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勉学篇译文

2024-04-11

颜氏家训勉学篇译文(共4篇)

篇1:颜氏家训勉学篇译文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揭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

译文:

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百姓之人呢!这类事情遍见於经籍史书,我也不能一一列举,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你们。士大夫的子弟,几岁以上,没有不受教育的,多的读到《礼记》、《左传》,少的也起码读了《毛》和《论语》。到了加冠成婚年纪,体质性情稍稍定型,凭著这天赋的机灵,应该加倍教训诱导。有志向的,就能因此磨炼,成就士族的事业;没有成就功业志向的,从此怠惰,就成为庸人。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专业,农民则商议耕稼,商人则讨论货财,工匠则精造器用,懂技艺的人则考虑方法技术,武夫则练习骑马射箭,文士则研究议论经书。然而常看到士大夫耻于涉足农商,羞於从事工技,射箭则不能穿铠甲,握笔则才记起姓名,饱食醉酒,恍惚空虚,以此来打法日子,以此来终尽夭年。有的凭家世馀荫,弄到一官半职,就自感满足,全忘学习,遇到婚丧大事,议论得失,就昏昏然张口结舌,像坐在云雾之中。公家或私人集会宴欢,谈古赋诗,又是沉默低头,只会打呵欠神懒腰。有见识的人在旁看到,真替他羞得无处容身。为什么不愿用几年时间勤学,以致一辈子长时间受愧辱呢?

梁朝全盛时期,士族子弟,多数没有学问,以至有俗读说:“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没有人不讲究熏衣剃面,涂脂抹粉,驾著长檐车,踏著高齿屐,坐著有棋盘图案的方块褥子,靠著用染色丝织成的软囊,左右摆满了器用玩物,从容地出入,看上去真好似神仙一般,到明经义求取及第时,那就雇人回答考试问题;要出席朝廷显贵的宴会,就请人帮助作文赋诗。在这种时候,也算得上是个“才子佳士”。等到发生战乱流离后,朝廷变迁,执掌选拔人才的职位,不再是从前的亲属,当道执政掌权,不再见当年的私党,求之自身一无所得,施之世事一无所用,外边披上粗麻短衣,而内里没有真正本领,外边失去虎皮外表,而里边肉里露出羊质,呆然像段枯木,泊然像条乾涸的水流,落拓兵马之间,辗转死亡沟壑之际,在这种时候,真成了驽才。只有有学问才艺的人,才能随处可以安身。从战乱以来,所见被俘虏的,即使世代寒士,懂得读《论语》、《孝经》的,还能给人家当老师;虽是历代做大官,不懂得书牍的,没有不是去耕田养马,从这点来看,怎能不自勉呢?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有位客人追问我说:“我看见有的人只凭藉强弓长戟,就去讨伐叛逆,安抚民众,以取得公侯的爵位;有的人只凭藉精通文史,就去救助时代,使国家富强,以取得卿相的官职。而学贯古今,文武双全的人,却没有官禄爵位,妻子儿女饥寒交迫,类似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学习又怎么值得崇尚呢?”我回答说:“人的命运坎坷或者通达,就好像金玉木石;钻研学问,掌握本领,就好像琢磨与雕刻的手艺。琢磨过的金玉之所以光亮好看,是因为金玉本身是美物;一截木头,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但我们怎么能说雕刻过的木石胜过尚未琢磨过的宝玉呢?同样,我们不能将有学问的贫贱之士与没有学问的富贵之人相比。况且,身怀武艺的人,也有去当小兵的`;满腹诗书的人,也有去当小吏的,身死名灭的人多如牛毛,出类拔萃的人少如芝草。埋头读书,传扬道德文章的人,劳而无益的,少如日蚀;追求名利,耽於享乐的人,多如秋草。二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另外,我又听说:一生下来不学就会的人,是天才;经过学习才会的人,就差了一等。因而,学习是使人增长知识,明白通达道理。只有天才才能出类拔萃,当将领就暗合于孙子、吴起的兵法;执政者就同于管仲、子产的政治素养,像这样的人,即使不读书,我也说他们已经读过了。你们现在既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效仿古人勤奋好学的榜样,就像盖著被子蒙头大睡,什么也不知道。”

篇2:颜氏家训勉学篇译文

D.作者认为,时局动荡,要想安身立命只能靠自己的艰辛努力,多读书从而谋得一技之长,没有捷径可走。同时讽刺了那些依赖靠山的贵族子弟。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4分)

译文:

(2)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3分)

译文:

(3)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3分)

篇3: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艺术论

[关键词]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艺术

《勉学》篇是颜之推《颜氏家训》的重要篇章之一。向来为世人推重。朱轼读了这篇文章。颇有感慨地说:“此篇反复晓谕,真挚剀切,精粗具备。本末兼该,凡为学者,皆宜熟玩。”朱氏的话言简意赅,肯定了《勉学》的艺术性。仔细玩味《勉学》,其精湛的艺术性的确不同凡响。

一、字里行间透出学者的博雅之气,富有哲理

(一)引经据典,表现了渊博的学识。

在6360余宇的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古往今来的人物约100名,用典约50个,引用书籍约40部。人物当中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有经学大师。历史学家,也有文学家:有古人,也有今人:有须眉,也有巾帼。用典繁多,方法多样:有事典,有语典:有明典,有暗典:有正用,有反用。书籍以学术著作居多,有儒家的,有道家的:有鸿篇巨制,也有单篇文章。黄侃对颜之推的博学多识感叹不已,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常谓文章之功,莫切于事类。学旧文者不致力于此。则不能逃孤陋之讥,自为文者不致力于此,则不能免空虚之诮。试观《颜氏家训》《勉学》、《文章》二篇所述,可以知其术矣。”

(二)见解深刻独到,表现出学者所特有的深邃思想。

作者提出了诸多教育思想,振聋发聩,影响深远。例如。颜之推说:“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在这段文字里,颜之推提出了学习自资的思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习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人谋生的手段。在当今社会更是至理名言。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求从业者要学有专长。不掌握一定的科技文化,就面临着下岗,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笔锋犀利,语言生动

(一)先说笔锋犀利。

1、揭示不学无术者和以学自损者的丑态。耻涉农商的士大夫,“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不学无术的贵游子弟。“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讌,则假手赋诗。”以学自损者,“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作者不但用形象的语言揭示其丑行,而且用愤激的词语进行抨击。“有识旁观,代其入地。”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当尔之时。诚驽材也。”贬低之意显而易见。“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鸥枭。”痛恨之义见于言外。

2、驳斥学习无用论。有人以“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的社会现实对“贵学”提出质疑,作者认为人命运的穷达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无学之人可以富贵,但是通达之人却不可无学。无学而富贵之人是天才。天才虽不学习,却达到了有学的程度。而—般人根本做不到,所以要学习。如果不学习,“犹蒙被而卧耳”。

3、痛批学习自满现象。成就事业,需多方面的才能。应不耻下问,博学求之。但是世人往往是半瓶醋,骄傲自满。作者连用四个排比句:世人但见跨马被甲。长槊强弓,便云我能为将:不知明乎天道,辩乎地利,比量逆顺。鉴达兴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积财聚谷,便云我能为相:不知敬鬼事神,移风易俗,调节阴阳。荐举贤圣之至也。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凤之术也。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分剑追财,假言而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以排山倒海之势列举了骄傲自满的种种表现,一气贯注,让人们懂得“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的必要性。

作者以犀利的笔触对不良现象和学风进行揭露抨击,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二)再说语言生动。

1、用形象的语言活画出不学无术者的丑态。“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燕,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贵游子弟在梁朝全盛之时,涂脂抹粉,长车高屐,穿着奢华,神仙—般。考场上,枪手代劳:宴席旁。假手捉刀。春风得意,不亦乐乎!赖以生存的政权一旦土崩瓦解。他们就衣不蔽体,饥肠辘辘,如枯木,似穷流,死无葬身之地。

2、多用谚语和近似格言式的语句。如:“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它形象地刻画了梁朝贵游子弟的不学无术,深刻地揭示了门阀制度的腐朽本质。“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这句话说明了一技之长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它要求人们要把知识化为能力,学以致用,反对夸夸其谈。不得要领的学风。“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这意味着人总是要独立的,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知识学问服务于人的行为处事。“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治学要严谨。切忌一知半解。妄下结论。

3、善为比喻。为了使语言生动,说理形象,作者注重比喻的使用。如作者在反驳学习无用论时说:“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从修辞方式上来讲,是比喻:从论证方法上来说,这一段文字是比喻论证。作者把人生际遇之不同比成金玉与木石。把学习比喻成对金玉木石的打磨雕刻。矿璞本质上是金玉,断块本质上是木石。未经打磨的矿璞是丑陋的,经过雕刻的木石是精美的。但不能说,雕刻后的木石就胜过未打磨的矿璞。同样,人的穷达是由其包括学习在内的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成就一番事业的无学之人是看似无学,其实是天才之人。天才之人虽未读书,但是学识已备。常人则非学不可。学习可以提高修养,开阔心胸,有利于事业的成功。“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学习无用论思想危害之大显而易见。

三、讲求论证方法。令人信服

为了使说理透彻有力,作者了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一)正论与驳论相结合。

全文以正论为主,有时又辅以驳论。在论述“为什么要学习”这一论题时,作者先提出论点:“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在--正反论述之后。作者意犹未尽,提出批驳的靶子:“有客难主人日:‘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有人以博学之士穷困潦倒的现实对“贵学”提出了质疑,其实质是变相的学习无用论。作者以“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为喻批驳对方,指出“有学之贫贱”和“无学之富贵”不具有可比性,不可同日而语。天才之人。无师自通,出类拔萃。“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一般人不具有这种品性,非学不可。在正论之后,作者又辅以驳论,解除了人们对学习无用的疑虑。使论述更进了一层。

(二)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在于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如作者在论述学习的目的时就打了一个比喻。他说:“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作者把学习比喻成种树,春天百花争艳宜于观赏,秋天收获果实便于享用。讲论文章好比春天的花朵,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有利于提高修养便于行为处事。这好比是秋天收获的果实。

(三)正反对比论证。

正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可以深化作者的观点。作者在《勉学》篇中较多地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如,作者开篇就提出论点“勤学”,接着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从正的方面来说。年龄小的时候可塑性强,学习文化知识,将来可以从事儒业。长大以后需要从事某一行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特点和学问,要想做好。就要学习。从反的方面来说,从小不学习,日益懈怠,到头来只能沦为平庸之人。不学习文化知识,在一定的场合下别人侃侃而谈。自己却“塞默低头”,“长受一生愧辱”。

篇4:颜氏家训勉学篇译文

关键词:颜氏家训;勉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K82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0-0161-01

《颜氏家训》分七卷,共二十篇,其中《勉学》单独为一卷,其内容约占全书的14%。由此可见,《勉学》篇是《颜氏家训》的重要篇章之一。朱轼读《勉学》篇后,颇有感慨地说: “此篇反复晓谕,真挚剀切,精粗具备,本末兼该,凡为学者,皆宜熟玩。”充分肯定了《勉学》的重要地位。

勉学,即劝学。作者针对梁朝贵族子弟不学无术,平时养尊处优,一旦社会动乱,立即陷于穷途末路的狼狈状况展开讨论,认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同时,《勉学》篇中也蕴含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深刻的借鉴意义。

1理论结合实际学习法

一套完整的理论是进行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基础,然而只有理论又显得空洞,缺乏说服力。在讲道理的同时加之以相应的事实根据,理论就会更加充实,更加有说服力。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在《勉学》篇中运用得恰到好处。

文章一开篇,作者就提出了中心观点:“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然后围绕这一观点展开事实论述,“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所以,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皆须勤学。“人生在世,会当有业”,什么是专业?有哪些专业?作者随即解释说,“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大家都有所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安居。然而,梁朝的很多贵族子弟“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如此也只能浑浑噩噩、无所作为的虚度一生。这样的社会现实也正好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如果毫无专业,恐怕也就只能像这些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一般虚度一生了。

俗话说:“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而在各种技艺中,最容易学会又最值得推崇的本事,就是读书。所谓读书,不是为了“但能言之,不能行之”,而是要做到“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作者认为“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如何通过学习来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帮助呢?作者又列举了很多的例子:学习可以使“未知养亲者”自惭形秽,从而孝敬父母;使“未知事君者”自我反省,从而报效国家;使“素骄奢者”震惊变色,从而自我约束;使“素鄙吝者” 幡然悔悟,从而仗义疏财;使“素暴悍者”气焰顿消,张显谦恭退让;使“素怯懦者”奋发振作,无所畏惧……

学习也要讲时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所以学习应及早进行,不可坐失良机。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适当地结合亲身经历论证自己的观点,不仅使理论更有说服力,还能拉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距离,使教育过程更加有效。

虽然是在讲道理,但作者没有把需要掌握的理论教条式的罗列出来,而是与一些小故事、小典故相结合,让读者在趣味中领会其中的道理。这也正是巧妙的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的结果。

2正反事例结合学习法

用事实说明道理,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方法。然而,在用事实说话的同时,也需要一些方法跟技巧。比如将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比较中学习,以便更深刻地体会道理,这样的教育方法在《勉学》篇中也用到很多。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无论哪个行业,只要学好了就都可以安身立命。梁朝一些贵族子弟却不学无术,依靠祖上的荫庇,平时养尊处优,一旦社会动乱,往日的依靠消失了,想要依靠自己的时候才发现一无所长,最终只得“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从正面来说,有的人虽然世世代代都是平民百姓,但是自己平时能够读书学习,懂得《论语》、《孝经》,这样还可以给别人当老师,以此为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通过这样的正反对照,让受教育者深刻地感受到“有一技之长者”与“一无所长者”的不同际遇,并与自身结合,引发其学习的动力,帮助被教育者在人生的交叉口迈出不悔的一步。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学习本是为了提高认识力,以利于自己的行为。所以“未知养亲者”、“未知事君者”、“素骄奢者”、“素鄙吝者”、“素暴悍者”、“素怯懦者”都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行为,弥补自己的不足,这就是把学习到的知识正确运用的结果。从反面来说,如果读书学习了,却没有学以致用,最终也只能“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如果学习之后的结果是这样,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学习。

通过正反事例相结合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深刻的让受教育者体会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行为会有什么结果,把这些都摆在受教育者面前,应该选择什么也就不必多言了。

3榜样学习法

榜样学习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能够让受教育者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这样可以减少受教育者由于盲目探索而犯的错误。

《勉学》篇的第五段专门就榜样学习进行了论述。所谓“榜样”,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什么人或事物是值得学习的呢?作者首推“古人”,“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不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颜之推认为,“古人”应当是世人首先学习的榜样,当然,这里的“古人”并不是指所有的历史人物,而是指像孔子、孟子那样一直为后人所称颂的圣人、学者、志士等。除了古人之外,身边的榜样同样有很多,“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

榜样不分贵贱,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可以。梁元帝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勤学的榜样,才十二岁的他就已经很喜欢学习了,“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曲。闲斋张葛帏避蝇独坐,银鸥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以自宽痛。率意自读史书,一日二十卷,既未师受,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重之,不知厌倦。”一个帝王之子尚且能如此用功学习,何况那些想要通过学习谋求腾达的人呢?

总的来说,颜之推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所总结出来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勉学》篇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更是得到了后人无数的褒奖,其中也蕴含了很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除了上面列举的方法,还有预防教育法、感染教育法等等。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仔细研读《颜氏家训》,尤其是《勉学》篇,并将其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颜之推著.檀作文译.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上一篇:联珠二小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下一篇:九连环课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