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训格言

2024-04-09

现代家训格言(通用14篇)

篇1:现代家训格言

现代家训格言

1、记住家和万事兴, 无须终日口不停 ,

2、爱惜我们小天地, 永远充满着太平。

3、相亲相爱同相敬, 家庭才会有温馨 。

4、谦虚人人都仰慕, 礼让个个受欢迎 。

5、爱护家庭如爱己, 不妨坦白与忠诚 。

6、齐心合力来做事, 这样才算是生性 。

7、如果时常多吵闹, 大家心里没安宁 。

8、凡事应要留余地, 幸福然后有得倾 。

9、互相信任为至上, 心里不要藏阴影 。

10、做人带点人情味, 不可对人冷冰冰 。

11、一点笑容最可爱, 家里立时见光明 ,

12、热情买得人感动, 印象难忘在心声 。

13、家务需要勤料理, 物品安放要齐整 。

14、保持地方常洁净, 才有快乐之心境 。

15、头脑一定要冷静, 理智时刻要清醒 。

16、事前最好有准备, 不可临渴而掘井 。

17、生活若然是清苦, 各人内心要安静 。

18、忍耐任由风雨过, 守得云开见月明 。

19、平生不作亏心事, 半夜敲门也不惊 。

20、大家安分来过日, 自然福至在心灵。

篇2:现代家训格言

2) 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

3)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4) 公婆如同一家之树根,想要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树根,往根上施肥、浇水、松土。

5)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成了我们父母应尽的一份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就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6) 人要时常自信

7) 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8) 幸名无德非佳兆、乱世多财是祸根。

9) 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10) 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11) 家庭内的婆媳,全是自外姓来的,到同一个家里,如同母女。

12) 家,心灵的守护地;家,温暖的港湾处;唯天下间最美丽的地方!

13)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14) 百善孝为先。

15) 匆贪意外之财,匆饮过量之酒。(家诫要言)

16) 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17) 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行;扶正义,斥邪恶。

18)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治家格言)

19) 坚持没有办不成的室,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20) 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21) 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22) 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23)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24)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福而姿杀生禽。(治家格言)

25) 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26) 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27) 男有男的本分,女有女的本分,阴阳各有其位。男子以刚正为本;女子以柔和为本。“刚”是不动性(不发脾气),“正”是合乎正理。“柔”要性如水,“和”就要合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

28) 不要刚暴,不要急躁,不要罗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应助夫不累夫。

29) 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

篇3:现代家训格言

我国古代的家训可分成处理家庭关系类和家庭成员成长过程中的德育教育类两大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人口的增长、累世共居的大家庭家族的增多, 单纯依靠血亲和情感说教已经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两类复杂的家庭关系和维持家庭生活的很好运转。适应历史发展需要成文的家训、家法、家规开始在社会出现并且在家庭教育和维护家庭团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早期家法也是师法在《后汉书·儒林列传》中有如下的记载:东汉刘秀因爱好经术, “五经博士, 各以家法传授”, 师之所传, 徒之所受, 无敢一字出入, 以一家之言, 独特之学, 向弟子传授其学的做法即为“家法”, 亦即“师法”。到了南北朝时期, 家法解释成为礼法的同义词, 成为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的规范和民间私法。

古代有名的家法有《柳氏家规》、《包孝肃奏议》和司马光《居家杂仪》等其中唐代的《柳氏家规》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家法。古人家训注重劝导性教育与强制执行相辅相成, 礼法并重。家法家规具体规定了家庭生活中的秩序和道德标准, 要求家庭成员努力遵守, 劝教不听者才用刑罚, 惩罚的种类与形式繁多, 而且非常残酷。古代民间的家训、家法、家规同国家法律一样具有强制性, 因此它可以与国家法率互相补充, 扬善抑恶、表扬先进、惩治落后, 为维护社会稳定、家族兴旺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古代的家训、家法、家规对德育工作的贡献很大, 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失去了家训、家法、家规的保障和维护, 导致了部分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增加了我国德育工作的负担。如何进行家庭中的规范教育, 对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都将助益莫大。

2.1 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需要家训、家法、家规的辅助

一个人出生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依赖于别人的照顾, 家庭承担了抚养子女的天职。在中国社会家庭的作用非常重要。了解传统社会的政治体制, 社会结构、文化特点都需要解剖家庭这个细胞。中国新文明秩序的建立, 德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利用、消化家庭伦理的思想资源。家是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组成单元。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最重要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建立良好的家训、家法、家规等以法治家。家庭在社会上处于中心地位, 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需要家训、家法、家规的辅助。

2.2 家训、家法、家规维护良好的家庭秩序有利于德育工作的

开展

在《孝友堂家规》中有如下的论述:“迩来士大夫, 绝不讲家规身范, 故子若孙鲜克由礼, 不旋踵而坏名灾己, 辱身丧家。不知立家之规, 正须以身作范。祖父不能对子孙, 子孙不能对祖父, 皆其身多惭德也。一家之中, 老老幼幼, 夫夫妇妇, 各无惭德, 便是羲呈世界, 孝友为政, 政孰有大焉者乎。”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小型社会生活组织, 每个家庭成员又都是相对独立个体, 家庭的运作需要一定的秩序;社会是一个秩序的存在, 家庭共同体亦需要秩序的存在。“以法治家”是人类社会生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古人在治家的过程中能够动用惩戒否定的方式给家庭成员、后辈子侄以“畏惧”、“敬畏”教育, 不失一种有意义的努力。现代的德育教育也应当从“以法治家”入手, 通过优秀的家训、家法规建立良好的家庭秩序增强提高成员的德育意识, 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德育工作的开展。

2.3 继承和发扬古代家训、家法、家规的优点

德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而家庭的作用更大。深入研究古代家训、家法、家规的优点和精髓, 继承优秀的家教文化, 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家规在社会的作用是和法律同等重要的。国家可以通过研究和挖掘历史上优秀的家训、家法、家规等家教内容, 继承和发扬它们的优点。组织专家研发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规范, 然后向社会普及指导现代家庭的家长更好地教育子女, 这样可以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我国南宋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 才能使学子“变化气质”, 他制定的《童蒙须知》、《程蒙学则》和《训蒙诗》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还有清朝李毓秀所作经贾存仁修订的《弟子规》也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参考。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 孔子有言“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徒,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明代方孝儒在《送李生序》中说“古之育才者, 不求其多才, 而惟养其气, 培之以道德, 而使之纯。”。以上文献都可以作为研究家庭教育规范的参考资料。在全国高度重视德育的今天, 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思想史流传下来的精髓, 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对德育工作可以起到积极的启迪和促进作用。

3 结语

德育工作不仅关系千家万户日常生活, 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 有着很多优良的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家训、家法和家规的长处来加强德育工作, 维护社会的和谐。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下, 未来的德育工作应该是以学校引领、家庭教育为主、社会教育为辅的德育格局。

摘要:我国古代的家训、家法、家规是国法的有效补充, 为维护社会稳定、家族兴旺发挥了积极作用。古代的家训、家法、家规是古代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古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它们对现代的德育工作有很多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家训,家法,家规,德育

参考文献

篇4:现代家训格言

撰文自勉

朱柏庐生活在明末清初。1645年,昆山不敌清兵而城陷,其父朱集璜誓与清廷决裂而投河自尽。此时的朱柏庐只有十八岁,决心继承父志,从今不参加科考。他博学勤笔,著述丰硕,留下了百余册典籍,但名扬天下的却是一篇只有五百余字的《治家格言》。

其实朱柏庐自己并不看重《治家格言》,所以在他生前的自选集中没有将《治家格言》编入,在他有关的回忆录中也没有提起写作《治家格言》的缘由。原因是:其父死后,朱母抚养三个儿子,朱柏庐作为长子,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为了培养家人的正气家风,在他人到中年的时候,就用诗文句式撰写了告诫后代堂堂正正做人的短文。文句来源有的是根据先贤经典重新编写的,有的是根据生活经验精辟总结的。文中既有摘编,也有独创,为了不被别人评头品足,所以朱柏庐谦虚地为短文取名为《治家格言》,并书写成条幅贴于厅堂,让家人朝读暮思,鞭策生活行为。他当时撰写《治家格言》只是用于家人自勉,并无扩散之意。

后来,其家住常州的叔父朱大满到昆山走亲,看到朱柏庐家中墙上的《治家格言》颇有触动,认为这是一篇教人治家的好文章,很想带回常州。朱柏庐认为反正都在朱家范围内传播,就挥笔抄写一遍赠予叔叔。当时,朱柏庐只当是家人之间的交流,所以没有署名。

当朱大满将《治家格言》带回家中后,就立即制成匾挂在家中,并题写了一副对联:鹿洞谈经传千秋师表,柏庐继志垂一脉家规。这副对联无意中将朱柏庐的学问与曾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传经的朱熹联系了起来。当然,朱大满出于好心,对朱家门第中继往开来的精英给予了褒扬,却引发了节外生枝的联想。对联的内容没有错,却引发了猜解作者的麻烦。

流传误改

不久,朱大满逝世,朱柏庐也离开故土到吴县东山去当塾师。挂在昆山家中的原作不翼而飞,挂在常州的原作被家人传承,各地的抄件数不胜数。《治家格言》成为一篇佚名佳作在民间广泛流传,被公认为是训导家庭美德的上佳美文。

在相互抄录的过程中,都为漏写作者的姓名而遗憾。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既然“鹿洞”为朱熹在庐山讲学的地方,大作肯定为朱熹所作,后人柏庐先生只是继承而已。朱熹曾写过“家训”文章,《治家格言》与朱熹“家训”相比,具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而且叙述更详尽、文字更生动,更有可仿效性和可操作性。为了使《治家格言》更有吸引力,有人干脆将《治家格言》改名为《朱子家训》。

在随后的100多年中,大家便认为《朱子家训》就是朱熹所作,甚至还称其为《紫阳朱子家训》(紫阳是朱熹的别号),那么作者已铁定朱熹了。至此,已把《治家格言》的真实作者彻底湮没。由于《朱子家训》的影响与日俱增,朱熹大名当然更加耀眼,而朱柏庐只能黯然失色。

县令正名

对于《治家格言》的篇名误传为《朱子家训》,作者朱柏庐误传为朱熹的事件,不了解真相的人可能会不以为意,然而知根知底的昆山人却愤愤不平。只是错话已讲久,假象已当真,要想拨乱反正谈何容易,只能听之任之,无可奈何。但有一个人敢于据理力争而抱打不平,他就是同治年间的新阳县令廖纶。

当时昆山县和新阳县为同城分治的两个县。四川籍的廖纶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赴昆履职。他在登科考学之前就对昆山的朱柏庐无限崇拜,不但热衷于他的理学著作,而且还敬重他的民族气节。他一到昆山,就听到许多文人对误传《治家格言》的篇名和作者抱怨多多,他决心竭尽全力为朱柏庐正名。经过深入调查,廖纶确认《治家格言》的作者非朱柏庐莫属。有人劝他将错就错,就把《治家格言》当成《朱子家训》算了,因为朱柏庐姓朱,又是当地有名的塾师,能戴得上“朱子”头衔,再说《治家格言》有“家训”的内涵,而且有些出版物也用《朱子家训》来特指《治家格言》,但廖纶坚决反对。

廖纶一方面在玉山书院(今培本小学内)重建纪念朱柏庐的祠堂;另一方面特意用正楷抄录了《治家格言》,不但悬挂在衙门厅堂,还刻碑镶嵌于祠堂墙壁,并撰写题跋,大意是“此文不为朱熹所作”,而是“朱柏庐先生的治家格言”。从此,朱柏庐的著作权得以正名。

篇5:家风家训励志格言

2、汉之袁氏累世忠节,吾心所尚,尔等宜以之为师,时时训诫自己。

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5、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房氏后裔起名,班辈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后,不得紊乱。

8、凡是不 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9、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10、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11、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12、刻薄成家、骄奢淫逸,就是败家相。

13、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14、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篇6:好家风家训格言

2. 自己事自己做,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不可依赖父母,不可无故拖延。

3. 得意盎然,失意泰然。——《增文贤文》

4. 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好商量。

5. 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

6. “孝”字当头;“礼”字在后;“净”字压轴

7. 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增广贤文》

8. 做正直的人,做正确的事。

9.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0. 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1. 不管谁有错,不管面临什么灾难,无论发生何种是非,都不可外扬家丑。

12. 凡在童稚,读书为本。勤俭为先,兼知礼仪。及其成人,五常莫废,出则有方,入则孝悌。

13.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14. 提倡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篇7:家训格言

1、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3、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5、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6、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7、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8、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1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1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2、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13、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1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5、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17、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8、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19、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0、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21、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22、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4、房氏后裔起名,班辈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后,不得紊乱。

25、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母的.资格。

26、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27、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9、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30、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31、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32、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赛罗

33、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34、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5、诚实最好的政策。――弗兰克林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

37、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8、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39、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40、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4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4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43、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44、言忠信,行笃敬。――《论语》

45、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46、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

47、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48、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49、多虚不如少实。――陈甫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1、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2、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53、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5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55、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56、活到老学到老躺在棺材里不算巧。

57、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黎里

58、甘苦自得。

59、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60、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61、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韩婴

62、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63、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6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65、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66、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67、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68、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杨简

69、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70、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7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72、处事宜决断。

73、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74、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畅泉

75、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76、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马克吐温

7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8、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7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80、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81、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82、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8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8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5、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86、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87、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88、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89、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90、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1、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莎士比亚

9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93、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94、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95、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96、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97、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98、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99、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10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101、汉之袁氏累世忠节,吾心所尚,尔等宜以之为师,时时训诫自己。

102、好谈己长只是浅。

103、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04、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105、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106、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07、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108、侍亲以得欢为本。

109、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110、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11、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112、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11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赛

11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篇8:现代家训格言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勉学》中指出“人生小幼, 精神专利, 长成以后, 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 勿失机也。”小时候学的东西记得很清楚, 而最早的时候的学习都来至于自己的家庭。同时他在《教子第二》中指出“古者, 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 出宫别居, 目不邪视, 耳不妄听, 声音滋味以礼节之.”我想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很自然想到胎教, 在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是很热衷于胎教的,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中外很多教育家都指出要及早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赫尔巴特, 陶行知, 马卡连柯等等。洛克在《教育漫画》中指出“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 便应该在儿童极幼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上面提到有一些父母很重视胎教, 可是等到孩子出生了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缺迟迟不到。幼年时候的家庭教育几乎为空白, 常常自我安慰孩子还小, 什么都可以原谅。其实没有进行及早的教育, 错过了就错过了。

二、家庭教育要威严有慈, 公平对待

颜之推他主张对待孩子要威严有慈, 不能过分溺爱孩子和纵容孩子, 当然也不能够完全施加刑罚。他在《教子》中提出:“父母威严而有慈, 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吾见世间, 无教而有爱, 每不能然;饮食运为, 恣其所欲, 宜诫翻奖, 应诃反笑, 至有识知, 谓法当尔。骄慢已习, 方复制之, 捶挞至死而无威, 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 终为败德。”人常说家是温暖的港湾, 可以看出来家就是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 对于孩子来说体现的更加明显。在家庭中父母必须用自己的爱去呵护自己的孩子, 他们都太幼小, 我们要用爱去帮助他们成长。现代很多父母深刻理解到这个道理, 用了泛滥的爱去呵护自己孩子, 可是却造就了“无法无天”的“小魔头”。虽然颜之推主张的刑罚遭到很多人评判,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 有时候还适当的惩罚也许能够教会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让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颜之推在《教子》中还指出“人之爱子, 罕亦能均;自古及今, 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 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 虽欲以厚之, 更所以祸之。”这本来不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纠结的问题, 可是在家庭教育中仍然还是大问题。家庭中有几个孩子或者有儿子或者女儿的, 父母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一视同仁, 不能够偏, 不然会使孩子的心理不平衡, 不管是被偏爱的还是还是被冷落的孩子, 他们的心理都不可能会健康发展。这些都告诉现代的父母要注意家庭教育很重要, 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孩子前行, 不公平的爱会使孩子心态不平衡。这一切都不利于孩子发展, 要向颜之推学习一下。

三、家庭教育的目的要正确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且是一个很功利的社会, 很多父母在外面打拼很明白这个社会的现状。他们一些功利思想带进了对于孩子的教育中, 比如现代各种兴趣班, 培训班满天飞, 可还是满足不了家长对于孩子那种功利的期望。

颜之推在他的《教子》中举了一个例子:北齐有个士大夫他教他的孩子学习卑语、弹琵琶来取悦公卿、换取富贵。颜之推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这种功利性的教育目的是违背了我们本身教育的目的。现代社会的应试教育已经够功利了, 如果家庭教育还那么功利, 那么孩子将找不到本身的快来。家庭教育一定要有正确的目的, 不能把孩子变成实现某种欲望的工具, 我们的家庭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引导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四、良好的环境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

颜之推从自己的家庭来论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他小时候父母对他进行规行矩步的教育, 他受益匪浅, 可是后来他父母早逝, 导致他后来跟着哥嫂没有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 后面他学了很多不好的习气。我想如果他的父母没有过世, 而是一直给他营造很好的家庭的环境, 那么他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

在中国还有个类似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过的, 那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当然孟母是给他的孩子寻找良好的外在的环境。本人根据《颜氏家训》是想论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现代社会有很多家庭问题, 比如父母离异。我在培训机构碰到一个孩子, 他家很有钱, 他能够和我细数他们家的车和房, 可是每次说到爸妈和他的相处, 他只记得爸爸经常出国, 每次带很多玩具回来, 一大早就不见了, 妈妈也忙着生意。他很喜欢培训机构, 因为这里有老师陪着, 在家里只有玩具陪他。听到这里我总感觉这孩子很可怜, 虽然家里很多钱, 可是他的家对于来说就是玩具玩具, 良好的家庭的环境一定是父母一起营造的, 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仅是你为孩子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父母都要谨记孩子需要的良好的家庭的环境就是父母相亲相爱经常陪伴在自己的身边。良好环境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 你仅仅提供玩具是无法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也得不到很好的家庭教育。

五、结束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 体系宏大的家训。这里面对于家庭教育有很多启示:我们的家庭教育趁早, 及时的家庭教育利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要威严有慈, 公平对待;家庭教育要有正确的教育目的, 不能把家庭教育功利化, 而是要帮助孩子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家庭教育是和我们的孩子息息相关的, 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一个孩子的发展。虽然《颜氏家训》是古代的一部著作, 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在家庭教育上对于现代的父母还是有一定的启示的。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一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2]颜氏家训.黄式刚编辑.中国传统文化读本[M].吉林人民出版社.

篇9:现代家训格言

关键词:明清家训 现代家庭 教育

一.养正于蒙、家教为先的家庭启蒙教育

明清家训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古人重视胎教、早教,并发展出较为成熟的理论系统。古人云“三岁之魂,百岁之才”, 古人教子强调一个“早”字,强调培育子女要从源头抓起。明清家训对儿童启蒙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人之一生,多有习气而成,盖子孩提至十余岁,此数年间,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清朝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强调:“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另外,在明清家训中还发展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胎教理论。如明朝许相卿从生活习惯、耳闻目视、言行举止等方面规定了胎教的内容。“教子宜自胎教始,妇妊子者,戒过饱、戒多睡、戒暴怒、戒房欲,戒跛倚、戒食辛热及野味。宜听古诗,宜闻鼓琴,宜道嘉言善行,宜阅贤孝节义图画,宜劳逸以节、动之以礼,则生子形容端雅,气质中和。”这些内容于今天看也十分符合优生的原理。其次,在传统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化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传统的家庭教育将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体意识,从而“使个体的行为体现出一种文化精神”使家庭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并以此磨砺完善自我。因此古人对家庭教育在意识上便十分重视,并注重积累优秀的家教内容和方法,累撰成书,世代相传。

二.以德为本、修身养性的道德修养教育

明清家训中,古人在教育中强调以德为先,重视品德教育。如,明代高攀龙在《高氏家训》中明确指出:“人立身天地间,只思量做得一个好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在日常行为中古人强调积善成德。郑太和在《郑氏规范》中说:“何为积善?居家则孝弟,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何为积恶?恃己之势以自强,克人之财以自富,凡所以欺心者皆是也”;强调修身养性,重视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养成。如,清代曾国藩特别强调勤俭治家,在勤劳方面,他认为“家之兴衰,人之穷通,皆于勤惰卜之”,“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穿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教导子弟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反对奢侈浪费,懒散无业;强调孝悌之道,重视血缘性家族中伦理和谐。“孝”是指对父母、长辈的尊敬,“悌”是指对兄长的顺从,要兄友弟恭。“兄友”是指为兄者应该爱护弟弟。曾国藩曾在家训中对大弟说:“尔为下辈之长,须常常存个乐育诸弟之念。君子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况兄弟乎?”“弟悌”是指为弟者应该敬重兄长,同时如果兄长有过,应该为他指出。曾国藩也在给弟弟的书信中写道:“余有错处,弟尽可一一直说。人之忌我者,惟愿弟做错事,惟愿弟之不恭”。意思是若自己有错误,希望弟弟直言不讳的指出。

三.重义轻利、自强不息的人生价值教育

在明清家训中,古人把“立志”作为人之根本。古人向来强调淡泊明志,此处的淡泊是指不求功名、利益,明志则是指要做品德高尚的人。明代王守仁在给四侄的家信中写道“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尚,以夸市井小儿。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明代许相卿说:“士幼而绩学业,以尧舜君民为志。壮而入仕,固当不论祟卑,一以廉恕忠勤,报国安民为职,持此黜谪何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的志向是与家庭责任、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是从培养人才和治国的角度对待家庭教育的。

四.尊老爱幼、学会感恩的情感追求教育

首先情感教育要教会孩子关心他人,懂得感恩。明清家训家规中倡导尊老爱幼、父慈子孝。明清家训中体现的感恩教育,是一种泛爱教育,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由家庭推行到社会的一种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道德要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其次,在夫妻关系上明清家训倡导夫妻和睦,夫妻和睦也是孩子情感健康发展的基石。再次,情感教育还包括邻里间和睦与互助

五.勤俭节约、生活有序的习惯养成教育

明清家训文化中将勤俭节约列为子弟修养的要素。如明代庞尚鹏在《庞氏家训》中要求儿子自强自立,除勤俭之外,别无立身之法;曾国藩一生中提倡节俭,认为懒惰和奢侈是败家破国的祸首,一个人只有在勤俭的生活中才能磨砺坚强的性格。在勉学成才上,明清家训中体现了勤学的思想。如,清代章学诚说:“学贵专门,识须坚定。”强调学习要温故知新,认为一天之际在于晨,提倡早起温书,夜间也应慎独自省,琢磨反思。这些传统的学习方法,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道宗.《曾国藩家训》[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2]康熙.《帝王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篇10:经典家风家训格言

2.维祖卓识图迁,艰难风雨肇云,世系移蕃,各省籍贯他州;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焉。

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4.男女平等是指权力上平等,享受上平等。在本分上、礼节上绝对不能平等。

5.婆婆是当媳妇多年熬出来的,等到娶了儿媳,便当了婆婆。媳妇是在家当姑娘,一出阁到了婆婆家,便当了媳妇。

6.做媳妇的应该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云:人生都有双重父母。所以对双方父母都要一视同仁。

7.刻薄成家、骄奢淫逸,就是败家相。

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9.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10.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11.本来媳妇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扬短处,或以大压小,用脾气来管她,说话净种恶因,婆媳哪能发生好感情?

12.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13.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

1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增广贤文》)

篇11:家训家风格言

2、人背信则名不达。

3、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4、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5、施恩无念,受恩莫忘。

6、人而无信,百事皆虚。

7、丈失一生,廉耻为重。

8、以直报怨,以义解仇。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0、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1、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12、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15、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16、人极不要跟寻,人愁不可喜悦。

17、人悔不要埋怨,人羞不要数说。

18、驭横切莫逞气,遇谤还要自修。

19、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篇12:家规家训格言

一关于立志的家训

不要空言无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陈毅《示儿女》诗)

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陈毅《示儿女》诗)

二有关于勤学的家训

多读书达观古今,可以免忧。(家诫要言)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陈毅《示儿女》诗)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增广贤文》)

良田百亩,不如薄技随身。(《增广贤文》)

读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家诫要言)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治家格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增广贤文》)

三关于惜时的家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增广贤文》)

莺花忧怕风光老,岂可教人在度春。(《增广贤文》)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增广贤文》)

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增广贤文》)

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增广贤文》)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四关于仁爱的家训

百善孝为先。(《赠广贤文》)中国传统文化

孝当竭力,非徒养生。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增广贤文》)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治文贤文)

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家诫要言)

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增广贤文》)

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

早把甘旨当奉养,夕阳光景不多时。(《增广贤文》)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增广贤文》)

孤寡极可念者,须勉力周恤。(家诫要言)

处富贵地,要矜怜贫贱的痛痒。(《增广贤文》)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增广贤文》)

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增广贤文》)

责己之心责人,爱己之心爱人,

(《增广贤文》)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冶家格言)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增广贤文》)

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增广贤文》)

远山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增广贤文》)

泯躯而济国。(颜氏家训)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示儿女》诗)

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增广贤文》)

五关于修养的家训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治家格言)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治家格言)

施恩无念,受恩莫忘。(治家格言)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治家铬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治家铬言)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治家格言)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治家铬言)

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锅本也。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家诫要言)

才能知耻,即是上进。(家诫要言)中国传统文化 器量须大,心境须宽。(家诫要言)

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达。(家诫要言)

恶不在大,心术一坏,即入祸门。(家诫要言)

一念不慎,坏败身家有余。(家诫要言)

每事宽一分即积一分之福。(家诫要言)

人悔不要埋怨,人羞不要数说。(治家铬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增文贤文》)

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增文贤文》)

仗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增文贤文》)

不自恃而露才,不轻试而幸功。(《增文贤文》)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增文贤文》)

得意盎然,失意泰然。(《增文贤文》)

驭横切莫逞气,遇谤还要自修。(《增文贤文》)

以直报怨,以义解仇。(《增文贤文》)

贪爱沉溺是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增文贤文》)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增文贤文》)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增文贤文》)

不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己意而废人言。(《增文贤文》)

幸名无德非佳兆.乱世多财是祸根。(《增文贤文》)

篇13:曾国藩治家格言的现代借鉴意义

家庭关系的和睦与否直接关系到家运兴旺衰败。家庭和睦是曾国藩家教的重要内容,在写给父母的家书中说:“夫家和则福自生。”如何使家人和睦,概括起来有三条。第一,贵兄弟和睦。第二,贵体孝道。第三,贵亲戚邻里团结。

由于受传统社会家庭中,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他首先要求兄弟和睦,“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男之实以和睦兄弟为第一。”他将“力挽家运”的首要因素归结为“兄弟和睦”,这在他的治家思想中占居了重要的位置,起着扭转家运的关键作用。为了使家庭和睦,他还要求家中子女与妇人相处时要有“和”的思想,要“亲顺恭敬,不可有片语违忤三纲之道”“以能耐劳忍气为要”,由此可知,他的治家思想是有一定封建性瑕疵的,是有大男子主义和重男轻女思想痕迹的,他要求妇女要遵从“三纲五常”以维护封建社会大家庭的伦理关系,这就不可避免地损害妇女们民主自由的权利。

在曾国藩的家和思想中,除兄弟和睦之外,他还要求子弟们贵体孝道,并且以长者的身份告诫子弟们:“诸弟及儿侄辈务宜体我寸心,与父亲饮食起居十分检点,无稍疏忽,于母亲祭品礼仪必洁必诚,于父亲处敬爱兼至,无稍隔阂。……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他要求子女不仅要对亲生父母尽孝道,还要求对叔父叔母也要尽孝道,曾告诫儿子们说:“我身殁之后,尔等视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事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以省啬,独特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

曾国藩的家和思想不仅仅是一家之内的和睦,更是一家之外的和谐,邻里关系的和谐。邻里关系是一家之内和睦的外部条件,若邻里关系紧张,一家之内的和谐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他对邻里关系的和谐非常重视,要求子弟们“善待亲族邻里”,“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接,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吊。”在他的家书中也多有寄银钱,赈济亲族邻里的记述,却未有“夫妻和”的直接文字记述,但透过字里行间,可得知曾国藩的夫妻关系是相当和睦融洽的。曾国藩将家和思想看作是一家人兴旺发达的关键,只要家庭和睦,福自然就会得到,只要家庭和睦,即使是穷氓小户也必兴,所以他非常肯定地说:“和气蒸蒸家不兴者未之有也。”为了使家庭兴旺昌盛,他讲求家庭的和睦,为了使家庭和睦,他要求做到兄弟和睦,做到贵体孝道,做到亲戚邻里团结。但是他的家和思想更多地强调一家之和睦,很少延伸到整个国家的和睦。

在一家的和睦方面,他的家和思想似乎离我们早已远去。人们对儒家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的简单抛弃,扭曲了家庭的内部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竞争性的异常激烈,西方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一些人中蔓延,这一切都淡化了传统家庭成员间浓郁的血肉亲情关系,削弱了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孝道”精神,诸如“商场无父子”的激烈竞争弱化了中国人的父子情深。“三纲五常”已不再约束每个家庭成员,却出现了新的现象。此时,人们才急切地呼唤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急切地呼唤传统美德复归。于是曾国藩的孝悌和家教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借鉴一下曾国藩的家教思想,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睦相处,并能推爱于人,则无疑能减少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磨擦与冲突,使家庭关系和社会生活变得和谐美好,从而为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环境和精神动力。当然,我们在继承其思想时,要剔除“愚忠愚孝”“显身扬名”等封建的糟粕,不能用“拿来主义”的方法不分好坏地加以继承。

综观以上治家格言,我们可以发现,曾国藩的治家思想主要是以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为基础。他在继承先贤治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治家思想,如书信式的教育方法等。在治家方面,他非常看好家庭成员的内外勤俭,家庭和睦以及谦虚谨慎的人格修养。然而在这些治家的理论中,文字论说最多的是家和思想,曾国藩本人最为重视的也是家和思想,家和思想是他治家思想的基础,在今天看来,曾国藩的治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仍有其积极的借鉴意义。

曾国藩治家格言中有不少内容反映古今中外的,一般家庭生活中共同或基本相同的人伦关系及道德要求,这些具有全人类的共同因素,对于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应予以批判地继承。

摘要:曾国藩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他在继承前人的治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治家理论。其治家思想内容相当庞杂零散,在这些治家理论中,最重视和论说最多的是家和思想,他说:“和气蒸蒸家必兴。”今天看来,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篇14:现代家训格言

关键词:《颜氏家训》;家庭思想教育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被宋代晁公武称之为"述立身家之法,辨证时俗之谬,以训子孙",从而奠定了它在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其中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很有见地,对于当今儿童教育仍有许多借鉴意义。

一、《颜氏家训》的家庭教育思想精髓概述

1、颜之推对家庭教育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即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当遵循严与慈相结合的原则。颜之推认为"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自古以来,人们都疼爱自己的孩子,爱子本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是在爱的度上很少有把握好的,以致溺爱现象比比皆是,这是对孩子成长不负责的。只有摆在长远的高度上对待孩子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爱孩子。所以颜之推认为,必须将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也就是严慈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在孩子面前父母应当既有爱心,又要庄重严肃。

2、《颜氏家训》强调儿童道德教育的养成,对儿童道德的教育应该以"风化"的方式进行,即教爱结合,以身示教。颜之推认为,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作为父母重要的不在于长篇说教,而在于以身示教,发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主要通过父母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来进行,同时还通过家风、家教使子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熏陶。《颜氏家训》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字字珠玑,对后世的影响颇为甚远,享有"家教典范"之誉。

3、提倡早教。颜之推提倡家庭教育应该从胎教开始,他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他认为如果普通家庭不能从胎教开始,那么也应该从婴幼儿就开始进行教育,因为教育的越早越好,在孩子刚刚懂得看人的脸色,识别喜怒的时候,就加以教诲,效果是很好的。颜之推还认为:婴幼儿时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需早教,勿失机也。"因为婴幼儿时期比较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可塑性大,所以早期教育的效果是最好的。他说:"吾七岁时,诵《灵光颠覆》,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年龄越小受到的影响越深刻,甚至会影响一生。

二、我国的家庭教育观念还存在着许多落后思想

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与良好的学校教育相结合,偏废其一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耽误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当今家庭教育,教子方法有失偏颇者较多。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我国的家庭教育观念还是存在着许多落后思想的,主要表现在:

1、过于溺爱型。即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并且放任孩子的自由发展。孩子的浪费享乐和唯我独尊心理严重。如今的孩子都是父母,甚至祖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在父母的翅膀下长大,尤其是来自城市的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富裕的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少爷"的生活,无风无雨,无忧无虑。家人的娇惯使得他们对生活十分挑剔,只知被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他们的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2、对孩子忽视型。父母对子女过于放纵,给予子女的关心和爱很少,不注重对子女的培养。有的家长只知道关注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教育漠不关心,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还有的家长没有发挥好榜样的作用,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了孩子日后教养的缺失。

3、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这是普遍存在与我们现代家庭的社会现象,导致了家长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使得很多家长把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和不能实现的目标寄托于自己的孩子身上,把一切遗憾都转化为对子女的寄托。这虽然是人之常情,是父母对子女爱心的体现,但常常会使孩子陷入非常苦恼的境地,反而不利于孩子自身的健康发展。

三、《颜氏家训》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1、以身作则,注重德教,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颜之推在《教子》中曰:"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仪,导习之矣","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分别论述了道德教育应作为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根基,以及家庭成员中长辈对晚辈,年长者对年幼者的道德养成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因此就要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接受的教育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子女在婴幼儿时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家长的言行将直接成为他们仿效的对象,家长的性格品质也会在后天无形地灌输给子女。当代家庭中家长的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使年轻家长们压力增大,由此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也明显表现出来,加上我国家长的综合素质目前还是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边远农村,仍然存在着一些文盲家长或综合素质极差的的人,他们对子女的培养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才的需要。因此,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整个家庭生活的文明水准,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大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2、将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的内容要正确,标准要高,孩子若是犯了错误,家长必须给予严厉的批评,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不足,但是在同时,应该讲究教育技巧坚持鼓励、启发和正面引导为主,批评严惩为辅。所以家长在批评严惩时,一定要头脑冷静,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为主,不要一批评就否定一切,把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通通否定。应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在孩子认错时,批评就要适可而止,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另外在家庭里要给孩子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孩子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才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孩子提出所谓"怪论"或做"怪事"时,家长不要轻易否定,要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施展自己的才干,孩子潜藏的智慧非常之大,只要我们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孩子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3、优化家长的教育理念

我们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都比较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理想的代言人。但是殊不知,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并不是父母的延续。往往父母过高的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孩子并没有多少音乐细胞,却非要孩子每天对着钢琴弹上几个小时,而忽视了孩子在画画方面的天赋,这种情况就道出了眼下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而造成的教育上"太过"的一些问题。家长应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培养一个健全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普通人为目标来塑造孩子。这样,当孩子长大后,真正立足于社会,并为社会创造价值时,作为家长才会感到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4、父母要重视早期教育

颜之推的早期教育思想,已经受到现在家庭的足够的重视,现在有些父母不仅懂得胎教,而且也非常注重幼儿时期的教育,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大,容易被影响。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父母应该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进行适当的教育。早期的教育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也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孙明月,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

[2]匡后丽,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发布时间:2011-08-16)

上一篇:社招面试腾讯 PM 的面试经历下一篇:胡志标:民营企业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