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

2024-04-26

《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共14篇)

篇1:《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

《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上智不教而率,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抵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喻,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年学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此不简之教也。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节选自《颜氏家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智不教而率,下愚虽教无益成:成才

B.年擘婚宦,暴慢日滋登:上升

C.骨由之爱,不可以巧简:怠慢

D.简则慈孝不接,狎一怠慢生焉:于此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別表明“父母慈严”和“子女孝顺”的一组是()

A.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B.父母威严而又慈

C.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D.|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的一项是()

A.文章强调了教育对普通人的并提出了孩子出生前后一段时间的教育方法。

B.父母对子女要严慈结合,如果不严格要求,一味溺爱,到后来会适得其反,悔之晚矣。

C.文章用正反两方面例子生动地说明了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D.古代父子分开居住是因为父亲对子女既不能过分亲近,也不能不慈爱。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5分)

②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2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荀子·劝学》

参考答案:

8.B9.D10.D

II.(1)翻译:

①(子女的)骄横轻慢已经成了习惯,才再去制止它,即使将(子女)棍打鞭抽至死,父母也没有威信了,(父母的)怒气一天天增加,而(子女的)怨恨也一天天加深,到了(子女)长大,终将成为品行恶劣的人。

②有偏心溺爱的人,虽然想厚待自己偏爱的子女,反而因此害了他们。

(2)断句:

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篇2:《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zhuō,梁上的短柱)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chī)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有删节)

17.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 承颜:指能顺承(父母的)心意

B.宰千户县 宰:主管

C.但能说之也 说:议论

D.秋登其实 登:摘取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C.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开篇就论述了学习的目的,人们之所以要读书,本来就是要开发心智,提高认识力,有利于行动。

B.作者认为读书可以培养奉养父母的人,可以培养奉养国君的人,改变平时骄横奢侈的人,可以教育平时暴虐凶悍的人,可以教育平时胆小懦弱的人,从而说明读书学问的重要性。

C.作者认为人们各方面的行为都可以通过读书学问来加以培养,这样就一定能使风气淳正,同时也可以去掉那些过分的.行为。

D.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将学习比作种树,又把春花比作讲论文章,把秋实比作修身利行,强调求学是为了充实自己,决不可以向别人炫耀。

20.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墨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4分)

(2)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3分)

【参考答案】

17.C(yu ,取悦,夸说) .

18.A (A 均取消句子独立性。B代词,其中/副词,还是;C 表方式手段/表原因 D 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而)

19.C(第一段结尾 纵不能淳 表示一种假设,C项中 一定能使 讲得过于绝对)

20.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从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chī)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见人读数十卷书 后可断可不断,其余多断或少断一处均扣1分,扣完为止,共3分)

21.(1)(对那些)向来浅薄吝啬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是如何看重仁义轻视钱财,如何减少私欲的。( 素 、鄙 、贵 轻 的意动用法、寡 各1分,共4分)

篇3:《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

关键词:《颜氏家训》,语文,阅读方法

《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的重要瑰宝,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开创了传统家庭教育的先河。《颜氏家训》的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学术研究价值极高。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与学习思想,对当今语文学习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价值,尤其是在阅读方法方面,仍然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博专结合

所谓博专结合,是指颜之推认为,在阅读方面,要注意将博览与专精相结合。《勉学》篇指出:“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也就是说,学习者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博览群书,在博览的过程中,也要专注于精华之处仔细品味思考,对于书里精辟的地方要做好记录并熟记于心,甚至能够精解背诵,以此将博与专有机结合。

(一)广泛阅读

颜之推在《家训》中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指出:“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展现了自己对广泛阅读的重视与热爱。也指出了广泛阅读对个人品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因而鼓励后人博览群书、广泛阅读。这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今天,语文学习中过多注重应试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少有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广泛阅读,因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能力受到了局限,这从长远看来,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教育者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学习者也应该以古为鉴,自觉拓宽自己的阅读面,通过博览群书来向未知世界获取信息,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同时能够认识世界,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完善健康的人格,在这一方面,教师与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改变应试教育的束缚,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自己素质。

(二)专注约取

《颜氏家训》中提到这样有意思的一个谚语:“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讽刺那些自以为广泛读书、学问深厚,但是不懂得专注约取,提练精华、概括主旨的学子。广泛阅读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将泛读与精读截然分开则未必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颜之推认为阅读过程中,遇到精要之处是需要进行深刻理解与领会的,以求能够通过泛读来增加阅读的广度,通过精读来增加阅读的深度,既能旁征博引,又能画龙点睛,而往往是点睛之笔更显精华,因此在阅读时,一定要对精华之处专注,做到约取。对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善于引导学生精读,但并不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只深入领会教材上的文章。学生也应该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取关键的阅读信息,并将其反复消化理解,融会贯通,从众多的优秀典籍、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不仅仅提升阅读能力,也可以同时提升写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二、交互式的阅读方法

在《家训》中,颜之推就“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提出“盖须切磋相起明也”。他认为闭门读书,不与他人交流,则会导致自以为是,孤陋寡闻,产生对知识的误解。因此应该广交朋友,不断通过与师友的讨论、交流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产生共赢,都有所收获,并共同推进知识的进步与更新。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交互式阅读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形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并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对于现代班级式教学来说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同时也为教师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借鉴,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不断进步,并且真正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对于阅读的收获也应该充分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以获得不同视角下对同一篇作品的看法与心得,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形成。

(一)教师主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多元话题供大家讨论,并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通过安排集体式阅读作业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项阅读学习,从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同时题目的设定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让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完成任务,倾听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心得,并做出发展式评价与指导,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成长。

(二)学生互动

同辈群体间的交流互动对于学龄期的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做好学生间的阅读互动和分享工作不容忽视,学生间的阅读互动既可以是课堂学习内容,也可以是课外阅读内容,交流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口头交流,也可以是写成读后感进行书面交流,因此,让学生间形成良性互动也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水平,有利于学生长期保持阅读习惯,更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

三、知行合一的阅读方法

任何理论学习终归要去指导实践,任何实践也终将被上升为理论,因此知行合一的方法则成为学习的最好概括。语文阅读学习尤其离不开知行合一的阅读方法。颜之推强调阅读要与实践相结合,“学之所知,施无不达”正是这一思想的写照。这在当时读书人只知空谈不能行动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行中有知

实践出真知,在日常生活当中总结出的经验和理论都是行中有知的表现。颜之推认为,从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得到广泛的运用。那么,阅读运用的前提必然是阅读知识的积累。要想阅读有“活水”,必须要找好它的“源头”。因此,在语文阅读中,学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教师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精华与主旨,以及分析方法,并用这些知识来指导新的阅读,进而不断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也不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阅读当中,运用到做学问和做人当中。

(二)知中带行

颜之推在《家训》中指出:“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可见,颜之推认为从阅读中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指导行为实践奠定基础的。正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如果只是阅读获取知识,但并不加以运用和指导实践,则空学无用,阅读也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当前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只专注于所谓的阅读技巧,并不能真正领会阅读所带来的人生启迪,这种片面发展不仅不利于个体的成长,长远来说,也不利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文明的传承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浸蚀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通过让学生知行结合来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获得做人的道理,最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四、结论

篇4:《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

关键词:《颜氏家训》语文阅读方法《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里程碑式的典范,并直接开启后世家训的先河,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1]《颜氏家训》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最值得注意的是,它蕴含了丰富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古代及当今语文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颜之推在《勉学》《家训》等篇中涉及的关于语文阅读方法的理论思想,对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博专结合的阅读方法

颜之推认为阅读要博览与专精相结合。《勉学》篇指出:“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2]他认为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同时也要专注于书中的那些精要之处,对于书中精辟的地方应当做好摘抄工作,甚至能够背诵,要将博览与专精巧妙地结合起来。

(一)广泛阅读

颜之推在《家训》中以自身为例,描述了他自幼好学、博览的勤奋状态,他指出:“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3]由此可见,颜之推对广泛阅读是多么的重视。而今,好多教师不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甚至还没收学生的课外书籍,在老师的教导下,学生只接触和考试相关的书籍,为应试教育时刻准备着,带有浓烈的功利色彩。这样的状况其实是和《颜氏家训》所期望的博览思想是相悖的。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4]这是课程标准对阅读价值的陈述。另外,著名的语文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定要让学生多读书。所以,语文教师应当端正自身阅读教学态度,正确指导学生阅读。且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勤于阅读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相关的书籍,营造一个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二)专注“唯一”

《家训》中提到这样有意思的一个谚语:“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5]很明显,颜之推是借此来讽刺那些广泛读书,但是不懂得专精,对文章意旨不得要领的学士。由此可见,颜之推是十分重视深入阅读书中精要之处的。而当下,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忽视对学生博专结合阅读方法的指导,仅是提出要阅读的口号,却不负责学生阅读的环节,以致现在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读书能读出有效性。

对于精读这一阅读方法,朱自清先生专门编写了一本《精读指导举隅》。他认为,“精读要逐句逐句求解,还要讽诵,涵泳”[6]。无独有偶,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这样论述:“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7]这启示教师在指导学生专精阅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识别那“唯一”的精妙,大而化之,一扫而过,就不能体会理解了。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时善于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所有的感官,在锤炼关键词句的时候,要善于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探究质疑,深入剖析文本,将书中无声的字句形象化、丰满化,将静态的景致生动化,在脑海中再现,将人与脑海中的景二合一,真正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

二、交互式的阅读方法

在《家训》中,颜之推就“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提出“盖须切磋相起明也”[8]。他认为闭门读书,自以为是,只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口出谬言。唯有结师交友,通过以言语为主的切磋交流,在交互式的交流关系中,对参与的学习者双方起到作用,使其获得新的知识。在《勉学》篇章中,他更是列举了名人、权贵因误读而又缺少交流,最终口出谬言露尴尬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例子很好地佐证了颜之推交互式阅读方法的价值。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交互式阅读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形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并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适当开展各种阅读交流会,把原本学生个人阅读的静态过程转变为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动态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明确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一直要以学生为主体,使活动在民主平等的对话中进行。

(一)巧设话题

独具魅力的话题是优秀的交互式阅读的基础。交流的话题要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心理来设定。唯有一个好的话题,才能直接地触动学生自主交流互动的神经。当学生觉得有话讲、愿意讲时,阅读交流才会渐入佳境。间接地,在阅读交流活动上,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巧妙安排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只有学生直接地接受且间接地参与,阅读交流活动才会持久有效进行。

(二)多元熏染

阅读的交流互动实质上是学生个人隐秘阅读到共享的交互式过程。学生们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感悟。而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阅读心得,尊重每个学生的阅读感悟。对精彩的阅读心得和感悟,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对学生提出的精彩阅读段落,教师应适时将其拎出,再一次地进行全班普及;对好的阅读篇目,教师也应全班推荐。只有这样,语文阅读交流才可能真正达到1+1>2的效果。这也正是颜之推强调交互式阅读的目的所在。

三、知行合一的阅读方法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性决定了语文阅读的实践性。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阅读对话过程,是一个活的过程。这正与颜之推知行合一的阅读方法思想相契合。在当时读书人只知空谈不能行动的风气之下,他强调阅读要与实践相结合,而文中“学之所知,施无不达”[9]正是这一思想的写照。

(一)行中有知

颜之推认为,从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哪里都可以运用。那么,阅读运用的前提必然是阅读知识的积累。要想阅读有“活水”,必须要找好它的“源头”。而语文课程标准也同样强调了在阅读中要“有较为丰富的积累”[10]。因此,在语文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语句,这些关键词语、语句的理解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外,文本中一些成语、专业性术语和一些名言佳句,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扩展学生的知识积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拓宽知识,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说明这些成语、佳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二)知中带行

颜之推在《家训》中指出:“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11]显然,颜之推是赞同阅读知识的学习是为行为实践奠定基础的。“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12]课程标准也对“须行”的观点进行了肯定。而在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往往是被局囿在课堂之上的。而且,教师将阅读教学视为一个孤立的存在,忽略了听说读写的整体性,因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在当今阅读教学中,阅读的实践性特征应当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因为知识的传承需要行动作为载体。因此,教师要摆脱课堂局限,带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到生活中寻找和发现,这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中责无旁贷的任务。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的熏陶中感受阅读,让感性的材料与鲜活的自然相碰撞,提高他们就地取材、移情的能力。

结语

总的来说,颜之推关于阅读方法的思想对今天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依然是重大的。在语文教育的今天,教师和学生应当学习《颜氏家训》中博专结合、知行合一以及交互式的阅读方法,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其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促进我国当今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注释:

[1][2][3][5][8][9][11]颜之推著,檀作文译注:《颜氏家训》,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4][10][12]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朱自清著:《朱自清全集(第十一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于漪著:《于漪文集(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篇5:《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

【原文】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①伎②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③犹④求饱而懒营⑤馔⑥,欲暧而惰裁衣也。

(选自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薄:这里指小。②伎:同“技”,指技能。③是:这。④犹:如同,好像。⑤营:谋求,谋取。⑥馔:食物。

【参考译文】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谚语曾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能学起来简单就贵在是否去学,这就如同学习读书一般。世上的人不论是聪明还是愚蠢,都希望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多事,却不肯用功读书,这就好像想吃得饱又懒得做饭,想穿得暖和又懒得做衣服。

【文言知识】

释“是” “是”在现代汉语中多作判断词用,而在文言中尤其是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它多作代词用,相当于“这”。上文“是犹求饱而懒营馔”中的“是”,即指“这”,句意为这好像追求吃饱而却懒得谋取食品。又,“是人也不知好恶”,意为这个人不知好坏。又,“是处不宜住人”,意为这里不适宜住人。自汉以后,“是”逐步有了判断的作用,但这种用法也不多。如《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的“是”,即作判断用。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薄:与“厚”相对,引申为小。②是:这;③犹:如同,好像。④营:谋求,谋取。

2.翻译: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古诗词鉴赏

世上的人不管是愚昧的还是智慧的`,都想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广的事,但却不肯读书学习。

3.上面这则民间谚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篇6:《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①,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②,熏渍③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④,较⑤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⑥之肆⑦,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⑧不如己者。颜、闵之徒⑨,何可世得!但优于⑩我,便足贵之。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注释】

①播越:离散,流亡。②款狎:指相互间关系亲密。③渍:染。④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本领,技能。⑤较:通皎,明显。⑥鲍鱼:咸鱼,气味腥臭。⑦肆:店铺。⑧友:与交朋友。⑨之徒:那样的人。⑩于:比。

【译文】

我生在**的年代,在兵荒马乱中长大,一生流离漂泊,所见所闻很多。遇到有名望的贤人,没有不心醉神迷地向往倾慕的。人在年轻的时候,精神性情还没有定型,和所结交的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伴,就会受到熏陶濡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没有存心去学,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和朋友相似了。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养育着芝兰的房屋,时间久了,自然也会变得满身芳香;与坏人相处,如同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然会染上臭味。墨子看见人们染线就叹惜,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啊!孔子说: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只要比我强,也就足以让我看重他了。

【阅读训练】

1.墨翟春秋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鲁迅的历史小说《______》中的主人公,就是以他为原型创造的。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所与款狎

(2)潜移暗化

(3)如入鲍鱼之肆

(4)便足贵之

3.下面句中的于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生于乱世 B.无心于学 C.长于戎马 D.但优于我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2)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5.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中的是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非攻

2.(1)结交(2)暗中,不易觉察地(3)店铺(4)以为贵

3.D

4.(1)没有不心醉神迷地向往倾慕的。

(2)因此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养育着芝兰的房屋,时间久了,自然也会变得满身芳香。

篇7:朱子家训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A.洒扫庭除除:清扫

B.须加温恤恤:同情

C.须分多润寡润:安抚

D.匿怨而用暗箭匿:隐藏

6.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莫贪意外之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器具质而洁序八州而朝同列

C.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为人若此,庶乎近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下列用“/”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解的一项是

A.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B.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C.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D.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B.文章以骈散结合的形式写成,语言既通俗易懂,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又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C.文章从作息洒扫这些日常最简单的事情讲起,教导人们在不经意的生活小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本文为封建士大夫所作,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文中很多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3分)

(2)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3分)

篇8:《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

我的孙子还比较小的时候, 语文常常不及格。 我就奇怪, 你语文怎么会不及格呢? 我给你讲讲。 他说你讲不了, 你根本就不懂。 我连初中的语文都根本不懂? 后来我一看, 我真不懂。

第一个选择题是这样的, 原句是:在我的窗外长着一棵杨树。 下边写着几个选择:有一棵杨树长在我的窗外;隔窗望去有一棵杨树;我看到窗外有一棵杨树。 这几个里头你挑一个最符合原意的句子。

我一看几个都符合。 我的水平太低了。

第二个选择题:保尔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下面又是几个句子:A:人, 最宝贵的是生命, 因为生命对于人, 只有一次。 B:生命对于人是非常宝贵的, 因为它只有一次。 C: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所以它非常宝贵。

我看完这几个, 又都觉得对, 可在孙子面前又不甘心败下阵来, 于是就发挥自己的最大智慧, 挑选了一个。 孙子一查答案:错, 零分。

由此, 我联想到高考作文, 如果这个孩子是中等水平, 千万别想什么出奇制胜, 让他四平八稳地写就行了, 起码能得个及格。 可是这个孩子如果智商特别高, 突然来一个绝的、怪的, 按老师这种答题思路, 恐怕“风险”就太大了。

语言是灵活的, 很多时候并没有“标准答案”, 中小学的汉语教育搞成这样, 令人费解。 究竟应该怎么教孩子学好母语, 我不是教育学专家, 不好乱讲, 但祖先留给我们的汉语这么美, 实在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怎么传给子孙, 而不是一门心思研究让孩子们摸不着头脑的“标准答案”。

前一段网上宣传, 说王蒙提出来要进行汉语保卫战, 因为现在英语学得太多了。 这纯粹是胡言乱语, 我是谈到过这些问题, 但我没有提过“保卫战”。 其次, 我也不认为学英语是汉语水平降低的原因。

如果说学英语学得好, 你可能没有辜鸿铭学得好, 没有林语堂学得好, 没有钱钟书学得好, 但他们的中文都比英文更好。

而且, 我宁可相信学好母语是学好外语的基础, 学好外语是学好母语的参照。 所以, 如果你的汉语水平屡屡出现问题, 那就是因为你汉语太差, 而绝不是因为你的英语太好。 你不能以学好英语为借口不好好学汉语, 也不能以学好汉语为借口不好好学英语。如今社会上很多地方, 包括一些媒体的语文水平太差, 恐怕, 一来和从小接受的“标准答案”式的汉语教育有关, 二来也和这种爱找借口的思维有关。

(选自2007 年第11 期《小作家选刊》, 本刊有改动)

鉴赏空间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是一篇议论文, 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很多“我”常常局限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认识, 提出了相反的观点, 独辟蹊径, 极富思辨色彩。 而王蒙则基于现实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孩子的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质疑甚至批判。

[读有所思]

篇9:《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

【关键词】《颜氏家训》;语文;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的重要瑰宝,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开创了传统家庭教育的先河。《颜氏家训》的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学术研究价值极高。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与学习思想,对当今语文学习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价值,尤其是在阅读方法方面,仍然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博专结合

所谓博专结合,是指颜之推认为,在阅读方面,要注意将博览与专精相结合。《勉学》篇指出:“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也就是说,学习者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博览群书,在博览的过程中,也要专注于精华之处仔细品味思考,对于书里精辟的地方要做好记录并熟记于心,甚至能够精解背诵,以此将博与专有机结合。

(一)广泛阅读

颜之推在《家训》中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指出:“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展现了自己对广泛阅读的重视与热爱。也指出了广泛阅读对个人品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因而鼓励后人博览群书、广泛阅读。这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今天,语文学习中过多注重应试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少有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广泛阅读,因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能力受到了局限,这从长远看来,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教育者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学习者也应该以古为鉴,自觉拓宽自己的阅读面,通过博览群书来向未知世界获取信息,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同时能够认识世界,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完善健康的人格,在这一方面,教师与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改变应试教育的束缚,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自己素质。

(二)专注约取

《颜氏家训》中提到这样有意思的一个谚语:“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讽刺那些自以为广泛读书、学问深厚,但是不懂得专注约取,提练精华、概括主旨的学子。广泛阅读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将泛读与精读截然分开则未必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颜之推认为阅读过程中,遇到精要之处是需要进行深刻理解与领会的,以求能够通过泛读来增加阅读的广度,通过精读来增加阅读的深度,既能旁征博引,又能画龙点睛,而往往是点睛之笔更显精华,因此在阅读时,一定要对精华之处专注,做到约取。对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善于引导学生精读,但并不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只深入领会教材上的文章。学生也应该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取关键的阅读信息,并将其反复消化理解,融会贯通,从众多的优秀典籍、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不仅仅提升阅读能力,也可以同时提升写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二、交互式的阅读方法

在《家训》中,颜之推就“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提出“盖须切磋相起明也”。他认为闭门读书,不与他人交流,则会导致自以为是,孤陋寡闻,产生对知识的误解。因此应该广交朋友,不断通过与师友的讨论、交流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产生共赢,都有所收获,并共同推进知识的进步与更新。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交互式阅读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形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并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对于现代班级式教学来说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同时也为教师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借鉴,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不断进步,并且真正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对于阅读的收获也应该充分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以获得不同视角下对同一篇作品的看法与心得,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形成。

(一)教师主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多元话题供大家讨论,并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通过安排集体式阅读作业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项阅读学习,从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锻炼学 生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同时题目的设定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让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完成任务,倾听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心得,并做出发展式评价与指导,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成长。

(二)学生互动

同辈群体间的交流互动对于学龄期的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做好学生间的阅读互动和分享工作不容忽视,学生间的阅读互动既可以是课堂学习内容,也可以是课外阅读内容,交流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口头交流,也可以是写成读后感进行书面交流,因此,让学生间形成良性互动也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水平,有利于学生长期保持阅读习惯,更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

三、知行合一的阅读方法

任何理论学习终归要去指导实践,任何实践也终将被上升为理论,因此知行合一的方法则成为学习的最好概括。语文阅读学习尤其离不开知行合一的阅读方法。颜之推强调阅读要与实践相结合,“学之所知,施无不达”正是这一思想的写照。这在当时读书人只知空谈不能行动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行中有知

实践出真知,在日常生活当中总结出的经验和理论都是行中有知的表现。颜之推认为,从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得到广泛的运用。那么,阅读运用的前提必然是阅读知识的积累。要想阅读有“活水”,必须要找好它的“源头”。因此,在语文阅读中,学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教师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精华与主旨,以及分析方法,并用这些知识来指导新的阅读,进而不断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也不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阅读当中,运用到做学问和做人当中。

(二)知中带行

颜之推在《家训》中指出:“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可见,颜之推认为从阅读中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指导行为实践奠定基础的。正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如果只是阅读获取知识,但并不加以运用和指导实践,则空学无用,阅读也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当前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只专注于所谓的阅读技巧,并不能真正领会阅读所带来的人生启迪,这种片面发展不仅不利于个体的成长,长远来说,也不利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文明的传承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浸蚀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通过让学生知行结合来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获得做人的道理,最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颜氏家训》中的教育价值十分宝贵,其中所倡导的阅读方法与相关思想对今天语文阅读与学习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今天,语文教育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应该跳出应试教育的束缚,回归教育与学习的本真,语文教育的今天,教师和学生应当学习《颜氏家训》中博专结合、知行合一以及交互式的阅读方法,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并不断的在学习中丰富自己,完善人格,全面发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颜之推著,檀作文译注.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吴丽.浅析《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J].社科纵横,2006(11).

[3]赵丽臻.《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4]张海艳.《颜氏家训》文史哲研究的文献价值[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5).

[5]程凤玲.对《颜氏家训》中语文教育思想的解读[J].安徽文学,2011(5).

[6]施蕾.浅论《颜氏家训》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现代语文,2014(8).

[7]李耀伟.《颜氏家训》中的阅读教学思想探微[J].文学教

育,2013(1).

[8]钱俪元.《颜氏家训》中的语文阅读方法探析[J].现代语

文,2014(7).

作者简介:宫啸,1998年6月2日,男汉族,籍贯:山东青岛,单位:山东省青岛二中,年级:2013级,学历:高中。

篇10:《颜氏家训》的阅读答案

我国古代的士人阶层,或置产、或传学、或立德、或垂训,为“使子弟佳”大费苦心,诉诸文字,便形成了丰厚的“家训”遗产。

最早成系统的“家训”之作,当推东汉著名学者班昭的《女诫》。该书提出了妇女的“四行”,即德、言、容、功,并解释说:“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这就是后世备受批判的“四德”了。其实平心而论,这“四德”在它的时代背景,并不显得苛刻;甚至大部分仍然切合当今社会对女性的一般期待,比动辄以“女汉子” “吃货”自居的怪风,不知雅正多少。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女性不妨看看《女诫》,择其善者而从之。须知女性对家风的养成,作用恐怕要大于男性。

《颜氏家训》一般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家训”著作,作者颜之推。内容分为子弟教育、家庭关系、道德修养、为人处世、讨论学问等方方面面。其论教子:“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谈学习经验,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他举自己的例子:“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总之,谆谆善诱,论理通达,常举所知所见之事以为例证,足见其用心之敦厚,我们学其事理,更可学其敦厚。

《了凡四训》在“家训”类著作中知名度最高,充满了正能量。其作者袁黄,号了凡,幼逢异人,算定某年应某试、得第几、任何官、某岁寿终、竟无子嗣,因为一一效验,所以便安分守己,不多贪求。一日拜访云谷禅师,云谷笑其只是个“凡夫”,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又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从此之后,了凡行善积德,终于赢得了升官、延寿、得子等等诸多福报。佛教的因果观于世道人心的警戒与鼓励作用,不知世间何物可以比拟。即退一步不讲因果,了凡先生信命而不为命数所限、勇猛精进的精神,真足以振奋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真足以开拓万古心胸!这最后一段话,真能荡人心魄,使人勇猛精进!

时至今日,“家训”“家教”“家风”的缺失,造成某些年轻人无所敬畏,没有规矩。其实,个人性格、行为习惯、思维模式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之下,我们倡导“家训”“家风”“家教”,绝不是提倡以“家庭” “伦理”的.“道义责任”,去侵犯公民的权利,去绑架家庭成员的生活,而是要告诫民众:我们迫切需要的德性、教养、规矩,的确要以家庭为最重要的养成之所!这也是读“家训”、立“家教”、养“家风”的主旨所在!

(摘编自池玉玺《谈谈我国的几本重要“家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国古代的士人阶层,为“使子弟佳”付出种种努力,可谓大费苦心,训诫诉诸文字,便形成了丰厚的“家训”遗产。

B. “妇德”并不强求才明绝异,而是重在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妇功,也不苛求工巧过人,而是强调专心纺绩,洁齐酒食。

C. 其实平心而论,“四德”不仅在它的时代背景下,并不显得苛刻,而且大部分仍然切合当今社会人们对他人的一般期待。

D. 妇女解放不代表妇女放纵,动辄以“女汉子”“吃货”自居的做派,与备受批判的“四德”比起来,实在有失雅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父母对子女该禁止的就要禁止,该诃责就要诃责,否则子女将养成骄纵的坏习惯,及至长大,他们的德行也就败坏了。

B.颜之推常举所知所见之事以为例证,在子弟教育、家庭关系、道德修养、为人处世、讨论学问等方方面面,体现敦厚的事理。

C.云谷禅师告诉了凡:只有凡人才有“数”,极善之人与极恶之人,“数”皆拘他不定。这是想激励了凡做极善之人,改变命数。

D.“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一段话闪耀古今,无论何时读起来,都能荡人心魄,使人勇猛精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女性对家风的养成,作用恐怕要大于男性,所以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女性看看《女诫》,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很有必要的。

B. 《颜氏家训》中出现《灵光殿赋》的记述,了凡先生受到云谷禅师的点化,这都从某种意义上表明佛教的因果观于世道人心有重要的警戒与鼓励作用。

C. 时至今日,一些败坏社会风气的“官二代”“富二代”着实让人痛心,这与 “家训”“家教”“家风”的缺失不无关系。

D. 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之下,我们重读经典家训,是为了告诫民众:我们迫切需要的德性、教养、规矩,的确要以家庭为最重要的养成之所!

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 (以偏概全。“四德”大部分内容仍然切合当今社会对女性的一般期待。)

2.B(曲解原意。谆谆善诱,论理通达,常举所知所见之事以为例证,足见其用心之敦厚,我们学其事理,更可学其敦厚。)

篇11:低头与昂首阅读答案的阅读题答案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文中的年轻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3分)

篇12:感谢阅读的阅读答案

我爸爸是一只嗜睡书虫。【举个例子,我表弟今年2岁了,爸爸妈妈想教他一些有用的东西,他们就叫我背三字经,好让我来教他,当姐姐真不容易呀,还要教人背书!可惜我不敢对我妈这只母老虎发威,只能老实地在老爸边上当一只病猫。我嘴中边念叨着“三字经、三字经”,边在书架上找时】,倒在床上睡大觉的书虫老爸听见了,只见他忽然从床上起来,嘴里还说:“人之初,性本善……”直到背完,他便忽然又倒头就睡起来,他在说梦话。

再说说我妈这一只吃货书虫,她可不像普通书呆子那样,苦读而忘记吃饭,她是边读书边不停地吃。一天,都快吃午饭时间了,我妈还是在边读书边不停地吃蛋糕,我冲老妈说:“这样不停地吃,小心变胖,不好看!”老妈却理直气壮,晃晃手中的书说:“杨贵妃也胖呀!却最得宠呢!看看,书读少了吧!”这三句话把我准备好的一堆给老妈压力的.话都硬顶回肚里去了。

那我呢,是一只幽默书虫。有一回,爸爸妈妈在饭桌上告诉我关于我小时候的事,妈妈说我小时候很凶,还弄伤过爸爸,我笑着接过妈妈的话说:“都说人之初,性本善,谁知道我是不是个人呀!”这一番话,弄得大家哈哈大笑。

您看,我的书香家庭是不是与众不同?

【问题】

19.文章标题为“感谢阅读”,但是从全文看,作者并没有写出“感谢”来。请你结合文章的内容,为本文重新拟写一个标题。(2分)

篇13:《颜氏家训》对叙事作文的启示

《颜氏家训》内容切实, 语言流畅, 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 其影响不应止于家庭伦理教育, 其文风对学生学写叙事具有切实的指导价值。

“平而不诡”, 这里的“平”应为“平常”之意“, 不诡”意为“不奇异”。“平常而不奇异”, 告诉了我们叙事作文应该“写什么”, 即写平常而不奇异之事, 写自己亲身经历之事, 写自己真实的生活。《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常用自己经历之事身边周遭之事教育孩子, 如《序致》篇中写自己“便丁茶蓼”之后“肆欲轻言, 不修边幅。年十八九, 少知砥砺, 习若自然, 卒难洗荡”之事, 《慕贤》篇中“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 恃侃一人安之”之事, 《文章》篇中“近在并州, 有一士族, 好为可笑诗赋”之事等。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之事, 真实有说服力。

诚然, 现在的学生人生阅历简单, 生活积累薄弱, 但每天都有发生在自己或周边人身上的事, 这些有限的生活积累就应成为学生写作的第一资源。叙事作文应为真实作文, 写真实生活, 抒真实情感, 淌真实思想。

叙事作文在内容上一要写平常之真事, 二要写源于真实的事。20世纪30年代日本兴起的“日常生活作文”运动中提出的“写真实的事”、“用自己的话写”、“原原本本地写”等, 十分重视作者的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 和自然、人、社会、文化中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等内在真实和外在真实的统一;1942年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 脱离生活, 写作就无从谈起”, 一切写作的材料“是生活里原有的”等观点, 至今, 对于学生写作仍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启示。

学生或许会抱怨“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好风景永远在远方”, 其实“三点一线”的生活虽然单调, 但并不缺少素材, 校园内有班级集体生活, 学习中的“细节决定成败”, 餐厅宿舍的“绿色生活”, 学校老师、家庭父母的“忧与爱”等, 都是自己的生活, 学生特质的生活, 都可以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2013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我心中的蝶》取材平常, 写了一件极简单的事情:“大伟”父亲在高考前夜为孩子理床铺洗脏衣切西瓜, 是很多住宿的学生经历过且极易忽视的小事, 而这位考生化繁为简, 把大伟父亲的举动比作“探险者的行为”, 将“我”内心的变化比作“蝴蝶飞向更深处”, 切题而又深刻。

在写作指导中, 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的题材或者以其为蓝本进行适度加工, 能够使学生明白写作活动中题材的源头在哪里、艺术加工的底线是什么, 从而培养去伪存真的写作态度, 促使他们将写作和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另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一件小事》, 为表现“细节决定成败”的主题, 写了一件发生在高考考场关于“一只蜘蛛”的小事, 我想这件事发生在高考考场上是虚构的, 但我也相信, 这一定在他之前的学习生活中发生过, 他巧妙地以之前发生过的事为蓝本进行了再加工, 既贴合材料, 置位于高考考场又给人一种置身考场的紧张感, 令人又笑又叹, 感叹这位考生的机智与妙思。

“质而明”, 这里的“质”应为“朴实不虚浮”之意, “明”应为“明晓不晦涩”之意;“详而要”, 这里的“详”应为“详尽”之意, “要”应为“概括”之意。这两点则告诉我们叙事作文应该“怎么写”。《颜氏家训》之《教子》篇云“齐朝有一士大夫, 尝谓吾曰:‘我有一儿, 年已十七, 颇晓书疏, 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 稍欲通解, 以此伏事公卿, 无不宠爱, 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 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 亦不愿汝曹为之。”语言朴实, 但士大夫的功利心态跃然纸上, 而颜之推“俯而不答”, 鲜明态度已然表露。

诚然, 叙事作文还是质朴一点为好。鲁迅先生曾指出, “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乃作文之秘诀。《颜氏家训》的为文风格也告诉我们这一点。

叙事作文在写法上一要凸显质朴本色, 强调“有力表达”, 二要感悟生活“常”景, 咀嚼生活韵味。李白说:“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苏轼说:“发纤秾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中唐时期发起的古文运动, 反对绮靡文风的时候, 则明确提出文道并举、以道为重的主张。可以说, 重神遗形、重内轻外的审美价值取向, 不仅是中国文学, 亦是中国其他艺术门类的审美共识。再看美国的SAT作文, 也极力主张质朴的文风, 走的是一条返璞归真之路, 强调作文的“有力表达”。重视线索的清晰连贯, 而不是文字本身的诗情画意。多年担任江苏高考语文阅卷专家的何永康教授也主张学生写“真实、本色、真情、纯净”文风质 朴的文章。

以质朴本色有力表达情感、思想, 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寻觅写作内容, 按生活本来面貌去写, 用朴实的语言去表达, 用真情去打动人。2013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纸梯》, 全文语言质朴, “那个对母亲说‘如果你生个儿子, 我们爷俩保护你, 如果你生个女儿, 我保护你们娘俩’的男人”, 凸显了高大的负责任的父亲形象, “你曾经那么英俊”, 就像面对着父亲时舌尖滑落的低语。行文的自然和口语化创作保证了父女感情被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来, 丝毫没有失真。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好文章是深度生活的产品。如何把平常之生活, 写得有韵味, 这是要思考的。高中作文毕竟不同于小学初中作文, 不能简单地叙事, 而要挖掘生活的深度。

感悟生活“常”景, 要关注生活中的细小点。学生要用心去感悟生活中的细节, 捕捉能使自己内心有所感悟和震颤的细微点, 要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如有学生写到“高一开学时, 一位学生的妈妈帮他拎包上宿舍三楼, 手上被绳子勒出了一道紫痕”。这“一道紫痕”就是细微处, 就是生活的细节, 如能把握与咀嚼, 就能写出“紫痕韵”, 写出人情冷暖。就如《项脊轩志》中的娘“以指叩门扉”大母“以手阖门”的细节, 平常而有味, 事细而情深。

感悟生活“常”景, 要强化生活中的动情点。日常生活中, 不少学生对人世间的友爱视而不见, 对父母的呵护心安理得, 对师友的培养泰然视之, 常常令我们感叹, 现在的学生怎么不容易被感动了, 生活中的凡人善举在其心海里已泛不起点点涟漪。在作文训练中, 我们是否可以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动情点, 让学生从平常生活中抓住事情的触发点, 化腐朽为神奇。上文中提到的《纸梯》写到“你陪我去购买寄宿用的衣物。结账时发现少拿了一件东西, 于是叫你守着购物车排队等着。回来时, 发现你竟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伏着购物车睡着了。侧仰着头, 轻声地打着鼾。往返拿趟东西只不过三分钟而已, 你竟已如此疲惫, 那一刻, 我久久站在你身边, 凝望着你, 不忍将你叫醒, 嘈杂的超市在我心里突然也寂静了”。因疲惫而睡着, 打着鼾, 这是动情点。而上文提到的“一道紫痕”既是生活的细节, 也是生活的动情点。

篇14:小阅读的答案就在文中

小阅读相对大阅读而言,还是较容易得分的,特别是客观题更容易得分。甚至可以说答案就在文本中。也许你会问:哪个阅读题的答案不在文本中呢?是的,答案都在文本中,但很少像小阅读客观题那样,在很多情况下它的答案就直接体现在文本中,不像其他类阅读还要展开比较、探究、联系实际作答等。当然也不可小看这些A、B、C、D选项,稍有不慎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明白考试要求而知此知彼

所谓重要词语是指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且在理解上又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如关键性的概念性的名词、指代性词语等。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需要:

审好题干:题目究竟要求我们选什么;

选定区域:此题针对文本何处设疑;

理解含义:结合文本理解,根据语境推断;

比照分析:选项的转述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是否符合文本的本意。

要知道,小阅读中出现的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是要求掌握它们在某专业中的规范性定义,而是要求从语文的角度,对它们做出恰当的理解。因此一些在乎选文类别的同学,大可放心。要知道我们进行的是语文考试。即使选文内容,你从来没有涉及过,也没有关系,把握好语文的方法,即可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句子,像内涵丰富的句子、结构复杂且对文章有影响的句子,以及诸如文眼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在阅读中,迅速而有效地找出重要句子,既可以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文章,又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搞清句子本身的构成特征,还要明白此句和相关句子的关系。

其实,在分析此类句子中,我们完全可以先找主干,再找出句子重心,弄清句子管辖区域,最后理清句子的邻里关系:上下句的、甚至是全篇的。其实在实际篇章中,很多句子的含义以及题目的设计点就落在某个关键词上,因此明白了此关键词,就可明白此句的基本意思,有针对性作答。在阅读时还要注意像:正在、已经、可能、将、这些、有些、主要、如果、但是、因此等词语,阅读中,最好对此类词语加以勾画,做出记号,便于阅读。

要筛选哪些信息呢?如文章的基本概念和作者在文中要介绍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等。这类信息一般都在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和过渡句中。我们还可以借助文体特点、标题含义、写作背景、材料特点、文章思路等加以信息捕捉。在筛选中特别要重视题干和题肢等语句的转述。这样再把文章中本质的东西联系起来概括起来,即可整合出正确答案。

作者一般会在文中以直露式或委婉式表达自己观点。对很多考生来说,作者直露式表达,可以通过标题、中心句、反复性语句、总结句等得知。而对于委婉式表达的,就要结合内容的象征意、修辞格的运用、联想和想象以及写作背景了。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难度较大,有的省份(如安徽省)已经取消此类考题。如何推断呢?注意关键语句、分清事物联系(条件、因果和假设等关系)都是很好的方法。在做题中,一方面要从内容上加以推断,另一方面要善用排除法。

2.知晓出题人于何处设疑从容应答

分析2010年的18套语文试卷,不难发现,很多题选项就是直接截取原文中的某一句话。因此只要我们在文本中找出这一句话,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考试时间充裕,在做完试卷后,第一应该检查的就是小阅读。因为小阅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不是考语文能力,而是考细心与否。也就是说只要你细心,再稍加思考,就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更何况,如果你真的拿不准,你完全可以把题带入文本中一一对应。但在小阅读之外,如有拿不准的选择,我们还是相信第一印象较好。这也是考场上的小技巧。

从2010年18套试卷看,小阅读选科技文的只有全国Ⅰ卷、重庆卷、湖北卷。而且重庆卷、湖北卷的选文还不能说是纯粹的科技文。其他均为社科类文章,在表达方式上多以论述为主。此类文章一大好处就是避开了一些考生的科技知识盲点,能够让所有考生都会知道一点,从而在心理上得到平衡和安慰。在论述类文章阅读中,我们更易判断出哪些题肢是直接截取文本的。以重庆卷为例:5、6、7三题,基本都可在文本中直接找出答案。第5题是对“枝蔓状城市”的理解。A项和第一段相应,C项和第二段相应,D项和第三段相应。而对于应选项B,只要找到文本中“市区再也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这句话,即可判断B项是“不准确”项。同理6、7两题也可直接在文本中找到依据。

当然,像这样容易判断的也不是常见,大多数还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我们拿到一篇文章,略读完文章后,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快速搜寻并确定选项在全文中相对应的大致范围,然后再做合理推断。综合18份试卷,我们可以总结出出题人设疑处主要有:

(1)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

此类判断较容易,也基本上在原文中找。要注意的是有些选项符合常理,本身内容也正确,但是却与原文无据。我们不可被其迷惑。做题时,我们要牢牢抓住原文做出判断,不可仅仅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而主观臆断。

(2)偷梁换柱或偷换概念

这主要是概念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重要词语和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上。

(3)丢失条件或强加条件

说明类和论述类文章都追求准确性,因此在得出结论时,往往都设置了一个前提。出题人也常常就在此做文章,故意将前提丢失,直接得出结论。相反,如果原文没有条件,而题肢中却出现了某个条件,那么就为强加条件了。

(4)强加因果

此类包括多项原因与单项原因、因果倒置等陷阱。考生稍不注意,就会掉进去。

(5)范围适当

此类包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等。有的故意把范围扩大,有的却缩小,当然有的甚至换了范围。

(6)断章取义

此类陷阱出现的频率最高,那些平时读书喜欢想当然的考生尤其要多加注意。有些内容,从某一小范围看是正确的,但是一旦放到全文的大范围,显然就出错了。

(7)关系失当

由于现在考生在逻辑知识上的缺乏,不要说什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三段论什么的,甚至连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递进关系等也是难以分清。

(8)夸大其词甚至绝对化

这类设疑往往是在说到某项科技、某种功能、某种创新等时,利用学生盲目崇拜的心理,故意夸大其词。

(9)或然与必然

此类设疑还可以包括未然与已然等。如在湖北卷第7题,C、D两项因为或略了作者的猜想,把“或然”变成了“必然”而不符合文意从而不该选。

【作者简介】

洪丰乔,高级教师,执教于安徽省舒城县龙河中学,发表文章多篇,在教育教学教研中和文学竞赛中多次获奖。

上一篇:大学德智体美劳自我评价2000字下一篇:待漏院吟,待漏院吟刘邺,待漏院吟的意思,待漏院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