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2024-05-02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精选14篇)

篇1: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抚蛮校尉

李应

《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学者,历仕南梁、北齐、北周、隋四朝;全书分七卷共十二篇: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姆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戒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

在开篇《序致》中颜之推说明了写这本家训的目的,“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将一生经验和心得整理出来,传给后世子孙,整顿门风,对子孙有所帮助。

《教子》篇主要讲述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重视早期教育,他举例:“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仪,导习之矣。”强调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之中要处理好慈爱和严教的关系。“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捶挞至死而无威,愤怒日隆而增怨。”像共叔之死,刘表家族倾覆,袁绍地裂兵亡就是前车之鉴,皆因溺爱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兄弟》该篇主要阐述了兄弟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应该如何相处。“夫有人民而后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可见兄弟之情是世间最深厚亲密的一种感情之一。“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行之与影。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二兄弟之间的关系疏远多是由妻子及仆婢的挑唆,所以兄弟之间应该谦恭而友爱。《后娶》篇中论述了后娶的妻子和前妻的子女产生矛盾,从而导致骨肉分离、家庭破碎。“假继惨虐孤遗,离间骨肉,伤心断肠者,不可胜数”:安帝时,汝南薛包孟尝,好学笃行,丧母,以孝闻。乃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包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殴杖。”可见后娶之事必须慎重考虑。同时他也论述了南北方婚嫁不同之处:“江左(江南)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终家事;河北鄙于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

治家之道赏罚分明,上行下效,母慈儿孝。《颜氏家训》不禁包含了教子还讲述了作者为人处世,治学之道。

篇2: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颜氏家训》这段文言文主要写了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就像住进了种满兰花的屋子里,时间长了,就会被熏陶的品德高尚,与坏人在一起就像进了卖腌鱼的店铺,时间久了,就会变成小人。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人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非常重要,跟一个好人在一起,就会变好,跟一个坏人在一起,就会变坏。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在作文班挨着张乐天,张乐天是一个淘孩子,上课爱搞小动作,经常被老师K,慢慢地我也学得淘气了,给老师批作文的时候,句子不通、错字也多,我感到很惭愧。第二天,我跟刘智博坐在一起,上课了,我刚想玩的时候,看见她正在认真地写作文,我也认真地写起作文,结果作文写得十分好,老师还表扬我了呢!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跟好孩子在一起,不跟淘气的孩子在一起。

篇3: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篇4: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他们笔下的思想似乎放之每个时代皆准然而多少娓娓道来的教训却饱含着时代的血泪先贤们是用生命给我们传道平静而深沉的陈述不是发生在象牙塔里而是发生在烽火遍布的历史舞台例如公元6世纪的《颜氏家训》巨变——“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公元554年,江南大地弥漫着兵刀和烽火,一座名叫江陵的城市,刚刚经历了梁元帝登基的热闹,又迎来北方铁蹄的踩踏和蹂躏。五万西魏军队撕碎重重军事防线,包围了江陵孤城。

这是一座有文化含量的孤城,里面有一个文化大师级别的老大——梁元帝萧绎,还有一群有文化的大臣。兵临城下之际的九月,南梁小朝廷的君臣却在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讲座,主讲者是梁元帝,讲课的内容是《老子》,讲课地点是龙光殿。《梁书》第五卷是这么记载的:“九月辛卯,世祖于龙光殿述《老子》义。”

城外,风雨飘摇,烽火连天;城内,书声琅琅,天花乱坠,一个脆弱的王朝,正在向城外的敌人展示自己强大的文化力量,書本在对抗刀锋。而在这一群人当中,就有23岁的颜之推,他当时的身份是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奉命校书。不知道这位书生的心中,在读着“道可道,非常道”的同时,会带着怎样的惊惶和恐惧。

十一月,西魏军队突破江陵城的防线,入城,开始军事上的摧毁,而饱读诗书的梁元帝萧绎,却开始文化上的摧毁。

萧绎没有去检讨军事上、政治上的教训,却把责任一股脑儿推在那些书本上。他命令手下焚烧自己那十四万册的藏书——“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有些珍贵的书籍,可能就在那次大火中与中华民族永远告别了。

烧了藏书后,梁元帝又想把自己满肚子的书也烧掉,于是奋身往火堆里跳,被左右拦住。他觉得不仅是自己的王朝完蛋了,连带着文化也完蛋了,于是拔剑击柱,哭喊:“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萧绎将一肚子失败的怒火发泄在文化上,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是中国史上罕见的才子皇帝,“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恐怕是中国皇帝中综合文化素质最高的。文化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文化,但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却没有与文化形成良好的互动,终致亡国。因此他烧书时的理由是:“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这是明显的唱衰读书,恐怕也是级别最高的读书无用论者。

什么叫崩溃?不一定是身临绝境,毫无退路,而是彻底否定自己所擅长的,怀疑自己所喜爱的。梁元帝的文化观崩溃了,这个王朝在十四万卷书的残烬中崩溃了,但是不是读书真的无用,南朝的文化真的崩溃了?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文化在这次江陵城的沦陷中走到尽头,那么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繁华大唐,不可能有后来的初唐四杰,李杜文章……

梁元帝太悲观了,太小看文化了,他完蛋了,但不等于文化完蛋了。不要忘记了,这江陵城的战俘队伍中,还有一个叫颜之推的小官吏。

传承——“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

梁元帝被俘后,下场很凄惨,被敌人用土囊压死,然后草草葬在郊外。满肚子的史书文章、锦绣文采,就这样被一堆荒草掩埋了。

野蛮的西魏军队又进行了大肆的掳掠,据《资治通鉴》第165卷记载,西魏军队将城中数万男女当成奴婢赏赐给军队,强迫迁往长安,而弱小的孩子被丢弃或杀害——“尽俘王公以下及选百姓男女数万口为奴婢,分赏三军,驱归长安,小弱者皆杀之”。只有三百多户人家得以免于这场强迫迁移的灾难。

颜之推就在这支被驱赶的战俘队伍中。在迁移途中,因为饥饿和严寒,因为战马的践踏,战俘们死亡率达两三成,《资治通鉴》第165卷记载:“冻死者填满沟壑”、“而人马所践及冻死者十二三”。

悲惨的事实并没有因为迁移完成而终止,到长安后,这些幸存的男女都被贩卖为奴隶。不过,就算做奴隶也是有区别的,因为还要看你有没有文化。

南朝是一个贵族的国度,只要你是贵族,可以不读书,不学无术,却可以享有荣华富贵。然而,一旦到了西魏王朝的地盘,这套门阀制度在西魏人眼中不起作用,他们对战俘一个个进行甄别。他们问身份,你回答说:“我是贵族,是王谢家族的。”西魏政权会继续问:“会不会写字写文章?”如果你说“不会。”西魏人就会呵斥:“去,给我去种地看马。”如果你回答:“我不是贵族,也没啥文化,只会读《论语》和《孝经》。”西魏的官吏却会马上扶你坐好,恭恭敬敬对你说:“老师,教教我们文化吧。”

这一切都被战俘身份的颜之推看在眼里,记在他的《颜氏家训》里:“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所谓“百世小人”,即在南方时世世代代是平民,因为有了文化,到了北方,反而受人尊敬。倒是那些不通晓文化的贵族,虽然世代“冠冕”,但一到了北方,这一切都归零,他们不得不被派去干与自己以前身份不相符合的粗活,从此失去了在中国文化上的话语权。不怪战争对他们不公平,只怪自己不争气,贵族身份耽误了他们。

而颜之推本人正因为有文化,而且不是一般的有文化,所以受到了不一般的欢迎。他后来辗转到了东边的北齐,被任命为平原太守。到隋朝,他被太子杨勇召为学士。

这前后的对比太具有讽刺意义了。在江陵那场焚书的熊熊大火中,读书人的代表梁元帝萧绎大呼读书无用,文化已完蛋,但是在那群征服南朝的人当中,文化却受到尊重。梁元帝因为文化而毁灭,颜之推却因为文化而保存。

其实,中国文化的轨迹当时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一向被视为野蛮民族的北方政权,也正在努力向南方所持有的文化靠拢,在此半个多世纪前的北魏孝文帝就已经在大胆地汉化。对于这一批北上的战俘,他们也以文化筛选的目光进行区别对待。历史是残酷的,但是残酷也不会淹没合理的发展,在野蛮的军事迁移过程中,文化也完成了向北方的蔓延扩展。颜之推就是这次迁移当中的亮点。

血泪总结——“有学艺者,触地而安”

颜之推在北方安定下来,有了家庭,有了子孙,他想起曾经的迁徙,曾经的战乱和苦难,觉得应该把这些感悟传递下去,于是,有了千古流传的《颜氏家训》。

在家训中,他痛斥南方贵族子弟享受荣华富贵却不学无术——“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明明是爷儿们,一个个却女里女气——“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他们不读书,其文化层次与其贵族身份很不符合,吟诗作赋时,他们就请枪手作答。别看他们拽得一个个像神仙似的——“望若神仙”,可是一旦碰到战乱,他们的贵族资本不会跟着他们一起跑,到了北方,被当成“驽材”看待。倒是那些有文化有特长的人,能随时谋取生存——“有学艺者,触地而安”。

颜之推从战乱中的遭遇得出结论,一定要在心中“常保数百卷书”,这一句话和梁元帝的“读书万卷,犹有今日”遥相呼应,一个在绝望中毁灭,一个在希望中倡导,谁对谁错,历史已给出了答案,答案就是后来璀璨的大唐文化。

篇5:颜氏家训的读书笔记

教育之先,以仁为本,不仁不义,纵有满腹经纶,也为人所不齿!而今,总有许多父母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时,伤心落泪,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骄横放肆!究其原因,正如颜氏所言,在孩子幼儿时期“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此有爱而无教也!

养而不教,禽犊之爱!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从心所欲,该训斥的时候反而夸奖,该责罚的时候反而欢笑,待到长大,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再怒不可遏地去打骂教育,只会增加孩子的叛逆与怨恨!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商场,公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一旦愿望得不到及时满足,便大喊大叫,撒泼打滚,弄得家长狼狈不堪!这都是从小养就的毛病!因为大人总是交枪投降!日积月累,若孩子日益膨胀的物欲得不到有效控制,即如洪水猛兽,家就成了银行,父母就成了奴婢,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甚至弑父杀母的都大有人在!这是难道仅是孩子的过错吗?

篇6:颜氏家训读书笔记感悟

说起好书,我也读过好些。可是祖宗留下的优秀佳作我却没有读遍。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颜氏家训》……这里我对《弟子规》、《三字经》熟背过一段时间,对于《颜氏家训》也是今年暑假才接触它的。

刚拿到这本书我无比激动,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到底是谁写的家训?颜之推,琅琊临沂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曾在北齐官至黄门侍郎,是皇帝的近侍之臣,所以后人以黄门侍郎称呼他。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第一部内容比较完成的家训,被称为古今家训之祖。我好自豪啊!原来我的祖先中不光有孔子的弟子颜回和书法名家颜真卿啊!

书中提到的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首先成为某个家庭中的一员。颜之推就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在有科举制度以前,官位是可以世袭的,所以,《家训》是以官宦人家的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个从小生活在优渥家庭中的孩子,到了二十多岁就要去做官,他的知识和品行的形成全依赖家庭教育,可见家庭教育肩负的责任非同小可。所以《家训》相当于戒律,是要严格遵守和维护的,时常还配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而不是现在父母对孩子的叮咛唠叨。

从《家训》中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意思是说“古时候的学者为自己而学,弥补自己的不足;今日的学者为了别人而学,只能口若悬河。”我从上幼儿园开始到现在,没有好好想想为什么上学,看来今天我也要定下自己的目标才好!我到底为什么而学习呢?

篇7: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也有许多意义积极的见解。如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各种技艺和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对南朝士大夫虚浮柔弱之风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

书中还对南北朝社会风气、习俗经常提出批评,如:赞成北方妇女参加劳动,反对重男轻女和买卖婚姻;提倡锻炼身体以养生,反对苟且偷生和炼丹服药追求长生;认为仕宦出处,要听其自然,反对钻营官职,贪图利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其中《文章》篇专谈文学问题,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归心》篇宣传佛教思想,这也说明颜之推思想的复杂性。《书证》、《音辞》两篇讲古书训诂、音韵问题,表现出作者在这方面造诣很深。有人便据这《归心》《书证》、《音辞》等篇将《颜氏家训》归入杂家。

作者北齐颜之推(531~590后)。之推字介。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梁湘东王萧绎镇荆州,以之推为其国左常侍。后随绎子萧方诸出镇郢州,掌书记。侯景陷郢州,几乎被杀,因救获免,押送建业。侯景之乱平息后,还江陵。萧绎称帝,任为散骑侍郎。西魏攻破江陵,被俘送长安。不久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仕齐,不忘故国。北齐亡后入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后病逝。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多次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深怀忐忑之虑。曾著《观我生赋》叙其生平,文词清远,后世多将此赋与庾信《哀江南赋》并称。原有文集,已佚。诗仅存5首。曾被王士□推为北魏、北齐间最优秀的作品(《古诗选》)。

《颜氏家训》有清代赵曦明注本、卢文弨补注本,近人严式海补校注本。今人王利器先生有《颜氏家训集解》。

《颜氏家训》,使该家族出了许多人材。颜家十几代人都极为富贵荣耀,担当朝廷要职,这与颜氏家学熏陶是分不开的。颜氏族人在世所得家产最终往往散放社会,只留给后辈这本祖训,并训谕后人谨遵不违,这才有了严家十几代兴旺。这些事实印证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家族生存竞争的重要意义。

篇8: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指导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及笔记的指导

1. 读物的选择

对于读物的选择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引用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要想这样,你首先得知道应该摈弃那些无价值的书,凡是浪费你时间的、该烧毁的、教坏孩子的以及使人懦弱而不使人坚强的作品,都该摈弃。”

2. 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笔记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记,而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成果的纪录,因此必须交给学生一些遵守作者思维、探究作品内涵的礼节,授之以阅读之“渔”。

(1)质疑阅读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就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文句的哲思进行质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尤其是能在作者思维的矛盾错位上发问,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度。能在无疑处生疑,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若能进一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笔记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比较阅读

茅盾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书上的结论与实际生活的比较,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现实的比较,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比较,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看法的比较,多种工具书不同解释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他们就不再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究。

(3)批判阅读

学生应该批判性地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能跳出作者的思想客观评价是难得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笔记中,大胆挑战权威,并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自己思维的火花。然后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为什么不同于你,你为什么不同于我的事实,启发学生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互连性,关注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从而共同丰富语文的文化情感内涵。

(4)创造阅读

创造阅读,指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并引发自己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对文本做合理的补充和续接。如可以依据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三、读书笔记的双向交流

1. 师生交流

高中生的思想还不尽成熟,对作品内涵的感悟有时较为偏激,只要他们能在读书笔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有不足,理应指正,最好委婉一点。每周评阅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反馈。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在指正中及时修改、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这是与学习同伴间的交流,是一种最为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也最容易产生共鸣。这样,通过交流与碰撞就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生生对话。读书笔记的评阅上我采取小组负责制: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八到九人,教师每天评阅其中一组,改组则评阅其余各组。之后每周老师可以将全班笔记评阅一遍,同学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在批注栏上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悟,可以赞扬、质疑、批判,作者还可以回应反驳。

3. 完善自我

篇9:刘伯承家训:一定要读书

刘太行出生在炮火连天的太行山区,刚一岁时就远离父母,被送到延安保育院。新中国成立后,他才回到了父母身边。从小的疏离,让他一度无法和父亲亲近。但刘伯承偏偏对他很严厉,久别重逢后给这个儿子的“见面礼”竟是厚厚一摞书。“认真读,把里面的文章背下来。”父亲的话让刘太行蒙了。

碍于父亲的威严,刘太行没有当面反对。但私下里,他并未按父亲的要求背书。等到刘伯承检查时,他根本不会背,自然就会挨训。“语文课本上提到的书,也要全部背诵。《社戏》《故乡》《鸿门宴》是多么好的文章!”父亲一边说一边开始背诵起来。从刘太行正在学习的语文课本,到全是文言文的《史记》,刘伯承都背得滚瓜烂熟。

硬着头皮读书、背书,放弃了很多和小伙伴玩乐的时光,刘太行有时难免会责怪父亲太过严厉,会用他的方式反抗。但小学六年级的一天,当他看见父亲让母亲穿好针线,为他和弟弟缝补因为翻得太勤而破旧的书时,突然明白了父亲说的“尚能生存,就一定要好好读书”的深意。早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眼睛的刘伯承,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越来越模糊,但是他会拿起针线,仔细地缝补被孩子们读破了的书。

如果孩子们完成了自己和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刘伯承就会给他们讲故事。他读了很多书,大到古今中外的名著,小到优秀学生写的作文,刘伯承觉得有意思的,都会给孩子们讲。刘太行说:“直到我结婚做父亲了,我还是很喜欢找父亲讲故事,因为他的口才非常好。而无论是谁,请教他问题时,他都非常认真、很耐心,从来不发脾气。”

只要孩子们在家,刘伯承就会早上5点起床,然后叫醒子女,和他们一起背书、写字。“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是刘伯承尊崇的学习之道。做学问,就要给自己树立高标准、严要求。读书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重复、牢记后方能学以致用。

母亲汪荣华给刘太行讲了父亲的一个故事:1912年春,刘伯承以优异的成绩被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录取。1927年11月,南昌起义失败后,35岁的他受中共中央委派,从上海前往苏联,进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深造。刚踏上莫斯科的土地,刘伯承就被告知自己的俄文名叫“阿法纳西耶夫”。名字很长,不好记,一直到进校报到时,刘伯承都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

上第一节课时,刘伯承还在底下默念“阿法纳西耶夫”。一抬头发现周围人都看着他哄笑起来,原来上面已经点到“阿法纳西耶夫”了,他却没听出来。从那以后,刘伯承坚定了要学好俄语的信念。他花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精力,最终以全班最好的成绩毕业,时隔多年,他依然能说一口地道的俄语。当然,刘太行也亲眼所见,父亲一辈子都在学习俄语。

受父亲的影响,刘太行和弟弟、妹妹们的孩子,从小就背诵《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古汉语文学,父亲曾要求他们背的语文课文,他们同样也要求孩子们背诵。除了让孩子们饱读诗书,一有空就练习毛笔字的刘伯承,也引导孩子们练就了一手好书法。

篇10:哈佛家训读书笔记

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我的成绩还不错,爸爸奖励我了一套《哈佛家训》。其中有一篇《水中的高尔夫球》给我的印象最深。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名潜水员,他的.生活过的很平凡。一天,他看到一个高尔夫球手不小心把球掉到了球场边的湖中,他跳进湖中准备帮忙捞出这个球。在湖底,他惊讶的看到,水底堆积成千上万的高尔夫球,这些球大部分跟新的没有什么差别。球场的教练知道了这件事,就答应以10美分的价格去收购这些球。他这一天他捞了多只球,挣到的钱相当于他一周的薪水。到后来,他每天把都捞出一批球来,带回家洗净,重新喷漆、包装后,按新球价格的一半出售。后来其它人听说后,也从事这项工作了。他干脆从别人那里收购这些旧球,每只8美分。到现在,他的公司总收入已经达到了800多万美元。

别人看到的是失败和沮丧,而他看到的则是成功和希望。这件事告诉我们:凡事漠不关心的人,不会有奇迹发生,只有那些善于发现的人,才会找到人生的宝藏(阿密艾尔语)。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在眼里的都是失败和沮丧,然而,我们有没有发现事情的背后那些成功和希望呢?

篇11:哈佛家训读书笔记

这几天我在拜读一位哈弗博士的教子课本,哈弗家训,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斯的正17变形。

主要内容:17一个叫高斯的少年每天完成导师每天留的三道题,做一二两题不到两个小时就做完了,最后一题,他发现自己的数学对这道题的是没有用,他用着一些超常的思路寻找,终于花费了一个通宵做完了,导师看完后,非常惊讶,因为这是一到两千多年都没人解出来的题?

看到一半,我也好像是那位导师一样惊讶,两千多年都没有人解开,但他解开了。我以为他会说:“因为我很有数学天分。”但他却说:“如果我知道这是一到两千年都没解开的难题,我也永远没信心解开。”这句话对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明白了有些事,我们不知道它有多难时,往往能做得更好,说明了真正的困难并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对困难的畏惧。

篇12:哈佛家训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伟大的励志经典,它从品性、梦想、真爱、成功、思维、心理、智慧、创意、勇气、觉悟这十个方面出发,每个部分举出十几个小故事,对人生的各方面进行阐述,告诉我们如何获得高尚的思想、优秀的操行、健康的习惯。

《一条小面包》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每天送给城里一群穷苦孩子每人一条面包。当别的孩子在争抢最大的面包时,小女孩――格林琴,却一直谦让地站在一边,拿最后一条最小的面包,而且不忘感谢面包师。当面包师故意在最小的面包里藏着银币时,格林琴又亲自送回银币。面包师告诉她:“这钱是上帝对你的奖赏,而且,我要告诉你一个道理,谦让的人,天将与之相让;好争的人,天将与之相争。愿你永远保持宁静、感恩的心。”。面包师的话深深教诲了我。

刚看《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的小故事时,我也觉得那个邮差好傻,宁作苦力,而且有点痴心妄想DD居然想靠每天背石头造城堡!可是当我看到最后时,突然醒悟:其实那些蔑视邮差的人缺少的就是那种“几十年如一日,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构筑自己城堡的傻劲!”,如果我们也有邮差那美丽的`愿望,我们的未来就会有变得充实、有意义。

而《1000美元可以做什么》通过戴尔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去花钱,如何把钱花到最有用处的地方。尽管朋友聚会、拥有车都是他的梦想,戴尔最后还是选择了创业,最后产生了闻名世界的戴尔电脑。如今,爸妈都会给我们许多零花钱,我们每天用来买零食、买小玩具,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希望自己以后能不乱化钱,而是把钱存起来,做个有意义的事。

我从头到尾,一口气看了《哈佛家训》中好多个生活小故事,感觉自己的心灵被提炼了。每个故事都是那么令人回味,给我很多启迪。有空就会去翻一翻,每次都有新的体会。

★ 《哈佛家训》读书笔记800字

★ 哈佛家训读后感五百字

★ 哈佛家训好词

★ 作文哈佛家训读后感

★ 哈佛家训读后感作文

篇13: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我们高年级的同学都知道,写读书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圈圈画画做批注;二是摘摘记记做记录;三是编写提纲;四是写读后感。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读书笔记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支支招。

关于圈圈点点做批注和摘摘记记做记录这两种方法比较简单,同学们也用得比较多,我就不再累述了。下面重点讲讲编写提纲和读后感的写法。无论是编写提纲还是写读后感,我们都要先做好一个准备工作,那就是认真地阅读原文。阅读时注意做到如下几点:明确作品中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这样,我们抓住了文章的要点和作者想要向我们传达的中心思想,你的读书笔记才不会偏向。

一、编写提纲做笔记。把文章的要点写出来,力求抓住中心,概括出作品最基本的内容。写提纲笔记时要简明扼要,切记在提纲笔记中写进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写好提纲笔记不仅有助于记住故事的梗概,便于把这个故事再讲给别人听,而且对以后自己在写作中的资料运用、谋篇布局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一位同学读了《落花生》,就写出了如下提纲:

中心:

文章讲了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段落(按事情发展顺序):

1.写种花生、收花生;

2.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3.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赞扬花生品格,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写读后感做笔记。所谓读后感,又叫心得体会,就是我们在读完了一本书以后,针对其内容、思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感想、感受、心得、收获、反省、思考、议论、评价等等。

读后感写得好与坏,关键在于书读得怎么样。在读好原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围绕着一个主题,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展开,写出书中有关内容启发而产生的思考和联想、领悟到的道理和思想,也可以是由读书所产生的决心和理想。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抓文章内容,联想发挥。联想和思考,常常是密不可分的。当你读到某些内容时,必然会联想到身边的事情,进而会去思考,去借题发挥,去展开讨论,然后说明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一定要紧紧围绕原文的精神去联想,不要跑题。如一个同学读了《钓鱼的启示》,联想到自己有一次跟着哥哥去钓鱼,学到了钓鱼技术,懂得了只有勤学好问才有收获。这就是根据内容产生联想而写下的读后感。

2.围绕中心,联系实际。紧紧围绕原文的主题思想,联系个人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与原文保持思想的一致性。考虑如何解决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上、思想上等方面的问题。但要注意忌说空话、大话、套话。又如另一个同学读了《钓鱼的启示》,回想自己小时候向小朋友讨零食吃,被父亲发现。尽管那天是自己的生日,但父亲仍然严厉地训斥:“任何时候都不要随便向别人伸手。因为手伸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就丑了!”从而揭示从小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使他健康成长。这就是围绕中心而联系自己写下的读后感。

3.注意分清主次,突出自己的感受。因为是读后感,重点应写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千万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或者复述故事,一定要“感”比读多。写自己的感受也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自己确有收获的、体验较深的几点来写。

篇14:颜氏家训读书笔记

次子乔泰阳,原空军后勤部副部长,空军少将;小儿子乔晓阳,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原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2013年,《亮剑》导演陈健的又一部军旅题材电视剧《掩不住的阳光》刚一播出就引起了很大轰动。少有人知道的是,这部电视剧是开国少将乔信明和夫人王玲的真实经历,而同名纪实小说的作者,也是这对富有传奇经历的夫妇。

无论走到哪里,《掩不住的阳光》都是最重要的行李,一有空就细细翻看这本书,已经成了乔信明、王玲夫妇5个孩子的共同习惯。2014年10月初,当笔者在北京采访乔信明的次子乔泰阳时,他看着窗外厚重的雾霾,笑着说:“当天空蒙着厚厚的雾霾时,我们也有让阳光照进来的办法,那就是看书、写字,让心灵在阳光里徜徉。”

出生于湖北大冶的乔信明,因家境贫困从没上过学。1929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后,他开始自学,认字、读书和写字。一年后,21岁的乔信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时,已经能自如地看书甚至写信了。由于作战勇敢,学习能力突出,1932年11月,乔信明被选送到中央红军学校学习和工作。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夜以继日地看书、学习,10个月之后,被分配到赣东北根据地的乔信明,已经文武双全,是深得根据地领导方志敏欣赏的人才之一。

电视剧《掩不住的阳光》里,有很多堪称传奇的剧情,都是乔信明的真实经历。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33年,乔信明的双腿严重受伤,做过手术后依然不能下地走路。但他却没有因此认输,而是躺在担架上指挥战争长达7年。乔泰阳说,战场上的父亲,曾经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个头娇小的母亲,一把就能将他抱起来。但即便如此,在无数个因为疼痛无法入睡的夜里,乔信明也会借着月光或手电筒看书和写字。乔信明曾经告诉孩子:“喜欢读书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比如我躺在担架上作战,因为腹有诗书不害怕,所以最终没被敌人夺去性命;因为我喜欢读书,才让你妈妈爱上我,对我不离不弃。”

1949年,在北京进行腿部手术后,乔信明重新站起来。只是从那时直到1963年去世,疼痛一直陪伴着乔信明,伴随他一日三餐的,还有苦涩难咽的中药。“但是父亲总是微笑着,从未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他的疼痛。而且,只要回到家,他手里永远都有一本书。而母亲只要忙完家务,就会坐在书桌前写文章。因为经常熬夜看书、写文章,母亲30多岁时头发就白了。”

让乔泰阳印象最深刻的是,父母卧室的灯永远要到深夜才会熄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乔信明和王玲从不叮嘱子女,要如何努力学习,但父母爱读书的习惯,深深地影响了他们。从小爱读书的乔家子女,学习成绩都是学校里拔尖的。

1963年,多年病痛缠身的乔信明去世了。这之后,王玲一人抚养照顾5个儿女,但再苦再累,她看书、写文章的习惯都没有改变。“文革”期间被关进牛棚,王玲写出了丈夫乔信明的革命史,多次修改、斟酌后,她用复写纸誊了5份,分别寄给5个孩子。

2010年初,93岁的王玲弥留之际,孩子们拉着她的手说“妈妈不要走”时,老人用微弱的声音说完“爸爸没有走,妈妈也不会走”之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王玲去世后不久,她和丈夫乔信明曾经共同创作的书稿《掩不住的阳光》,辗转回到了孩子们身边。看着厚厚一箱子的书稿,几十万字都是妈妈的笔迹,字体端正娟秀,书面整洁利落,没有一个错别字,兄弟姐妹们泪湿眼眶。那一刻,他们也终于明白了“爸爸没有走,妈妈也不会走”的真正意义。是的,那些一生都把读书视作呼吸一样自然的父母,那些一读书就会觉得阳光普照的人,永远不会离开。

上一篇:市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下一篇:涤纶长丝品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