺释迦佛“初转法轮”处的鹿野苑,住香客房间,与僧徒为伍,在寺庙中饱读佛教典籍。他再一次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对梵文和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因此四处求学,最终得到已归隐的法喜老居士的真传。法喜老居士曾在印度的大学教书,后又被聘为哈佛大学教授、列宁格勒大学教授,他因为不适应严寒气候而回到印度。许多人慕名而来,向他学巴利语、学佛教,但从没有人找他学梵文。金克木是他的惟一的梵文学生,他倾全力将自己的学问传给了金克木。金克木曾在《父与子》一文中提到当时的教学:“熟悉了以后,白天也让我去,两人在大炕上盘腿坐着对话。他很少戴上老花眼镜查书。先是我念、我讲、我问,他接下去,随口背诵,讲解,引证,提出疑难,最后互相讨论。”在这样的学习中,金克木精通了梵文和佛典。当他1946年回国时,他其实已成为中国某些领域中的“稀缺人才”。

金克木一到上海,郑振铎就说推荐他到大学教梵文,但没能如愿。也许是因为金克木的低学历吧。

紧接着,曹未风告诉金克木,说吴宓先生在武汉,可跟他联系。金克木与吴宓很熟悉,吴宓很看重金克木,马上向武汉大学推荐。

吴宓当时是武汉大学外语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又是校务委员会委员,其学问及人品则是学界普遍推崇的,所以,他的举荐是很有分量的。但吴宓也没想到,他推荐金克木到外文系教梵文,而文学院长刘永济却把金克木安排在哲学系教印度哲学。

原因跟金克木第一次当大学老师一样。当时武汉大学也找不到教印度哲学的合适人选,而这门课程又是必修课,金克木正好填补这一空缺。

推荐人吴宓不放心了。他十分认真地对金克木说:“你教语言文学,我有信心。到哲学系去,我不放心。”金克木回答:“到哲学系对我更合适。因为我觉得,除汤用彤先生等几个人以外,不知道还有谁能应用直接资料讲佛教以外的印度哲学,而且能联系比较中国和欧洲的哲学,何况我刚在印度度过几年,多少了解一点本土及世界研究印度哲学的情况,又花过工夫翻阅汉译佛典,所以自以为有把握。”

吴宓仍不放心,于是也像陈世骧一样,在教室外听了金克木的第一堂课。

篇5:大学教授给小学生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感恩”,感恩不仅仅是对父母、老师的教诲,也可以是感恩生活中的某件事,某个瞬间,某句让你有所感触的话。

我想说的是,人一定要学会感恩,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来之不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是父母创造了我们。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能让我们在成年之前无忧无虑地生活,让我们不用考虑生活和工作。没有谁会愿意把自己最好的毫无保留地献给你,把好吃的好喝的全都无条件给你,除了你的父母。这点同学们要很清楚的认识到,要知道父母是多么地艰辛,要把一个巴掌大的小孩拉扯大可是十分不容易的。

第二要感恩的是老师,在老师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小毛孩。教一群不懂事的孩子,也是让人很操心的。这个没交作业要去抓来看着补作业,那个发生了点矛盾又要在中间协调解决。还要时时刻刻跟进每个人的学习情况,遇到调皮一点的管都管不住,又不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想打打不得,想骂也骂不了,老师们那是多么的委屈啊!若是我们换个角度想,一切就清楚明了了。老师就如同第二个父母,他们劳心劳力地备课,忙到凌晨也不敢睡,生怕第二天没有知识教授给大家。你可能会想老师根本没有这么累,上课只是简单的教几个知识点就没了。但只要你有机会涉猎教育行业,自然就深知其中的辛苦。

最后要感恩的,是生活中给过你帮助的一切。譬如书中的某句话让你有所启发,陌生人的友好相助……这是都是值得我们去感恩的。

人要是只知道理所应当的得到,不知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变得贪婪、愚昧,最后跌入万丈深渊。由此可见,感恩是多么的重要。希望同学们听完我的发言能有所感悟。

篇6:大学教授开学典礼的演讲稿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代表研究生导师,向20xx级研究生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的加入,因为从今天开始,你们不再仅仅是学生,还将作为导师的合作者,为学校的学术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借此机会,我想谈两点体会。

第一点何为研究生。与本科阶段的学相比,研究生阶段更加侧重思考。如果把本科阶段的学比作知识的收集和储备的话,那么,研究生阶段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过程。系统的学术研究训练,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成为研究生阶段的核心。希望大家在关心收获几条鱼的同时,更加注重自己渔的能力的培养;学知识的同时,更要关心一下自己发现问题的眼界;看到别入的不足的同时,更能看到别人独特的优点。

不可否认,你们可能会说,我毕业以后并不想从事学术研究。这可以理解,也很正常,因为真正能够从事或者需要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我也不是忽悠你们都去从事学术研究。但是,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因为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否认科学的思维方式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希望你们在这个宝贵的阶段,能够少点享受,多点勤奋;少点浮躁,多点思考;少点附庸,多点清高,做好自己的研和究。

第二点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尽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公,但毫不疑问,整体趋势是健康的,向上的。无论你是随大流,还是逃避或为了更好地就业,或者应父母之命,还是真心喜欢科研,也不管你来自985或者其他高校,大家今天坐到一起,则都处于同一个坐标系的相同零点。因此,要学会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情。学会用“与其---,还不如---”的方式来勉励自己,因为人生不止是眼前,还有诗和远方。

人生犹如生命的起源一样充满了N多的不确定。可能也正是这种不确定,造就了生命的的珍贵。因此,要学会用概率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个人的机遇与运气,注重过程,看轻结果;注重内涵,看淡标签。

无论是人文还是理工,科学自身是整体的,而学科则是人为划分的。因此,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不同学科没有选择性。因此,学会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中培养健全人格,在交叉融合中启迪思想、拓展学术空间。正如杨叔子先生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最后,预祝同学们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活愉快,收获预期!

篇7:清华大学教授的励志演讲

第二,我们的社会也面临着深刻的转型,有着众多巨大的挑战:环境污染,比如严重肆虐的雾霾,还有资源约束,贫富差距,公共卫生以及安全威胁。这一切的一切,改变了我们的经济模式,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模式,甚至改变了社会结构。面对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新的领域层出不穷,我们的人才需求亦随之改变,人才的成长方式也与过去不同,这是我们另外一个挑战。

第三大挑战,就是中国的崛起。中国已经变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正在走向世界强国。经济改革的深化、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经济方式的转变,对我们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使得未来我们更需要的是领军型的人才,需要有新的知识结构、新的能力和价值观,要能够解决中国特有的问题。

篇8:一位大学教授的小学语文课

2008年7月, 新教育第八届研讨会在浙江苍南举行, 郑桂华老师应邀在会上执教小学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一课。郑老师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博士, 原华东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华东师大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执教《少年闰土》这篇课文, 不是郑老师自选的, 而是“教育在线”网友通过网络投票选出来的。

现场

郑桂华老师提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了三道预习题:一是读通课文, 把你认为值得写下来的词语抄写一遍;二是边读边想, 把你读不懂的句子抄下来;三是写出你心目中的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上课的前一天晚上, 郑老师把学生做的预习作业看了一遍, 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教学预案做了适当的调整。

郑老师的课从检查预习开始。她先听写两个词语:祭祀、潮汛, 两位学生上黑板写, 其他学生在座位上写。郑老师之所以选这两个词语听写, 是因为它们是学生预习作业中错误最多的两个词语。郑老师对这两个词语的字形进行了强化。接着, 交流不理解的句子。郑老师说:“在预习作业上, 有28位学生提到不理解的句子是———‘他们不知道一些事, 闰土在海边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个句子我们先放一放, 等到课要结束的时候再来讨论。”

郑老师上课前, 在黑板上抄出了学生预习作业中写下的概括闰土性格的词语, 只要是不重复的, 她都抄在黑板上了, 有30个词语, 如:害羞、勇敢、活泼可爱、见多识广、重友情、聪明、能干……

郑老师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讨论如何把握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她请学生说说, 为什么说闰土是个害羞的孩子。一位学生引用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做依据———“他见人很怕羞, 只是不怕我, 没有旁人的时候, 便和我说话, 于是不到半日, 我们便熟识了。”郑老师追问:“闰土是个害羞的孩子, 应该见谁都怕, 怎么不怕‘我’呢?”一位女生发言:“我认为闰土是个矛盾体。在农村生活时他的胆子很大, 不怕羞;可是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 他就胆小、怕羞, 只有与年纪相仿的小少爷比较亲近。”郑老师把“矛盾体”三个字写在黑板上, 并提醒学生做笔记, 记下这位学生的贡献。郑老师在这节课上多次提醒学生做笔记, 把老师和同学讲的重要内容记下来。

郑老师让学生交流表现闰土“见多识广”的事例, 引导学生读了雪地捕鸟、月下刺猹、海边拾贝和潮来看鱼这四件事。接下来又交流了“重友情”。郑老师抓住课文中的描述, 与学生一起讨论闰土的性格特点。在这一教学环节的最后, 关于如何把握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郑老师作小结:“闰土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如果只是细枝末节提到的就不是主要的, 如‘害羞’就不是闰土的主要性格。一定要注意文章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的地方, ‘见多识广、重友情、勇敢’, 很多地方都能看出, 这就是闰土的性格。所以, 判断人物性格一定要看整体内容, 整体把握。”郑老师请学生把“整体把握”四个字写在笔记本上。

在课快要结束的时候, 郑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不理解的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 闰土在海边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她让学生反复读这个句子, 看看该关注哪个词语、突出哪个词语。有学生提到“四角的天空”, 郑老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的大意是, 鲁迅他们被父母关在家里, 目光短浅, 许多事情都不知道。就像我们现在, 整天被父母关在家里做习题, 不知道许多事。郑老师提醒学生, 这是一篇小说, 小说是虚构的, 文中的“我”不是鲁迅。她又引导学生抓住“只”谈了谈如何理解这句话。

40分钟过去了, 郑老师的课也结束了。她布置了两项作业:课后带着理解读课文, 读几遍自己决定;找来《故乡》读一读。

评论

语文课要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少年闰土》这堂课很好地阐释了郑老师的教学主张———“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我对郑老师的教学主张深表赞同, 因为在这样的语文课上学生能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

“语文核心价值”就是这堂语文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即:这一堂语文课, 我们要“教什么”。

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 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在的, 如数学课“教什么”, 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但语文课不是这样。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课文, 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学的内容, 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学的内容的载体,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于是, “语文课教什么”这样一个在其他学科里老师们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语文课文的整体性、丰富性以及隐秘性和单元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无疑是一对矛盾。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设计的单位时间里, 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 甚至对许多重要的价值, 也只能有所选择, 有所舍弃。因此, 在一篇课文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 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 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也就是说, 要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 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 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 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如何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我们不妨从四个方面考虑:一是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 语文技能, 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二是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 也可能是隐性的, 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 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三是具有统领性。从这一特点出发, 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 走进作家的世界, 建构起对文章丰富意义的认识。四是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

郑老师在《少年闰土》这堂课确定的语文核心价值——“从整体上把握人物形象”就属于第四个方面。郑老师整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一语文核心价值展开, 就闰土的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从“害羞”“见多识广”“重友情”讨论。通过讨论, 师生达成共识:判断人物性格一定要看整体内容, 整体把握。这样, 一篇文章的教学, 就归纳为阅读同类文章——写人文章的基本图式, 并迁移到对其他同类文章的阅读理解当中。

郑老师的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她顺学而教, 整堂课就是围绕预习题而展开。我认为, 预习是学生个体建构新知的过程。很多知识学生是自学就懂的, 教师要在学生“懂多少”的基础上确立教学起点。而对高年级学生而言, 预习事实上就是其独立学习能力的一次次检测。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 体现于预习的水平上。

预习作业的布置要指向语文核心价值。郑老师让学生用词语概括闰土的性格特点的预习题就是指向本堂课的语文核心价值的。这样的预习, 可以节省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以保证语文核心教学价值的达成。

郑老师是大学教授, 她教了很多年高中, 初中有十多年没教了, 小学基本上没教过。郑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难免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够, 教学的情趣性还不强, 在结构上也显得不够严谨和完整。但我以为, 一堂好的语文课的主要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 课堂组织散漫一点, 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 都是常态, 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的宽松乃至有节制的随意。过于精巧的、讲究一分钟一分钟“流程”的、教师一口美辞假声抒情的、分明比表演还像表演的语文课, 也许应该被看成变了态的语文课。

听郑桂华教授执教《少年闰土》随想

听了郑桂华教授执教的《少年闰土》一课, 思想受到很大冲击。郑教授的教学理念, 尤其是文本核心价值的思考, 更使我明晰了语文课堂改革的方向, 促使我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文体特征的缺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样颠覆式的课堂改革必然会带来深度反思。我从另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以期引起大家的争鸣。

“类目标”不能代表个体文本特有核心价值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故乡》, 入选教材已经有几十年了, 我小时候就学过这篇文章, 经过这么多次改编, 这篇文章仍然保留在教材中, 其存在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是小时候学的课文, 但若干年来, 海边沙地美丽的夜景、闰土可爱的外表、雪地装补鸟的乐趣、瓜地刺猹的惊险, 无不历历在目。这也许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说的“定篇”, 那它的作用肯定就不仅仅是学会阅读的“例文”那么简单。

郑教授把《少年闰土》的核心目标定位为“从整体上把握人物关系, 理解人物形象”。我以为这个目标是多数写人文章共有的“类目标”, 《少年闰土》可以这样确定, 《倔强的小红军》可以这样确定, 《军神》也可以这样确定, 所有的写人文章都可以这样确定。单从这个角度去确定, 那就失去了《少年闰土》作为独特文本存在的意义, 教材的选文也就没有必要精挑细选, 只要分不同体裁安排文章, 甚至随手拿来一篇稍有质量的小学生作文也可以。

从课堂实际情况来看, 用“类目标”———“从整体把握人物关系, 理解人物形象”来代表《少年闰土》这一具体文本的核心目标, 显得很空泛。这一阅读文章的方法不是通过一篇课文的说教就能完全教给学生的“语文知识”, 要真正有效达成这一目标, 其着力点还是应该定在研读文本上, 应该充分挖掘鲁迅这样的大家作品特有的语文价值, 比如人物外貌描写有什么特点?雪地捕鸟是如何通过动作描写写具体的?看瓜刺猹的惊险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等等。学生只有真正通过对文本语言文字的深度咀嚼, 赏玩作者个性化的语言, 了解发生在闰土身上的每一件有趣的事情, 每一个动作, 每一句话语, 沉下心去, 走进文本, 弄明白这些问题, 对人物形象才会有真切深刻的认识, 也才能真正掌握阅读写人文章的一般方法。此时再走出文本, 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来写, 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 从而让学生在写人文章时也能够注意运用。

个别对话不能代替个体活动

课堂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活动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是否有效, 因此教学应该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参照, 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个体学习的机会, 这就需要教师更多地安排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的机会, 在不断地阅读、碰撞、反思中走进文本深处, 使思维在阅读交流中得到训练, 语文素养在阅读中得到提高。

郑教授自己也说:“语文课, 只要心中装着学生, 有语文获得, 就是走向理想课堂的路上。”可是在教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似乎只是教师和个别学生, 特别是和那个“已经很优秀”的女生 (注:课后现场互动时郑老师对课堂上一个发言很精彩的女生的评价) 的对话, 其他大多数学生只能做看客, 无法融入到师生活动中去。我特别注意了倒数第二排右边起第二、三两名同学, 除了在课的开头检查字词和交流预习中闰土形象认识这几个环节, 他们的表情还算丰富、还有想发表自己观点的冲动之外, 大概在课进行了十几分钟以后, 他们脸上一直呈现出茫然的神色。他们想做倾听者, 可是对个别“已经很优秀”学生的发言, 他们很难听懂, 无法引起思维的共鸣。这时候, 课堂对他们肯定是低效的。

有学习起点, 更要有思维逐步深入

郑教授整堂课的设计以学生预习为起点, 根据学生预习作业完成的情况, 交流对闰土这一形象的认识。这样的设计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上, 给人感觉充分考虑了学情, 在此基础上的阅读和对话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反思和批判。但课堂上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语文教学提倡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对文本的字词句还没有充分地阅读理解, 怎么谈得上理解人物形象呢?学生即使有对闰土的认识, 那也是肤浅的, 因为缺少了个体与文本充分对话的机会, 不能进入文本, 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 因此思维只能是游离于文本之外。这从绝大多数同学仅通过朗读文章中的句子而不加任何个性解读和阐释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来。

直到课堂教学结束, 我们感觉多数学生对于闰土“见多识广”“重友情”“勇敢”的认识仍然是停留在预习时初读文本的阶段, 只不过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了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课堂上那个“已经很优秀”的女生提出的“矛盾体”的说法, 本是个很好的个体发现, 是智慧的火花, 是动态生成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的绝佳切入口, 比如引导学生去比较“深蓝的天空”“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和“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以及“他见人很怕羞”和西瓜“危险的经历”等文本信息, 深入地把个体发现变成班级的群体认识, 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又避免了直到课堂教学结束学生对“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尴尬。

语文课真的很难上, 尤其像郑桂华这样的大学教授, 从来没有面对一群小学生上课的经历, 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特点的把握可能不是很充分, 导致了课堂上有一些瑕疵。但她所传递出的突出文本“核心价值”的思想, 正是我们朝着理想课堂前进的方向。

观点

郑老师这堂课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回归朴实。没搞什么煽情, 没唱“人文”的高调, 也没图热闹, 而是老老实实学课文。二是教学内容比较集中, 从学生实际出发, 不贪多。这样的课, 可能不大“好看”, 但它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这堂课的缺点是没有什么新意, 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新颖的情境设计。

———王晓春

郑老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是很准确的, 这样的教学方法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把主动性很好地交到了学生的手里。

———东皋居士

郑老师这堂课很是朴实, 可以说这样的课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很少能有的, 从课前的预习作业来看, 郑老师是很重视以学定教的, 而这个教学环节很多时候是被我们忽略掉的。另外, 郑老师课堂的教学氛围是宽松和自由的, 不是在教, 而是在和学生聊课, 平等、自由地和大家一起聊对闰土这个人物的认识, 片言只语的点拨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蒋伟新

郑老师的课堂环节设计简约。我们平时的课堂, 一节课相对来说力求全方位展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这样的设计在公开课上表现尤为明显。郑老师大刀阔斧削减了很多环节, 一堂课主要就是围绕一个问题———“讨论如何把握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来展开。这样的设计相对集中了教学时间, 给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郑老师这种给课堂“减肥”的做法, 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但郑老师的课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从整节课来看, 师生的对话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结果是学生以汇报所得为主, 其收获也仅仅止于汇报的内容。如果能让学生带着汇报交流所得回到文本中去, 静下来读一读, 品一品, 对学生语文素养又会是一个提升。“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我觉得郑老师的课堂上所缺少的恰恰是这种深入的读书。

———苦琴

郑老师的教学是很务实的, 但看不到语言品味的重锤敲打。我觉得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应该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水云香君

郑老师的教法值得推广。一是给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二是努力体现自主学习;三是了解学情, 以学定教;四是真正的合作、探究;五是教规律、教方法。

———王山而

“教师心里要有学生”,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这些话我们都能说, 但是一接触到教学实际就出了问题, 总觉得“学生是要自己来教给的”。郑老师的课做了很好的探索。

———三百卷生

郑教授注意到了教学的完整性, 难点不回避, 注重教学时机。突破难点, 还是抓文本, 不是凭空理解, 体现了教者尊重学生心智能力的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篇9:大学教授给小学生的演讲稿

“听说我的试题吓到了你们?这份试题出得有些偷懒,阅卷的时候,我意识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切并不轻松。”2016年7月6日,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傅元峰因为在之前的一次考试中,被学生认为“不按套路出牌”而向学生写的一封道歉信流传开来,引发各方网友热议。信中他首先对自己因中间有大量调课及课程安排的疏漏表示深深歉意,希望看到成绩可能会痛苦的学生谅解;其次他对于这次命题的意图进行说明,对同学们的答卷大加赞赏,更声称自己阅卷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最后还对学生提出的意见表示欢迎,鼓励学生一如既往地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等,一时间被网友们称为中国好教授!

素材聚焦 开放试题惹争议

这位傅老师都出了什么题?南大文学院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考试题,只有两大题,第一大题共有四小题,选一题做即可,是根据课程学习,选择某种内在逻辑填空,并做简要说明,如“()——(张爱玲)——()”。第二大题是论述题,要求根据课程学习,自己命制两个主观论述题,并给出答案,要求尽量回避客观的文学史知识。从题目上來看,没有以往名词解释等客观死记硬背的题目,比较开放。但考完试,不少同学都大呼“太难”,学长学姐们看到后也纷纷作诗表示“庆幸”:“幸亏生得早,不然没的考,笑看学弟妹,被师虐得好。”对此,傅元峰表示,虽然是文学史,但他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希望同学们能把当代文学与当下社会热点相结合,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考场仿真试题】请以“创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在我国的大学、中学的考试里,普遍存在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忽视思维能力的现象,特别是文史类试题不能与生活热点结合,学生死记硬背教材知识的困局长期得不到破解,严重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傅元峰教授果断地放弃名词解释类记忆型试题,立足能力培养,让学生自主命题并作答,试题命制主体与内容都发生巨大变化,是创新思维的体现,是对高校文科命题改革的有益探索,值得点赞!

其他适用话题 开放思维;责任意识;改革

篇10:南开大学教授开学演讲稿

你们好!

很高兴在这收获的季节里能和大家一起交流。虽然重庆与天津跨越千山万水,相隔两千公里,但重庆南开中学与南开大学有着相同的血脉。得益于此,我也曾有幸多次到南开大学访问交流,看到了一样遒劲有力的“允公允能”题字,看到了每栋教学楼门口一样的容止格言,看到了新开湖的荷花与重庆南开中学桃李湖的荷花一样娇美,所以南开大学于我而言显得尤为熟悉、亲近。今年刚从南开大学毕业的重庆南开中学学生回到重庆后也说,从中学到大学没有太多的陌生感,只有更多的亲切,因为南开大学与南开中学有着相同的校训、校歌旋律,甚至校徽中都有一样的青莲紫色。

对于南开大学,我校师生都有着特殊的情愫,不少优秀学子都把南开大学作为深造的心仪之选。今年,重庆南开中学有17名同学考入南开大学,很巧有两位同学的名字里都有瑞雪二字(“谢瑞雪”和“张瑞雪”),这应该正有着“瑞雪兆丰年,南开万象新”的佳意吧!我们学校还有一位很优秀的化学老师,是1988年从南开大学毕业的,毕业时分配到第三军医大学工作,转业时他有多个单位可以选择,最后他选择了南开中学,他说,这就像回了家一样!

一楼一馆皆回忆,一草一木总关情。南开,只要你和她相遇,就不愿离开,难以离开,这是我们南开人共有的情结。她的胸怀,她的担当,她的务实,她的创新,她的美丽……都令我们倾慕折服。在她的浸润之下,学子们不带校徽也看得出来是南开人,究其缘由,“非关外貌,气质使然尔”。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培养、葆有这种气质,下面谈三点对大家的希望:

1.对他人,常怀感恩之心,尤其是你们的父母。进入大学,或许你还在窃喜没有了母亲的啰嗦,摆脱了父亲的管束,但正是他们助你踏入这一流的学府。别忘了“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记得主动问候一下父母。当然,还要感恩你的良师、你的挚友,你的生活里已经或将要出现的与你相知相助的人……感恩是一种品德,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担当,同学们已进入及笄加冠的年华,作为成年人更应该明了肩上的责任,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懂得“累并快乐着”!

2.对自己,葆有独立精神,批判意识。南开校友吴敬琏先生曾说“南开是培养精神贵族的学校”,我想“贵族”之为“贵”最重要的品格与能力就是“独立”。即使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也能有不攀权贵、不慕金钱的风骨,也能摆脱思想的枷锁、世俗的羁绊,带着个人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眼光去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坚守理想,合理怀疑,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3.对未来,尽快适应,做好规划。哈佛大学就“人生目标对人生的影响”进行过一项长达20xx年的跟踪调查,数据表明,曾经3%的给自己制定了清晰而长远目标的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时光很窄,指缝太宽,因此,我也建议同学们调整状态,早日适应大学生活,给自己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分阶段发展目标,并明确各个阶段的行动方向,有效地规划好自己的发展之路,砥砺奋发,奔赴远大前程,活出无悔人生。

篇11:开悟--清华大学教授演讲稿

2007年07月16日 星期一 下午 07:0

3开悟,佛学上讲的觉悟,我们普通人称为开悟。开悟是把生命看透但不看破。开悟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养成一种习惯,发现生活的美好方面。

今天下雨了,道路拥挤,司机都着急,有的人急得直骂。感恩吧,北京缺水,下雨空气湿润有益健康;今天刮沙尘暴了,烦透了,感恩吧,正因为有沙尘暴,才知道美好天气的可贵。要接受自己、接受别人、接受现实。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聪明。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呢?除了有一个好体格,啥都不会。孩子有一个好体格不错了,有的孩子还是残疾人呢。如果你身上有一个小毛病,你要想别人有一个大毛病;如果你有一个大毛病,你要想别人的毛病终身治不好;如果你的毛病终身治不好,你也不要痛苦,有人带着跟你一样的毛病,但他已经死了。如果你实在想不开,就参加一次别人的葬礼。有人说,在葬礼上我绝对想开了,但过两天就忘了。我对这些人的忠告是,再参加一次别人的葬礼。人都希望两个时刻隆重,婚礼和葬礼。有人说,我结婚的时候,自己没什么本事,家里也没什么地位,没有多少人参加我的婚礼;现在有本事了,参加我葬礼的人一定多。我告诉你,不一定,参加葬礼的人数往往取决于当天的天气。

要学会欣赏每个瞬间,要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有人压力一大就去算卦,聪明人不算卦。算卦的目的是要算一个好的未来,万一算了一个差的未来怎么办?你就惨了,不是你的未来差而是你自己努力把它变差。要相信通过努力,自己的未来没有问题。

第二步:宽容过去

要学会忘记、谅解、宽容。不原谅等于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有两个和尚下山化斋,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条河,河边有一个靓丽女子,女子不敢过河。老和尚有心想去帮她,又怕别人说闲话,小和尚毫不犹豫把女子背过河去。快到庙的时候,老和尚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为什么要背那个女子?小和尚说,我已经把她放在了河边,你怎么还背着她啊?有一个人养一条狗,名字叫放下,另外一个人也养了一条狗,名字叫开心。时刻提醒自己要塑造阳光心态。

帮了别人的忙要立刻忘掉,不要把自己对别人的恩惠成为别人的包袱,要打开鸟笼,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第三步:学会利用现有资源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消极等待。

如果有柠檬,就做柠檬水。这里面有两层涵义,第一,柠檬就是挤水的;第二,你别嚷嚷怎么没有苹果、香蕉啊?利用现有的资源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消极等待。敞开心扉拥抱这个世界吧!为你的选择全力以赴,你不会后悔。心在曹营不投入,你将失去另一个机会,你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通向未来的进步的阶梯。

我眼睛长得比较大,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里一有什么演出节目,老师就让我参加,所以在我的档案里写着,此人会表演。到了清华大学还是把我抓出去演节目,因为档案里写着呢。老师一让我演节目,我就生气,心想别人在学习,让我演节目,我要花时间排练,演得好是应该的,演得不好都是我的错。等到了在清华大学当老师的时候,我突然醒悟了,原来老师就是一个演员,老师讲课就是在演节目。我讲课为什么受人欢迎?主要得益于学生时代无意识锻炼的舞台表达能力。如果当时有人点拨我一下,我当时不会那么痛苦,那么无奈。我当时如果很快乐,现在肯定更优秀。

第四步:服务他人。

金钱的价值在于使用,人的生命价值在于被需要。成功的企业家最终走向慈善家。当年李嘉诚到清华大学参观,陪同他的是当时的校长王大中。王大中给李嘉诚介绍,这个楼是谁捐的,那个楼是谁捐的,那边那个楼又是谁捐的。李嘉诚先生受到了强烈地刺激,他对王大中说,我要捐一个最大的。

有人说,前半生赚钱,后半生捐钱,确实是这样的。有人把生命比作一团火,我向生命之火取暖,当火熄灭的时候,我就该走了。当你不再为这个世界付出的时候,就是你关闭生命之火的时候,这就是开悟。

有时要定一些格言来激励自己。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关怀获得朋友,懂得放心获得轻松懂得遗忘获得自由;你不能做成你想做的一切,你只能做成你想做的一点。

活在当下,未来导向,向下比较,就能使你每天获得阳光心态。

校庆学术报告:科学研究方法漫谈(武汉大学副校长吴俊培教授)

校庆学术报告——科学研究方法漫谈

题目:科学研究方法漫谈

报告人:吴俊培 教授

时间:5月12日 15:00

地点:图书馆报告厅

常熟理工学院

2008年5月11日

报告人简介:

吴俊培教授,男,汉族,江苏苏州人,1947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9月至1975年7月在苏州地区师范学校理化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于原中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经济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财政学会副会长、武汉市财政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篇12:大学教授开学典礼代表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师曹怀信。我非常荣幸在这里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树远大理想,攀科学高峰。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陕西师范大学全体教师,对20xx级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欢迎你们来到古城西安,欢迎你们加入陕西师范大学!同时,我还想借此机会对你们及家长对陕西师范大学的信任与选择,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盛夏六月,同学们全力以赴,备战高考。个个晒出了真功夫,人人考出了好成绩。金秋八月,大家喜获丰收,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又一批师大新人。在我们陕西师大,不仅有着风景秀丽的校园,基础设施完善的办学条件,更有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这里将竭诚为大家的拼搏进取、成长成才提供最优质的资源与平台,成为同学们人生路上的加油站与攀登科学高峰的新起点。

今天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回忆的日子。从此,你们的未来将和“陕西师范大学”这个名词紧紧相连。

亲爱的同学们,1978年的春天,我作为高考制度改革以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跟你们一样,带着激动与期待,踏进了陕西师范大学校门。经过4年的刻苦努力,我于1982年春天毕业并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数学老师。现如今,我已在师大连续工作了34年。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教学科研相长,教书育人并重。多次获得各种校级奖励。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次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复变函数论》与陕西省《分析学》教学团队;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明德教师奖与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今年又被评选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与陕西省级教学名师。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还得益于陕西师大的优秀平台,更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帮助与支持。

在此,作为老师,更是作为你们的学长,很高兴能与你们分享我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帮助你们更快更好的成长!

首先,我想和讨论一下:为什么要上大学呢?如果说读中学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那么读大学的目标又是什么呢?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何在?如果说中学是注重单向受教、被动接受的应试教育,那么大学则是强调自主学、主动学素质教育。这一命题正确吗?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因为你们是我校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排头兵。我认为,对大家来说,这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说机遇,是因为这一改革将更有得于你们在宽松环境中自选专业、自主学与主动学;说挑战,是因为你们要在这“宽松环境”中,自己制定自己的学计划,确定发展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陕西师范大学作为一所教师教育特色显著的综合性大学,被称为“教师的摇篮”。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中,继续秉持这里的优秀传统,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与“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发扬光大。不仅要打好坚实的基础理论、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视野开阔、品行高尚、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同学们,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希望你们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要珍惜宝贵时光,全力投入学,将远大理想与日常计划相结合,还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牢记校纪校规。当你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退缩,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有“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鼓起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

记得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让我们以伟大导师的这一至理名言共勉吧。

篇13:大学教授执教的一节小学语文课

时至今日,细细品味陈教授的课堂教学,心中仍不免有想写几句的冲动,现整理成文,与大家共辩。

一、为教授叫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没有理论指引,教学实践就会迷失方向,教育教学理论在一线教师的实践中去伪存真。目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理论研究者对小语教学的高耗低效嗤之以鼻,一线小语教师在迷茫中艰难前行。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各自为政,导致理论是远大而美好,却无实际的指导价值、应用价值,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陈大伟教授深谙理论来源于实践,才会指导实践,更易于让一线教师接受。于是,他亲自下水执教小学语文课。这样做,既是为一线教师作教学示范,让教学理论形象化,更具可操作性,也是从实践中寻找理论的支点,使理论具有鲜活的生命。再说,一线教师需要理论指引,但更需要“技”的操作指导,拿来就用才是最好的。如果疏于和教育教学实践合作沟通,这样的学者即使有所撰述,也只是清议而已,话语虽然文采飞扬,但却缺乏新鲜的血液。

陈大伟教授的下水课,为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寻找到一道携手共赢的桥梁。如果众多的专家学者都能像陈教授这样身践力行,那么小语教学的诟病何愁不除。

二、与教授商榷

陈教授的语文课分为五部分,重点是全班交流阅读收获,借助交流品词析句;然后自主阅读,进行质疑问难,合作解决。这种原生态的教学流程,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作用。但是在个别细节方面,笔者有几点需要与陈教授商榷。

[镜头一]

师:说得真好。这里有个问题(教师指“三顾茅庐”),这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多次去拜访有才能的人。这里的“三”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生:三次;第三次……

师:课文是讲的三次拜访的故事还是第三次拜访的故事呢?

生:(齐)第三次。

[争鸣]

笔者认为“三顾茅庐”的“三”解释为“第三次”欠妥,应该解释为“三次”。因为课文中共写了刘备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只不过前两次只用一小节一带而过,属于略写,详细描述了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详略结合,避免了文字的累赘、繁芜,突出重点部分。笔者后来查了《辞海》,指出“三顾茅庐”为刘备三次亲临拜访,邀请诸葛亮帮助打天下。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如果把“三”解释为“第三次”,和前后语境就不相一致。

[镜头二]

师:这里有一个问题:诸葛亮睡着了吗?

生:(纷纷)没有!

师:你怎么知道没有呢?

......

[争鸣]

陈教授在这儿精心引导,花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推断出诸葛亮没有睡着,而是在考验刘备的求贤之心是否真诚。笔者认为诸葛亮是否睡着,只有诸葛亮本人知道,作为旁观者很难辨明真伪。陈教授之所以舍得花时间在这纠缠,笔者估计陈教授是想借助争辩,强化学生对刘备求贤心切的认识。我们与其抓住这根毫无探究意义的稻草作无谓的争辩,不如从课文中描写刘备语言、动作的词句中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做似乎更符合语文的学习方式。

[镜头三]

师:开始向外面睡,翻了一个身以后就向里睡了,你估计他在想什么?

生:偷笑。(众笑)

师:当然有可能偷笑,除了偷笑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生:偷偷地自言自语。

师:那如果他发出声音的话——

生:就没有办法假睡了。

师:看样子还是暗暗地想恰当一点。诸葛亮会怎么想呢?

生:刘备这个呆子怎么还在这里?(众笑)

[争鸣]

语文学科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引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亦不可小觑。在语文课堂上必须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偷笑”和“呆子”在一般场合下是以贬义词的身份出现,诸葛亮作为当世良才,能够辅助刘备夺得三分天下,不可能“偷笑”,更不会称刘备为“呆子”,对于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诚惶诚恐,学生的发言与事实不符,和人物身份不符。再说面对带着诚心诚意来拜访的刘备,我们怎么可以“偷笑”,并称其为“呆子”?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并不奇怪,教师就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当时不妨这样反问:“刘备带着赤诚之心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如果你是诸葛亮,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肯定能迅速认识到自身言语的失当。

三、向“教授”呼吁

陈大伟教授的下水课为众多的研究教育教学的学者起到示范作用。一线语文教师也更渴望从“技”的层面获得实实在在的指导,高深莫测的纯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如果能将理论寓于可观可感的下水实践中,一线教师更易于接受。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无不是身践力行者。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真正搞教育的人,绝不站在教育的背后。理论研究者必须净身来到课堂,用课堂演绎自己所秉持的教学思想,将思想化为实践,用实践对接思想。如果离开课堂,只能算作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借用雅斯贝尔斯的话说:“我不是在云端舞蹈,而是努力做到贴地而行!”

如今的报章杂志上,刊载了浩如烟海的学术论文,而真正能经过岁月的风沙洗礼后沉淀下来的有价值的文字却少之又少。叶圣陶、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之所以在今天仍熠熠生辉,就因为来源于实践。读两位前辈的文章,仿佛目可视、心可感,而无半点矫揉造作之嫌。

篇14:大学教授给小学生的演讲稿

和女研究生上演“姐弟恋”

2006年4月一个周末,付成励随同学去北京郊区十三陵水库踏青。中午,他们在草地上野炊,空中突然飘起雨丝。付成励在挖野菜时,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孩弯着腰在草丛里釆蘑菇,她乌黑的发梢滴着雨水,杏黄色的发卡闪着亮泽,雨丝从她白里透红的脸上流过,仿佛雨润桃花。付成励召唤女孩到树林中避雨,女孩抬起头,冲他嫣然一笑……这幅“烟雨美人图”,激活了这个19岁男孩的青春萌动。

付成励悄悄向同学打听,得知女孩叫张萌,浙江人,比他大两岁,是法学院大三学生,还没有男朋友。付成励不由得心跳加速,回学校的路上,他磨磨蹭蹭地挤到张萌身边,红着脸说:“能把你的联系方式告诉我吗?”张萌用亮晶晶的眸子看着他,觉得这个男孩羞涩的样子很可爱,她笑着将自己的QQ号告诉了他。

当天晚上,付成励迫不及待地上网联系张萌。网络掩盖了他的紧张,他一改白天的羞涩,与张萌聊大学里的逸闻趣事,给她讲自己的家乡天津,聊新型的师生关系……付成励妙语连珠,张萌对他刮目相看。

张萌所在的法学院在北京北三环附近的蓟门桥,付成励就读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昌平校区,中间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6月,付成励去蓟门桥校区参加足球比赛,他提前在网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萌。比赛那天,绿茵场人山人海,张萌挥舞着一面小红旗挤在人群里为付成励呐喊助威。比赛结束后,付成励汗流浃背,张萌递给他一瓶矿泉水,他扬起脖子一饮而尽,然后用手擦擦嘴,对张萌灿烂一笑。张萌轻轻在他脸上吻了一下,羞涩地跑开了。

付成励与张萌开始频繁来往。付成励单纯、质朴,常常把一些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与他在一起,张萌没有心灵的负荷。这年10月,付成励与张萌站在蓟门桥上,看着夕阳下北京城的车水马龙。付成励豪情万丈:“我相信过不了几年,这滚滚车流里会有我的一辆!”他花10元钱买了一支红玫瑰,递给张萌:“从雨中看到你的第一眼起,我的心就开始为你跳动。你能接受我吗?”张萌手捧玫瑰,点了点头,脸上溢满了幸福。

付成励与张萌的恋爱关系确立不久,他向张萌提议坦承彼此的“情史”,以示对对方的真诚与尊重。张萌不置可否。付成励认真地告诉张萌,高中时代,他曾疯狂地暗恋一位同班女同学,可内向的他直到高中毕业也没有向对方表白过。付成励调皮地眨眨眼睛,问张萌:“不知这算不算爱情?”张萌捋了一下发梢,掩饰内心的紧张。

轮到张萌了,她轻描淡写地说,她认识付成励之前还没有与男孩谈过恋爱。说完这些,一丝疼痛在张萌的心头弥漫开来,不堪回首的往事,再次清晰地在她脑海里闪现……

2003年,张萌从浙江老家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清纯的她迷恋上自己的老师程春明教授。当时,程春明从法国留学回来不久,刚刚与韩国籍前妻办理了离婚手续。张萌觉得,程春明教授就是她生命里的王子。两人开始了一段短暂的恋情,一次酒后,他们冲动地突破了底线……当狂热的情感回归理智后,张萌清晰地意识到,程春明教授根本不适合她,她理智地选择了退出,再也没有与程春明有过任何来往。

面对单纯的付成励,张萌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将这段迷惘的短暂情史告诉他,她不敢正视付成励的眼睛。她的心像一块湿漉漉的海绵,沉甸甸的……

忧伤的初恋分分合合

张萌的迟疑和犹豫让付成励看出了端倪,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他开始旁敲侧击地向张萌问这问那,并委婉地暗示她,即使她以前有过男朋友,他也不会在意。张萌的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痛苦的搏杀,恋人之间最忌“欺骗”两个字,如果说出了心中的秘密,她又担心单纯的付成励无法接受。

2007年1月,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张萌决定向付成励揭开自己的伤疤。她想,这件事正好可以作为她和付成励感情的“试金石”,如果他真的爱自己,就不会在意她的过去。

寒假很快就到了,回家之前,付成励去蓟门桥校区与张萌告别。两人在校门口的一家小餐厅吃饭,张萌特意准备了一小瓶“二锅头”,给自己和付成励各倒了一半。张萌将杯中白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味呛得她泪水直流,脑袋晕晕乎乎。借着酒劲,张萌鼓足勇气说出了几年前她与程春明教授的短暂情史。

付成励手里的酒杯“啪”地一声掉在地上,脸色变得异常难看。这一幕,让张萌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趴在桌上嘤嘤抽泣起来。付成励向老板要了一瓶白酒,咕咚咕咚灌下一大半。然后放声大哭,不一会儿他醉倒在桌旁……张萌擦干眼泪,打车将付成励送到了昌平校区。

第二天上午10点,张萌来学校送付成励去车站。赶到宿舍,付成勵的床铺已是空空如也,他已经走了。站在寒风里,张萌知道,自己和付成励之间的恋情也许已随风而逝了。

付成励回到家,心乱如麻,整天将自己闷在屋子里,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付成励的情感世界如同一张白纸,因此他要求女友必须洁白无瑕,可张萌有“污点”,不再是他心目中的圣洁女神。他一次次告诫自己:离开她吧!可真的要离开她,他的心里又有一种锥心刺骨的痛,张萌的柔情、张萌的笑靥、张萌的一举一动……像根根丝线紧紧牵扯着他的心,令他欲罢不能。

爱一个人就要接受她的过去,况且张萌和程春明当时都是单身,他们的感情是纯洁的,人在青涩的年龄,在感情上走一段弯路在所难免。迈过了心里这道坎,付成励蓦然觉得,这个寒冷的冬天有了一种春暖花开的温暖。

春节过后,付成励返回学校。当天下午,他找到张萌,将一个精致的锦盒送给她。张萌打开一看,是一对正在接吻的泥娃娃,两个娃娃身上分别刻着张萌和付成励的名字。付成励告诉她:“这是我特意在天津的‘泥人张’工艺品店定做的,我们这辈子永不分离。”看一眼憨态可掬的泥娃娃,再看看付成励真诚的目光,张萌明白,他是在向她忏悔、道歉,向她表白心迹,无可遏制的泪水从她的眼角涌了出来……

在付成励单纯的意识里,张萌与程春明分手,她是受害者,自己惟有用爱温暖她,为她疗伤,她才会找到久违的幸福。付成励几乎每天都要给张萌发短信,提醒她天气的变化,出门要带伞,及时增减衣服。张萌喜欢吃昌平校区门口的臭豆腐,他经常买下10块钱的臭豆腐用保温桶装好,转两趟公交车送给张萌,看着她趁热吃下去。张萌吃在嘴里,美在心里,戏称付成励送给她的是“爱情豆腐”。室友们看到这一切,都羡慕张萌有福气,找了一个细腻体贴的好男友。

这一年,21岁的付成励升入大三,而张萌考上了本校研究生。付成励看世界的眼光依然稚嫩单纯,觉得一个人的品行不是白就是黑。虽然不再忆起张萌

的过去,但不经意间,她的那段灰色往事还是会闯入他的心里,令他憋得慌。无形中,付成励对程春明心有怨言。

2007年11月,北京某名牌高校的一位女博士因为感情纠葛跳楼自杀。张萌与付成励谈起这起悲剧时,她埋怨女博士的男友没有责任感。付成励随口说:“谁叫她不自重?轻易就跟男方上床!”虽是随意的一句话,却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张萌的心,她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付成励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赶紧向张萌道歉。张萌虽然没有计较,但她终于意识到了,付成励貌似大度宽容,其实一直对她的过去耿耿于怀。忧伤如潮水一般,顿时溢满张萌的心……

摆不脱“爱情强迫症”

付成励是苦孩子出身,大学毕业后不打算考研,而是准备报考公务员,然后等张萌一毕业就与她结婚。2008年春节过后,付成励回到学校。一天,付成励在图书馆与一个同学因争座位发生争执,虽然他占了上风,但背后几个同学的小声议论让他心痛如割。他们嘀咕道:“这小子有什么得意的,女友早就和别人发生关系了,他还将她当成宝,真悲哀!”

原来,张萌的秘密好多同学都知道,这让自尊心很强的付成励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渐渐的,这件事成了付成励心头的死结,他患上了“爱情强迫症”。再次面对张萌,付成励失去了往日的平和,他的情绪波动很大,喜怒无常,动不动就发火,还常常转弯抹角地打听张萌与程春明交往的种种细节。

付成励的表现让张萌既愤怒又痛心,两人经常发生争执。每次争吵过后,付成励都痛哭流涕地向张萌认错,请求她原谅。张萌一次次给付成励机会,但换来的只是付成励对她变本加厉的伤害。

5月的一个星期天,付成励与张萌在校园里拍照,两人变换不同的造型,留下了许多合影。中午,两人有说有笑地往食堂走,路过一片小树林,付成励突然问张萌:“你和他是不是也拍了很多照片?是不是在这片树林与他有过亲昵动作?”张萌顿时明白,付成励也许对她有着爱意,但他的爱太冰冷、太自私,让她窒息,若是以后与他结了婚,她很难有幸福可言,是该离开他的时候了。

张萌向付成励提出了分手。自己投入的全部激情就这样烟消云散了,付成励实在不甘心呀!他隔三岔五去蓟门桥校区找张萌,试图修补感情的裂痕。张萌根本不与付成励见面。

付成勵心高气傲,当时他正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实习,因为表现突出得到领导好评。这也给了他自信,他相信自己会有个好的未来。既然张萌将他抛弃,他何苦还要死乞白赖地求她?

9月的一天,付成励郁郁寡欢地在学校里散步,看见程春明挽着妻子有说有笑地迎面走来。熊熊妒火顿时在付成励的心头燃起,他偏执地认为,在张萌与程春明的恋爱中,作为老师的程春明应该负主要责任,而现在,这个始作俑者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过得潇洒幸福,让他和张萌这两个无辜者承受着无边的痛苦,这太不公平了!

“爱情强迫症”让付成励将失恋的痛苦化作对程春明的仇恨,他打听到,2006年秋天程春明与一位女博士结了婚,妻子在另一所大学任教,两人生活得很幸福。10月初,付成励去看望张萌,张萌憔悴不堪,他知道张萌一定过得很不好,他对程春明的仇恨又加深了一层。

一个星期后,付成励从同学那里得知,程春明上课经常讲自己的私生活,上过课的学生基本上都知道他的几段情史,他与张萌的事也许就是程春明无意中透露出去的。付成励陡升出一种强烈的报复欲望,程春明应该付出代价!

程春明做梦都没想到,几年前自己与张萌那段冲动的爱情会在一个男孩心里掀起大风暴,血案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发生了。10月Z8日傍晚,程春明正在“端升楼”201教室准备上课,付成励突然手握菜刀冲进来,对着程春明脖子的右侧动脉猛砍两刀。程春明倒在血泊中,几分钟后身亡。付成励打电话投案自首,被赶来的昌平警方带走。

程春明被杀一案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他怀有5个月身孕的妻子悲痛欲绝,远在湖北大悟的家人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

付成励的父母欲哭无泪,他们惟一的儿子不仅害了别人,也毁了自己,儿子曾经承载着他们全部的梦想和未来,他们不知道明天又会是什么样?

上一篇:用蜂王浆洗脸的好处下一篇:独轮车特色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