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茶文化研究报告

2024-04-18

茶与茶文化研究报告(精选6篇)

篇1:茶与茶文化研究报告

《茶与茶文化》课程项目开发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茶与茶文化

授课对象(或授课年级):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 所需课时:36(每周一课时)教学教材:自编

开发《茶与茶文化》项目课程标准的背景

一、学生成长发展需求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实现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了解学生在课余文化课的补充为前提。本课程的针对性:新课程改革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已普遍被世人接受,甚至被广泛传播,作为传统教育下的学生,增加茶文化在实践中的自身体验和内化素质,充分适应新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自身发展很有必要。因此,应该开发茶与茶文化项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社会选择更广泛。

二、学生学习需求

对于在校学生,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式、工作式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根据调查所得,对于本课程,许多学生选修的目的是因为本课程以实操学习为主,与以往学习知识的方式不同,可以在课堂上放松;教师的讲授总是先讲理论然后才进行实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一般,只能掌握茶艺表演的程序,而不能真正掌握茶文化的精髓,对茶叶、茶具、传统文化的社会应用意识薄弱,不能自行设计茶艺表演程序、不能将茶文化的传统精髓带进实际生活等等。在教学实施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探究茶与茶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实施专题式教学、输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并外化茶文化的活动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与和学习效果。

三、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具有良好的教学设施 枣营中学茶艺教室教学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将茶艺实践、茶文化的拓展灯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可以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可以要求学生以茶艺员的身份来上课,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以及丰富的社会资源为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茶与茶文化》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一、探索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变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程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三、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四、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的方法。

依据项目课程的特点来看,首先茶与茶文化课程具有项目课程的某些特点,如:学生在学习“闻香识茶”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明确的任务,有确定的成果,同时留给学生自我组织安排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有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还有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其课程教学形式基本符合了项目教学的要求。再如学生在表演行茶法时,要用到茶叶、茶具、与茶叶相关的传说、操作的动作要求与礼仪要求等知识,基本上将所学的知识综合化、系统化,同时还要对行茶法的操作进行全过程参与,而教师从中进行指点,让学生亲自参与品茶与评茶,这与项目教学课程的要求相符合。

其次,茶与茶文化涉及了历史、旅游、手工制作、礼貌礼仪、甚至是市场营销等显性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同时由于学生要参与评价,进行汇报总结,因而还包括了语文知识、逻辑知识,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意识。

最后,在学习茶艺基本知识的过程中通常是小组化进行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责任心,也培养了学生与同学的协作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因此是一个典型的项目教学过程。

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操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演示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和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应有的茶文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修养的目的,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茶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通过项目的解决,使学生能根据要求设计各类行茶法,正确运用茶文化知识,突出学生在实践中的自身体验和内化素质;

三、培养并形成学生外化展示的能力、探究实践的能力;

四、形成学生互动学习的能力,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五、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专题的能力下,净化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关系,将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渗透进德育目标。

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内容设计方面突出体现学生的内化和外延,紧紧围绕完成教学专题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从“专题实践”分析出发,设定教学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专题”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将茶艺表演、等级考核、人文实践灯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内容和要求

专题1:闻香识茶

教学内容:认识茶叶品种,通过闻香、观形、看汤色辨别各茶叶品种,并认识中国十大名茶;探究茶叶命名的奥秘,能判断茶叶的命名方式,新茶与陈茶、真茶与假茶 比较两种茶在色泽、气味、滋味方面有什么不同;找出鉴别新茶和陈茶的方法;能通过测定茶多酚的方法,鉴别真茶与假茶 活动拓展:走访茶区、茶山,与茶农共同生活;参观茶博会、知名茶企,实地考察。体验交流:课堂上茶叶的冲泡手法和技艺的学习

作品展示:茶艺表演、心得体会的分享以及某种茶的品鉴 专题2:了解中华茶文化 搜集茶起源的信息并与同学交流,探究茶的起源、发展与传播的历史,能说出不同年代的饮茶方式;通过互联网,找出茶叶传播的线路

活动拓展:图书馆、书店收集整理各种茶的专著 体验交流:分小组参详专著,从中找出对书籍的理解 作品展示:结合实际生活写一篇茶文化的心得文章 专题3:茶与礼仪

应用茶艺员的礼仪要求迎宾与送客;应用行茶的礼仪为同学(客人)服务,能根据友人品茶要求配置茶具及运用乌龙茶、绿茶行茶法进行茶事服务;能为友人解说行茶法的每个步骤,并介绍乌龙茶、绿茶的制作过程、茶的特点;懂得辨识绿茶的色泽、香气、滋味。找出每一种行茶法的发展脉络以及相关的背景。

活动拓展:走进专业机构规范礼仪。

体验交流:探索每一种礼仪的来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细化到每一个动作和礼仪的内涵。作品展示:着传统服装讲解茶礼 专题4:茶与礼仪

应用茶艺员的礼仪要求迎宾与送客;应用行茶的礼仪为同学(客人)服务,能根据友人品茶要求配置茶具及运用乌龙茶、绿茶行茶法进行茶事服务;能为友人解说行茶法的每个步骤,并介绍普洱茶、花茶的制作过程、茶的特点;懂得辨识绿茶的色泽、香气、滋味。找出每一种行茶法的发展脉络以及相关的背景。

活动拓展:走进专业机构规范礼仪。

体验交流:探索每一种礼仪的来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细化到每一个动作和礼仪的内涵。作品展示:着传统服装讲解茶礼 专题5:茶与交往

客来敬茶、以茶待客,能说出客来敬茶“六要”的具体含义,学习古往今来以茶为媒介的交流。活动拓展:走进社区、使馆。

体验交流:吟诵茶诗、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深入人心。作品展示:通过对自己的启示编排手册,指导自己的人生。专题6:茶人茶故事

学习了解自神农至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茶人、茶叶故事,问答围绕着茶人身上发生的与茶相关的故事,对中国历史脉略有较清晰的认识。活动拓展:参观古迹、名人故居

体验交流:分组探索名人与茶的故事脉络、了解相关名人的经典轶事,分享自己的心得 作品展示:角色扮演,排演相关课本剧 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程标准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操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建议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社会资源、实践基地等,为学生创建与茶文化相关的环境,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

3.学生学业评价建议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自评、他评和师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要充分考虑个人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

4.本课程标准所列学时是参考学时,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5.教材编写建议 项目课程教材是项目内容的载体,应该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背景资料,其知识内容来自于多种学科,并服务于整个项目,同时从综合能力培养角度出发,在教材中应十分注意语言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茶与茶文化教材编写,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践行传统文化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题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掌握基础知识、时间传统文化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该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课程专题,在专题的引领下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文化、创建个性文化。

篇2:茶与茶文化研究报告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

“琴棋书画诗”乃古代文人雅士立足之本,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精髓所在,而饮酒和品茶竟然也能与之并列,可见其在文人雅士心中地位是何等之高。然而最奇特的是茶与酒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饮品竟然能够如此完美的相互交融。茶静,酒动;茶淡,酒浓;茶甘,酒香;茶,亦禅亦道,酒,亦儒亦侠。

茶和酒的这种矛盾性正是中国文人的真实写照,酒喝高了,可以有难得的放纵,可以有豪迈的想象,可以有奔放的激情,可以有飘逸的思绪,“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茶饮深了,可以听萧萧竹雨,可以听飒飒秋风,可以有泪在脸上静静地流,可以享受一种寂寞和孤独,亦可邀三两好友琴箫相协,亦或两人对坐边饮边弈。“从来佳茗似佳人”,欣同知己细谈心,有什么不可以说,有什么不可以想呢?” 茶情酒意,儒道互补,茶禅一味,酒入愁肠。

茶与酒是中国文化一体的两面吧,恰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我想这也是数千年以来,国人对茶与酒情有独钟的深层原因了。

追溯千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情、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因此诗中经常流淌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酒和文人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他们的饮酒佳话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别具特色的一页。”酒壮英雄胆”,在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之下,文人雅士需要这样朦胧的癫狂状态来释放自己的豪情;”孤单困苦会有时”,谁都会有失意的时候,酒入愁肠,一醉解千愁;”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斗酒诗百篇”, 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是艺术的催化剂。无论是博学多才,还是豪情万丈,亦或是放荡不羁,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从来都不离壶殇,可以说中国文人的身体里流淌的着的是血,而艺术生命里流淌的是酒.可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酒文化如果没有文人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田,飘然而去,赋《归去来兮辞》。当他回到四壁萧然的老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弃官就无禄,喝酒就成了大问题,怎么办?在《五柳先生传》中写到“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看来为了酒,面子都可以不顾。值得一提的是,他还饶有兴致地写下一组以“饮酒”命名的诗作,最有名要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翻开中国艺术史,可以看到,许多艺术家也把酒作为情感宣泄的媒介和艺术灵感的催化剂。唐代书法家张旭“每嗜酒大醉,呼叫奔走”,甚至“以头濡墨而书,既醒目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因此被称为“张颠”。他喝醉后留下的书法墨迹如《古诗四帖》,确实如疾风迅雷,满纸云烟,成为草书的艺术精品。

唐朝许多大文人都是嗜酒者,首推“诗酒两仙”的李白。李白一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放浪形骸,桀骜不驯,成为盛唐气象的主要代表。关于他的酒量,李白自己有诗为证:“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也许有人说这是艺术的夸张,那么请看,他的好友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何等的豪气和洒脱!据说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就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李白有追求功业的理想,但他不肯摧眉折腰,使他无法立足政坛,因此便浪迹四方,痛饮狂歌,在诗酒豪兴中抒发自己的理想、爱憎、愤懑和忧思。游洞庭时写下“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在金陵时写下“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而被流放到夜郎时写下“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共杯酒”。可见对李白来说,最能激发生命豪情的就是酒,酒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他最有名的两首古体诗《将进酒》和《月下独酌》几乎字字都含酒味,如“人生得意须纵酒,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被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宏伟抱负无法施展,只好借酒销愁,前一首豪情万丈,后一首则孤独难遣。

文章中写到酒,往往更加深沉。范仲淹在驻守边关的时候,曾有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的惆怅,也曾有过“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的悲楚。而他虽屡遭贬谪,却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唱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并因此而流芳千古!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他自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于文”,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使天下真嗜酒者为之倾倒!

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定**》),“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临江仙夜归临皋》)等等,而更令人神往则是在《前赤壁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东坡和友人夜游赤壁,雅兴甚浓,对明月诵诗,邀清风下酒,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天才的浪漫诗人李

白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有人从《东坡乐府》查了一下,其中竟有一半作品和饮酒有关!这足以说明酒和诗人的关系是多么密切!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苏东坡、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东坡“把酒问青天”,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话。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抒发“沙场秋点兵”(都出自《破阵子》)的豪气;“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西江月》),又透露出一种玩世的调侃。

男人如此,女人呢?请看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当她作为少妇独守空闺寂寞难耐时是“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都出自《如梦令》),“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南渡以后,身世坎坷、国愁家恨的李清照经常“三杯两盏淡酒”(《声声慢》),在凄风苦雨中追忆温馨的往事。

相对于酒里蕴藏的大喜大悲,茶就平和的多.中国古代文人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或状之以文,或借茶抒怀,或以茶寄寓,或倾之以情,或以茶会友,茶似乎专为文人所生,茶与文人融为一体。总之,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对茶都有着强烈的偏好、执着的热爱。

“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从此句就可得知文人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茶与文人有如此缘分是因为文人要思考问题,要写文章,品茶首先不是为了解渴,而是有助于思维,茶使文人产生一种神清气爽、心平气和的心境。如元代著名的贤相耶律楚材是一位饱学之士。他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写道:“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老雷芽。”长期不饮茶,就感到心窍阻塞,文思久困,格外渴求佳茗。而饮茶后可以“两腋清风生坐榻,幽欢远胜泛流霞。”再如,唐代曹邺《故人寄茶》:“碧澄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宋代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一枪试焙春尤早,三盏搜肠句更嘉。多谢彩笺贻雅贶,想资诗笔思无涯。”上述情况完全是茶助文人的诗兴笔思,为文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有助于诗人墨客渐入佳境。总之,茶可使文人脱俗,升华到一个文学的境界、美的境界。

茶生于灵山妙峰,承甘霞之芳泽,蕴天地之精气,与文人脱逸超然的情趣相符合,与他们淡泊、清灵的心态相一致,故文人雅士多钟情于茶。尤其当他们在社会中受到挫折与磨难,产生隐退情绪后,茶更是他们获得精神解脱的好伴侣。古代文人雅士虽然选择“隐”的方式不同,有的离别尘世,投身山林,选择“小隐”;有的选择白居易、苏轼倡导的既世俗化又超脱化的“中隐”。但是,他们事茶的精神取向却惊人的相似。如历代文人雅士都格外热衷于竹中煎茶品茶,实质上他们是将茶与竹作为人格的象征。如唐代姚合的《品茗诗》有“竹里延清友(茶之别称),迎风坐夕阳”之句,宋代王令《谢张和伯惠宝云茶》有“果肯同尝竹林下”之句,元代长宪有“茶烟隔竹消”之句,明代陆容有“石上清香竹里茶”之句,清代郑板桥有“竹间烟起唤茶来”之句。可见,茶与竹在文人雅士的面前,仿佛幻化成了他们的人格精神,并使文人雅士对此有强烈的依恋性。在这个世界中,文人们完全可以以一种洒脱豁达、无拘无束的自由心态,投身其中,它是文人们排谴心中世俗的郁闷、人伦阻碍的有效良方,更成了他们人格精神的所在与象征。

文人相聚,饮茶清谈,这是最司空见惯、人尽皆知的风习。唐代,茶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待客、敬客、留客的高雅之物。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云:“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描写了文人相聚时以茶助清谈的生活。唐代杜牧《寒夜》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水初红。”表现了文人待客时点起茶炉,在红色的火焰旁大家围坐在一起,在寒夜中饱啜醇香的热茶,这种儒雅的风习至今仍令人神往。

茶,清雅;酒,刚烈.茶,平淡;酒,豪放.茶与酒,代表了中国文人雅士矛盾而不对立的两面的完美融合, 体现出中国文人在精神追求中游离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理想世界中,真实的反映了从古到今中国文人身上所具有的双重气质,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双重性的特质。

篇3:中国茶与中国茶文化

丰富茶品变换出新

中国茶有多达6000多个品种, 按制作方式可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以及全发酵茶;如按商品分类可分为六大类, 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以及乌龙茶。

红茶, 红茶的干茶色泽与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 所以称为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 经微雕、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红茶开始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茶多酚减少90%以上, 产生了茶黄素、茶黄素的新的成分。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 增至300多种, 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 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红茶按制造方法的不同, 又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

绿茶, 是历史上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干收藏, 就可以看作是绿茶加工的开始了, 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绿茶为我国茶量最大的茶类, 产区分布于各产茶省、市、自治区, 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生产量最高, 质量最优, 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绿茶占国际贸易量的70%以上, 销量遍及北非、西非各国及法、美、阿富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绿茶销量占内销总量的1/3以上。同时, 绿茶又是生产花茶的主要原料。绿茶属于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 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 故名。绿茶较地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 叶绿素保留50%左右, 维生素损失也较少, 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 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 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 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 为其他茶类所不及。中国绿茶中, 名品最多, 不但香高味长, 品质优异, 且造型独特, 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 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白茶, 属轻微发酵茶, 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 满披白毫, 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的历史悠久, 其清雅芳名的出现, 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它的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白茶的产区主要在福建省的一些县市。境内丘壑其夫, 常年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山地以红、黄壤为主, 主要种植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白茶的制作工艺, 一般分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 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萎凋两种。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 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 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 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 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 待水分含量为4%~5%时, 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 又不促进氧化作用, 且保持毫香显现, 汤味鲜爽。

黄茶, 是在炒青绿茶的过程中, 人们发现, 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 叶色即变黄, 于是中国茶有了新的品类。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 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这个闷堆过程, 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 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绿茶是不发酵的, 而黄茶属于发酵茶类。黄茶, 按其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 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黄小芽主要有北港毛尖、沩山毛尖、远安鹿苑茶、皖西黄小茶、浙江平阳黄汤等;黄大茶有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和湖北英山所产的黄茶和广东大叶青等。

黑茶, 在鲜叶选料、工艺流程和对其色泽、品质的要求上, 都具有其独特的标准与风味, 形成了同其它茶类不同, 独占一个“黑”字的茶类。绿色的鲜茶叶, 是经过何种制作工序变成黑茶的呢?最早的黑茶是由四川生产的, 由绿毛茶经蒸压而成的边销茶。四川的茶叶要运输到西北地区, 由于交通不便, 运输困难, 必须减少体积, 蒸压成团块。在加工成团块的工程中, 要经过二十多天的湿性堆积, 所以毛茶的色泽由绿逐渐变黑。成品团块茶叶的色泽为黑褐色, 并形成了茶品的独特风味, 这既是黑茶之由来。黑茶的采摘标准多为一芽五至六叶, 叶粗梗长。其制作基本工艺流程是高温杀青、揉捻、堆积做色、干燥。由于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 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 因而夜色黝黑或黑褐, 故称黑茶。黑茶因产区和工艺上的差别, 由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和滇桂黑茶之分。而其中云南黑茶是用滇青毛茶经潮水沤堆发酵后干燥而成, 统称其为普洱茶。普洱散茶是黑茶类中, 独具浓醇陈香的品种。

乌龙茶, 也称青茶、半发酵茶, 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它是我国几大茶类中, 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 品质介于二者之间, 既有红茶的浓鲜味, 又有绿茶的清香, 所以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饮后齿颊留香, 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用作用, 主要突出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 乌龙茶被称为“美容茶”、“健美茶”。乌龙茶的产生, 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清朝雍正年间, 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茶农, 也是打猎能手, 名字叫做苏龙, 因为他长的黝黑健壮, 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 乌龙腰挂茶篓, 身背猎枪上山采茶, 采到中午, 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 乌龙举枪射击, 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之中, 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 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了, 乌龙和全家人忙着宰杀、品尝野味, 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当第二天清晨全家人才想起此事, 没想到放置了一夜的新鲜叶子, 已镶上了红边了, 并且散发出阵阵清香。制成的茶叶, 滋味格外清香浓厚, 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于是, 经过反复的试验与细心的琢磨, 通过萎凋、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 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就成了乌龙茶的著名茶乡了。台湾乌龙茶近年来非常受到关注, 其独特口味及保健功能, 在市场中引起了广泛好评。

篇4:茶与茶文化

如今,喝茶已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生活需求,更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生活情趣,是人们寄托情感的一种手段,一种生活化的艺术,一种人生的享受。

茶史溯源茶从何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西南地区是茶的原产地。

5000万至6000万年前,中国西南地区就生长着山茶科之物的茶树。茶树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原始野生大茶树到过渡型茶树再到人工栽培茶树,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古代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提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说明在陆羽生活的唐代中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川东、鄂西一带分布着野生乔木型大茶树。

事实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四川、福建、湖南、江西、台湾等地均有野生大茶树。云南是发现古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云南镇源县千家寨有野生大茶树群落,有棵茶树龄已达2700年!

神话与传说 《茶经·六之饮》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把神农作为中国茶的最早发现者,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一个传说。

神衣被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奉为祖先三皇五帝中的“炎帝”,是中国史前先民的代表人物。神农在发现五谷的同时,也发现了各种能治疗人类疾病的草药,包括茶。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为“茶”古称)。这大概是有关先人对茶的认识的最早描述和记载了。

巴蜀——茶文化的摇篮 茶从云贵高原一带,沿着江河顺流而下传入四川——古巴蜀国地区,并很快发展起来。这是中国饮用茶叶最早的地区,巴蜀可说是茶文化的摇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是中国最早的方志,《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后,巴人“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古巴蜀国已有茶树种植,并将茶叶作为地方物产,进贡给当时的周天子。汉时,巴蜀地区饮茶已十分普遍,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西汉时,王褒《僮约》中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述。《僮约》是当时一份买卖家奴的契约,却是中国茶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东晋郭璞注《尔雅》“槚,苦茶”条曰:“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晋书》记载:“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这就是最原始的生煮羹饮法。到三国时,《广雅》记载,其时饮茶法又有所不同。在古荆巴一带,人们把采摘的茶叶做成饼状。饮用之前,先将茶饼炙烤成红色,再捣成细末放在瓷器中,然后冲入沸水,并辅以葱、姜等调味品。

尽管这个时期人们饮茶相对比较粗放,但是已经开始对茶叶加工。加工方法和饮用方式中的一些主要特征,直至唐宋时期仍被沿袭,只不过在形式上变得更为精细,也更加讲究。

法相初具的唐茶

唐王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茶文化吸取了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营养,迅速地完善自身,发展壮大。茶始有字,茶始成书,茶始销边,茶始征税。唐代饮茶风俗、品饮技艺都已法相初具,影响后世。

制茶与饮茶法 唐代虽有散茶,但基本以饼茶为主。饼茶加工程序可以分解为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做法是:采摘新鲜的茶叶,先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压)制成团饼,以炭火焙干以后,用竹篾穿起来封存。

唐人讲究“煮茶”或“煎茶”,先把茶饼放在火上炙烤片刻,后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入茶罗筛选,符合标准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备用,另外还要准备好风炉烧水,茶釜中放入适量的水,煮水至初沸(观察釜中之水如蟹眼)时,按照水量的多少放入适量的盐。到第二沸(釜中之水如鱼眼)时,用勺子舀出一勺水备用,储放在熟盂中,釜中投放适量的茶末。等到第三沸(观之如腾波鼓浪)时,把刚舀出备用的水重倒入茶釜,使水不再沸腾,起到了“止沸育华”的作用。这时茶就已煮好了,准备好茶碗,把煮好的茶用勺子添入茶碗,只见碗中飘着汤花,正如晋代杜育在《荈赋》中描述的一样:“焕如积雪,烨如春敷。”

茶圣陆羽和《茶经》“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茶文化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千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直至陆羽的《茶经》问世后,方大行其道。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是个弃儿,后被精于茶道的智积禅师收养。陆羽因受智积大师影响,一直倾心于茶,遍游江南茶区考察茶事。他以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茶经》。

《茶经》全面论述茶,对当时盛行的各种茶俗作了归纳与追溯,对茶的起源、历史、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类专门的学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茶经》问世,不但使“天下益知饮茶矣”,陆羽亦名扬天下,被后世人尊称为“茶圣”。由陆羽开始的茶的划时代变化,是人们在高度物质文明基础上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体现。

穷精极巧的宋茶

宋代是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贡茶工艺不断发展以及皇帝和上层人士的投入,取代唐代由士人引领茶文化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宋代茶文化更加深入民间,茶坊、茶肆大量出现,并形成了有关茶的礼仪和习俗。

篇5:茶与茶文化研究报告

记得小时候的茶园,很大,一排排的碧绿与清香。清明时节,正是采茶的好时节。清明前的茶叶,叶片饱满而圆润,味道却不甚佳;清明后的茶叶,叶片不饱满,行色也不佳,但味道却远超其他时期的茶叶。真正懂得茶叶的人,会选择清明后的茶。年年卖出的茶叶,都是清明前的,清明后的只有种茶人尝得到,因为便宜。

好茶需用山泉水泡开。茶水初于口,苦涩而平淡。只有耐得住性子,等到茶香四溢的时候再品,清香甘甜,意犹未尽。品茶急不得,若是急躁,一杯好茶会毁在粗鲁之人的手上。

我的表哥特别喜欢喝咖啡,我很是不解。咖啡有什么好喝的?!他说:“咖啡简单,可以速成,谁有那个闲心喝茶!”

好吧,我轻轻走出家门,来到了老街上。

老街的青石黛瓦古色古香,却也被这眼前繁华占尽。街的两旁,坐落着一家又一家的咖啡馆,生意倒还不错。咖啡店的广告牌霓虹闪烁,与老街的情调格格不入,大煞风景。咖啡馆座无虚席,还有很多人排起了长队,往往付完钱,便拿着咖啡匆匆离去。只有一家茶馆在这里沉默。半掩的木门被一阵风吹来,撞去……

悠扬的琴声,牵住了我的脚步。曾几何时,茶馆里有一位我的老友——一把叫“绿绮”的古琴。

学琴的初衷很简单。那天夜里,窗外雷雨铮铮,不时惊现闪光,隆隆震耳。一个人坐在偌大的房间里,一个人承受着亲人去世的痛苦,无奈无人可倾诉。我望着天,忽然从外面传来一阵凄凉幽怨之声,惊心动魄,悲怆感人。这就是我追寻已久的声音。我四处打听,竟没有几人会抚琴,几经周折,才找到了现在的师傅。他已经老了,但似乎除却老人就不会有人明白琴的灵魂与神韵。

在先生的指引下,我了解众多的古琴琴式:仲尼式端庄,令人肃然起敬;蕉叶式流畅,令人神往;落霞式烂漫,意味深长。但我还是喜欢我这把绿绮,它朴素、淡雅,茶一般的清静。它陪我走过岁月,情谊深长。当我弹起那七十二滚抚流水,俨然如潺缓滴沥,响彻山谷。转眼间,又如幽泉出山,风发水涌。无限澎湃,不可度量……

我抚着琴,走过岁岁月月;我喝着茶,飘过云雾仙境。一曲流水,打开年幼心扉;一杯香茗,一解窗中苦独。

那年春朝,茶叶的芬芳飘落在整个老街,与那清风流水交融着。

那条巷中,荡出悠悠淡淡琴声,依旧如似水流年。

公众号:原创生活作文

★ 古琴教学计划

★ 品秋的随笔

★ 生活随笔范文

★ 关于生活随笔

★ 品月饼赏明月随笔

★ 品咖啡颂生活作文

★ 生活慢品美文摘抄

★ 穿越时空优秀作文

★ 生活随笔100字大全

篇6:漫谈茶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茶,文化,传统文化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 也是最早种植茶的国家, 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茶文化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内容形态。儒、道、佛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与茶文化不断融合, 三家既分别作用于茶文化, 又共同交集。可以说, 中国茶文化与儒、道、佛三家的哲学理念不可分割。《茶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 著作中对茶事内容及茶文化有着详细的介绍, 从种茶、采茶、烹茶、品茶等, 每一项茶事活动都有着丰富的技艺和规范。在茶文化盛行的唐宋时期, 茶事活动也十分活跃, 无论是王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十分热衷于茶事活动, 这一时期也正是儒、道、佛三家理念相融合的代表时期。儒家重在中和, 道家讲求平静、自然, 佛家以空为精神内涵。从三家的哲学理念可以看出, 茶文化所展现出的百态凝聚了三家的哲学理念, 形成了综合的文化形态。

1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的融合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古代, 茶的用处较为广泛, 既可作为祭祀用品, 也可以作为婚礼聘礼, 由茶的内在含义进而联想到更多礼义, 因此, 在婚嫁中多用茶作为礼义之物, 取茶坚定不移之义。在儒家思想中, 礼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 其中既包括伦理, 也有政治, 民俗等。在《礼记·典礼》中写道:“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教训正俗, 非礼不备;分争辨讼, 非礼不决;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 非礼不定。”由此可见, 在古代社会生活中, 十分重视礼义观念, 对礼义道德有着严格的规范。在茶文化中, 礼义理念也有所融合和体现, 例如《茶德》中提到了“以茶利礼仁, 以茶表敬意”, 其中也提到了茶是待客之礼, 以此表达敬意, 规范礼义, 这种礼义也逐渐成为民间最为普遍的风俗。除此之外, 在古代官场上, 茶礼也成为一种等级式的礼义, 虽然古代官员对茶并没有达到特别的衷爱, 但是茶作为一种礼义代表, 进茶、进汤等饮茶待遇代表着不同的官员级别。随着茶礼的不断变化, 茶礼的形式也逐渐虚化。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和, 即强调事物的适度与恰当的中庸之道。这一思想也在茶文化中得到展现。例如《茶经》中提到泡茶要选涓涓活水, 而非急流之水和死水。这种不急不慢的流水状态, 正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中和适度, 也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现。在茶事活动中, 煎茶是最初的一道工序, 需要用火, 此时之水需要文火, 即不旺不息的状态, 候汤时的最佳状态是开水烧至四周环沸, 饮茶时的第一次泡茶之水用来暖盏而不饮用, 第二次的水才是最佳饮品。饮茶的量也要适度。凡此种种, 都充分体现了中和之意。此外, 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也讲求以和为佳, 从茶中体会其性情, 使人清新恬适, 十分符合中庸之道, 茶道中提倡社会与人的和谐相处也是儒家思想倡导的理念。这里的饮茶之道不仅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同时也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和理念相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特色。

除了儒家的中和思想, 茶文化中也体现出了另一种雅士之美。在唐代饮茶盛行时期, 饮茶被文人雅士所追捧, 他们寄情于茶, 将茶作为抒情达意的载体, 以饮茶展现风度之美。文人雅士以饮茶修身养性, 通过茶道来展现人的风度与修养, 更将此上升为一种高洁素雅的思想品质。在许多茶著作中, 都对这一思想进行了介绍, 充分展现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茶被寄予了深刻的儒家思想理念, 即修身养性、自尊自省、敬业高尚等。

2 茶文化与道家思想

在茶文化中, 道家思想的体现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 道家思想与茶文化的融合是最早的, 也是最密切的。道家的核心思想是安静、养生, 讲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之感。在古代, 茶最早是作为药物出现的, 史料记载有神农尝百草的典故, 在《说文解字》中也有茶与药草的关系介绍。因此, 茶与道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最早期的茶文化。在唐代《食疗本草》中提到, 茶有祛热解痰, 除好睡, 消宿食等功效。茶与道教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茶事与道教的养生之道十分匹配。人们能够从饮茶中解除疲劳、排除杂念, 以获得更为放松的心情。

茶与古代士子的思想也有着紧密关系。在古代, 一些有知识的士子心怀抱负却不得志, 因此以归隐山林来逃避现实的黑暗, 隐逸于山水之间, 虽然生活清苦, 却以此来换取心灵的安逸与超脱。他们整日与山水诗画相伴, 与好友相邀品茶, 享受清风幽雅, 茶成为隐逸者最钟爱的饮品。茶性微寒、味甘苦, 这些都与隐逸者的心态十分相近。饮茶给了他们无穷的启示, 使他们对美好生活和理想有了更多的追求和向往。在罗禀的《茶解》中写道“山堂夜坐, 汲泉煮茗, 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 清风满怀, 云光艳敛, 此时幽趣, 故难与俗人言也。”文中描述了一幅生动的茶事图景, 既有山水景色, 也有煮茶品茶场景, 仿佛是人间仙境, 诗人讲求与投缘之人品茶共赏, 只有真正爱茶之人才有此体验。其中既展现了自然之风趣, 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灵之感与清雅之美。除了归逸士子, 官场人士也饮茶, 但由于处于名利场内, 饮茶仅仅作为一种交际手段, 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饮茶和品茶中, 难以从中感悟茶的深厚思想内涵。

道家思想讲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之趣,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其中的自然是指顺其自然, 而非故意为之。这种自然观念也充分融入到茶文化中。茶是自然之物, 生长于川谷之间, 集天地之灵气, 与茶相匹配的是山中之泉, 即自然之水。所以, 茶的品质以及茶性都与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不同地域的茶体现出不同的茶性特点, 在寒冷的山谷所产之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而江南之地气候温湿, 茶叶与泉水相匹配。因此, 茶的生长环境只有与自然相符, 展现其原始风貌, 才称其为好茶。在采茶和制茶过程中, 也强调天和自然, 追求自然的情趣。例如在灵一的《青山潭饮茶》中写道:“野泉烟火白云间, 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诗中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图, 诗人与自然相融, 品茗赏景, 展现出天人和一的自然风貌, 令人流连往返。从诗句中, 可以感受到饮茶之人希望可以充分享受自然之趣, 无论现实境遇如何, 都可以不受世俗拖累, 而一心回归自然, 努力去追求理想的美好。这也是古人对茶的诠释与推崇, 以茶之本真反映自然, 追求纯粹的观念。

由此可见, 茶文化与道家思想结合十分紧密, 茶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在道家思想的推动下, 茶文化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

3 茶文化与佛教思想

茶文化与佛教思想渊源颇深, 古代就有“茶禅一味”的说法。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佛教有着特别的修行活动, 例如不饮酒、吃素、吃午不食等等, 这些清规与茶文化有了更多的交集, 很快融合在一起。佛教规矩中有僧人坐禅修行的活动, 僧人在活动之后往往疲惫和饥饿, 这就使茶发挥了它的效用, 茶中既有丰富的营养, 又能提神醒脑、修身养性, 因此, 也成为了佛教僧人最佳的饮品。在古代典籍记载中, 茶能够清心明目, 陶冶情操, 同时还可以助消化、抑性欲, 因此, 茶十分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念, 被佛教奉为上品。

在东晋时期, 佛教饮茶就有记载。《晋书·艺术传》中提到, 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坐禅诵经时经常以饮茶方式来提神醒脑。可见, 佛教的坐禅修行与饮茶有着密切关系。在唐宋时期, 饮茶之风盛行, 寺院也不例外, 有的僧人对饮茶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有的甚至只将茶作为唯一饮品, 可见其对茶之钟爱。这一时期人们到处煮茶品茶, 形成了饮茶风俗。宋代僧人饮茶已经非常普遍, 饮茶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经》的作者陆羽出身于寺院, 对茶也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他对茶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为后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佛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空”, 从哲学角度来看, 是无味即有味的思想。在《北堂书钞》中提到无味如茶, 可见, 佛家思想中所提到的无味是有味的极致, 只有对佛家思想有所体悟, 才能真正感受其“空”的思想内涵。

古代“茶禅一味”的说法与佛教境界相通, 其核心在于以一种从容的心态来应对世界万事万物, 自由自在, 心无旁骛地应对各种变化, 这也是佛教思想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此外, “悟”也是茶与佛教融合的体现。在茶事活动中, 无论是煮茶、饮茶, 还是品茶, 虽是普通活动, 但是正是这种平常之事, 能够给人以不同的精神体验, 不同的人在饮茶活动中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 懂茶之人能够悟出茶文化之境界, 不懂之人则难以进入茶之境界, 感受其高雅。可见, 凡此种种体验正是“悟”之体现。因此, 对于饮茶之人, 只有不断地修炼自我, 提升个人的品性, 领悟佛教思想中的“空”的精髓, 才能升华精神, 这也是茶文化的精神特点所在。例如佛教《坛经》中提到“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悬, 时时勤拂拭, 莫使有尘埃。”其中所强调的是自身的修行, 只有真正领悟到佛教的核心思想, 才能有所感悟。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 有其自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特点。在佛教进入我国后, 通过与道家、儒家思想的不断融合, 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例如在《考槃馀事》中描述了“坐香习禅”与“饮茶益思”, 其中对饮茶的领悟, 对焚香的感受是完全相通的, 二者之间所传达出的文化思想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与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孙立群.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廖宝秀.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2012.

[3]张明学.道教与明清文人画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2008.

[4]杜觉民.隐逸与超越:论逸品意识与庄子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5]张美娣, 阮浩耕, 关剑平, 等.茶道茗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175.

[6]杨昆宁.中国茶文化艺术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6:60.

上一篇:村子简介范文下一篇:兼职纪检监察员工作职责